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起飞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61 飞机起飞蒸汽弹射助推器” CN201110044296.3 2011-02-24 CN102649478A 2012-08-29 刘忠德
一种以蒸汽为动的飞机起飞弹射助推器,包括飞行甲板、电磁炉、弹射助推器、滑行管道、减速复位器、锅炉。其特殊之处是:弹射助推器前部是个承压罐,水罐头上部装有飞机连接器,后部是蒸汽发生室,他们之间用一根装有控制的管前后相连,形状如火箭弹。有起飞任务时把弹射助推器放在电磁炉中加热的同时用超高压水从锅炉里抽取热水注入到承压水罐中,一切准备完毕打开控制阀,罐中的水在超高压作用下喷向蒸汽发生室产生高压蒸汽,弹射助推器在超高压蒸汽作用下在滑行管道里高速运动同时也推动飞机高速运动,从而完成起飞任务。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弹射力大、持续推力充足、重复弹射用时短、耗材费用低廉安全,维修更换便捷。
262 航空母舰半敞式夹层助推起飞跑道 CN201110204840.6 2011-07-21 CN102343982A 2012-02-08 鲁小朔
在航空母舰上层甲板下面设一侧敞开的起飞跑道,并在此跑道下面,设敞开的与它平行的助推发动机通道,助推发动机在通道的道轨上运行,并在起飞时与上面起飞飞机的前轮耦合。从而给起飞飞机助推。由于半敞开和敞开,使喷射出的高温尾气,可迅速散逸在船舷之外。并容易给跑道和通道冷却。此方案可使航空母舰拥有两至三条弹射起飞跑道,在紧急情况下,可短时间起飞大量飞机。此方案也可用于上甲板的助推起飞跑道,即把助推起飞跑道设在上甲板边上,使它下面的助推发动机通道可敞开。
263 客运地效飞行器助推起飞方式 CN200910060584.0 2009-01-16 CN101780839A 2010-07-21 彭琦
发明涉及飞行器的一种起飞技术,特别是一种客运地效飞行器助推起飞方式,其特征是:采用上助推飞行器与客运地效飞行器的尾端接触式对接,起飞阶段利用客运地效飞行器自身的动和水上助推飞行器的推力合力推动客运地效飞行器起飞,当客运地效飞行器速度接近巡航速度脱离水面时,水上助推飞行器自动脱离客运地效飞行器,并返回起飞始点,以备下次使用;客运地效飞行器完成起飞,逐渐进入巡航状态;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客运地效飞行器单纯利用自身动力起飞,所需功率大,飞行器的发动机在巡航阶段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客运地效飞行器的水上起飞。
264 用于舰载机起飞的动态加速跑道 CN200910217439.9 2009-12-28 CN101758930A 2010-06-30 刘国忠
用于舰载机起飞的动态加速跑道,具体涉及舰载机起飞的跑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舰载机起飞的动态加速跑道。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舰载机利用现有起飞方式起飞时,存在对舰载机冲击大、起飞线过长以及舰载机动作灵活度差的问题。主动轮轴、从动轮轴和大承重轮轴平行设置且三者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主动轮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主动链轮组,从动轮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从动链轮组,大承重轮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大承重轮组,两个主动链轮组通过履带与对应的两个从动链轮组传动连接,每个轮式支撑体附着在履带的下端面,多个小承重轮水平均布并嵌装在小承重轮框架上,本发明适用于轻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舰载机短距起飞或垂直降落的助跑系统。
265 一种舰载机重弹射起飞装置 CN200910180347.8 2009-10-26 CN101695960A 2010-04-21 高玉扬
发明涉及一种舰载机重弹射起飞装置,属于航空母舰配套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由甲板助推部分,箱提升部分和给排水部分组成,其中,水箱提升部分与甲板助推部分通过索连接,给水部分自成一个系统。使用时,启动卷扬机拉动提升钢索,将水箱升至高位,推动滑后移至电磁插销位置,电磁插销闭,卷扬机离合器脱离,启动水将水箱装满海水,飞机由甲板就位后卡在推动滑块上,启动电磁插销解除闭锁,加满海水的水箱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弹射钢索带动推动滑块加速前行,推动飞机起飞,水箱落到海面后,箱底打开,海水泄出,卷扬机再次启动,拉高已排空水箱,加注海水,准备再次起飞。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266 用于飞行器的辅助起飞方法 CN200680015966.6 2006-05-04 CN100501625C 2009-06-17 G·马蒂厄; F·德拉普莱斯; X·勒特朗
从可能的转动速度范围内任意选择参考数值VRref,至少按照中心调整使可调整尾翼位置转变度,对于所述数值VRref,确定所述参考值和加速飞行器速度值VC之间的偏差,在转动之前控制飞行,器的深度和/或可调整水平尾翼,使得考虑进所述偏差。
267 级联式飞机起飞混合动弹射推力车 CN200810054617.6 2008-03-07 CN101244764A 2008-08-20 王刚
发明涉及一种飞机起飞助推装置,具体为一种级联式飞机起飞混合动弹射推力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飞机起飞辅助弹射装置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成本高,可调节性差等问题。包括一个承载飞机的主推车和若干个助推车级联构成,主推车和助推车采用电力驱动方式,主推车和助推车下方设有弹射分离开口气缸,该弹射分离开口气缸与车架内的储气瓶联接,助推车车体前端联接有活塞挺杆,该活塞挺杆以及活塞浮套在主推车的弹射分离开口气缸缸筒内,次级助推车和前一级助推车的连接结构同上,主推车上部的平台上设置有飞机轮挡。主推车和助推车上还设有油箱,辅助推进装置。使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提高主推车的最终速度,以便于将其上搭载的飞机抛射升空。
