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土壤科学 / 根际 / 用于刺激植物生长、保护植物以及将杆菌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融合蛋白和方法

用于刺激植物生长、保护植物以及将杆菌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融合蛋白和方法

阅读:1037发布:2020-10-30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刺激植物生长、保护植物以及将杆菌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融合蛋白和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总体上涉及含有靶向序列的融合蛋白,所述靶向序列使融合蛋白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本发明还涉及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以及含有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制剂。还描述了通过向 植物 或植物生长介质施用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所述制剂刺激植物生长、保护植物免于病原体的侵害以及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方法。,下面是用于刺激植物生长、保护植物以及将杆菌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融合蛋白和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融合蛋白,其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
抗性的蛋白或肽、或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以及:
(a)包含与SEQ ID NO:1的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靶向
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
(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
(c)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
(d)包含SEQ ID NO:1的靶向序列;
(e)包含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g)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h)包含SEQ ID NO:3的靶向序列;
(i)包含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j)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38的靶向序列;
(k)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23-38的靶向序列;
(l)包含SEQ ID NO:5的靶向序列;
(m)包含与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n)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28的靶向序列;
(o)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3-28的靶向序列;
(p)包含SEQ ID NO:7的靶向序列;
(q)包含与SEQ ID NO: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r)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s)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t)包含SEQ ID NO:9的靶向序列;
(u)包含与SEQ ID NO:1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v)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w)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x)包含SEQ ID NO:11的靶向序列;
(y)包含与SEQ ID NO:1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z)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a)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b)包含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
(ac)包含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d)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ae)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af)包含SEQ ID NO:15的靶向序列;
(ag)包含与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h)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ai)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aj)包含SEQ ID NO:17的靶向序列;
(ak)包含与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l)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m)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n)包含SEQ ID NO:19的靶向序列;
(ao)包含与SEQ ID NO:2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p)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q)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r)包含SEQ ID NO:21的靶向序列;
(as)包含与SEQ ID NO:2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t)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u)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v)包含SEQ ID NO:23的靶向序列;
(aw)包含与SEQ ID NO:2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x)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y)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z)包含SEQ ID NO:25的靶向序列;
(ba)包含与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b)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bc)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bd)包含SEQ ID NO:27的靶向序列;
(be)包含与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f)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bg)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bh)包含SEQ ID NO:29的靶向序列;
(bi)包含与SEQ ID NO:3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j)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bk)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bl)包含SEQ ID NO:31的靶向序列;
(bm)包含与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n)包含SEQ ID NO:33的氨基酸1-15的靶向序列;
(bo)包含SEQ ID NO:33的靶向序列;
(bp)包含与SEQ ID NO:3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q)包含SEQ ID NO:35的氨基酸1-16的靶向序列;
(br)包含SEQ ID NO:35的靶向序列;
(bs)包含与SEQ ID NO:3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t)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29的靶向序列;
(bu)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4-29的靶向序列;
(bv)包含SEQ ID NO:43的靶向序列;
(bw)包含与SEQ ID NO:4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x)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
(by)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
(bz)包含SEQ ID NO:45的靶向序列;
(ca)包含与SEQ ID NO:4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b)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cc)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cd)包含SEQ ID NO:47的靶向序列;
(ce)包含与SEQ ID NO:4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f)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32的靶向序列;
(cg)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7-32的靶向序列;
(ch)包含SEQ ID NO:49的靶向序列;
(ci)包含与SEQ ID NO:5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j)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k)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l)包含SEQ ID NO:51的靶向序列;
(cm)包含与SEQ ID NO:5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n)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o)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p)包含SEQ ID NO:53的靶向序列;
(cq)包含与SEQ ID NO:5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r)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cs)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ct)包含SEQ ID NO:55的靶向序列;
(cu)包含与SEQ ID NO:5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v)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30的靶向序列;
(cw)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5-130的靶向序列;
(cx)包含SEQ ID NO:57的靶向序列;
(cy)包含与SEQ ID NO:5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z)包含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da)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
(db)包含SEQ ID NO:61的靶向序列;
(dc)包含SEQ ID NO:62的靶向序列;
(dd)包含SEQ ID NO:63的靶向序列;
(de)包含SEQ ID NO:64的靶向序列;
(df)包含SEQ ID NO:65的靶向序列;
(dg)包含SEQ ID NO:66的靶向序列;
(dh)包含SEQ ID NO:67的靶向序列;
(di)包含SEQ ID NO:68的靶向序列;
(dj)包含SEQ ID NO:69的靶向序列;
(dk)包含SEQ ID NO:70的靶向序列;
(dl)包含与SEQ ID NO:7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m)包含与SEQ ID NO:7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n)包含与SEQ ID NO:7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o)包含与SEQ ID NO:7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p)包含与SEQ ID NO:7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q)包含与SEQ ID NO:7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r)包含与SEQ ID NO:7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s)包含与SEQ ID NO:7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t)包含与SEQ ID NO:7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u)包含与SEQ ID NO:8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v)包含与SEQ ID NO:8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w)包含与SEQ ID NO:8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x)包含与SEQ ID NO:8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y)包含与SEQ ID NO:8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z)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的靶向序列;
(ea)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的靶向序列;
(e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的靶向序列;
(ec)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3的靶向序列;
(ed)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5的靶向序列;或
(e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3的靶向序列;
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肽激素、非激素肽、或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
生或活化所涉及的酶。
2.一种融合蛋白,其包含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以及:
(a)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的靶向序列,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
54%;
(b)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组成的靶向序列;
(c)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组成的靶向序列;
(d)由SEQ ID NO:1组成的靶向序列;
(e)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
(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g)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h)包含SEQ ID NO:3的靶向序列;
(i)包含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j)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38的靶向序列;
(k)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23-38的靶向序列;
(l)包含SEQ ID NO:5的靶向序列;
(m)包含与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n)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28的靶向序列;
(o)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3-28的靶向序列;
(p)包含SEQ ID NO:7的靶向序列;
(q)包含与SEQ ID NO: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r)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s)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t)包含SEQ ID NO:9的靶向序列;
(u)包含与SEQ ID NO:1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v)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w)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x)包含SEQ ID NO:11的靶向序列;
(y)包含与SEQ ID NO:1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z)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a)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b)包含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
(ac)包含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d)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ae)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af)包含SEQ ID NO:15的靶向序列;
(ag)包含与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h)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ai)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aj)包含SEQ ID NO:17的靶向序列;
(ak)包含与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l)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m)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n)包含SEQ ID NO:19的靶向序列;
(ao)包含与SEQ ID NO:2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p)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q)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r)包含SEQ ID NO:21的靶向序列;
(as)包含与SEQ ID NO:2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t)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u)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v)包含SEQ ID NO:23的靶向序列;
(aw)包含与SEQ ID NO:2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x)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y)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z)包含SEQ ID NO:25的靶向序列;
(ba)包含与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b)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bc)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bd)包含SEQ ID NO:27的靶向序列;
(be)包含与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f)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bg)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bh)包含SEQ ID NO:29的靶向序列;
(bi)包含与SEQ ID NO:3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j)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bk)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bl)包含SEQ ID NO:31的靶向序列;
(bm)包含与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n)包含SEQ ID NO:33的氨基酸1-15的靶向序列;
(bo)包含SEQ ID NO:33的靶向序列;
(bp)包含与SEQ ID NO:3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q)包含SEQ ID NO:35的氨基酸1-16的靶向序列;
(br)包含SEQ ID NO:35的靶向序列;
(bs)包含与SEQ ID NO:3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t)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29的靶向序列;
(bu)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4-29的靶向序列;
(bv)包含SEQ ID NO:43的靶向序列;
(bw)包含与SEQ ID NO:4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x)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
(by)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
(bz)包含SEQ ID NO:45的靶向序列;
(ca)包含与SEQ ID NO:4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b)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cc)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cd)包含SEQ ID NO:47的靶向序列;
(ce)包含与SEQ ID NO:4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f)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32的靶向序列;
(cg)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7-32的靶向序列;
(ch)包含SEQ ID NO:49的靶向序列;
(ci)包含与SEQ ID NO:5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j)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k)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l)包含SEQ ID NO:51的靶向序列;
(cm)包含与SEQ ID NO:5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n)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o)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p)包含SEQ ID NO:53的靶向序列;
(cq)包含与SEQ ID NO:5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r)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cs)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ct)包含SEQ ID NO:55的靶向序列;
(cu)包含与SEQ ID NO:5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v)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30的靶向序列;
(cw)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5-130的靶向序列;
(cx)包含SEQ ID NO:57的靶向序列;
(cy)包含与SEQ ID NO:5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z)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da)包含SEQ ID NO:61的靶向序列;
(db)包含SEQ ID NO:62的靶向序列;
(dc)包含SEQ ID NO:63的靶向序列;
(dd)包含SEQ ID NO:64的靶向序列;
(de)包含SEQ ID NO:65的靶向序列;
(df)包含SEQ ID NO:66的靶向序列;
(dg)包含SEQ ID NO:67的靶向序列;
(dh)包含SEQ ID NO:68的靶向序列;
(di)包含SEQ ID NO:69的靶向序列;
(dj)包含SEQ ID NO:70的靶向序列;
(dk)包含与SEQ ID NO:7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l)包含与SEQ ID NO:7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m)包含与SEQ ID NO:7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n)包含与SEQ ID NO:7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o)包含与SEQ ID NO:7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p)包含与SEQ ID NO:7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q)包含与SEQ ID NO:7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r)包含与SEQ ID NO:7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s)包含与SEQ ID NO:7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t)包含与SEQ ID NO:8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u)包含与SEQ ID NO:8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v)包含与SEQ ID NO:8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w)包含与SEQ ID NO:8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x)包含与SEQ ID NO:8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y)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组成的靶向序列;
(dz)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组成的靶向序列;
(ea)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组成的靶向序列;
(eb)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3的靶向序列;
(ec)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5的靶向序列;或
(ed)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3的靶向序列。
3.一种融合蛋白,其包含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以及:
(a)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靶向
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
(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
(c)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
(d)包含SEQ ID NO:1的靶向序列;
(e)包含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g)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h)包含SEQ ID NO:3的靶向序列;
(i)包含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j)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38的靶向序列;
(k)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23-38的靶向序列;
(l)包含SEQ ID NO:5的靶向序列;
(m)包含与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n)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28的靶向序列;
(o)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3-28的靶向序列;
(p)包含SEQ ID NO:7的靶向序列;
(q)包含与SEQ ID NO: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r)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s)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t)包含SEQ ID NO:9的靶向序列;
(u)包含与SEQ ID NO:1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v)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w)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x)包含SEQ ID NO:11的靶向序列;
(y)包含与SEQ ID NO:1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z)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a)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b)包含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
(ac)包含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d)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ae)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af)包含SEQ ID NO:15的靶向序列;
(ag)包含与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h)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ai)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aj)包含SEQ ID NO:17的靶向序列;
(ak)包含与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l)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m)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n)包含SEQ ID NO:19的靶向序列;
(ao)包含与SEQ ID NO:2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p)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q)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r)包含SEQ ID NO:21的靶向序列;
(as)包含与SEQ ID NO:2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t)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u)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v)包含SEQ ID NO:23的靶向序列;
(aw)包含与SEQ ID NO:2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x)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y)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z)包含SEQ ID NO:25的靶向序列;
(ba)包含与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b)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bc)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bd)包含SEQ ID NO:27的靶向序列;
(be)包含与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f)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bg)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bh)包含SEQ ID NO:29的靶向序列;
(bi)包含与SEQ ID NO:3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j)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bk)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bl)包含SEQ ID NO:31的靶向序列;
(bm)包含与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n)包含SEQ ID NO:33的氨基酸1-15的靶向序列;
(bo)包含SEQ ID NO:33的靶向序列;
(bp)包含与SEQ ID NO:3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q)包含SEQ ID NO:35的氨基酸1-16的靶向序列;
(br)包含SEQ ID NO:35的靶向序列;
(bs)包含与SEQ ID NO:3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t)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29的靶向序列;
(bu)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4-29的靶向序列;
(bv)包含SEQ ID NO:43的靶向序列;
(bw)包含与SEQ ID NO:4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x)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
(by)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
(bz)包含SEQ ID NO:45的靶向序列;
(ca)包含与SEQ ID NO:4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b)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cc)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cd)包含SEQ ID NO:47的靶向序列;
(ce)包含与SEQ ID NO:4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f)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32的靶向序列;
(cg)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7-32的靶向序列;
(ch)包含SEQ ID NO:49的靶向序列;
(ci)包含与SEQ ID NO:5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j)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k)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l)包含SEQ ID NO:51的靶向序列;
(cm)包含与SEQ ID NO:5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n)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o)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p)包含SEQ ID NO:53的靶向序列;
(cq)包含与SEQ ID NO:5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r)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cs)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ct)包含SEQ ID NO:55的靶向序列;
(cu)包含与SEQ ID NO:5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v)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30的靶向序列;
(cw)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5-130的靶向序列;
(cx)包含SEQ ID NO:57的靶向序列;
(cy)包含与SEQ ID NO:5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z)包含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da)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
(db)包含SEQ ID NO:61的靶向序列;
(dc)包含SEQ ID NO:62的靶向序列;
(dd)包含SEQ ID NO:63的靶向序列;
(de)包含SEQ ID NO:64的靶向序列;
(df)包含SEQ ID NO:65的靶向序列;
(dg)包含SEQ ID NO:66的靶向序列;
(dh)包含SEQ ID NO:67的靶向序列;
(di)包含SEQ ID NO:68的靶向序列;
(dj)包含SEQ ID NO:69的靶向序列;
(dk)包含SEQ ID NO:70的靶向序列;
(dl)包含与SEQ ID NO:7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m)包含与SEQ ID NO:72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n)包含与SEQ ID NO:7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o)包含与SEQ ID NO:7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p)包含与SEQ ID NO:7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q)包含与SEQ ID NO:7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r)包含与SEQ ID NO:7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s)包含与SEQ ID NO:7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t)包含与SEQ ID NO:7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u)包含与SEQ ID NO:8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v)包含与SEQ ID NO:8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w)包含与SEQ ID NO:8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x)包含与SEQ ID NO:8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y)包含与SEQ ID NO:8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z)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的靶向序列;
(ea)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的靶向序列;
(e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的靶向序列;
(ec)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3的靶向序列;
(ed)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5的靶向序列;或
(e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3的靶向序列;
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括过敏蛋白、α-弹性蛋白、β-弹性
蛋白、系统素、苯丙氨酸解氨酶、激发素、防卫素、隐地蛋白、鞭毛蛋白、鞭毛蛋白肽、细菌素、溶菌酶、溶菌酶肽、载体、非核糖体活性肽、伴清蛋白、白蛋白、乳铁蛋白、乳铁蛋白肽、或TasA;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具有杀虫活性、驱虫活性、抑制昆虫或
蠕虫捕食或其组合;或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包括酶。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56%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62%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6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
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
81%。
11.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
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
81%。
12.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
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
90%。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组成:
(a)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的
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
(b)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
(c)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
(d)SEQ ID NO:1;或
(e)SEQ ID NO:60。
1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50%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50%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56%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1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62%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68%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1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75%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2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75%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2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81%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2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
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81%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90%。
23.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8、10、12、14、
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2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8、10、12、14、
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2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8、10、12、14、
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2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8、10、12、14、
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2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8、10、12、14、
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2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4、6、8、10、12、14、16、18、
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71、72、73、74、75、76、77、78、
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2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4、6、8、10、12、14、16、18、
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71、72、73、74、75、76、77、78、
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3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4、6、8、10、12、14、16、18、
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71、72、73、74、75、76、77、78、
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9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3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4、6、8、10、12、14、16、18、
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71、72、73、74、75、76、77、78、
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3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含有与SEQ ID NO:4、6、8、10、12、14、16、18、
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71、72、73、74、75、76、77、78、
79、80、81、82、83或84具有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33.一种融合蛋白,其包含至少一种目标蛋白或肽以及:
(a)包含与SEQ ID NO:7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包含与SEQ ID NO:7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包含与SEQ ID NO:8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包含与SEQ ID NO:8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e)包含与SEQ ID NO:8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f)包含与SEQ ID NO:8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
(g)包含与SEQ ID NO:8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外孢壁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外孢壁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外孢壁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外孢壁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包含外孢壁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83或84具有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39.如权利要求33-38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目标蛋白或肽包括植物生
长刺激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
或植物结合蛋白或肽。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肽激素、非
激素肽、或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或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
物营养素来源的酶。
41.如权利要求1-12和33-40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
外孢壁蛋白片段包含在其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GXT,其中X是任何氨基酸。
42.如权利要求1-12和33-41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
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包含在对应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的靶向序列的位置处的丙氨
酸残基。
43.如权利要求1-12和33-42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融合蛋白还包含在
所述靶向序列、所述外孢壁蛋白或所述外孢壁蛋白片段与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所
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所述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或植物结合
蛋白或肽之间的氨基酸接头。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接头包括聚丙氨酸接头、聚甘氨酸接头、
或包含丙氨酸与甘氨酸残基两者的混合物的接头。
45.如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接头包含蛋白酶识别位点。
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其
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肽激素、非激素肽、或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
化中所涉及的酶。
47.如权利要求1、4-7及39-46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
或肽包括肽激素。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肽激素包括植物磺肽素、clavata
3(CLV3)、系统素、ZmlGF或SCR/SP11。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磺肽素包括植物磺肽素-α。
50.如权利要求1、4-27及39-46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
白或肽包括非激素肽。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非激素肽包括RKN 16D10、Hg-Syv46、
eNOD40肽、蜂毒肽、肥大脱粒肽、Mas7、RHPP、POLARIS或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KTI)。
52.如权利要求1、4-27及39-46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
白或肽包括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包括由根际中的细
菌或真菌产生的化合物。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由根际中的细菌或真菌产生的所述化合物包
括2,3-丁二醇。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包括植物生长激
素。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或细胞分
裂素衍生物、乙烯、生长素或生长素衍生物、赤霉酸或赤霉酸衍生物、脱落酸或脱落酸衍生
物、茉莉酸或茉莉酮酸衍生物。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或细胞
分裂素衍生物,且所述细胞分裂素或所述细胞分裂素衍生物包括激动素、顺式-玉米素、
反式-玉米素、6-苄氨基嘌呤、二羟基玉米素、N6-(D2-异戊烯基)腺嘌呤、玉米素核苷、
N6-(D2-异戊烯)腺苷、2-甲硫基-顺式-玉米素核苷、顺式-玉米素核苷、反式-玉米素核
苷、2-甲硫基-反式-玉米素核苷、玉米素核苷-5-单磷酸、N6-甲氨基嘌呤、N6-二甲基氨
基嘌呤、2'-脱玉米素核糖核苷、4-羟基-3-甲基-反式-2-丁烯基氨基嘌呤、邻topolin、
间topolin、苄基腺嘌呤、邻甲基topolin、间甲基topolin或其组合;或其中所述植物生长
激素包括生长素或生长素衍生物,且所述生长素或所述生长素衍生物包括活性生长素、非
活性生长素、缀合生长素、天然存在的生长素、合成生长素或其组合。
58.如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激素包括生长素或生
长素衍生物,且所述生长素或所述生长素衍生物包括吲哚-3-乙酸、吲哚-3-丙酮酸、吲
哚-3-乙肟、吲哚-3-乙酰胺、吲哚-3-乙腈、吲哚-3-乙醇、吲哚-3-丙酮酸、吲哚-3-乙
醛肟、吲哚-3-丁酸、苯乙酸、4-氯吲哚-3-乙酸、葡萄糖缀合的生长素或其组合。
59.如权利要求52-58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
括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且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
活化中所涉及的酶包括乙偶姻还原酶、吲哚-3-乙酰胺解酶、色氨酸单加氧酶、乙酰乳酸
合成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丙酮酸脱羧酶、二乙酰还原酶、丁二醇脱氢酶、氨基转移酶、色氨酸脱羧酶、胺氧化酶、吲哚-3-丙酮酸脱羧酶、吲哚-3-乙醛脱氢酶、色氨酸侧链氧化酶、
腈水解酶、腈水解酶、肽酶、蛋白酶、腺苷磷酸异戊烯转移酶、磷酸酶、腺苷激酶、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CYP735A、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腺苷核苷酶、玉米素顺式-反式异构
酶、玉米素O-葡萄糖基转移酶、β-葡糖苷酶、顺式-羟化酶、CK顺式-羟化酶、CK N-葡萄
糖基转移酶、2,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腺苷核苷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玉米素还原酶、羟胺还原酶、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赤霉素2B/3B水解酶、赤霉素3-氧化酶、赤霉素20-氧
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壳多糖酶、β-1,3-葡聚糖酶、β-1,4-葡聚糖酶、β-1,6-葡聚糖
酶、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或产生nod因子中所涉及的酶。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
所涉及的酶包括产生nod因子中所涉及的酶且产生nod因子中所涉及的所述酶包括nodA、
nodB或nodI;或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包括氨基转移
酶且所述氨基转移酶包括色氨酸氨基转移酶。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
涉及的酶包括裂解蛋白质、肽、原蛋白或前原蛋白以产生生物活性肽的蛋白酶或肽酶。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蛋白酶或肽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蛋白
酶、酸性蛋白酶、性蛋白酶、蛋白酶、内肽酶、外肽酶、嗜热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羧化酶、丝氨酸蛋白酶、谷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或金属蛋白酶。
63.如权利要求61或6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生物活性肽包括RKN 16D10或
RHPP。
64.如权利要求61-6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蛋白酶或肽酶裂解富含蛋
白质的粗粉中的蛋白质。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富含蛋白质的粗粉是大豆粉酵母提取
物。
66.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木质素氧化酶、蛋白酶、糖苷水解酶、磷酸酶、固氮酶、核酸酶、酰胺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淀粉酶、氨氧化酶、木质酶、葡糖苷酶、磷脂酶、肌醇六磷酸酶、果胶酶、葡聚糖酶、硫酸酯酶、尿素酶、木聚糖酶或铁载体。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纤维素酶,且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内切纤维素酶、外切纤维素酶或β-葡糖苷酶。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内切纤维素酶,且所述内
切纤维素酶包括内切葡聚糖酶。
69.如权利要求67或68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内切纤维素酶,且所
述内切纤维素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苏金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蜡样芽
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
70.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外切纤维素酶,且所述外
切纤维素酶包括里氏木霉外切纤维素酶。
71.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β-葡糖苷酶,且所述
β-葡糖苷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苏云金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蜡样芽孢杆
菌β-葡糖苷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
72.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脂肪酶,且所述脂肪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苏云金芽孢杆菌脂肪酶、蜡样
芽孢杆菌脂肪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脂肪酶。
73.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木质素氧化酶,且所述木质素氧化酶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虫漆酶、乙二醛氧
化酶、木质酶或锰过氧化物酶。
74.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蛋白酶,且所述蛋白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蛋
白酶、肽酶、内肽酶、外肽酶、嗜热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羧化酶、丝氨酸蛋白酶、谷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或金属蛋白酶。
75.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磷酸酶,且所述磷酸酶包括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水解酶、磷
酸二酯酶、三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酰酸酐水解酶、焦磷酸酶、肌醇六磷酸酶、三偏磷酸酶或三磷酸酶。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磷酸单酯酶,且所述磷酸单酯酶包括PhoA4;或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
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包括肌醇六磷酸酶,且所述肌醇六磷酸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EE148
肌醇六磷酸酶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肌醇六磷酸酶。
7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
源的酶包括固氮酶,且所述固氮酶包括Nif家族固氮酶。
78.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Nif家族固氮酶包括赛类芽孢杆菌
NifBDEHKNXV。
79.如权利要求2、13-22、28-32、39及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护
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括植物免疫系统增强蛋白或肽。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免疫系统增强蛋白或肽包括过敏蛋
白、α-弹性蛋白、β-弹性蛋白、系统素、苯丙氨酸解氨酶、激发素、防卫素、隐地蛋白、鞭毛蛋白或鞭毛蛋白肽。
81.如权利要求3或80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鞭毛蛋白肽包括flg22。
82.如权利要求2、3、13-22、28-32、39及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
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具有抗细菌活性、抗真菌活性、或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
83.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蛋白或肽包括细菌素、溶菌酶、溶菌酶
肽、铁载体、非核糖体活性肽、伴清蛋白、白蛋白、乳铁蛋白、乳铁蛋白肽或TasA。
84.如权利要求3或8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溶菌酶肽包括LysM或其中所述乳铁
蛋白肽包括LfcinB。
85.如权利要求2、3、13-22、28-32、39及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
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具有杀虫活性、驱虫活性、抑制昆虫或蠕虫捕食或其组
合。
86.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
括杀虫细菌毒素、内毒素、Cry毒素、蛋白酶抑制剂蛋白或肽、半胱氨酸蛋白酶或壳多糖酶。
87.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
括杀虫细菌毒素且所述杀虫细菌毒素包括VIP杀虫毒素;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
害的蛋白或肽包括蛋白酶抑制剂蛋白或肽且所述蛋白酶抑制剂蛋白或肽包括胰蛋白酶抑
制剂或慈菇蛋白酶抑制剂;或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括Cry毒素
且所述Cry毒素包括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毒素。
88.如权利要求8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Cry毒素包括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
Cry毒素且所述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毒素包括Cry5B蛋白或Cry21A蛋白。
89.如权利要求2、3、13-22、28-32、39及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
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包括酶。
90.如权利要求3或8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酶包括蛋白酶或内酯酶。
91.如权利要求90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蛋白酶或内酯酶对细菌信号传导分子有
特异性。
92.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细菌信号传导分子包括细菌内酯高丝氨
酸信号传导分子。
93.如权利要求90-92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酶包括内酯酶且所述内酯
酶包括1,4-内酯酶、2-吡喃酮-4,6-二羧酸内酯酶、3-氧代己二酸烯醇-内酯酶、放线
菌素内酯酶、脱氧柠檬酸A-环-内酯酶、葡糖酸内酯酶L-鼠李糖-1,4-内酯酶、柠檬苦
素-D-环-内酯酶、类固醇-内酯酶、三乙酸酯-内酯酶、或木质-1,4-内酯酶。
94.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酶对细菌或真菌的细胞组分有特异性。
95.如权利要求94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酶包括β-1,3-葡聚糖酶、β-1,4-葡
聚糖酶、β-1,6-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壳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样酶、溶细胞酶、肽酶、蛋白酶、蛋白酶、变溶菌素、葡萄球菌溶血素或溶菌酶。
96.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蛋白酶包括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或
中性蛋白酶。
97.如权利要求2、3、13-22、28-23、29、41-45及79-96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
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细菌病原体、真菌病原体、蠕虫病
原体或昆虫病原体的侵害。
98.如权利要求9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细菌病原体包括α-类变形菌、β-类变
形菌、γ-类变形菌或其组合;或其中所述细菌病原体包括根癌土壤杆菌、玉米细菌性枯萎
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茄科雷尔氏菌、丁香假单胞菌、绿脓假单胞菌、野油菜黄单胞菌或其组合。
99.如权利要求9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保
护植物免被蠕虫或昆虫病原体捕食。
100.如权利要求97或9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蠕虫或昆虫病原体包括粘虫、小地
老虎、欧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切根虫、日本甲虫、小玉米茎蛀虫、玉米象虫、种蝇、结网虫、玉米草螟、南部玉米根虫、南部马铃薯金针虫、普通蛀茎夜蛾、甘蔗犀金龟、蛴螬、甘蓝粉纹夜蛾、铃象虫、黄色条纹粘虫、橙足负泥虫、高粱长蝽、蚜虫、甜菜夜蛾、墨西哥豆瓢虫、大豆夜蛾、大豆天或其组合。
10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括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
抗性的蛋白或肽。
102.如权利要求1、4-27、39及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提高植物的
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包括降解胁迫相关化合物的酶。
103.如权利要求10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胁迫相关化合物包括氨基环丙
烷-1-羧酸(ACC)、活性氧物质、氧化氮、氧脂素、苯酚或其组合。
104.如权利要求102或10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降解胁迫相关化合物的酶包括
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过氧化物酶、抗氧化酶或抗氧化肽。
105.如权利要求1、4-27、39及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提高植物的
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包括保护植物免于环境胁迫的蛋白或肽。
106.如权利要求105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环境胁迫包括干旱、洪水、热、冻、
盐、重金属、低pH、高pH或其组合。
107.如权利要求105或10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于环境胁迫的蛋白
或肽包括冰核蛋白、脯氨酰肽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异分支酸合酶、异分支酸丙酮酸裂解酶
或胆碱脱氢酶。
1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括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
肽。
109.如权利要求1、4-27、39及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
白或肽包括粘附素、鞭毛蛋白、omptin、外源凝集素、扩张蛋白、生物膜结构蛋白、菌毛蛋白、卷曲蛋白、紧密粘附素、侵袭素、凝集素、非菌毛蛋白。
110.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白包括粘附素且所述粘附
素包括根粘素;或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白包括生物膜结构蛋白且所述生物膜结构蛋白包
括TasA或YuaB。
111.一种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表达如权利要求1-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
蛋白。
112.一种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共表达至少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
含如权利要求1-107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
蛋白或肽、或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和至少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如
权利要求1、4-27、39、41-45及108-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结合蛋白或肽。
113.如权利要求111或112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重组蜡样芽
孢杆菌家族成员包括炭疽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假蕈状芽
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gaemokensis、韦氏芽孢杆菌或其组合。
114.如权利要求11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重组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或蕈状芽孢杆菌。
115.如权利要求11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重组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包括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
116.如权利要求115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
进菌株产生杀虫毒素、产生杀真菌化合物、产生杀线虫化合物、产生杀菌化合物、对一种或
多种抗生素有抗性,包含一个或多个自由复制的质粒、结合至植物根部、定殖植物根部、形
成生物膜、溶解营养素、分泌有机酸或其组合。
117.如权利要求116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杀虫毒素包括Cry
毒素;其中所述杀真菌化合物包括β-1,3-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溶细胞酶或其组
合;或其中所述杀线虫化合物包括Cry毒素。
118.如权利要求115-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细菌
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包括蕈状芽孢杆菌BT155、蕈状芽孢杆菌EE118、蕈状芽孢杆菌EE141、
蕈状芽孢杆菌BT46-3、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128、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或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EE349。
119.如权利要求118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
进菌株包括蕈状芽孢杆菌BT155、蕈状芽孢杆菌EE141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
120.如权利要求119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
121.如权利要求120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非激素肽包括
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KTI);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
包括脱乙酰壳多糖酶;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白或肽包括TasA;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
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括TasA;或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包
括磷酸酶或内切葡聚糖酶。
122.如权利要求121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磷酸酶包括PhoA或
肌醇六磷酸酶。
123.如权利要求111-12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融合
蛋白在产自于所述融合蛋白的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的孢子形成启
动子的控制下表达。
124.如权利要求111-12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融合
蛋白在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
125.如权利要求124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高表达孢子形成启
动子包括σ-K孢子形成特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
126.如权利要求123-125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孢子
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核酸序
列。
127.如权利要求126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
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128.如权利要求126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
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129.如权利要求126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
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8%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130.如权利要求126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
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131.如权利要求126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
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100%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132.如权利要求125-130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其中所述一个
或多个σ-K孢子形成特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与SEQ ID NO:85、86、87、88、89、90、91、92、
93、94、95、96、97、98、99、100、101、102或103的相应核苷酸具有100%同一性。
133.一种制剂,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11-13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和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134.如权利要求133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分散剂、表面活
性剂、添加剂、水、增稠剂、抗结剂、残渣分解剂、堆肥制剂、颗粒施用物、藻土、油、着色剂、稳定剂、防腐剂聚合物、包衣或其组合。
135.如权利要求134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添加剂,且所述
添加剂包括油、树胶、树脂、粘土、聚氧乙二醇、萜烯、粘性有机物、脂肪酸酯、硫酸化醇、烷基磺酸盐、石油磺酸盐、醇硫酸盐、烷基丁烷钠diamate、硫代丁烷二酸钠的聚酯、苯乙腈衍生物、蛋白质性材料或其组合;所述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增稠剂,且所述增稠剂包括聚乙
二醇的长链烷基磺酸酯、聚氧乙烯油酸酯或其组合;所述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表面活
性剂,且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重石油、重油馏出物、多元醇脂肪酸酯、聚乙氧基化脂肪酸酯、芳基烷基聚氧乙二醇、烷基胺乙酸酯、烷基芳基磺酸酯、多元醇、烷基磷酸酯或其组合;或
所述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抗结块剂,且所述抗结块剂包括钠盐、酸钙、硅藻土或其组
合。
136.如权利要求135所述的制剂,其中添加剂包括蛋白质性材料,且所述蛋白质材料
包括乳制品、小麦粉、大豆粉、血液、白蛋白、明胶或其组合;或所述抗结块剂包括钠盐,且所述钠盐包括一甲基磺酸盐的钠盐、二甲基萘磺酸盐的钠盐、亚硫酸钠、硫酸钠或其组合。
137.如权利要求133-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蛭
石、木炭、糖厂碳化压滤泥浆、米糠、羧甲基纤维素泥炭、珍珠岩、细砂、碳酸钙、面粉、明矾、淀粉、滑石、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其组合。
138.如权利要求133-1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括种子包衣制剂、用
于向植物或向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液体制剂、或用于向植物或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固体制
剂。
139.如权利要求13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种子包衣制剂包括用于向种子施用的水基
或油基溶液或用于向种子施用的粉末或颗粒制剂。
140.如权利要求13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用于向植物或向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液体
制剂包括浓缩制剂或即用制剂。
141.如权利要求13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用于向植物或向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固体
制剂包括颗粒制剂或粉末剂。
142.如权利要求133-14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还包括肥料、微量元素
肥料、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理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螺剂、杀藻剂、细菌菌剂、真菌菌剂或其组合。
14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还包括肥料且所述肥料包括液体肥
料;其中所述制剂还包括微量元素肥料且所述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酸、硼酸盐、硼熔料、硫
、铜熔料、铜螯合物、十水四硼酸钠、硫酸铁、氧化铁、硫酸铁铵、铁熔料、铁螯合物、硫酸锰、氧化锰、锰螯合物、氯化锰、锰熔料、钼酸钠、钼酸、硫酸锌、氧化锌、碳酸锌、锌熔料、磷酸锌、锌螯合物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制剂还包括杀虫剂,且所述杀虫剂包括有机磷酸酯、氨基
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杀螨剂、邻苯二甲酸烷基酯、硼酸、硼酸盐、氟化物、硫、卤代芳取代的脲、烃酯、基于生物的杀虫剂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制剂还包括除草剂,且所述除草剂包括
氯苯氧基化合物、硝基苯酚化合物、硝基甲酚化合物、联吡啶化合物、乙酰胺、脂肪族酸、苯胺、苯甲酰胺、苯甲酸、苯甲酸衍生物、茴香酸、茴香酸衍生物、苯甲腈、苯并噻二嗪酮二氧化物、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苯基氨基甲酸酯、氯吡啶基、环己烯酮衍生物、二硝基氨基苯衍生物、氟二硝基甲苯胺化合物、异噁唑啉酮、烟酸、异丙胺、异丙胺衍生物、噁二唑啉酮、磷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皮考啉酸化合物、三嗪、三唑、尿嘧啶、尿素衍生物、草藻灭、氯酸钠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制剂还包括杀真菌剂且所述杀真菌剂包括取代苯、硫代氨基甲酸酯、
乙烯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thiophthalidamide、铜化合物、有机汞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镉化合物、敌菌灵、苯菌灵、环己酰亚胺、多果定、土菌灵、异菌脲、甲霜灵、thiamimefon、嗪氨灵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制剂还包括真菌菌剂且所述真菌菌剂包括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
克劳德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巨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无梗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小囊霉科的
真菌菌剂、内养囊霉科的真菌菌剂、Pacidsporaceae的真菌菌剂、多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
类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原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地管囊霉科的真菌菌剂、两性囊霉科的真菌
菌剂、盾巨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Dentiscultataceae的真菌菌剂、Racocetraceae的真菌
菌剂、担子菌的真菌菌剂、子囊菌门的真菌菌剂、接合菌门的真菌菌剂或其组合;或其中
所述制剂还包括细菌菌剂且所述细菌菌剂包括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慢生根瘤菌属的细菌
菌剂、中慢生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异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中
华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克鲁维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菌属的细菌菌剂、假单胞菌属的细菌
菌剂、固氮螺菌属的细菌菌剂、杆菌属的细菌菌剂、链霉菌属的细菌菌剂、类芽孢杆菌属的
细菌菌剂、副球菌属的细菌菌剂、肠杆菌属的细菌菌剂、产碱杆菌属的细菌菌剂、分支杆菌
属的细菌菌剂、木霉属的细菌菌剂、胶霉属的细菌菌剂、球囊霉属的细菌菌剂、克雷伯氏杆
菌属的细菌菌剂或其组合。
144.如权利要求142或143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肥料包括硫酸铵、硝酸铵、硝酸硫酸
铵、氯化铵、硫酸氢铵、多硫化铵、硫代硫酸铵、氨水、无水氨、多磷酸铵、硫酸、硝酸钙、硝酸铵钙、硫酸钙、煅烧菱镁矿、方解石型石灰石、氧化钙、硝酸钙、白云灰岩、氢氧化钙、碳酸钙、磷酸氢二铵、磷酸一铵、硝酸镁、硫酸镁、硝酸氯化钾、硫酸镁钾、硫酸钾、硝酸钠、镁质灰岩、氧化镁、尿素、脲醛、尿素硝酸铵、硫包膜尿素、聚合物包膜尿素、亚异丁基双尿素、K2SO4-2MgSO4、钾盐镁矾、钾石盐、硫镁矾、泻盐、元素硫、泥灰岩、磨碎的牡蛎壳、鱼粉、油饼、鱼肥、血粉、磷酸岩、超级磷酸盐、矿渣、骨粉、木灰、粪肥、蝙蝠粪、泥苔、堆肥、绿砂、棉籽粉、羽毛粉、蟹粉、鱼乳化剂、腐殖酸或其组合。
14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细菌菌剂包括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
146.如权利要求145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产生杀虫毒素、
产生杀真菌化合物、产生杀线虫化合物、产生杀菌化合物、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有抗性,包
含一个或多个自由复制的质粒、结合至植物根部、定殖植物根部、形成生物膜、溶解营养素、分泌有机酸或其组合。
147.如权利要求146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制剂,其中所述杀虫毒素包
括Cry毒素;其中所述杀真菌化合物包括β-1,3-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溶细胞酶或
其组合;或其中所述杀线虫化合物包括Cry毒素。
148.如权利要求145-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
包括阿氏芽孢杆菌CAP53、阿氏芽孢杆菌CAP56、弯曲芽孢杆菌BT054、球形副球菌NC35、蕈
状芽孢杆菌BT155、阴沟肠杆菌CAP12、尼氏芽孢杆菌BOBA57、蕈状芽孢杆菌EE118、枯草芽
孢杆菌EE148、粪产碱菌EE107、蕈状芽孢杆菌EE141、蕈状芽孢杆菌BT46-3、蜡样芽孢杆菌
家族成员EE128、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马赛类芽孢杆菌BT23、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EE349、枯草芽孢杆菌EE218、巨大芽孢杆菌EE281或其组合。
149.如权利要求14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包括球形副球菌
NC35、阿氏芽孢杆菌CAP53或巨大芽孢杆菌EE281且所述制剂还包含如权利要求119-122
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150.一种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其包括:
将如权利要求111-13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如权利要求
133-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
将如权利要求111-13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如权利要求
133-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
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
孢壁。
151.一种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其包括将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
成员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将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施用于植物、植
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
白或肽,以及:
(a)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靶向
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
(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
(c)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
(d)包含SEQ ID NO:1的靶向序列;
(e)包含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g)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h)包含SEQ ID NO:3的靶向序列;
(i)包含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j)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38的靶向序列;
(k)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23-38的靶向序列;
(l)包含SEQ ID NO:5的靶向序列;
(m)包含与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n)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28的靶向序列;
(o)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3-28的靶向序列;
(p)包含SEQ ID NO:7的靶向序列;
(q)包含与SEQ ID NO: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r)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s)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t)包含SEQ ID NO:9的靶向序列;
(u)包含与SEQ ID NO:1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v)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w)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x)包含SEQ ID NO:11的靶向序列;
(y)包含与SEQ ID NO:1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z)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a)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b)包含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
(ac)包含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d)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ae)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af)包含SEQ ID NO:15的靶向序列;
(ag)包含与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h)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
(ai)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
(aj)包含SEQ ID NO:17的靶向序列;
(ak)包含与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l)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m)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n)包含SEQ ID NO:19的靶向序列;
(ao)包含与SEQ ID NO:2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p)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q)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ar)包含SEQ ID NO:21的靶向序列;
(as)包含与SEQ ID NO:2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t)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u)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v)包含SEQ ID NO:23的靶向序列;
(aw)包含与SEQ ID NO:2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ax)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y)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z)包含SEQ ID NO:25的靶向序列;
(ba)包含与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b)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bc)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bd)包含SEQ ID NO:27的靶向序列;
(be)包含与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f)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bg)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bh)包含SEQ ID NO:29的靶向序列;
(bi)包含与SEQ ID NO:3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j)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bk)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bl)包含SEQ ID NO:31的靶向序列;
