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酸,碱,盐,酸酐和碱 / 路易斯碱 / 共聚物、其制造方法以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

共聚物、其制造方法以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

阅读:1发布:2021-09-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共聚物、其制造方法以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是关于共聚物、该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所述的共聚物是乙烯与链烯基芳 烃 的共聚物,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是0.2~60%(摩尔),在共聚物的13C-NMR谱中,在34.0~36.0ppm出现的峰②的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③的面积之比(②/③)是0.01~0.35。,下面是共聚物、其制造方法以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乙烯与链烯基芳的共聚物,其中,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 成是0.2~60%(摩尔),在共聚物的13C-NMR谱中,在34.0~ 36.0ppm出现的峰②的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 ③的面积之比(②/③)是0.01~0.3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在所述共聚物的骨架 中具有由芳香族烃基取代的原子彼此被1个亚甲基隔开的结构、被 2个亚甲基隔开的结构、以及被3个或3个以上的亚甲基隔开的结 构。
3.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所述的 面积之比(②/③)是0.01~0.25。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所述的面积之比(② /③)是0.01~0.20。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用重均 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 /Mn)是1.5~4.0。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以四氢 化作为溶剂在135℃下测定的特性粘度[η]是0.3dl/g或 0.3dl/g以上。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共聚物 的正切损失(tanδ)的极大值x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S(摩 尔%)的关系,满足下列公式(a’)。
x>-0.0005×S2+0.06×S+0.04(a’)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该共聚 物不具有结晶性。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是,在使用下述(A)、(B)和/或(C)构成的催化剂存在下, 使乙烯与链烯基芳烃共聚,
(A):由下列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
式中,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A表示元 素周期表的第16族的原子,J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 Cp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形阴离子骨架的基团。X1、X2、R1、R2、 R3、R4、R5和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烷基、 芳基、取代甲烷基、烷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或2取代基。 R1、R2、R3、R4、R5和R6可以任意结合形成环;
(B):选自下列(B1)~(B3)中的1种或1种以上的 化合物
(B1)由通式E1 aAlZ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B2)具有由通式{-Al(E2)-O-}b表示的结构的环 状铝氧烷
(B3)具有由通式E3{-Al(E3)-O-}cAlE3 2表示 的结构的线形铝氧烷
式中,E1、E2和E3分别是烃基,所有的E1、所有的E2和所有 的E3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Z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所 有的Z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a表示满足0<a≤3的数 字,b表示2或2以上的整数,c表示1或1以上的整数;
(C):下列(C1)~(C3)中的任一个化合物
(C1)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
(C2)由通式G+(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
(C3)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硼化 合物
式中,B是3价的原子价状态的硼原子,Q1~Q4是卤原子、烃基、 卤代烃基、取代甲硅烷基、烷氧基或2取代氨基,它们可以是相同的, 也可以是不同的,G+是无机或有机的阳离子,L是中性路易斯, (L-H)+是布朗斯台德酸。
10.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是,该成型品是薄膜 或片材。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成型品、特别是片材和薄膜使用的共聚物,其制造 方法,以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

发明背景

近年来,在乙烯、丙烯等烯的聚合领域中,随着使用所谓由金 属茂或非金属茂等过渡金属化合物制成的催化剂的出现,既可以制造 与以往性质不同的聚合物,又可以以极少量的催化剂制造多量的聚合 物,从而不断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对于以苯乙烯为代表的链烯基芳烃与乙烯的共聚物,有人曾提出 建议使用这类催化剂,例如,特开平3-163088中记载了使用 由特定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所谓均一系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制造乙烯与苯乙烯的假无规共聚物(该无规共聚物的 特征是,苯基结合的次甲基原子彼此被2个或2个以上的亚甲基隔 开)。但是,当采用这种方法制造苯乙烯含量高的共聚物时,其实际 活性很低,而且还会副生间同(立构)聚苯乙烯,因此,很难说是一种 有效的制造方法。
在特开平9-309925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特定的过渡金属 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共聚物制造方法。该共聚物是苯 乙烯构象的全同(立构)规整度高的结晶聚合物,有时透明性较差。
一般地说,用来作为食品保鲜薄膜的共聚物,要求具有象聚氯乙 烯那样的弹性回复性、延迟回复性、透明性和机械强度。但是,聚氯 乙烯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等,造成环境污染。目前,人们正在 研究用各种聚合物来代替聚氯乙烯,但至今还没有研制出能够满足要 求的产品。
发明概述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 种不含有引起环境污染的卤素,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性、延迟回复 性和阻尼性的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以极高的聚合活性来制造 该共聚物的方法,以及由该共聚物加工的成型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对基于以使用以金属茂为代表的过 渡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成分制造乙烯与链烯基芳烃共聚物的方法 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关于共聚物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该共聚物 是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是0.2~ 60%(摩尔),在共聚物的13C-NMR谱中,在34.0~36.0 ppm出现的峰②的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③ 的面积之比(②/③)是0.01~0.35。
另外,本发明是关于上述的共聚物及由该共聚物制成的成型品, 其特征是,在上述共聚物中,具有在共聚物的骨架(主链)由芳香族 烃基取代的碳原子,彼此被1个亚甲基隔开的结构、被2个亚甲基隔 开的结构、以及被3个或3个以上的亚甲基隔开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是关于上述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使用 下述(A)、(B)和/或(C)构成的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与链 烯基芳烃共聚。
(A):由下列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
(式中,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A表示元 素周期表的第16族的原子,J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 Cp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形阴离子骨架的基团。X1、X2、R1、R2、 R3、R4、R5和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烷基、 芳基、取代甲烷基、烷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或2取代基。 R1、R2、R3、R4、R5和R6可以任意结合形成环。)
(B):选自下列(B1)~(B3)中的1种或1种或1种以 上的铝化合物
