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核壳粒子 / 一种纳米修饰生物阵列传感器

一种纳米修饰生物阵列传感器

阅读:565发布:2021-12-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纳米修饰生物阵列传感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纳米修饰 生物 阵列 传感器 ,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 葡萄糖 等4种含量的纳米 生物传感器 。其特点是工作 电极 (9)由四个 碳 阵列电极(20)上修饰核壳型NR-SiO2 纳米粒子 和葡萄糖 氧 化酶 、乳酸氧化酶、L-谷 氨 酸氧化酶或黄嘌呤氧化酶构成。薄层检测池(8)是中间挖空的聚四氟乙烯膜(18),池底是四个修饰有不同生物活性酶的碳阵列电极(20),池顶是 对电极 (7)的不锈 钢 电极(16)与液体进口孔(6)和出口孔(13)。用螺钉(11)将 工作电极 (9)、薄层检测池(8)和对电极(7)固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 稳定性 好,线性范围宽,检测线低,所需样品量少。可直接检测各种溶液中葡萄糖、乳酸、L-谷氨酸和次黄嘌呤的微含量。,下面是一种纳米修饰生物阵列传感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纳米修饰生物阵列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9)、对电极(7)和参 比电极(3)及溶液进口管(5)和出口管(2),其特征在于:工作电极(9)由 聚四氟乙烯板(17)和贯穿板(17)的四个阵列电极(20)组成,碳阵列电极(20) 底端设有各自的引线(10),顶端修饰有酶试剂反应膜,酶试剂反应膜由核壳型 中性红掺杂的纳米粒子葡萄糖氧化酶、乳酸氧化酶、L-谷酸氧化 酶或黄嘌呤氧化酶四种生物活性酶组成;工作电极(9)上面依次设有薄层检测 池(8)和对电极(7),并通过螺钉(11)将工作电极(9)、薄层检测池(8)和 对电极(7)固为一体;对电极(7)由聚四氟乙烯板(17)和贯穿该板(17)的不 锈电极(16)、对电极引线(4)以及液体进口孔(6)和出口孔(13)组成; 薄层检测池(8)是一片中间挖成通孔(18)的聚四氟乙烯膜(19),池底是四个 修饰有不同酶试剂反应膜的碳阵列电极(20),池顶部是对电极(7)上的不锈钢 电极(16)与两侧对称开设的液体进口孔(6)和出口孔(13);液体进口孔(6) 直接与溶液进口管(5)连接;液体出口孔(13)通过接管(14)与套管(15) 连接,套管(15)内装有参比电极(3),套管(15)一侧设有溶液出口管(2)。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可同时检测葡萄糖等4种含量的纳米修饰生物 阵列传感器,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纳米生物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了权威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超过1.77亿,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7亿,排在糖尿病患病率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中 国和美国。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糖尿病已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凶手之一, 并且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患者因体内的胰岛素缺乏或有障碍,而使 葡萄糖的代谢产生紊乱,同时与糖元代谢密切相关的乳酸等的含量也发生变化, 谷酸是神经兴奋传导的重要氨基酸,而次黄嘌呤能衡量细胞损伤的程度。同时 测量该4种物质的含量,可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提供疾病诊断方面较为全面 的信息。

但是,目前已有的测量血液中葡萄糖、乳酸等含量的生物传感器的功能单一, 即一般只测量单个指标。而且普遍存在着灵敏度不高、抗干扰性差和稳定性低及 制造成本高的缺陷。例如中国专利申请“血液乳酸电化学传感器”(申请号 03128815.4)是由设有血样测量工作区的基板、基板上依次覆有的工作电极和参 比电极组成。基板(血样测量工作区范围内部)还覆有能够与乳酸反应,并产生电 子传递的酶试剂反应膜。酶试剂反应膜含有乳酸化酶、电子传递体、稳定剂和 能使血样快速渗透到反应膜内部与酶进行反应的亲高分子物质。由于电子传递 体采用了氰酸根,但铁氰酸根水溶性好,易流失,使得传感器的稳定性能受影 响。从而测量结果的可信度被降低了。中国专利申请“全血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申请号03129434.0)和“全血乳酸生物传感器”(申请号03129433.2)提出了 反应层由羧甲基纤维素CMC、修饰纳米管(作为电子第二中介体),铁氰化、 乳酸氧化酶或葡萄糖氧化酶(作为电子第一中介体的试剂)、稳定剂、缓冲液制 备成的生物传感器,可用来测定血液中的乳酸、葡萄糖的含量。引入的电子第二 中介体,碳纳米管提高了传感器的响应灵敏性,克服了铁氰酸根流失造成稳定性 差的缺陷。但是由于反应层是依次叠加在设有毛细孔的腔体内,因此它们的用酶 量较高,使得传感器的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用于同时检测葡萄糖、乳酸、L-谷氨酸和次 黄嘌呤含量,且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所需样品量少、制作成本低廉的纳米修饰 生物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进行的: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 电极和对电极及溶液进、出口。其特点是:工作电极由聚四氟乙烯板和贯穿该板 的4个碳阵列电极组成。碳阵列电极由碳电极及其底端各设有碳电极引线,顶端 分别修饰有不同的四种酶试剂反应膜构成。酶试剂反应膜由核壳型的中性红掺杂 的二氧化(NR-SiO2)纳米粒子和生物活性酶组成。生物活性酶分别是葡萄糖 氧化酶(GOD)、乳酸氧化酶(LOD)、L-谷氨酸氧化酶(L-GLOD)或黄嘌呤氧化 酶(XOD)。工作电极上面依次设有薄层检测池和对电极,并通过螺钉将工作电极、 薄层检测池和对电极固为一体。对电极由聚四氟乙烯板和贯穿该板的不锈电 极、对电极引线以及液体进口孔和出口孔组成。薄层检测池是一片中间挖成通孔 的聚四氟乙烯膜,池底是四个修饰有酶试剂反应膜的碳阵列电极,池顶部是对电 极上的不锈钢电极与两侧对称开设的液体进口孔和出口孔。液体进口孔直接与溶 液进口管连接。液体出口孔通过接管与套管连接,套管内装有参比电极,套管一 侧设有溶液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电极部分是由4个碳阵列电极构成,其各自的底 端设有引线,顶端分别修饰有不同的酶试剂反应膜。酶试剂反应膜由核壳型的中 性红掺杂的二氧化硅(NR-SiO2)纳米粒子和生物活性酶组成。生物活性酶分别 是葡萄糖氧化酶(GOD)、乳酸氧化酶(LOD)、L-谷氨酸氧化酶(L-GLOD)和黄 嘌呤氧化酶(XOD)。通过与之相连的电分析仪,可同时检测血液等溶液中葡萄糖、 乳酸、L-谷氨酸和次黄嘌呤含量。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碳电极顶端表面修饰的酶试剂反应膜是用核壳型的 NR-SiO2纳米粒子进行修饰的,其核NR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对生物活性酶具有 催化作用,其壳层SiO2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亲和性,使其催化电流增 大了3-9倍(不同生物活性酶,其催化效果的提高也不同)因此本传感器的安培 响应值是无纳米修饰的传感器的3-9倍。

