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 / 海水养殖 / 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

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

阅读:3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1、所述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选址与建设;2、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方法;3、单环刺螠工厂养殖方法。本发明通过人工控制养殖 水 质理化环境、投喂 饲料 和防治 疾病 等措施,保证底泥不被充起优化养殖环境,为单环刺螠提供最适的生长环境,合理控制育苗及养殖 密度 ,加快了其生长速度,提高成活率30-50%,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单环刺螠快速生长并最大限度提高品质,很好地将幼单环刺螠养殖成商品规格。,下面是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选址与建设
S11、厂址选择:环境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
S12、质要求:自然海水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海水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水温10℃~22℃,盐度25~35,溶解5±0.2mg/L,pH值为7.4~8.5,氮0~0.6mg/L,每10天全量换水1次;
S2、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方法
S21、种螠的准备:选择体表完整,体长为7-10cm,体重为20-25g,呈橘黄色或乳白色的种螠;
S22、亲体运输:将S1中挑选的所述种螠直接装入箱中,每箱装亲体5±0.5kg,气温超过
20℃时箱内放袋降温,控制温度为20±2℃,运输时间为28±2h;
S23、授精:自然受精法为将所述种螠在5~8℃环境中放置2~3h后,将所述种螠体表消毒后放入产卵池中,待所述种螠自然排放精卵;人工授精法为解剖所述种螠,取出肾管,将雌雄肾管分别放入装有海水的容器,剪破肾管,使精卵溢出,并搅拌形成精、卵溶液使每粒卵周围有10~20个精子,将氧气头放入容器底部充气搅动使卵悬浮,再过滤精卵混合溶液,去除破碎的肾管;
S24、孵化:将S3中完成受精的受精卵泼洒到孵化池中进行孵化,每隔30~60min上、下搅动1次池水;
S25、浮游幼体培育:当胚胎全部发育至担轮幼虫后,将水上层浮游生活的幼虫转移入准备好的培育池中培育,每日投饵1~2次,担轮幼虫前期,即前1~5天,日投放量为1~2万cell/ml,之后增加为5~10万cell/ml,每日换水1次,每次换1/3~1/2,每3~5m2设置一个气石,水质应符合NY 5052要求;
S26、采苗:所述幼体发育到体节幼虫后期,即幼虫长至10~12体节时,移入幼螠培育池,同时以海洋红酵母进行投喂,待所述幼体进入海泥由体节幼虫变态为蠕虫状幼虫后,用筛绢网拖选或排水收集;
S27、幼螠培育时间30~40天,体长为5±1mm时出池。
S3、单环刺螠工厂养殖方法
S31、从步骤S27出池的所述幼螠中选择体表完整的;
S32、运输方法:幼螠箱用海水浸泡后将幼螠倒入,每箱放幼螠10~20kg,并加冰,所述幼螠箱上面用海水浸透的布覆盖,运输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运输前12小时停止投饵;
S33、放养方法:将当年培育的幼螠带水泼洒入养殖池内;
S34、投喂方法:将饲料筛绢网后,将配合饲料兑水泼洒于所述养殖池内;
S35、收获方法:在午夜时拖网收获或排净池水人工手检单体重25~50g,大小20~40头/kg规格的单环刺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24中所述受精卵的密度为15±2粒/ml,水温为15~26℃,盐度为20~37,pH值为5.96~9.01,孵化海水与授精时海水温差应在1℃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25中水温为15~