(B1)由通式E1 aAlZ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B2)具有由通式{-Al(E2)-O-}b表示的结构的环 状铝氧烷
(B3)具有由通式E3{-Al(E3)-O-}cAlE3 2表示 的结构的线形铝氧烷 (式中,E1、E2和E3分别是烃基,所有的E1、所有的E2和所有 的E3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Z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所 有的Z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a表示满足0<a≤3的数 字,b表示2或2以上的整数,c表示1或1以上的整数。)
(C):下列(C1)~(C3)中的任一个化合物
(C1)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
(C2)由通式G+(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
(C3)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硼化 合物 (式中,B是3价的原子价状态的硼原子,Q1~Q4是卤原子、烃基、 卤代烃基、取代甲硅烷基、烷氧基或2取代氨基,它们可以是相同的, 也可以是不同的。G+是无机或有机的阳离子,L是中性路易斯, (L-H)+是布朗斯台德酸。)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是本发明实施方 式的代表例,本发明不受该流程图的限制。
图2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聚合物的滞后曲线。
图3是实施例2中得到的聚合物的滞后曲线。
图4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固体动态粘弹性的图表。
图5是实施例2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固体动态粘弹性的图表。
图6是实施例3中得到的聚合物的13C-NMR谱。
图7是实施例3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固体动态粘弹性的图表。
发明优选实施方案
下面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共聚物是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链烯基芳烃的共 聚合组成是0.2~60%(摩尔),在共聚物的13C-NMR谱中, 在34.0~36.0ppm出现的峰②的面积与在36.0~ 38.0ppm出现的峰③的面积之比(②/③)是0.01~ 0.35。
这里所说的链烯基芳烃,优选的是具有6~25个碳原子的芳香 族烃基的链烯基化合物。6~25个碳原子的芳香族烃基的具体例子 有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叔丁基苯基、乙烯基苯基、基、菲基、 蒽基等。优选的是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叔丁基苯基、乙烯基苯 基或萘基。
这样的链烯基芳烃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 间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邻乙 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2,5-二甲基苯乙烯、3,4 -二甲基苯乙烯、3,5-二甲基苯乙烯、3-甲基-5-乙基苯乙 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仲丁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2-苯基丙烯、 2-苯基丁烯等链烯基苯;1-乙烯基萘等乙烯基萘。本发明中使用 的链烯基芳烃优选的是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邻甲 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2-苯基丙烯或1-乙烯基萘,特别优 先选用苯乙烯。
在本发明的共聚物中,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是0.2~ 60%(摩尔),优选的是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是10~55% (摩尔)。这样的共聚合组成可以很容易地采用以邻二氯苯作为溶剂 的 13C-NMR谱测出。
在本发明的共聚物中,可以采用13C-NMR谱确定聚合物骨架 中的乙烯和链烯基芳烃的顺序。
本发明的共聚物是在13C-NMR谱中、在34.0~36.0 ppm出现的峰②的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③ 的面积之比(②/③)是0.01~0.35、优选的是0.01~ 0.25、最好是0.01~0.20的共聚物。
在13C-NMR谱中,基于下列通式(1)中由Sαγ、Sαδ所表 示的亚甲基而产生的峰通常出现在36.0~38.0ppm(③)。 该亚甲基的存在表明在聚合物骨架中链烯基芳烃单元被亚甲基单元 夹住,存在不是链烯基芳烃的链的结构。而且,在产生这种键合的场 合,被芳香族烃基取代的碳原子彼此间被3个或3个以上的亚甲基隔 开。
另外,基于下列通式(2)中由Sαβ表示的亚甲基而产生的峰通 常出现在34.0~36.0ppm(②)。在共聚物的分子链中, 链烯基芳烃单元在相反的方向上结合的场合,存在这样的亚甲基。 即,链烯基芳烃的插入方式是1,2插入后接着链烯基芳烃2,1插 入,或者在2,1插入后,经过乙烯插入,在1,2插入的场合,存 在该亚甲基。而且,在产生这样的键合的场合,被芳香族烃基取代的 碳原子彼此间被2个亚甲基隔开。 n≥2:通式(1) n=1:通式(2)
此外,附图中示出在通式(1)和(2)中链烯基芳烃使用苯乙 烯的情况。
在13C-NMR谱中,在34.0~36.0ppm出现的峰② 的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③的面积之比(②/ ③)处于这样的范围内的共聚物,亚乙基链或链烯基芳烃链较少,乙 烯与链烯基芳烃的插入的交互性较高。而且,这样的共聚物,粘弹性 的平衡较好。这里所说的粘弹性的平衡,是指通过固体的动态粘弹性 试验得到的储能模量(E’)与损失模量(E”)的平衡,通常,储 能模量降低时,损失模量往往也降低。与此相对,乙烯与链烯基芳烃 的插入的交互性较高的共聚物,储能模量较低,即,不仅具有柔软性, 而且损失模量较高,也就是说回弹性低,延迟回复性和阻尼性良好。
在上述共聚物中,优选具有下列结构的共聚物:在共聚物的骨架 (主链)中被芳香族烃基取代的碳原子彼此间被1个亚甲基隔开的结 构,被2个亚甲基隔开的结构,以及被3个或3个以上的亚甲基隔开 的结构。在这种场合,具有链烯基芳烃单元在同一方向上连续结合2 个的、所谓head-to-tail(头尾)结合的链烯基芳烃链。 在存在这样的链烯基芳烃链的场合,通常在44.0ppm附近可以 观测到相当于被芳香族烃基取代的碳原子(Tβδ)的13C-NMR谱 的信号。在产生该键的场合,被芳香族烃基取代的碳原子彼此间被1 个亚甲基隔开。这种场合,更优选的是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是 35~55%(摩尔),特别优选的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是47~ 55%(摩尔)。
另外,在本发明的共聚物中,未观测到上述的13C-NMR谱的 44.0ppm附近的信号的场合,优选的是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 成是15%(摩尔)或15%(摩尔)以上、47%(摩尔)或47% (摩尔)或47%(摩尔)以下,特别优选的链烯基芳烃的共聚合组成 是30%(摩尔)或30%(摩尔)以上、47%(摩尔)或47%(摩 尔)以下。共聚合组成在该范围内时,柔软性特别好。
本发明的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优选的是链烯基芳烃的共 聚合组成S(摩尔%)与共聚物的正切损失(tanδ)的极大值x 的关系,满足下列公式(a’)。
x>-0.0005×S2+0.06×S+0.04(a’)
这里所述的tanδ是指对于20mm×3.0mm×0.3mm 的压制片,在频率5Hz、升温速度2℃/分、位移振幅10μm的 条件下测定固体动态粘弹性所得到的储能模量(E’)与损失模量 (E”)之比(E”/E’)。满足(a’)式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 延迟回复性,对于伸长的回复行为不是瞬间的,适合用于食品保鲜薄 膜。
另外,在tanδ的极大值x较高的场合,本发明的共聚物的阻 尼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更优选的是链烯基芳烃的 共聚组合S(摩尔%)和共聚物的正切损失(tanδ)的极大值x, 满足下列公式(b’)的共聚物,特别优选的是满足下列公式(c’) 的共聚物,最好是正切损失(tanδ)的极大值x是1.9或1.9 以上的共聚物。
x>-0.0005×S2+0.06×S+0.17(b’)
x>-0.0004×S2+0.05×S+0.44(c’)
从透明性的度考虑,本发明的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最好 是不具有结晶性的非晶性的共聚物。没有结晶性,可以通过在DSC 熔化曲线上基本上不显示出熔点来确认。
另外,本发明的共聚物优选的是Tg为-20~40℃的共聚 物。
本发明的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优选的是基本上不具有链 烯基芳烃单元的立规性的共聚物。链烯基芳烃单元具有立规性时,共 聚物容易形成晶体结构,透明性有可能降低。基本上不具有链烯基芳 烃单元的立规性可以通过13C-NMR谱来确认。
从机械强度和透明性的角度考虑,本发明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 (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Mn) 在1.5~4.0为宜,优选的是1.5~3.5,最好是1.5~ 3.0。
另外,从机械强度的角度考虑,本发明的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 Mn)在10000~1000000为宜,优选的是50000~ 300000,最好是100000~250000。
这样的本发明的共聚物,例如可以在使用下列(A)、(B)和 /或(C)构成的催化剂存在下,通过使乙烯与链烯基芳烃共聚而以 高的聚合活性制造。
(A):由下列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
