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 / 海水养殖 / 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

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

阅读:589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采用特定结构的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进行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主要包含:1)刺参采用底播方式养殖于 水 底,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养殖于水中;2)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不引入大型海藻;3)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牡蛎采用的吊养方式包括棚架式、延绳式和浮筏式;4)利用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清除养殖 海水 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并转化为牡蛎和刺参 生物 量。该刺参—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充分利用和转化 水体 营养物质,达到环境调控与修复的目的,实现海 水刺 参人工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进行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
1)刺参采用底播方式养殖于底,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养殖于水中,二者互不接触,充分利用水体和底部空间;
2)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不引入大型海藻,有利于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在保持水体环境的同时,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
3)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牡蛎采用的吊养方式包括棚架式、延绳式和浮筏式;
4)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清除养殖海水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并转化为牡蛎和刺参生物量,使养殖水域实现自我净化和修复;
所述的装置包括立体支架,所述立体支架的上部设置两层养殖区域,下层用于刺参的养殖,上层用于牡蛎的养殖,每层养殖区域的四周分别用网衣包围,在其底部的网衣上固定设置若干刺参掩体,在上层牡蛎养殖区域的相对两个侧面网衣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若干立体网兜;在每层养殖区域其中一侧面的网衣上设置拉链开口;在刺参养殖区域内每隔30-45cm放置一个刺参掩体,所述刺参掩体包括半圆形的掩体本体和掩体本体两侧的挡板,挡板宽度100cm,在掩体本体上设置直径7cm的圆孔,所述刺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约0.05-0.1cm;所述牡蛎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约
0.1-0.23cm;在牡蛎养殖区域设置3-5条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12-18个网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养殖过程均不需投饵。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是一种利用中刺参、牡蛎的生物互利机制,生物转化海水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为刺参和牡蛎的生物量,并对养殖水域进行自我净化和修复,实现海水刺参人工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海洋生物养殖大国。随着近海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产生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废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致使每年的赤潮爆发面积和次数逐年增加,严重危害海水养殖业和海洋生态环境。
[0003] 长期集中、单一养殖某一品种会造成局部养殖水域生物多样性破坏, 影响水质、底质环境。在某一养殖水域, 可合理搭配养殖品种, 增加养殖多样性。遵从生态系统学理论,将生态位、习性和行为互利或相容的种类,按适当的比例搭配养殖在同一水体,采用多元化立体综合养殖模式,可以实现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强化水体中物质循环,保持养殖系统稳定,减少自身污染并控制养殖规模将是实现水产养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牡蛎为固着型滤食性贝类,为重要海水养殖品种,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细小的浮游动物、藻和有机碎屑等为主要食料,具有极强的滤水能,能有效去除水体悬浮颗粒物。
[0004] 因此,研究具有较高滤除有机质效率并有应用前景的海洋滤食性动物作为混合养殖体系中有机提取型养殖生物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充分利用和转化水体营养物质,达到环境调控与修复的目的,实现海水刺参人工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采用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进行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
1)刺参采用底播方式养殖于水底,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养殖于水中,二者互不接触,充分利用水体和底部空间;
2)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不引入大型海藻,有利于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在保持水体环境的同时,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
3)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牡蛎采用的吊养方式包括棚架式、延绳式和浮筏式;
4)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清除养殖海水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并转化为牡蛎和刺参生物量,使养殖水域实现自我净化和修复;
所述的装置包括立体支架,所述立体支架的上部设置两层养殖区域,下层用于刺参的养殖,上层用于牡蛎的养殖,每层养殖区域的四周分别用网衣包围,在其底部的网衣上固定设置若干刺参掩体,在上层牡蛎养殖区域的相对两个侧面网衣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若干立体网兜;在每层养殖区域其中一侧面的网衣上设置拉链开口;在刺参养殖区域内每隔30-45cm放置一个刺参掩体,所述刺参掩体包括半圆形的掩体本体和掩体本体两侧的挡板,挡板宽度100cm,在掩体本体上设置直径7cm的圆孔,所述刺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05-0.1cm;所述牡蛎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1-