30℃,溶解氧5±0.2mg/L,盐度为15~35,光照500±10L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25中所述担轮幼虫期培育密度为1~4个/ml,所述体节幼虫期培育密度为1~2个/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25中饵料为金藻、扁藻、小球藻、新月菱形藻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26中所述体节幼虫后期采苗密度为平均2~3个/c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26中所述幼螠培育池池底铺3~5cm厚度的海泥做幼螠的附着基,100ml/m3福尔林消毒30±2分钟,海水淘洗1h,换水1次/d,换水量为全部水体的2/5-3/5,连续充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26中所述海洋红酵母粉碎后过300目筛网,每天投喂2次/d,投饵量1~2pp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33中放养时间为
10~12月,规格为400~8000头/kg,放苗水温为8~15℃,育苗池养殖水盐度和准备工厂化养殖水盐度之差不超过3,泼洒高度为离所述养殖池水面0-10cm,每平方米投放100~200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S34中投喂饲料量为1个所述养殖池中幼螠总重量的3-5%,每天早晚各1次,所述配合饲料包括大叶菜、海泥、海虹干等。

说明书全文

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产养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海肠子,属于螠虫动物、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渤海湾等,是中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
[0003] 单环刺螠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基酸,作为名贵的海鲜产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0004] 但单环刺螠规模化难度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加之现有技术产量低,效率不高,制约着单环刺螠养殖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刺螠规模化难度大,养殖周期长生长速度缓慢,产量低,效率不高,幼单环刺螠不易养殖成商品规格,格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所述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选址与建设。
[0008] S11、厂址选择:环境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
[0009] S12、水质要求:自然海水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海水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水温10℃~22℃,盐度25~35,溶解5±0.2mg/L,pH值为7.4~8.5,氨氮0~0.6mg/L,每10天全量换水1次;
[0010] S2、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方法。
[0011] S21、种螠的准备:选择体表完整,体长为7-10cm,体重为20-25g,呈橘黄色或乳白色的种螠;
[0012] S22、亲体运输:将S1中挑选的所述种螠直接装入箱中,每箱装亲体5±0.5kg,气温超过20℃时箱内放袋降温,控制温度为20±2℃,运输时间为28±2h;
[0013] S23、授精:自然受精法为将所述种螠在5~8℃环境中放置2~3h后,将所述种螠体表消毒后放入产卵池中,待所述种螠自然排放精卵;人工授精法为解剖所述种螠,取出肾管,将雌雄肾管分别放入装有海水的容器,剪破肾管,使精卵溢出,并搅拌形成精、卵溶液使每粒卵周围有10~20个精子,将氧气头放入容器底部充气搅动使卵悬浮,再过滤精卵混合溶液,去除破碎的肾管;
[0014] S24、孵化:将S3中完成受精的受精卵泼洒到孵化池中进行孵化,每隔30~60min上、下搅动1次池水;
[0015] S25、浮游幼体培育:当胚胎全部发育至担轮幼虫后,将水上层浮游生活的幼虫转移入准备好的培育池中培育,每日投饵1~2次,担轮幼虫前期,即前1~5天,日投放量为1~2万cell/ml,之后增加为5~10万cell/ml,每日换水1次,每次换1/3~1/2,每3~5m2设置一个气石,水质应符合NY 5052要求;