(式中,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A表示元 素周期表的第16族的原子,J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 Cp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形阴离子骨架的基团。X1、X2、R1、R2、 R3、R4、R5和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烷基、 芳基、取代甲硅烷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或2取代氨基。 R1、R2、R3、R4、R5和R6可以任意结合形成环。)
(B):选自下列(B1)~(B3)中的1种或1种以上的铝 化合物
(B1)由通式E1 aAlZ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B2)具有由通式{-Al(E2)-O-}b表示的结构的环 状铝氧烷
(B3)具有由通式E3{-Al(E3)-0-}cAlE3 2表示 的结构的线形铝氧烷 (式中,E1、E2和E3分别是烃基,所有的E1、所有的E2和所有 的E3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Z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所 有的Z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a表示满足0<a≤3的数 字,b表示2或2以上的整数,c表示1或1以上的整数。)
(C):下列(C1)~(C3)中的任一种硼化合物
(C1)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
(C2)由通式G+(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
(C3)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硼化 合物 (式中,B是3价的原子价状态的硼原子,Q1~Q4是卤原子、烃基、 卤代烃基、取代甲硅烷基、烷氧基或2取代氨基,它们可以是相同的, 也可以是不同的。G+是无机或有机的阳离子,L是中性路易斯碱, (L-H)+是布朗斯台德酸。)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该制造方法。
(A)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
在通式[I]中,由M1表示的过渡金属原子表示元素周期表 (IUPAC无机化学命名法改定版1989)的第4族过渡金属元 素,例如原子、锆原子、铪原子等,优选的是钛原子或锆原子。
在通式[I]中,以A表示的元素周期表第16族的原子例如可以 举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等,优选的是氧原子。
在通式[I]中,以J表示的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例如可以 举出碳原子、硅原子、锗原子等,优选的是碳原子或硅原子。在本发 明中,J最好是碳原子。
以取代基Cp1表示的具有环戊二烯形阴离子骨架的基团例如可 以举出η5-(取代)环戊二烯基、η5-(取代)茚基、η5-(取代) 芴基等。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 基、η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 戊二烯基、η5-乙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丙基环戊二烯基、η5-异丙 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丁基环戊二烯基、η5-仲丁基环戊二烯基、 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正戊基环戊二烯基、η5-新戊基环戊二 烯基、η5-正己基环戊二烯基、η5-正辛基环戊二烯基、η5-苯基环 戊二烯基、η5-萘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 η5-三乙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 烯基、η5-茚基、η5-甲基茚基、η5-二甲基茚基、η5-乙基茚基、 η5-正丙基茚基、η5-异丙基茚基、η5-正丁基茚基、η5-仲丁基 茚基、η5-叔丁基茚基、η5-正戊基茚基、η5-新戊基茚基、η5- 正己基茚基、η5-正辛基茚基、η5-正癸基茚基、η5-苯基茚基、 η5-甲基苯基茚基、η5-萘基茚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 -三乙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四氢 茚基、η5-芴基、η5-甲基芴基、η5-二甲基芴基、η5-乙基芴基、 η5-二乙基芴基、η5-正丙基芴基、η5-二正丙基芴基、η5-异丙 基芴基、η5-二异丙基芴基、η5-正丁基芴基、η5-仲丁基芴基、 η5-叔丁基芴基、η5-二正丁基芴基、η5-二仲丁基芴基、η5-二 叔丁基芴基、η5-正戊基芴基、η5-新戊基芴基、η5-正己基芴基、 η5-正辛基芴基、η5-正癸基芴基、η5-正十二烷基芴基、η5-苯 基芴基、η5-二苯基芴基、η5-甲基苯基芴基、η5-萘基芴基、η5 -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三乙基甲 硅烷基芴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芴基等,优选的是η5-环戊 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 环戊二烯基、η5-茚基或η5-芴基。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卤原子例 如可以是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优选的是氯原子或溴 原子,更好是氯原子。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烷基以1~ 20个碳原子的烷基为宜,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 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仲戊基、正己基、 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正二十烷基等,更优选 的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仲戊基。
这些烷基都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子取 代。被卤原子取代的1~2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氟甲 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 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 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 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 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 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 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 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 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全溴二十烷基等。
另外,这些烷基都可以被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等芳 氧基或苄氧基等芳烷氧基部分取代。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芳烷基优 选的是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 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 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 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 甲基、(4,6-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 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 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 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 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 (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 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 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 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 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蒽基甲 基等,特别优先选用苄基。
这些芳烷基都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子、 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等芳氧基或苄氧基等芳烷氧基部分 取代。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芳基优选 的是6~20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 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 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 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 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 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 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 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 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 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蒽基等,特别优先选用苯基。