(bm)包含与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n)包含SEQ ID NO:33的氨基酸1-15的靶向序列;
(bo)包含SEQ ID NO:33的靶向序列;
(bp)包含与SEQ ID NO:3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q)包含SEQ ID NO:35的氨基酸1-16的靶向序列;
(br)包含SEQ ID NO:35的靶向序列;
(bs)包含与SEQ ID NO:3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t)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29的靶向序列;
(bu)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4-29的靶向序列;
(bv)包含SEQ ID NO:43的靶向序列;
(bw)包含与SEQ ID NO:4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bx)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
(by)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
(bz)包含SEQ ID NO:45的靶向序列;
(ca)包含与SEQ ID NO:4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b)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cc)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
(cd)包含SEQ ID NO:47的靶向序列;
(ce)包含与SEQ ID NO:4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f)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32的靶向序列;
(cg)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7-32的靶向序列;
(ch)包含SEQ ID NO:49的靶向序列;
(ci)包含与SEQ ID NO:5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j)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k)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l)包含SEQ ID NO:51的靶向序列;
(cm)包含与SEQ ID NO:5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n)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o)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p)包含SEQ ID NO:53的靶向序列;
(cq)包含与SEQ ID NO:5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r)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cs)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
(ct)包含SEQ ID NO:55的靶向序列;
(cu)包含与SEQ ID NO:5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v)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30的靶向序列;
(cw)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5-130的靶向序列;
(cx)包含SEQ ID NO:57的靶向序列;
(cy)包含与SEQ ID NO:5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cz)包含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da)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
(db)包含SEQ ID NO:61的靶向序列;
(dc)包含SEQ ID NO:62的靶向序列;
(dd)包含SEQ ID NO:63的靶向序列;
(de)包含SEQ ID NO:64的靶向序列;
(df)包含SEQ ID NO:65的靶向序列;
(dg)包含SEQ ID NO:66的靶向序列;
(dh)包含SEQ ID NO:67的靶向序列;
(di)包含SEQ ID NO:68的靶向序列;
(dj)包含SEQ ID NO:69的靶向序列;
(dk)包含SEQ ID NO:70的靶向序列;
(dl)包含与SEQ ID NO:7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m)包含与SEQ ID NO:7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n)包含与SEQ ID NO:7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o)包含与SEQ ID NO:7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p)包含与SEQ ID NO:7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q)包含与SEQ ID NO:7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r)包含与SEQ ID NO:7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s)包含与SEQ ID NO:7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t)包含与SEQ ID NO:7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u)包含与SEQ ID NO:8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v)包含与SEQ ID NO:8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w)包含与SEQ ID NO:8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x)包含与SEQ ID NO:8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y)包含与SEQ ID NO:8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dz)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的靶向序列;
(ea)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的靶向序列;
(e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的靶向序列;
(ec)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3的靶向序列;
(ed)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5的靶向序列;或
(e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3的靶向序列;
且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
外孢壁。
152.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153.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54.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56%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155.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62%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56.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6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157.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58.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159.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160.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
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90%。
161.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组成:
(a)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的
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
(b)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
(c)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
(d)SEQ ID NO:1;或
(e)SEQ ID NO:60。
162.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其
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163.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其
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64.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6%同一性,其
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165.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62%同一性,其
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66.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68%同一性,其
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167.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其
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168.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其
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169.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其
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170.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
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其
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90%。
171.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
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
73、74、75、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172.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
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
73、74、75、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173.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
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
73、74、75、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174.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
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
73、74、75、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175.如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含有与SEQ ID NO:2、4、6、
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
73、74、75、76、77、78、79、80、81、82、83或84具有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
176.如权利要求151-160及171-17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
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包含在其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GXT,其中X是任何氨基酸。
177.如权利要求151-160及171-17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
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包含在对应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的靶向序列的位置处的丙
氨酸残基。
178.如权利要求151-160及171-1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还包含
在所述靶向序列、所述外孢壁蛋白或所述外孢壁蛋白片段与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
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所述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或所述
植物结合蛋白或肽之间的氨基酸接头。
179.如权利要求17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头包括聚丙氨酸接头、聚甘氨酸接头、或
包含丙氨酸与甘氨酸残基两者的混合物的接头。
180.如权利要求178或17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头包含蛋白酶识别位点。
181.如权利要求151-18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包括酶。
182.如权利要求18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酶包括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
素来源的酶。
183.如权利要求18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木质素氧化酶、蛋白酶、糖苷水解酶、磷酸酶、固氮酶、核酸酶、酰胺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淀粉酶、氨氧化酶、木质酶、葡糖苷酶、磷脂酶、肌醇六磷酸酶、果胶酶、葡聚糖酶、硫酸酯酶、尿素酶、木聚糖酶或铁载体。
184.如权利要求18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纤维素酶,且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内切纤维素酶、外切纤维素酶或β-葡糖苷酶。
185.如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内切纤维素酶,且所述内切
纤维素酶包括内切葡聚糖酶。
186.如权利要求184或18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内切纤维素酶,且所述
内切纤维素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苏云金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蜡样芽胞
杆菌内切葡聚糖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
187.如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外切纤维素酶,且所述外切
纤维素酶包括里氏木霉外切纤维素酶。
188.如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酶包括β-葡糖苷酶,且所述β-葡
糖苷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苏云金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蜡样芽孢杆菌
β-葡糖苷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
189.如权利要求18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脂肪酶,且所述脂肪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苏云金芽孢杆菌脂肪酶、蜡样芽
胞杆菌脂肪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脂肪酶。
190.如权利要求18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木质素氧化酶,且所述木质素氧化酶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虫漆酶、乙二醛氧化
酶、木质酶或锰过氧化物酶。
191.如权利要求18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蛋白酶,且所述蛋白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蛋白
酶、肽酶、内肽酶、外肽酶、嗜热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羧化酶、丝氨酸蛋白酶、谷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或金属蛋白酶。
192.如权利要求18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磷酸酶,且所述磷酸酶包括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水解酶、磷酸
二酯酶、三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酰酸酐水解酶、焦磷酸酶、肌醇六磷酸酶、三偏磷酸酶或三磷酸酶。
193.如权利要求19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磷酸单酯酶,且所述磷酸单酯酶包括PhoA4;或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
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包括肌醇六磷酸酶,且所述肌醇六磷酸酶包括枯草芽孢杆菌EE148肌
醇六磷酸酶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肌醇六磷酸酶。
194.如权利要求18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
的酶包括固氮酶,且所述固氮酶包括Nif家族固氮酶。
195.如权利要求19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Nif家族固氮酶包括马赛类芽孢杆菌
NifBDEHKNXV。
196.如权利要求150-19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其中在包含所述
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与在不含所述重组蜡样芽
孢杆菌家族成员的相同植物生长介质中的植物的生长相比展现增强的生长。
197.如权利要求151-19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蜡样芽胞杆菌家族成员
包括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
198.如权利要求19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产生杀虫毒素、
产生杀真菌化合物、产生杀线虫化合物、产生杀菌化合物、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有抗性,包
含一个或多个自由复制的质粒、结合至植物根部、定殖植物根部、形成生物膜、溶解营养素、分泌有机酸或其组合。
199.如权利要求19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杀虫毒素包括Cry毒素;其中所述杀真菌
化合物包括β-1,3-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溶细胞酶或其组合;或其中所述杀线虫化
合物包括Cry毒素。
200.如权利要求197-19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包
括蕈状芽孢杆菌BT155、蕈状芽孢杆菌EE118、蕈状芽孢杆菌EE141、蕈状芽孢杆菌BT46-3、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128、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或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349。
201.如权利要求20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包括蕈状芽孢杆
菌BT155、蕈状芽孢杆菌EE141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
202.如权利要求20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
203.如权利要求20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激素肽包括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
(KTI);所述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包括脱乙酰壳多糖酶;所述
植物结合蛋白或肽包括TasA;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括TasA;或所述
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包括磷酸酶或内切葡聚糖酶。
204.如权利要求20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磷酸酶包括PhoA或肌醇六磷酸酶。
205.如权利要求151-20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在产自于融合蛋白
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的孢子形成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
206.如权利要求151-20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在高表达孢子形成
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
207.如权利要求20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包括σ-K孢子形成
特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
208.如权利要求205-20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209.如权利要求20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
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210.如权利要求20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
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211.如权利要求20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包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8%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212.如权利要求20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
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213.如权利要求20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
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100%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214.如权利要求208-2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σ-K孢子形成特
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与SEQ ID NO: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
100、101、102或103的相应核苷酸具有100%同一性。
215.一种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或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其包括:
将如权利要求111-13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如权利要求
133-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
将如权利要求11-13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如权利要求
133-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
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或所述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
肽物理地连接到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216.如权利要求2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
方法且其中所述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
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217.如权利要求216所述的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方法,其中在包含所述重
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与在不含所述重组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的相同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相比更不易受病原体感染。
218.如权利要求2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用于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
且其中所述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的外孢壁。
219.如权利要求218所述的用于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其中在包含所述重组蜡
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与在不含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
家族成员的相同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相比更不易受到胁迫。
220.一种用于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方法:
将如权利要求111-13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如权利要求
133-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
将如权利要求111-13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如权利要求
133-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
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221.如权利要求2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白或肽选择性地靶向所述重组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并将其保持在植物上。
222.如权利要求2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白或肽选择性地靶向所述重组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并将其保持在植物根部、根的子结构、植物的地上部分、或植物地上
部分的子结构上。
223.如权利要求150-2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引入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
或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之前使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
族成员失活。
224.如权利要求22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以下方式使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失活:热处理;γ辐射;x射线辐射;UV-A辐射;UV-B辐射;用戊二醛、甲醛、过氧化氢、乙酸、漂白剂或其组合处理;或其组合。
225.如权利要求150-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生长介质包括土壤、水、
水溶液、砂子、砂砾、多糖、腐土、堆肥、泥煤苔、秸秆、原木、粘土、大豆粉、酵母提取物或其组合。
226.如权利要求150-2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补充有酶的
底物。
227.如权利要求2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包括色氨酸、一磷酸腺苷、二磷酸腺
苷、三磷酸腺苷、吲哚、三偏磷酸盐、铁氧还蛋白、乙偶姻、二乙酰、丙酮酸盐、乙酰乳酸、果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淀粉、几丁质、果胶、蛋白粉、纤维素衍生物、磷酸盐、乙偶姻、脱乙酰壳多糖、吲哚-3-乙酸的非活性衍生物、赤霉酸的非活性衍生物、木聚糖、阿糖基木聚糖、脂肪、蜡、油、肌醇六磷酸、木质素、腐殖酸、胆碱、胆碱衍生物、脯氨酸、聚脯氨酸、富含脯氨酸的蛋白、富含脯氨酸的粉、苯丙氨酸、或分支酸或其组合。
228.如权利要求2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三磷酸腺苷包括腺苷-3-三磷酸。
229.如权利要求150-2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在种植之前用所述重组蜡样芽
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含有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制剂包被种子。
230.如权利要求150-2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将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
成员或制剂施用于植物的地上部分。
231.如权利要求150-2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引入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包括将含有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液体或固体制
剂施用于所述介质。
232.如230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生长介质包括土壤、堆肥、泥煤苔或其组合。
233.如权利要求231或2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种
植种子、幼苗、插条、球茎或植物之前、同时或之后将所述制剂施用于所述植物生长介质。
234.如权利要求150-2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将至少一种农用化学品引入
所述植物生长介质中或向植物或种子施用至少一种农用化学品。
235.如权利要求2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肥料、微量营养素肥料、杀
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杀螺剂、杀藻剂、植物生长调理剂、细菌菌剂、真菌菌剂或其组合。
236.如权利要求235所述的方法,其中农用化学品包括肥料,且所述肥料包括液体肥
料;其中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微量元素肥料且所述微量元素肥料包括硼酸、硼酸盐、硼熔
料、硫酸铜、铜熔料、铜螯合物、十水四硼酸钠、硫酸铁、氧化铁、硫酸铁铵、铁熔料、铁螯合物、硫酸锰、氧化锰、锰螯合物、氯化锰、锰熔料、钼酸钠、钼酸、硫酸锌、氧化锌、碳酸锌、锌熔料、磷酸锌、锌螯合物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杀虫剂,且所述杀虫剂包括有机
磷酸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杀螨剂、邻苯二甲酸烷基酯、硼酸、硼酸盐、氟化物、硫、卤代芳烃取代的脲、烃酯、基于生物的杀虫剂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除草剂,且
所述除草剂包括氯苯氧基化合物、硝基苯酚化合物、硝基甲酚化合物、联吡啶化合物、乙酰
胺、脂肪族酸、苯胺、苯甲酰胺、苯甲酸、苯甲酸衍生物、茴香酸、茴香酸衍生物、苯甲腈、苯并噻二嗪酮二氧化物、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苯基氨基甲酸酯、氯吡啶基、环己烯酮衍生物、二硝基氨基苯衍生物、氟二硝基甲苯胺化合物、异噁唑啉酮、烟酸、异丙胺、异丙胺衍生物、噁二唑啉酮、磷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皮考啉酸化合物、三嗪、三唑、尿嘧啶、尿素衍生物、草藻灭、氯酸钠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杀真菌剂,且所述杀真菌剂包括取
代苯、硫代氨基甲酸酯、乙烯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thiophthalidamide、铜化合物、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镉化合物、敌菌灵、苯菌灵、环己酰亚胺、多果定、土菌灵、异菌脲、甲霜灵、thiamimefon、嗪氨灵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真菌菌剂且所述真菌菌剂
包括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克劳德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巨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无梗囊霉
科的真菌菌剂、小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内养囊霉科的真菌菌剂、Pacidsporaceae的真菌菌
剂、多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类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原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地管囊霉科的
真菌菌剂、两性囊霉科的真菌菌剂、盾巨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Dentiscultataceae的真菌
菌剂、Racocetraceae的真菌菌剂、担子菌门的真菌菌剂、子囊菌门的真菌菌剂、接合菌门的真菌菌剂或其组合;或其中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细菌菌剂且所述细菌菌剂包括根瘤菌属的
细菌菌剂、慢生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中慢生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根瘤菌属的细菌菌
剂、异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中华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克鲁维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菌属
的细菌菌剂、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螺菌属的细菌菌剂、杆菌属的细菌菌剂、链霉菌
属的细菌菌剂、类芽孢杆菌属的细菌菌剂、副球菌属的细菌菌剂、肠杆菌属的细菌菌剂、产
碱杆菌属的细菌菌剂、分支杆菌属的细菌菌剂、木霉属的细菌菌剂、胶霉属的细菌菌剂、球
囊霉属的细菌菌剂、克雷伯氏杆菌属的细菌菌剂或其组合。
237.如权利要求235或2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肥料包括硫酸铵、硝酸铵、硝酸硫酸
铵、氯化铵、硫酸氢铵、多硫化铵、硫代硫酸铵、氨水、无水氨、多磷酸铵、硫酸铝、硝酸钙、硝酸铵钙、硫酸钙、煅烧菱镁矿、方解石型石灰石、氧化钙、硝酸钙、白云灰岩、氢氧化钙、碳酸钙、磷酸氢二铵、磷酸一铵、硝酸镁、硫酸镁、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镁钾、硫酸钾、硝酸钠、镁质灰岩、氧化镁、尿素、脲醛、尿素硝酸铵、硫包膜尿素、聚合物包膜尿素、亚异丁基双尿素、K2SO4-2MgSO4、钾盐镁矾、钾石盐、硫镁矾、泻盐、元素硫、泥灰岩、磨碎的牡蛎壳、鱼粉、油饼、鱼肥、血粉、磷酸岩、超级磷酸盐、矿渣、骨粉、木灰、粪肥、蝙蝠粪、泥煤苔、堆肥、绿砂、棉籽粉、羽毛粉、蟹粉、鱼乳化剂、腐殖酸或其组合。
238.如权利要求150-1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表达至少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含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1、4-27、39、41-45及
108-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结合蛋白或肽,且其中所述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
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239.如权利要求150-2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
植物或裸子植物。

说明书全文

用于刺激植物生长、保护植物以及将杆菌孢子固定在植物

上的融合蛋白和方法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799,262的权益,其全部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0003]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融合蛋白,其含有使融合蛋白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本发明还涉及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重组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以及含有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制剂。本发
明进一步涉及通过向植物或植物生长介质施用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制剂刺激植
物生长、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以及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
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孢子固定在植物或植物物质上的方法。
[0004] 发明背景
[0005] 植物根部周围的区是被称为根际的区域。在根际中,细菌、真菌及其他有机体竞争营养素并且结合至植物的根结构。有害和有益细菌及真菌两者可占据根际。细菌、真菌及植物的根系都可能受到根际中的肽、酶及其他蛋白质的作用的影响。用这些肽、酶或其他蛋白质中的某些来加强土壤或处理植物将对有益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总群体具有有益作用,
形成用于植物生长的更健康的总体土壤环境,改善植物生长,并且提供植物针对某些细菌
和真菌病原体的保护。然而,早先将肽、酶及其他蛋白质引入土壤中以诱发对植物的这种有益作用的努受到了酶、蛋白质及肽在土壤中的低存活率的阻碍。另外,天然地存在于土
壤中的蛋白酶的流行导致土壤中蛋白质的降解。植物根部周围的环境(根际)是细菌、真
菌、营养素及根的独特混合体,其具有与原土壤不同的质量。这些有机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是独特的,并且可被更改以便更好地包含外源性蛋白质。在根际中高浓度的真菌和细菌造成
蛋白质甚至更大的降解,这是由于在土壤中异常高平的蛋白酶及对蛋白质有害的其他元
素。另外,被引入土壤中的酶及其他蛋白质可迅速地分散远离植物根部。
[0006] 因此,在本领域中存在对于以下的需要:用于向植物(例如向植物根系)有效地递送肽、酶及其他蛋白质并且延长所述分子保持活性期间的时段的方法。此外,在本领域中存在对以下的需要:具体说来将所述肽、酶及蛋白质选择性地靶向根际以及植物叶片和植物
根部的方法。
[0007] 发明概述
[0008] 本发明涉及如下融合蛋白,其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或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
括肽激素、非激素肽或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融合蛋白还包含
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a)包含与SEQ ID NO:1的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靶
向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
的靶向序列;(c)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的靶向序列;(d)包含SEQ ID NO:1的
靶向序列;(e)包含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f)
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g)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7的靶
向序列;(h)包含SEQ ID NO:3的靶向序列;(i)包含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同一性
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j)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38的靶向序列;(k)包含
SEQ ID NO:5的氨基酸23-38的靶向序列;(l)包含SEQ ID NO:5的靶向序列;(m)包含与
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n)包含SEQ ID NO:7的
氨基酸1-28的靶向序列;(o)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3-28的靶向序列;(p)包含SEQ
ID NO:7的靶向序列;(q)包含与SEQ ID NO: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
壁蛋白;(r)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s)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
酸9-24的靶向序列;(t)包含SEQ ID NO:9的靶向序列;(u)包含与SEQ ID NO:10具有至
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v)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
序列;(w)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x)包含SEQ ID NO:11的靶向
序列;(y)包含与SEQ ID NO:1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z)包
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aa)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8-33的
靶向序列;(ab)包含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ac)包含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d)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ae)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af)包含SEQ ID NO:15的靶向序
列;(ag)包含与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h)包
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ai)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27的
靶向序列;(aj)包含SEQ ID NO:17的靶向序列;(ak)包含与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l)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m)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an)包含SEQ ID NO:19的靶向序
列;(ao)包含与SEQ ID NO:2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p)包
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aq)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8-33的
靶向序列;(ar)包含SEQ ID NO:21的靶向序列;(as)包含与SEQ ID NO:22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t)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u)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av)包含SEQ ID NO:23的靶向序列;
(aw)包含与SEQ ID NO:2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x)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ay)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
(az)包含SEQ ID NO:25的靶向序列;(ba)包含与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
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b)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bc)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bd)包含SEQ ID NO:27的靶向序列;(be)包含与
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f)包含SEQ ID NO:29
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bg)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bh)包
含SEQ ID NO:29的靶向序列;(bi)包含与SEQ ID NO:3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
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j)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bk)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bl)包含SEQ ID NO:31的靶向序列;(bm)包含与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n)包含SEQ ID NO:33的氨
基酸1-15的靶向序列;(bo)包含SEQ ID NO:33的靶向序列;(bp)包含与SEQ ID NO:34具
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q)包含SEQ ID NO:35的氨基酸1-16的
靶向序列;(br)包含SEQ ID NO:35的靶向序列;(bs)包含与SEQ ID NO:36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t)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29的靶向序列;
(bu)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4-29的靶向序列;(bv)包含SEQ ID NO:43的靶向序
列;(bw)包含与SEQ ID NO:4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x)包
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by)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20-35的
靶向序列;(bz)包含SEQ ID NO:45的靶向序列;(ca)包含与SEQ ID NO:46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b)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cc)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cd)包含SEQ ID NO:47的靶向序
列;(ce)包含与SEQ ID NO:4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f)包
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32的靶向序列;(cg)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7-32的
靶向序列;(ch)包含SEQ ID NO:49的靶向序列;(ci)包含与SEQ ID NO:50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j)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ck)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cl)包含SEQ ID NO:51的靶向序
列;(cm)包含与SEQ ID NO:5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n)包
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co)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8-33的
靶向序列;(cp)包含SEQ ID NO:53的靶向序列;(cq)包含与SEQ ID NO:54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r)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
(cs)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ct)包含SEQ ID NO:55的靶向序
列;(cu)包含与SEQ ID NO:5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v)包含
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30的靶向序列;(cw)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5-130的
靶向序列;(cx)包含SEQ ID NO:57的靶向序列;(cy)包含与SEQ ID NO:58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z)包含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
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片段;(da)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db)包含SEQ ID NO:61
的靶向序列;(dc)包含SEQ ID NO:62的靶向序列;(dd)包含SEQ ID NO:63的靶向序列;
(de)包含SEQ ID NO:64的靶向序列;(df)包含SEQ ID NO:65的靶向序列;(dg)包含SEQ
ID NO:66的靶向序列;(dh)包含SEQ ID NO:67的靶向序列;(di)包含SEQ ID NO:68的靶
向序列;(dj)包含SEQ ID NO:69的靶向序列;(dk)包含SEQ ID NO:70的靶向序列;(dl)
包含与SEQ ID NO:7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m)包含与SEQ
ID NO:7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n)包含与SEQ ID NO:73具
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o)包含与SEQ ID NO:74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p)包含与SEQ ID NO:7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
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q)包含与SEQ ID NO:7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
外孢壁蛋白;(dr)包含与SEQ ID NO:7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
白;(ds)包含与SEQ ID NO:7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t)包
含与SEQ ID NO:7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u)包含与SEQ ID
NO:8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v)包含与SEQ ID NO:81具有
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w)包含与SEQ ID NO:82具有至少85%同
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x)包含与SEQ ID NO:8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
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y)包含与SEQ ID NO:8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
孢壁蛋白;(dz)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的靶向序列;(ea)包含SEQ ID NO:1的
氨基酸22-33的靶向序列;(eb)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的靶向序列;(ec)包含
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3的靶向序列;(ed)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5的靶向
序列;或(e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3的靶向序列。
[0009] 本发明还涉及如下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及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
片段可以是:(a)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的靶向序列,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
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
是至少约54%;(b)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组成的靶向序列;(c)由SEQ ID NO:1
的氨基酸20-35组成的靶向序列;(d)由SEQ ID NO:1组成的靶向序列;(e)包含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f)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g)包含SEQ ID NO:3
的氨基酸12-27的靶向序列;(h)包含SEQ ID NO:3的靶向序列;(i)包含与SEQ ID NO:4
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j)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38的
靶向序列;(k)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23-38的靶向序列;(l)包含SEQ ID NO:5的靶
向序列;(m)包含与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n)包
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28的靶向序列;(o)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3-28的靶向
序列;(p)包含SEQ ID NO:7的靶向序列;(q)包含与SEQ ID NO: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
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r)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s)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t)包含SEQ ID NO:9的靶向序列;(u)包含与SEQ ID
NO:1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v)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
酸1-33的靶向序列;(w)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x)包含SEQ ID
NO:11的靶向序列;(y)包含与SEQ ID NO:1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
蛋白;(z)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aa)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
18-33的靶向序列;(ab)包含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ac)包含与SEQ ID NO:14具有至
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d)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1-43的靶向
序列;(ae)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af)包含SEQ ID NO:15的靶
向序列;(ag)包含与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h)
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7的靶向序列;(ai)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27的
靶向序列;(aj)包含SEQ ID NO:17的靶向序列;(ak)包含与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l)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
(am)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an)包含SEQ ID NO:19的靶向序
列;(ao)包含与SEQ ID NO:2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p)包
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aq)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8-33的
靶向序列;(ar)包含SEQ ID NO:21的靶向序列;(as)包含与SEQ ID NO:22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t)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
(au)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av)包含SEQ ID NO:23的靶向序列;
(aw)包含与SEQ ID NO:2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ax)包含
SEQ ID NO:25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ay)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9-24的靶向
序列;(az)包含SEQ ID NO:25的靶向序列;(ba)包含与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
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b)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bc)
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bd)包含SEQ ID NO:27的靶向序列;(be)
包含与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f)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bg)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bh)包含SEQ ID NO:29的靶向序列;(bi)包含与SEQ ID NO:30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
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j)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1-24的靶向序列;(bk)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9-24的靶向序列;(bl)包含SEQ ID NO:31的靶向序列;(bm)包含与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n)包含SEQ ID NO:33的氨
基酸1-15的靶向序列;(bo)包含SEQ ID NO:33的靶向序列;(bp)包含与SEQ ID NO:34具
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q)包含SEQ ID NO:35的氨基酸1-16的
靶向序列;(br)包含SEQ ID NO:35的靶向序列;(bs)包含与SEQ ID NO:36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t)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29的靶向序列;
(bu)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4-29的靶向序列;(bv)包含SEQ ID NO:43的靶向序
列;(bw)包含与SEQ ID NO:4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bx)包
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by)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20-35的
靶向序列;(bz)包含SEQ ID NO:45的靶向序列;(ca)包含与SEQ ID NO:46具有至少85%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b)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1-43的靶向序列;
(cc)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28-43的靶向序列;(cd)包含SEQ ID NO:47的靶向序
列;(ce)包含与SEQ ID NO:4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f)包含
SEQ ID NO:49的氨基酸1-32的靶向序列;(cg)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7-32的靶向
序列;(ch)包含SEQ ID NO:49的靶向序列;(ci)包含与SEQ ID NO:50具有至少85%同一
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j)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ck)
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cl)包含SEQ ID NO:51的靶向序列;(cm)
包含与SEQ ID NO:5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n)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33的靶向序列;(co)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8-33的靶向序列;
(cp)包含SEQ ID NO:53的靶向序列;(cq)包含与SEQ ID NO:5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
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r)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30的靶向序列;(cs)包含SEQ
ID NO:55的氨基酸15-30的靶向序列;(ct)包含SEQ ID NO:55的靶向序列;(cu)包含与
SEQ ID NO:5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v)包含SEQ ID NO:57
的氨基酸1-130的靶向序列;(cw)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5-130的靶向序列;(cx)
包含SEQ ID NO:57的靶向序列;(cy)包含与SEQ ID NO:5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
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cz)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
外孢壁蛋白片段;(da)包含SEQ ID NO:61的靶向序列;(db)包含SEQ ID NO:62的靶向序
列;(dc)包含SEQ ID NO:63的靶向序列;(dd)包含SEQ ID NO:64的靶向序列;(de)包含
SEQ ID NO:65的靶向序列;(df)包含SEQ ID NO:66的靶向序列;(dg)包含SEQ ID NO:67
的靶向序列;(dh)包含SEQ ID NO:68的靶向序列;(di)包含SEQ ID NO:69的靶向序列;
(dj)包含SEQ ID NO:70的靶向序列;(dk)包含与SEQ ID NO:7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
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l)包含与SEQ ID NO:7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的外孢壁蛋白;(dm)包含与SEQ ID NO:7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
白;(dn)包含与SEQ ID NO:7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o)包
含与SEQ ID NO:7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p)包含与SEQ ID
NO:7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q)包含与SEQ ID NO:77具有至
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r)包含与SEQ ID NO:78具有至少85%同一
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s)包含与SEQ ID NO:7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
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t)包含与SEQ ID NO:8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
壁蛋白;(du)包含与SEQ ID NO:8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v)
包含与SEQ ID NO:8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w)包含与SEQ
ID NO:8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x)包含与SEQ ID NO:84具
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dy)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组成
的靶向序列;(dz)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组成的靶向序列;(ea)由SEQ ID NO:1
的氨基酸20-31组成的靶向序列;(eb)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3的靶向序列;(ec)
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5的靶向序列;或(ed)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3
的靶向序列。
[0010]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如下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及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
可包括过敏蛋白、α-弹性蛋白、β-弹性蛋白、系统素、苯丙氨酸解氨酶、激发素、防卫素、隐地蛋白、鞭毛蛋白、鞭毛蛋白肽、细菌素、溶菌酶、溶菌酶肽、载体、非核糖体活性肽、伴清蛋白、白蛋白、乳铁蛋白、乳铁蛋白肽、或TasA。或者,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具有杀虫活性、驱虫活性、抑制昆虫或蠕虫捕食或其组合。或者,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包括酶。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在以上段落[0005]
中所列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
[0011]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至少一种目标蛋白或肽及外孢壁蛋白的融合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可以是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83及84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
[001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表达任何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0013]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及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制剂。
[001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下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表达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
族成员,或包含表达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
家族成员的任何制剂。或者,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下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表达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
菌家族成员,或包含表达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的任何制剂。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的外孢壁。
[0015]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将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融合蛋白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
刺激蛋白或肽及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在以上段落[0005]中列出的那些中的任一个。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
肽物理地连接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0016] 本发明另外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或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下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表达包含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
害的蛋白或肽或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
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包含表达包含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或至少一
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任何
制剂。或者,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下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表达包含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或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
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包含表达包含至少一种保护植
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或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的
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任何制剂。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或提高
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0017]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下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表达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的任何重组蜡
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包含表达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
族成员的任何制剂。或者,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下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表达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包含表
达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任何制剂。植物结合蛋
白或肽物理地连接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0018] 其他目标和特征部分已显而易见,且部分将在下文中指出。
[0019] 附图简述
[0020] 图1显示炭疽杆菌Sterne菌株BclA的氨基端部分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各种外孢壁蛋白的相应区域的比对。
[0021] 图2显示含有与外孢壁上的mCherry报道子连接的各种外孢壁蛋白的融合蛋白的表达的示例性荧光显微镜结果。
[0022] 定义
[0023] 除非另有陈述,否则当在本文中使用冠词“一个(种)”、“该”及“所述”时,意指“至少一个(种)”或“一个或多个(种)”。
[0024] 术语“包含”、“包括”及“具有”意在是包括的且意指可能存在除了所列要素之外的额外要素。
[0025] 术语“生物活性肽”是指发挥生物活性的任何肽。“生物活性肽”可例如经由通过蛋白酶或肽酶裂解蛋白质、肽、原蛋白或前原蛋白而产生。
[0026] “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包括催化刺激植物生长或改变植物结构的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任何步骤的任何酶,或催化刺激植物生长或改变
植物结构的非活性或活性较小的化合物衍生物转化为活性或活性较大形式的化合物的任
何酶。所述化合物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小分子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物活性肽
以及由根际中的细菌或真菌合成的小植物生长刺激分子(例如,2,3-丁二醇)。
[0027]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融合蛋白”是指具有包含来源于两种或更多种单独的蛋白质的序列的多肽序列的蛋白质。融合蛋白可通过以下方式产生:将编码第一多肽的全部或部
分的核酸分子与编码第二多肽的全部或部分的核酸分子连接在一起以产生核酸序列,所述
核酸序列当表达时,产生具有来源于每一种原始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的单一多肽。
[0028] 术语“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固定在植物上”是指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结合到植物,例如结合到植物的根部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叶、茎、花或果实,以使得孢子维持在植物的根结构或地上部分,而不是分散到植物生长介质中或分散到植物地上
部分周围的环境中。
[0029] “植物生长介质”包括能支持植物生长的任何物质。
[0030] 如本文所用的“植物免疫系统增强蛋白或肽”包括对植物免疫系统具有有益作用的任何蛋白或肽。
[0031]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增强暴露于所述蛋白或肽的植物中的植物生长的任何蛋白或肽。
[0032] 如本文所用的“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括使暴露于所述蛋白或肽的植物较不易受病原体感染的任何蛋白或肽。
[0033] 如本文所用的“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包括使暴露于所述蛋白或肽的植物更具胁迫抗性的任何蛋白或肽。
[0034] 术语“植物结合蛋白或肽”是指能特异性地或非特异性地结合至植物的任何部分(例如,植物的根或地上部分,如叶片、茎、花、或果实)或结合至植物物质的任何肽或蛋白。
[0035]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靶向序列”是指当作为更长的多肽或蛋白的部分存在时使所述更长多肽或蛋白定位在特定亚细胞位置中的多肽序列。本文所述的靶向序列使蛋白质在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中定位。
[0036] 发明详述
[0037] 本发明涉及融合蛋白,其含有使所述融合蛋白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a)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
(b)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c)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
蛋白或肽;或(d)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细菌中表达时,这些融合蛋白靶向孢子的外孢壁层且物理地定向以使得蛋白或肽呈现于孢子之外。
[0038] 此杆菌属外孢壁呈现(BEMD)系统可用于向植物(例如,向植物叶、果实、花、茎或根)或向植物生长介质如土壤递送肽、酶及其他蛋白质。以此方式向土壤或另一植物生长介质递送的肽、酶及蛋白质在土壤中存留并展现活性持续延长的时期。将表达本文所述的
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细菌引入土壤或植物的根际中引起在许多不同土
壤条件下植物生长的有益提高。使用BEMD产生这些酶允许所述酶在植物寿命的第一个月
内持续向植物和根际发挥其有益结果。
[0039] 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及外孢壁蛋白片段
[0040] 为了便于参考,在本文中提到的肽及蛋白序列的SEQ ID NO.在下表1中列出。
[0041] 表1.肽及蛋白序列
[0042]
[0043]
[0044]
[0045]
[0046]
[0047]
[0048]
[0049]
[0050]
[0051]
[0052]
[0053] AA=氨基酸
[0054] *炭疽杆菌Sterne菌株BclA与苏金芽孢杆菌BclA具有100%序列同一性。因此,SEQ ID NO:1、2及59还分别表示苏云金芽孢杆菌BclA的氨基酸1-41、全长苏云金芽孢
杆菌BclA以及苏云金芽孢杆菌BclA的氨基酸1-196。同样,SEQ ID NO:60还表示甲硫氨
酸残基加苏云金芽孢杆菌BclA的氨基酸20-35。
[0055] **蕈状芽孢杆菌假设蛋白TIGR03720与蕈状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003189234具有100%序列同一性。因此,SEQ ID NO:57和58还分别表示蕈状芽孢杆菌假设蛋白
WP003189234的氨基酸1-136和全长蕈状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003189234。
[0056] 杆菌属是杆状细菌属。细菌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包括以下种:炭疽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假蕈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gaemokensis以及韦氏芽孢杆菌。在胁迫的环境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家族细菌经历孢子形成并形成椭圆形内生孢子,这些内生孢子可以保持休眠很长时间。内生孢子的最外层被称
为外孢壁且包含由毛发样突出物的外部绒毛包围的基底层。毛发样绒毛上的纤丝主要是由
胶原样糖蛋白BclA形成,而基底层是由许多不同的蛋白构成。另一种胶原相关蛋白BclB
也存在于外孢壁中并且暴露于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内生孢子上。BclA(表面绒毛的主
要成分)被证明附着于外孢壁上,其氨基端(N-端)位于基底层处且其羧基端(C-端)由
孢子向外延伸。
[0057] 先前发现来自BclA和BclB的N端区域的某些序列可用于将肽或蛋白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内生孢子的外孢壁(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号2010/0233124和2011/0281316,以及
Thompson等人,Targeting of the BclA and BclB proteins to the Bacillus anthracis spore surface,Molecular Microbiology 70(2):421-34(2008),其各自在此以引用的方
式整体并入)。还发现炭疽杆菌的BetA/BAS3290蛋白定位在外孢壁上。
[0058] 具体来说,发现来自炭疽杆菌Sterne菌株的BclA的氨基酸20-35被足以靶向外孢壁。BclA(SEQ ID NO:1)的氨基酸1-41与若干其他蜡样芽胞杆菌家族外孢壁蛋白和具有
相关序列的蜡样芽胞杆菌家族蛋白的相应N端区域的序列比对显示于图1中。如从图1可
见,在对应于BclA的氨基酸20-41的区域中的所有蛋白之中存在高同源性区域。然而,在
这些序列中,对应于BclA的氨基酸36-41的氨基酸含有二级结构且不是融合蛋白定位于外
孢壁上所必需的。BclA的保守靶向序列区域(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以粗体显示于
图1中且对应于定位到外孢壁上所需的最少靶向序列。在靶向序列内跨越BclA的氨基酸
25-35的更高保守区域以下划线标注于图1的序列中,且是ExsFA/BxpB/ExsFB和同源物的
识别序列,其指导并将所述蛋白装配到外孢壁表面上。图1中的SEQ ID NO.3、5及7的氨
基酸序列分别是炭疽杆菌Sterne菌株BetA/BAS3290的氨基酸1-33、甲硫氨酸继之以炭疽
杆菌Sterne菌株BAS4623的氨基酸2-43、以及炭疽杆菌Sterne菌株BclB的氨基酸1-34。
(对于BAS4623,发现用甲硫氨酸替代天然蛋白的位置1处存在的缬氨酸产生最佳表达。)
如从图1可见,这些序列各自含有对应于BclA的氨基酸20-35(SEQ ID NO:1;以粗体显示)
的保守区域、及对应于BclA的氨基酸20-35(加下划线)的更高保守区域。
[0059] 来自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另外的蛋白也含有保守的靶向区域。具体说来,在图1中,SEQ ID NO:9是炭疽杆菌Sterne菌株BAS1882的氨基酸1-30,SEQ ID NO:11是
韦氏芽孢杆菌KBAB4 2280基因产物的氨基酸1-39,SEQ ID NO:13是韦氏芽孢杆菌KBAB4
3572基因产物的氨基酸1-39,SEQ ID NO:15是蜡样芽孢杆菌VD200外孢壁前导肽的氨基
酸1-49,SEQ ID NO:17是蜡样芽孢杆菌VD166外孢壁前导肽的氨基酸1-33,SEQ ID NO:19
是蜡样芽孢杆菌VD200假设蛋白IKG_04663的氨基酸1-39,SEQ ID NO:21是韦氏芽孢
杆菌KBAB4YVTNβ-螺旋桨蛋白的氨基酸1-39,SEQ ID NO:23是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
设蛋白bcerkbab4_2363的氨基酸1-30,SEQ ID NO:25是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
bcerkbab4_2131的氨基酸1-30,SEQ ID NO:27是韦氏芽孢杆菌KBAB4含三螺旋重复胶原
的氨基酸1-36,SEQ ID NO:29是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o0001_21660的氨基酸
1-39,SEQ ID NO:31是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2540的氨基酸1-30,SEQ ID NO:33是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1510的氨基酸1-21,SEQ ID NO:35是苏
云金芽孢杆菌35646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的氨基酸1-22,SEQ ID NO:43是蜡样芽孢杆菌假
设蛋白WP_69652的氨基酸1-35,SEQ ID NO:45是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前导WP016117717的
氨基酸1-41,SEQ ID NO:47是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肽WP002105192的氨基酸1-49,SEQ ID
NO:49是蜡样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87353的氨基酸1-38,SEQ ID NO:51是蜡样芽孢杆菌外
孢壁肽02112369的氨基酸1-39,SEQ ID NO:53是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蛋白WP016099770的
氨基酸1-39,SEQ ID NO:55是苏云金芽孢杆菌假设蛋白YP006612525的氨基酸1-36,并且
SEQ ID NO:57是蕈状芽孢杆菌假设蛋白TIGR03720的氨基酸1-136。如图1所示,这些蛋
白的N端区域各自含有与BclA(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保守的区域、及对应于BclA
的氨基酸25-35的更高保守区域。
[0060] 在本发明的融合蛋白中,包括氨基酸20-35的BclA的任何部分都可用作本发明中的靶向序列。另外,全长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用于将融合蛋白靶向外孢壁。因
此,包括氨基酸20-35的全长BclA或BclA片段可用于靶向外孢壁。例如,全长BclA(SEQ ID NO:2)或缺乏羧基末端的BclA的中等尺寸片段如SEQ ID NO:59(BclA的氨基酸1-196)可
用于将融合蛋白靶向外孢壁。中等尺寸片段如SEQ ID NO:59的片段具有比全长BclA更少
的二级结构且被发现适用作靶向序列。靶向序列还可包含BclA的短得多的部分,包括氨基
酸20-35如SEQ ID NO:1(BclA的氨基酸1-41)、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SEQ ID NO:1
的氨基酸20-35或SEQ ID NO:60(与BclA的氨基酸20-35连接的甲硫氨酸残基)。仅包
括氨基酸20-35中的一些的BclA的甚至更短的片段也展现将融合蛋白靶向外孢壁的能力。
例如,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或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
[0061] 或者,BetA/BAS3290、BAS4623、BclB、BAS1882、KBAB4 2280基因产物、KBAB43572基因产物、蜡样芽孢杆菌VD200外孢壁前导肽、蜡样芽孢杆菌VD166外孢壁前导
肽、蜡样芽孢杆菌VD200假设蛋白IKG_04663、韦氏芽孢杆菌KBAB4 YVTNβ-螺旋桨
蛋白、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bcerkbab4_2363、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
bcerkbab4_2131、韦氏芽孢杆菌KBAB4含有三螺旋重复的胶原、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
蛋白bmyco0001_21660、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2540、蕈状芽孢杆菌
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1510、苏云金芽孢杆菌35646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蜡样芽孢
杆菌假设蛋白WP_69652、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前导WP016117717、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肽
WP002105192、蜡样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87353、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肽02112369、蜡样芽
孢杆菌外孢壁蛋白WP016099770、苏云金芽孢杆菌假设蛋白YP006612525或蕈状芽孢杆菌
假设蛋白TIGR03720的包括对应于BclA的氨基酸20-35的氨基酸的任何部分都可充当靶
向序列。如从图1可见,BetA/BAS3290的氨基酸12-27、BAS4623的氨基酸23-38、BclB的
氨基酸13-28、BAS1882的氨基酸9-24、KBAB4 2280基因产物的氨基酸18-33、KBAB4 3572
基因产物的氨基酸18-33、蜡样芽孢杆菌VD200外孢壁前导肽的氨基酸28-43、蜡样芽孢杆
菌VD166外孢壁前导肽的氨基酸12-27、蜡样芽孢杆菌VD200假设蛋白IKG_04663的氨基酸
18-33、韦氏芽孢杆菌KBAB4 YVTNβ-螺旋桨蛋白的氨基酸18-33、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
蛋白bcerkbab4_2363的氨基酸9-24、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bcerkbab4_2131的氨
基酸9-24、韦氏芽孢杆菌KBAB4含有三螺旋重复的胶原的氨基酸15-30、蕈状芽孢杆菌2048
假设蛋白bmyco0001_21660的氨基酸18-33、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2540
的氨基酸9-24、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1510的氨基酸1-15、苏云金芽孢
杆菌35646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的氨基酸1-16、蜡样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_69652的氨基
酸14-29、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前导WP016117717的氨基酸20-35、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肽
WP002105192的氨基酸28-43、蜡样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87353的氨基酸17-32、蜡样芽孢
杆菌外孢壁肽02112369的氨基酸18-33、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蛋白WP016099770的氨基酸
18-33、苏云金芽孢杆菌假设蛋白YP006612525的氨基酸15-30以及蕈状芽孢杆菌假设蛋白
TIGR03720的氨基酸115-130对应于BclA的氨基酸20-35。因此,包括以上所列的相应氨
基酸的这些蛋白的任何部分都可充当靶向序列。
[0062] 此外,包含BclA的氨基酸20-35或以上所列的任何相应氨基酸的任何氨基酸序列都可充当靶向序列。
[0063] 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SEQ ID NO:1、SEQ ID NO:60、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1、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或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或者,靶向序列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SEQ ID NO:1或SEQ ID NO:60组成。或者,靶向序列可由SEQ ID NO:1的
氨基酸22-31、SEQ ID NO:1的氨基酸22-33或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1组成。或者,
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BclA(SEQ ID NO:2),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包含缺乏羧基端的BclA
的中等尺寸片段,如SEQ ID NO:59(BclA的氨基酸1-196)。或者,外孢壁蛋白片段可由SEQ ID NO:59组成。
[0064]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27、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7或SEQ ID NO:3,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BetA/BAS3290(SEQ ID NO:4)。也已发现与BetA/
BAS3290的氨基酸12-27连接的甲硫氨酸残基可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1。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3、SEQ ID NO:3的氨基酸14-25
或SEQ ID NO:3的氨基酸12-23。
[0065]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38、SEQ ID NO:5的氨基酸23-38或SEQ ID NO:5,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BAS4623(SEQ ID NO:6)。
[0066] 或者,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28、SEQ ID NO:7的氨基酸13-28或SEQ ID NO:7,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BclB(SEQ ID NO:8)。
[0067]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24、SEQ ID NO:9的氨基酸9-24或SEQID NO:9,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BAS1882(SEQ ID NO:10)。与BAS1882的氨基酸9-24连
接的甲硫氨酸残基也可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9.