[0016] S26、采苗:所述幼体发育到体节幼虫后期,即幼虫长至10~12体节时,移入幼螠培育池,同时以海洋红酵母进行投喂,待所述幼体进入海泥由体节幼虫变态为蠕虫状幼虫后,用筛绢网拖选或排水收集;
[0017] S27、幼螠培育时间30~40天,体长为5±1mm时出池。
[0018] S3、单环刺螠工厂养殖方法。
[0019] S31、从步骤S27出池的所述幼螠中选择体表完整的;
[0020] S32、运输方法:幼螠箱用海水浸泡后将幼螠倒入,每箱放幼螠10~20kg,并加冰,所述幼螠箱上面用海水浸透的布覆盖,运输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运输前12小时停止投饵;
[0021] S33、放养方法:将当年培育的幼螠带水泼洒入养殖池内;
[0022] S34、投喂方法:将饲料筛绢网后,将配合饲料兑水泼洒于所述养殖池内;
[0023] S35、收获方法:在午夜时拖网收获或排净池水人工手检单体重25~50g,大小20~40头/kg规格的单环刺螠。
[0024] 优选方式下,S24中所述受精卵的密度为15±2粒/ml,水温为15~26℃,盐度为20~37,pH值为5.96~9.01,孵化海水与授精时海水温差应在1℃以内。
[0025] 优选方式下,S25中水温为15~30℃,溶解氧5±0.2mg/L,盐度为15~35,光照500±10Lx。
[0026] 优选方式下,S25中所述担轮幼虫期培育密度为1~4个/ml,所述体节幼虫期培育密度为1~2个/ml。
[0027] 优选方式下,S25中饵料为金藻、扁藻、小球藻、新月菱形藻等。
[0028] 优选方式下,S26中所述体节幼虫后期采苗密度为平均2~3个/cm2。
[0029] 优选方式下,S26中所述幼螠培育池池底铺3~5cm厚度的海泥做幼螠的附着基,100ml/m3福尔林消毒30±2分钟,海水淘洗1h,换水1次/d,换水量为全部水体的2/5-3/5,连续充气。
[0030] 优选方式下,S26中所述海洋红酵母粉碎后过300目筛网,每天投喂2次/d,投饵量1~2ppm。
[0031] 优选方式下,S33中放养时间为10~12月,规格为400~8000头/kg,放苗水温为8~15℃,育苗池养殖水盐度和准备工厂化养殖水盐度之差不超过3,泼洒高度为离所述养殖池水面0-10cm,每平方米投放100~200头。
[0032] 优选方式下,S34中投喂饲料量为1个所述养殖池中幼螠总重量的3-5%,每天早晚各1次,所述配合饲料包括大叶菜、海泥、海虹干等。
[0033] 本发明通过人工控制养殖水质理化环境、投喂饲料和防治疾病等措施,为单环刺螠提供最适的生长环境,合理控制育苗及养殖密度,加快了其生长速度。充氧气头采用悬空式处理,避免气头接触海泥或者沙层,保证底泥不被充起优化养殖环境。使用海洋红酵母做饵料,无需培养单胞藻,省去建造饵料培养室及饵料培养的人力和物力,酵母有助于单环刺螠幼体对饵料的消化吸收,有助于幼体消化促进生长。本发明有效提高幼体生长重要环节变态成活率,从原有技术的变态成活率10%提高到现有技术的幼螠变态期成活率70%-75%。用海泥代替沙子做附着基,海泥粒径小对单环刺螠初次入池时也伤害小,而且海泥中营养物质丰富可以为单环刺螠幼螠提供额外的饵料和营养,有效的缩短养殖周期,相比用沙层作为附着基的技术手段养殖周期缩短一倍,提高成活率30-50%。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单环刺螠快速生长并最大限度提高品质,很好地将幼单环刺螠养殖成商品规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1、厂址选择:远离工业区或港口,周边没有对养殖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水质稳定,水源充足,无大量淡水流入、无赤潮频发的海域附近。通讯、交通运输方便,电力充足,海水或地下海水资源丰富,盐度稳定,有淡水水源。环境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
[0035] 2、水质要求:自然海水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海水应符合NY5052的规定。水温10℃~22℃,盐度25~35,溶解氧为5±0.2mg/L,pH值为7.4~8.5,氨氮为0~0.6mg/L。
[0036] 3、养殖设备。
[0037] 进排水系统:进水系统有房、沉淀池、砂滤池、蓄水池及供水管道;排水系统有地沟、废水处理池,所述泵房中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供水管道依次连通沉淀池、砂滤装置、蓄水池和养殖池,所述水泵将海水从池塘抽进沉淀池,海水中杂质自然沉降后,进入砂滤罐滤砂,然后进入所述蓄水池储存备用,所述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水,所述排水阀下方设有地沟,所述地沟连通废水处理池。
