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翼型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41 螺旋制式翼型微型血 CN200410009464.5 2004-08-20 CN1596999B 2010-04-28 白净; 张永红; 夏东栋
一种螺旋式翼型微型血属于人工器官设计和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为:它是一种新提出的血泵,可以达到离心泵的高扬程,满足人体的生理辅助要求,同时工作原理接近轴流泵,推动血液在螺旋式的平滑通道内前进,因而可以大大减小对血液的破坏作用。该血泵在从轮毂根部到叶轮外缘取若干圆柱截面,在每个截面上构造迎线和背风线两条螺旋线,连接闭合形成翼型,将各截面翼型光滑连接形成螺旋叶轮;各个截面的两线构造只是直径不同,螺旋线的螺距两线各按相同的规则变化,便于构造有利绕流的翼型。仿真实验结果证实该设计是适用于生理辅助的。
342 涡轮翼型件的同步 CN200910170582.7 2009-09-04 CN101666327A 2010-03-10 宁卫; M·E·弗里曼; J·F·赖曼
发明涉及涡轮翼型件的同步。具体而言,一种涡轮发动机压缩机中的翼型件(130)组件,包括至少三个轴向叠置的翼型件排:中间翼型件排(136)、第一上游翼型件排(134),以及第一下游翼型件排(138)。中间翼型件排(136)可由第一上游翼型件排和第一下游翼型件排在各侧限定边界。第一上游翼型件排(134)和第一下游翼型件排(138)均可包括在工作期间以大致相同速度旋转的一排转子叶片(120)。中间翼型件排可包括在工作期间保持大致静止的一排定子叶片(122)。第一上游翼型件排的至少90%的翼型件(130)和第一下游翼型件排的至少90%的翼型件(130)可构成在25%至75%的间距之间的同步关系。
343 替换复合翼型件的方法 CN200910149201.7 2009-05-27 CN101592044A 2009-12-02 J·L·莫罗索
发明涉及替换复合翼型件的方法。一种替换涡轮机中的复合翼型件(22)的一部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带有安装在叶轮(24)上的多个复合翼型件(22)的涡轮机的步骤。复合翼型件中的至少一个(22)具有由非塑料材料制成的芯体(30)以及用以包围芯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塑料翼型件部分(32)。接近具有需要替换的塑料翼型件部分(32)的复合翼型件(22)。在芯体安装在叶轮(24)上的同时移除塑料翼型件部分(32)以暴露芯体(30)。在芯体安装在叶轮(24)上的同时模制塑料翼型件部分(32)以包围芯体(30)。
344 用于压缩机翼型形状 CN200710166719.2 2007-10-30 CN101173687A 2008-05-07 S·M·德文加达; M·布洛姆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翼型形状。带有该翼型形状的制造物品具有主要根据表1中列出的X、Y和Z的笛卡尔坐标值的标称型面。其中,X和Y为当由平滑连续的弧连接时在每个Z英寸距离处限定翼型型面截面的英寸距离。在Z距离处该型面截面彼此平滑地连接,以便形成整个翼型形状(22,23)。
345 用于压缩机翼型形状 CN200710167091.8 2007-10-24 CN101169121A 2008-04-30 C·麦戈万; P·德尔弗诺伊斯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翼型形状。带有该翼型形状的制造物品具有主要根据表1中列出的X、Y和Z的笛卡尔坐标值的标称型面。其中,X和Y为当由平滑连续的弧连接时在每个Z英寸距离处限定翼型型面截面的英寸距离。在Z距离处该型面截面彼此平滑地连接,以便形成整个翼型形状(22,23)。
346 Z形冷却涡轮翼型 CN200610064792.4 2006-12-05 CN1982655A 2007-06-20 李经邦; A·R·沃迪亚; S·R·布拉斯费尔德