这些芳基都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子、 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等芳氧基或苄氧基等芳烷氧基部分 取代。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甲硅烷基 是被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所述的烃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 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 环己基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等芳基。这样的1~20个 碳原子的取代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 苯基甲硅烷基等1~20个碳原子的1取代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 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等2~20个碳原子的2取代 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 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 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 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 等3~20个碳原子的3取代甲硅烷基等,优选的是三甲基甲硅烷 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
这些取代甲硅烷基都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卤原子、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等芳氧基或苄氧基等芳烷 氧基部分取代。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烷氧基优 选的是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 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 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正二十烷氧基 等,特别优先选用甲氧基、乙氧基或叔丁氧基。
这些烷氧基都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子、 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等芳氧基或苄氧基等芳烷氧基部分 取代。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芳烷氧基, 优选的是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例如苄氧基、(2-甲基苯 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 (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 (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 (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 (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 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 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 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 (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 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 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 (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 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正十四烷 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蒽基甲氧基等,特别优选的是苄氧基。
这些芳烷氧基都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 子、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等芳氧基或苄氧基等芳烷氧基 部分取代。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芳氧基, 优选的是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 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 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 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 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 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 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 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 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 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 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蒽氧基等。
这些芳氧基都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子、 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等芳氧基或苄氧基等芳烷氧基部分 取代。
取代基X1、X2、R1、R2、R3、R4、R5和R6中的2取代氨 基是被2个烃基取代的氨基,所述的烃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 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 基、环己基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等6~10个碳原子的 芳基、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等。这样的被1~10个碳原子的 烃基取代的2取代氨基例如可以举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 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 氨基、二异丁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 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双叔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优选的是二甲基氨基或二乙基氨基。
取代基R1、R2、R3、R4、R5和R6可以任意彼此结合形成环。
优选的R1是烷基、芳烷基、芳基或取代甲硅烷基。
优选的X1和X2分别独立地是卤原子、烷基、芳烷基、烷氧基、 芳氧基或2取代氨基,特别优选的是卤原子。
这样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例如可以举出:亚甲基(环戊 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 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 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 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 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 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 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 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 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 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 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三 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 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 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 -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 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 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 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 (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 -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 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 