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滚转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61 一种基于光栅的滚转测量方法与装置 CN200810118863.3 2008-08-26 CN101339012B 2010-04-07 冯其波; 翟玉生; 张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的滚转测量方法与装置,属于光电检测技术领域。激光器发出激光直接出射,或经过准直透镜准直后出射;该光线直接入射到一维平面透射光栅,或经过逆向反射器反向入射到光栅;经光栅衍射产生的正负一级衍射光经透镜聚焦成两衍射光点,用光电探测器探测两聚焦光点的位置变化计算获得滚转角的值。本发明光学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实际操作,精度稳定性及经济性均能兼顾。采用光栅作为敏感器件,利用衍射双光束差动测量,实现了误差分离,增强了抗干扰能;使用光学器件少,光源功率低,成本低廉;移动部分可不带电缆;测角分辨率可达0.5”甚至更高,仅需更换不同线数的光栅便可满足不同测量精度的要求。
262 一种基于光栅的滚转测量方法与装置 CN200810118863.3 2008-08-26 CN101339012A 2009-01-07 冯其波; 翟玉生; 张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的滚转测量方法与装置,属于光电检测技术领域。激光器发出激光直接出射,或经过准直透镜准直后出射;该光线直接入射到一维平面透射光栅,或经过逆向反射器反向入射到光栅;经光栅衍射产生的正负一级衍射光经透镜聚焦成两衍射光点,用光电探测器探测两聚焦光点的位置变化计算获得滚转角的值。本发明光学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实际操作,精度稳定性及经济性均能兼顾。采用光栅作为敏感器件,利用衍射双光束差动测量,实现了误差分离,增强了抗干扰能;使用光学器件少,光源功率低,成本低廉;移动部分可不带电缆;测角分辨率可达0.5”甚至更高,仅需更换不同线数的光栅便可满足不同测量精度的要求。
263 超音速无尾飞行器滚转偏航协同转弯控制方法 CN202410195197.2 2024-02-22 CN118192223A 2024-06-14 王应洋; 张鹏; 姜俊; 胡剑波; 苏茂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音速无尾飞行器滚转偏航协同转弯控制方法,首先,针对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将STAV动态模型分解为平动子系统、航迹变化率控制分配、转动子系统与矩分配四个模,外环子系统基于反步法设计弹性漏斗控制器,内环子系统基于NDI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并基于有效集二次规划增量控制分配设计气动与矢量推力复合控制分配律。最后,通过蛇形机动与折返机动两组仿真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敏捷转弯控制方法能获得更好的机动性与横侧向轨迹跟踪效果。
264 一种航空机轮偏航疲劳滚转试验方法及装置 CN202410297404.5 2024-03-15 CN118182861A 2024-06-14 张艺; 王驰; 黄芮; 陈佩军; 刘文亮; 闫婷; 鱼志强; 史兴华; 万英英; 程万祥
发明一种航空机轮偏航疲劳滚转试验方法及装置,属于航空机轮疲劳滚转试验技术领域;方法步骤包括:按照设定对待测机轮进行疲劳试验;采集侧向载荷、径向载荷,并计算侧径比;绘制偏航‑侧径比曲线,拟合得到偏航角和侧径比的线性关系;计算当侧径比为目标值时的预测偏航角,并在预测偏航角下进行偏航疲劳滚转试验,得出所对应的实际侧径比;确定出侧径比在目标值公差范围内的有效偏航角;绘制有效偏航角下的侧径比与滚转距离曲线,并拟合得到侧径比与滚转距离的线性关系;计算出侧径比在目标值公差范围内的有效滚转距离区间,即确定出有效滚转距离;完成考核目标。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满足航空机轮偏航疲劳滚转试验中侧径比值的需求。
265 一种基于组合反射体的滚转测量方法 CN202311641102.7 2023-12-04 CN117739907A 2024-03-22 郑叶龙; 石赛凡; 孟雅; 袁晓辰
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反射体的滚转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光电自准直仪发射平行光线;步骤二、将平行光线照射到固定在被测载体上的组合反射体上;步骤三、接收组合反射体或平面反射镜反射出的光线;步骤四、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角度偏转测量载体的滚转角;所述组合反射体包括直角棱镜、第一平面反射镜和液体,所述平面反射镜置于所述液体表面。通过将组合反射体与载体固定,并利用光电自准直仪出射平行光,通过将载体滚转角γ转换为α的测量,从而实现载体滚转角的测量,可以实现载体的滚转姿态角的测量,具有非接触、测量结果与测量距离无关、测量分辨率精度高的优点。