一种涡轮翼型(16),包括被分隔开的压和吸力侧壁(22,24),其限定出在跨度上延伸的流道(1-12),流道被肋(36)分隔开。侧流道(1,3,5,8-10)沿着侧壁(22,24)之一布置,并被肋(36)从相对的侧壁(22,24)隔开,中央流道(2,4)桥接起侧壁(22,24)。侧流道和中央流道(1-5)交替排列成Z形螺旋冷却回路,把热量从侧壁(22,24)传递到中央流道(2,4)。
347 直线翼型车或 CN02803506.2 2002-11-08 CN1258040C 2006-05-31 关和市
发明考虑了·车的效率、自起动性和噪音等,把实现坚固性、安装、翼厚等的最佳化作为目的,在备有与轴心平行配置的2维翼型的直线翼3的直线翼型风·水车中,使假想线从轴心开始与直线翼的翼弦线垂直,当把交点21作为中心并把回转直线翼的角度作为安装角α时,安装角被设定在+3°~-2°的范围内,而且,当把从该直线翼3的前缘7到该交点的距离×相对于翼弦长C的比例作为安装位置时,该安装位置被设定在15~40%的范围内,而且,当把从该轴心到该直线翼3的距离作为半径R,把该直线翼的翼弦长作为C,把该直线翼的个数作为N时,NC/R被设定在0.5~2.2的范围内,而且,最大翼厚T相对于该直线翼的翼弦长的比例被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最大翼厚相对于该支承翼的翼弦长的比例是15~20%。在直线翼的端部上形成翼型截面的山状部。
348 用于翼型部的冷却系统 CN200510126761.2 2005-11-18 CN1776199A 2006-05-24 M·S·宏坎普; J·J·布特基维茨; P·R·希尔特
一种用于翼型部(12)的冷却系统,其包括供应有冷却介质的前部冷却回路(22)和后部冷却回路(24)。每一冷却回路包括多个蛇形通道(36)、(38)、(46)、(48)、(50)。中心肋(34)使得前部冷却回路和后部冷却回路分开,并且包括靠近翼型部末端的孔(70),以便使得来自前部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喷向该末端盖的后部。该末端盖具有沿其外侧表面的隔热涂层(62)以及在末端盖的凹座(58)上的隔热涂层,由此降低末端盖金属温度和由热引发的应
349 翼型部的传热冷却部件 CN200510128361.5 2005-10-21 CN1773080A 2006-05-17 E·F·皮特拉斯基维茨; C·博特尼克; T·库恩斯
一种包括冷却气体通道的透平叶片翼型部组件。冷却空气通道包括多个冲击孔,这些冲击孔与至少一个相邻的冲击孔是隔离的。冷却空气通道在透平叶片组件内部的形成和铸造是通过使用一整体芯实现的。该整体芯形成了制造各种独立和分隔的冲击孔所需的部件。冲击孔的分离和组合用于增强对流薄膜冷却,并能灵活调整翼型部上的气流,以使翼型部的热性能最优化。
350 直线翼型· CN02803506.2 2002-11-08 CN1484734A 2004-03-24 关和市
发明考虑了·车的效率、自起动性和噪音等,把实现坚固性、安装、翼厚等的最佳化作为目的,在备有与轴心平行配置的2维翼型的直线翼3的直线翼型风·水车中,使假想线从轴心开始与直线翼的翼弦线垂直,当把交点21作为中心并把回转直线翼的角度作为安装角α时,安装角被设定在+3°~-2°的范围内,而且,当把从该直线翼3的前缘7到该交点的距离×相对于翼弦长C的比例作为安装位置时,该安装位置被设定在15~40%的范围内,而且,当把从该轴心到该直线翼3的距离作为半径R,把该直线翼的翼弦长作为C,把该直线翼的个数作为N时,NC/R被设定在0.5~2.2的范围内,而且,最大翼厚T相对于该直线翼的翼弦长的比例被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最大翼厚相对于该支承翼的翼弦长的比例是15~20%。在直线翼的端部上形成翼型截面的山状部。
351 分动式翼型双平尾 CN96108684.X 1996-07-10 CN1169935A 1998-01-14 邢麟祥
“分动式翼型双平尾”具有与“分动式翼型双垂尾”相似的许多特性,从诸如结构、类型、双肢间距,动惯性对机头颤振的影响,舵动响应,降低形阻延缓波阻的举措、舵动方式改变引起课题和研究领域的变化以及通过现机改装提高其纵横向机动的性能,并预言“改装”将作为一新兴的独立的技术学科面世等方面作了阐述。接着又谈了两项改造的两款区别,呼吁对现机传统结构作有别于传统方式的研究。以便使传统的结构和性能也要有所突破和创新。
352 双头反向对称翼型 CN88106303 1988-08-27 CN1036438A 1989-10-18 李超俊; 魏百锁