[0038] 充气系统:由鼓机、输送气体管道、气量调节阀门、气管、气头组成。充气泵空气增氧或使用纯氧、液氧增氧。
[0039] 热交换系统:一种含有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其工作原理为:设备在运行时,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当冬季水温较低时可以采取低温保苗的低消耗养殖模式,也可利用地下井水升温养殖,也可利用锅炉升温正常饲养。夏季无需采用降温措施。
[0040] 所述低温保苗低消耗养殖模式,采用少换水、少喂料的方法,在池塘内冰下4-6℃海水越冬保苗,优点是能耗成本低,缺点是幼体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但是成活率有保障,等第二年开春后通过勤换水多投饵加快生长速度。
[0041] 所述地下井水热交换升温海水养殖模式,采用热交换器,用地下净水将养殖用水维持在12-14℃进行正常饲养管理,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受到地域限制。
[0042] 所述锅炉升温正常饲养模式,通过锅炉烧升温将海水温度控制在14-18℃,进行正常投饵和管理,优点是生长快速,缺点是成本高,通常和海参苗越冬保苗一起进行。
[0043] 养殖池:为室内水泥池,单池养殖面积15~50㎡,水深0.8~1.0m圆形、方形或八形均可,池底铺设细沙10~25cm,池底排水孔插入高15~30cm透水pvc管以防沙子和单环刺螠在换水时排出。
[0044] 配套设施:能够供应整个养殖水体正常运转的配套功率发电机、水质和生物检测设备,通讯设备、基本生活设施等。所述水质和生物检测设备,包括YSI水质分析仪、水质检测试剂盒、标准滴定分析方法测定水质指标装置、病原菌检测仪。
[0045] 4、苗种的培育。
[0046] (1)种螠的准备:来源于人工养殖或自然海域的性成熟的单环刺螠做种螠。种螠的规格:体长7-10cm,体重20-25g。种螠质量:体表无损伤、活力强,肾管饱满,呈鲜艳的橘黄色或乳白色。
[0047] 种螠的暂养:种螠暂养密度5~6个/m3,日换水2次,每次换全量的1/2。少量充气,适度投饵,暂养时间l~2d。
[0048] (2)亲体运输:亲体运输方式为干运法,干运时将挑选后的亲体直接装入泡沫箱中,每箱装亲体5±0.5kg,温度为20±2℃,气温超过20℃时箱内加冰降温,以汽车为运输工具,气温20℃条件下,时间为28±2h,最好在运输过程中经常淋水。
[0049] (3)授精:可采用自然受精或人工授精方式获得受精卵。
[0050] 自然受精法:降温5~8℃放置2~3h后,将体表消毒后的亲螠放入产卵池中,待其自然排放精卵。当受精卵密度达到15±2粒/ml后,将亲螠移到其它池中继续产卵。
[0051] 人工授精法:纵向解剖亲螠,取出肾管,将雌雄肾管分别放入装有干净海水的不同容器,剪破肾管,使精卵自动溢出,并搅拌均匀形成精、卵溶液,精子数量以每粒卵周围有10~20个精子为宜,氧气头放入容器底部充气使卵悬浮。用60目筛绢网过滤精卵混合溶液,以去除破碎的肾管。
[0052] (4)孵化。
[0053] 孵化密度:将受精卵泼洒到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5±2粒/ml。孵化条件:水温为15~26℃,盐度为20~37,pH值为5.96~9.01。孵化海水与授精时海水温差应在1℃以内。
[0054] 搅池:在孵化过程中,用搅耙每隔30~60min上、下搅动1次池水,不要使池水形成漩涡。
[0055] (5)浮游幼体培育。
[0056] 幼虫选优:当胚胎全部发育至担轮幼虫后进行幼虫选优,即采用虹吸法将水上层浮游生活的优质幼虫转移入准备好的培育池中培育。
[0057] 水质要求:水温15~30℃,溶解氧为5±0.2mg/L,盐度为15~35,光照为500±10Lx。水质应符合NY 5052要求。
[0058] 培育密度:担轮幼虫期培育密度1个/ml~4个/ml,体节幼虫期培育密度1个/ml~2个/ml。
[0059] 水质控制:每日换水1次,每次换1/3~1/2。视水质情况,采用吸底或滤水筐的方法改善水质。换气采取微充气的方式,每3~5m2一个气石。
[0060] 饵料投喂:以金藻、扁藻、小球藻、新月菱形藻为饵料,每日投饵1~2次,日投饵量为担轮幼虫前期(1~5天)1~2万cell/ml,以后根据幼虫饱胃程度,逐渐增加到5~10万cell/ml。应根据幼虫的密度、摄食情况等因素确定实际投饵量。
[0061] (6)采苗。
[0062] 采苗时机:幼体发育到体节幼虫后期,即形成10~12体节时,移入幼螠培育池进行附着变态,即幼体进入海泥由体节幼虫变态为蠕虫状幼虫。