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 (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 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 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 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 甲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 (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芴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 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 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 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 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 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 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 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 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 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 -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 (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 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 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 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 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 -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 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 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 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 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 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 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 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 (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 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 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 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 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 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 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 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 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 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 -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 -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叔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 (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 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 亚丙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 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 -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 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 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 -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 (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 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 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 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 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 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 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 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 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 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 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 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 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 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 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5-二甲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 -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三甲 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 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 甲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等,以 及将这些化合物中的钛换成锆或铪后的化合物,将二氯化物换成二溴 化物、二碘化物、双(二甲基酰胺)[bis(dimethyl amide)]、双(二 乙基酰胺)[bis(diethyl amide)]、二正丁氧基物或二异丙氧基物 后的化合物,将(环戊二烯基)换成(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 基环戊二烯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环戊二烯基)或(茚基)后的化合物,将(3,5-二甲基-2-苯 氧基)换成(2-苯氧基)、(3-甲基-2-苯氧基)、(3,5 -二叔丁基-2-苯氧基)、(3-苯基-5-甲基-2-苯氧基)、 (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或(3-三甲基甲硅烷 基-2-苯氧基)后的化合物等通式[I]中的J是碳原子的过渡金属 配位化合物。另外,还可以举出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 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 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 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 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 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 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 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仲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 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 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 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 (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仲戊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甲 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 (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 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 