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酸,碱,盐,酸酐和碱 / 丹酚酸 / 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阅读:284发布:2021-07-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丹参 丹酚酸 类化合物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利用本发明的物质,可以制备具有很好的抗血栓、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的药物和具有较强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的药物,并且利用低浓度本发明的物质即可制备有效抑制 哺乳动物 艾 滋 病毒感染 的药物。本发明的物质药理作用强,安全可靠,采用常规药物制备方法,即可制得注射液和其它剂型药物。,下面是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丹参总丹酚酸(SAS)在制备抗血栓类药物中的应用。
2.丹参总丹酚酸(SAS)在制备抗血小板凝聚类药物中的应用。
3.丹酚酸A(SalA)或其合成衍生物在制备抑制哺乳动物滋病毒 感染类药物中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丹酚酸A(SalA)或其合 成衍生物的浓度应在10-6-10-9mol/L之间。
5.丹酚酸B(SalB)或其合成衍生物在制备抑制哺乳动物艾滋病毒 感染类药物中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丹酚酸B(SalB)或其合 成衍生物的浓度应在10-6-10-9mol/L之间。
7.丹参丹酚酸在制备抗神经细胞凋亡类药物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丹参丹酚酸是指总丹酚酸 (SAS)或丹酚酸(BalB)。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丹参丹酚酸类化合在制药中的应用。

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是从常用中药丹参中提取分离的,该类化合物溶 于。丹参及同属植物类丹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为:  4:R1=Y;R2=CH2COOH;R3=H 6:R1=Y;R2=R3=H14:R1=Y;R2=H;R3=Gluc.

用现代技术研制的多种丹参制剂可用于治疗冠心病、慢性肝肾功能疾 病、感染性疾病皮肤科疾病、血液病、II型糖尿病等;现有技术中报道, 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心、脑缺血作用和抑制动白内障等作用,并 己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特别是丹参总丹酚酸 (SAS)和其中的丹酚酸A(SalA)、丹酚酸B(SalB)的新的用途,即在 制药中的新应用。

为了完成本发明之发明目的,实际上,本发明涉及丹参总丹酚酸(SAS) 在制备抗血栓类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丹参总丹酚酸(SAS)在制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中的应 用;

本发明还涉及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神经细胞凋亡药物中的 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丹酚酸A(SalA)、丹酚酸B(SalB)及其合成衍生物在 制备抑制哺乳动物滋病毒SIVmac感染类药物中的应用。应用时丹酚酸 A(SalA)或丹酚酸B(SalB)及其合成衍生物的浓度应在(10-6-10-9mol/L) 之间。

本发明的物质可以采用下述文献报道的方法获得:

1.黎莲娘,谭锐,陈未名“丹酚酸A,从中药丹参根中提取的一 种新的缩酚酸类化合物”,《药用植物》1984;50:227-228。

2.刘雨,张均田“丹酚酸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中国药学杂志》 1994;3(1):43-49。

经过研究表明,丹酚酸特别是丹酚酸A和B的抗化作用明显强于 VITE、VITC、甘露醇和杏提取物(Egb761),是目前已知的抗氧化作用 最强的天然成分。

用本发明的丹酚酸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制备成各种药剂,它可 以是粉针剂、液体口服液等,采用常规药物制备方法即可制得上述的药剂。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对已知的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 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2.由于本发明所使用的丹参丹酚酸类化合物是常用中药丹参的已知天 然分离提取物、提取物的生成物,因此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有着很好 的药用前景;

3.本发明的物质提取技术成熟,原料来源广泛,无毒副作用,无特殊 制备工艺要求,制备工艺简单;

4.用本发明的物质制成的药物具有显著的抗血栓、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并且安全可靠,无出血等危险,对缺血皮层的血流量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5.用低浓度本发明的物质制成的药物,对哺乳动物艾滋病毒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

6.用本发明的物质制成的药物,有很好的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并对线 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使用本发明的药物时,建议用量为50~150mg/人天,优选用量为100mg/ 人天。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将分别用丹参总丹酚酸(SAS)、 丹酚酸A、酚酸B及其合成衍生物的药理实验结果和相关药理结果的附图, 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8组试验对象大鼠在被注射不同种、不同剂量的 药物后,药物对其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图,即病理检查图;其中A:Sham组, B:模型组,C Sal 3 mg/kg,D:Sal 6 mg/kg,E:Sal 10 mg/kg,F:FD 50 mg/kg,G: FD 200 mg/kg,H:FD 2000mg/kg。

