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
飞行器 |
CN201910767663.9 |
2019-08-20 |
CN110844098B |
2023-03-28 |
M·福里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10),该飞行器具有以下特征:该飞行器(10)具有近程无线电探测仪(11);并且该近程无线电探测仪(11)被适配为用于识别飞行轨迹(12),该飞行轨迹借助于飞行器(10)的位置检测(13)由地面站(14)预先确定。 |
222 |
飞行器 |
CN202210484898.9 |
2022-05-06 |
CN115675888A |
2023-02-03 |
大浦淳一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能够装载搬运对象物,其中,具备:电动机,驱动螺旋桨;燃料电池,向电动机供给电力;及二次电池,不经由转换器地与燃料电池并联连接,并根据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被动地进行充电或放电。在搬运对象物被装载至最大装载量时,燃料电池在额定运转下的输出电压成为第一电压值。在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值时,二次电池被充电至第一充电率以上的充电率。并且,在被充电至第一充电率的二次电池蓄积有飞行器从允许的最大高度着陆所需的电力量。 |
223 |
飞行器 |
CN201780090611.1 |
2017-05-09 |
CN110770121B |
2023-01-24 |
陈健元 |
一种飞行器,其可以包括第一机翼结构。该飞行器还可以包括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该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沿着第一机翼结构布置。飞行器还可以包括第二机翼结构,该第二机翼结构被布置为与第一机翼结构相交,以形成交叉构造。飞行器还可以包括第三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该第三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沿着第二机翼结构布置。在飞行器的悬停取向,第一和第二螺旋桨的相应螺旋桨旋转轴可以在可以与第一机翼结构的横轴垂直的相应平面中成非垂直的角度,并且第三和第四螺旋桨的相应螺旋桨旋转轴可以在可以与第二机翼结构的横轴垂直的相应平面中成非垂直的角度。 |
224 |
飞行器 |
CN202210237766.6 |
2022-03-10 |
CN115246486A |
2022-10-28 |
金子智彦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氢的连续供给以及低温环境下也能够更可靠地维持设置于氢罐的阀的密封部件的密封性的飞行器。该飞行器具有燃料电池和储藏用于使燃料电池发电的氢的氢罐,在氢罐配置有从罐主体取出氢且具备密封部件的阀,该飞行器具备加热机构,该加热机构将来自飞行器的任一个部位的废热的一部分通过流体传递至密封部件。 |
225 |
飞行器 |
CN202210452494.1 |
2022-04-27 |
CN115246473A |
2022-10-28 |
金子智彦 |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因过充电引起的二次电池的起火的飞行器。该飞行器具备燃料电池、二次电池、对推进用螺旋桨进行驱动的马达、能够使空气阻力增加的空气阻力增加装置、以及控制部,燃料电池、二次电池以及马达电连接,马达从燃料电池以及二次电池的至少1个获得电力来进行驱动,在燃料电池发出了超过消耗电力量的电力量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使从燃料电池供给至马达的电力量增加并使空气阻力增加装置工作来使空气阻力增加、且维持飞行状态这一电力消耗控制。 |
226 |
飞行器 |
CN202210318195.9 |
2022-03-29 |
CN115246327A |
2022-10-28 |
金子智彦 |
本发明提供通过减少驱动机构的数量而被轻型化的飞行器。该飞行器具备燃料电池以及驱动螺旋桨的马达,其中,该飞行器具有使用于对燃料电池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循环的泵,泵由驱动螺旋桨的马达进行驱动。 |
227 |
飞行器 |
CN201910987076.0 |
2019-10-17 |
CN112678142B |
2022-08-16 |
谭亚辉; 徐智芹; 肖锭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机架、第一安装框、储液器、支撑架、泵体和喷洒组件。机架包括顶板和底板,第一安装框夹设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第一安装框内具有第一安装空间。储液器的部分收容于第一安装空间;支撑架设于第一安装空间内,支撑架与第一安装框连接,支撑架上设有连接管。泵体位于底板的远离顶板的一侧,泵体具有进水口和排水管路,进水口与储液器连通,喷洒组件通过连接管与排水管路连通。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通过在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支撑架,且支撑架上具有与储液器、泵体和喷洒组件均连接的连接管,既可以降低储液器喷洒组件之间的水道管路发生折弯的概率,又可以优化飞行器布局,提高飞行器的可靠性。 |
228 |
飞行器 |
CN202080084694.5 |
2020-12-09 |
CN114787035A |
2022-07-22 |
扬·马丁·纽赛特; 哈尔瓦德·埃林森·蒂尔杜姆 |
一种飞行器(1),包括;至少三个支承臂(2),至少三个支承臂用于将至少三个马达(3)相互连接;至少一个电池模块(5);支承臂(2)中的至少一个支承臂构造成用于支承至少一个电池模块(5),使得电池模块(5)形成支承臂(2)的结构元件。 |
229 |
飞行器 |
CN202110844713.6 |
2021-07-26 |
CN114056556A |
2022-02-18 |