0.23cm;在牡蛎养殖区域设置3-5条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12-18个网兜。
[0007] 优选地,整个养殖过程均不需投饵。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与目前国内进行的牡蛎—刺参—海藻综合养殖系统相比,牡蛎—刺参混养系统并不改变现有牡蛎和刺参的养殖模式,但是改变养殖方式,不再是将牡蛎刺参二者简单的混养(现有技术混养必然需要添加饵料),而是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刺参仍采用底播养殖,充分利用了二者生活空间的互补性, 水体中的牡蛎养殖架可遮挡阳光,为刺参提供必要的避光环境,而水底低光照也抑制了底部丝状绿藻的繁殖,有效减少丝状绿藻对刺参的危害,同时可以减少丝状绿藻造成的底泥恶化,为刺参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显著提高浅海牡蛎养殖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所述养殖装置通过养殖区域四周包衣孔径以及其他装置结构的参数优化,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设施能够很好截留水体颗粒物质,使得海参和牡蛎的优质食物能够有效粘附在网上,提高刺参和牡蛎的生长和成活,在不引人大型海藻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使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更重要的是,底播养殖的刺参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更有利于刺参的品质的提高。
[0009] 另外,本发明的刺参—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充分利用和转化水体营养物质,降低养殖水域有机质和无机物污染负荷量,对养殖水域进行自我修复净化,系统防治海水富营养化达到环境调控与修复的目的,实现海水刺参人工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牡蛎对海水中的重金属具有强大的富集能力,并可将富集的重金属固定于牡蛎贝壳中,使牡蛎可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保持在—较低的安全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海水中的重金属水平,间接减少了刺参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提高了养殖刺参安全性。
[0010] 因此,本发明的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设施结构设计充分利用空间,该养殖设施可因时、因地充分利用水层空间,实现立体化、生态化 的综合养殖模式。同时,本发明可以净化海底水质,为刺参的附着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刺参和牡蛎产品的品质,有利于实现生境修复和海区的综合利用。而且,本发明的方法不需额外增加设备, 因而投入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进行说明,说明之前即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和原理进行阐述。
[0012] 本发明提出“牡蛎—刺参”立体多元化混合养殖系统,创造性的利用混养系统中生物互利机制,由于环境水体中存在大量的附着生物浮游幼体,固着后会与养殖生物刺参争夺空间和食物资源,而上层的牡蛎生长过程中对浮游生物产生很强的下行控制作用可有效抑制其他附着生物的固着生长,减少水体空间浮游生物对刺参在养殖空间中食物、空间的竞争有利于刺参的增养殖。进一步的,上层牡蛎将虑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等后,以磷酸盐的形式排泄到水中累积在养殖区下方, 使养殖区底部出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聚集,为底层刺参网提供重要食物来源,并且,牡蛎的生物沉积物还可以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基质从而刺激细菌的生长,进而为底层刺参提供饵料。再进一步的,底栖生物刺参不仅从上层牡蛎获取饵料,而且进一步的做为养殖水体环境的“清道夫”在混养模式中对底部生物沉积物的消除效果明显,同时通过对沉积物的消化使得营养盐再生反补上层浅海筏式牡蛎养殖,在浅海底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即本发明的“牡蛎—刺参”立体多元化混合养殖系统通过种间互利,强化“生物调控”和“自我修复”作用,使养殖系统水体空间、饵料资源状况与养殖种类的生活、生长要求相互吻合,不仅清除并利用浅海筏式牡蛎养殖系统的生物沉积物, 提高刺参和牡蛎的生长和成活品质,而且达到修复和优化浅海筏式养殖生态系统的目的。
[0013]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具体的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4] 实施例1: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采用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进行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1)刺参采用底播方式养殖于水底,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养殖于水中,二者互不接触,充分利用水体和底部空间;
2)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不引入大型海藻,有利于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在保持水体环境的同时,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
3)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牡蛎采用的吊养方式包括棚架式、延绳式和浮筏式;
4)利用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清除养殖海水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并转化为牡蛎和刺参生物量,使养殖水域实现自我净化和修复;
所述的装置包括立体支架,所述立体支架的上部设置两层养殖区域,下层用于刺参的养殖,上层用于牡蛎的养殖,每层养殖区域的四周分别用网衣包围,在其底部的网衣上固定设置若干刺参掩体,在上层牡蛎养殖区域的相对两个侧面网衣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若干立体网兜;在每层养殖区域其中一侧面的网衣上设置拉链开口;在刺参养殖区域内每隔30cm放置一个刺参掩体,所述刺参掩体包括半圆形的掩体本体和掩体本体两侧的挡板,挡板宽度100cm,在掩体本体上设置直径7cm的圆孔,所述刺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05cm;所述牡蛎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1cm;在牡蛎养殖区域设置3条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18个网兜,整个养殖过程均不需投饵。
[0015] 实施例2: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采用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进行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1)刺参采用底播方式养殖于水底,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养殖于水中,二者互不接触,充分利用水体和底部空间;