268 适于垂直起飞平飞行的飞行器 CN202110329851.0 2015-03-18 CN112896501B 2024-04-09 乔本·贝维尔特; 亚历克斯·斯托尔
一种适于垂直起飞和着陆的飞行器,使用一组安装在机翼上的推产生元件和一组安装在尾部的旋翼用于起飞和着陆。一种适于旋翼处于旋转、起飞姿势的垂直起飞然后转变至旋翼旋转到典型平形态的水平飞行路径的飞行器。在所有飞行模式下,飞行器使用它的安装在机翼上的旋翼和螺旋桨的不同形态来减小阻力。
269 飞机短距离加速起飞装置 CN202311874397.2 2023-12-31 CN117818875A 2024-04-05 郭统霄; 白光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短距离加速起飞装置,涉及飞机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U形架,U形架内壁的两侧固定有两个直流电动机;U形架的两侧均转动配合有与两个直流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轮毂,联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轮毂,两个轮毂上均装设有氮气胎。通过设置直流电动机,可实现在起飞时,同时启动直流电动机,两个直流电动机带动两个轮毂和氮气胎在起步阶段可迅速提升转动的频率,可实现以最短的距离、最短的时间提升到飞机起飞的条件,进而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70 一种起飞漂移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2311746536.3 2023-12-19 CN117739754A 2024-03-22 吴考; 布向伟; 彭昊旻; 徐国光; 魏凯; 张弛; 张杰; 番绍炳; 祖运予; 王晨曦; 徐丽杰; 刘畅; 陈妍
发明提供一种起飞漂移量测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火箭未发射时在坐标系中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火箭发射升空时在坐标系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得到火箭的起飞漂移量。本发明的方案能够精确测量火箭发射的起飞漂移量,依此获得比较精确的设备与火箭之间的间距,为后续改进设备提供依据。
271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CN201711364349.3 2017-12-18 CN108045575B 2024-03-19 刘行伟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其包括机身、主发动机、垂尾、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上翼、端翼和鸭翼;在两个端翼的外侧均设置有延伸翼,两个延伸翼上均设置有副翼,两个上翼上均设置有升降;两个端翼的尾部均设置有方向舵;在两个端翼的下部分别设有前向伸出支撑结构,在每个前向伸出支撑结构上设置一台主发动机、主发动机螺旋桨以及螺旋桨倾驱动装置;在每个端翼的下部设置可收放式主起落架;在垂尾后部设置向后伸出支撑结构,在该向后伸出支撑结构上安装有调姿发动机螺旋桨。本发明飞行器不仅具有短距起飞、垂直着陆性能,同时兼顾了高速、长航时、大航程等飞行性能。
272 一种变电站巡检红外无人机起飞方法 CN202311033651.6 2023-08-16 CN117566148A 2024-02-20 张睿智; 赵智龙; 石培杰; 陈少功; 贺梦天; 段延博; 王志远; 张晓林
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巡检无人机起飞方法,包括无人机和供无人机起落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具有弹射装置,无人机底部具有弹机构,弹力机构在释放时提供朝上的升力;起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无人机是否到位,若到位则准备起飞;释放弹射装置,同时检测无人机的起飞状态;当检测到无人机达到设定状态时,释放无人机的弹力机构,使得弹力机构释放的力与弹射装置释放的力叠加;当无人机的高度到达设定值以后,启动无人机的机翼,实现无人机的悬停,并按照设定路线进行巡检作业。本发明在弹射装置提供的加速度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的弹力机构提供第二加速度,提高了无人机的弹射高度与起飞的可靠性。
273 一种弹射起飞和拦阻冲击试验装置 CN202311706277.1 2023-12-13 CN117387894B 2024-02-09 王晓森; 刘浩; 王伟杰; 姚明格; 周焕阳; 祝安纲; 张望; 张超; 王灿辉; 王淇; 郭建
发明属于冲击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射起飞和拦阻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台架、支撑台架上方的辅助支撑导向装置、支撑台架下方的安装座、伺服作动器、油路系统和控制与测量系统,所述油路系统包括油源、低压蓄能器组、高压蓄能器组、进油、回油阀块、伺服阀阀块、油源低压回油管、油源高压出油管以及各组件之间必要的管路,所述控制与测量系统包括振动与冲击加载上位机、振动冲击控制仪、静加载上位机、液压伺服控制器、伺服阀和加速传感器,所述伺服作动器内置位移传感器。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各类悬挂发射装置吊挂安装状态下的常规振动、冲击试验和复合波形下的拦阻冲击试验。
274 一种无人机自动储运起飞装置及方法 CN202311346681.2 2023-10-18 CN117184485A 2023-12-08 邱临锋; 张一凡; 赵东阳; 于沿; 石伟兴; 王钦文; 曹立奕; 孙力; 张月; 王奎; 万倩倩; 保东晨; 陆源; 许梦家; 马媛媛; 赵欣欣; 李科伟; 王靖伟; 江奂舟; 熊云翔; 于婷
