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制剂溶解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搅拌桨。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的反应釜中都会配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对于
固体制剂的搅拌溶解效果一直存在一大
缺陷,就是当搅拌装置搅拌运作时,搅拌桨很难对
接触不到的
位置进行溶解,而固体制剂投放至反应釜中的时候,由于离心效果,固体制剂很容易堆积在反应釜底部和
侧壁之间的拐
角处,搅拌将很难延伸至这类拐角处,导致很难对拐角处聚集的固体制剂进行搅拌溶解。
[0003]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由于反应釜中侧壁和底部之间的拐角处容易聚集固体制剂,搅拌桨很难触及导致的搅拌不充分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
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釜搅拌桨,主要解决的是反应釜拐角处容易聚集固体制剂,搅拌桨很难触及导致的搅拌不充分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 一种反应釜搅拌桨,
[0007] 包括竖直设置的旋
转轴,所述
旋转轴的圆周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
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与旋转轴呈45°夹角;
[0008] 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部的瓢状部和下部的出液管,所述瓢状部与出液管之间还连接有漏斗体,所述漏斗体的窄口侧与出液管一体连通,所述漏斗体的阔口侧与瓢状部一侧一体连接;
[0009] 所述瓢状部另一侧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搅拌轴。
[0010] 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所述瓢状部对应与搅拌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呈半管状,所述固定部一侧与瓢状部固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与搅拌轴铰接,所述搅拌轴安装于固定部中,所述瓢状部对应搅拌轴的连接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
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搅拌轴。
[0011] 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所述固定部与搅拌轴铰接处通过可拆卸式
铰链铰接。
[0012] 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所述旋转轴还设置有
涡轮扇叶,所述涡轮扇叶位于搅拌轴的下方。
[0013] 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多个所述搅拌轴与旋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于旋转轴外侧。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搅拌叶片与旋转轴呈45°夹角,是为了使出液管的下端管口正对反应釜的拐角处,在运作时,搅拌叶片的瓢状部为正对待搅拌液体的一侧,一方面扩大搅拌面积,提高搅拌效果,另一方面起到收集搅拌液体的功能,收集后的液体在离心
力的作用下向圆周扩散,在漏斗体处缩小排出体积,增大排出液体时的冲劲,最终由出液管喷出,提高了搅拌液体喷出的力,搅拌液体喷出后冲击反应釜的拐角,使堆积在拐角的固体制剂散开,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本实用新型搅拌叶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本实用新型搅拌叶片与搅拌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本实用新型涡轮扇叶示意图。
[0019] 图中,旋转轴1、搅拌叶片2、瓢状部21、出液管22、漏斗体23、搅拌轴11、固定部24、固定杆25、弹簧26、可拆卸式铰链27、涡轮扇叶12、套环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相对于图1所示为标准。
[0022] 实施例:
[0023] 一种反应釜搅拌桨,
[0024] 如图1、图2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旋转轴1,所述旋转轴1的圆周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2,所述搅拌叶片2与旋转轴1呈45°夹角;
[0025] 所述搅拌叶片2包括上部的瓢状部21和下部的出液管22,所述瓢状部21与出液管22之间还连接有漏斗体23,所述漏斗体23的窄口侧与出液管22一体连通,所述漏斗体23的阔口侧与瓢状部21一侧一体连接;
[0026] 所述瓢状部21另一侧与旋转轴1之间设置有搅拌轴11。
[0027] 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轴作为
驱动轴,一般情况下都是竖直安装在反应釜中,旋转轴与反应釜的下侧壁垂直设置,旋转轴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的圆周旋转来实现对反应釜内部的搅拌,搅拌叶片起到主要的搅拌作用,搅拌叶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且均匀设置,搅拌叶片与旋转轴呈45°夹角,是为了使出液管的下端管口正对反应釜的拐角处,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反应釜拐角处搅拌,防止固体制剂在反应釜的拐角处堆积导致不易搅拌溶解的问题,默认情况下,竖直放置的旋转轴,搅拌叶片与旋转轴呈45°角,则搅拌叶片与反应釜底部的夹角也呈45°,正好对准反应釜侧壁与底部的过度拐角处。
[0028] 在运作时,搅拌叶片的瓢状部为正对待搅拌液体的一侧,一方面扩大搅拌面积,提高搅拌效果,另一方面起到收集搅拌液体的功能,收集后的液体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圆周扩散,在漏斗体处缩小排出体积,增大排出液体时的冲劲,最终由出液管喷出,提高了搅拌液体喷出的力,搅拌液体喷出后冲击反应釜的拐角,使堆积在拐角的固体制剂散开,提高搅拌效果。
[0029] 如图2、图3所示: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所述瓢状部21对应与搅拌轴1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部24,所述固定部24呈半管状,所述固定部24一侧与瓢状部21固接,所述固定部24的另一侧与搅拌轴11铰接,所述搅拌轴11安装于固定部24中,所述瓢状部21对应搅拌轴11的连接端设置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与搅拌轴11之间设置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套接于搅拌轴11。
[0030]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轴与瓢状部的连接处通过固定部固定,固定部呈半管状且与搅拌轴的外侧壁弧形相匹配,起到稳定安装的作用,在搅拌轴对应瓢状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用于传动作用,搅拌轴与固定部只是铰接,搅拌轴的末端通过固定杆驱动瓢状部,同时搅拌轴与固定杆又通过弹簧连接,使搅拌轴与整体的搅拌叶片之间铰接,铰接的同时保持有直线方向的弹性,静置状态下,在弹簧的拉伸作用下,搅拌叶片与搅拌轴处于同一直线,搅拌轴与固定部贴合,而搅拌的时候,搅拌叶片在搅拌液体的阻力状态下发生扭转,搅拌叶片与搅拌轴之间呈一定角度的倾斜,此时,搅拌轴与固定部脱离,而这种搅拌状态有利于保护搅拌叶片,同时使漏斗体对准行进方向的搅拌液体,有利于搅拌液体在漏斗体的作用下汇集。
[0031] 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所述固定部24与搅拌轴11铰接处通过可拆卸式铰链27铰接。
[0032]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部与搅拌轴的铰链为可拆卸式,方便更换搅拌叶片,由于搅拌叶片都是逆流搅拌搅拌液的,对搅拌叶片的损害较大,可拆卸式铰链方便搅拌叶片的安装和取下。
[0033] 如图1、图4所示: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所述旋转轴1还设置有涡轮扇叶12,所述涡轮扇叶12位于搅拌轴11的下方。
[0034] 本实用新型中,涡轮扇叶的动力方向向上,是将反应釜中的搅拌液向上驱动搅拌,有利于使搅拌叶片搅拌起的固体制剂在涡轮扇叶的驱动下向上翻滚,防止沉积在反应釜底部,有利于充分的溶解过程。
[0035] 优选的,一种反应釜搅拌桨,多个所述搅拌轴11与旋转轴1的连接处设置有套环13,所述套环13套接于旋转轴1外侧。
[0036] 本实用新型中,套环的作用是可以上、下可移动式调节,搅拌轴与套环固定连接,套环的移动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便于调整搅拌叶片的高度,当确定最佳的搅拌叶片高度后,通过螺钉紧固套环即可。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