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 / 绝热材料 / 玻璃棉 / 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

一种柔性集成管总成系统

阅读:86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柔性集成管总成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集成 风 管总成系统,包括风管管体、吊装结构、转接结构,风管管体截面由内至外依次为内玻纤布层、玻璃 棉 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 橡胶 层、外玻纤布层,吊装结构包括附顶轨道、吊架滑座,吊架滑座滑动可调安装于附顶轨道下方,吊架滑座下经上拉绳接左、右调整座对称拼接成的中部为球状空腔结构,调整球无间隙滚动 支撑 在球状空腔内,调整球上设有穿接下拉绳的径向调整孔,下拉绳的两端分别经下拉绳接风管管体上表面对称缝接的两挂 耳 ;转接结构为球状空心接头,球状空心接头上设有过其中心的一圆周上均布的三个和/或四个 接口 孔。具有兼顾绝热保温,稳定、安全吊装,多规格适用,便捷、低成本预制生产的优点。,下面是一种柔性集成管总成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柔性集成管总成系统,包括风管管体、吊装结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管管体截面由内至外依次为内玻纤布层、玻璃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外玻纤布层,上述各层经阻燃胶粘合,玻纤布层外涂覆聚薄膜涂层,所述吊装结构包括附顶轨道、吊架滑座,吊架滑座滑动可调安装于附顶轨道下方,吊架滑座下经上拉绳接自调整悬挂装置,自调整悬挂装置包括左、右调整座、调整球,左、右调整座对称拼接成中部为球状空腔的结构,调整球无间隙滚动支撑在球状空腔内,调整球上设有径向调整孔,调整孔内穿接下拉绳,下拉绳的两端分别经下拉绳接风管管体上表面对称缝接的两挂
所述转接结构为球状空心接头,球状空心接头上设有过其中心的主圆周上均布的三个和/或四个接口孔,接口孔上设有经拉链拉接的接口罩,多个风管管体任意选择接口孔经拉链拉接连接在接口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空心接头上过其中心、非主圆周的一个次圆周上均布的多个次接口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为人字型结构,人字型结构的上端穿接下拉绳,人字型结构的下端缝接在纤维织物风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包括挂耳环和挂耳绳带,下拉绳下部连接挂耳环,挂耳绳带中部滑动穿接挂耳环,挂耳绳带的两端分别缝接在纤维织物风管上,上挂耳脚与挂耳绳带呈人字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玻纤布层、玻璃棉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外玻纤布层厚度比0.5:1:1:0.25:
0.25:0.5,聚氨酯薄膜涂层厚度为20-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棉层替换为新丽防火棉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玻纤布层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置新雪丽防火棉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薄膜涂层外涂覆多孔二膜层,多孔二氧化钛膜层厚度为20-5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墙结构,穿墙结构包括前接管、后接管,前接管的外口设置贴合法兰,前接管的内壁前部设有通过纤维织物风管对接链条紧拉链、由前端开口的槽口,前接管的内壁后部嵌装有前密封圈,前接管外壁前端设有外螺纹,后接管内壁前端设有配合外螺纹内螺纹,后接管内壁前部嵌装有后密封圈,后接管后部外壁圆周均布三只以上扣接墙体的弹簧扣。

说明书全文

一种柔性集成管总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管,具体说是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环境要求以及空调系统的发展,传统的硬质风管已逐渐被柔性风管代替,现有市场上常见的柔性风管为纤维织物风管,该类风管大都采用纤维布结构内、外表面贴合箔或涂覆膜层,实现柔性结构和风管保温、送风的性能,在普通民用场合能使用,但对于一些高精生产车间、仪器仪表车间而言,简单表层的铝箔或膜层,绝热保温性能相对较低,存在能耗过高隐患,同时无法兼顾耐环境酸、老化等问题,影响使用寿命。