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双头反向对称翼型。采用这种翼型的机只需将电机反转即可实现反方向送风,且风量、风速、风压和效率均保持不变,无需任何调节机构,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双向送风风机。
353 一种翼型帆及进动陀螺翼型风帆发电机 CN202410298174.4 2024-03-15 CN117967494A 2024-05-03 李进; 于小红
发明公开了一种翼型帆及进动陀螺翼型风帆发电机,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一方面,该翼型风帆包括翼型主体和垂直轴叶片风轮组,翼型主体的横截面呈“泪滴”形,翼型主体的弧形端开设有半圆形的容纳槽;垂直轴叶片风轮组设于容纳槽内,当气流进入至容纳槽内时可带动垂直叶片风轮组转动。另一方面,该发电机包括环形固定平台、环形旋转平台、发电模组及翼型风帆。通过在翼型主体的弧形端设置垂直轴叶片风轮组,其随风旋转可以减少翼型主体的迎风阻力,并将该阻力合力导向为向翼型主体前进的合力,增强了翼型风帆的捕风能力;借助于翼型风帆强大的捕风能力,实现低成本建造、低风速启动、稳定运行、单机超大功率发电。
354 涡轮翼型件和控制涡轮翼型件的温度的方法 CN201210281964.9 2012-08-09 CN102953762A 2013-03-06 A.E.史密斯; B.T.博伊尔; A.L.吉格利奥; R.J.古斯塔夫松; C.M.彭尼
发明涉及涡轮翼型件和控制涡轮翼型件的温度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涡轮翼型件包括平台和从平台延伸的叶片。该翼型件还包括形成于平台的斜面中的槽道,该槽道构造成经由通道接收加压流体并且构造成引导加压流体到涡轮翼型件的选定区域以改进翼型件的寿命。
355 基于尖尾缘翼型设计的后加载钝尾缘翼型 CN201010609829.3 2010-12-29 CN102052266A 2011-05-11 王珑; 王同光; 吴永健; 吴江海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尖尾缘翼型设计的后加载钝尾缘翼型,其在保持尖尾缘翼型的前缘(1)、吸面(2)和前部压力面(3)形状不变的前提下,将钝尾缘厚度与尖尾缘翼型的最大厚度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将最大厚度以后的弯度曲线(7)作为变量,采用尾缘集中加载的曲线梁小挠度理论来控制弯度曲线的变形率,再结合曲线连续光顺和钝尾缘厚度等初始条件,通过数学方法解得新翼型的弯度分布函数,进而得到新的钝尾缘翼型几何外形。本发明翼型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原翼型的几何特征,还适当改善了翼型尾缘的后加载特性,提高了翼型的气动性能;其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学方法,具有性能可靠、通用性强、易于实现的特点。
356 用于翼型尖端的系统以及维修翼型尖端的方法 CN201810320000.8 2018-04-11 CN108687457B 2022-03-29 T.冈塔斯基; M.科瓦尔茨克; G.波尔托拉; P.斯特科维奇; M.米库斯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翼型尖端的系统以及维修翼型尖端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具有轴线、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支架。第一臂和第二臂从轴线延伸。第一臂构造成围绕轴线旋转,并且第二臂构造成围绕轴线旋转。该系统包括联接到第一臂的第一罐。第一罐构造成围绕第一翼型的第一尖端布置,第一罐构造成接收第一气流,并且第一罐构造成将第一气流分配至第一翼型的第一尖端周围的第一工作腔。该系统进一步包括联接至第二臂的第二罐。第二罐构造成围绕第二翼型的第二尖端布置,第二罐构造成接收第二气流,第二罐构造成将第二气流分配至第二翼型的第二工作腔。