[0068]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1-33、SEQ ID NO:11的氨基酸18-33或SEQ ID NO:11,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韦氏芽孢杆菌KBAB4 2280基因产物(SEQ ID
NO:12)。与韦氏芽孢杆菌KBAB4 2280基因产物的氨基酸18-33连接的甲硫氨酸残基也可
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2。
[0069]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1-33、SEQ ID NO:13的氨基酸18-33或SEQ ID NO:13,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韦氏芽孢杆菌KBAB4 3572基因产物(SEQ ID
NO:14)。与韦氏芽孢杆菌KBAB4 3572基因产物的氨基酸18-33连接的甲硫氨酸残基也可
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3。
[0070] 或者,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1-43、SEQ ID NO:15的氨基酸28-43或SEQ ID NO:15,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VD200外孢壁前导肽(SEQ IDNO:16)。
[0071]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7、SEQ ID NO:17的氨基酸12-27或SEQ ID NO:17,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VD166外孢壁前导肽(SEQ ID
NO:18)。与蜡样芽孢杆菌VD166外孢壁前导肽的氨基酸12-27连接的甲硫氨酸残基也可用
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4。
[0072]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19的氨基酸1-33、SEQ ID NO:19的氨基酸18-33或SEQ ID NO:19,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VD200假设蛋白IKG_04663(SEQ
ID NO:20)。
[0073] 或者,靶向序列包含SEQ ID NO:21的氨基酸1-33、SEQ ID NO:21的氨基酸18-33或SEQ ID NO:21,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韦氏芽孢杆菌KBAB4 YVTNβ-螺旋桨蛋白(SEQ
ID NO:22)。与韦氏芽孢杆菌KBAB4 YVTNβ-螺旋桨蛋白的氨基酸18-33连接的甲硫氨酸
残基也可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5。
[0074]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23的氨基酸1-24、SEQ ID NO:23的氨基酸9-24或SEQ ID NO:23,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
bcerkbab4_2363(SEQ ID NO:24)。与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bcerkbab4_2363的氨
基酸9-24连接的甲硫氨酸残基也可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6。
[0075] 靶向序列包含SEQ ID NO:25的氨基酸1-24、SEQ ID NO:25的氨基酸9-24或SEQID NO:25,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bcerkbab4_2131(SEQ ID NO:26)。与韦氏芽孢杆菌KBAB4假设蛋白bcerkbab4_2131的氨基酸9-24连接的甲硫氨酸
残基也可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7。
[0076] 或者,靶向序列包含SEQ ID NO:27的氨基酸1-30、SEQ ID NO:27的氨基酸15-30或SEQ ID NO:27,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韦氏芽孢杆菌KBAB4含有三螺旋重复的胶原
(SEQ ID NO:28)。
[0077]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29的氨基酸1-33、SEQ ID NO:29的氨基酸18-33或SEQ ID NO:29,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
bmyco0001_21660(SEQ ID NO:30)。
[0078]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31的氨基酸1-24、SEQ ID NO:31的氨基酸9-24或SEQ ID NO:31,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2540(SEQ ID NO:32)。与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2540的氨基酸9-24连接的甲硫氨
酸残基也可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68。
[0079] 或者,靶向序列包含SEQ ID NO:33的氨基酸1-15、SEQ ID NO:33,或外孢壁蛋白包含全长蕈状芽孢杆菌2048假设蛋白bmyc0001_21510(SEQ ID NO:34)。
[0080]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35的氨基酸1-16、SEQ ID NO:35,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苏云金芽孢杆菌35646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SEQ ID NO:36)。
[0081] 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43的氨基酸1-29、SEQ ID NO:43的氨基酸14-29或SEQ ID NO:43,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_69652(SEQ ID
NO:44)。.
[0082] 或者,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45的氨基酸1-35、SEQ ID NO:45的氨基酸20-35或SEQ ID NO:45,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前导WP016117717(SEQ ID NO:46)。与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前导WP016117717的氨基酸20-35连接的甲硫氨酸残基也可用作靶向序列。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70。
[0083] 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47的氨基酸1-43、SEQ ID NO:47的氨基酸28-43或SEQ ID NO:47,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肽WP002105192(SEQ ID
NO:48)。
[0084] 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49的氨基酸1-32、SEQ ID NO:49的氨基酸17-32或SEQ ID NO:49,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假设蛋白WP87353(SEQ ID NO:50)。
[0085] 或者,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51的氨基酸1-33、SEQ ID NO:51的氨基酸18-33或SEQ ID NO:51,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肽02112369(SEQ ID NO:52)。
[0086] 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53的氨基酸1-33、SEQ ID NO:53的氨基酸18-33或SEQ ID NO:53,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蜡样芽孢杆菌外孢壁蛋白WP016099770(SEQ ID
NO:54)。
[0087] 或者,靶向序列可包含SEQ ID NO:55的酸1-30、SEQ ID NO:55的氨基酸15-30或SEQ ID NO:55,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苏云金芽孢杆菌假设蛋白YP006612525(SEQ ID NO:56)。
[0088]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30、SEQ ID NO:57的氨基酸115-130或SEQ ID NO:57,或外孢壁蛋白可包含全长蕈状芽孢杆菌假设蛋白TIGR03720(SEQ ID
NO:58)。
[0089] 另外,可容易从图1的序列比对中发现,虽然BclA的氨基酸20-35是保守的,且氨基酸25-35更保守,但一些变异度仍可在此区域中发生,而不会影响靶向序列将蛋白靶向
外孢壁的能力。图1列出每个序列的相应氨基酸各自与BclA的氨基酸20-35(“20-35%同
一性”)和与BclA的氨基酸25-35(“25-35%同一性)的同一性百分比。因此,举例来说,
与BclA的氨基酸20-35相比,BetA/BAS3290的相应氨基酸为约81.3%相同,BAS4623的相
应氨基酸为约50.0%相同,BclB的相应氨基酸为约43.8%相同,BAS1882的相应氨基酸为
约62.5%相同,KBAB4 2280基因产物的相应氨基酸为约81.3%相同,且KBAB4 3572基因
产物的相应氨基酸为约81.3%相同。其余序列在此区域上的序列同一性列于图1中。
[0090] 关于BclA的氨基酸25-35,BetA/BAS3290的相应氨基酸为约90.9%相同,BAS4623的相应氨基酸为约72.7%相同,BclB的相应氨基酸为约54.5%相同,BAS1882的相应氨基
酸为约72.7%相同,KBAB4 2280基因产物的相应氨基酸为约90.9%相同,且KBAB4 3572基
因产物的相应氨基酸为约81.8%相同。其余序列在此区域上的序列同一性列于图1中。
[0091] 因此,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43%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
[0092]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
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50%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0093]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
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50%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0094]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6%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
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56%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0095] 或者,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62%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靶向序列还可由以下氨基酸序
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62%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0096]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6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68%同一
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0097]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
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75%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0098]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
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75%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0099] 靶向序列还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
列组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
81%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0100]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90%。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
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90%。
[0101]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以上序列的变体也可用作靶向序列,只要靶向序列包含BclA的氨基酸20-35、BetA/BAS3290、BAS4263、BclB、BAS1882、KBAB4 2280基因产物或KBAB
3572基因产物的相应氨基酸,或存在包含与BclA的氨基酸20-35及25-35的以上所列的任
何序列同一性的序列。
[0102] 进一步发现,缺乏与BclA的氨基酸25-35具有同源性的区域的某些蜡样芽胞杆菌家族外孢壁蛋白也可用于将肽或蛋白靶向蜡样芽胞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具体说来,
融合蛋白可包含:包含SEQ ID NO:71的外孢壁蛋白(蕈状芽孢杆菌InhA)、包含SEQ ID
NO:72的外孢壁蛋白(炭疽杆菌Sterne BAS1141(ExsY))、包含SEQ ID NO:73的外孢壁蛋白
(炭疽杆菌Sterne BAS1144(BxpB/ExsFA))、包含SEQ ID NO:74的外孢壁蛋白(炭疽杆菌
Sterne BAS1145(CotY))、包含SEQ ID NO:75的外孢壁蛋白(炭疽杆菌Sterne BAS1140)、包含SEQ ID NO:76的外孢壁蛋白(炭疽杆菌H9401 ExsFB)、包含SEQ ID NO:77的外孢壁蛋
白(苏云金芽孢杆菌HD74 InhA1)、包含SEQ ID NO:78的外孢壁蛋白(蜡样芽孢杆菌ATCC
10876ExsJ)、包含SEQ ID NO:79的外孢壁蛋白(蜡样芽孢杆菌ExsH)、包含SEQ ID NO:80
的外孢壁蛋白(炭疽杆菌Ames YjcA)、包含SEQ ID NO:81的外孢壁蛋白(炭疽杆菌YjcB)、
包含SEQ ID NO:82的外孢壁蛋白(炭疽杆菌Sterne BclC)、包含SEQ ID NO:83的外孢壁
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serovar konkukian菌株97-27酸性磷酸酶)或包含SEQ ID NO:84
的外孢壁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HD74 InhA2)。在本文所述的融合蛋白中纳入包含SEQ ID
NO: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或84的外孢壁蛋白将造成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
[0103] 此外,与如上所述的任何全长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具有高度序列同一性的外孢壁蛋白也可用于将肽或蛋白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因此,融合蛋白
可包含以下外孢壁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包含与SEQ ID NO:2、4、6、8、10、12、14、16、18、20、
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76、77、78、
79、80、81、82、83以及84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或者,融合蛋白可包含以下外孢壁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与SEQ ID NO:2、4、6、8、10、12、14、16、18、20、22、
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76、77、78、79、
80、81、82、83以及84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至少99%或100%同一性。
[0104] 或者,融合蛋白可包含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或者,融合蛋白可包含由与SEQ ID NO:59具有至少90%、至少95%、
至少98%、至少99%或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外孢壁蛋白片段。
[0105] 在本文所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中,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在其羧基端包含氨基酸序列GXT,其中X是任何氨基
酸。
[0106] 在本文所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及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中,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在靶向序列的对应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的位
置处包含丙氨酸残基。
[0107] 融合蛋白
[0108] 本发明涉及以下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其中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肽激素、非激素肽、或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以上段落[0005]中所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
[0109] 本发明另外涉及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以上段落[0005]中所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
者。
[0110] 另外,本发明涉及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以上段落[0005]中所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
[0111] 本发明还涉及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以上段落[0006]中所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
[0112]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包括过敏蛋白、α-弹性蛋白、β-弹性蛋白、系统素、苯丙氨酸解氨酶、激发素、防卫素、隐地蛋白、鞭毛蛋白、鞭毛蛋白肽、细菌素、溶菌酶、溶菌酶肽、铁载体、非核糖体活性肽、伴清蛋白、白蛋白、乳铁蛋白、乳铁蛋白肽、TasA。或者,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具有杀虫活性、驱虫活性、抑制昆虫或蠕虫捕食、或其组合。或者,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包括酶。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以上段落[0005]中所
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
[0113] 融合蛋白可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标准克隆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制成。例如,编码蛋白或肽的基因(例如,编码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的基因)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来扩增并且连接到编码以上所述的任何靶向序列的DNA,以形成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分子。
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分子可被克隆到任何适合的载体(例如质粒载体)中。载体适当地包
含多个克隆位点,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分子可容易地插入所述位点中。载体还适当地含有
可选择的标记,如抗生素抗性基因,以使得用载体转化、转染配对的细菌可容易地被鉴别和分离。当载体是质粒时,所述质粒还适当地包含复制起点。编码融合蛋白的DNA适当地
在孢子形成启动子的控制下,所述启动子将引起融合蛋白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内生孢
子的外孢壁上表达(例如,来自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原生bclA启动子)。或者,编码融
合蛋白的DNA可整合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宿主的染色体DNA中。
[0114] 融合蛋白还可包含另外的多肽序列,所述多肽序列不是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外孢壁蛋白片段、或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或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的部分。举例来说,融合蛋白可包括标签或标记以促进融合蛋白的纯化或可视(例如,多组氨酸标签或荧光蛋白如GFP或YFP)或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胞杆菌家族成员孢子的可视。
[0115] 使用本文所述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及外孢壁蛋白片段增强融合蛋白在外孢壁上的表达,这是由于在这些序列的氨基端中缺乏二级结构,这允许融合蛋白的天然折叠
和活性的保留。适当的折叠可通过在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外孢壁蛋白片段、及融合配偶体蛋白之间纳入短的氨基酸接头来进一步增强。
[0116] 因此,本文所述的任何融合蛋白可包含在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与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
的蛋白或肽、或植物结合蛋白或肽之间的氨基酸接头。
[0117] 接头可包括聚丙氨酸接头或聚甘氨酸接头。还可使用包含丙氨酸与甘氨酸残基两者的混合物的接头。举例来说,当靶向序列包含SEQ ID NO:1时,融合蛋白可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0118] 无接头:SEQ ID NO:1-融合配偶体蛋白
[0119] 丙氨酸接头:SEQ ID NO:1-An-融合配偶体蛋白
[0120] 甘氨酸接头:SEQ ID NO:1-Gn-融合配偶体蛋白
[0121] 混合丙氨酸和甘氨酸接头:SEQ ID NO:1-(A/G)n-融合配偶体蛋白
[0122] 其中An、Gn、及(A/G)n分别是任意数目的丙氨酸、任意数目的甘氨酸、或任意数目的丙氨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例如,n可以是1至25,且优选地是6至10。当接头包含丙氨酸与甘氨酸残基的混合物时,可使用甘氨酸与丙氨酸残基的任何组合。在以上结构中,“融合配偶体蛋白”代表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或植物结合蛋白或肽。
[0123] 或者或另外,接头可包含蛋白酶识别位点。纳入蛋白酶识别位点允许在暴露于识别蛋白酶识别位点的蛋白酶后,便靶向移除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
侵害的蛋白或肽、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或植物结合蛋白或肽。
[0124] 植物生长刺激蛋白和肽
[0125]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以下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其中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肽激素、非激素肽、或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
[0126] 例如,当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肽激素时,所述肽激素可包括植物磺肽素(例如植物磺肽素-α)、clavata 3(CLV3)、系统素、ZmlGF、或SCR/SP11。
[0127] 当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包括非激素肽时,所述非激素肽可包括RKN 16D10、Hg-Syv46、eNOD40肽、蜂毒肽、肥大脱粒肽、Mas7、RHPP、POLARIS、或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KTI)。
[0128] 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可包括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可以是催化刺激植物生长或改变植物结
构的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任何步骤的任何酶,或催化刺激植物生长或改变植物结构
的非活性或活性较小的化合物衍生物转化为活性或活性较大形式的化合物的任何酶。
[0129] 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可包括由根际中的细菌或真菌产生的化合物,例如2,3-丁二醇。
[0130] 或者,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可包括植物生长激素,例如细胞分裂素或细胞分裂素衍生物、乙烯、生长素或生长素衍生物、赤霉酸或赤霉酸衍生物、脱落酸或脱落酸衍生物、或茉莉酸或茉莉酸衍生物。
[0131] 当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或细胞分裂素衍生物时,所述细胞分裂素或细胞分裂素衍生物可包括激动素、顺式-玉米素、反式-玉米素、6-苄氨基嘌呤、二羟基
玉米素、N6-(D2-异戊烯基)腺嘌呤、玉米素核苷、N6-(D2-异戊烯基)腺苷、2-甲硫基-顺
式-玉米素核苷、顺式-玉米素核苷、反式-玉米素核苷、2-甲硫基-反式-玉米素核苷、
玉米素核苷-5-单磷酸、N6-甲氨基嘌呤、N6-二甲氨基嘌呤、2'-脱玉米素核糖核苷、
4-羟基-3-甲基-反式-2-丁烯基氨基嘌呤、邻topolin、间topolin、苄基腺嘌呤、邻甲基
topolin、间甲基topolin、或其组合。
[0132] 当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包括生长素或生长素衍生物时,所述生长素或生长素衍生物可包括活性生长素、非活性生长素、缀合生长素、天然存在的生长素、或合成生长素、或其组合。例如,生长素或生长素衍生物可包括吲哚-3-乙酸、吲哚-3-丙酸、吲哚-3-乙
肟、吲哚-3-乙酰胺、吲哚-3-乙腈、吲哚-3-乙醇、吲哚-3-丙酮酸、吲哚-3-乙醛肟、吲
哚-3-丁酸、苯乙酸、4-氯吲哚-3-乙酸、葡萄糖缀合的生长素或其组合。
[0133] 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可包括乙偶姻还原酶、吲哚-3-乙酰胺水解酶、色氨酸单加氧酶、乙酰乳酸合成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丙酮酸脱
羧酶、二乙酰还原酶、丁二醇脱氢酶、氨基转移酶(例如色氨酸氨基转移酶)、色氨酸脱羧
酶、胺氧化酶、吲哚-3-丙酮酸脱羧酶、吲哚-3-乙醛脱氢酶、色氨酸侧链氧化酶、腈水解酶(nitrile hydrolase)、腈水解酶(nitrilase)、肽酶、蛋白酶、腺苷磷酸异戊烯转移酶、磷酸酶、腺苷激酶、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CYP735A、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腺苷核苷酶、玉米素顺式-反式异构酶、玉米素O-葡萄糖基转移酶、β-葡糖苷酶、顺式-羟化酶、CK顺
式-羟化酶、CK N-葡萄糖基转移酶、2,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腺苷核苷酶、嘌呤核苷
酸化酶、玉米素还原酶、羟胺还原酶、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赤霉素2B/3B水解酶、赤霉素
3-氧化酶、赤霉素20-氧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壳多糖酶、β-1,3-葡聚糖酶、β-1,4-葡聚糖酶、β-1,6-葡聚糖酶、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或产生nod因子(例如,nodA、nodB、或nodI)中所涉及的酶。
[0134] 当所述酶包括蛋白酶或肽酶时,所述蛋白酶或肽酶可以是裂解蛋白、肽、原蛋白、或前原蛋白以产生生物活性肽的蛋白酶或肽酶。生物活性肽可以是发挥生物活性的任何肽。
[0135] 生物活性肽的实例包括RKN 16D10和RHPP。
[0136] 裂解蛋白、肽、原蛋白、或前原蛋白以产生生物活性肽的蛋白酶或肽酶可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性蛋白酶、蛋白酶、内肽酶、外肽酶、嗜热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羧化酶、丝氨酸蛋白酶、谷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或金属蛋白酶。
[0137] 蛋白酶或肽酶可裂解富含蛋白质的粗粉(例如,大豆粉酵母提取物)中的蛋白质。
[0138] 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和肽
[0139] 本发明涉及以下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
[0140] 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可包括刺激植物免疫应答的蛋白或肽。例如,刺激植物免疫应答的蛋白或肽可包括植物免疫系统增强蛋白或肽。植物免疫系统增强
蛋白或肽可以是对植物的免疫系统具有有益作用的任何蛋白或肽。适合的植物免疫系统增
强蛋白和肽包括过敏蛋白、α-弹性蛋白、β-弹性蛋白、系统素、苯丙氨酸解氨酶、激发素、防卫素、隐地蛋白、鞭毛蛋白、以及鞭毛蛋白肽(例如flg22)。
[0141] 或者,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可以是具有抗细菌活性、抗真菌活性、或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两者的蛋白或肽。此类蛋白和肽的实例包括细菌素、溶菌酶、溶菌酶肽(例如LysM)、铁载体、非核糖体活性肽、伴清蛋白、白蛋白、乳铁蛋白、乳铁蛋白肽(例如LfcinB)、以及TasA。
[0142] 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还可以是具有杀虫活性、驱虫活性、抑制昆虫或蠕虫捕食、或其组合的蛋白或肽。例如,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可包括杀虫细菌毒素(例如,VIP杀虫蛋白)、内毒素、Cry毒素(例如,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毒
素)、蛋白酶抑制剂蛋白或肽(例如,胰蛋白酶抑制剂或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半胱氨酸蛋白酶、或壳多糖酶。当Cry毒素是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毒素时,Cry毒素可以是Cry5B
蛋白或Cry21A蛋白。Cry5B和Cry21A兼备杀虫和杀线虫活性。
[0143] 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可包括酶。适合的酶包括蛋白酶和内酯酶。蛋白酶和内酯酶可对细菌信号传导分子(例如,细菌内酯高丝氨酸信号传导分子)有特异性。
[0144] 当酶是内酯酶时,所述内酯酶可包括1,4-内酯酶、2-吡喃酮-4,6-二羧酸内酯酶、3-氧代己二酸烯醇-内酯酶、放线菌素内酯酶、脱氧柠檬酸A-环-内酯酶、葡糖酸内酯酶
L-鼠李糖-1,4-内酯酶、柠檬苦素-D-环-内酯酶、类固醇-内酯酶、三乙酸酯-内酯酶、或
木质-1,4-内酯酶。
[0145] 所述酶还可以是对细菌或真菌的细胞组分有特异性的酶。例如,所述酶可包括β-1,3-葡聚糖酶、β-1,4-葡聚糖酶、β-1,6-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壳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样酶、溶细胞酶、肽酶、蛋白酶(proteinase)、蛋白酶(protease)(例如,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或中性蛋白酶)、变溶菌素、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olysin)、或溶菌酶。
[0146] 对于任何以上包含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病原体可以是细菌性病原体或真菌性病原体。例如,病原体可包括α-类变形菌、β-类变形菌、γ-类变形菌、或其组合。具体的细菌性病原体包括根癌土壤杆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茄科雷尔氏菌、丁香假单胞菌、绿脓假单胞菌、野油菜黄单胞菌、及其组合。
[0147] 其他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原体包括地衣型真菌微孢子(Acarosporinamicrospora)、椰子瘿螨(Aceria guerreronis)、显形绵霉(Achlya conspicua)、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威氏线虫(Achlysiella williamsi)、无胆甾原体科、燕麦食酸菌
(Acidovorax avenae)、笔直顶孢霉(Acremonium strictum)、Acrocalymma medicaginis、单纯顶齿霉(Acrodontium simplex)、梭孢端梗霉(Acrophialophora fusispora)、白粉病
菌(Acrosporium tingitaninum)、孢 锈 菌(Aecidium)、尖 蕊 花 白 锈 菌 (Aecidium
aechmantherae)、石 蒜 柄 锈 菌(Aecidium amaryllidis)、山 漆 茎 锈 菌 (Aecidium breyniae)、铃草锈菌(Aecidium campanulastri)、大麻锈菌(Aecidium cannabis)、芋类锈菌(Aecidium cantensis)、辣椒锈菌(Aecidium caspicum)、小茴香锈菌(Aecidium
foeniculi)、根癌土壤杆菌、可可花瘿病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苋菜白锈菌
(Albugo bliti)、 菜 白 锈 菌 (Albugo candida)、 蕹 菜 白 锈 菌 (Albugo
ipomoeae-panduratae)、卢 氏 白 锈 菌 (Albugo laibachii)、条 锈 菌 (Albugo
occidentalis)、婆罗参白锈菌(Albugo tragopogonis)、交链孢霉(Alternaria)、互隔
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芸苔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芸苔生链
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红花链格孢菌(Alternaria carthami)、瓜叶菊链格
孢菌(Alternaria cinerariae)、柑橘链格孢菌(Alternaria citri)、胡萝卜链格孢菌
(Alternaria dauci)、石竹链格孢菌(Alternaria dianthi)、石竹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dianthicola)、大戟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euphorbiicola)、向日葵链格孢菌
(Alternaria helianthi)、向日葵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helianthicola)、萝卜链格孢
菌(Alternaria japonica)、白花菊链格孢菌(Alternaria leucanthemi)、泥生链格孢菌
(Alternaria limicola)、亚麻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linicola)、苹果链格孢菌
(Alternaria mali)、稻毛锥孢菌(Alternaria padwickii)、人参链格孢菌(Alternaria
panax)、根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radicina)、莱菔子链格孢菌(Alternaria raphani)、肥皂草链格孢菌(Alternaria saponariae)、千里光链格孢菌(Alternaria senecionis)、
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小麦链格孢
菌(Alternaria triticina)、百 日 草 链 格 孢 菌 (Alternaria zinniae)、Amazonia、Amphobotrys ricini、Anguillosporella vermiformis、粒线虫属(Anguina(genus))、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阿姆辛基粒线虫(Anguina amsinckiae)、南方粒线虫
(Anguina australis)、凤仙花粒线虫(Anguina balsamophila)、致命粒线虫(Anguina
funesta)、禾谷类粒线虫(Anguina graminis)、蓝嘴雀粒线虫(Anguina spermophaga)、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榛子东部枯萎病菌异形(Anisogramma anomala)、普鲁兰小
花口壳(Anthostomella pullulans)、白薄孔菌(Antrodia albida)、层状薄孔 菌
(Antrodia serialiformis)、连续薄孔菌(Antrodia serialis)、进化分枝丝囊霉
(Aphanomyces cladogamus)、螺壳状丝囊霉(Aphanomyces cochlioides)、根腐丝囊霉
(Aphanomyces euteiches)、根腐丝囊霉豌豆专化型(Aphanomyces euteiches f.sp.