[0003] 该类风管的安装大都悬挂安装、多段旋合经弯头或接头连接使用,通过导轨下挂丝绳挂接风管上接出的挂,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人工旋合多段安装以及风管内、外部送风、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风管的管段发生柔性扭曲,影响使用美观,且风管上挂耳预制位置固定,在风管发生扭曲时,钢丝绳无法稳定、精确、有效的挂接挂耳,强行扭曲挂接挂耳易导致挂耳撕裂、风管撕裂,影响使用寿命;多段管体间连接经弯头或接头连接完成安装,在复杂使用环境下,安装需要的弯头规格、尺寸较多,弯头预制数量多,不利于快速、低成本的预制生产、携带运输。并且,在铺设管路时通常会遇到需要穿墙的情况,现有方法为墙体两侧柔性风管经穿接在墙体预留孔洞内的保温套管相连接,保温套管经刚性套管穿接墙体孔洞,刚性套管无稳定、有效的固定,长期送风吹动的作业环境下,易出现松动脱出墙体、松动保温套管与柔性风管的链接等现象,影响两侧柔性风管的稳定、密封连接。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兼顾绝热保温、耐环境抗老化,有效适配扭曲的风管稳定、精确、无撕裂隐患,适配多规格、多方向转弯连接需求,便于快速、低成本的预制生产、携带运输,穿墙固定牢靠、稳定,有利于加强柔性风管连接强度、密封性、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的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包括风管管体、吊装结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管管体截面由内至外依次为内玻纤布层、玻璃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外玻纤布层,上述各层经阻燃胶粘合,玻纤布层外涂覆聚薄膜涂层,所述吊装结构包括附顶轨道、吊架滑座,吊架滑座滑动可调安装于附顶轨道下方,吊架滑座下经上拉绳接自调整悬挂装置,自调整悬挂装置包括左、右调整座、调整球,左、右调整座对称拼接成中部为球状空腔的结构,调整球无间隙滚动支撑在球状空腔内,调整球上设有径向调整孔,调整孔内穿接下拉绳,下拉绳的两端分别经下拉绳接风管管体上表面对称缝接的两挂耳;所述转接结构为球状空心接头,球状空心接头上设有过其中心的一主圆周上均布的三个和/或四个接口孔,接口孔上设有经拉链拉接的接口罩,多个风管管体任意选择接口孔经拉链拉接连接在接口孔上。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球状空心接头上过其中心、非主圆周的、一个次圆周上均布的多个次接口孔。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挂耳为人字型结构,人字型结构的上端穿接下拉绳,人字型结构的下端缝接在纤维织物风管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挂耳包括挂耳环和挂耳绳带,下拉绳下部连接挂耳环,挂耳绳带中部滑动穿接挂耳环,挂耳绳带的两端分别缝接在纤维织物风管上,上挂耳脚与挂耳绳带呈人字型结构。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内玻纤布层、玻璃棉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外玻纤布层厚度比0.5:1:1:0.25:0.25:0.5,聚氨酯薄膜涂层厚度为20-50nm。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棉层替换为新丽防火棉层。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内、外玻纤布层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置新雪丽防火棉层。
[0012]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薄膜涂层外涂覆多孔二膜层,多孔二氧化钛膜层厚度为20-50nm。
[0013] 进一步地,还包括穿墙结构,穿墙结构包括前接管、后接管,前接管的外口设置贴合法兰,前接管的内壁前部设有通过纤维织物风管对接链条紧拉链、由前端开口的槽口,前接管的内壁后部嵌装有前密封圈,前接管外壁前端设有外螺纹,后接管内壁前端设有配合外螺纹内螺纹,后接管内壁前部嵌装有后密封圈,后接管后部外壁圆周均布三只以上扣接墙体的弹簧扣。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5] 1、采用玻纤布层、玻璃棉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玻纤布层由内至外依次粘合,并控制厚度比,结合了玻璃棉层的绝热保温、阻燃橡塑层的保温阻燃、气凝胶层的轻质隔热保温、三元乙丙橡胶层的耐高温耐环境抗老化、玻纤布的抗拉加固管体强度和聚氨酯薄膜涂层提高整体管体表面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兼顾绝热保温、耐环境抗老化、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0016] 2、将现有的钢丝绳分为上、下拉绳,并在上、下拉绳间设置自调整悬挂装置,通过调整球在左右调整座内可全方位滚动调节穿接其上径向通孔内的下拉绳,配合下拉绳下部的挂耳环可刮动穿接挂耳绳带,满足风管发生扭曲旋合安装,或意外扭曲时的挂接,避免传统钢丝绳直接绷紧拉接导致拉裂挂耳、风管管体,有利于提高吊装稳定适配,延长风管管体使用寿命。
[0017] 3、利用球状空心接头上过其中心圆周上均布的多种夹规格的接口孔,适配多种转弯同径安装连接需求,可将同圆周上接口孔设置尺寸相同,其他圆周上可借用上一圆周上一接口孔与该圆周上其他尺寸不同接口孔完成转弯异径连接、异径直通连接,该接头根据现场设计,现场一次预制,便于快速、低成本生产,无需预制多规格弯头、转接头、异径接管,便于携带运输。