2)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不引入大型海藻,有利于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在保持水体环境的同时,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
3)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牡蛎采用的吊养方式包括棚架式、延绳式和浮筏式;
利用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清除养殖海水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并转化为牡蛎和刺参生物量,使养殖水域实现自我净化和修复;
所述的装置包括立体支架,所述立体支架的上部设置两层养殖区域,下层用于刺参的养殖,上层用于牡蛎的养殖,每层养殖区域的四周分别用网衣包围,在其底部的网衣上固定设置若干刺参掩体,在上层牡蛎养殖区域的相对两个侧面网衣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若干立体网兜;在每层养殖区域其中一侧面的网衣上设置拉链开口;在刺参养殖区域内每隔45cm放置一个刺参掩体,所述刺参掩体包括半圆形的掩体本体和掩体本体两侧的挡板,挡板宽度100cm,在掩体本体上设置直径7cm的圆孔,所述刺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1cm;所述牡蛎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23cm;在牡蛎养殖区域设置5条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12个网兜,整个养殖过程均不需投饵。
[0016] 上述实施例1和2中,每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大小选择十分关键,即要防止刺参幼苗的逃逸,又要以免被底泥或污损生物封死,影响水流交换和食物的供给,同时,合适的孔径以及装置参数有利于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在保持水体环境的同时,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
[0017] 对比例1: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采用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进行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1)刺参采用底播方式养殖于水底,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养殖于水中,二者互不接触,充分利用水体和底部空间;
2)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不引入大型海藻,有利于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在保持水体环境的同时,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
3)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牡蛎采用的吊养方式包括棚架式、延绳式和浮筏式;
4)利用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清除养殖海水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并转化为牡蛎和刺参生物量,使养殖水域实现自我净化和修复;
所述的装置包括立体支架,所述立体支架的上部设置两层养殖区域,下层用于刺参的养殖,上层用于牡蛎的养殖,每层养殖区域的四周分别用网衣包围,在其底部的网衣上固定设置若干刺参掩体,在上层牡蛎养殖区域的相对两个侧面网衣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若干立体网兜;在每层养殖区域其中一侧面的网衣上设置拉链开口;在刺参养殖区域内每隔10-20cm放置一个刺参掩体,所述刺参掩体包括半圆形的掩体本体和掩体本体两侧的挡板,挡板宽度50cm,在掩体本体上设置直径4cm的圆孔,所述刺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01cm;所述牡蛎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05cm;
在牡蛎养殖区域设置3条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18个网兜,整个养殖过程均不需投饵。
[0018] 对比例2:一种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方法,采用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进行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1)刺参采用底播方式养殖于水底,牡蛎采用吊养方式养殖于水中,二者互不接触,充分利用水体和底部空间;
2)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不引入大型海藻,有利于海水及底泥中微藻的繁殖,在保持水体环境的同时,为海参和牡蛎提供更多优质食物;
3)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中,牡蛎采用的吊养方式包括棚架式、延绳式和浮筏式;
4)利用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清除养殖海水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并转化为牡蛎和刺参生物量,使养殖水域实现自我净化和修复;
所述的装置包括立体支架,所述立体支架的上部设置两层养殖区域,下层用于刺参的养殖,上层用于牡蛎的养殖,每层养殖区域的四周分别用网衣包围,在其底部的网衣上固定设置若干刺参掩体,在上层牡蛎养殖区域的相对两个侧面网衣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若干立体网兜;在每层养殖区域其中一侧面的网衣上设置拉链开口;在刺参养殖区域内每隔10-20cm放置一个刺参掩体,所述刺参掩体包括半圆形的掩体本体和掩体本体两侧的挡板,挡板宽度150cm,在掩体本体上设置直径12cm的圆孔,所述刺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15cm;所述牡蛎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4cm;
在牡蛎养殖区域设置1条纵向网衣,每条纵向网衣上设置50个网兜,整个养殖过程均不需投饵。
[0019] 具体养殖试验: 实验所用刺参初始规格为(湿重)50.29±2.5g;牡蛎初始规格为湿重:60.97±4.25g。
在水温适宜的季节 (11月),打开拉链,将刺参放入底层,将牡蛎分别装入网兜中。上层养殖牡蛎100 只,下层养殖刺参30头,分别相当于每平方米养殖牡蛎42只、刺参8头。潜水员协助将综合养殖装置固定到海底。
[0020] 经过4个月的养殖,实施例1的牡蛎平均湿重增加140.68±0.5g,平均刺参的规格已经达到105.2±5.5g, 成活率都为96%。
[0021] 实施例2的牡蛎平均湿重增加128.38±0.5g,平均刺参的规格已经达到97.8±5.5g, 成活率都为94%。
[0022] 对比例1中的牡蛎平均湿重增加90.68±0.5g,平均刺参的规格达到70.2±5.5g, 成活率都为85%。
[0023] 对比例2中的牡蛎平均湿重增加75.68±0.5g,平均刺参的规格达到67.2±5.5g, 成活率都为80%。
[0024] 上述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刺参与牡蛎立体综合养殖系统设施能够很好截留水体颗粒物质,使得海参和牡蛎的优质食物能够有效粘附在网上,提高刺参和牡蛎的生长和成活,结构设计充分利用空间。该养殖设施可因时、因地充分利用水层空间,实现立体化、生态化 的综合养殖模式。同时,本发明可以净化海底水质,为刺参的附着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刺参和牡蛎产品的品质,有利于实现生境修复和海区的综合利用。
[002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