pisi)、莱菔子丝囊霉(Aphanomyces raphani)、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花生滑刃
线虫(Aphelenchoides arachidis)、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草莓滑刃
线虫(Aphelenchoides fragariae)、朱砂莲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parietinus)、菊叶芽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迷
走性芹菜弯(Apiognomonia errabunda)、韦尼塔芹菜角弯(Apiognomonia veneta)、蒙塔涅 梨 孢 假 壳(Apiospora montagnei)、附 丝 壳 属(Appendiculella)、蜜 环 菌 属
(Armillaria)、近缘蜜环菌(Armillaria affinis)、阿帕罗思拉蜜环菌(Armillaria
apalosclera)、喀麦隆蜜环菌(Armillaria camerunensis)、重复蜜环菌(Armillaria
duplicate)、菲乐蜜环菌(Armillaria fellea)、亚黑蜜环菌(Armillaria fumosa)、黑足鳞毛蕨蜜环菌(Armillaria fuscipes)、灰黄蜜环菌(Armillaria griseomellea)、赫氏蜜环
菌(Armillaria heimii)、天麻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梅莱鲁本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orubens)、蒙塔涅蜜环菌(Armillaria montagnei)、欧米吞蜜环菌
(Armillaria omnituens)、覆盆子蜜环菌(Armillaria pallidula)、帕连斯蜜环菌
(Armillaria paulensis)、表皮 蜜 环 菌(Armillaria pelliculata)、高 大 蜜 环 菌
(Armillaria procera)、普嘉瑞蜜环菌(Armillaria puiggarii)、奇异蜜环菌(Armillaria singular)、苏氏蜜环菌(Armillaria socialis)、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 solidipes)、发光假蜜环菌(Armillaria tabescens)、提格丝蜜环菌(Armillaria tigrensis)、翁氏蜜环
菌(Armillaria umbrinobrunnea)、绿黄蜜环菌(Armillaria viridiflava)、木蜜环菌
(Armillaria yungensis)、节丝壳属(Arthrocladiella)、Arthuriomyces peckianus、天冬酰胺壳二孢菌(Ascochyta asparagine)、波希米亚壳二孢菌(Ascochyta bohemica)、木瓜
球壳二孢菌(Ascochyta caricae)、多孔壳二孢菌(Ascochyta doronici)、蚕豆叶壳二胞菌乳香专化型(Ascochyta fabae f.sp.lentis)、禾壳二孢菌(Ascochyta graminea)、麦芽壳二孢菌(Ascochyta hordei)、葎草壳二孢菌(Ascochyta humuli)、豌豆壳二孢菌
(Ascochyta pisi)、丝孢壳二孢菌(Ascochyta prasadii)、高粱壳二孢菌(Ascochyta
sorghi)、菠菜壳二孢菌(Ascochyta spinaciae)、塔尔达壳二孢菌(Ascochyta tarda)、小麦壳二孢菌(Ascochyta tritici)、红核子囊孢子(Ascospora ruborum)、病囊霉
(Ashbya gossypii)、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灰绿曲 霉(Aspergillus
fischerianus)、黑 曲 霉(Aspergillus niger)、番 木 瓜座 糙 孢菌 (Asperisporium
caricae)、单毛座糙孢菌(Asperisporium minutulum)、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鳄梨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perseae)、山核桃小星盾炱(Asteroma caryae)、榛树小星盾炱
(Asteroma coryli)、麦斛小星盾炱(Asteroma inconspicuum)、蛛形纲阿太菌(Athelia
arachnoidea)、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裂皮深黄孔菌(Aurantiporus fissilis)、刺线虫属(Belonolaimus)、纤细刺线虫(Belonolaimus gracilis)、长尾刺 线虫
(Belonolaimus longicaudatus)、扁圆球孢(Beniowskia sphaeroidea)、淡色生赤壳菌
(Bionectria ochroleuca)、平脐蠕孢属(Bipolaris)、仙人掌平脐蠕孢(Bipolaris
cactivora)、曲奇平脐蠕孢(Bipolaris cookie)、内弯平脐蠕孢(Bipolaris incurvata)、甘蔗平脐蠕孢(Bipolaris sacchari)、烟色炭角菌烟色变种(Biscogniauxia capnodes
var.capnodes)、棒茎炭角菌(Biscogniauxia marginata)、盘座壳炭角菌(Biscogniauxia nummularia)、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三孢布拉氏霉菌(Blakeslea trispora)、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兰花球二孢(Botryodiplodia oncidii)、榆白生球二孢(Botryodiplodia ulmicola)、可可颊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cocogena)、树皮
生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corticola)、破裂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isrupta)、杨 树 葡 萄 座 腔 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氏 葡 萄 座 腔 菌
(Botryosphaeria marconii)、钝形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obtuse)、松栎葡萄座腔
菌(Botryosphaeria quercuum)、罗地亚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醋栗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史蒂文森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绚
丽葡萄座腔菌(Botryosporium pulchrum)、孢盘菌属(Botryotinia)、富克孢盘菌
(Botryotinia fuckeliana)、三叶草花霉病菌(Botrytis anthophila)、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蚕豆葡萄孢(Botrytis fabae)、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水纹 病 致 病 菌 (Brenneria salicis)、Briosia ampelophaga、 球 叉 丝 壳 属
(Bulbomicrosphaera)、须芒草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andropogonis)、石竹伯克霍尔德
氏菌(Burkholderia caryophylli)、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仁果球壳孢 (Cadophora malorum)、白 粉 菌(Caespitotheca)、竹荪 丽 赤壳 (Calonectria
indusiata)、京都丽赤壳(Calonectria kyotensis)、奎斯塔塔丽赤壳(Calonectria
quinqueseptata)、维 斯 波 拉 秃 马 勃(Calvatia versispora)、黄 连 木 壳 隔 孢
(Camarosporium pistaciae)、Camarotella acrocomiae、Camarotella costaricensis、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子囊菌(Capitorostrum cocoes)、富特
(Capnodium footii)、芒 果 煤 炱(Capnodium mangiferum)、分 枝 煤 炱 (Capnodium
ramosum)、茶茎煤炱(Capnodium theae)、花椰菜病毒科(Caulimoviridae)、寄生性锈藻
(Cephaleuros virescens)、麦类条斑病菌(Cephalosporium gramineum)、谷类角担菌
(Ceratobasidium cereal)、小麦纹枯病菌(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有毒角担菌
(Ceratobasidium noxium)、苎麻生角担菌(Ceratobasidium ramicola)、粟米须角担菌
(Ceratobasidium setariae)、史蒂文森角担菌(Ceratobasidium stevensii)、多脂长喙壳(Ceratocystis adiposa)、小蓝长喙壳(Ceratocystis coerulescens)、甘薯长喙壳
(Ceratocystis fimbriata)、串珠长喙壳(Ceratocystis moniliformis)、奇异长喙壳
(Ceratocystis paradoxa)、毛长喙壳(Ceratocystis pilifera)、普兰塔塔长喙壳
(Ceratocystis pluriannulata)、嗜水气角菌根菌(Ceratorhiza hydrophila)、小煤炱属
(Ceratospermopsis)、眼斑盘尾孢(Cercoseptoria ocellata)、尾孢属(Cercospora)、昂
热尾孢(Cercospora angreci)、芹菜尾孢(Cercospora apii)、芹菜尾孢梧桐专化型
(Cercospora apii f.sp.clerodendri)、芹菜生尾孢(Cercospora apiicola)、花生生尾孢(Cercospora arachidicola)、芦笋 尾 孢(Cercospora asparagi)、颠 茄 丝 状 尾 孢
(Cercospora atrofiliformis)、甜 菜 生 尾 孢(Cercospora beticola)、短 柄 尾 孢
(Cercospora brachypus)、芸苔 生尾孢(Cercospora brassicicola)、布 鲁奇尾 孢
(Cercospora brunkii)、大麻尾孢(Cercospora cannabis)、由刚都城尾孢(Cercospora
cantuariensis)、辣椒尾孢(Cercospora capsici)、胡萝卜尾孢(Cercospora carotae)、榛树尾孢(Cercospora corylina)、草莓尾孢(Cercospora fragariae)、倒挂金钟尾孢
(Cercospora fuchsiae)、蒲公英尾孢(Cercospora fusca)、梭斑尾孢(Cercospora
fusimaculans)、扶郎花尾孢(Cercospora gerberae)、变灰尾孢(Cercospora halstedii)、杜鹃花假尾孢(Cercospora handelii)、干草尾孢(Cercospora hayi)、绣球花尾孢
(Cercospora hydrangea)、菊池尾孢(Cercospora kikuchii)、乳香尾孢(Cercospora
lentis)、枫香尾孢(Cercospora liquidambaris)、甘蔗尾孢(Cercospora longipe)、莴苣褐斑尾孢(Cercospora longissima)、番木瓜尾孢(Cercospora mamaonis)、芒果尾孢
(Cercospora mangiferae)、苜蓿尾孢(Cercospora medicaginis)、茄子尾孢(Cercospora melongenae)、极小尾孢(Cercospora minima)、微小尾孢(Cercospora minuta)、烟草尾孢(Cercospora nicotianae)、齿 舌 兰 尾 孢(Cercospora odontoglossi)、木 瓜 尾 孢
(Cercospora papaya)、狼尾草尾孢(Cercospora penniseti)、豌豆尾孢(Cercospora
pisa-sativae)、车前草生尾孢(Cercospora platanicola)、普德瑞尾孢(Cercospora
puderii)、艳 丽 尾 孢(Cercospora pulcherrima)、观 音棕 竹 生 尾孢 (Cercospora
rhapidicola)、蔷 薇 生 尾 孢 (Cercospora rosicola)、变 红 尾 孢 (Cercospora
rubrotincta)、大豆尾孢(Cercospora sojina)、茄尾孢(Cercospora solani)、茄-韭菜尾孢(Cercospora solani-tuberosi)、高 粱 尾 孢 (Cercospora sorghi)、茶 茎 尾 孢
(Cercospora theae)、结节尾孢(Cercospora tuberculans)、钟器尾孢(Cercospora
vexans)、维科斯尾孢(Cercospora vicosae)、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吊竹梅尾孢(Cercospora zebrina)、轮纹尾孢(Cercospora zonata)、覆盆子小尾孢
(Cercosporella rubi)、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紧密蜡孔菌(Ceriporia spissa)、根皮子座蜡孔菌(Ceriporia xylostromatoides)、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劳 氏 脉 孢 菌(Ceuthospora lauri)、笄 霉 属 (Choanephora)、瓜 笄 霉
(Choanephora cucurbitarum)、漏斗笄霉(Choanephora infundibulifera)、叶病菌
(Chondrostereum purpureum)、乐 迪 锈病 菌 杜鹃 花 变种 (Chrysomyxa ledi var.
rhododendri)、乐迪克拉金锈菌(Chrysomyxa ledicola)、胡椒碱金锈菌(Chrysomyxa
piperiana)、罗尼金锈菌(Chrysomyxa roanensis)、枝孢菌属(Cladosporium)、节肢动物
枝孢菌(Cladosporium arthropodii)、卡里氏枝孢菌(Cladosporium caryigenum)、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枝状枝孢菌豌豆生专化型(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f.sp.pisicola)、黄瓜枝孢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草本枝孢
菌(Cladosporium herbarum)、香蕉枝孢菌(Cladosporium musae)、鼻烟盒树枝孢菌
(Cladosporium oncobae)、密执安棍状杆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纺锤麦角菌
(Claviceps fusiformis)、紫色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高粱麦角菌(Claviceps
sorghi)、菰属麦角菌(Claviceps zizaniae)、丽极肉齿菌(Climacodon pulcherrimus)、大肉齿耳菌(Climacodon septentrionalis)、寄生性杯伞菌(Clitocybe parasitica)、粉红
螺 旋聚 孢 霉(Clonostachys rosea f.rosea)、Clypeoporthe iliau、旋 孢 腔 菌 属
(Cochliobolus)、炭色孢腔菌(Cochliobolus carbonum)、芸香草孢腔菌(Cochliobolus
cymbopogonis)、夏威夷孢腔菌(Cochliobolus hawaiiensis)、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月状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lunatus)、宫部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miyabeanus)、黄粉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ravenelii)、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粟米须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etariae)、穗状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picifer)、狭斑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tenospilus)、圆疣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tuberculatus)、维多利亚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victoriae)、向日葵鞘 锈菌
(Coleosporium helianthi)、番薯 鞘锈菌(Coleosporium ipomoeae)、中 间鞘锈 菌
(Coleosporium madiae)、太平洋鞘锈菌(Coleosporium pacificum)、款冬鞘锈菌
(Coleosporium tussilagini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花生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arachidis)、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谷类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cereale)、北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rassipes)、黑线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dematium)、黑线炭疽菌菠菜专化型(Colletotrichum dematium
f.spinaciae)、南洋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rridis)、毁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棉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ossypii)、萝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卡哈瓦炭疽菌(Colletotrichum kahawae)、菜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亚麻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ni)、曼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angenotii)、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龙葵炭疽菌(Colletotrichum nigrum)、西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豌豆
炭疽菌(Colletotrichum pisi)、高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常春藤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chellum)、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截短炭疽
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栗生垫壳孢(Coniella castaneicola)、白腐垫壳孢
(Coniella diplodiella)、草莓垫壳孢(Coniella fragariae)、冢镶孢(Coniothecium
chomatosporum)、朴丽-南方盾壳霉(Coniothyrium celtidis-australis)、何氏盾壳霉
(Coniothyrium henriquesii)、蔷薇盾壳霉(Coniothyrium rosarum)、威氏盾壳霉癌
(Coniothyrium wernsdorffiae)、鬼伞(Coprinopsis psychromorbida)、约氏双孢菌
(Cordana johnstonii)、暗双孢菌(Cordana musae)、从卷毛革孔菌(Coriolopsis
floccose)、粗毛革孔菌(Coriolopsis gallica)、菌核黑腐病菌(Corticium invisum)、潘氏伏革菌(Corticium penicillatum)、茶茎伏革菌(Corticium theae)、Coryneopsis
rubi、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杜鹃花棒盘孢(Coryneum rhododendri)、
Crinipellis sarmentosa、茶 藨 生 柱 锈 菌 (Cronartium ribicola)、隐 丛 壳 科
(Cryphonectriaceae)、荔枝黑脂病菌(Cryptocline cyclaminis)、Cryptomeliola、隐孔菌(Cryptoporus volvatus)、掩荫小隐孢菌(Cryptosporella umbrina)、塔拉科拟隐孢壳
(Cryptosporiopsis tarraconensis)、Cryptosporium minimum、番木 瓜 -木 瓜 弯 孢
(Curvularia caricae-papayae)、狼尾草弯孢(Curvularia penniseti)、塞纳加尔弯孢
(Curvularia senegalensis)、车轴草弯孢(Curvularia trifolii)、铁皮石斛柱孢菌
(Cylindrocarpon candidum)、依瑟里柱孢菌依瑟里变种(Cylindrocarpon ianthothele
var.ianthothele)、卷钩丝壳柱孢菌(Cylindrocarpon magnusianum)、香蕉柱孢菌
(Cylindrocarpon musae)、山茶小帚梗柱孢(Cylindrocladiella camelliae)、姬帚梗柱孢(Cylindrocladiella parva)、石松帚梗柱孢(Cylindrocladium clavatum)、矛尖帚梗柱孢(Cylindrocladium lanceolatum)、秘鲁帚梗柱孢(Cylindrocladium peruvianum)、凤尾草帚梗柱孢(Cylindrocladium pteridis)、大麻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cannabinum)、核
桃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juglandis)、覆盆子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rubi)、三叶草黑斑座囊菌(Cymadothea trifolii)、壳囊孢菌属(Cytospora)、棕榈壳囊孢菌(Cytospora palmarum)、球座壳囊孢菌(Cytospora personata)、车前草壳囊孢菌(Cytospora
platani)、甘蔗壳囊孢菌(Cytospora sacchari)、球状囊壳囊孢菌(Cytospora sacculus)、松节油壳囊孢菌(Cytospora terebinthi)、鲁氏环孢菌素(Cytosporina ludibunda)、长疏毛核菌霉(Dactuliophora elongata)、粗糙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confragosa)、荨麻叶瘿 蚊 (Dasineura urticae)、盘 异 薄 孔 菌 (Datronia scutellata)、Davidiella
carinthiaca、Davidiella dianthi、Davidiella tassiana、巴 布 亚 小 窦 氏 霉
(Deightoniella papuana)、香蕉叶斑小窦氏霉(Deightoniella torulosa)、马可尼茎点霉(Dendrophoma marconii)、粉 点 茎 点 霉 (Dendrophora erumpens)、Denticularia
mangiferae、Dermea pseudotsugae、间座壳科(Diaporthaceae)、间座壳属(Diaporthe)、蒡子间座壳(Diaporthe arctii)、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欧白英间座壳
(Diaporthe dulcamarae)、甜樱间座壳(Diaporthe eres)、向日葵间座壳(Diaporthe
helianthi)、朗氏间座壳(Diaporthe lagunensis)、洛科间座壳(Diaporthe lokoyae)、瓜间座壳(Diaporthe melonis)、直角石间座壳(Diaporthe orthoceras)、有毒间座壳
(Diaporthe perniciosa)、菜豆间座壳(Diaporthe phaseolorum)、菜豆间座壳菜花变种
(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caulivora)、菜 豆 间 座 壳 菜 豆 变 种 (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phaseolorum)、菜豆间座壳大豆变种(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
sojae)、野生间座壳(Diaporthe rudis)、田中间座壳(Diaporthe tanakae)、毒性间座壳
(Diaporthe toxica)、李属黑癌病真菌(Dibotryon morbosum)、Dicarpella dryina、甜瓜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蚕豆亚隔孢壳(Didymella fabae)、番茄亚隔孢壳茎腐
病菌(Didymella lycopersici)、花生生隔孢球壳(Didymosphaeria arachidicola)、台湾
隔孢球壳(Didymosphaeria taiwanensis)、看麦娘双极毛孢(Dilophospora alopecuri)、
甘蔗盘菌(Dimeriella sacchari)、早熟双壳菌(Diplocarpon earlianum)、苹果双壳菌
(Diplocarpon mali)、梨双壳菌(Diplocarpon mespili)、玫瑰双壳菌(Diplocarpon
rosae)、兰属洋兰色二孢(Diplodia laelio-cattleyae)、木薯色二孢(Diplodia
manihoti)、拟酸浆色二孢(Diplodia paraphysaria)、茶茎-茶树色二孢(Diplodia
theae-sinensis)、双 毛 壳孢(Discosia artocreas)、佛 里达 球 座菌 (Guignardia
fulvida)、Discostroma corticola、Distocercospora、Distocercospora livistonae、茎线虫属(Ditylenchus)、非洲茎线虫(Ditylenchus africanus)、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鳞球茎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异头锥线虫(Dolichodorus heterocephalu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
芬芳小穴壳菌(Dothiorella aromatic)、多米尼加小穴壳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
杨树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榆叶小穴壳菌(Dothiorella ulmi)、燕麦内脐蠕
孢(Drechslera avenacea)、钟状内脐蠕孢(Drechslera campanulata)、德蒙托内脐蠕孢
(Drechslera dematioidea)、巨内脐蠕孢(Drechslera gigantea)、大豆内脐蠕孢
(Drechslera glycines)、香蕉内脐蠕孢(Drechslera musae-sapientium)、大麦网斑内脐
蠕孢斑点专化型(Drechslera teres f.maculate)、威格斯内脐蠕孢(Drechslera wirreganensis)、Durandiella pseudotsugae、Eballistra lineata、Eballistra oryzae、矣 巴 利 黑 粉 菌 科(Eballistraceae)、有色木齿菌(Echinodontium tinctorium)、Ectendomeliola、葡萄痂囊腔菌( ampelina)、南方痂囊腔菌( australis)、甘薯痂囊腔菌( batatas)、橡
胶痂囊腔菌( brasiliensis)、痂囊腔菌( fawcettii)、白纹痂囊腔菌(
leucospila)、芒果痂囊腔菌( mangiferae)、梨茎痂囊腔菌( piri)、兰迪痂囊
腔菌( randii)、蔷薇痂囊腔菌( rosarum)、甘蔗痂囊腔菌(
sacchari)、茶茎痂囊腔菌( theae)、韦尼塔痂囊腔菌( veneta)、
Endomeliola、根 内 座 壳 (Endothia radicalis)、Endothiella gyrosa、Entoleuca
mammata、根肿黑粉菌纲(Entorrhizomycetes)、泽兰叶黑粉菌(Entyloma ageratinae)、大丽花叶黑粉菌(Entyloma dahlia)、椭圆叶黑粉菌(Entyloma ellisii)、黑附球
(Epicoccum nigrum)、麦角菌(Ergot)、欧文氏菌属(Erwinia)、菊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番石榴欧文氏菌(Erwinia psidii)、白粉菌科(Erysiphaceae)、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属(Erysiphe)、粉状叉丝壳(Erysiphe alphitoides)、甜菜白粉菌(Erysiphe betae)、褐斑白粉菌(Erysiphe brunneopunctata)、菊科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十字花科白粉菌(Erysiphe cruciferarum)、弯曲白粉菌(Erysiphe
flexuosa)、小麦白粉菌燕麦专化型(Erysiphe graminis f.sp.avenae)、小麦对白粉菌专
化型(Erysiphe graminis f.sp.tritici)、独活白粉菌(Erysiphe heraclei)、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寄生性弯孢聚壳(Eutypella parasitica)、帚状弯孢聚壳(Eutypella
scoparia)、蜜粉外担菌(Exobasidium burtii)、茶网饼病菌(Exobasidium reticulatum)、乌饭树外担菌日本变种(Exobasidium vaccinii var.japonicum)、乌饭树-鼠曲草外担菌
(Exobasidium vaccinii-uliginosi)、茶 饼病 菌(Exobasidium vexans)、外瓶 霉 属
(Exophiala)、金黄化病菌(Flavescence dorée)、长棘层孔菌(Fomes fasciatus)、拉曼斯层孔菌(Fomes )、苦楝层孔菌(Fomes meliae)、落叶松拟层孔菌(Fomitopsis
cajanderi)、假泽早熟禾拟层孔菌(Fomitopsis palustris)、红玫瑰拟层孔菌(Fomitopsis rosea)、刺果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raguei)、仰卧拟层孔菌(Fomitopsis supina)、专化型(Forma specialis)、Frommeella tormentillae、镰刀菌属(Fusarium)、瓣状镰刀菌
(Fusarium affine)、分节孢子镰刀菌(Fusarium arthrosporioides)、松树脂溃疡病菌
(Fusarium circinatum)、克地镰刀菌(Fusarium crookwellense)、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绛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节状镰刀菌(Fusarium merismoides)、尖孢镰刀菌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albedinis)、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asparagi)、尖孢镰刀菌甘薯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batatas)、尖孢镰刀菌甜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betae)、尖孢镰刀菌大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annabis)、尖孢镰刀菌柑桔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itri)、尖孢镰刀菌咖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offea)、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孢镰刀菌仙客来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yclaminis)、尖孢镰刀菌石竹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dianthi)、尖孢镰刀菌乳香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entis)、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尖 孢 镰 刀 菌 番 茄 专 化 型 (Fusarium oxysporum f.
sp.lycopersici)、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edicaginis)、尖
孢镰刀菌豌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pisi)、尖孢镰刀菌玉蜀黍番茄根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lycopersici)、 半 裸 镰 刀 菌 (Fusarium
pallidoroseum)、层 出 镰刀 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芬芳 镰 刀菌 (Fusarium
redolens)、甘蔗镰刀菌(Fusarium sacchari)、茄腐皮镰孢霉豌豆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pisi)、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团镰刀菌(Fusarium
subglutinans)、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香蕉叶斑褐孔菌(Fuscoporia
torulosa)、豌豆生黑星孢(Fusicladium pisicola)、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扁桃壳梭菌(Fusicoccum amygdali)、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禾顶囊壳燕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avenae)、禾顶囊壳禾顶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graminis)、白地霉菌(Galactomyces
candidum)、褐灵芝(Ganoderma brownii)、迭生灵芝(Ganoderma lobatum)、盘旋灵芝
(Ganoderma orbiforme)、菲力灵芝(Ganoderma philippii)、硬皮灵 芝(Ganoderma
tornatum)、环纹灵芝(Ganoderma zonatum)、煤污病菌(Geastrumia polystigmatis)、费歇黑粉菌科(Georgefischeriaceae)、费歇黑粉菌目(Georgefischeriales)、Geosmithia
morbida、白地霉属(Geotrichum)、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白地霉柑桔-橙皮变种(Geotrichum candidum var.citri-aurantii)、克氏地霉(Geotrichum klebahnii)、赤霉
菌属(Gibberella)、尖突赤霉菌(Gibberella acuminata)、燕麦赤霉菌(Gibberella
avenacea)、桑生浆果赤霉菌(Gibberella baccata)、氰赤霉菌(Gibberella cyanogena)、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藤仓赤霉菌团变种(Gibberella fujikuroi var.
subglutinans)、缠 结 赤霉 菌(Gibberella intricans)、虱状 赤 霉菌 (Gibberella
pulicaris)、斯帝博赤霉菌(Gibberella stilboides)、木聚糖赤霉菌(Gibberella
xylarioides)、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 zeae)、禾谷赤霉菌(Gibellina cerealis)、赤霉菌(Gilbertella persicaria)、Gjaerumiaceae、威蒙粘帚霉(Gliocladium vermoeseni)、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 pallida)、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烟草胞
囊线虫(Globodera tabacum)、高粱胶尾孢(Gloeocercospora sorghi)、茧皮伏革菌
(Gloeocystidiellum porosum)、墨西哥黏褶菌(Gloeophyllum mexicanum)、密黏褶菌
(Gloeophyllum trabeum)、双 色 盘 长 孢(Gloeoporus dichrous)、洋 兰 盘 长 孢
(Gloeosporium cattleyae)、茶茎-茶树盘长孢(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色带小
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e)、大豆小丛壳(Glomerella glycines)、禾生小丛壳
(Glomerella graminicola)、毛盘孢菌(Glomerella tucumanensis)、山核桃日规壳
(Gnomonia caryae)、日规壳(Gnomonia comari)、日规壳(Gnomonia dispora)、日规壳
(Gnomonia iliau)、日规壳(Gnomonia leptostyla)、日规壳(Gnomonia nerviseda)、覆盆子日规壳(Gnomonia rubi)、二孢白粉菌巢宽孢变种(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 var.
latisporus)、木材降解真菌(Granulobasidium vellereum)、海枣拟黑粉病菌(Graphiola phoenicis)、结实硬粘束梗菌(Graphium rigidum)、红粘囊孢(Graphium rubrum)、
Graphyllium pentamerum、Grovesinia pyramidalis、葡萄球座菌圆叶葡萄专化型
(Guignardia bidwellii f.muscadinii)、山茶球座菌(Guignardia camelliae)、柑桔球座菌(Guignardia citricarpa)、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香蕉球座菌
(Guignardia musae)、虫状球座菌(Guignardia philoprina)、胶流病(Gummosis)、光亮裸子(Gymnoconia nitens)、绒 柄 裸 伞 (Gymnopus dryophilus)、苹 果 梨 胶 锈 病 菌
(Gymnosporangium clavipes)、欧洲梨胶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sabinae)、美洲山楂胶锈 病 菌 (Gymnosporangium globosum)、植 物 受 桧 胶 锈 菌 (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坎氏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kernianum)、尼森胶锈菌
(Gymnosporangium nelsonii)、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e)、Haematonectria haematococca、汉逊酵母(Hansenula subpelliculosa)、Hapalosphaeria deformans、芭蕉担担孢菌(Haplobasidion musae)、吸器(Haustorium)、紧凑卷担菌(Helicobasidium
compactum)、长孢卷担菌(Helicobasidium longisporum)、紫卷担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穆氏螺旋孢(Helicoma muelleri)、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双宫螺
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香蕉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ulticinctus)、库氏 长 蠕 孢 霉(Helminthosporium cookei)、丘疹 长 蠕 孢霉 (Helminthosporium
papulosum)、茄长蠕孢霉(Helminthosporium solani)、柔膜菌目(Helotiales)、坎氏半轮线 虫 (Hemicriconemoides kanayaensis)、芒 果 半 轮 线 虫 (Hemicriconemoides
mangiferae)、花生鞘线虫(Hemicycliophora arenaria)、铁杉球蚜(Hemlock woolly
adelgid)、科瑞博拟腔座孢(Hendersonia creberrima)、茶生拟腔座孢(Hendersonia
theicola)、玉髯(Hericium coralloides)、多年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 annosum)、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扁桃异皮线虫(Heterodera amygdali)、蚤缀异皮线虫
(Heterodera arenaria)、奥氏异皮线虫(Heterodera aucklandica)、燕麦异皮线虫
(Heterodera avenae)、岩白菜异皮线虫(Heterodera bergeniae)、碧芬异皮线虫
(Heterodera bifenestra)、仙人掌异皮线虫(Heterodera cacti)、大豆异皮线虫
(Heterodera cajani)、美洲沉香异皮线虫(Heterodera canadensis)、心异皮线虫
(Heterodera cardiolata)、胡萝卜异皮线虫(Heterodera carotae)、鹰嘴豆异皮线虫
(Heterodera ciceri)、十字花科异皮线虫(Heterodera cruciferae)、德里异皮线虫
(Heterodera delvii)、旱稻异皮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菲利普异皮线虫
(Heterodera filipjevi)、冈比亚异皮线虫(Heterodera gambiensis)、豌豆异皮线虫
(Heterodera goettingiana)、楔叶异皮线虫(Heterodera hordecalis)、葎草异皮线虫
(Heterodera humuli)、黑麦异皮线虫(Heterodera latipons)、苜蓿异皮线虫(Heterodera medicaginis)、水稻异皮线虫(Heterodera oryzae)、水稻生异皮线虫(Heterodera
oryzicola)、松香异皮线虫(Heterodera rosii)、甘蔗异皮线虫(Heterodera sacchari)、甜菜异皮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烟草异皮线虫(Heterodera tabacum)、三叶草异
皮线虫(Heterodera trifolii)、异皮线虫科(Heteroderidae)、藓状蜂窝菌(Hexagonia
hydnoides)、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oryzae)、Hoplalaimus galeatus、纽带线虫科(Hoplolaimidae)、哥伦布纽带线虫(Hoplolaimus columbus)、印度纽带 线虫
(Hoplolaimus indicus)、大纽带线虫(Hoplolaimus magnistylus)、伞状纽带线虫
(Hoplolaimus pararobustus)、塞氏纽带线虫(Hoplolaimus seinhorsti)、同形纽带线虫
(Hoplolaimus uniformis)、柑桔黄龙病(Huanglongbing)、Hyaloperonospora、活体营养型卵 菌 (Hyaloperonospora arabidopsidis)、油 菜 霜 霉 病 菌 (Hyaloperonospora
brassicae)、霜 霉 病 菌 (Hyaloperonospora parasitica)、近 缘 膜 座 霉 (Hymenula affinis)、Hyphodermella corrugata、阿斯帕拉丝齿菌(Hyphodontia aspera)、接骨木丝齿菌(Hyphodontia sambuci)、黄瓜白绢病菌属(Hypochnus)、着色炭团菌(Hypoxylon
tinctor)、新月小丛孢(Idriella lunata)、阿佐尼纤孔菌(Inonotus arizonicus)、稀针纤孔菌(Inonotus cuticularis)、栎纤孔菌(Inonotus dryophilus)、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路易斯安纳纤孔菌(Inonotus ludovicianus)、蒙茨纤孔菌(Inonotus
munzii)、罗望子纤孔菌(Inonotus tamaricis)、针壳炱属(Irenopsis)、Irpex destruens、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褐斑拟棒束孢(Isariopsis clavispora)、Johncouchia
mangiferae、菜花球梗孢(Kabatiella caulivora)、亚麻球梗孢(Kabatiella lini)、黑穗病菌(Karnal bunt)、Khuskia oryzae、Kretzschmaria deusta、Kretzschmaria zonata、Kuehneola uredinis、Kutilakesa pironii、Labrella coryli、Laeticorticium roseum、白东尼硫色绚孔菌(Laetiporus baudonii)、Lagenocystis radicicola、药用拟层孔菌
(Laricifomes officinalis)、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Leandria
momordicae、甘蔗宿根矮化病菌(Leifsonia xyli xyli)、虎皮香菇(Lentinus tigrinus)、篱边粘褶菌(Lenzites betulina)、优美多孔菌(Lenzites elegans)、Lepteutypa
cupressi、Leptodontidium elatius var.elatius、小 孢 半 帚 孢 (Leptographium
microsporum)、尖孢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acuta)、麻叶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cannabina)、盾壳 霉 小 球 腔菌 (Leptosphaeria coniothyrium)、岩 风 小 球 腔 菌
(Leptosphaeria libanotis)、林奎斯特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lindquistii)、斑点小
球腔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香蕉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musarum)、草地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pratensis)、甘蔗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sacchari)、伏鲁宁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woroninii)、花生小光壳(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三叶草小
光壳(Leptosphaerulina trifolii)、雷瓦顿细盾壳(Leptothyrium nervisedum)、苜蓿黄
斑 病菌 (Leptotrochila medicaginis)、Leucocytospora leucostoma、奥 氏 白 壳 菌
(Leucostoma auerswaldii)、昆 氏 白 壳 菌(Leucostoma kunzei)、珀 松 白 孔 座 壳
(Leucostoma persoonii)、菊科内丝白粉菌向日葵专化型(Leveillula compositarum
f.helianthi)、豆科内丝白粉菌乳香专化型(Leveillula leguminosarum f.lentis)、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Ligniera pilorum、Limacinula tenuis、Linochora graminis、非洲长针线虫(Longidorus africanus)、大长针线虫(Longidorus maximus)、硫长针线虫(Longidorus sylphus)、淡紫厚齿脉菌(Lopharia crassa)、散斑壳属
(Lophodermium)、花楸散斑壳(Lophodermium aucupariae)、施魏散斑壳(Lophodermium
schweinitzii)、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seditiosum)、芒果大茎点霉(Macrophoma
mangiferae)、茶生大茎点霉(Macrophoma theicola)、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科库斯西红柿黑斑病菌(Macrosporium coco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萨氏稻瘟病菌(Magnaporthe salvinii)、Mamianiella
coryli、椰子微皮伞(Marasmiellus cocophilus)、英氏微皮伞(Marasmiellus inoderma)、鸡矢藤微皮伞(Marasmiellus scandens)、狭叶微皮伞(Marasmiellus stenophyllus)、毛
等皮伞(Marasmius crinis-equi)、甘蔗皮伞(Marasmius sacchari)、小棘带皮伞
(Marasmius semiustus)、狭叶皮伞(Marasmius stenophyllus)、坦尼斯皮伞(Marasmius
tenuissimus)、沃氏透孢黑团壳(Massarina walkeri)、Mauginiella scaettae、栅锈菌属(Melampsora)、亚麻栅锈菌亚麻变种(Melampsora lini var.lini)、水母栅锈菌
(Melampsora medusae)、西 方 栅 锈 菌(Melampsora occidentalis)、刺 叶 黑 盘 壳
(Melanconis carthusiana)、胡 桃 黑 盘孢 (Melanconium juglandinum)、小 煤 炱 属
(Meliola)、芒果小煤炱(Meliola mangiferae)、小煤炱科(Meliolaceae)、茸毛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acronea)、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甘蓝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artiellia)、短尾根结线虫(Meloidogyne brevicauda)、奇特伍德根结线虫(Meloidogyne chitwoodi)、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弗鲁吉根结线
虫(Meloidogyne fruglia)、奥古斯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ajuscus)、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水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纳西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naasi)、帕氏根结线虫(Meloidogyne partityla)、泰晤士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thamesi)、大型亚灰树花菌(Meripilus giganteus)、短齿默林线虫
(Merlinius brevidens)、Meruliopsis ambigua、异 盘 中 环 线 虫 (Mesocriconema
xenoplax)、短 柄 小囊 菌(Microascus brevicaulis)、花药 黑 粉菌 (Microbotryum
violaceum)、博利微座孢(Microdochium bolleyi)、二聚微座孢(Microdochium dimerum)、潘氏微座孢(Microdochium panattonianum)、双孔微座孢(Microdochium phragmitis)、叉丝壳属(Microsphaera)、榛树叉丝壳(Microsphaera coryli)、扩散叉丝壳(Microsphaera diffusa)、椭 圆 叉 丝 壳(Microsphaera ellisii)、千金 子 叉 丝壳 (Microsphaera
euphorbiae)、本 间 叉 丝 壳(Microsphaera hommae)、细 毛 叉 丝 壳 (Microsphaera penicillata)、细毛叉丝壳乌饭树变种(Microsphaera penicillata var.vaccinii)、乌饭树叉丝壳(Microsphaera vaccinii)、小疣叉丝壳(Microsphaera verruculosa)、核桃槠栎类丛枝病菌(Microstroma juglandis)、泡状莫氏黑粉菌(Moesziomyces bullatus)、杜鹃
花链核盘菌(Monilinia azaleae)、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桃链核盘菌
(Monilinia fructigena)、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苹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mali)、Moniliophthora perniciosa、Moniliophthora roreri、薯毛链孢(Monilochaetes infuscans)、榛树盘单毛孢(Monochaetia coryli)、苹果盘单毛孢(Monochaetia mali)、微白明梭孢(Monographella albescens)、瓜明梭孢(Monographella cucumerina)、腐明梭孢 花 斑 变 种(Monographella nivalis var.neglecta)、雪 腐 明 梭 孢 雪 腐 变 种
(Monographella nivalis var.nivalis)、单股反链病毒目(Mononegavirales)、黑点根腐
病 菌 (Monosporascus cannonballus)、Monosporascus eutypoides、Monostichella
coryli、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冻土毛霉林生
变种(Mucor hiemalis f.silvaticus)、美杜毛霉(Mucor mucedo)、甲沟毛霉(Mucor
paronychius)、梨状毛霉(Mucor piriformis)、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咖啡美洲叶斑病菌(Mycena citricolor)、秋花小菇(Mycena maculate)、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根腐病菌(Mycoleptodiscus terrestris)、角状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ngulata)、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s)、网孢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eola)、伯克利球腔菌(Mycosphaerella berkeleyi)、布伦球腔菌(Mycosphaerella
bolleana)、芸 苔 生 球 腔 菌(Mycosphaerella brassicicola)、番 木 瓜 球 腔 菌
(Mycosphaerella caricae)、卡塔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aryigena)、樱桃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cerasella)、柑桔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咖啡生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coffeicola)、杂木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onfusa)、菜豆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cruenta)、树状球腔菌(Mycosphaerella dendroides)、芭蕉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eumusae)、草莓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ragariae)、棉叶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gossypina)、禾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木薯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henningsii)、保利球腔菌(Mycosphaerella horii)、核桃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juglandis)、球腔菌(Mycosphaerella lageniformis)、亚麻生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linicola)、路易斯安那球腔菌(Mycosphaerella louisianae)、香蕉球
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e)、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棕榈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almicola)、豆类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inodes)、黄连木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pistaciarum)、开心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istacina)、梧桐球腔
菌(Mycosphaerella platanifolia)、多态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lymorpha)、苹果球
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斑叶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unctiformis)、梨叶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pyri)、狂犬亚 隔孢壳菌(Didymella rabiei)、洋 甘菊球腔 菌
(Mycosphaerella recutita)、蔷薇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rosicola)、覆盆子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rubi)、小点霉属-车前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stigmina-platani)、层状球腔菌(Mycosphaerella striatiformans)、马铃薯菌绒孢(Mycovellosiella
concors)、黄菌绒孢(Mycovellosiella fulva)、德克普菌绒 孢(Mycovellosiella
koepkei)、鞘菌绒孢(Mycovellosiella vaginae)、Myriogenospora aciculispora、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异常珍珠线虫
(Nacobbus aberrans)、东 方 珍 珠 线 虫 (Nacobbus dorsalis)、Naevala perexigua、Naohidemyces vaccinii、丛赤壳菌属(Nectria)、米红丛赤壳菌(Nectria cinnabarina)、红丛 赤 壳 菌(Nectria coccinea)、鲜红 丛 赤 壳菌 (Nectria ditissima)、ectria
foliicola、马姆丛赤壳菌覆盆子变种(Nectria mammoidea var.rubi)、茂丽丛赤壳菌
(Nectria mauritiicola)、丛 赤 壳 菌 (Nectria peziza)、丛 赤 壳 菌 (Nectria
pseudotrichia)、丛赤壳菌(Nectria radicicola)、丛赤壳菌(Nectria ramulariae)、皮氏小赤壳(Nectriella pironii)、Nemania diffusa、Nemania serpens var.serpens、榛树针孢 酵 母(Nematospora coryli)、新 赤 壳 针孢 酵 母 (Neocosmospora vasinfecta)、
Neodeightonia phoenicum、新白粉菌属(Neoerysiphe)、苹果皮腐病菌(Neofabraea
malicorticis)、宿根 腐病 菌(Neofabraea perennans)、Neofusicoccum mangiferae、
Neonectria galligena、棉拟粉孢霉(Oidiopsis gossypii)、粉孢子属(Oidium(genus))、花生粉孢子(Oidium arachidis)、番木瓜-木瓜粉孢子(Oidium caricae-papayae)、野菊
粉孢子(Oidium indicum)、芒果粉孢子(Oidium mangiferae)、木薯粉孢子(Oidium
manihotis)、柑橘白粉病菌(Oidium tingitaninum)、芸苔油壶菌(Olpidium brassicae)、Omphalia tralucida、可可瘤肿担子菌(Oncobasidium theobromae)、绒毛欧尼尔虫(Onnia tomentosa)、鳗鲡蛇孢腔菌(Ophiobolus anguillides)、大麻蛇孢腔菌(Ophiobolus
cannabinus)、Ophioirenina、榆叶蛇口壳(Ophiostoma ulmi)、瓦格纳蛇口壳(Ophiostoma wageneri)、木瓜拟小卵孢(Ovulariopsis papayae)、杜鹃花卵孢核盘菌(Ovulinia
azaleae)、杜鹃花卵孢菌(Ovulitis azaleae)、树皮生锐孔菌(Oxyporus corticola)、
Oxyporus latemarginatus、杨锐孔菌(Oxyporus populinus)、拟锐孔 菌(Oxyporus
similis)、德氏菌丝束寄生变种(Ozonium texanum var.parasiticum)、褐拟青霉
(Paecilomyces fulvus)、最大拟长针线虫(Paralongidorus maximus)、克里斯蒂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christiei)、较小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minor)、弯曲针线
虫(Paratylenchus curvitatus)、最小针线虫(Paratylenchus elachistus)、钩针线虫
(Paratylenchus hamatus)、巨针线虫(Paratylenchus macrophallus)、小囊针线虫
(Paratylenchus microdorus)、射 针 线 虫(Paratylenchus projectus)、薄 针 线 虫
(Paratylenchus tenuicaudatus)、致病变种(Pathovar)、小煤炱属(Pauahia)、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胡萝卜软腐病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果 生 月 盾 霉(Peltaster fructicola)、黄 灰 青 霉 (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指 状 青 霉(Penicillium digitatum)、扩 展 青 霉 (Penicillium expansum)、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光孢青霉(Penicillium glabrum)、柑桔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柑桔腐烂青霉
(Penicillium ulaiense)、隔孢伏革属(Peniophora)、海芋隔孢伏革(Peniophora
albobadia)、灰质 隔孢 伏革(Peniophora cinerea)、栎树隔 孢伏革 (Peniophora
quercina)、斯卡他隔孢伏革(Peniophora sacrata)、白蜡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fraxinea)、喜白蜡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fraxinophila)、狭髓多年卧孔菌
(Perenniporia medulla-panis)、微酸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subacida)、拳须黑团孢(Periconia circinata)、椰 子 黑 团 孢 (Periconiella cocoes)、加 州 被 孢 锈 菌
(Peridermium californicum)、芒指霜霉(Peronosclerospora miscanthi)、甘蔗指霜霉
(Peronosclerospora sacchari)、高粱指霜霉(Peronosclerospora sorghi)、霜霉属
(Peronospora)、海 葵 霜 霉(Peronospora anemones)、金 鱼 草 霜 霉 (Peronospora
antirrhini)、树 状 霜 霉 (Peronospora arborescens)、团 状 霜 霉 (Peronospora
conglomerata)、大葱霜霉(Peronospora destructor)、石竹霜霉(Peronospora dianthi)、石竹生霜霉(Peronospora dianthicola)、斑点霜霉(Peronospora farinosa)、斑点霜霉甜菜专化型(Peronospora farinosa f.sp.betae)、烟霜霉病菌烟草专化型(Peronospora
hyoscyami f.sp.tabacina)、东 北 霜 霉 (Peronospora manshurica)、翻 白 草 霜 霉
(Peronospora potentillae)、稀少霜霉(Peronospora sparsa)、车轴草霜霉(Peronospora trifoliorum)、缬 草 霜 霉(Peronospora valerianellae)、蚕 豆 霜 霉 (Peronospora viciae)、同心多毛壳(Pestalosphaeria concentrica)、长刚毛盘多毛孢(Pestalotia
longiseta)、长盘多毛孢(Pestalotia longisetula)、杜鹃花盘多毛孢(Pestalotia
rhododendri)、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烟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adusta)、花 生 拟 盘 多 毛 孢(Pestalotiopsis arachidis)、广 布 拟 盘 多 毛 孢
(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茶褐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里普哥
那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eprogena)、长刚毛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ongiseta)、芒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棕榈拟盘多 毛孢
(Pestalotiopsis palmarum)、聚多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ydowiana)、茶茎拟盘多毛 孢(Pestalotiopsis theae)、异色 拟 盘 多 毛孢 (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
Phacidiopycnis padwickii、白色雪霉(Phacidium infestans)、Phaeochoropsis mucosa、暗色座腔孢(Phaeocytostroma iliau)、甘蔗暗色座腔孢(Phaeocytostroma sacchari)、甘薯生褐柱丝霉(Phaeoisariopsis bataticola)、栗褐暗孔菌(Phaeolus schweinitzii)、安哥拉 色 链 隔 孢(Phaeoramularia angolensis)、裂开 色 链 隔孢 (Phaeoramularia
dissiliens)、异 孢 色 链 隔 孢(Phaeoramularia heterospora)、木 薯 色 链 隔 孢
(Phaeoramularia manihotis)、Phaeoseptoria musae、Phaeosphaerella mangiferae、
Phaeosphaerella theae、燕麦暗球腔菌燕麦专化型(Phaeosphaeria avenaria f.