图2为SalA、SalB和SalAA对试管内猴艾滋病毒SIVmac引起的 Hut-78细胞感染阳性率的影响结果,图中○——○代表Sal A;●——● 代表Sal B;△——△代表Sal AA;▲——▲:对照;*、**和***分别代 表p<0.05,p<0.01和p<0.001(n=4)

图3为Sal A、SalB和Sal AA对感染SIV mac的Hut-78细胞上清液 中病毒的产生量的影响结果,其中*、**和***分别代表PC0.05和0.01 (n=4);

图4为SalB抑制6-OHDA引起的PC12-Bax细胞系细胞凋亡数的影响 的效果图,其中A:正常;B:溶媒;C、D6-OHDA处理的同时加入SalB 0.1和1.0mg/mml。

实施例1 丹参总丹酚酸的抗血栓药理试验及结果

Wista大鼠,体重240-260克,共64只,以12%的水合氯麻醉后, 于颅底开一1cm×1cm骨窗,暴露一段大脑中动脉,将吸有50%三氯化 溶液10ul的小片定量滤纸(2×2cm)敷在此段大脑中动脉中,30分钟后取下 滤纸,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组织,逐层缝合,回笼饲养,术中术后室温严 格控制在24-25℃,于术后30分钟由舌下静脉给药一次,24小时后判断神 经缺失症状,然后断头取脑,测定脑梗塞面积和进行病理学检查以了解血 管内血栓形成情况。

以上试验分8组,即A:假手术组;B:模型组;C:Sal 3mg/kg组;D:Sal 6mg/kg组;E:Sal 10mg/kg组;F:FD 50mg/kg组;G:FD 200mg/kg组;H:FD 2000mg/kg组,各组的具体给药种类、剂量和实验结果见表1、表2和病 理检查结果见图2。

表1:丹酚酸对大鼠中 动脉血栓模型的大鼠神经症状的影响(n=8,X±s) 组别 剂量(mg/kg)  神经症状评分 假手术组  2.25±1.28*** 模型组  8.50±1.20 丹酚酸  3  7.88±1.13  6  6.638±1.06**  10  4.38±0.92*** 复方丹参注射液  50  8.38±0.92  200  8.25±1.04  2000  8.38±1.06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01 表2:丹酚酸对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的大鼠脑梗塞面积的影响(n=8,X±s) 组别 剂量(mg/kg)  神经症状评分 假手术组  0*** 模型组  13.05±1.16 丹酚酸 3  11.96±0.99 6  7.95±1.10** 10  4.93±0.64*** 复方丹参注射液 50  12.45±0.73 200  11.90±1.16 2000  12.16±1.21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01

于术后30分钟iv观察,可发现注射总丹酚酸6、10mg/kg的两组大鼠, 明显缩小脑梗塞面积和改善行为障碍;在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中,注射 丹酚酸6、10mg/kg的两组动物大脑中动脉内血栓减少,而注射复方丹参 注射液50、200和2000mg/kg的三组均未显示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丹参 总丹酚酸注射液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丹参总丹酚酸对凝血系统功能影响的药理试验。

将昆明种小鼠分为6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mg/kg,2000mg/kg,总丹酚酸3mg/kg,6mg/kg,10mg/kg,半小时后 将小鼠用摘眼球法取血,滴血后载玻璃片上测凝血时间,其余血用3.8%柠 檬酸钠抗凝,测定血小板数,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

如表3至6所示的试验结果表明,总丹酚酸具有明显抗血栓和抗血小 板聚集作用,但对凝血系统的上述指标均无影响,说明总丹酚酸用于抗血 栓、抗血小板聚集很安全,无出血等危险性。

表3:静脉注射丹酚酸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n=10) 剂量(mg/kg) 凝血时间(秒±SD)     P     对照     73.4±40.2 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     50.3±17     >0.005     2000     48.3±13.7     >0.005     丹酸酸     3     65.8±33.6     >0.005     6     76.2±30.6     >0.005     10     71.1±30.4         >0.005 表4:静脉注射总丹酚酸对小鼠血小板计数的影响(n=5) 剂量(mg/kg) 血小板(109/L±SD)     P     对照     562±142 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     469±91     >0.005     2000     422±153     >0.005     丹酚酸     3     453±38     >0.005     6     518±89     >0.005     10     496±25     >0.005