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储运起飞装置及方法,属于无人机储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人工手动放飞及回收操作险大或储运装置占用空间大、无法重复利用和发射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储运箱和减震安装座,每个所述减震安装座能够容纳2~4个所述储运箱,无人机设于所述储运箱内,无人机能够从储运箱内飞出并落回储运箱中。本发明可较好适用车载环境,在车内即可实现无人机的自动放飞,实现了人机分离,提高了操纵人员安全性;同时结合共轴无人机机型,储运箱结构紧凑,可实现模化拼装,适合车辆狭小空间内安装,且装置可重复利用,维护成本低。
275 无人机起飞点预测方法及装置 CN202010101564.X 2020-02-19 CN112541608B 2023-10-20 陈杰; 李坚强; 程艳燕
申请实施例适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飞点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位置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将待预测位置点的地理位置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完成的起飞点预测模型,获得起飞点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输出结果表征待预测位置点能否作为无人机起飞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待预测位置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再将该地理位置信息输入训练好的起飞点预测模型,起飞点预测模型即可根据输入的地理位置信息判断该位置点是否能作为无人机起飞点,减少了无人机起飞点确定过程中的人成本和时间成本。
276 一种测绘无人机户外起飞支架 CN202310925602.7 2023-07-26 CN116812189A 2023-09-29 吕振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机户外起飞支架,属于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体组件、支架组件、调节组件和气囊组件,支架组件包括机架壳体,机架壳体活动装配于主机体底部,调节组件包括回转壳体、检测球体、导杆和触发器,回转壳体转动装配于机架壳体中,回转壳体中滑动装配有检测球体,检测球体和触发器之间布设有导杆,气囊组件包括若干个气囊,本发明通过在主机体底部的机架壳体中布设有可旋转的回转壳体,并在回转壳体内部布设有可滑动的检测球体,可通过无人机倾翻的程度自动控制气囊的启闭,在坠落时形成防护气囊结构,不仅可吸收撞击动能,落后还可便于回收,进而保护测绘无人机的镜头以及电控设备,降低意外坠机的损坏。
277 一种飞机起飞用牵引装置 CN201710156397.7 2017-03-16 CN106697319B 2023-04-11 张其予
发明属于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起飞用牵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下板的板体对应处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与飞机机轮配合的缺口,下板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与上、下板缺口对应设置的移动底板,移动底板与提升机构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降低飞机的起飞油耗,提高飞机的航程,同时大大提高起飞效率,提高起飞频率
278 竖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 CN202211205636.0 2018-07-23 CN115535231A 2022-12-30 K.D.默罗; A.布里泽-斯特林费罗; D.T.扎托尔斯基; D.巴罗内
一种用于操作竖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的方法包括相对于与多个竖直推扇的第二部分相关联的翼的第二可变构件改变与多个竖直推力电风扇的第一部分相关联的翼的第一可变构件,以调整多个竖直推力电风扇的第一部分相对于多个竖直推力电风扇的第二部分的暴露比。
279 一种起飞时刻偏差补偿方法 CN202011378767.X 2020-11-30 CN112416019B 2022-09-27 吕建强; 徐帆; 冯昊; 王光辉; 吕新广; 王晋麟
一种起飞时刻偏差补偿方法,包括:判断起飞时间偏差是否大于限值;计算滑行段飞行时间修正量和升交点经度时间修正量;计算新的滑行段飞行时间;计算新的入轨点升交点经度;将所述滑行段飞行时间和所述入轨点升交点经度作为制导初始化参数。本发明能够容忍更大的起飞时间偏差,提高对零窗口发射的适应能
280 火箭垂直起飞段轨迹测量方法和系统 CN202210705063.1 2022-06-21 CN115061148A 2022-09-16 李希宇; 高昕; 师恒; 王强; 雷呈强; 胡蕾; 宗永红; 郑东昊
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垂直起飞段轨迹测量方法和系统,通过将三台激光雷达安装于精密跟踪架形成联合测量系统,在火箭发射前,激光雷达持续扫描火箭中上部区域获取静态激光点数据,基于提出的激光点云数据修正、火箭扫描区域椭圆圆心求解、火箭目标区域轨迹坐标转换以及三台激光雷达轨迹融合处理方法,计算并分析得到激光雷达静态与动态轨迹测量精度。在火箭发射试验中,激光雷达高精度跟踪扫描火箭中上部区域,通过三台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实时高精度输出火箭垂直起飞段轨迹数据,本发明通过三台激光雷达联合测量火箭目标区域有效提高了火箭轨迹数据的准确度和实时性,保证了火箭发射安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