sp.avenaria)、燕麦暗球腔菌黑小麦专化型(Phaeosphaeria avenaria f.sp.triticae)、
铺毛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herpotrichoides)、微观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microscopica)、 颖 枯 壳 针 孢 (Phaeosphaeria nodorum)、Phaeosphaeriopsis
obtusispora、Phaeotrichoconis crotalariae、棉花层锈菌(Phakopsora gossypii)、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绒孢显革菌(Phanerochaete allantospora)、亚利桑那显革菌(Phanerochaete arizonica)、燕麦显革菌(Phanerochaete avellanea)、波提显革
菌 (Phanerochaete burtii)、球 兰 显 革 菌 (Phanerochaete carnosa)、显 革 菌
(Phanerochaete chrysorhizon)、长根显革菌(Phanerochaete radicata)、赭色显革菌
(Phanerochaete salmonicolor)、瘤果显革菌(Phanerochaete tuberculata)、绒毛显革菌(Phanerochaete velutina)、铁色木层孔菌(Phellinus ferreus)、淡黄木层孔菌
(Phellinus gilvus)、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苹果木层孔菌(Phellinus pomaceus)、松干基褐腐病菌(Phellinus weirii)、星瓶霉(Phialophora asteris)、香石竹瓶霉(Phialophora cinerescens)、大豆茎褐腐病菌
(Phialophora gregata)、嗜 管 瓶 霉(Phialophora tracheiphila)、多 斑 皮 胞 菌
(Phloeospora multimaculans)、多样鳞伞(Pholiota variicystis)、茎点霉属(Phoma)、番木瓜-木瓜茎点霉(Phoma caricae-papayae)、马兜铃素茎点霉(Phoma clematidina)、哥
斯达黎加茎点霉(Phoma costaricensis)、葫芦茎点霉(Phoma cucurbitacearum)、毁灭性
茎点霉(Phoma destructiva)、茎点霉(Phoma draconis)、茎点霉(Phoma eupyrena)、细小茎点霉(Phoma exigua)、细小茎点霉细小变种(Phoma exigua var.exigua)、细小茎点霉
小窝变种(Phoma exigua var.foveata)、细小茎点霉亚麻生变种(Phoma exigua var.
linicola)、头状茎点霉(Phoma glomerata)、大豆生茎点霉(Phoma glycinicola)、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猪茎点霉(Phoma insidiosa)、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
微孢子茎点霉(Phoma microspora)、云斑茎点霉(Phoma nebulosa)、茎点霉(Phoma
oncidii-sphacelati)、旋节茎点霉(Phoma pinodella)、粗叶茎点霉(Phoma scabra)、菌核茎点霉(Phoma sclerotioides)、斯特色茎点霉(Phoma strasseri)、维管束茎点霉(Phoma tracheiphila)、阿诺德拟茎点霉(Phomopsis arnoldiae)、芦笋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芦 笋 拟 茎 点 霉 (Phomopsis asparagicola)、拟 茎 点 霉 (Phomopsis
azadirachtae)、麻叶拟茎点霉(Phomopsis cannabina)、番木瓜-木瓜拟茎点霉
(Phomopsis caricae-papayae)、咖啡拟茎点霉(Phomopsis coffeae)、胡颓子拟茎点霉
(Phomopsis elaeagni)、大麻拟茎点霉(Phomopsis ganjae)、水芹拟茎点霉(Phomopsis
javanica)、骆 克雅 拟茎 点霉(Phomopsis lokoyae)、芒果 拟茎 点霉 (Phomopsis
mangiferae)、草莓轮斑病菌(Phomopsis obscurans)、鳄梨拟茎点霉(Phomopsis
perseae)、普鲁诺拟茎点霉(Phomopsis prunorum)、粗叶拟茎点霉(Phomopsis scabra)、菌核拟茎点霉(Phomopsis sclerotioides)、田中拟茎点霉(Phomopsis tanakae)、茶茎拟茎
点霉(Phomopsis theae)、光合物质(Photoassimilate)、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短尖多 胞 锈 菌 (Phragmidium mucronatum)、玫 瑰 - 芹 叶 多 胞 锈 菌 (Phragmidium
rosae-pimpinellifoliae)、有机悬钩子叶多胞锈菌(Phragmidium rubi-idaei)、紫色多胞锈菌(Phragmidium violaceum)、大麻黑痣菌(Phyllachora cannabis)、禾黑痣菌禾变种
(Phyllachora graminis var.graminis)、酪梨油黑痣菌(Phyllachora gratissima)、香蕉生黑痣菌(Phyllachora musicola)、仁果黑痣菌(Phyllachora pomigena)、甘蔗黑痣菌
(Phyllachora sacchari)、球 针壳 属(Phyllactinia)、角 状球 针壳 (Phyllactinia
angulata)、榛球针壳(Phyllactinia guttata)、变叶病菌(Phyllody)、叶点霉属
(Phyllosticta)、葱芥叶叶点霉(Phyllosticta alliariaefoliae)、褐色叶枯病菌
(Phyllosticta anacardiacearum)、 花 生 - 落 花 生 叶 点 霉 (Phyllosticta
arachidis-hypogaeae)、甘薯叶点霉(Phyllosticta batatas)、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番木瓜-木瓜叶点霉(Phyllosticta caricae-papayae)、卡朋叶点霉
(Phyllosticta carpogena)、核果穿孔叶点霉(Phyllosticta circumscissa)、咖啡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coffeicola)、同心叶点霉(Phyllosticta concentrica)、榛树叶点霉
(Phyllosticta coryli)、葫芦叶点霉(Phyllosticta cucurbitacearum)、仙客来叶点霉
(Phyllosticta cyclaminella)、梨游散叶点霉(Phyllosticta erratica)、夏威夷叶点霉
(Phyllosticta hawaiiensis)、乳香叶点霉(Phyllosticta lentisci)、木薯叶点霉
(Phyllosticta manihotis)、微 叶 点 霉 (Phyllosticta micropuncta)、叶 点 霉
(Phyllosticta mortonii)、烟草叶点霉(Phyllosticta nicotianae)、棕榈叶点霉
(Phyllosticta palmetto)、粟褶孢叶点霉(Phyllosticta penicillariae)、鳄梨叶点霉
(Phyllosticta perseae)、车前草叶点霉(Phyllosticta platani)、伪辣椒叶点霉
(Phyllosticta pseudocapsici)、大豆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ojaecola)、独居型叶点
霉(Phyllosticta solitaria)、茶 茎叶 点霉(Phyllosticta theae)、茶生 叶点 霉
(Phyllosticta theicola)、棉根腐病菌(Phymatotrichopsis omnivora)、隐秘囊孢壳
(Physalospora abdita)、破 坏性囊 孢壳(Physalospora disrupta)、鳄梨 囊孢 壳
(Physalospora perseae)、灰绒泡菌(Physarum cinereum)、苜蓿节壶菌(Physoderma
alfalfae)、麻风节壶菌(Physoderma leproides)、三叶草节壶菌(Physoderma trifolii)、Physopella ampelopsidis、疫霉属(Phytophthora)、赤杨衰退疫霉(Phytophthora alni)、疫 霉 (Phytophthora boehmeriae)、疫 霉 (Phytophthora cactorum)、大 豆 疫 霉
(Phytophthora cajani)、栗 黑 水 疫 霉 (Phytophthora cambivora)、辣 椒 疫 霉
(Phytophthora capsici)、桂 枝 疫 霉 (Phytophthora cinnamomi)、柑 桔 生 疫 霉
(Phytophthora citricola)、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隐地疫霉
(Phytophthora cryptogea)、掘 氏 疫 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红 腐 疫 霉
(Phytophthora erythroseptica)、草莓疫霉(Phytophthora fragariae)、草莓疫霉覆盆子变种(Phytophthora fragariae var.rubi)、疫霉(Phytophthora gallica)、冬生疫霉
(Phytophthora hibernalis)、马 铃 薯 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甘 草 疫 霉
(Phytophthora inflata)、伊 朗疫霉 (Phytophthora iranica)、疫霉 (Phytophthora
katsurae)、疫霉(Phytophthora kernoviae)、外侧疫霉(Phytophthora lateralis)、苜蓿疫霉(Phytophthora medicaginis)、梅加拉疫霉(Phytophthora megakarya)、大雄疫霉
(Phytophthora megasperma)、烟 草 疫 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棕 榈 疫 霉
(Phytophthora palmivora)、菜豆疫霉(Phytophthora phaseoli)、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栎树疫霉(Phytophthora ramorum)、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触 手疫 霉(Phytophthora tentaculata)、植 原 体 属
(Phytoplasma)、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亚膜汉逊酵母(Pichia
subpelliculosa)、Pileolaria terebinthi、Pilidiella quercicola、芸 苔 根 肿 菌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单轴霉属(Plasmopara)、霍尔斯单轴霉(Plasmopara
halstedii)、向日葵轴霜霉半日花素专化型(Plasmopara helianthi f.helianthi)、莴苣
根单轴霉(Plasmopara lactucae-radicis)、妮维雅单轴霉(Plasmopara nivea)、丸衣单轴霉(Plasmopara obducens)、狼 尾 草 单 轴 霉(Plasmopara penniseti)、矮 单 轴 霉
(Plasmopara pygmaea)、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Platychora ulmi、甘薯基腐菌(Plenodomus destruens)、满孢菌(Plenodomus meliloti)、多针壳属(Pleochaeta)、大豆生格孢球壳(Pleosphaerulina sojicola)、苜蓿格孢腔菌(Pleospora alfalfae)、甜
菜蛇眼病菌(Pleospora betae)、枯叶格孢腔菌(Pleospora herbarum)、番茄果腐菌
(Pleospora lycopersici)、迟熟格孢腔菌(Pleospora tarda)、茶茎格孢腔菌(Pleospora theae)、栎生侧耳(Pleurotus dryinus)、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隐蔽叉丝单囊壳
隐 蔽 变 种 (Podosphaera clandestina var.clandestine)、蒲 公 英 叉 丝 单 囊 壳
(Podosphaera fusca)、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斑状叉丝单囊壳
(Podosphaera macularis)、斑点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pannosa)、三指叉丝单囊壳
(Podosphaera tridactyla)、三指叉丝单囊壳三指变种(Podosphaera tridactyla var.
tridactyla)、苍耳子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xanthii)、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石耳素蛇孢霉(Polyscytalum pustulans)、番茄叶疔座霉(Polystigma
fulvum)、褐卧孔菌(Poria hypobrunnea)、特弗乐泊氏孔菌(Postia tephroleuca)、马铃薯包囊线虫(Potato cyst nematode)、伦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alleni)、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刻痕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crenatus)、杜氏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dulscus)、谲诈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fallax)、薄片状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flakkensis)、古氏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goodeyi)、何氏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hexincisus)、卢斯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loosi)、微 短 体 线 虫 (Pratylenchus minutus)、穆 氏 短 体 线 虫
(Pratylenchus mulchandi)、香蕉生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musicola)、细花斑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neglectus)、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草地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pratensis)、肾形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reniformia)、斯氏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scribneri)、刺尖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thornei)、伤残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vulnus)、玉 米 短 体 线 虫 (Pratylenchus zeae)、假 尾 孢 菌 属
(Pseudocercospora)、棕榈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arecacearum)、麻叶假尾孢菌
(Pseudocercospora cannabina)、煤污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fuligena)、根乃拉草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gunnerae)、柿子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kaki)、苹果
假尾孢 菌(Pseudocercospora mali)、粉 花凌 霄属假 尾孢菌 (Pseudocercospora
pandoreae)、蒲 德 瑞 假 尾 孢 菌 (Pseudocercospora puderi)、紫 假 尾 孢 菌
(Pseudocercospora purpurea)、棕竹生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rhapisicola)、短柄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subsessilis)、茶茎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theae)、
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vitis)、荠属假小尾孢(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Pseudocochliobolus eragrostidis、Pseudoepicoccum cocos、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mygdali)、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splenii)、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vellanae)、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aricapapayae)、菊苣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ichorii)、晕斑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oronafaciens)、皱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orrugate)、无花果假
单胞菌(Pseudomonas ficuserectae)、浅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escens)、水稻叶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scovaginae)、向日葵假单胞菌(Pseudomonas helianthi)、边缘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rginalis)、苦楝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liae)、栖稻假单胞
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帕勒隆尼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leroniana)、罂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paveris)、所罗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alomonii)、油橄
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avastanoi)、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番茄假
单胞菌(Pseudomonas tomato)、山黄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remae)、涡轮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turbinellae)、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麻叶假霜霉
(Pseudoperonospora cannabina)、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葎草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humuli)、Pseudopezicula tetraspora、葡萄角斑叶焦病菌
(Pseudopezicula tracheiphila)、琼斯氏假盘菌(Pseudopeziza jonesii)、苜蓿假盘菌
(Pseudopeziza medicaginis)、三叶草假盘菌(Pseudopeziza trifolii)、Pseudoseptoria donacis、柄锈菌属(Puccinia)、狭窄柄锈菌(Puccinia angustata)、花生柄锈菌
(Puccinia arachidis)、三芒草柄锈菌(Puccinia aristidae)、芦笋柄锈菌(Puccinia
asparagi)、卡 卡 巴 塔柄 锈 菌 (Puccinia cacabata)、风 铃草 柄 锈 菌 (Puccinia campanulae)、红花柄锈菌(Puccinia carthami)、冠状柄锈菌(Puccinia coronate)、冠状柄锈菌大麦变种(Puccinia coronata var.hordei)、异株柄锈菌(Puccinia dioicae)、蔗
茅柄锈菌(Puccinia erianthi)、莴苣柄锈菌生菜变种(Puccinia extensicola var.
hieraciata)、向日葵柄锈菌(Puccinia helianthi)、大麦柄锈菌(Puccinia hordei)、杰卡柄锈菌太阳变种(Puccinia jaceae var.solstitialis)、屈恩柄锈 菌(Puccinia
kuehnii)、玛丽-威尔逊柄锈菌(Puccinia mariae-wilsoniae)、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薄荷柄锈菌(Puccinia menthae)、天竺葵-带状柄锈菌(Puccinia
pelargonii-zonalis)、皮氏柄锈菌(Puccinia pittieriana)、早熟禾柄锈菌(Puccinia
poarum)、番石榴柄锈菌(Puccinia psidii)、紫柄锈菌(Puccinia purpurea)、小麦叶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谢尔登柄锈菌(Puccinia schedonnardii)、无柄柄锈菌
(Puccinia sessilis)、多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hordei)、多形柄锈菌多形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var.striiformis)细小柄锈菌(Puccinia
subnitens)、亚纹柄锈菌籼稻变种(Puccinia substriata var.indica)、毛瘤柄锈菌
(Puccinia verruca)、苍耳子柄锈菌(Puccinia xanthii)、柄锈菌科(Pucciniaceae)、膨痂锈菌属(Pucciniastrum)、美洲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 americanum)、北极膨痂锈菌
(Pucciniastrum arcticum)、榛树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 coryli)、柳叶菜膨痂锈菌
(Pucciniastrum epilobii)、绣球花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 hydrangeae)、墨西哥玉米
胞囊线虫(Punctodera chalcoensis)、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杜鹃花芽链束梗孢(Pycnostysanus azaleae)、番茄棘壳孢
(Pyrenochaeta lycopersici)、洋葱棘壳孢(Pyrenochaeta terrestris)、芸苔属埋核盘菌(Pyrenopeziza brassicae)、核 腔菌 属(Pyrenophora)、燕 麦核 腔菌 (Pyrenophora
avenae)、毛壳核腔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禾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核腔菌(Pyrenophora seminiperda)、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 f.maculata)、核 腔菌 (Pyrenophora teres f.teres)、小麦 -褐 斑 核 腔 菌
(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腐霉科(Pythiaceae)、腐霉目(Pythiales)、腐霉属
(Pythium)、棘腐霉(Pythium acanthic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粟苗腐霉(Pythium aristosporum)、玉蜀黍根腐菌(Pythium arrhenomanes)、毕思曼腐霉
(Pythium buismaniae)、德氏腐霉(Pythium debaryanum)、德里腐霉(Pythium deliense)、宽雄腐霉(Pythium dissotocum)、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异宗腐霉(Pythium
heterothallicum)、下花腐霉(Pythium hypogynum)、畸雌腐霉(Pythium irregulare)、岩山腐霉(Pythium iwayamae)、橡果腐霉(Pythium mastophorum)、奇雄腐霉(Pythium
middletonii)、结群腐霉(Pythium myriotylum)、奥坎腐霉(Pythium okanoganense)、帕蒂卡腐霉(Pythium paddicum)、帕罗坎德腐霉(Pythium paroecandrum)、恶性腐霉(Pythium perniciosum)、喙腐霉(Pythium rostratum)、硬腐霉(Pythium scleroteichum)、刺腐霉
(Pythium spinosum)、华丽腐霉(Pythium splendens)、具沟腐霉(Pythium sulcatum)、林腐霉(Pythium sylvaticum)、缓生腐霉(Pythium tardicrescens)、侧雄腐霉(Pythium
tracheiphilum)、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终极腐霉终极变种(Pythium ultimum
var.ultimum)、钟器腐霉(Pythium vexans)、墓菜腐霉(Pythium violae)、卷旋腐霉
(Pythium volutum)、尖吻五沟线虫(Quinisulcius acutus)、球头五沟线虫(Quinisulcius capitatus)、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ous similis)、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香蕉枝氯霉(Ramichloridium
musae)、柱隔孢属(Ramularia)、甜菜生柱隔孢(Ramularia beticola)、棕色柱隔孢
(Ramularia brunnea)、榛树柱隔孢(Ramularia coryli)、仙客来生柱隔孢(Ramularia
cyclaminicola)、大孢柱隔孢(Ramularia macrospora)、薄荷生柱隔孢(Ramularia
menthicola)、板口线虫柱隔孢(Ramularia necator)、柱隔孢(Ramularia primulae)、菠菜柱隔孢(Ramularia spinaciae)、细小柱隔孢(Ramularia subtilis)、柔嫩柱隔孢
(Ramularia tenella)、高粱座枝孢(Ramulispora sorghi)、高粱生座枝孢(Ramulispora
sorghicola)、双色伏革菌(Resinicium bicolor)、花旗松落叶病菌(Rhabdocline
pseudotsugae)、韦氏落叶病菌弹状病毒(Rhabdocline weirii Rhabdoviridae)、树皮生鼻毛癣菌(Rhinocladium corticola)、丝核菌属(Rhizoctonia)、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核覆盆子丝核菌(Rhizoctonia rubi)、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皮质下根状菌丝束(Rhizomorpha subcorticalis)、禾本科根生壶菌(Rhizophydium
graminis)、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甘蓝黑斑根霉(Rhizopus circinans)、微孢根霉小孢子变种(Rhizopus microsporus var.microspores)、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红球菌(Rhodococcus fascians)、喙孢属(Rhynchosporium)、黑麦喙孢(Rhynchosporium
secalis)、微红皱盘菌(Rhytidhysteron rufulum)、槭斑痣盘菌(Rhytisma acerinum)、葡萄斑痣盘菌(Rhytisma vitis)、平丝硬孔菌(Rigidoporus lineatus)、小孔硬孔菌
(Rigidoporus microporus)、榆硬 孔 菌(Rigidoporus ulmarius)、维 科 特 核 腔 菌
(Rigidoporus vinctus)、弧曲座坚壳(Rosellinia arcuata)、锥孢座坚壳(Rosellinia
bunodes)、褐座坚壳(Rosellinia necatrix)、梭孢座坚壳(Rosellinia pepo)、菌丝座坚壳(Rosellinia subiculata)、肾状线虫属(Rotylenchulus)、微小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parvus)、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短尾肾状线虫(Rotylenchus
brachyurus)、盘旋线虫(Rotylenchus robustus)、Saccharicola taiwanensis、佛罗伦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florentinus)、克鲁弗酵母(Saccharomyces kluyveri)、稻帚枝霉(Sarocladium oryzae)、叉钩丝壳属(Sawadaea)、图拉斯叉钩丝壳(Sawadaea tulasnei)、大麻 无柄 胶 炱(Schiffnerula cannabis)、Schizoparme straminea、发 酵裂 褶 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淡 黄 裂 孔 菌(Schizopora flavipora)、仁 果 裂 盾 菌
(Schizothyrium pomi)、Scleroderris canker、 大 孢 指 疫 霉 (Sclerophthora
macrospora)、玉米褐条霜霉病菌(Sclerophthora rayssiae)、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
graminicola)、指 梗 霉(Sclerospora mischanthi)、北 方 贝 核 盘 菌 (Sclerotinia borealis)、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蓖麻子核盘菌(Sclerotinia ricini)、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斯博菲亚核盘菌(Sclerotinia spermophila)、车轴草核盘菌 (Sclerotinia trifoliorum)、核 菌 属 (Sclerotium)、桂 枝 核 菌 (Sclerotium
cinnamomi)、飞 燕 草 核 菌(Sclerotium delphinii)、小 尾 盾 线 虫 (Scutellonema brachyurum)、卡文斯盾线虫(Scutellonema cavenessi)、Scytinostroma galactinum、玛丽端毛孢(Seimatosporium mariae)、杜鹃花端毛孢(Seimatosporium rhododendri)、亚麻生 壳 月 孢(Selenophoma linicola)、隔 担 菌 属 (Septobasidium)、茂 物 隔 担 菌
(Septobasidium bogoriense)、多毛隔担菌(Septobasidium pilosum)、假花梗隔担菌
(Septobasidium pseudopedicellatum)、茶茎隔担菌(Septobasidium theae)、Septocyta ruborum、翻白草隔孢菌(Septogloeum potentillae)、壳针孢属(Septoria)、针状壳针孢
(Septoria aciculosa)、葡萄壳针孢(Septoria ampelina)、杜鹃花壳针孢(Septoria
azalea)、甘薯生壳针孢(Septoria bataticola)、风铃草壳针孢(Septoria campanulae)、大麻壳针孢(Septoria cannabis)、山核桃壳针孢(Septoria caryae)、柑桔壳针孢
(Septoria citri)、葫芦科壳针孢(Septoria cucurbitacearum)、达罗壳针孢(Septoria
darrowii)、石竹壳针孢(Septoria dianthi)、芭蕉壳针孢(Septoria eumusae)、草莓壳针孢(Septoria fragariae)、草莓生壳针孢(Septoria fragariaecola)、大豆壳针孢
(Septoria glycines)、向日葵壳针孢(Septoria helianthi)、矮小壳针孢(Septoria
humuli)、绣球花壳针孢(Septoria hydrangeae)、莴苣壳针孢(Septoria lactucae)、枫香壳针孢(Septoria liquidambaris)、番茄壳针孢(Septoria lycopersici)、番茄壳针孢马
拉古变种(Septoria lycopersici var.malagutii)、薄荷壳针孢(Septoria menthae)、榆
壳针孢(Septoria ostryae)、大麦壳针孢(Septoria passerinii)、豌豆壳针孢(Septoria pisi)、黄连木壳针孢(Septoria pistaciae)、梧桐壳针孢(Septoria platanifolia)、杜鹃花壳针孢(Septoria rhododendri)、黑麦壳针孢(Septoria secalis)、兰花壳针孢
(Septoria selenophomoides)、吻状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rostrata)、玉米毛球腔菌
(Setosphaeria turcica)、灰毛陷孢(Sirosporium diffusum)、绣球菌属(Sparassis)、痂圆孢属(Sphaceloma)、花生痂圆孢(Sphaceloma arachidis)、榛树痂圆孢(Sphaceloma
coryli)、薄荷痂圆孢(Sphaceloma menthae)、鳄梨痂圆孢(Sphaceloma perseae)、猩猩木痂圆孢(Sphaceloma poinsettiae)、半知菌亚门痂圆孢(Sphaceloma pyrinum)、兰迪痂圆
孢(Sphaceloma randii)、甘蔗痂圆孢(Sphaceloma sacchari)、茶茎痂圆孢(Sphaceloma
theae)、丝 孢 堆 黑 粉 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梧 桐 球 腔 菌 (Sphaerella
platanifolia)、柑橘枝瘤病菌(Sphaeropsis tumefaciens)、单囊壳属(Sphaerotheca)、
棕丝单囊壳(Sphaerotheca castagnei)、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黄草
消亚球壳(Sphaerulina oryzina)、地黄亚球壳(Sphaerulina rehmiana)、覆盆子亚球壳
(Sphaerulina rubi)、兰花孢锈菌(Sphenospora kevorkianii)、Spiniger meineckellus、螺原体属(Spiroplasma)、单色毡被菌(Spongipellis unicolor)、高粱散孢堆黑粉菌
(Sporisorium cruentum)、杯形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ehrenbergi)、甘蔗鞭黑粉菌
(Sporisorium scitamineum)、高粱坚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sorghi)、苜蓿黄斑病菌
(Sporonema phacidioides)、燕麦壳多孢黑小麦专化型(Stagonospora avenae f.sp.
triticae)、草木樨壳多孢(Stagonospora meliloti)、阔边壳多孢(Stagonospora
recedens)、甘 蔗 壳 多 孢(Stagonospora sacchari)、台 南 壳 多 孢 (Stagonospora tainanensis)、赭黄齿耳(Steccherinum ochraceum)、Stegocintractia junci、榆树黑斑病菌(Stegophora ulmea)、苜蓿 匍柄霉(Stemphylium alfalfa)、柏 乐科匍柄 霉
(Stemphylium bolickii)、大麻叶匍柄霉(Stemphylium cannabinum)、小球匍柄霉
(Stemphylium globuliferum)、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束状匍柄霉
(Stemphylium sarciniforme)、茄 匍 柄 霉 (Stemphylium solani)、膨 胀 匍 柄 霉
(Stemphylium vesicarium)、花烛 生疣丝孢(Stenella anthuriicola)、韧革菌 属
(Stereum)、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银丝韧革菌(Stereum rameale)、血痕韧革菌
(Stereum sanguinolentum)、 柱 头 真 菌 病 菌 (Stigmatomycosis)、Stigmella
platani-racemosae、小 点 霉 属(Stigmina carpophila)、枫 香 小 点 霉 (Stigmina
liquidambaris)、棕榈小点霉(Stigmina palmivora)、车前草小点霉(Stigmina platani)、车前草-鸡子木小点霉(Stigmina platani-racemosae)、Subanguina radicicola、
Subanguina wevelli、多孔四胞小球壳菌(Sydowia polyspora)、Sydowiella depressula、间座壳属(Sydowiellaceae)、癌肿病集壶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草莓集壶菌
(Synchytrium fragariae)、枫香集壶菌(Synchytrium liquidambaris)、牛樟薄孔菌
(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塔普斯梭状芽孢杆菌(Tapesia acuformis)、塔普斯小麦
眼斑病菌(Tapesia yallundae)、黄化植物外囊菌(Taphrina aurea)、梨外囊菌(Taphrina bullata)、青灰外囊菌(Taphrina caerulescens)、榛树外囊菌(Taphrina coryli)、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恩莫斯波外囊菌(Taphrina entomospora)、约翰逊外囊菌
(Taphrina johansonii)、翻白草外囊菌(Taphrina potentillae)、榆叶外囊菌(Taphrina ulmi)、威斯纳外囊菌(Taphrina wiesneri)、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根串珠霉属(Thielaviopsis)、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紧凑门座孢
(Thyrostroma compactum)、狼尾草腥黑粉菌(Tilletia barclayana)、小麦网腥黑粉菌
(Tilletia caries)、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光滑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黑麦草腥黑粉菌(Tilletia walkeri)、茁叁腥黑粉菌(Tilletiariaceae)、烟草坏死病毒(Tobacco necrosis virus)、间座壳属
(Togniniaceae)、Trachysphaera fructigena、偏肿栓菌(Trametes gibbosa)、多毛栓菌
(Trametes hirsute)、角壳栓菌(Trametes nivosa)、白腐栓菌(Trametes pubescens)、变色疣双胞锈菌桃属专化型(Tranzschelia discolor f.sp.persica)、桃李多刺疣双胞锈菌
变色变种(Tranzschelia pruni-spinosae var.discolor)、囊孔附毛菌(Trichaptum
biform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粉红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Tripospermum
acerinum、截盘多毛孢属(Truncatella)、稠李截盘多毛孢(Truncatella laurocerasi)、砖红瘤座孢 (Tubercularia lateritia)、榆瘤座 孢(Tubercularia ulmea)、Tubeufia
pezizula、Tunstallia aculeata、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花生矮化线虫
(Tylenchorhynchus brevilineatus)、克莱顿矮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claytoni)、顺逆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dubius)、最大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maximus)、裸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nudus)、菜豆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phaseoli)、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vulgaris)、玉米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zeae)、柑橘半
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易达核瑚菌(Typhula idahoensis)、肉孢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e)、雪腐病核瑚菌(Typhula ishikariensis)、雪腐病核瑚菌美洲沉香
变种(Typhula ishikariensis var.canadensis)、变体核瑚菌(Typhula variabilis)、棒
丝壳属(Typhulochaeta)、卡克斯干酪菌(Tyromyces calkinsii)、薄皮干酪菌(Tyromyces chioneus)、乳干酪菌(Tyromyces galactinus)、黑细极格孢(Ulocladium atrum)、群生细基格孢(Ulocladium consortiale)、钩丝壳属(Uncinula)、大孢钩丝壳(Uncinula
macrospora)、板 口 线虫 钩丝 壳(Uncinula necator)、腓尼 基 夏孢 锈菌 (Uredo
behnickiana)、克氏夏孢锈菌(Uredo kriegeriana)、香蕉叶锈病(Uredo musae)、(Uredo nigropuncta)、(Uredo rangelii)、条黑粉菌属(Urocystis)、草条黑粉菌(Urocystis
agropyri)、芸苔条黑粉菌(Urocystis brassicae)、隐条黑粉菌(Urocystis occulta)、单胞锈菌属(Uromyces)、单胞锈菌(Uromyces apiosporus)、甜菜生单胞锈菌(Uromyces
beticola)、单胞锈菌(Uromyces ciceris-arietini)、石竹单胞锈菌(Uromyces dianthi)、百脉根类锈病菌(Uromyces euphorbiae)、禾谷类单胞锈菌(Uromyces graminis)、钩单胞
锈菌(Uromyces inconspicuus)、线纹单胞锈菌新北亚种(Uromyces lineolatus subsp.
nearcticus)、苜蓿单胞锈菌(Uromyces medicaginis)、香蕉单胞锈菌(Uromyces musae)、长椭圆单胞锈菌(Uromyces oblongus)、豌豆单胞锈菌(Uromyces pisi-sativi)、猩猩木单胞锈菌(Uromyces var.poinsettiae)、白车轴草单胞锈菌脱落变种(Uromyces
trifolii-repentis var.fallens)、蚕豆单胞锈菌蚕豆变种(Uromyces viciae-fabae
var.viciae-fabae)、尾囊 壶菌(Urophlyctis leproides)、尾 囊壶菌 (Urophlyctis
trifolii)、Urophora cardui、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黑粉菌属(Ustilago)、燕麦散黑粉菌(Ustilago avenae)、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黑质黑粉菌属 (Ustilago nigra)、裸 黑 粉 菌(Ustilago nuda)、甘蔗 鞭 黑 粉菌 (Ustilago
scitaminea)、小麦散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金钟胴炫菌(Valsa abietis)、梨干腐烂菌(Valsa ambiens)、奥尔斯瓦特黑腐皮壳(Valsa auerswaldii)、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ceratosperma)、昆氏黑腐皮壳(Valsa kunzei)、妮维雅黑腐皮壳(Valsa nivea)、杨树腐烂病菌(Valsa sordida)、Valsaria insitiva、嗜果黑星菌(Venturia carpophila)、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yrina)、香蕉嗜粪维罗纳霉(Veronaea musae)、轮枝孢属(Verticillium)、黑白轮枝孢
(Verticillium albo-atrum)、黑白轮枝孢薄荷变种(Verticillium albo-atrum var.