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 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5- 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 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 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 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 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 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仲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 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 (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 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 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 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 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 -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 (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 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 -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 基)(3,5-二仲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 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 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 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 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 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 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 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 (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 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 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仲戊 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 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 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 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 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 (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 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 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 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 (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 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 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 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 烯基)(3,5-二仲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 烷基(茚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 (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 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 -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 -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 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 基(茚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 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5-甲基-3-三 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 (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 烷基(茚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 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5-二仲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 烷基(芴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 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 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 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5-甲基-3-苯基-2-苯氧 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 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 (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 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 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仲戊基-2 -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 -萘氧-2-基)二氯化钛等,以及将这些化合物中的(环戊二烯基) 换成(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乙基环戊二 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仲丁基 环戊二烯基)、(异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 戊二烯基)、(苯基环戊二烯基)、(甲基茚基)或(苯基茚基)后 的化合物,将(2-苯氧基)换成(3-苯基-2-苯氧基)、(3 -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或(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苯氧基)后的化合物,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换成二乙基亚甲硅烷 基、二苯基亚甲硅烷基或二甲氧基亚甲硅烷基后的化合物,将钛换成 锆或铪后的化合物,将二氯化物换成二溴化物、二碘化物、双(二甲 基酰胺)、双(二乙基酰胺)、二正丁氧基物或二异丙氧基物后的化 合物等通式[I]中的J是碳原子以外的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的 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
上述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特开平 9-87313中所述的方法合成。
(B)铝化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铝化合物(B)是选自下列(B1)~(B3) 中的1种或1种以上的铝化合物。
(B1)由通式E1 aAlZ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B2)具有由通式{-Al(E2)-O-}b表示的结构的环状 铝氧烷
(B3)具有由通式E3{-Al(E3)-O-}cAlE3 2表示 的结构的线形铝氧烷 (式中,E1、E2和E3分别是烃基,所有的E1、所有的E2和所有 的E3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Z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所 有的Z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a表示满足0<a≤3的数 字,b表示2或2以上的整数,c表示1或1以上的整数。)
E1、E2和E3中的烃基优选的是1~8个碳原子的烃基,最好 是烷基。
由通式E1 aAlZ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B1)的具体例子 可以举出: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己基铝 等三烷基铝;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丙基氯化铝、二异丁 基氯化铝、二己基氯化铝等二烷基氯化铝;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 化铝、丙基二氯化铝、异丁基二氯化铝、己基二氯化铝等烷基二氯化 铝;二甲基氢化铝、二乙基氢化铝、二丙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 二正己基氢化铝等二烷基氢化铝。