3.由于采用的NR-SiO2纳米粒子尺寸为20-100nm,同时,该纳米粒子的 壳层SiO2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亲和性,且呈三维网状结构,有效防止 了核NR电子传递体的泄漏,显著提高了核NR电子传递体的稳定性。因此保证了 本传感器的稳定性。

4.由于生物传感器采用了薄层检测池,因此检测时所需样品量少。

5.由于采用了NR-SiO2纳米粒子,因此除了灵敏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外, 其线性范围宽,可达4个数量级,最低检测线降低到了2.0×10-7mol·L1,可 直接检测含微量葡萄糖、乳酸等的溶液,例如脑渗析液等。

6.由于生物传感器只需0.4个活单位的葡萄糖氧化酶、0.2个活力单位的 乳酸氧化酶、0.04个活力单位的L-谷氨酸氧化酶和0.05个活力单位的次黄嘌呤 氧化酶。而通常,如专利申请号03129433.2和03129434.0乳酸和葡萄糖传感器 需1-2个活力单位的生物活性酶。因此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的对电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的薄层检测池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的工作电极的俯视图;

图标说明

固定圈1、溶液出口管2、参比电极3、对电极引线4、溶液进口管5、溶液 进口孔6、对电极7、薄层检测池8、工作电极9、碳电极引线10、螺钉11、定 位孔12、溶液出口孔13、接管14、套管15、不锈钢电极16、聚四氟乙烯板17、 通孔18、聚四氟乙烯膜19、4个碳阵列电极2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1、2、3、4。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9、对电极7和参比电极3 及溶液进、出口管5和2构成。参比电极3为饱和甘汞电极。其特点是,工作电 极9由聚四氟乙烯板(又称绝缘性Teflon基材)17和贯穿该板17的4个碳阵 列电极20组成,碳阵列电极20由碳电极及其底端各设有的碳电极引线10、顶 端修饰的不同的酶试剂反应膜组成。酶试剂反应膜由核壳型中性红掺杂的二氧化 硅纳米粒子和4种生物活性酶中的一种组成。4种生物活性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 酶(GOD,from Aspergillus niger,EC 1.1.3.4.150 000units/g)、乳酸氧 化酶(LOD,from Pediococcus species,37U/mg)、L-谷氨酸氧化酶(L-GLOD, EC 1.4.3.11,from Streptomyces sp.,10.8U/mg)或黄嘌呤氧化酶(XOD,EC 1.1.3.22,Grade I from Buttermilk,1U(mg Protein)-1,34.7mg Protein mL-1)。 这些酶均可市售购得。酶试剂反应膜表面上可再涂敷一层1%的Nafion甲醇溶 液,形成一层抗阴离子干扰的Nafion膜,可进一步增强本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 工作电极9上面依次设有薄层检测池8和对电极7,各自的厚度分别为:12mm、 0.15mm和12mm,并且四周均开有4个定位孔12,通过螺钉11穿入定位孔12 将工作电极9、薄层检测池8和对电极7三者固为一体。对电极7由聚四氟乙烯 板17和贯穿该板17的不锈钢电极16、以及与不锈钢电极16固接的对电极引线 4组成。薄层检测池8是一片中间挖成直径为8mm的通孔18的聚四氟乙烯膜19, 池底是修饰有酶试剂反应膜的四个碳阵列电极20,池顶部是对电极7上的不锈 钢电极16与两侧对称开设的液体进口孔6和出口孔13,由此形成体积为9.66μ L薄层检测池8。通过固接在对电极7上的螺母将溶液进口管5直接与液体进口 孔6连接。液体出口孔13通过接管14与套管15螺纹连接。套管15内装有参比 电极3,并用参比电极固定圈1将其固定在套管15内。套管15一侧设有溶液出 口管2。

检测样品时,可通过微管道与传感器外部的流动注射仪的微进样器连接。打 开溶液进、出口管5和2,则待测液体是流动相,若关闭溶液进、出口管5、2, 待测液体是非流动相的。启动与工作电极9、对电极7和参比电极1连接的电分 析仪,可检测到血液或脑渗析液或其他溶液中的葡萄糖或乳酸或L-谷氨酸或次 黄嘌呤的浓度变化的安培信号,按照相应的工作曲线,就能得到其含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