menthae)、大 丽 轮 枝 孢(Verticillium dahliae)、长 孢 轮 枝 孢 (Verticillium
longisporum)、轮枝孢(Verticillium theobromae)、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绿化(Virescence)、Waitea circinata、Wuestneiopsis Georgiana、葡 萄 黄 单 胞 菌
(Xanthomonas ampelina)、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Xeromphalina fraxinophila、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贝克剑线虫(Xiphinema bakeri)、短颈剑线虫
(Xiphinema brevicolle)、异尾剑线虫(Xiphinema diversicaudatum)、标明剑线虫
(Xiphinema insigne)、瑞斯剑线虫(Xiphinema rivesi)、温特斯剑线虫(Xiphinema
vuittenezi)、苹果炭角菌(Xylaria mali)、多型炭角菌(Xylaria polymorpha)、叶缘焦枯病菌(Xylella fastidiosa)、嗜木杆菌属(Xylophilus)、葡萄细菌性疫病菌(Xylophilus
ampelinus)、Zopfia rhizophila、拜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以及罗伦丁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florentinus)。
[0148] 昆虫和蠕虫病原体包括豌豆属条纹瓜叶甲、豌豆蚜、非洲粘虫、非洲蜜蜂、潜蝇科、蒙达地老虎(Agrotis munda)、泊林考里斯地老虎(Agrotis porphyricollis)、柑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woglumi)、欧洲甘蓝粉虱(Aleyrodes proletella)、黑菌虫
(Alphitobius diaperinus)、葡萄跳甲(Altica chalybea)、南瓜缘蝽(Anasa tristis)、
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奥地利丽金龟(Anisoplia austriaca)、苹果开花象
鼻虫(Anthonomus pomorum)、草莓花象(Anthonomus signatus)、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阿帕弗秀夜蛾(Apamea apamiformis)、尼维萨秀夜蛾(Apamea niveivenosa)、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 spp.)、蚜虫(aphid)、绵蚜(Aphis gossypii)、苹果蛆
(apple maggot)、阿根廷蚂蚁(Argentine ant)、行军切叶虫(army cutworm)、Arotrophora arcuatalis、咖啡链蚧(Asterolecanium coffeae)、Athous haemorrhoidalis、守瓜属
(Aulacophora)、澳洲蝗灾(Australian plague locust)、Bactericera cockerelli、果实蝇属(Bactrocera)、番石榴果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agrada hilaris、胡桃天牛
(banded hickory borer)、甜菜夜蛾(beet armyworm)、刺线虫属(Belonolaimus spp.)、
蚕豆蚜(black bean aphid)、Blepharidopterus chlorionis、亚澳白裙夜蛾(Bogong
moth)、棉铃象甲(boll weevil)、斯米格迟眼蕈蚊(Bradysia similigibbosa)、芸薹荚瘿蚊(Brassica pod midge)、芸苔属菜蚜(Brevicoryne brassicae)、褐飞蝗(brown locust)、棕色大理石纹蝽(brown marmorated stink bug)、褐飞虱(brown planthopper)、伞滑
刃属(Bursephelenchus spp.)、甘蓝夜蛾(cabbage Moth)、菜青虫(cabbage worm)、四
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蔗蛀茎象甲(cane beetle)、胡萝卜茎蝇(carrot
fly)、谷物囊肿线虫、瘿蚊科(Cecidomyiidae)、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纳
塔尔实蝇(Ceratitis rosa)、黑角负泥虫(cereal leaf beetle)、矮黄潜蝇(Chlorops
pumilionis)、柑桔天牛(citrus long-horned beetle)、咖啡绿软蚧(Coccus viridis)、
苹果卷叶蛾(codling moth)、咖啡茎象甲(coffee borer beetle)、科罗拉多金花虫
(colorado potato beetle)、杂拟谷盗(confused flour beetle)、草螟(crambus)、黄瓜叶甲(cucumber beetle)、象鼻虫(Curculio nucum)、象鼻虫(Curculio occidentis)、切根虫(cutworm)、北方贝方头甲(Cyclocephala borealis)、深色剑状草(dark sword-grass)、枣石甲虫(date stone beetle)、种蝇属(Delia spp.)、葱地种蝇(Delia antiqua)、萝卜地种蝇(Delia floralis)、甘蓝地种蝇(Delia radicum)、沙漠蝗虫(Desert locust)、星叶甲
属(Diabrotica)、黄瓜条叶甲(Diabrotica balteata)、南美叶甲(Diabrotica speciosa)、小菜蛾(diamondback moth)、瓜绢野螟(Diaphania indica)、黄瓜绢野螟(Diaphania
nitidalis)、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蔗根非耳象(Diaprepes abbreviatus)、
小蔗杆草螟(Diatraea saccharalis)、特种蝗虫(differential grasshopper)、茎
线虫属(Ditylenchus spp.)、摩洛哥戟纹蝗(Dociostaurus maroccanus)、樱桃实蝇
(Drosophila suzukii)、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Earias perhuegeli、横带芫
菁(Epicauta vittata)、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香蕉弄蝶(Erionota
thrax)、绵蚜亚科(Eriosomatinae)、Euleia heraclei、Eumetopina flavipes、女贞细卷蛾(Eupoecilia ambiguella)、欧洲玉米螟(European corn borer)、马齿苋菜蝽(Eurydema
oleracea)、麦扁盾蝽(Eurygaster integriceps)、森林红蝽(forest bug)、东方花蓟马
(Frankliniella tritici)、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黑切根虫(garden dart)、
玻璃翅叶蝉(glassy-winged sharpshooter)、温室粉虱(greenhouse whitefly)、东方
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苹果芽小卷蛾(Gryllus pennsylvanicus)、吉普赛蛾
(gypsy moth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大豆荚虫(Helicoverpa gelotopoeon)、斑实夜蛾(Helicoverpa punctigera)、美洲棉铃虫(Helicoverpa zea)、烟芽夜蛾
(Heliothis virescens)、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
黑森瘿蚊(Hessian fly)、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 spp.)、小绿叶蝉(Jacobiasca
formosana)、日本金龟子(Japanese beetle)、谷斑皮蠹(Khapra beetle)、波纹小灰蝶
(Lampides boeticus)、潜叶虫(leaf miner)、鳞鳃金龟(Lepidiota consobrina)、桔紫
蛎蚧(Lepidosaphes beckii)、榆蛎盾蚧(Lepidosaphes ulmi)、喙缘蝽(Leptoglossus
zonatus)、圆额盲蝽(Leptopterna dolabrata)、小蜡螟(lesser wax moth)、银 潜
蛾属(蛾)(Leucoptera(moth))、咖啡 银潜 蛾(Leucoptera caffeina)、浅 棕苹 果
蛾(light brown apple moth)、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长尾弄蝶
(long-tailed Skipper)、草盲蝽属(Lygus)、豆荚草盲蝽(Lygus hesperus)、桑粉介壳虫
(Maconellicoccus hirsutus)、蔷薇鳃角金龟(Macrodactylus subspinosus)、大戟长管
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玉米象(maize weevil)、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大麦瘿蚊(Mayetiola hordei)、粉蚧(Mealybug)、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筛豆龟蝽
(Megacopta cribraria)、葡萄花翅小卷蛾(Metcalfa pruinosa)、(moths)、葱谷蛾(leek moth)、桃蚜(Myzus persicae)、Naccobus spp.、稻绿蝽(Nezara viridula)、橡树带蛾毛虫(oak processionary)、橄榄实蝇(olive fruit fly)、单形蛇潜蝇(Ophiomyia simplex)、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禾蝇属(Opomyza)、禾蝇种(Opomyza florum)、禾蝇
科(Opomyzidae)、瑞典麦秆蝇(Oscinella frit)、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棉籽长蝽(Oxycarenus hyalinipennis)、木瓜粉虫(papaya mealy bug)、非洲达摩凤
蝶(Papilio demodocus)、Paratachardina pseudolobata、蝽 总 科 (Pentatomoidea)、
马铃薯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鳃角金龟属(Phyllophaga)、葡萄根病蚜
(Phylloxera)、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根瘤蚜总科(Phylloxeroidea)、欧洲粉蝶
(Pieris brassicae)、棉红铃虫(pink bollworm)、桔粉介壳虫(Planococcus citri)、
Platynota idaeusalis、梅锥象甲(Plum curculio)、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spp.)、
加州锯天牛(Prionus californicus)、暗色粉蚧(Pseudococcus viburni)、紫斑谷螟
(Pyralis farinalis)、红火蚁(red imported fire ant)、红翅蝗(red locust)、根腐线虫(root lesion nematodes)、根结线虫(root knot nematodes)、穿孔线虫属(Radopholus
spp.)、肾状线虫属(Rotylenchulus spp.)、樱桃绕实蝇(Rhagoletis cerasi)、西部樱桃实蝇(Rhagoletis indifferens)、蓝橘绕实蝇(Rhagoletis mendax)、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美 松 梢 小 卷 蛾 (Rhyacionia frustrana)、红 棕 象 甲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棕榈象甲(Rhynchophorus palmarum)、谷蠹属(Rhyzopertha)、米蛾(rice moth)、麦蝽(rice stink bug)、俄罗斯小麦蚜虫(Russian wheat aphid)、圣约瑟虫
(San Jose scale)、蚧壳虫(scale insect)、美洲沙漠虫皇(Schistocerca americana)、
眼蕈蚊科(Sciaridae)、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盾蝽科(Scutelleridae)、
Scutiphora pedicellata、麦粒瘿线虫(seed gall nematodes)、菲州菊斑蝇(serpentine leaf miner)、银叶粉虱、黄色伪毛蚜(Sipha flava)、小蜂巢甲虫、巨座玉米螟、大豆蚜、Spodoptera cilium、斜纹夜盗虫、黄瓜十一星叶甲、南瓜蔓吉丁虫、对茎干线虫、Stenotus binotatus、Strauzia longipennis、黄条叶蚤、sunn pest、甘薯虫(sweetpotato bug)、牧草盲蝽、蓟马、Thrips angusticeps、南黄蓟马、褐色橘蚜、毛刺线虫属、非洲木虱、黄地老虎、番茄斑潜蝇、垫刃线虫属、不同的地毯甲虫、石榴小灰蝶、蜡虫、西方玉米根虫、西花蓟马、麦虫蝇、麦象、粉虱、松白条尺蠖蛾、以及剑线虫属。
[0149] 例如,昆虫或蠕虫病原体可以是粘虫、小地老虎、欧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切根虫、日本甲虫、小玉米茎蛀虫、玉米象虫、种蝇、结网虫、玉米草螟、南部玉米根虫、南部马铃薯金针虫、普通蛀茎夜蛾、甘蔗犀金龟、蛴螬、甘蓝粉纹夜蛾、棉铃象虫、黄色条纹粘虫、橙足负泥虫、高粱长蝽、蚜虫、甜菜夜蛾、墨西哥豆瓢虫、大豆夜蛾、大豆天牛、或其组合。
[0150] 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和肽
[0151] 本发明还涉及以下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蛋白或肽。
[0152] 例如,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包括降解胁迫相关化合物的酶。胁迫相关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活性氧物质、氧化氮、氧脂素、以及酚醛塑料。具体的活性氧物质包括羟基、过氧化氢、氧、以及超氧化物。降解胁迫相关化合物的酶可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过氧化物酶、抗氧化酶、或抗氧化肽。
[0153] 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还可包括保护植物免于环境胁迫的蛋白或肽。环境胁迫可包括例如、干旱、洪水、热、冰冻、盐、重金属、低pH、高pH或其组合。例如,保护植物免于环境胁迫的蛋白或肽可包括冰核蛋白、脯氨酰肽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异分支酸合酶、异分支酸丙酮酸裂解酶、或胆碱脱氢酶。
[0154] 植物结合蛋白和肽
[0155] 本发明还涉及以下融合蛋白,其包含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以及至少一种植物结合蛋白或肽。植物结合蛋白或肽可以是能特异性地或非特异性地结合至植物的任何部分(例如,植物根部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叶、茎、花或果实)或植物物质的任何蛋白或肽。因此,例如,植物结合蛋白或肽可以是根结合蛋白或肽、或叶结合蛋白或肽。
[0156] 适合的植物结合蛋白及肽包括粘附素(例如根粘素)、鞭毛蛋白、omptin、外源凝集素、扩张蛋白、生物膜结构蛋白(例如TasA或YuaB)菌毛蛋白、卷曲蛋白(curlus
protein)、紧密粘附素、侵袭素、凝集素、以及非菌毛蛋白。
[0157] 其他融合蛋白
[0158]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含至少一种目标蛋白或肽和外孢壁蛋白的融合蛋白,所述外孢壁蛋白包括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83、以及84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外孢壁蛋白。或者,外孢壁蛋白可包含与SEQ ID NO:71、75、80、81、82、
83、以及84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至少99%、或至少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159] 目标蛋白或肽可包括任何蛋白或肽。例如,目标蛋白或肽可包括本文所述的任何蛋白或肽。例如,目标蛋白或肽可包括本文所述的任何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本文所述的任何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本文所述的任何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
肽、或本文所述的任何植物结合蛋白或肽。
[0160] 因此,当目标蛋白或肽包括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时,所述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可包括肽激素、非激素肽、或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或者,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可包括降解或改变下文所述的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任何
酶。
[0161] 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016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所述融合蛋白可以是以上论述的任何融合蛋白。
[0163] 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共表达以上论述的任何融合蛋白中的两种或更多种。例如,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共表达至少一种包含植物结合蛋白或肽的融合蛋
白、以及至少一种包含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至少一种包含保护植物免受病
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的融合蛋白、或至少一种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
[0164] 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包括炭疽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假蕈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gaemokensis、韦氏芽孢杆菌、或其组合。例如,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包括蜡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假蕈状芽孢杆菌、或蕈状芽孢杆菌。具体说来,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或蕈状芽孢杆菌。
[0165] 为了产生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标准方法将任何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与编码融合蛋白的载体缀合、用所述载体转导或转
化。随后可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筛选细菌以鉴别转化株。例如,当载体包括抗生素抗性基因时,可就抗生素抗性对细菌进行筛选。或者,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可被整合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宿主的染色体DNA中。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随后暴露于将诱发
孢子形成的条件。用于诱发孢子形成的适合的条件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例如,可将重组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铺板于琼脂板上,并且在约30℃的温度下孵育若干天(例如3天)。
[0166] 还可适当地使用任何以上种的失活菌株、无毒菌株、或遗传操作的菌株。例如,可使用缺乏Cry毒素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或者或另外,一旦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孢子已经产生,它们便可失活以防止一旦使用时的进一步萌芽。可使用本领域中已
知的使细菌孢子失活的任何方法。适合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热处理、γ辐射、x-射线辐射、UV-A辐射、UV-B辐射、化学处理(例如,用戊二醛、甲醛、过氧化氢、乙酸、漂白剂、或其任何组合处理)、或其组合。或者,可使用来源于非产毒菌株、或遗传上或物理上失活菌株的孢子。
[0167] 具有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和/或其他有益属性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0168] 许多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菌株具有固有的有益属性。例如,一些菌株具有植物生长促进作用。本文所述的任何融合蛋白都可在所述菌株中表达。
[0169] 例如,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包括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
[0170] 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可包括产生杀虫毒素(例如Cry毒素)、产生杀真菌化合物(例如,β-1,3-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溶细胞酶、或其组合)、产生杀线虫化合物(例如Cry毒素)、产生杀菌化合物、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有抗性、包含一个或多个自由复制的质粒、结合至植物根部、定殖植物根部、形成生物膜、溶解营养素、分泌有机酸、或其任何组合的细菌菌株。
[0171] 例如,当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包括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时,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可包括蕈状芽孢杆菌BT155(NRRL号B-50921)、蕈状芽孢杆菌EE118(NRRL
号B-50918)、蕈状芽孢杆菌EE141(NRRL号B-50916)、蕈状芽孢杆菌BT46-3(NRRL号
B-50922)、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128(NRRL号B-50917)、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NRRL
号B-50924)、或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349(NRRL号B-50928)。这些菌株各自2014年
3月10日保藏在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科研局(ARS),地址1815 North University
Street,Peoria,Illinois 61604 U.S.A.,并且由以括号中提供的NRRL保藏号鉴别。
[0172] 这些植物生长促进菌株是从各种茁壮的植物根际中分离并且是由其16S rRNA序列(本文提供为SEQ ID NO.104-110)且经由生化测定来鉴别。借助于常规的生物化学和
形态指标将菌株至少鉴别为它们的属名称。用于证实格兰氏阳性菌株如杆菌的生化测定包
括在PEA培养基和营养琼脂上的生长、显微镜检查、在5%和7.5%NaCl培养基上的生长、
在pH 5和pH 9下的生长、在42℃和50℃下的生长、用纤维二糖、乳糖、甘油、葡萄糖、蔗糖、d-甘露醇以及淀粉发酵后便产生酸的能力;荧光颜料产生;明胶水解;硝酸盐还原作用;过氧化氢酶产生、淀粉水解;氧化酶反应、尿素酶产生及活力。这些菌株的鉴别及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论证进一步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
[0173] 例如,包含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包括蕈状芽孢杆菌BT155、蕈状芽孢杆菌EE141、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
员可表达本文所述的任何融合蛋白,例如,包含SEQ ID NO:60和非激素肽(例如,kunitz
胰蛋白酶抑制剂(KTI))、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例如脱乙酰壳多糖酶)的产生或活化中
所涉及的酶、植物结合蛋白或肽(例如TasA)、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例如
TasA)、或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例如,磷酸酶如PhoA或肌醇六磷酸酶、或内切葡聚糖酶)的融合蛋白。
[0174] 启动子
[0175]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融合蛋白可在产自于融合蛋白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的启动子控制下表达。例如,当融合蛋白包含来源于炭疽杆菌Sterne BclA的靶向序列(例如,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SEQ ID NO:1或SEQ ID NO:60)时或当融合蛋白包含全长BclA(SEQ ID
NO:2)或全长BclA的片段(例如SEQ ID NO:59)时,融合蛋白可在一般与炭疽杆菌Sterne
基因组中的BclA基因缔合的启动子(例如SEQ ID NO:85的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
[0176] 或者,融合蛋白可在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在一些情况下,产自于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的启动子将是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在其他情况下,产自于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的启动子不会是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在后一种情况下,用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替代天然启动子将可能是有利的。融合蛋白在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控制下的表达提供融合蛋白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
孢壁上的增加的表达。
[0177] 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可包含一个或多个σ-K孢子形成特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
[0178] 供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融合蛋白使用的适合的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包括以下表2中列出的那些:
[0179] 表2.启动子序列
[0180]
[0181]
[0182]
[0183] 在以上表2中列出的启动子序列中,σ-K孢子形成特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的位置由粗体和加下划线文本指示。Cry1A启动子(苏云金芽孢杆菌HD-73;SEQ ID NO:90)具
有总共四个σ-K序列,其中两个彼此重叠,如表2中的双下划线所指示。
[0184] 供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融合蛋白使用的优选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包括BetA启动子(炭疽杆菌Sterne;SEQ ID NO:86)、BclA启动子(炭疽杆菌Sterne;SEQ
ID NO:85)、BclA簇糖基转移酶操纵子1和2启动子(炭疽杆菌Sterne;SEQ ID NO:101和
102)、以及YVTNβ-螺旋桨蛋白启动子(韦氏芽孢杆菌KBAB 4;SEQ ID NO:89)。
[0185] 在任何本文所述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融合蛋白可在孢子形成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所述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
少80%、至少90%、至少95%、至少98%、至少99%、或100%同一性的核酸序列。
[0186] 当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103中任一个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80%、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一性的核酸序列时,一个或多个σ-K孢子
形成特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优选地与SEQ ID NO:85、86、87、88、89、90、91、92、93、94、95、
96、97、98、99、100、101、102、或103的相应核苷酸具有100%同一性。例如,如以上表2中所说明,炭疽杆菌Sterne的BclA启动子(SEQ ID NO:85)在核苷酸24-32、35-43、及129-137
处具有σ-K孢子形成特异性聚合酶启动子序列。因此,如果孢子形成启动子包含与SEQ ID NO:85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序列时,优选的是对应于SEQ ID NO:85的核苷
酸24-32、35-43、及129-137的孢子形成启动子的核苷酸与SEQ ID NO:85的核苷酸24-32、
35-43、及129-137具有100%同一性。
[0187] 制剂
[0188]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先前部分中所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和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制剂。
[0189] 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适用于农业用途的任何载体。例如,适合的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添加剂、水、增稠剂、抗结块剂、残渣分解剂、堆肥制剂、颗粒施用物、藻土、油、着色剂、稳定剂、防腐剂聚合物、包衣、及其组合。
[0190] 添加剂可包括油、树胶、树脂、粘土、聚氧乙二醇、萜烯、粘性有机物、脂肪酸酯、硫酸化醇、烷基磺酸盐、石油磺酸盐、醇硫酸盐、烷基丁烷钠diamate、硫代丁烷二酸钠的聚酯、苯乙腈衍生物、蛋白质性材料(例如,乳制品、小麦粉、大豆粉、血液、白蛋白、明胶或其组合)、或其组合。
[0191] 增稠剂可包括聚乙二醇的长链烷基磺酸酯、聚氧乙烯油酸酯或其组合。
[0192] 表面活性剂可包括重石油、重油馏出物、多元醇脂肪酸酯、聚乙氧基化脂肪酸酯、芳基烷基聚氧乙二醇、烷基胺乙酸酯、烷基芳基磺酸酯、多元醇、烷基磷酸酯、或其组合。
[0193] 抗结块剂包括钠盐、酸钙、硅藻土、或其组合。例如,钠盐可包括一甲基磺酸盐的钠盐、二甲基萘磺酸盐的钠盐、亚硫酸钠、硫酸钠或其组合。
[0194] 适合的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蛭石、木炭、糖厂碳化压滤泥浆、米糠、羧甲基纤维素泥炭、珍珠岩、细砂、碳酸钙、面粉、明矾、淀粉、滑石、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其组合。
[0195] 制剂可包括种子包被制剂、用于向植物或向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液体制剂、或用于向植物或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固体制剂
[0196] 例如,种子包被制剂可包括向种子施用的水基或油基溶液。或者,种子包被制剂可包含粉末或颗粒制剂以便施用于种子。
[0197] 用于向植物或向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液体制剂可包括浓缩制剂或即用制剂。
[0198] 用于向植物或向植物生长介质施用的固体制剂包括颗粒制剂或粉末剂。
[0199] 任何上述制剂还可包含农用化学品,例如肥料、微量元素肥料、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理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螺剂、杀藻剂、细菌菌剂、真菌菌剂或其组合。
[0200] 肥料可包括液体肥料。
[0201] 肥料可包括硫酸铵、硝酸铵、硝酸硫酸铵、氯化铵、硫酸氢铵、多硫化铵、硫代硫酸铵、氨水、无水氨、多磷酸铵、硫酸、硝酸钙、硝酸铵钙、硫酸钙、煅烧菱镁矿、方解石型石灰石、氧化钙、硝酸钙、白云灰岩、氢氧化钙、碳酸钙、磷酸氢二铵、磷酸一铵、硝酸镁、硫酸镁、硝酸氯化钾、硫酸镁钾、硫酸钾、硝酸钠、镁质灰岩、氧化镁、尿素、脲醛、尿素硝酸铵、硫包膜尿素、聚合物包膜尿素、亚异丁基双尿素、K2SO4-2MgSO4、钾盐镁矾、钾石盐、硫镁矾、泻盐、元素硫、泥灰岩、磨碎的牡蛎壳、鱼粉、油饼、鱼肥、血粉、磷酸岩、超级磷酸盐、矿渣、骨粉、木灰、粪肥、蝙蝠粪、泥煤苔、堆肥、绿砂、棉籽粉、羽毛粉、蟹粉、鱼乳化剂、腐殖酸或其组合。
[0202] 微量元素肥料可包括酸、硼酸盐、硼熔料、硫酸、铜熔料、铜螯合物、十水四硼酸钠、硫酸铁、氧化铁、硫酸铁铵、铁熔料、铁螯合物、硫酸锰、氧化锰、锰螯合物、氯化锰、锰熔料、钼酸钠、钼酸、硫酸锌、氧化锌、碳酸锌、锌熔料、磷酸锌、锌螯合物或其组合。
[0203] 杀虫剂可包括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杀螨剂、邻苯二甲酸烷基酯、硼酸、硼酸盐、氟化物、硫、卤代芳取代的脲、烃酯、基于生物的杀虫剂或其组合。
[0204] 除草剂可包括氯苯氧基化合物、硝基苯酚化合物、硝基甲酚化合物、联吡啶化合物、乙酰胺、脂肪族酸、苯胺、苯甲酰胺、苯甲酸、苯甲酸衍生物、茴香酸、茴香酸衍生物、苯甲腈、苯并噻二嗪酮二氧化物、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苯基氨基甲酸酯、氯吡啶基、环己烯酮衍生物、二硝基氨基苯衍生物、氟二硝基甲苯胺化合物、异噁唑啉酮、烟酸、异丙胺、异丙胺衍生物、噁二唑啉酮、磷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皮考啉酸化合物、三嗪、三唑、尿嘧啶、尿素衍生物、草藻灭、氯酸钠或其组合。
[0205] 杀真菌剂可包括取代苯、硫代氨基甲酸酯、乙烯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thiophthalidamide、铜化合物、有机汞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镉化合物、敌菌灵、苯菌灵、环己酰亚胺、多果定、土菌灵、异菌脲、甲霜灵、thiamimefon、嗪氨灵或其组合。
[0206] 真菌菌剂可包括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克劳德球囊霉科(Claroidoglomeraceae)的真菌菌剂、巨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无梗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小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内养囊霉科的真菌菌剂、Pacidsporaceae的真菌菌剂、多孢囊霉科的真菌菌剂、类球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原囊霉科的真菌菌剂、地管囊霉科的真菌菌剂、两性囊霉科的真菌菌剂、盾巨孢囊霉科(Scutellosporaceae)的真菌菌剂、Dentiscultataceae的真菌菌剂、Racocetraceae
的真菌菌剂、担子菌门的真菌菌剂、子囊菌门的真菌菌剂、接合菌门的真菌菌剂或其组合。
[0207] 细菌菌剂可包括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慢生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中慢生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异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中华根瘤菌属的细菌菌剂、克鲁维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菌属的细菌菌剂、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菌剂、固氮螺菌属的细菌菌剂、杆菌属的细菌菌剂、链霉菌属的细菌菌剂、类芽孢杆菌属的细菌菌剂、副球菌属的细菌菌剂、肠杆菌属的细菌菌剂、产碱杆菌属的细菌菌剂、分支杆菌属的细菌菌剂、木霉属的细菌菌剂、胶霉属的细菌菌剂、球囊霉属的细菌菌剂、克雷伯氏杆菌属的细菌菌剂或其组合。
[0208] 细菌菌剂可包括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可包括产生杀虫毒素(例如Cry毒素)、产生杀真菌化合物(例如,β-1,3-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
酶、溶细胞酶、或其组合)、产生杀线虫化合物(例如Cry毒素)、产生杀菌化合物、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有抗性、包含一个或多个自由复制的质粒、结合至植物根部、定殖植物根部、形成生物膜、溶解营养素、分泌有机酸、或其任何组合的细菌菌株。
[0209] 例如,细菌菌剂可包括阿氏芽孢杆菌CAP53(NRRL号B-50819)、阿氏芽孢杆菌CAP56(NRRL号B-50817)、弯曲芽孢杆菌BT054(NRRL号B-50816)、球形副球菌NC35(NRRL号
B-50820)、蕈状芽孢杆菌BT155(NRRL号B-50921)、阴沟肠杆菌CAP12(NRRL号B-50822)、
尼氏芽孢杆菌BOBA57(NRRL号NRRL B-50821)、蕈状芽孢杆菌EE118(NRRL号B-50918)、
枯草芽孢杆菌EE148(NRRL号B-50927)、粪产碱菌EE107(NRRL号B-50920)、蕈状芽孢杆
菌EE141(NRRL号B-50916)、蕈状芽孢杆菌BT46-3(NRRL号B-50922)、蜡样芽孢杆菌家
族成员EE128(NRRL号B-50917)、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NRRL号B-50924)、马赛类芽
孢杆菌BT23(NRRL号B-50923)、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349(NRRL号B-50928)、枯草芽
孢杆菌EE218(NRRL号B-50926)、巨大芽孢杆菌EE281(NRRL号B-50925)、或其组合。这
些菌株各自保藏在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科研局(ARS),地址在1815North University
Street,Peoria,Illinois 61604U.S.A.,于2013年3月11日(阿氏芽孢杆菌CAP53、阿氏
芽孢杆菌CAP56、弯曲芽孢杆菌BT054、球形副球菌NC35、阴沟肠杆菌CAP12、以及尼氏芽孢杆菌BOBA57)或于2014年3月10日(蕈状芽孢杆菌BT155、蕈状芽孢杆菌EE118、枯草芽
孢杆菌EE148、粪产碱菌EE107、蕈状芽孢杆菌EE141、蕈状芽孢杆菌BT46-3、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128、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马赛类芽孢杆菌BT23、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EE349、枯草芽孢杆菌EE218、以及巨大芽孢杆菌EE281),并且由以括号提供的NRRL号鉴别。
[0210] 这些植物生长促进菌株从各种茁壮的植物的根际中分离并且通过其16S rRNA序列(本文提供为SEQ ID NO.104-121)且经由生化测定来鉴别。借助于常规的生物化学和
形态指标将菌株至少鉴别为它们的属名称。用于证实革兰氏阴性菌株如球形副球菌、粪产
碱菌及阴沟肠杆菌的生化测定包括在麦康基氏培养基(MacConkey medium)和营养琼脂上
生长、显微镜检查、在5%和7.5%NaCl培养基上生长、在pH 5和pH 9下生长、在42℃和
50℃下生长、用纤维二糖、乳糖、甘油、葡萄糖、蔗糖、d-甘露醇以及淀粉发酵后产生酸的能力;荧光颜料产生;明胶水解;硝酸盐还原作用;淀粉水解;氧化酶反应、过氧化氢酶产生、尿素酶产生及活力。类似地,用于证实格兰氏阳性菌株如杆菌和类芽孢杆菌的生化测定包
括在PEA培养基和营养琼脂上生长、显微镜检查、在5%和7.5%NaCl培养基上生长、在pH
5和pH 9下生长、在42℃和50℃下生长、用纤维二糖、乳糖、甘油、葡萄糖、蔗糖、d-甘露醇以及淀粉发酵后产生酸的能力;荧光颜料产生;明胶水解;硝酸盐还原作用;过氧化氢酶产生、淀粉水解;氧化酶反应、尿素酶产生及活力。这些菌株的鉴别及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论证进一步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
[0211] 例如,所述制剂可包含细菌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包括球形副球菌NC35、阿氏芽孢杆菌CAP53、或巨大芽孢杆菌EE281,其中所述制剂进一步包含本文所述的任何重组蜡样
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包括本文的任何重组植物生长促进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菌株(例
如,重组蕈状芽孢杆菌BT155、蕈状芽孢杆菌EE141、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重组植物生长促进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菌株可表达本文所述的任何融合蛋白,例如,包含SEQ ID NO:60和非激素肽(例如,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KTI))、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例如脱
乙酰壳多糖酶)的产生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植物结合蛋白或肽(例如TasA)、保护植物免
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例如TasA)、或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
(例如,磷酸酶如PhoA或肌醇六磷酸酶、或内切葡聚糖酶)的融合蛋白。
[0212] 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
[0213]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包括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述的任何制剂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者,
可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述的任何制剂施用于植物、植物
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在所述方法中,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被物理地连接到重组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上。
[0214] 或者,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包括将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将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施用于植物、植物
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所述融合蛋白包含至少一种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
以及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植物生长刺激蛋白或肽被物理地连接到重组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上。所述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以是在以上
段落[0005]中所列的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中的任一者。
[0215] 此外,靶向序列可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43%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54%。或者,靶向序列可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SEQ ID NO:1、或SEQ ID NO:60组成。
[0216]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
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0217]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0%
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0218]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6%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56%
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63%。
[0219]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62%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62%
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0220]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68%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68%
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0221]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
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72%。
[0222]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75%
同一性,其中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0223]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
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81%。
[0224] 靶向序列可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90%。或者,靶向序列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
成,所述氨基酸序列由16个氨基酸组成且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至少约81%
同一性,其中与氨基酸25-35的同一性是至少约90%。
[0225] 或者,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可包含与SEQ ID NO: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44、46、48、50、52、54、56、58、59、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以及84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至少
99%、或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226] 植物生长刺激蛋白可包括酶。例如,所述酶可包括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所述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木质素氧化酶、蛋白酶、糖苷水解酶、磷酸酶、固氮酶、核酸酶、酰胺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淀粉酶、氨氧化酶、木质酶、葡萄糖苷酶、磷脂酶、肌醇六磷酸酶、果胶酶、葡聚糖酶、硫酸酯酶、尿素酶、木聚糖酶、以及铁载体。当被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施用于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时,包含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的融合蛋白可有助于植物附近的营养素的加工并且增强植物或植物附近的有益的细菌或真菌对营养素的摄取。
[0227] 适合的纤维素酶包括内切纤维素酶(例如,内切葡聚糖酶如枯草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苏云金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蜡样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外切纤维素酶(例如里氏木霉外切纤维素酶)、以及β-葡糖苷酶(例如,枯
草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苏云金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蜡样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或
克劳氏芽孢杆菌β-葡糖苷酶)。
[0228] 脂肪酶可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苏云金芽孢杆菌脂肪酶、蜡样芽孢杆菌脂肪酶或克劳氏芽孢杆菌脂肪酶。
[0229] 适合的木质素氧化酶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虫漆酶、乙二醛氧化酶、木质素酶以及锰过氧化物酶。
[0230] 蛋白酶可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蛋白酶、肽酶、内肽酶、外肽酶、嗜热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羧化酶、丝氨酸蛋白酶、谷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盐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或金属蛋白酶。