S·班德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具有以下特征:该飞行器具有机翼,该机翼具有经整合的涵道螺旋桨和肋部(14);这些涵道螺旋桨各自包括涵道环、被布置在该涵道环内部的导向格栅(12)以及由该导向格栅(12)承载的电动马达;并且这些肋部(14)被整合到该导向格栅(12)中。 |
230 |
飞行器 |
CN201910059628.1 |
2019-01-22 |
CN109747825B |
2022-01-18 |
杨容涛; 蔡炜 |
本公开是关于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包括机壳、连接部和控制器,连接部的水平面有轨迹槽,轨迹槽和机壳之间在垂直方向上有空隙;机臂与连接部可旋转连接,机臂包括限位口,限位口与轨迹槽相邻,位于轨迹槽的垂直方向上;导线一端连接控制器,另一端穿过轨迹槽与限位口穿入机臂内,与机臂上的电器件连接,在机臂进行旋转时,限位口带动轨迹槽内的导线在轨迹槽内运动,导线上位于空隙内的部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聚拢与舒展;轨迹槽内的导线在轨迹槽内运动时的轨迹为弧形,弧形所对的角度等于机臂的最大可旋转角度。该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机身上针对导线的避让空间的设置尺寸,提高机身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以及避免导线显露于机身外。 |
231 |
飞行器 |
CN202011335807.2 |
2020-11-25 |
CN113734429A |
2021-12-03 |
大和拓海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通过人工作业且无需大型装置就能够清洗主体部的飞行器。飞行器(1)能够在液体中潜行,且具备:主体部(10);旋翼(30),通过旋转产生用来使主体部(10)移动的空气流;角度变更机构(40),以在液体中通过旋翼(30)的旋转产生的水流(F)朝主体部(10)流动的方式,变更旋翼(30)相对于主体部(10)的角度;以及控制装置(60),能够选择飞行模式和清洗模式,所述飞行模式是通过旋翼(30)的旋转产生空气流而在空中飞行,所述清洗模式是在液体中控制角度变更机构(40),通过旋翼(30)的旋转产生朝主体部(10)流动的水流(F)。 |
232 |
飞行器 |
CN202110332394.0 |
2021-03-29 |
CN113492965A |
2021-10-12 |
M·霍夫梅斯特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10),该飞行器具有以下特征:该飞行器(10)包括具有悬臂(11)的机身,该悬臂承载直升旋翼(14)并且具有凹陷。 |
233 |
飞行器 |
CN201810845190.5 |
2018-07-27 |
CN109383809B |
2021-09-28 |
贝朗热·尚塔尔; 尼古拉斯·费雷尔; 马蒂亚斯·鲁伊斯; 阿马利娅·马丁内斯马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舱,地板被安装在所述机舱内,以及至少一个安排模块(152),该安排模块仅被固定至地板、并且包括彼此刚性连接的前部墙壁(302)、后部墙壁(304)、左舷侧墙壁(306)、以及右舷侧墙壁(308),其中,所述左舷侧墙壁和所述右舷侧墙壁各自具有门,顶盖(310)以及甲板(316)被固定至所述前部墙壁、所述后部墙壁、所述左舷侧墙壁、以及所述右舷侧墙壁中的每一者,以及分隔系统(312),所述分隔系统使得能够将所述安排模块的内部容积分隔成两个容积(10a至10b),每个容积是通过所述门之一可进入的。这样的飞行器因而提供了安排模块,所述安排模块仅被固定至机舱的地板,由此利于其设立。 |
234 |
飞行器 |
CN202080010075.1 |
2020-01-15 |
CN113329941A |
2021-08-31 |
A·C·查普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10)。所述飞行器包括液体化学品罐(20)、至少一个喷雾单元(30)、至少一个致动器(40)、多个传感器(50)和处理单元(60)。所述液体化学品罐被配置为保存液体化学品。所述至少一个喷雾单元被配置为喷洒所述液体化学品。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被配置为操作和/或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喷雾单元。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51)被配置为测量所述飞行器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速度。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52)被配置为测量相对于所述飞行器就所述飞行器的前后轴而言的空气运动方向。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53)被配置为测量相对于所述飞行器的空气运动速度。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相对于所述前后轴到所述地面上的投影的空气运动方向并且确定相对于所述地面的空气运动速度,所述确定包括使用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速度、相对于所述飞行器就所述飞行器的所述前后轴而言的所述空气运动方向以及相对于所述飞行器的所述空气运动速度。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飞行器的至少一个飞行操作和/或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确定用于控制所述飞行器的所述至少一个飞行操作的至少一个指令和/或确定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的至少一个指令包括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相对于所述前后轴到所述地面上的投影的空气运动方向和所述所确定的相对于所述地面的空气运动速度。 |
235 |
飞行器 |
CN201980079343.2 |
2019-11-25 |
CN113165742A |
2021-07-23 |
乌拉底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卫杜夫 |