优选的是三烷基铝,特别是三乙基铝或三异丁基铝。
具有由通式{-Al(E2)-O-}b表示的结构的环状铝氧烷(B 2)以及具有由通式E3{-Al(E3)-O-}cAlE3 2表示的结 构的线形铝氧烷(B3)中的E2和E3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甲基、乙 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新戊基等烷基。b 是2或2以上的整数,c是1或1以上的整数。优选的E2和E3是甲 基或异丁基,b是2~40,c是1~40。
上述铝氧烷可以用各种方法制备。其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 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将三烷基铝(例如三甲基铝等)溶解在 适当的有机溶剂(苯、脂肪族烃等)中,使所得到的溶液与接触。 另外,也可以使三烷基铝(例如三甲基铝等)与含有结晶水的金属盐 (例如硫酸水合物等)接触。
(C)硼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硼化合物(C)可以使用下列任何一种:(C1) 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C2)由通式 G+(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C3)由通式 (L-H)+(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
在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C1),B是3价的原 子价状态的硼原子,Q1~Q3是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取代甲硅 烷基、烷氧基或2取代氨基,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Q1~Q3优选的是卤原子、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含有1~ 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含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甲硅烷基、 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含有2~20个碳原子的氨基,特 别优选的是Q1~Q3是卤原子、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含有 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更优选的是,Q1~Q4是分别至少含 有1个氟原子的1~20个碳原子的氟代烃基,特别优选的是,Q1~ Q4是分别至少含有1个氟原子的6~20个碳原子的氟代芳基。
化合物(C1)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三(五氟苯基)甲硼烷、三 (2,3,5,6-四氟苯基)甲硼烷、三(2,3,4,5-四氟 苯基)甲硼烷、三(3,4,5-三氟苯基)甲硼烷、三(2,3, 4-三氟苯基)甲硼烷、苯基双(五氟苯基)甲硼烷等,最优选的是 三(五氟苯基)甲硼烷。
在由通式G+(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C2)中, G+是无机或有机的阳离子,B是三价的原子价状态的硼原子,Q1- Q4与上述(C1)中的Q1~Q3相同。
由通式G+(BQ1Q2Q3Q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无机阳离子G +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ferrocenium阳离子、烷基取代ferrocenium 阳离子、阳离子等,有机的阳离子G+可以举出三苯基甲基阳离子 等。G+优选的是碳正离子,特别优选的是三苯基甲基阳离子。 (BQ1Q2Q3Q4)-可以举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四(2,3,5, 6-四氟苯基)硼酸盐、四(2,3,4,5-四氟苯基)硼酸盐、 四(3,4,5-三氟苯基)硼酸盐、四(2,3,4-三氟苯基) 硼酸盐、苯基三(五氟苯基)硼酸盐、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 硼酸盐等。
它们的具体组合可以举出四(五氟苯基)硼酸ferrocenium、四 (五氟苯基)硼酸1,1’-二甲基ferrocenium、四(五氟苯基) 硼酸银、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苯基甲基四(3,5 -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盐等,最优选的是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 硼酸盐。
另外,在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 物(C3)中,L是中性路易斯碱,(L-H)+是布朗斯台德酸, B是3价的原子价状态的硼原子,Q1~Q4与上述路易斯酸(C1) 中的Q1~Q3相同。
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布朗 斯台德酸的(L-H)+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三烷基取代铵、N,N -二烷基苯胺、二烷基铵、三芳基磷等,(BQ1Q2Q3Q4)-可以 举出与上述相同的化合物。
它们的具体组合可以举出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乙铵、四(五氟 苯基)硼酸三丙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 N-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乙基苯铵、四(五 氟苯基)硼酸N,N-2,4,6-五甲基苯铵、四(3,5-双三 氟甲基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二异丙 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二环己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鏻、 四(五氟苯基)硼酸三(甲基苯基)鏻、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二 甲基苯基)鏻等,最优选的是四(五氟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或 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
[聚合]
本发明的共聚物可以通过适当选择下列各项条件进行聚合而制 得。
在本发明中,使用由通式[I]所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 及上述(B)和/或上述(C)构成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在使用由 (A)和(B)二种成分构成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时,作为(B)优 先选用上述的环状铝氧烷(B2)和/或线形铝氧烷(B3)。另外, 作为其它优选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情况,可以举出由上述(A)、 (B)和(C)构成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此时,(B)使用上述的 (B1)较为适宜。
各成分的用量,通常是(B)/(A)的摩尔比为0.1~ 10000,优选的是5~2000,(C)/(A)的摩尔比为 0.01~100,优选的是0.5~10。
以溶液状态或悬浮于溶液中的状态使用各成分时的浓度,可以根 据各成分供给聚合反应器的装置的性能等条件适当选择,一般地说, (A)通常是0.01~500μmol/g,优选的是0.05~ 100μmol/g,更好是0.05~50μmol/g,(B) 按Al原子换算通常是0.01~10000μmol/g, 优选的是0.1~5000μmol/g,更好是0.1~2000 μmol/g,(C)通常是0.01~500μmol/g,优选的是 0.05~200μmol/g,更好是0.05~100μmol /g。
本发明中使用的催化剂,还可以与含有SiO2、Al2O3等无 机载体或乙烯、苯乙烯等烯烃聚合物等有机聚合物载体的粒子状载体 组合使用。
实施本发明的方法时,聚合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使用 分批式或连续式气相聚合法、本体聚合法、使用适当溶剂的溶液聚合 法或者淤浆聚合法等任一种方法。使用溶剂时,可以使用不使催化剂 失活的各种溶剂,这样的溶剂的例子可以举出苯、甲苯、戊烷、己烷、 庚烷、环己烷等烃,二氯甲烷、二氯乙基苯等卤代烃。
聚合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采用-100~250℃,优选 的是-50~200℃。压也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是在 100kg/cm2或100kg/cm2以下、最好是在2kg/ cm2至50kg/cm2的压力下进行。另外,为了调整聚合物的分 子量,还可以添加氢等链转移剂。
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不会副生聚苯乙烯。
本发明的共聚物可以用于薄膜、片材或容器等成型品,特别适合 用于薄膜或片材。
该薄膜或片材例如可以通过下述加工制得,例如将熔融的树脂从 圆形的模头中挤出,卷取膨胀成筒状的薄膜,对其进行吹塑成形加 工,或者将熔融的树脂从线状的模头中挤出,卷取该薄膜或片材,进 行T型模头成形加工或压延成形加工等。
本发明的成型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性、延迟回复性和阻尼性 能。另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得到透明性、柔软性、耐擦伤性和机械 强度良好的该共聚物。所述的耐擦伤性可以采用海顿(ヘイドン)表面 试验机测定,另外,柔软性、弹性回复性、延迟回复性和阻尼性能可 以通过拉伸试验和固体动态粘弹性试验测定。
本发明的共聚物还可以以与其它材料的2层或2层以上的多层薄 膜或片材的形式使用。这样的薄膜或片材可以采用共挤出法、干式层 合法、夹层粘合法、挤出层合法等各种公知的贴合方法制造。上述其 它材料可以使用纸、纸板、铝膜、玻璃纸、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PET)、聚丙烯、聚偏氯乙烯等公知的材料。