表5:静脉注射丹酚酸对小鼠凝血酶原的影响(n=5) 剂量(mg/kg) 凝血酸原(s±SD)     P     对照     8.3±0.6 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     8.2±0.6     >0.05     2000     8.1±0.5     >0.05     丹酚酸     3     8.3±0.5     >0.05     6     8.4±1.0     >0.05     10     8.3±0.6     >0.05 表6:静脉注射总丹酚酸对小鼠纤维蛋白原的影响(n=5) 剂量(mg/kg)   纤维蛋白原(mg/dl±SD)     P     对照     88±19.4   >0.05 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     2000     80.2±17.7   >0.05     丹酚酸     3     91±14.4   >0.05     6     87±20   >0.05     10     98.2±7.8   >0.05

实施例3:

实施例3为丹参总丹酚酸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药理试验。

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了总丹酚酸对胶原、ADP和花生四烯酸 (AA)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体外给药试验:用1%油硅化搅拌 棒、试管、离心管等。

体外试管试验结果见表7,丹酚酸试管内浓度0.123、0.164,0.205、 0.256、0.320mg/ml的五组都可有效抑制胶原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 集,复方丹参注射液12.5、25.0、50.0mg/ml也有抑血小板聚集作用。

体内给药试验:将昆明种小鼠分成6组,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检验 方法,各组的给药种类和给药量及结果见表8,从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 总丹酚酸6、10mg/kg的两组可完全抑制胶元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 总丹酚酸10mg/kg的一组可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复方丹 参注射液200mg/kg和2g/kg的两组对胶原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抑 制作用。药理试验结果表明,丹参总丹酚酸有很好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表7:丹酚酸体外给药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X±S,N=3-4)     组别 剂量 mg/m   l  聚集率(%)    胶原▲ 剂量 mg/m   l    聚集率(%)     ADP▲▲   剂量   mg/   ml     聚集率(%)     AA▲▲   对照组   NS  61.0±2.2   NS     66.0±1.6   NS     77.0±5.0   丹酚酸   0.092  56.7±5.5   0.54     62.0±2.8   0.84     85.0±4.0   丹酚酸   0.123  51.3±2.1**   0.78     56.3±         0.6***   1.20     77.0±2.0   丹酚酸   0.164  47.3±6.7*   1.11     55.5±         2.9***   1.72     67.0±1.0   丹酚酸   0.205  36.7±7.0**   1.59     50.3±         1.9***   2.45     53.3±3.8***   丹酚酸   0.256  28.3±   9.3***   2.27     38.3±         9.0***   3.50     37.8±4.9***   丹酚酸   0.320  0±0***   3.27     13.5±         5.0***   5.00     21.3±3.9***   复方丹参   12.5  54.3±2.5*   27.0     62.0±1.4*   50.0     76.0±5.1   复方丹参   25.0  41.5±   3.5***   54.0     54.7±5.9*   100     61.0±1.7**   复方丹参   50.0  0±0***   108.0     40.7±         6.7***

*p<0.05,**P<0.01,***P<0.001 VS,对照组▲n=3 ▲▲n=4(动物数)复 方丹参;复方丹参注射液。

表8:丹酚酸体内给药对胶原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X± S,n=8)     组别   剂量(mg/kg)                 聚集度(%)     胶原     ADP     对照组     NS     57.8±5.0     63.2±5.1     丹酚酸     3     56.1±3.1     60.6±5.7     丹酚酸     6     0±0***     59.3±4.8     丹酚酸     10     0±0****     47.4±5.9***     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     61.4±3.8     65.1±5.5     复方丹参注射液     2000     55.8±12.4     61.3±8.5