本发明涉及重于空气的飞行器、飞机和无人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紧急救援系统。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包括推进系统、降落伞和主体的飞行器来实现,其中,降落伞构造成具有固定的形状,永久处于打开状态,并通过刚性支杆与主体连接。另外,飞行器的重心比飞行器的空气动力中心低。 |
236 |
飞行器 |
CN201910987040.2 |
2019-10-17 |
CN112678141A |
2021-04-20 |
徐智芹; 肖锭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机架、第一安装框、功能模块。其中,机架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具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底板具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第一安装框夹设于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第一安装框内具有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空间分别与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相对,第二安装空间与第二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相对。功能模块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通设置间隔分布的底板和顶板以构造出机架,并在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第二安装框及第一安装框,既可以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又可以提升机架的刚度和支撑能力,进而提高飞行器的可靠性。 |
237 |
飞行器 |
CN201980054908.1 |
2019-08-02 |
CN112638766A |
2021-04-09 |
M·福里; T·施密特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具有以下特征:该飞行器具有涵道螺旋桨(10);并且该涵道螺旋桨(10)具有涵道,该涵道具有整合的电动机器(11,12)。 |
238 |
飞行器 |
CN202011399424.1 |
2020-12-01 |
CN112429249A |
2021-03-02 |
张凯; 张杰超; 张世隆; 王天宁; 葛航; 杨汉波; 陈阳磊 |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提供一种飞行器,其中,所述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主旋翼、机翼、推进螺旋桨以及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配电机构和电推进机构,所述电推进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推进螺旋桨,所述飞行器能够在所述驱动系统同时驱动所述主旋翼和所述推进螺旋桨的状态下运行,并且所述飞行器能够在所述驱动系统仅驱动所述推进螺旋桨的状态下运行。本发明的飞行器,采用混联式混动方式,包含多个动力源,相对于传统燃油动力系统中单个动力源,在负载需求功率变化过程中,能灵活调整系统输出,优化燃油消耗量,提高飞行效率,降低排放及噪声污染。 |
239 |
飞行器 |
CN202011388380.2 |
2020-12-01 |
CN112429247A |
2021-03-02 |
张杰超; 张世隆; 张凯; 范东; 杨汉波; 葛航; 王天宁; 马建忠; 陈阳磊 |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提供一种飞行器,其中,所述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主旋翼、机翼、多个推进螺旋桨以及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两个发动机、两个发电机、配电机构和电推进机构,两个所述发动机能够一一对应于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发电机,所述发动机能够传动连接于所述主旋翼,所述配电机构包括彼此电连接的配电件和缓冲电池,所述飞行器能够在所述发动机、所述发电机、所述电推进机构和所述缓冲电池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运行。本发明所述的飞行器,包括两套动力源,可以在其中一个动力部件出现故障时,仍然保持飞行状态,可以支持飞行器持续飞行到安全地点降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
240 |
飞行器 |
CN201910673145.0 |
2019-07-24 |
CN112278227A |
2021-01-29 |
梁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机身、固定翼、翼臂、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一电调组件。机身内设有控制电路。固定翼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且第一段与机身连接。翼臂与第一段连接,且翼臂沿机身的长度方向延伸,翼臂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设于机身。第一电调组件与第一段连接,且第一电调组件与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第一电调组件可以调节第一动力组件的动力大小。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通过设置第一电调组件与第一段连接,既可以优化飞行器布局,降低第一电调组件与机身上的其余部件发生干涉的概率,又便于第一电调组件的散热,进而可以延长第一电调组的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