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任意颜色之间转变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及组装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能够实现在任意 颜色 之间转变的双 电致变色 层器件, 电致变色器件 结构从上到下依次由保护层I、导电层I、电致变色层I、 电解 质层、电致变色层II、导电层II及保护层II构成;电致变色层I为能够实现任意颜色I到透明的阴或 阳极 电致变色材料; 电解质 层为 聚合物 凝胶电解质;电致变色层II为能够实现任意颜色II到透明的阴或阳极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能够实现颜色I到颜色II的稳定可逆变化。以及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任意颜色之间转变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的组装方法。本 发明 能实现任意颜色之间可逆变化,具有高 对比度 、较快响应速度、 稳定性 好、功耗低等优点。在显示器件领域(如防伪、变色玻璃、 电子 标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一种能够实现在任意颜色之间转变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及组装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能够实现在任意颜色之间转变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由保护层I、导电层I、电致变色层I、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II、导电层II及保护层II构成;导电基底包含保护层和导电层;所述的电致变色层I为能够实现任意颜色I到透明或透明到任意颜色I的极阴或阳极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的电解质层为聚合物凝胶电解质;所述电致变色层II为能够实现任意颜色II到透明或透明到任意颜色II的阴极或阳极电致变色材料。制备出的电致变色器件就能够实现颜色I到颜色II的稳定可逆变化,表1为根据不同的变色层I和变色层II,制备出相应器件的变色情况;
表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I和保护层II各自独立为透明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层I和电层II各自独立为氧化铟锡、氟掺杂氧化锡、导电银纳米线或导电PET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层I和电致变色层II各自独立为能够实现任意颜色到透明可逆切换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层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高分子聚合物于试剂瓶中,然后加高分子溶胀剂,加热溶胀,记为体系A;
将支持电解质加入到混合溶剂中,超声至电解质完全溶解,溶胀过程为:置于70~80℃的烘箱中加热溶胀15~25小时,记为体系B;将上述体系A与体系B混合,并将所得混合体系超声,将混合的溶液置于烘箱中加热,得到凝胶态电解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聚氧化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或聚丙烯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溶胀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的电解质为高氯酸锂、四氟硼酸锂、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或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层I或电致变色层II的制备方法为电化学聚合时:将电致变色材料单体、支持电解质及电解溶剂组成电解液,加入到三电极电解池中,所述的三电极由导电基底、参比电极及对电极构成,采用恒电位法,在0.8~1.8V电压,聚合电量为0.02C~0.6C下在导电基底I上电沉积得到聚合物薄膜,经清洗、干燥后,即在所述的导电基底上得到电致变色层;所述的支持电解质的浓度为
10-2~1.5mol/L;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单体的初始终浓度为1.5mmol/L~1mol/L。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层I或电致变色层II的制备方法为旋涂、刮涂或喷涂时:电致变色层I或电致变色层II材料为溶质,混合溶液为溶剂,导电基底为基板,分别用旋涂、刮涂或喷涂的方法获得薄膜,然后烘干后得到电致变色层I或电致变色层II薄膜。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制备凝胶态电解质:将高分子聚合物于试剂瓶中,然后加高分子溶胀剂,加热溶胀,记为体系A;将支持电解质加入到混合溶剂中,超声至电解质完全溶解,溶胀过程为:置于70~80℃的烘箱中加热溶胀15~25小时,记为体系B;将上述体系A与体系B混合,并将所得混合体系超声,将混合的溶液置于烘箱中加热,得到凝胶态电解质;
(2)采用电化学聚合、旋涂、刮涂或喷涂制备带有电致变色层I和电致变色层II薄膜的导电基底;
(3)将电致变色层II的导电基底II上布置有与所述的导电基底相匹配的胶框,然后向所述的胶框内灌满所得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然后将所得覆有电致变色层I的导电基底I盖在所述的胶框上,确保所述的导电基底I的电致变色层I和导电基底II的电致变色层II分别与胶框的两侧紧密贴合并与胶框形成密闭空间,然后放入烘箱于40~60℃下干燥得到电致变色器件。
装方法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变色装饰膜及其形成方法 | 2020-05-08 | 936 |
电子设备、摄像头模组、电致变色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2020-05-11 | 229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2020-05-12 | 431 |
X-射线探测器组件 | 2020-05-12 | 780 |
光激活功率指示器 | 2020-05-13 | 894 |
一种消影触摸膜 | 2020-05-12 | 848 |
液滴致动器制造装置、系统和相关方法 | 2020-05-12 | 559 |
一种含氟噻吩衍生物聚合物薄膜PEDOT-F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2020-05-08 | 308 |
一种微缺陷诱导的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复合膜组及其制备方法 | 2020-05-11 | 209 |
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2020-05-08 | 505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