357 宽速域大升线斜率对称翼型设计方法及翼型 CN201811319147.1 2018-11-07 CN109484623A 2019-03-19 韩忠华; 柳斐; 许建华; 宋文萍
发明提供一种宽速域大升线斜率对称翼型设计方法及翼型,采用CST参数化方法对翼型上表面进行参数化描述;定义与翼型上表面对称的翼型下表面,并对翼型前缘进行直接倒圆处理,由此得到初始翼型;确定设计变量;设计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约束条件;采用优化算法对翼型进行优化设计。具有此种设计方法得到的翼型,能够在跨声速下形成大范围的下表面高压区,提高跨声速时的升力,并兼顾亚声速和高超声速下的升力特性。翼型在跨声速状态下的升力线斜率明显高于常规高超声速面翼型,而在亚声速和高超声速状态下升力线斜率与常规翼型相当,可满足空天飞行器在不同速域下对舵面效率的要求。
358 太阳能飞机翼型设计方法及太阳能飞机翼型 CN201510363073.1 2015-06-26 CN105129071B 2017-03-08 曾洪江; 白琳; 谢晋东
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飞机翼型设计方法及太阳能飞机翼型,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机翼参考模型的第一翼型参数,该第一翼型参数包括:第一翼型最大相对厚度、第一翼型最大相对厚度的相对位置、第一翼型最大相对弯度;第一翼型最大相对弯度的相对位置、第一翼型头部半径;根据设计需求参数确定翼型设计的约束条件,该设计需求参数包括:飞行速度、升系数、雷诺数;约束条件包括:最大相对厚度阈值、距离翼型前缘20%~60%弦长范围内的翼型厚度阈值;根据机翼参考模型的第一翼型参数以及翼型设计的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和/或数值仿真,确定满足设计需求参数且在约束条件的各个阈值范围内的第二翼型参数,根据第二翼型参数确定太阳能飞机翼型。
359 涡轮翼型件和用于冷却涡轮机翼型件的方法 CN201110305903.7 2011-09-28 CN102434224B 2015-05-20 J·J·马尔多纳多; G·M·伊策尔
发明涉及涡轮翼型件和用于冷却涡轮机翼型件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涡轮机包括第一侧壁定位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翼型件、以及翼型件中靠近高温区域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构造为接受冷却流体,其中高温区域靠近第一侧壁和翼型件后缘的界面。涡轮机还包括与第一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扩散器,第一扩散器构造为引导冷却流体,从而在第一侧壁的表面上形成薄膜
360 基于尖尾缘翼型设计的后加载钝尾缘翼型 CN201010609829.3 2010-12-29 CN102052266B 2013-11-06 王珑; 王同光; 吴永健; 吴江海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尖尾缘翼型设计的后加载钝尾缘翼型,其在保持尖尾缘翼型的前缘(1)、吸面(2)和前部压力面(3)形状不变的前提下,将钝尾缘厚度与尖尾缘翼型的最大厚度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将最大厚度以后的弯度曲线(7)作为变量,采用尾缘集中加载的曲线梁小挠度理论来控制弯度曲线的变形率,再结合曲线连续光顺和钝尾缘厚度等初始条件,通过数学方法解得新翼型的弯度分布函数,进而得到新的钝尾缘翼型几何外形。本发明翼型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原翼型的几何特征,还适当改善了翼型尾缘的后加载特性,提高了翼型的气动性能;其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学方法,具有性能可靠、通用性强、易于实现的特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