[0231] 磷酸酶可包括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酸单酯酶(例如PhoA4)、磷酸二酯水解酶、磷酸二酯酶、三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酰酸酐水解酶、焦磷酸酶、肌醇六磷酸酶(例如,枯草芽孢杆菌EE148肌醇六磷酸酶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肌醇六磷酸酶)、三偏磷酸酶或三磷酸酶。
[0232] 固氮酶可包括Nif家族固氮酶(例如,马赛类芽孢杆菌NifBDEHKNXV)。
[0233] 在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任何上述方法中,在所述包含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与在不含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相同植物
生长介质中的植物的生长相比展现增强的生长。
[0234] 在任何以上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中,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包括如上所述的细菌的任何重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
[0235] 在任何以上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方法中,融合蛋白可在任何如上所述的启动子控制下表达。
[0236] 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方法
[0237]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述的任何制剂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者,
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述的任何制剂施用
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在这些方法中,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被物理地连接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上。
[0238] 在包含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与在不含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相同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相比较不易受病原体的感染。病
原体易感性的降低可以是由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刺激植物免疫系统的结
果或可以由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或肽对病原体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
[0239] 用于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
[0240]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述的任何制剂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者,所述方法
包括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述的任何制剂施用于植物、植
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在这些方法中,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肽被物理地连接到所述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上。
[0241] 在包含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与在不含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相同植物生长介质中生长的植物相比较不易受到胁迫。
[0242] 用于将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方法
[0243]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述的任何制剂引入植物
生长介质中。或者,所述方法包括将以上论述的任何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以上论
述的任何制剂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植物结合蛋白或肽被物理地连接到重组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上。
[0244] 这些方法允许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结合至植物,以使得孢子保持在植物上。例如,这些方法允许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结合至植物的根部或植物的地上部分
(例如,叶、茎、果实、或花),以使得孢子保持在植物的根结构处或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上,而不会分散到植物生长介质中或植物地上部分周围的环境中。
[0245] 在用于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固定在植物上的任何方法中,植物结合蛋白或肽可选择性地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并将其保持在植物上或植物结构或子结
构上(例如,植物根部和植物根部的子结构或植物的地上部分或植物地上部分的子结构)。
[0246] 植物生长介质
[0247] 在任何上述方法中,植物生长介质是能支持植物生长的物质。植物生长介质可包括土壤、水、水溶液、砂子、砂砾、多糖、腐土、堆肥、泥煤苔、秸秆、原木、粘土、大豆粉、酵母提取物、或其组合。例如,植物生长介质包括土壤、堆肥、泥煤苔、或其组合。
[0248] 植物生长介质可任选地补充有酶的底物。例如,底物可包括色氨酸、一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例如,腺苷-3-三磷酸)、吲哚、三偏磷酸盐、铁氧还蛋白、乙偶姻、二乙酰、丙酮酸盐、乙酰乳酸、果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淀粉、几丁质、果胶、蛋白粉、纤维素衍生物、磷酸盐、乙偶姻、脱乙酰壳多糖、吲哚-3-乙酸的非活性衍生物、赤霉酸的非活性衍生物、木聚糖、胆碱、胆碱衍生物、脯氨酸、聚脯氨酸、富含脯氨酸的粉、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苯丙氨酸、分支酸、阿糖基木聚糖、脂肪、蜡、油、肌醇六磷酸、木质素、腐殖酸、胆碱、胆碱衍生物、或其组合。
[0249] 施用方法
[0250] 在任何以上方法中,可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制剂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将施用于植物、植物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子周围的区域。
[0251] 例如,所述方法可包括在种植之前用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含有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制剂包被种子。
[0252] 或者,所述方法可包括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制剂施用于植物的地上部分,例如,叶、茎、果实、或花。例如,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或制剂可喷洒、刷涂、浸渍、或以其他方式施用于植物的叶片或其他地上部分。
[0253] 所述方法可包括通过将含有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液体或固体制剂施用于介质(例如、土壤、堆肥、泥煤苔、或其组合)来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
[0254] 可在植物生长介质中种植种子、幼苗、插条、球茎或植物之前、同时或之后将所述制剂施用于所述植物生长介质。
[0255] 农用化学品的共同施用
[0256] 任何以上方法都可进一步包括将至少一种农用化学品引入植物生长介质中或将至少一种农用化学品施用于植物或种子。农用化学品可以是任何以上所列用于纳入制剂中
的那些,或其任何组合。
[0257] 植物
[0258] 以上方法可用多种植物实践。例如,植物可以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或裸子植物。
[0259] 例如,当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时,所述双子叶植物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豆、豌豆、番茄、胡椒、南瓜、苜蓿、杏仁、大茴香子、苹果、杏、arracha、朝鲜蓟、鳄梨、班巴拉花生、甜菜、香柠檬、黑胡椒、黑荆树、黑莓、越桔、酸橙、白菜、巴西果、面包果、茎椰菜、蚕豆、抱子甘蓝、荞麦、卷心菜、亚麻荠、大白菜、可可、棱瓜、葛缕籽、刺菜蓟、角豆树、胡萝卜、腰果、木薯、蓖麻子、花椰菜、块根芹、芹菜、樱桃、栗、鹰嘴豆、菊苣、辣椒、菊花、肉桂、香橼、细皮小柑桔、丁香、苜蓿、咖啡、可乐果、菜籽、玉米、棉花、棉籽、豇豆、海甘蓝、蔓越橘、水芹、黄瓜、葡萄干、番荔枝、鼓槌树、地球豌豆、茄子、菊苣、茴香、胡芦巴、无花果、榛、亚麻、天竺葵、醋栗、葫芦、葡萄、葡萄柚、番石榴、大麻、大麻籽、指甲花、蛇麻、蚕豆、山葵、槐蓝、茉莉、菊芋、黄麻、羽衣甘蓝、木棉、红麻、球茎甘蓝、金橘、熏衣草、柠檬、小扁豆、胡枝子、莴苣、酸橙、甘草、荔枝、枇杷、羽扇豆、澳洲坚果、肉豆蔻、桔、大根甜菜、芒果、欧楂、甜瓜、薄荷、桑树、芥末、油桃、御佐油树、肉豆蔻、秋葵、橄榄、鸦片、橙、番木瓜、欧洲防风草、豌豆、桃、花生、梨、美洲山核桃、柿子、木豆、开心果、车前草、李子、石榴、文旦、罂粟子、马铃薯、白薯、干梅子、南瓜、白坚木、榅桲、金鸡纳树属的树、奎藜籽、萝卜、苎麻、油菜籽、覆盆子、苎麻、大黄、玫瑰、橡胶、芜菁甘蓝、红花、红豆草、婆罗门参、人参果、萨摩柑桔、鸦葱、芝麻、乳油木、大豆、菠菜、南瓜、草莓、甜菜、甘蔗、向日葵、芜菁、甜椒、柑橘、茶、画眉草、烟草、番茄、三叶草、油桐、萝卜、肖梵天花麻、野豌豆、胡桃、西瓜、巴拉圭茶、山芥、荠菜、水芹、独行菜、豆瓣菜、菥蓂、大茴香、月桂、月桂树、肉桂、阎浮树、莳萝、罗望子、胡椒薄荷、皮萨草、迷迭香、鼠尾草、刺果番荔枝、,天胡荽、美珊瑚属、苦瓜、夏威夷核果、大溪地板栗、罗勒、黑果、木槿、鸡蛋果、金叶树、檫树、仙人掌、圣·约翰草、千屈菜、山楂、芜荽、咖喱草、猕猴桃、百里香、绿皮密生西葫芦、落葵、豆薯、田基麻、多刺猴桔、猪李、杨桃、猪苋菜、山嵛菜、山椒、黄李子、块茎金莲花、香椿、番杏、鲍尔菠菜、ugu、艾菊、鹅肠菜、jocote、莲雾、天神草、苣荬菜、山药、马芹、药用大蒜芥、剪秋罗、玛瑙、黑心树、蓟、地榆、星状醋栗、钾猪毛菜、海蓬子、酢浆草、银线花边蕨、绿叶羽衣甘蓝、报春花、驴草、马齿苋、两耳草、松节油、树生菜、野生槟榔、西非胡椒、北美圣草、龙蒿、欧芹、雪维菜、陆生水芹、茴芹、蜂蜜药草(honeyherb)、款冬、紫苏、水蓼、白苏白苏、苦豆、圆齿酢酱草、kampong、香芹、柠檬罗勒、泰国罗勒、水含羞草、雪维菜、卷心菜树、辣根树、麦卢卡树、鸵蕨、稻田草、黄色稻田生菜、圆叶当归、胡椒草、玛咖、葫芦瓜、扁豆、蕹菜、猫耳菊、鱼腥草、冲绳菠菜、莲花甜味汁、小花牛膝菊、刺芹、芝麻菜、刺菜蓟、菜瓜、鸭儿芹、chipilin、海马齿、mampat、ebolo、红瓜、卷心菜蓟、海甘蓝、驱虫苋、huauzontle、埃塞俄比亚芥、洋红spreen、亨利藜、土荆芥、羊腿藜、积雪草(centella plumed cockscomb)、山柑属、油菜花、大白菜、日本芜菁、中国皱叶甘蓝、开兰(kai-lan)、芥菜叶、木耳菜、牛皮菜、药蜀葵、攀援金合欢、青麻、红辣椒、胭脂树籽、绿薄荷、香薄荷、甘牛至草、欧莳萝、甘菊、蜜蜂花、多香果、越桔、番荔枝、云莓、西洋李子、火龙果、榴莲、接骨木果、费约果、木菠萝、蒲桃、枣、灯笼果、山竹、红毛丹、红醋栗、黑醋栗、沙龙白珠树莓、温州蜜橘、牙买加丑橘、红豆、扁豆、豇豆、菠罗蒂豆、菜豆、青豆、菜豆、利马豆、绿豆、菜豆、黑白斑豆、红花菜豆、嫩豌豆、甜豆、球花甘蓝、花茎甘蓝、荨麻、灯笼椒、菊苣、日本萝卜、白萝卜、泽芹、塌棵菜(tat soi)、花椰菜苗、黑萝卜、牛蒡根、蚕豆、花椰菜(broccoli raab)、扁豆、羽扇豆、苹婆、绒毛豆、四棱豆、豆薯、澳大利亚围篱树、紫苑草、伞形金合欢、铁草(tjuntjula)、wakalpulka、witchetty bush、尖细金合欢树、野鼠尾草、山毛榉坚果、石栗、药西瓜、蜜果、玛雅坚果、洞果、ogbono坚果、猴胡桃、以及小木菠萝。
[0260] 或者,双子叶植物可来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科:爵床科(爵床属)、槭树科(枫树)、钟花科、玛瑙果科(achatocarpus)、猕猴桃科(猕猴桃)、五福花科(五福花)、鳞
枝树科、番可科(松叶菊)、叠珠树科、八角枫科、假海桐科、双翼果科、苋科(猪苋菜)、互叶梅科、漆树科(漆树)、钩枝藤科、四柱木科、番荔枝科(番荔枝)、伞形科(胡萝卜)、夹竹桃科(夹竹桃)、冬青科(冬青)、五甲科(人参)、马兜铃科(马兜铃)、萝摩科(马利筋)、菊
科(紫菀)、木兰藤科、橡子木科、蛇菰科(蛇菰属)、凤仙花科(凤仙花)、钩毛树科、合瓣
莲科、落葵科(落葵)、藜木科(钾猪毛菜)、秋海棠科(秋海棠)、小檗科(伏牛花)、桦科
(桦木)、紫葳科(凌霄花)、红木科(口红树)、木棉科(吉贝树)、紫草科(玻璃苣)、十字
花科(芥菜,又名十字花科(Cruciferae))、伯乐树科、瓣裂果科(西印度黄栌属)、假石楠
科、留粉花科、醉鱼草科(大叶醉鱼草)、橄榄科(乳香)、黄杨科(黄杨木)、腺毛草科、莼菜科(莼菜)、仙人掌科(仙人掌)、苏木科、水马齿科(水马齿)、蜡梅科(洋腊梅)、头花草科
(头花草)、桔梗科(风铃草)、白桂皮科(白桂皮)、大麻科(大麻)、白花菜科(刺山柑)、
忍冬科(忍冬)、心翼果科、番木瓜科(番木瓜)、油桃木科(油桃木)、石竹科(石竹花)、木
麻黄科(木麻黄)、蚁牺树科(伞树属)、卫矛科(苦茄)、土瓶草科、金鱼藻科(金鱼藻)、
连香树科(连香树)、藜科(藜)、金粟兰科(金粟兰属)、金壳果科(可可李)、星叶草科、
半日花科(岩蔷薇)、山柳科(山柳属)、藤黄科(山竹果,又名藤黄科(Guttiferae))、叶柄
花科、弯药树科、使君子科(榄仁树)、菊科(紫菀)、牛栓藤科(印度大麻)、旋花科(牵牛
花)、马桑科、山茱萸科(山茱萸)、棒果木科(卡拉卡树)、景天科(景天)、假黄杨科(穗子
属)、隐翼科、葫芦科(黄瓜)、火把树科(火把树属)、菟丝子科(菟丝子)、翅萼树科(鞣
木)、虎皮楠科、野麻科(野麻属)、澳楸科、片蕊木科、毛枝树科、岩梅科(岩梅属)、毒鼠子科、刺戟科、双颊果科、五桠果科(五桠果属)、双钩叶科、十齿花科、川续断科(起绒草)、龙脑香料(梅兰蒂木)、陀螺果科、茅膏菜科(茅膏菜)、核果木科、柿树科(乌木)、胡颓子科
(野生橄榄)、杜英科(杜英)、沟繁缕科(沟繁缕)、岩高兰科(岩高兰)、掌脉石楠科(顶
花属)、房底珠科(柔荑花序-槲寄生)、杜鹃花科(石南)、古柯科(古柯)、杜仲科、船形
果科、大戟科(大戟)、帽花木科、云叶科、豆科(豌豆或豆荚)、山毛榉科(山毛榉)、大风
子科(刺篱木属)、刺树科(墨西哥刺木)、瓣鳞花科(瓣鳞花属)、紫堇科(蓝堇)、绞木科
(纶)、四棱果科、龙胆科(龙胆)、牝牛儿苗科(天竺葵)、苦苣苔科(苦苣苔科)、球花科、
腺蕊花科、草海桐科(美柱草属)、鞘叶树科、茶藨子科(穗醋栗)、假石南科、古奴科(根乃拉草属)、环蕊科、小二仙草科(狐尾藻)、金缕梅科(金缕梅)、莲叶桐科(莲叶桐属)、扁
蕊科、七叶树科(七叶树)、翅子藤科(希氏木)、杉叶藻科(杉叶藻)、单柱花科、蒜树科、
亚麻藤科、香膏科、菌花科、八仙花科(八仙花属)、田基麻科(田基麻)、水穗草科、茶茱萸科(茶茱萸)、澳樟科、八角科(大茴香)、粘木科、胡桃科(胡桃)、三柱草科、刺球果科(刺球果属)、裂药花科、唇形花科(薄荷,又名唇形科)、木通科(木通)、樟科(月桂)、玉蕊
科(巴西果)、火筒树科、塞子木科(软木)、盖裂寄生科(lennoa)、狸藻科(狸藻)、沼花科
(白芒花)、亚麻科(亚麻)、尖药科、刺莲花科(刺莲花)、马钱科(马钱属)、桑寄生科(艳
丽的槲寄生)、千屈菜科(千屈菜)、木兰科(木兰)、玉冠草科、金虎尾科(西印度樱桃)、
锦葵科(锦葵)、马克木科(覆瓦状植物)、水母柱科、毛丝花科、野牡丹科(野牡丹)、楝科
(桃花心木)、蜜花科、对叶藤科、防己科(月籽藤)、睡菜科(睡菜)、含羞草科、羽毛果科、帽蕊草科、粟米草科(轮生粟米草)、杯轴花科(杯轴花)、水晶兰科(水晶兰)、桑科(桑
树)、山俞菜科(山葵)、苦槛蓝科(苦槛蓝属)、杨梅科(杨梅)、肉豆蔻科(肉豆蔻)、香灌
木科、紫金牛科(铁仔属)、桃金娘科(桃金娘)、莲科(莲子百合)、猪笼草科(东印度猪
笼草)、沙莓科、假茄科、南青冈科、紫茉莉科(四点钟)、睡莲科(睡莲)、紫树科(酸橡胶
木)、金莲木科(金莲木属)、铁青树科(铁青树属)、木犀科(橄榄)、方枝树科、柳叶菜科
(月见草)、五蕊茶科、山柚子科、列当科(列当)、酢浆草科(酢浆草)、牡丹科(牡丹)、小
盘木科、罂粟科(罂粟)、蝶形花科、八蕊树科、西番莲科(西番莲)、脂麻科(芝麻)、假红树科、管萼科、五膜草科、五列木科、围盘树科、非桐科、商陆科(商陆)、胡椒科(胡椒)、海桐花科(海桐花属)、车前科(车前草)、悬铃木科(悬铃木)、蓝雪科(白花丹属)、河苔草科
(河杂草)、花葱科(夹竹桃)、远志科(远志)、双子叶蓼科(荞麦)、马齿苋科(马齿苋)、
报春花科(报春花)、山龙眼科(南非山龙眼属)、石榴科(石榴)、鹿蹄草科(鹿蹄草)、
羽叶树科、大花草科(大花草属)、毛莨科(毛莨金凤花)、木犀草科(木犀草)、轮叶科、棒
木科、鼠李科(鼠李)、红树科(美国红树)、马尾树科、喙萼花科、蔷薇科(玫瑰)、茜草科
(茜草)、芸香科(芸香)、清风藤科(清风藤属)、囊叶木科、杨柳科(柳树)、刺茉莉科、檀
香科(檀香)、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山榄科(人参果)、旋花树科、大血藤科、瓶子草
科(猪笼草)、三白草科(鱼腥草)、虎耳草科(虎耳草)、五味子科(五味子)、玄参科(玄
参)、杯盖花科、木果树科、苦木科(苦木)、油蜡树科(希蒙德木)、茄科(马铃薯)、海桑科(海桑属)、球萼树科、楔瓣花科(楔瓣花)、木根草科(木根草)、旌节花科、省沽油科(膀
胱果)、梧桐科(可可树)、花柱草科、安息香料(安息香属)、海人树科(海人树属)、山矾
科(甜叶)、树柳科(树柳)、苦皮树科、水青树科、四籽树科、茶科(茶)、纤花草科、西喔勿拉科(theophrasta)、瑞香科(瑞香)、太果木科、椴科(菩提树)、多籽果科、菱科(荸荠)、孔药花科、三角蛤科、腺齿木科、昆栏树科、旱金莲科(旱金莲)、特纳草科(特纳草属)、榆科(榆树)、荨麻科(荨麻)、败酱科(缬草)、马鞭草科(马鞭草属)、紫堇科(堇菜属)、槲
寄生科(槲寄生)、葡萄科(葡萄)、伏起科、八角科(澳洲常绿灌木)、黄叶树科、以及蒺藜
科(石炭酸灌木)。
[0261] 当植物是单子叶植物时,所述单子叶植物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玉米、小麦、燕麦、水稻、大麦、粟、香蕉、洋葱、大蒜、芦笋、黑麦草、粟、fonio、raishan、海椰子草(nipa grass)、姜黄、藏红花、高良姜、细香葱、小豆蔻、海枣、菠萝、葱、韭菜、冬葱、荸荠、熊葱(ramp)、薏仁、竹、鸭脚粟、无瑕疵的无根萍(spotless watermeal)、剑叶血桐、塔希提菠菜、马尼拉麻、槟榔、珍珠粟、槟榔、稷、帚用高粱、香茅、椰子、芋头、玉米、芋、高粱、硬粒小麦、edo、菲奎叶纤维、formio、姜、鸭茅、芦苇草、苏丹草、高粱、马尼拉麻、灰叶剑麻、杂交玉米、高梁、柠檬草、龙舌兰、珍珠稗、龙爪稷、谷子、日本稷子、黍、新西兰麻、燕麦、油棕、扇叶树头榈、西谷椰子、小糠草、剑麻、高粱、斯卑尔脱小麦、甜玉米、高粱、芋头、画眉草、猫尾草、黑小麦、香子兰、小麦、以及薯蓣。
[0262] 或者,单子叶植物可来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科:菖蒲科(菖蒲)、龙舌兰科(龙舌兰)、泽泻科(泽泻)、芦荟科(芦荟)、水蕹科(田干草)、天南星科(疆南星属)、棕
榈科(棕榈)、凤果科(凤梨科植物)、水玉簪科(水玉簪属)、花蔺科(花蔺)、美人蕉科
(美人蕉)、刺鳞草科、鸭跖草科(紫鸭拓草)、美丽腐草科、闭鞘姜科(闭鞘姜属)、蓝星科、环花草科(巴拿马草帽)、丝粉藻科(海牛草)、莎草科(莎草)、薯蓣科(薯蓣)、谷精草科
(谷精草)、须叶藤科、地蜂草科、血皮草科(西洋蓍草)、匍茎草科(匍茎草属)、海里康科
(海里康属)、排水草科、水鳖科(苦草)、鸢尾科(鸢尾属)、假芦苇科(拟苇属)、灯心草科
(灯心草)、水麦冬科(水毒冬属植物)、浮萍科(浮萍)、百合科(百合)、假花蔺科(水生
荇菜)、兰花蕉科、竹芋科(巴西条纹竹芋)、苔草科(苔草)、芭蕉科(香蕉)、茨藻科(睡
莲)、兰科(兰花)、露兜树科(露兜树)、无叶莲科、田葱科(philydraceae)、禾本科(草)、雨久花科(水葫芦)、海草科(海浪蛤属)、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偏穗草科、帚灯草科、川
蔓藻科(川蔓藻)、芝菜科(芝菜)、菝葜科(金刚刺属植物)、黑三棱科(黑三棱)、百部科
(百部属)、鹤望兰科、蒟蒻薯科(蒟蒻薯属)、硅草科、霉草科、香蒲科(香蒲)、翡若翠科、刺叶树科、黄眼草科(黄眼草)、角果藻科(沼生角果藻)、姜科(姜)、以及大叶藻科(大叶
藻)。
[0263] 当植物是裸子植物时,所述裸子植物可来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科:南洋杉科、波温苏铁科、粗榧科、柏科、苏铁科、麻黄科、银杏科、买麻藤科、松科、罗汉松科、紫杉科、杉科、千岁兰科以及泽米科。实施例
[0264] 提供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265] 实施例1.使用呈现脂肪酶或内切葡聚糖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大豆的植株生长。
[0266] 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使用如下表3中所示的以下引物经由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来扩增:
[0267] 表3
[0268]
[0269] 为了产生融合构建体,使用通过重叠延伸(SOE)技术的剪接将基因融合至编码BclA的开头35个氨基酸(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的苏云金芽孢杆菌DNA的天然bclA
启动子。将正确扩增子克隆到大肠杆菌/杆菌穿梭载体pHP13中,并且通过DNA测序对正
确的克隆进行筛选。将正确的克隆电穿孔至苏云金芽孢杆菌(Cry-、质粒-)中并且针对氯
霉素抗性进行筛选。使正确的转化株在30℃下在脑心浸液肉汤中生长过夜,铺于营养琼脂
板上,并且在30℃下孵育3天。通过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洗涤将表达融合构建体的
孢子(BEMD孢子)从板上收集下来并且通过离心纯化且在PBS中再洗涤。以相同方式产生
非转化的对照苏云金芽孢杆菌(B.t)孢子。
[0270] 将大豆(菌株Jake 011-28-04)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盆中4
的2.54cm深处。将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ml的浓度并且在种植时施用于每
个种子。植物在使用T5灯(54瓦特)的理想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
度条件下暴露于11小时光/天。在两周试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两周结束时,
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对照苏云金芽孢杆菌孢子进行归一化。进行两个独
立试验。
[0271] 结果以及平均标准误差显示于表4中。在两个试验中,在呈现脂肪酶或内切葡聚糖酶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大豆比对照B.t.孢子处理的大豆显著更高(经由t检验测
定的统计分析)。
[0272] 表4
[0273]
[0274] 实施例2.使用呈现内切葡聚糖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玉米的植株生长。
[0275]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的BEMD孢子以如上与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的方式产生。将非甜质玉米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盆中的3.8cm深处。将对照和表达内切
4
葡聚糖酶的BEMD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ml的浓度并且在种植时施用于每株植
物。还包括仅水的对照。植物在使用T5灯(54瓦特)的理想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
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1小时光/天。在一周试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
一周结束时,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对照苏云金芽孢杆菌孢子进行归一
化。
[0276] 结果以及平均标准误差显示于表5中。在呈现内切葡聚糖酶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玉米比对照B.t.孢子处理的大豆和仅水对照的植物两者显著更高(经由t检验测
定的统计分析)。
[0277] 表5.
[0278]
[0279]
[0280] 实施例3.使用呈现内切葡聚糖酶或蛋白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小麦的植株生长。
[0281]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的BEMD芽孢以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方式形成。使用与以上实施例1中所述类似的方法及以下引物产生表达大肠杆菌蛋白酶PtrB的BEMD孢子:
ggatccatgctaccaaaagcc(正向,SEQ ID NO:41)和ggatccttagtccgcaggcgtagc(反向,SEQ
ID NO:42)。
[0282] 将冬季硬质小麦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盆中的2.54cm深处。4
将对照和表达内切葡聚糖酶或蛋白酶的BEMD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ml的浓
度并且在种植时施用于每株植物。还包括仅水的对照。植物在使用T5灯(54瓦特)的理
想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1小时光/天。在一周试
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一周结束时,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仅对照水的植物进行归一化。
[0283] 结果以及平均标准误差显示于表6中。在呈现内切葡聚糖酶或蛋白酶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小麦比对照B.t.孢子处理的或水对照大豆显著更高(经由t检验测定的
统计分析)。
[0284] 表6.
[0285]
[0286]
[0287] 实施例4.使用呈现内切葡聚糖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黑麦草的植株生长。
[0288]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的BEMD孢子以如上与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的方式产生。将黑麦草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盆中的6.4mm深处。将对照和表达葡聚糖内
4
切酶的BEMD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ml的浓度并且在种植时施用于每株植物。
还包括仅水的对照。植物在使用T5灯(54瓦特)的理想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
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1小时光/天。在两周试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
两周结束时,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仅对照水的植物进行归一化。
[0289] 结果以及平均标准误差显示于表7中。在呈现内切纤维素酶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黑麦草比对照B.t.孢子处理的或水对照黑麦草显著更高(经由t检验测定的统计
分析)。
[0290] 表7.
[0291]
[0292] 实施例5.使用呈现植物激素的合成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植物生长。
[0293]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植物激素的合成中所涉及的酶。例如,植物激素吲哚-3-乙酸是植物中的强效生长刺激物。吲哚-3-乙酸通过色氨酸单加氧酶和吲哚-3-乙
酰胺水解酶在体内从色氨酸合成。吲哚-3-乙酸及其他生长素激素还可通过以下酶在体内
从色氨酸和/或吲哚合成:腈水解酶、色氨酸转氨酶、吲哚-3-乙醛脱氢酶、吲哚-3-丙酮酸脱羧酶、胺氧化酶、色氨酸脱羧酶、以及色氨酸侧链氧化酶。
[0294]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植物生长激素被修饰为生物活性或非活性形式中所涉及的酶。例如,腈水解酶可在BEMD系统上表达以催化吲哚-3-乙腈转化成生物活性的吲
哚-3-乙酸。另外,非活性形式的植物激素如吲哚-3-乙腈可添加至含有BEMD表达的腈水
解酶的植物生长介质中以提供活性激素向植物生长介质中的逐渐释放。许多其他非活性或
活性较低形式的植物激素可使用其相应的酶来修饰。
[0295] 相关植物生长激素(生长素)包括吲哚-3-丙酮酸、吲哚-3-乙醛肟、吲哚-3-乙酰胺、吲哚-3-乙腈、吲哚-3-乙醇、吲哚-3-丙酮酸、吲哚-3-丁酸、苯乙酸、4-氯吲
哚-3-乙酸、以及吲哚-3-乙醛肟。这些激素经由以下酶在体内从色氨酸和/或吲哚合
成:色氨酸单加氧酶、吲哚-3-乙酰胺水解酶、腈水解酶(nitrilase)、腈水解酶(nitrile hydrolase)、乙酰乳酸合成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色氨酸转氨酶、吲哚-3-乙醛脱氢酶、吲哚-3-丙酮酸脱羧酶、胺氧化酶、色氨酸脱羧酶、以及色氨酸侧链氧化酶。
[0296] 细胞分裂素家族的生长激素还可由在BEMD系统中表达的酶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实例包括激动素、玉米素(顺式和反式)、6-苄氨基嘌呤、二羟基玉米素、N6-(D2-异戊烯
基)腺嘌呤、玉米素核苷、N6-(D2-异戊烯基)腺苷、2甲硫基-顺式-玉米素核苷、顺式玉
米素核苷、玉米素核苷-5-单磷酸、N6-甲氨基嘌呤、N6-二甲基氨基嘌呤、2'-脱氧玉米素
核糖核苷、4-羟基-3-甲基-反式-2-丁烯基氨基嘌呤、邻topolin、间topolin、苄基腺嘌
呤、邻甲基topolin、以及间甲基topolin。这些植物生长刺激化合物是通过包括以下的酶
在体内从甲羟戊酸或腺苷单/二/三磷酸来合成:腺苷磷酸异戊烯基转移酶、磷酸酶、腺苷
激酶、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CYP735A、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腺苷核苷酶、玉米素顺式-反式异构酶、玉米素O-葡糖基转移酶、β-葡萄糖苷酶、顺式-羟化酶、CK顺式-羟
化酶、CK N-葡糖基转移酶、2,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腺苷核苷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以及玉米素还原酶。
[0297] 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任何这些酶都可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通过产生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呈现于BEMD孢子上,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构建体
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表达的酶靶向外孢壁。表达所述构建体的重组蜡样
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然后可被添加到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长介质中或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
中所述的方法直接施用于植物叶片上用于刺激植物生长。
[0298] 植物生长介质可补充有酶的前体或底物。例如,植物生长介质可补充有色氨酸、一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或吲哚。这些底物的适合浓度在100nM与100μM之间。
[0299] 实施例6.使用呈现将蛋白质、肽、原蛋白、或前原蛋白裂解成生物活性肽的蛋白酶或肽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植物生长。
[0300] 蛋白酶和肽酶可在BEMD系统中表达,所述BEMD系统可将植物生长介质中的可利用的蛋白酶促裂解成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植物上的生物活性肽。实例包括大豆粉、酵母
提取物、或添加到植物生长介质中的其他富含蛋白质的粗粉被酶促裂解成可直接地刺激植
物生长的活性肽。通过酶促裂解蛋白质粗粉产生的生物活性肽包括RHPP和RKN 16D10,它
们是植物根部发育的强效刺激物。另外,原蛋白或前原蛋白可通过BEMD表达的蛋白酶和肽
酶裂解成其生物活性形式。非活性的原蛋白或前原蛋白可被添加到植物生长介质中以促进
通过BEMD蛋白酶对其的逐渐裂解并缓慢释放生物活性蛋白。
[0301] 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任何这些蛋白酶和肽酶都可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通过产生包含蛋白酶或肽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呈现于BEMD孢子上,所述
靶向序列当融合构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表达的酶靶向外孢壁。表达
所述构建体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可随后被添加到补充有大豆粉、酵母提取物、或
用于刺激植物生长的另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粗粉的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长介质中。大豆粉、酵
母提取物、或其他富含蛋白质的粗粉被以液体组合物形式适当地添加到植物生长介质中,
所述液体组合物包含约10μg/L至约100mg/L的蛋白质粗粉、酵母提取物、或其他富含蛋白
质的粗粉。
[0302] 实施例7.使用表达蛋白酶PtrB的BEMD孢子来刺激植物生长。
[0303] 表达大肠杆菌蛋白酶PtrB的BEMD孢子如上在实施例3中所述而产生。将大豆种子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盆中的2.54cm深处。将对照和表达蛋白酶的
4
BEMD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ml的浓度并且在种植时施用于每株植物。还包括
仅水的对照。25mg/盆的大豆粉在种植时添加到水中。使用T5灯(54瓦特)使植物在理想
的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3小时光/天。在一周试
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两周结束时,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仅对照水的植物进行归一化。
[0304] 结果以及表示为水对照百分比的平均标准误差显示于表8中。在呈现蛋白酶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大豆比对照B.t.孢子处理的或水对照的大豆显著更高(经由t检
验测定的统计分析)。大豆粉添加到水对照或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照植株中几乎没有作用。
相反,在大豆粉和BEMD蛋白酶系统存在下,大豆植株在所有其他处理中有明显的反应。
[0305] 表8.
[0306]
[0307] 实施例8.使用呈现植物生长的刺激中所涉及的蛋白或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0308]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植物生长的促进中直接涉及的蛋白或肽。例如,刺激植物生长的植物肽激素或非激素肽可在BEMD系统中表达。例如,直接结合至活性植物受体的非
激素肽可在BEMD系统中表达以直接作用于植物和目标植物根部中的受体。所述肽激素和
非激素肽包括植物磺肽素、calcalva 3(CLV3)、系统素、RKN 16D10、Hg-Syv46、eNOD40、NOD家族蛋白、ZmlGF、SCR/SP11家族蛋白和肽、RHPP、POLARIS、以及KTI。这些肽和相关肽可在BEMD系统中表达并且被递送到植物生长介质中或直接施用于叶片以刺激植物生长。
[0309] 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任何这些蛋白或肽都可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通过产生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呈现于BEMD孢子上,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
构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表达的酶靶向外孢壁。表达所述构建体的重
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然后可被添加到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长介质中或使用类似于如上
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直接施用于植物叶片上用于刺激植物生长。
[0310] 实施例9.使用表达POLARIS或KTI的BEMD孢子来刺激植物生长。
[0311] 表达植物肽POLARIS和大豆肽KTI的BEMD孢子是通过合成编码与SEQ ID NO:60的靶向序列连接的POLARIS或KIT肽的基因而产生。然后将基因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并
且如实施例1中所述来制备孢子。将大豆种子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
4
盆中的2.54cm深处。将表达POLARIS或KTI的BEMD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
ml的浓度并且在种植时施用于每株植物。还包括仅水的对照。还测试纯的POLARIS和KTI
肽在0.05mg/盆下对大豆的作用。使用T5灯(54瓦特)使植物在理想的光下生长,并且在
15.5-25.5℃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3小时光/天。在两周试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
水至饱和。在两周结束时,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测量根部,并且将测量值根据仅对照水的植物进行归一化。
[0312] 结果以及表示为水对照百分比的平均标准误差显示于表9中。在呈现POLARIS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大豆与水对照大豆相比长得更高并且根发育具有稍微的增加。游离
KTI肽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显著矮化,损失其高度的6-8%,但增加15%根的长度中。KTI在
BEMD系统上的表达造成根生长益处,但对植物高度没有矮化作用。重要的是,具有游离KTI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照孢子的存在不能防止KTI的矮化作用,而具有KTI的BEMD不会展
现这种矮化。
[0313] 表9.
[0314]
[0315] 实施例10.使用呈现降解或改变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植物生长和/或加工营养素。
[0316]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降解或有利地改变存在于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质中的细菌、真菌、或植物营养素来源的酶。此类酶将存在于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长介质中的产物降解成可容易地由植物和/或根际的有益细菌和/或真菌吸收的形式。此类酶包括例如降
解复合碳水化合物的葡糖苷水解酶、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降解脂质,包括油、脂肪、以及蜡的脂肪酶;降解木质素和腐殖酸的木质素氧化酶;降解多肽的蛋白酶;降解膜的磷脂酶;
回收氮的酰胺酶和固氮酶;加工淀粉的淀粉酶;回收核苷酸的核酸酶、分解果胶的果胶酶、回收硫的硫酸酯酶、以及分解木聚糖和阿糖基木聚糖的木聚糖酶。包括单糖、氨基酸、脂肪酸及其他营养素的所得产物将容易地获得以便由植物直接摄取和/或用于刺激有益的细
菌和/或真菌在植物根际中的生长和繁殖。
[0317] 另外,可使用酶及其他生物分子以释放或螯合磷酸盐、氮及其他关键基本营养素,以便于植物从土壤中的其各种有机和无机形式的摄取。例如,磷酸酶可用于将环境中的磷酸盐降解成可用的无机磷酸盐以便于植物使用。磷酸盐可以是存在于植物生长介质中的天
然存在的磷酸盐。或者或另外,植物生长介质可补充有磷酸盐如三偏磷酸盐,它是一种常见的农用调理物。有用的磷酸酶的实例包括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水解酶、磷酸二酯酶、三磷酸单酯水解酶、磷酰酸酐水解酶、焦磷酸酶、肌醇六磷酸酶、三偏磷酸酶、以及三磷酸酶。例如,三偏磷酸酯酶、三磷酸酶、以及焦磷酸酶将三偏磷酸盐依次地分解成可用的无机磷酸。
[0318] 酶的固氮酶家族将大气氮(N2)转化成氨,由此将否则植物便难以获得的氮转化成可用的形式。适合的酶属于固氮酶的Nif家族。
[0319] 化学能还可直接添加到植物生长介质中,如腺苷-3-三磷酸、铁氧还蛋白(ferrodoxin)、或使所述能量在BEMD系统中形成的另外的酶。它们是用于固氮酶的辅因子
且在土壤中受限制。因此,所述辅因子可添加到土壤中以提高如上所述的反应。
[0320] 可添加到植物生长介质中的其他补充剂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果胶、木聚糖和阿糖基木聚糖、脂肪、蜡、油、肌醇六磷酸、木质素、腐殖酸、及以上酶类别对其发挥活性的其他营养素来源。
[0321] 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任何这些酶都可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通过产生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而呈现于BEMD孢子上,所述靶向序列用于将融合
构建体靶向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融合构建体然后可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中表达,并且可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将此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
加到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质中用于刺激植物生长。
[0322] 实施例11.使用表达磷酸酶的BEMD孢子来刺激植物生长。
[0323] 表达枯草芽孢杆菌磷酸酶A4(PhoA4)的BEMD孢子是通过合成编码与SEQ IDNO:60的靶向序列连接的PhoA4的基因而产生。然后将此基因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并且
如实施例1中来制备孢子。将玉米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盆中的2.54cm
4
深处。将表达PhoA4的BEMD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ml的浓度并且在种植时
施用于每株植物。还包括仅水的对照。将多磷酸盐以0.5mg/盆的比率以液体形式添加到
盆中。使用T5灯(54瓦特)使植物在理想的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
度条件下暴露于13小时光/天。在两周试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两周结束时,
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仅对照水的植物进行归一化。
[0324] 结果显示于表10中。在呈现PhoA4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玉米展现增强的生长,特别是在添加的多磷酸盐存在下。此作用大于单独多磷酸盐的作用。
[0325] 表10.
[0326]处理 添加剂 生长,与水相比
水 无 100%
水 多磷酸盐 110.8%
BEMD PhoA4 无 108.3%
BEMD PhoA4 多磷酸盐 114.8%
[0327] 实施例12.使用呈现2,3-丁二醇的合成或赤霉酸的合成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刺激植物生长。
[0328]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植物生长促进化合物2,3-丁二醇的合成中所涉及的酶。在体内,2,3-丁二醇是通过根际中的有益细菌和真菌从乙偶姻、二乙酰、乙酰乳酸、或丙酮酸盐通过以下酶来合成:乙酰乳酸合成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丙酮酸脱羧酶、二乙酰还原酶、丁二醇脱氢酶、以及乙偶姻还原酶。
[0329]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植物生长促进化合物赤霉酸的合成或活化中所涉及的酶。赤霉酸可经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酶作用由非活性或较低活性形式产生:羟胺还原酶、
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赤霉素2B/3B水解酶、赤霉素3-氧化酶、以及赤霉素20-氧化酶。
[0330] 任何这些酶都可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在BEMD孢子上呈现。可制备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构建体在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酶靶向外孢壁。融合构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杆菌家
族成员中表达,并且将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加到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质中用
于刺激植物生长。
[0331] 为了增强呈现在BEMD上的酶的作用,土壤可补充有酶的底物。举例来说,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长介质可补充有乙偶姻,其是乙偶姻还原酶的底物;丙酮酸,其是丙酮酸脱羧酶的底物;二乙酰,其是二乙酰还原酶的底物;和/或乙酰乳酸,其是乙酰乳酸脱羧酶的底物。
或者或另外,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长介质可补充有有效性较低或非活性形式的赤霉酸,其将
通过如上所述土壤或其他植物生长介质中的酶转化成更具活性形式。
[0332] 实施例13.使用呈现蛋白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
[0333]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保护植物免受一种或多种病原体侵害的蛋白酶。举例来说,某些细菌性病原体可经由分泌细菌内酯高丝氨酸或相关信号传导分子而在独立成员之
间通信。因此,对细菌内酯高丝氨酸信号传导分子有特异性的蛋白酶可通过中断细菌之间
的通信(即,细菌分泌毒素和上调毒力因子所必需的步骤)来保护植物免受所述细菌性病
原体的侵害。对细菌内酯高丝氨酸信号传导分子有特异性的适合的蛋白酶包括内肽酶和外
肽酶。
[0334] 对细菌内酯高丝氨酸信号传导分子有特异性的蛋白酶可使用类似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那些的方法并入BEMD系统中。可制备包含蛋白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
向序列当融合构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蛋白酶靶向外孢壁。融合构
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并且将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加到土壤
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质中。蛋白酶可然后降解细菌内酯高丝氨酸信号传导分子,阻断这些
生物体的毒力中的关键步骤且由此帮助保护植物免受这些病原体的侵害。其他蛋白酶和肽
酶在此能力方面有效地在BEMD系统上发挥作用,如以上实施例6和7中所论证。
[0335] 实施例14.使用呈现抗微生物蛋白和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
[0336]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展现抗细菌和/或抗真菌活性的酶,其可帮助保护植物免受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的侵害。例如,抗微生物蛋白和肽如细菌素、溶菌酶(例如LysM)、铁载体、伴清蛋白、白蛋白、乳铁蛋白(例如LfcinB)、或TasA全部都可在BEMD系统中表达以发
挥其对植物的细菌和真菌病原体的作用。细菌素、白蛋白、伴清蛋白、溶菌酶、以及乳铁蛋白对其目标发挥直接的抗微生物作用,而铁载体结合病原体毒力所需的必需营养素。例如,乳铁蛋白的肽LfcinB当在BEMD系统的表面上表达时将溶解对植物生长介质中的乳铁蛋白肽
敏感的细菌细胞。这些蛋白和肽对选择的微生物具有特殊作用,并且可选择性地靶向病原
体群,而不会妨碍植物生长介质中的所有微生物。
[0337] 可使用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类似的方法将任何这些蛋白或肽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在BEMD孢子上呈现。可制备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构
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酶靶向外孢壁。融合构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并且将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加到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
质中用于保护植物免受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的侵害。
[0338] 实施例15.使用表达抗微生物肽的BEMD孢子来保护植物免受细菌侵害。
[0339] 在BclA启动子(SEQ ID NO:85)控制下合成编码与BclA靶向序列(SEQ ID NO:60)连接的两种抗微生物肽LfcinB(来源于牛乳铁蛋白)和LysM(来源于鸡溶菌酶)中的任一
种的基因。将基因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中并且通过使转化的芽孢杆菌培养物在脑
心浸液肉汤中生长过夜,在30℃下铺于营养琼脂板上并且允许生长3天来制得孢子。将孢
子从板上洗下来并且在PBS中冲洗3X。使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物在37℃下在TSB肉汤中生
长过夜。然后将过夜的培养物沉淀,在PBS中洗涤,并且在Abs595=0.2下再悬浮于PBS
4
中。将1×10个表达LysM或LfcinB肽的BEMD在37℃下在具有表皮葡萄球菌的PBS中孵
育3小时,伴随振荡。将表皮葡萄球菌的对照样品留着不处理(不含BEMD孢子)。3小时
孵育之后,制得表皮葡萄球菌的稀释板并且在37℃下孵育过夜。第二天对表皮葡萄球菌培
养物进行计数,并且定量杀灭%。在以下表11中,记录杀灭活性的资料。表达肽的BEMD杀
灭相当多数量的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这将直接转化为杀灭根际、种子或其他植物体上的细
菌。对某些类别细菌有特异性的肽的选择还可以有利的方式将微生物群体偏斜靠近植物,
或可选择性地靶向关键病原体。
[0340] 表11.