[0063] 采苗密度:以平均2~3个/cm2为宜。
[0064] 幼螠培育。
[0065] 幼螠培育池要求:池底铺3~5cm厚度的海泥做幼螠的附着基,100ml/m3福尔马林消毒30±2分钟,海水淘洗1h。
[0066] 采苗方法:用300目筛绢网拖选或排水收集。
[0067] 水质管理:换水1次/d,换水量为全部水体的2/5-3/5,连续充气。
[0068] 饵料投喂:以海洋红酵母为主,粉碎后过300目筛网,每天投喂2次/d,投饵量1~2ppm,视摄食量及残饵量适当调整。
[0069] (7)出池。
[0070] 幼螠经过30~40天培育,平均体长达到5±1mm,便可出池。
[0071] 5、幼螠及运输。
[0072] 幼螠的选择:幼螠身体自然伸展、体色正常光滑、无外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不携带病原菌。
[0073] 运输方法:采用干运法运输,普通泡沫箱用海水浸泡后将幼螠倒入,并加冰块降温。每箱放幼螠10~20kg。上面覆盖用海水浸透的面纱布,该法运输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运输前12小时停止投饵。
[0074] 6、养殖。
[0075] (1)幼螠投放。
[0076] 放养时间:10~12月放当年培育的幼螠。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实行单茬养殖,即一年进行一次养殖生产,适宜放苗水温为8℃~15℃。
[0077] 放养规格:根据养殖条件和产量要求、收获的规格,可放养规格400~8000头/kg范围内幼螠。
[0078] 放养密度:单环刺螠苗种的放养密度可根据幼螠的规格不同、成品收获规格合理控制,每平方米投放100~200头。
[0079] 放养方法:通常直接均匀撒于池底附着基上,在离水面0-10cm处,将幼螠带水均匀泼洒入池内,使幼螠自行潜入沙层中。投放幼螠的盐度差,即苗厂养殖水盐度和准备工厂化养殖的养殖水盐度之差不超过3。
[0080] (2)饲料投喂。
[0081] 饲料种类:使用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有多重营养物质配比制作而成,包括大叶菜、海泥、海虹干等。
[0082] 投喂量:以存池量重量,即一个养殖池幼螠总重量的3-5%投喂配合饲料,早晚各一次,以投喂后4-6小时池内水清澈为标准。
[0083] 投喂方法:将提前配比好的配合饲料,过200目筛绢网后,兑水均匀全池泼洒。
[0084] 水质管理:及时捞出池内杂物,保持池水清洁。每10天全量换水一次。
[0085] 抽样检查:每隔15~25天将池水放干检查单环刺螠情况,包括底质颜色,残饵和粪便状态,测量单环刺螠的健康情况、体重,检查其生长情况。并剖开数头单环刺螠,检查其出皮率和摄食情况。
[0086] 7、收获。
[0087] 收获规格:收获的规格为25g以上,即单体重25g以上,大小20头以内/kg算作商品规格。
[0088] 收获时间:午夜收获或者达到商品规格随时收获。
[0089] 收获方法:利用12℃时出沙习性,在午夜时拖网收获;或采取排净池水人工手检收获。
[0090] 实施例1
[0091] 1、厂址选择:选择有地下井水区域进行建厂。
[0092] 2、水质要求:水温10℃,盐度25,溶解氧为5.0mg/L,pH值为7.4,氨氮为0.6mg/L。
[0093] 3、养殖设备。
[0094] 进排水系统:进水系统设有泵房、沉淀池、砂滤池、蓄水池及供水管道,排水系统设有地沟、废水处理池,排水口远离进水口。所述泵房中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供水管道依次连通沉淀池、砂滤装置、蓄水池和养殖池,所述水泵将海水从池塘抽进沉淀池,海水中杂质自然沉降后,进入砂滤罐滤砂,然后进入所述蓄水池储存备用,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下方设有地沟,所述地沟连通废水处理池。
[0095] 充气系统:充气泵空气增氧使用纯氧增氧。
[0096] 热交换系统:冬季水温较低时采取地下井水热交换升温海水养殖模式,夏季不采用降温措施。
[0097] 养殖池:为室内水泥池,单池养殖面积15㎡,水深0.8圆形池,池底铺设细沙10cm,池底排水孔插入高30cm透水pvc管以防沙子和单环刺螠在换水时排出。
[0098] 配套设施:小型发电机组、水质和生物检测设备,通讯设备、基本生活设施等。所述水质和生物检测设备,包括YSI水质分析仪、水质检测试剂盒、标准滴定分析方法测定水质指标装置、病原菌检测仪。
[0099] 4、苗种的培育。
[0100] (1)种螠的准备:来源于人工养殖的性成熟的单环刺螠做种螠,体长7cm,体重20g,体表无损伤、活力强,肾管饱满,呈鲜艳的橘黄色。
[0101] 种螠的暂养:种螠暂养密度5个/m3个/m3,日换水2次,每次换全量的1/2。少量充气,适度投饵,暂养时间ld。