[0018] 4、采用前、后接管配套穿接墙体两侧的风管管体,在两风管管体对应拉链链接后,能朝墙体上孔洞对中旋接锁紧拉接,结合后接管的弹簧扣卡紧固定防止螺旋连接松动,穿墙结构固定牢靠、稳定,前、后接管有利于加强风管管体连接强度,加以接管内设的前、后密封圈,在风管管体内送风鼓起的时候能其抵紧密封作用,有效防止从拉链处漏风,影响送风性能;采用多级中间接管连接前、后接管,能满足不同厚度墙体的穿接使用;且针对现有柔性风管采用的轨道悬挂,在送风时对风管具有向前的推,风管管体经密封圈抵紧前、后接管能防止风管管体沿其轨道串动,风管管体固定稳定、牢靠,有利于加强密封性。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风管管体截面图;
[0021] 图3为图1中吊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1中转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图1中穿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风管管体1、内玻纤布层11、玻璃棉层12、阻燃橡塑层13、气凝胶层14、三元乙丙橡胶层15、外玻纤布层16、聚氨酯薄膜涂层17、吊装结构2、附顶轨道21、吊架滑座22、上拉绳23、调整座24、调整球25、径向调整孔26、下拉绳27、挂耳环28、挂耳绳带29、转接结构3、球状空心接头31、第一接口孔32、接口罩33、活动密封边34、固定密封边35、第二接口孔36、穿墙结构4、墙体41、孔洞42、前接管43、槽口431、前外螺纹432、贴合法兰433、前密封圈44、后接管45、后内螺纹451、后密封圈46、弹簧扣47、拉链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就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 图1所示: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总成系统包括风管管体1、吊装结构2、转接结构3、穿墙结构4,两两风管管体同轴连接经拉链5链合连接,风管管体1经吊装结构2吊装在安装场合的顶壁或天花下方,风管管体1经转接结构3换向转接下一风管管体或转接多个风管管体或异径转接风管管体,两风管管体1在墙体41的两侧经穿墙结构4接合。
[0027] 图2所示:风管管体1截面由内至外依次为内玻纤布层11、玻璃棉层12、阻燃橡塑层13、气凝胶层14、三元乙丙橡胶层15、外玻纤布层16、聚氨酯薄膜涂层17,玻璃棉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玻纤布层依次经阻燃胶粘合,聚氨酯薄膜涂层涂覆在玻纤布层外层,内玻纤布层、玻璃棉层、阻燃橡塑层、气凝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外玻纤布层的厚度比0.5:1:1:0.25:0.25:0.5,聚氨酯薄膜涂层厚度为20-50nm。
[0028] 图3所示:吊装结构2包括附顶轨道21、吊架滑座22,吊架滑座滑动可调安装于附顶轨道下方,吊架滑座下经上拉绳23接自调整悬挂装置,自调整悬挂装置包括左、右两调整座24、调整球25,两调整座24对称拼接成中部为球状空腔的结构,调整球25无间隙滚动支撑在球状空腔内,调整球上设有径向调整孔26,调整孔内穿接下拉绳27,下拉绳的两端分别经下拉绳接纤维织物风管上表面对称缝接的两挂耳环28,挂耳绳带29中部滑动穿接挂耳环28,挂耳绳带29的两端分别缝接在风管管体1上,上挂耳脚与挂耳绳带呈人字型结构。
[0029] 图4所示:转接结构3包括球状空心接头31,球状空心接头31上通过其中心的一圆周上均布设有4只第一接口孔32,4只第一接口孔32的孔口方向相邻垂直,该圆周上以任一第一接口孔32为基准,设置两第二接口孔36形成相互夹角120,在所有接口孔上和风管管体的管口上均设置链牙,并且相互配对可链合为双向自锁拉链的拉链5,多段风管管体管口上还设置可覆盖其上拉链粘合球状空心接头31接口孔32外周、内面带魔术贴的固定密封边35,不接风管管体的接口孔上经拉链链合接口罩33,接口罩33的外周连接内面带魔术贴的活动密封边34,在不用该接口孔时通过拉链配合活动密封边封装该孔。
[0030] 在现场使用时,需要直角转弯连接时,选择同一圆周上相邻两第一接口孔32接风管管体1即可。需要丁字型连接时,选择同一圆周上相邻三个第一接口孔32接风管管体1即可。需要三叉连接时,选择两第二接口孔36和与其成120度夹角的第一接口孔32接风管管体1即可。
[0031] 墙体41、孔洞42、前接管43、槽口431、前外螺纹432、贴合法兰433、前密封圈44、后接管45、后内螺纹451、后密封圈46、弹簧扣47、拉链5。
[0032] 图5所示:穿墙结构4包括前接管43、后接管45,前接管43的外口设置贴合法兰433,前接管的内壁前部设有通过风管管体对接链条锁紧的拉链5、由前端开口的槽口431,前接管的内壁后部嵌装有前密封圈44,前接管外壁前端设有前外螺纹432,后接管45内壁前端设有配合外螺纹的后内螺纹451,后接管内壁前部嵌装有后密封圈46,后接管后部外壁圆周均布三只以上扣接墙体的弹簧扣47。
[0033] 使用时,前接管的贴合法兰紧贴墙体41一侧,前接管的管体穿接孔洞42内与后接管螺纹旋接,前接管的槽口对应导向容置拉链,后接管的弹簧扣扣紧墙体另一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