[0341]处理 存活率 杀灭%
无 100% 0%
BEMD LysM 71% 29%
BEMD LfcinB 23% 77%
[0342] 实施例16.使用呈现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
[0343]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保护植物免受一种或多种病原体侵害的酶。例如,酵母和霉菌细胞壁被酶如β-1,3-葡聚糖酶、β-1,4-葡聚糖酶、β-1,6-葡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壳多糖酶、脱乙酰壳多糖酶样蛋白、以及溶细胞酶所降解。细菌细胞壁被选自蛋白酶类、蛋白酶、变溶菌素、链球菌溶血素、以及溶菌酶的酶所降解。这些降解细胞壁的酶可各自在BEMD系统上表达并且添加到植物生长介质中用于选择性抑制根际中的病原微生物。
[0344]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例如通过抑制昆虫和/或蠕虫捕食所需植物来保护植物免受昆虫或蠕虫病原体侵害的酶或蛋白。所关注的此类蛋白和酶的实例包括内毒素、Cry毒素、其他杀虫蛋白毒素、蛋白酶抑制剂、半胱氨酸蛋白酶、Cry5B蛋白、Cry 21A蛋白、壳多糖酶、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蛋白酶抑制剂肽、胰蛋白酶抑制剂、以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
[0345] 可使用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类似的方法将任何这些蛋白或肽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在BEMD孢子上呈现。可制备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构
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酶靶向外孢壁。融合构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并且将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加到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
质中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0346] 实施例17.使用表达抗真菌酶的BEMD孢子来保护植物以及针对酵母属的功效的论证。
[0347] 在BclA启动子(SEQ ID NO:85)控制下合成编码与BclA靶向序列(SEQ ID NO:60)连接的抗真菌酶,即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β-1,3-葡聚糖酶的基因。将基因引入苏云金芽
孢杆菌BT013A中并且通过使转化的杆菌培养物在脑心浸液肉汤中生长过夜,在30℃下铺
于营养琼脂板上并且允许生长3天来制备孢子。将孢子从板上洗下来并且在PBS中冲洗3X。
酿酒酵母培养物在37℃下在YZ肉汤中生长过夜。然后将过夜的培养物沉淀,在PBS中洗
4
涤,并且在Abs595=0.2下再悬浮于PBS中。在37℃下将1x10个表达β-1,3-葡聚糖酶
的BEMD在具有酵母的PBS中孵育1小时,伴随振荡。将酵母的对照样品留着不处理(不含
BEMD孢子)。3小时孵育之后,制得酵母的稀释板并且在37℃下孵育过夜。第二天对酵母
培养物进行计数,并且定量杀灭%。在以下表12中显示表达β-1,3-葡聚糖酶的BEMD孢
子的杀灭活性。BEMD表达的酶杀灭相当多数量的酵母细胞。这将直接转化为为杀灭根际、
种子或其他植物物质上的真菌微生物。对某些真菌类别有特异性的蛋白的选择还可以有利
的方式将微生物群体偏斜靠近植物,或可选择性地靶向关键真菌病原体。
[0348] 表12.
[0349]处理 存活率 杀灭%
无 100% 0%
BEMD β-1,3-葡聚糖酶 83% 17%
[0350] 实施例18.使用呈现植物免疫系统刺激肽或蛋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
[0351] BEMD系统还可用于呈现植物免疫系统增强肽和蛋白。这些蛋白可在BEMD孢子之外表达并且被递送到植物生长介质中以刺激植物免疫系统允许植物保护自身免受植物病
原体的侵害。蛋白和肽的实例包括过敏蛋白、α-弹性蛋白、β-弹性蛋白、系统素、苯丙氨酸解氨酶、激发素、防卫素、隐地蛋白、以及鞭毛蛋白蛋白和肽。植物暴露于这些蛋白和肽将刺激植物对许多植物病原体的抗性。
[0352] 可使用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类似的方法将任何这些蛋白或肽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在BEMD孢子上呈现。可制备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构
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酶靶向外孢壁。融合构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并且将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加到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
质中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0353] 实施例19.使用呈现根或叶结合蛋白或肽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来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固定在植物的根系或植物叶片上。
[0354] 根和叶结合蛋白和肽也可并入BEMD系统中以允许将BEMD孢子固定在植物的根系或叶上。在BEMD孢子上呈现此类根或叶结合配体允许将孢子靶向植物的根系或根系的子
结构或叶或叶的子结构,以便将BEMD孢子保持在使其他呈现的生物分子和酶有效的最佳
位置。
[0355] 例如,根钙粘素是结合至根毛的根结合配体。因此,根钙粘素在BEMD孢子上的呈现由此使孢子靶向根毛。可用于选择性结合至植物根或叶的另外的蛋白质包括粘附素、鞭
毛蛋白、omptin、外源凝集素、伞毛蛋白、卷曲蛋白、紧密粘附素、侵袭素、凝集素、非菌毛蛋白、TasA、或YuaB。
[0356] 可使用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类似的方法将所述根或叶结合蛋白和肽并入BEMD系统中。可制备包含根或叶结合蛋白或肽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
构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蛋白或肽靶向外孢壁。含有根或叶结合配
体的融合构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所述融合构建体可与包含本文论述
的任何有利的酶(例如,植物激素的合成中所涉及的酶、降解营养素来源的酶、或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侵害的蛋白酶)的一种或多种另外的融合构建体共表达。将重组蜡样芽孢杆菌
家族成员添加至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质中,或施用于植物的叶上。根或叶结合配体将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靶向植物的根系或植物的叶并且将其固定在那里,由此允许共表达
的融合构建体紧靠着根或叶系发挥其作用。
[0357] 实施例20.使用呈现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或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0358] 可将提高植物的胁迫抗性的蛋白质、肽、以及酶并入BEMD系统中并且经由添加至根、叶、植物生长介质中递送至目标植物。在胁迫期间,植物释放胁迫相关化合物,包括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活性氧物质等,从而导致对植物生长的消极影响。BEMD系统可用于
呈现降解所述胁迫相关化合物的酶,如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其他作用于活性氧物质的酶。所述酶减少这些胁迫相关化合物的量并且允许植物继续生长且甚至在胁迫条件下茁壮成长。
[0359] 可使用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类似的方法将任何这些蛋白或肽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在BEMD孢子上呈现。可制备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构
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酶靶向外孢壁。融合构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并且将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加到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
质中或施用于植物的叶片用于提高目标植物的胁迫抗性。
[0360] 实施例21.制备表达保护酶过氧化氢酶的BEMD孢子。
[0361] 在BetA启动子(SEQ ID NO:86)控制下合成编码与BetA靶向序列(SEQ ID NO:61)连接的来自蜡样芽孢杆菌的保护酶过氧化氢酶的基因。将此基因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
BT013A中。通过使转化的芽孢杆菌和野生型菌株培养物在脑心浸液肉汤中生长过夜,在
30℃下铺于营养琼脂板上并且允许生长3天来制备孢子。将孢子从板上洗下来并且在PBS
中冲洗3X。添加3滴过氧化氢到每个孢子沉淀中。过氧化氢酶将过氧化氢转化成水和氧
气。对照孢子不鼓泡,而BEMD过氧化氢酶孢子容易鼓泡,证明孢子表面上的酶活性。其他
保护酶可以类似方式呈现并且递送给植物以作用于胁迫期间由植物产生的自由基。
[0362] 实施例22.使用呈现保护种子或植物免于环境胁迫的蛋白或酶的重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0363] 可将保护植物免受环境胁迫的蛋白质、肽、以及酶并入BEMD系统中并且经由添加至根、叶、果实、或植物生长介质中递送给目标植物。冷冻期间,植物可受到冰作用的损伤。
BEMD系统可用于呈现保护植物免受所述作用的肽、蛋白质、或酶。例如,BEMD系统可用于呈现胆碱脱氢酶,其通过产生保护植物或种子免受霜冻的保护性产物而起作用。这些酶的底
物(例如,胆碱和/或胆碱衍生物)也可添加至植物生长介质中。添加所述底物可提高在
植物环境中由BEMD表达的酶产生的保护剂(甜菜碱及相关化学作用)的量。已知甜菜碱
衍生物保护种子免受寒冷胁迫。
[0364] 可使用与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类似的方法将任何这些蛋白或肽并入BEMD系统中以便在BEMD孢子上呈现。可制备包含酶和靶向序列的融合构建体,所述靶向序列当融合构
建体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时将所述酶靶向外孢壁。融合构建体然后在蜡样芽孢
杆菌家族成员中表达,并且将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添加到土壤或另一种植物生长介
质中或施用于植物的叶片用于保护植物免受环境胁迫和因素。
[0365] 实施例23.通过利用增强或替代的启动子元件增加融合构建体在BEMD系统上的表达
[0366] 可使用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靶向序列将BEMD系统用于呈现广泛范围的蛋白质、肽、以及酶。这些靶向序列中的一些对外孢壁具有高亲和力,这将对融合蛋白表达有益,但其低融合蛋白表达水平限制它们在BEMD系统上的使用。对于所述融合蛋白和序列,可使
用替代的高表达孢子形成启动子而不是天然启动子。
[0367] 举例来说,SEQ ID NO:13(韦氏芽孢杆菌KBAB4基因3572的氨基酸1-39)提供非常有效的N端序列用于将蛋白质递送给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外孢壁,如以下表13中所
示。合成如本文所述的所有基因的完整形式(包括启动子区域和编码融合蛋白的区域)。
当韦氏芽孢杆菌KBAB4基因3572(SEQ ID NO:88)的天然启动子元件用于表达包含融合至
β-半乳糖苷酶(来自大肠杆菌)的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的融合蛋白时,表达低水
平的融合蛋白,从而导致孢子表面上酶活性的降低。酶活性是通过10分钟内0.5M邻硝基
苯基半乳糖苷在溶液中的转化来测量。用分光光度计在ABS540下测量酶转化。用SEQ ID
NO:86(炭疽杆菌BetA/BAS3290)或SEQ ID NO:89(韦氏芽孢杆菌KBAB4 YVTNβ-螺旋桨
蛋白)的高表达启动子代替韦氏芽孢杆菌KBAB4基因3572的天然启动子元件导致孢子酶
促活性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用产自于炭疽杆菌Sterne BAS1882(SEQ ID NO:87)的启动
子代替韦氏芽孢杆菌KBAB4基因3572的天然启动子元件导致孢子酶促活性的下降。融合
至β-半乳糖苷酶的SEQ ID NO:13的靶向序列的表达水平当由BAS1882的启动子(SEQ ID
NO:87)驱动时要低得多(0.38X),并且当由BetA启动子(SEQ ID NO:86)或YVTN蛋白启动
子(SEQ ID NO:89)驱动时得到极大的改善。
[0368] 表13.
[0369]
[0370] 实施例24.植物生长促进菌株的分离和鉴别
[0371] 收集来自最健康且最耐受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黄西葫芦(Cucurbitapepo)、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以及架菜豆(多花菜豆)的根际的土壤样品,将其
在无菌水中稀释,并且铺展到营养琼脂板上。选出显示高生长速率且能够传代并繁殖的细
菌分离株用于进一步研究。使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 7H2O 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
处理10个生菜种子种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1cm深处。
将种子在种植于4cm盆中时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至1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十毫
3 3
升H2O足以将细菌递送至3in(7.62cm)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当萌芽。使
植物在65-75°F(18-24℃)之间的温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水5ml。一
周之后,收集植物高度和叶片直径以及植物的总体健康情况。根际分离株的初始筛选造成
从四种植物的根际获得大于200种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物种。一些细菌物种描述于表14中。
鉴别的菌株是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来指示。其他菌株是通过其未知的鉴别号来指示。给
出接近对照结果(+/-2%)的菌剂未被纳入表中。
[0372] 表14
[0373]奶油生菜
细菌菌剂 平均高度(cm) 比较 SEM
未接种的 1.8 对照 .07
Paracoccus kondratiavae NC35 2 111.1% .05
阿氏芽孢杆菌CAP53 3.65 202.8% .45
弯曲芽孢杆菌BT054 2.45 136.1% .11
蕈状芽孢杆菌菌株BT155 2.17 120.4% .21
阿氏芽孢杆菌CAP56 2.1 116.7% .20
尼氏芽孢杆菌BOBA57 2.8 155.6% .03
阴沟肠杆菌CAP12 2.4 133.3% .41
未知8 1.77 77.8% .65
未知122 1.9 105.6% .11
未知15 1.4 77.8% .41
未知39 1.8 100.0% .20
未知401 2 111.1% .21
未知402 1.53 85.2% .27
未知41 1.45 80.6% .31
未知42 1.4 77.8% .15
未知44 2.2 133.3% .08
未知51 1.83 102.9% .21
[0374] 在初始生菜试验中对总体植物健康情况和植物高度产生最大作用的细菌菌株将经受进一步的鉴别。使细菌菌株在37℃下在Luria Bertani肉汤中生长过夜,并且将过夜
培养物在离心机中离心。倾析培养基并且使用Qiagen细菌染色体DNA分离试剂盒(Qiagen
Bacterial Chromosomal DNA Isolation kit)对剩余的细菌沉淀进行染色体DNA分离。使
用引物E338F 5’-ACT CCT ACG GGA GGC AGC AGT-3’(SEQ ID NO:122)、E1099R A5’-GGG TTG CGC TCG TTG C-3’(SEQ ID NO:123)、以及E1099R B 5’-GGG TTG CGC TCG TTA C-3’(SEQ ID NO:124)对染色体DNA进行16S rRNA编码区域的PCR扩增。使用Promega PCR纯化试
剂盒来纯化PCR扩增子,并且将所得的扩增子稀释并送到密苏里大学DNA中心(University
of Missouri DNA Core)进行DNA测序。将DNA序列与细菌分离株的NCBI BLAST数据库
比,并且通过与已知菌株的直接比较鉴别出属和种。上面鉴别出的物种示于表14中。在很
多情况下,16S rRNA DNA序列仅能界定所选细菌菌株的属。在直接鉴别没有出现的情况下,使用本领域中标准的方法进行另外的生物化学分析以在物种和菌株水平下区分菌株,并且
列在表15中。
[0375] 表15
[0376]
[0377] 实施例25.另外的植物生长促进菌株的分离和鉴别
[0378] 从堪萨斯州的Gas附近的农田收集土壤样品,将其在无菌水中稀释,并且铺展在营养琼脂板上。选出显示高生长速率且能够传代并繁殖的细菌分离株用于进一步研究。使
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 7H2O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
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玉米种子用与单独水混合的商用种
子聚合物(每个种子总计1.6μl)或用含有所选菌株的商用种子聚合物(每个种子总计
1.6μl)包被。将包被种子种植于(3英寸)7.62cm直径盆中的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
表土(Columbia,MO)中的1英寸(2.54cm)深处。使植物在18-24℃(65-75°F)之间的温
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种植时浇水50ml且每3天浇水。两周之后,收集植物高度和叶
片直径以及植物的总体健康情况。对于萌芽测定和测定3天根长,将种子如上所示进行包
被并且均匀地散布,每张纸巾10个种子。将纸巾用10ml水润湿,卷起,置于小塑料袋中并
且在30℃下孵育或置于27-30℃(80-85°F)下的萌芽热垫上。3天之后记录根测量数据。
根际分离株的初始筛选造成从根际获得大于100种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物种。一些细菌物种
描述于表16中。鉴别的菌株是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来指示。
[0379] 表16
[0380]
[0381] 对植物健康产生最大作用的菌株描述于表16中。使细菌菌株在37℃下在LuriaBertani肉汤中生长过夜,并且将过夜培养物在离心机中离心。倾析培养基并且使用
Qiagen细菌染色体DNA分离试剂盒对剩余的细菌沉淀进行染色体DNA分离。使用引物
E338F 5’-ACT CCT ACG GGA GGC AGC AGT-3’(SEQ ID NO:122)、E1099R A5’-GGG TTG CGC TCG TTG C-3’(SEQ ID NO:123)、以及E1099R B 5’-GGG TTG CGC TCG TTA C-3’(SEQ ID NO:124)对染色体DNA进行16S rRNA编码区域的PCR扩增。使用Promega PCR纯化试剂
盒来纯化PCR扩增子,并且将所得的扩增子稀释并送到密苏里大学DNA中心进行DNA测序。
将DNA序列与细菌分离株的NCBI BLAST数据库相比,并且通过与已知菌株的直接比较鉴别
出属和种。上面鉴别出的物种示于表16中。在很多情况下,16S rRNA DNA序列仅能界定所
选菌株的属。在直接鉴别没有出现的情况下,使用本领域中标准的方法进行另外的生物化
学分析以在物种和菌株水平下区分菌株,并且所区分的菌株列在表17中。
[0382] 表17
[0383]
[0384] wk=弱生长或低生长
[0385] 实施例26.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在苜蓿上的测试
[0386] 使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7H2O 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将细菌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处理十个
zeba-包被苜蓿种子种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0.6cm深
处。将种子在种植时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至1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十毫升H2O
3 3
足以将细菌递送至3in(7.62cm)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当萌芽。使植物在
65-75°F(18-24℃)之间的温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水5ml。使苜蓿生长
1周以分析在所述条件下植物的出苗和初始分枝。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和最终高度数据
所示的鉴别的菌株列于表18中。
[0387] 表18
[0388]苜蓿
细菌菌剂 平均高度(cm) 比较 SEM
未接种的 4.82 - .008
阿氏芽孢杆菌CAP56 4.85 101.20% .016
尼氏芽孢杆菌BOBA57 4.86 101.70% .021
阴沟肠杆菌CAP12 5.6 116.23% .020
[0389] 实施例27.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在黄瓜上的测试
[0390] 使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7H2O 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处理10个黄瓜种
子种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1cm深处。将种子在种植时
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至1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十毫升H2O足以将细菌递送至
3in3(7.62cm3)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当萌芽。使植物在65-75°F(18-24℃)
之间的温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水5ml。允许黄瓜生长2周以分析在所述
条件下植物的出苗和初始分枝。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和最终高度数据所示的鉴别的菌株
列于表19中。
[0391] 表19
[0392]
[0393] 实施例28.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在黄色南瓜上的测试
[0394] 使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7H2O 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处理10个黄色南瓜
种子种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1cm深处。将种子在种植
时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至1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十毫升H2O足以将细菌递送至
3 3
3in(7.62cm)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当萌芽。使植物在65-75°F(18-24℃)
之间的温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水5ml。允许南瓜生长2周以分析在所述
条件下植物的出苗和初始分枝。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最终高度数据、以及最终叶片直径(通过两片叶子的跨距)数据所示的鉴别的菌株列在表20中。
[0395] 表20
[0396]
[0397]
[0398] 实施例29.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在黑麦草上的测试
[0399] 使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7H2O 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处理三十个黑麦草种
子种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0.3cm深处。将种子在种植
时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至1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十毫升H2O足以将细菌递送至
3 3
3in(7.62cm)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当萌芽。使植物在65-75°F(18-24℃)
之间的温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水5ml。允许黑麦草生长1.5周以分析在
所述条件下植物的出苗和初始分枝。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和高度数据所示的鉴别的菌株
列于表21中。
[0400] 表21
[0401]黑麦草
细菌菌剂 平均高度(cm) 比较 SEM
未接种的 1.61 - .023
阿氏芽孢杆菌CAP53 2.01 124.70% .012
弯曲芽孢杆菌BT054 2.21 137.30% .034
蕈状芽孢杆菌BT155 2.29 142.20% .049
阿氏芽孢杆菌CAP56 2.19 136.00% .009
尼氏芽孢杆菌BOBA57 2.29 142.40% .045
阴沟肠杆菌CAP12 1.98 122.50% .015
[0402] 实施例30.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在玉米上的测试
[0403] 使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7H2O 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处理十个玉米种子
种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2.5cm深度处。将种子在种植
时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至1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十毫升H2O足以将细菌递送至
3 3
3in(7.62cm)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当萌芽。使植物在65-75°F(18-24℃)
之间的温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水5ml。允许玉米生长2周以分析在所述
条件下植物的出苗和初始分枝。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和最终高度数据所示的鉴别的菌株
列于表22中。
[0404] 表22
[0405]玉米
细菌菌剂 平均高度(cm) 比较 SEM
未接种的 8.9 - .039
阿氏芽孢杆菌CAP53 11.01 123.60% .081
弯曲芽孢杆菌BT054 9.96 112.00% .095
蕈状芽孢杆菌菌株BT155 9.6 107.90% .041
阿氏芽孢杆菌CAP56 9.54 107.10% .088
尼氏芽孢杆菌BOBA57 9.23 103.70% .077
[0406] 实施例31.植物生长促进菌株在大豆上的测试
[0407] 使所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KH2PO4 3g、Na2HPO4 6g、NH4Cl 1g、NaCl 0.50g、MgSO47H2O 0.15g、CaCl2 2H2O 0.013g、以及葡萄糖1g,每L干重,或对于慢生根瘤菌属或根瘤菌属在酵母甘露醇培养基上)中生长。将所选菌株的过夜培养物(30℃)离心,倾析出培养
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处理十个大豆种子种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
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2.5cm深度处。将种子在种植时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
至1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当测试两种菌株时,将0.5μl每种再悬浮的细菌与10ml H2O
3 3
混合。十毫升H2O足以将细菌递送至3in(7.62cm)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
当萌芽。使植物在65-75°F(18-24℃)之间的温度下以11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
水5ml。允许大豆生长2周以分析在所述条件下植物的出苗和初始分枝。通过其适当的细
菌鉴别和最终高度数据所示的鉴别的菌株列于表23中。本发明中的细菌菌株与慢生根瘤
菌属种或根瘤菌属种成员的共同接种造成与任一菌剂单独相比植物生长的增加。
[0408] 表23
[0409]
[0410] 实施例32.具有植物生长促进属性的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
[0411] 使蕈状芽孢杆菌菌株BT155、蕈状芽孢杆菌菌株EE118、蕈状芽孢杆菌菌株EE141、蕈状芽孢杆菌菌株BT46-3、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菌株EE349、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BT013A、以及巨大芽孢杆菌菌株EE281在37℃下在Luria Bertani肉汤中生长并且将过夜
的培养物离心,倾析出培养基,且再悬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将每次处理20个玉米种子种
植在被过筛以除去大碎石的壤土表土(Columbia,MO)中的2.5cm深处。将种子在种植时
用0.5μl再悬浮于水(混合至50ml H2O)中的细菌接种。五十ml H2O足以将细菌递送至
3 3
29in(442.5cm)土壤中并且使土壤饱和用于种子的适当萌芽。使植物在65-72°F之间的
温度下以13小时光/天生长,且每3天浇水5ml。允许秧苗生长2周以分析在所述条件下
植物的出苗和初始分枝。通过其适当的细菌鉴别和最终高度数据所示的鉴别的菌株列于表
24中。
[0412] 表24
[0413]
[0414] 所测试的所有植物生长促进细菌在所述条件下在两周时对玉米高度具有有利的作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EE128菌株在此试验中具有最大作用,在玉米高度上有大于
14%提高。
[0415] 实施例33.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增强选择以为BEMD表达宿主筛选植物生长促进及其他有利的活性。
[0416] 可使用本文所述的任何靶向序列将BEMD系统用于呈现广泛范围的蛋白质、肽、以及酶以提供有利的农用效果。另外的有利效果可通过选择具有固有的有利属性的表达宿主
(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而获得。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的许多菌株具有植物生长促进
益处。另外,许多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菌株经由直接的杀真菌、杀虫、杀线虫、或其他保护性活性而具有保护作用。通过使用所述菌株作为BEMD系统的表达宿主,最终孢子产物将在
农业中具有积极益处的组合。
[0417] 表25提供实验结果,其中融合蛋白在各种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菌株中表达。所有菌株都表达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和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磷酸酶PhoA4的融
合蛋白,磷酸酶PhoA4是提高磷酸盐在玉米中的摄取的有利酶。合成所述基因,将其克隆至pMK4载体中,并且引入以下表25中所示的每个芽孢杆菌属种中。通过在30℃下在含有氯
霉素10μg/ml的营养琼脂板上孵育三天将菌株用于孢子形成中。将孢子收集、洗涤并且在
5
种植时以在每7.62cm直径盆50ml水中1×10个CFU/ml的比率施用于玉米,每盆5mg多
磷酸盐。使玉米在粉砂壤土中生长两周。使用T5灯(54瓦特)使植物在理想的光下生长,
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3小时光/天。在两周试验内每三天向
植物浇水至饱和。在两周结束时,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对照苏云金芽孢
杆菌孢子进行归一化。SEQ ID NO:1-磷酸酶融合蛋白的表达使得玉米高度在2周时增加,
与所选的表达宿主菌株无关。如表25中所示,使用植物生长促进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进
一步提高玉米高度。
[0418] 表25.
[0419]
[0420] 实施例34.使用各种靶向序列以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表面上表达β-半乳糖苷酶。
[0421] 与BclA的氨基酸20-35(SEQ ID NO:1的氨基酸20-35)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广泛多种靶向序列可用于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表面上呈现酶、蛋白质、以及肽。若干靶向序列是通过制备含有与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连接的靶向序列的融合蛋白来比较。将融合构建体
使用产自于靶向序列的启动子来合成,克隆到复制质粒pMK4中,并且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
BT013A中。通过在30℃下在含有氯霉素10μg/ml的营养琼脂板上孵育三天将菌株用于孢
8
子形成中。将孢子收集,洗涤,并且以1×10/ml的比率再悬浮于PBS中。将每种融合构建
5
体孢子的1×10个孢子悬浮在400μl dH2O中。将反应与反应组分一起温至所需反应温
度(40℃)。添加200μl工作缓冲液(9:1溶液A:溶液B)。溶液A是50mM Tris pH 10和
13.6mM脱氧胆酸且溶液B是3mg/ml于异丙醇中的对硝基苯基棕榈酸。将反应物在40℃下
孵育10分钟并置于冰上,离心以除去孢子,并且记录在420nm下的吸光率。结果显示于以
下表26中。根据包含融合至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的SEQ ID NO:1的氨基酸1-35的对照融
合蛋白对活性进行归一化。
[0422] 表26.
[0423]
[0424]
[0425] 与脂肪酶连接的若干靶向序列在孢子表面上产生更高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具体说来,SEQ ID NO.60、62以及64(各自含有较短的靶向序列)在BEMD孢子表面上产生增加
的融合表达。所有含有测试的靶向序列的融合蛋白都导致脂肪酶的表面呈现。
[0426] 实施例35.使用各种外孢壁序列以在苏云金芽孢杆菌表面上表达脂肪酶并且论证融合蛋白在外孢壁表面上的定位。
[0427] 广泛多种外孢壁蛋白可用于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表面上呈现酶、蛋白质、以及肽。若干不同的外孢壁蛋白是通过如实施例34中所述制备含有与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
连接的外孢壁蛋白的融合蛋白来比较。将融合构建体使用产自于以下表27中所示的外孢
壁蛋白的启动子来合成,克隆到复制质粒pMK4中,并且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中。呈
现各种外孢壁蛋白-枯草芽孢杆菌168脂肪酶融合体的孢子通过使转化的细菌在脑心浸液
肉汤中在来自10μg/ml氯霉素的选择压力下生长,铺于营养琼脂板上,并且在30℃下孵育
8
3天来制备。3天之后,将孢子从板上洗下来,通过离心纯化,并且以1×10个CFU/ml再悬
浮于PBS中。
[0428] 将每种融合构建体的1×105个孢子再悬浮在400μl dH2O中。将反应与反应组分一起温至所需反应温度(40℃)。添加200μl工作缓冲液(9:1溶液A:溶液B)。溶液A是
50mM Tris pH 10和13.6mM脱氧胆酸且溶液B是3mg/ml于异丙醇中的对硝基苯基棕榈酸。
将反应物在40℃下孵育10分钟并置于冰上,离心以除去孢子,并且记录在420nm下的吸光
率。结果显示于以下表27中。根据与脂肪酶连接的SEQ ID NO:72对活性进行归一化。
[0429] 表27.
[0430]
[0431]
[0432] 使用SEQ ID NO.72和73的外孢壁蛋白在孢子上产生最高酶活性。所有含有外孢壁蛋白的融合蛋白都产生活性枯草芽孢杆菌168脂肪酶的表面呈现,但在不同水平下。
[0433] 使用荧光报道子mCherry证明另外的外孢壁蛋白使融合蛋白靶向外孢壁。产生含有与mCherry报道子连接的SEQ ID NO.74、83、以及73的外孢壁蛋白的融合构建体。孢子
生长1.5天,收集,并且如上所述再悬浮。将7μl的荧光孢子置于Nikon E1000显微镜下
并且在晚期孢子形成期间成像。环中的圆形定位指示外部孢子层定位,且外观与外孢壁蛋
白的相匹配。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于图2中。图2A、2B、以及2C是表达包含分别是SEQ ID
NO.74、83、以及73的外孢壁蛋白和mCherry报道子的融合蛋白的孢子的荧光显微镜图像。
所有三个融合体都显示高水平的荧光和外孢壁定位,表明其对在外孢壁表面上表达外源蛋
白的潜在效用。
[0434] 实施例36.使用各种靶向序列和外孢壁蛋白以在枯草芽孢杆菌孢子中表达磷酸酶以及表达磷酸酶的孢子在大豆中的作用。
[0435] 表达枯草芽孢杆菌EE148磷酸酶A4(PhoA4)的BEMD孢子是通过在其与PhoA4连接的天然启动子控制下合成编码各种靶向序列和外孢壁蛋白的基因来产生。合成的基因被
克隆到pMK4中并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中。呈现各种外孢壁蛋白-枯草芽孢杆菌
EE148PhoA4融合体的孢子通过使转化的细菌在脑心浸液肉汤中在来自10μg/ml氯霉素的
选择压力下生长,铺于营养琼脂板上,并且在30℃下孵育3天来制备。三天之后,将孢子从
8
板上洗下来,通过离心纯化,并且以1×10个CFU/ml再悬浮于PBS中。
[0436] 将大豆种植于用标准壤土表层土填充的10cm深的盆中的2.54cm深处。将表达4
PhoA4的BEMD孢子在50ml水中稀释至1×10个/ml的浓度并且在种植时施用于每株植
物。还包括仅水的对照。将多磷酸盐以0.5mg/盆的比率以液体形式添加到盆中。使用T5
灯(54瓦特)使植物在理想的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
13小时光/天。在两周试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两周结束时,测量每株植物的
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仅对照水的植物进行归一化。
[0437] 结果显示于表28中。在表达含有与各种靶向序列和外孢壁蛋白(其与PhoA4具有不同的融合配偶体)连接的PhoA4的融合蛋白不同的BEMD孢子存在下生长的大豆全部
都展现增强的生长,但作用程度根据所用的靶向序列或外孢壁蛋白而变化。
[0438] 表28.
[0439]
[0440] 实施例37.BEMD孢子与种子处理、液体肥料及其他添加剂的共同施用
[0441] 测试表达融合蛋白的BEMD孢子与不同种子处理的相容性。BEMD孢子表达包含与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EE148磷酸酶(PhoA4)或POLARIS肽连接的SEQ ID NO:1的氨基酸
1-35的靶向序列的融合蛋白。合成的基因被克隆到pMK4中并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
中。呈现各种外孢壁蛋白-枯草芽孢杆菌EE148 PhoA4或POLARIS融合体的孢子通过使转
化的细菌在脑心浸液肉汤中在来自10μg/ml氯霉素的选择压力下生长,铺于营养琼脂板
上,并且在30℃下孵育3天来制备。三天之后,将孢子从板上洗下来,通过离心纯化,并且以
8
1×10个CFU/ml再悬浮于PBS中。
[0442] 使用T5灯(54瓦特)使植物在理想的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3小时光/天。在两周试验内每三天向植物浇水至饱和。在两周结束
时,测量每株植物的高度,并且将测量值根据仅对照水的植物进行归一化。结果显示于以下表29中。浸透(drench)=以50ml/盆施用于土壤。聚合物=仅ACCELERON种皮聚合物。
4 4
以1×10个细胞/50ml添加BEMD孢子用于浸透施用。以1.3×10 个/细胞/种子添加
BEMD孢子用于种皮施用。10-34-0和6-24-6是标准商用播种肥料组合物。10-34-0是液体
磷酸铵。6-24-6是具有邻/多制剂的低盐液体磷酸盐肥料。着色剂=Becker Underwood
红色种皮着色剂。MACHO、APRON、以及CRUISER是用于种子的商用杀真菌剂。MACHO含有活
性成分吡虫啉,APRON含有活性成分精甲霜灵,并且CRUISER含有活性成分噻虫嗪、精甲霜
灵以及咯菌腈的混合物。发现孢子与许多种子施用相容并且保留其刺激玉米的植株生长的
能力。
[0443] 表29.
[0444]
[0445]
[0446] 发现BEMD孢子与测试的所有种皮调理物相容。当BEMD PhA4孢子与着色剂和聚合物单独组合时活性存在稍微下降,但孢子在与其他杀真菌剂组合的着色剂时恢复全部活
性。BEMD孢子在液体肥料时也工作良好。播种肥料很可能经由直接营养素补充促进植物
生长。BEMD孢子在两种播种肥料下发挥作用,表明磷酸酶活性也可造成在过量营养素存在
下增强的植物生长。BEMD孢子与杀真菌剂的组合展现比单独BEMD孢子更大的植物生长增
强,这可能是由于在早期生长期间给予嫩玉米植株的保护。
[0447] 实施例38.所述使用BEMD孢子作为叶添加剂用于减轻玉米生长的胁迫抑制。
[0448] BEMD孢子呈现系统可用于递送酶,所述酶可减轻在野外或温室中生长的植物的一定程度的胁迫。为此目的,选择对土壤中的活性氧物质选择性地作用的酶。活性氧物质是
植物中的关键胁迫标记。
[0449] 产生表达融合蛋白的BEMD孢子,所述融合蛋白包含与脱乙酰壳多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或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的β1,3葡聚糖酶连接的SEQ ID NO:1
的氨基酸1-35的靶向序列。合成的基因被克隆到pMK4中并引入苏云金芽孢杆菌BT013A
中。呈现各种蛋白融合体的孢子通过使转化的细菌在脑心浸液肉汤中在来自10μg/ml氯
霉素的选择压力下生长,铺于营养琼脂板上,并且在30℃下孵育3天来制备。三天之后,将
8
孢子从板上洗下来,通过离心纯化,并且以1×10个CFU/ml再悬浮于PBS中。
[0450] 使用T5灯(54瓦特)使在V5阶段的三周龄玉米植株在理想的光下生长,并且在15.5-25.5℃之间的控制温度条件下暴露于13小时光/天。在试验过程中每三天向植物浇
5
水至饱和。当植物达到V5时,将BEMD孢子或阳性对照化学品以1×10个BEMD孢子/ml或
在为化学品推荐的比率下喷洒在叶片上。总共1ml喷洒剂个别地施用于每株植物。在即将
施用叶片喷洒剂之前记录植物高度。然后通过温至32.2℃并将浇水减少到每周一次来使玉
米植株受到胁迫。植物保持在胁迫条件下两周。两周结束时,再次测量植物高度,并且记录视觉外观。在这些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在对照处理中最少。继续在胁迫条件下生长的能
力是通过在两周跨度内与仅水对照相比的植物高度的增加来测量。结果显示于以下表30
中。
[0451] 表30.
[0452]
[0453]
[0454] 使用BEMD系统将若干去胁迫酶施用于玉米,如以上表30中所示。对照孢子没有显著影响(植物高度下降-1.6%)。BEMD脱乙酰壳多糖酶当与其底物脱乙酰壳多糖组合
时具有积极的作用。两种效果最佳的酶是BEMDβ-1,3-葡聚糖酶和BEMD超氧化物歧化酶。
BEMDβ-1,3-葡聚糖酶具有基本的抗真菌活性,但也可对植物具有直接作用。水杨酸和BTH
是用于叶片测定的阳性对照,且在两者中都见到了积极的反应。此叶片递送方法可用于在
不同的季节时间下将去胁迫酶递送给植物。
[0455] 实施例39.使用各种含σ-K的启动子的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
[0456] 如以上实施例23中所示,替代靶向序列、外孢壁蛋白、或外孢壁蛋白片段的天然启动子可极大地影响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孢子外孢壁上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水平。举例来
说,用BclB启动子替代天然的BclA启动子极大地降低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孢子表面上
的融合蛋白水平。或者,用BclA启动子替代天然的BclB启动子显著地提高外孢壁上的融
合蛋白水平。
[0457] 各种外孢壁蛋白在其天然孢子形成启动子控制下的相对启动子表达水平是从来自Bergman等人,2008的微阵列数据处获得。在晚期孢子形成时间里(实验开始之后300
分钟)测定相对表达水平,此时σK启动子的活性最大。σK启动子是外孢壁定位基因及相
关蛋白表达的关键启动子。相对表达是在所有给定时间基因表达水平与染色体的所有其他
基因的平均值相比的增加。以下表31显示在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中多种σK驱动基因
的相对表达水平。
[0458] 表31.
[0459]
[0460] 鉴于以上,清楚的是本发明的若干目标得以实现且其他有利结果得以获得。
[0461] 由于可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上述融合蛋白、蜡样芽孢杆菌家族成员、制剂、以及方法做出各种改变,所以旨在以上描述中所包含和附图中所示的所有物质均应
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含义。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