本发明的成型品还包括采用吹塑成形加工或注塑成形加工得到 的成型品。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成型品中可以含有抗氧剂、耐候剂、润滑剂、 抗静电剂、防雾剂、无滴剂、颜料等公知的添加剂。另外,还可以配 合加入自由基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形低密度聚乙 烯、乙烯-α-烯烃共聚合橡胶、聚丙烯等公知的高分子物质。
本发明的薄膜或片材,可以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处理、臭 氧处理、紫外线照射、电子束照射等公知的后处理。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 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合物的性质是采用下述方法测定 的。
·特性粘度[η]
使用乌别洛德(Ubbelodhe)型粘度剂、以四氢化萘作为溶剂,在 135℃下测定。
·玻璃化温度
使用DSC(セイコ-电子工业社制造SSC-5200), 按下述条件测定,根据其拐点求出。
升温20℃~200℃(20℃/分)保持10分钟
冷却200℃~-50℃(20℃/分)保持10分钟
测定-50℃~300℃(20℃/分)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日本分光社制造800系列),按下述条 件求出。另外,分子量分布采用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重均 分子量/数均分子量)评价。
柱Shodex  A806M
测定温度  45℃
测定溶剂  四氢呋喃
测定浓度  0.5mg/ml
·聚合物中的苯乙烯的共聚合组成(在构成共聚物的单体中苯乙 烯所占的摩尔%)和单体的顺序等聚合物结构通过13C-NMR(日 本电子社制造的JNM-EX270)解析求出。
测定溶剂  邻二氯苯
测定温度  135℃
·聚合物的滞后曲线
使用Strograph-T型强力试验机(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按下述 条件测定。
试片              120mm×20mm×0.3mm的压制片
拉伸速度          200mm/分
拉伸倍率          2倍
夹头间距          60mm
测定温度          23℃
·聚合物的耐擦伤性
使用海顿表面试验机HEIDON-14,按下述条件测定。
试片  在180℃下预热3分钟后,在180℃及30-50kg/cm2 压力下压制3分钟,成形的尺寸为50mm×50mm×1mm的试 片
耐擦伤试验载荷   100g或500g
耐擦伤试验速度   75mm/分或150mm/分
针的尺寸         0.1mm
·聚合物的折射率
在180℃下预热3分钟后,在180℃及30-50kg/ cm2压力下热压制3分钟成形,得到厚100μm的薄膜,将该薄 膜切成10mm×30mm大小,作为试片,使用阿贝折射计3型 (株式会社アタゴ制造)测定。
·聚合物的固体动态粘弹性
使用分光计(在セイコ-电子工业制造的测定分析装置流变仪 (rheostation)SDM5600H上连接张力器(tension module) DMS200),按下列是条件测定。
试片          20mm×3.0mm×0.3mm的压制片
频率          5Hz
升温速度      2℃/分
位移振幅            10μm
实施例1
在用氩气置换的400ml的高压釜中,预先装入40ml苯乙烯 和3ml无水甲苯,然后装入0.8MPa压力的乙烯。将三异丁基铝 的甲苯溶液[东ソ-·アクゾ(株)制造、1mol/l]4.0ml(4 mmol)和在8ml无水甲苯中溶解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 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6.0mg(16μmol) 的溶液预先混合后装入高压釜,随后添加在9.6ml无水甲苯中溶解 44.3mg(48μmol)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而得 的溶液,在60℃下将反应液搅拌1小时。然后,将反应液投入盐酸 (12N)5ml与甲醇1000ml的混合物中,滤取沉淀的白色固 体。用甲醇洗净该固体,然后减压干燥,得到32.69g聚合物。 每1摩尔钛化合物的催化活性是2043kg/mol-Ti。该聚 合物的[η]是1.30dl/g,数均分子量是117000,分子量 分布(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是2.47,玻璃化温度是26℃, 苯乙烯的共聚合组成是46%(摩尔)。
在13C-NMR谱中,在34.0~36.0ppm出现的峰的 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的面积之比是0.14。
图2示出所得到的聚合物的滞后曲线。将试片以一定速度拉伸, 达到屈服点时开始泛白,然后,随着将试片恢复拉伸前的状态,白化 消失,最终大致100%地恢复到测定前的状态。另外,为了进行测 定而制成的压制片具有非常高的透明性。
图4示出固体的动态粘弹性的测定结果。tanδ的极大值是 1.89。测定时使用的压制片是柔软的,拉伸该片的两端,然后放 开时,伸长慢慢地回复,大致上100%复原。
所得到聚合物薄膜的折射率是1.574。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中的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 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改换成按特开平3-163088中所述 方法合成的(叔丁基酰氨基)二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硅烷二氯 化钛(16μmol),将乙烯的压力改成0.4MPa,除此之外 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13.94g聚合物。该聚合物的数均分 子量是97000,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是 2.30,玻璃化温度是25℃,苯乙烯的共聚合组成是44%(摩尔)。
在13C-NMR谱中,在34.0~36.0ppm出现的峰的 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的面积之比是0.35。 tanδ的极大值是1.45。
实施例2
将实施倒1中预先装入的苯乙烯量从40ml改变成27ml,将预 先装入的无水甲苯的量从3ml改变成68m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 样操作,得到20.96g聚合物。每1摩尔钛化合物的催化活性是 1310kg/mol-Ti。该聚合物的[η]是1.38dl/g, 数均分子量是93000,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 是2.92,玻璃化温度是17℃,基本上无法确认熔点,苯乙烯的 共聚合组成是41%(摩尔)。
在13C-NMR谱中,在34.0~36.0ppm出现的峰的 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的峰的面积之比是0.05。
图3示出所得到的聚合物的滞后曲线。拉伸达2倍的测定试片最 终大致100%地回复到测定前的状态。为了进行测定而制成的压制 片,具有非常高的透明性。
图5示出固体的动态粘弹性的测定结果。tanδ的极大值是 1.76。测定时使用的压制片是柔软的,拉伸该片的两端,然后放 开时,伸长慢慢地回复,大致上100%复原。
所得到聚合物薄膜的折射率是1.567。
表1示出所得到的聚合物的耐擦伤性试验的结果。
                       表1  擦伤速度    mm/分   擦伤载荷      g        擦伤深度   回复率     %   初期   30分钟     75     500   44.6   38.3     86     150     500   47.1   38.7     82     150     100   12.0   8.2     68
实施例3
在用氩气置换的100ml的高压釜中,依次加入无水甲苯 15ml、三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东ソ-·アクゾ(株)制造、 1mol/l]1.0ml(1mmol)、在1.5ml无水甲苯中溶 解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 化钛1.5mg(4μmol)的溶液、在2.4ml无水甲苯中溶解 11.1mg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12μmol)得到的溶 液、以及20ml苯乙烯,最后添加2kg/cm2压力的乙烯。将反应液 在60℃下搅拌1小时。然后,将反应液投入盐酸(12N)1ml与甲醇 300ml的混合物中,滤取沉淀的白色固体。用甲醇洗净该固体,然后减 压干燥,得到1.89g聚合物。每1摩尔钛化合物的催化活性是 472kg/mol-Ti。该聚合物的[η]是1.30dl/g,数均分 子量是236000,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是 1.61,玻璃化温度是34℃,基本上不能确认熔点,苯乙烯的共聚合 组成是50%(摩尔)。
按照Makromol.Chem.,Macromol.Symp.66,203-214(1993)记 载,采用13C-NMR谱的解析方法确定该聚合物的结构,结果发 现:该聚合物是乙烯单元与苯乙烯单元配置的交互性高、苯乙烯单元 的立规性基本上是无规立构的共聚物。
图6示出所得到的聚合物的13C-NMR谱。在44ppm观测 到乙烯单元在同一方向上2个连续结合的、产生所谓的head- to-tail头尾结合的场合用苯环取代的碳原子(Tβδ)的信号; 另外,在34.0~36.0ppm观测到相当于基于由Sαβ表示的 亚甲基的碳原子的信号,在36.0~38.0ppm观测到相当于 基于由Sαγ或Sαδ表示的亚甲基的碳原子的信号。在34.0~ 36.0ppm出现的峰的面积与在36.0~38.0ppm出现 的峰的面积之比是0.18。
图7示出固体的动态粘弹性的测定结果。tanδ的极大值是 1.99。测定时使用的压制片是柔软的,拉伸该片的两端,然后放 开时,伸长慢慢地回复,大致上100%复原。
另外,该共聚物的薄膜是透明的,其折射率是1.581。
产业上的应用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可以提供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顺序能适度 限定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性、延迟回复性和阻尼 性,是不含有引起环境污染的卤素的乙烯与链烯基芳烃的共聚物。另 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得到具有良好透明性、柔软性、耐擦伤性和机 械强度的该共聚物,特别适合用于食品保鲜薄膜。此外,本发明还提 供了以极高的聚合活性制造该共聚物的方法,其工业价值很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