***P<0.001  VS.对照组

实施例4

实施例4为丹参总丹酚酸对缺血皮层血流量的改善作用的药理试验及 结果。

Wista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00克,用25%乌拉坦ip麻醉,切开 颈正中皮肤,分离右侧颈动脉,在动脉下埋线并打活结,以备结扎。在右 侧眼眶后皮肤作一个1.5cm长的切口,剥离并切除颈肌,暴露颞鳞骨,在 颞鳞骨接缝处开一1.5cm的骨窗,暴露大脑中动脉主干,以备凝闭,切开 颅顶皮肤在右侧颅顶前囟中心后1mm,旁开2mm处开一2.5cm骨窗,以 备插测量电极,分离颈后皮肤,以备插参比电极。实验共分7组,分别是 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注射液0.2g/kg,2g/kg,丹酚酸3mg/kg,6mg/kg 及10mg/kg,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参比电极置于颈部皮下,测量电 极通过颅顶骨窗置于皮层下0.8mn,测定正常血流,然后将大鼠颈总动脉 结扎,并将大脑中动脉凝闭,30分钟后舌下静脉给药,分别于给药后15 分钟及30分钟测定血流,此外,取正常鼠按上法测定脑皮层血流量及丹酚 酸对正常血流量的影响,结果列于表9,结果显示,单侧大脑中动脉凝闭 合并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缺血区皮层血流量明显减少。丹酚酸6mg/kg及 10mg/kg组皮层血流明显恢复(p<0.05),但丹酚酸对正常鼠脑皮层血流量无 影响,说明丹酚酸有改善缺血区皮层血流量的作用。

表9:丹酚酸静脉注射对大脑中动脉凝闭合并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 皮层血流量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N)   药物剂量   (mg/kg)             血流量(%X±S     结扎     前   给药后15分      钟   给药后30分钟   假手术     8     NS     100   100.8±     10.1**   94.0±12.3**   模型     8     NS     100   47.9±12.1   44.2±10.6   丹酚酸     8     3     100   54.4±12.6   56.4±14.9   丹酚酸     8     6     100   67.1±14.7*   66.8±16.9   丹酚酸     8     10     100   63.7±10.0*   61.5±14.4*   复方丹参     6   0.2g/kg     100   50.7±13.1   44.7±12.1   复方丹参     7   2.0g/kg     100   51.2±15.1   48.9±16.9

实施例5

实施例5为丹酚酸A(SalA)、B(SalB)及乙酰化丹酚酸A(SalAA) 抗恒河猴艾滋病毒(SIVmac)病变的药理试验及结果。

试验用病毒为SIVmac感染的Hut-78细胞,三周后培养上清,用 CEMx-174滴定病毒滴度为1600ccID50(50%细胞感染剂量),-20℃冻存备 用。本研究观察了丹酚酸A,B及乙酰化丹酚酸A对SIV感染引起Hut-78 阳性细胞率和病毒的产量。低浓度药物(10-6-10-9mol/L)可明显抑制SIVmac 病毒的产生,对细胞病变改善也有一定作用,相反药物浓度过高(3× 10-6-10-5mol/L)对SIV感染有促进作用,具体情况附图3和附图4。

试验结果表明,丹酚酸A、丹酚酸B和乙酰化丹酚酸A在低浓度 (10-6-10-9mol/L)时对恒河猴艾滋病毒(SIVmac)的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6

实施例6为丹参总丹酚酸(SAS)及丹酚酸B(SalB)对神经细胞凋 亡的抑制作用药理试验及结果。

将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脑缺血,3.5~4分钟后恢复血供,至第3 天取出大脑固定,包埋、切片,用TUNEL染色在10×20倍光镜下计数海 CAI区锥体细胞层1mm长度的细胞凋亡数。

如表10所示,分别使用总丹酚酸(SAS)5mg/kg和10mg/kg于术前 15分钟及术后10分钟iv一次,结果表明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 凋亡的抑制率为24.4~43.6%;再分别使用丹酚酸B(SalB)5mg/kg和 10mg/kg于术前15分钟及术后10分钟iv一次,结果表明对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的抑制率为29.2~44.8%;

许多因子参与凋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Bax,C-jun,p53等系重要 的促凋亡基因,bcl-2和P35等为重要的抗凋亡基因。研究表明,Bax导致 线粒体膜对某些分子通透性的改变是凋亡的启动因子。为此,我们首次建 立了Bax高表达的PC12细胞株,Western印迹法显示Bax蛋白有高水平的 表达,用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诱导Baxα高表达会引起PC12细胞凋亡, 如图5所示,丹酚酸B0.1和1.0ng.ml能显著降低6-OHDA诱导的PC12-Bax α的凋亡细胞率,使细胞凋亡率从41%下降为19%和14.8%。

试验结果表明,丹参总丹酚酸和丹酚酸B对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

表10:SAS和SalB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 数目的影响 X±s,n=5     组别   剂量(mg/kg)   凋亡细胞数/   个·m-1     抑制率/%     对照组     -   151.8±11.9     -     SAS     5,iv   114.8±16.7**     24.4     10,iv   85.6±13.5***     43.6     SalB     5,ip   107.4±13.6***     29.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