[0102] (2)运输:亲体运输方式为干运法,干运时将挑选后的亲体直接装入泡沫箱中,每箱装亲体5kg,气温超过20℃时箱内加冰降温,以汽车为运输工具,时间28h,运输过程中经常淋水。
[0103] (3)授精:采用人工授精法,纵向解剖亲螠,取出肾管,将雌雄肾管分别放入装有干净海水的不同容器,剪破肾管,使精卵自动溢出,并搅拌均匀形成精、卵溶液,每粒卵周围有10~15个精子,氧气头放入容器底充气使卵悬浮。用60目筛绢网过滤精卵混合溶液,以去除破碎的肾管。
[0104] (4)孵化。孵化密度:将受精卵泼洒到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5粒/ml。孵化条件:水温在20℃,盐度25,pH5.96。孵化海水与授精时海水温差应在1℃以内。搅池:在孵化过程中,用搅耙每隔30min上、下搅动1次池水,不要使池水形成漩涡。
[0105] (5)浮游幼体培育。幼虫选优:当胚胎全部发育至担轮幼虫后,采用虹吸法将水上层浮游生活的优质幼虫转移入准备好的培育池中培育。
[0106] 水质要求:水温20℃,溶解氧5.0mg/L,盐度25,光照500Lx。水质符合NY5052要求。
[0107] 培育密度:担轮幼虫期培育密度2个/ml,体节幼虫期培育密度1个/ml。
[0108] 水质控制:每日换水1次,每次换1/2。视水质情况,采用吸底或滤水筐的方法改善水质。采取微充气的方式,每4m2一个气石。
[0109] 饵料投喂:以金藻、扁藻、小球藻、新月菱形藻为饵料,每日投饵1次,日投饵量为担轮幼虫前3天1万cell/ml,以后根据幼虫饱胃程度,逐渐增加到5万cell/ml。
[0110] (6)采苗。幼体发育到体节幼虫后期,形成10体节时,移入幼螠培育池进行附着变态,即幼体进入海泥由体节幼虫变态为蠕虫状幼虫。采苗密度平均2个/cm2。
[0111] 幼螠培育
[0112] 幼螠培育池要求:池底铺5cm厚度的海泥做幼螠的附着基,100ml/m3福尔马林消毒30分钟,海水淘洗1h。
[0113] 采苗方法:用300目筛绢网拖选或排水收集。
[0114] 水质管理:换水1次/d,换水量为全部水体的1/2,连续充气。
[0115] 饵料投喂:以海洋红酵母为主,粉碎后过300目筛网,每天投喂2次/d,投饵量1ppm,视摄食量及残饵量适当调整。
[0116] (7)出池。幼螠经过30天天培育,平均体长达到5mm,即出池。
[0117] 5、幼螠及运输。
[0118] 幼螠的选择:幼螠身体自然伸展、体色正常光滑、无外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不携带病原菌。
[0119] 运输方法:普通泡沫箱用海水浸泡后将幼螠倒入,并加冰块降温。每箱放幼螠10kg。上面覆盖用海水浸透的面纱布,运输时间控制在24小时,运输前12小时停止投饵。
[0120] 6、养殖。
[0121] (1)幼螠投放。
[0122] 幼螠的要求:幼螠符合身体自然伸展、体色正常光滑、无外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不携带病原菌。
[0123] 放养时间:10月放当年培育的幼螠,放苗水温为8℃。
[0124] 放养规格:放养规格8000头/kg范围内幼螠。
[0125]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投放200头。
[0126] 放养方法:直接均匀撒于池底附着基上,在离水面10cm处,将幼螠带水均匀泼洒入池内,使幼螠自行潜入沙层中。投放幼螠的盐度差,即苗厂养殖水盐度和准备工厂化养殖的养殖水盐度差为2。
[0127] (2)饲料投喂。
[0128] 饲料种类:专用商品配合饲料。
[0129] 投喂量:以一个养殖池幼螠总重量的3%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后4小时池内水清澈后投喂第二次,每天投喂两次。
[0130] 投喂方法:将提前配比好的配合饲料,过200目筛绢网后,兑水均匀全池泼洒。
[0131] 水质管理:及时捞出池内杂物,保持池水清洁。每10天全量换水一次。
[0132] 抽样检查:每隔15天将池水放干检查单环刺螠情况,包括底质颜色,残饵和粪便状态,测量单环刺螠的健康情况、体重,检查其生长情况。并剖开数头单环刺螠,检查其出皮率和摄食情况。
[0133] 7、收获:
[0134] 收获规格:收获的规格为25g,即单体重25g,大小20头/kg。
[0135] 收获时间:午夜收获或者达到商品规格随时收获。
[0136] 收获方法:利用单环刺螠12℃时出沙习性,在午夜时拖网收获。
[0137] 本实施例所述幼体在进入海泥由体节幼虫变态为蠕虫状幼虫阶段的成活率为70%,相比现有技术10%的成活率有大幅提高。
[01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