266 一种可复校核的双位移滚转动导数试验装置 CN201910065769.4 2019-01-24 CN109612680B 2024-01-30 贾巍; 赵忠良; 陈建中; 刘维亮; 李玉平; 王晓冰; 庞田阳; 谢斌; 苗磊; 杨洪胜; 李青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复校核的双位移滚转动导数试验装置,包括天平测量元件、前端位移元件和后端位移元,所述天平测量元件与前端位移元件为一体化结构,前端位移元件的末端与传动装置的支杆固定连接,天平测量元件的末端与中心轴固定连接,中心轴通过摇臂上连接有后端位移元件,后端位移元件通过铰链与传动装置的综合接头连接用于获取滚转位移;本发明发展了独特的装置设计思想,突破了采用传统单独滚转位移元件进行测量的测量方式,在不同位置设置可复校核的双位移测量元件,二者彼此监测,相互校正,位移元件采用铰链的方式,避免了安装预应对位移元件测量的影响,同时也削弱了气动载荷对测量元件的附加应力
267 一种消除度耦合误差的滚转角测量方法 CN202311096021.3 2023-08-29 CN117405045A 2024-01-16 黄银国; 王志文; 王宏远; 纪鹏宇; 宁婧竹; 郑叶龙; 赵美蓉
发明涉及滚转角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除角度耦合误差的翻滚角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以分光棱镜与平面反射镜相结合的光学传感单元为角度测量敏感器件,该方法消除了角度耦合误差,获得了高精度的滚转角信息。本发明通过分光棱镜获得两束测量光束,其平行度得到了保证,同时,仅使用了平面反射镜,减小了光学元件加工质量对滚转角测量的影响,在消除角度耦合误差的前提下,提高了测量方法的简便性以及可行性;本发明通过双向差分测量原理滚转角,消除了其他轴旋转角度耦合误差,提高了滚转角测量的抗干扰能;同时,该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将被测目标与测角信号处理系统分离,避免由于信号处理系统旋转带来的角度耦合误差。
268 一种基于双面光楔的滚转准直测量方法 CN202311195884.6 2023-09-15 CN117213439A 2023-12-12 郭延; 冀佳丽; 华灯鑫; 闫庆; 狄慧鸽; 汪丽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面光楔的滚转准直测量方法,将双面光楔与待测目标固定连接,向双面光楔发射一束携带图案的准直光束,准直光束被双面光楔的前表面分离产生反射光束和第一透射光束,第一透射光束依次经过双面光楔的后表面反射和前表面透射后产生第二透射光束;将反射光束和第二透射光束进行聚焦后,成像得到第一自准直像和第二自准直像,当待测目标绕准直光束的光轴旋转时,第一自准直像和第二自准直像绕旋转中心旋转,旋转后分别变为第三自准直像和第四自准直像;根据第一自准直像、第二自准直像、第三自准直像和第四自准直像的位置坐标,计算待测目标的滚转角。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自准直法实现滚转角测量。
269 基于干涉测量的滚转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2311088443.6 2023-08-28 CN116772750B 2023-12-01 黎发志; 王苹; 张柯; 胡芬; 程莹; 陈彧龙; 贺瑶; 周子元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干涉测量的滚转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包括一台干涉仪、棱镜A和棱镜B;干涉仪的一侧设置棱镜A,干涉仪出射的平行光束经棱镜A折射后,光线垂直入射至棱镜B的斜面,经棱镜B斜面反射后光线原路返回干涉仪进行测试;棱镜B底面与被测工件端面连接;所述棱镜A和棱镜B的棱,与被测工件中心轴线垂直相交。本发明可以采用常规干涉仪测试工件滚转角偏差,属于非接触式测量、且测试时工件可沿其中心轴线方向前后移动,测试方法简单灵活,为高精度小角度滚转角测试以及实际应用提供更准确的测试数据。
270 一种基于非标准柱面锥镜的滚转角测量方法 CN202210067065.2 2022-01-20 CN114526693B 2023-11-21 黎人溥; 谢林毅; 甄燕; 肖寒; 王伟; 郭俊启; 邹新海
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非标准柱面锥镜的滚转角测量方法,属于光学测量仪器领域,其包括步骤:运用空间坐标向量解析方法,在保留传统自准直仪的基本内部结构下,将标准角锥镜的一个反射平面加工为特定规律的圆柱面,形成了一种能够对滚转角敏感的反射体;使用非标准柱面角锥镜代替平面反射镜,从而构建用于测量滚转角的自准直仪测量系统;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推导这种特殊反射体的结构与反射光束空间坐标矢量变化的数学关系,建立了滚转角自准直测量系统的测量公式。从而实现大角度测量三维自准直仪的整体研制。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针对滚转角度的大量程测量,同时还能够保证传统自准直测量所具有的高分辨率、超精度和远工作距离等性能。
271 一种改善飞机滚转稳定性的导流片及方法 CN201910961176.6 2019-10-10 CN110733626B 2023-10-27 高亦非; 陈春鹏; 黄领才
发明属于飞机气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飞机滚转稳定性的导流片。由于螺旋桨上单翼飞机可能存在的在一定侧滑下出现的翼根提前分离而导致的滚转稳定性下降,本发明在机翼前缘下方的机身上对称安装导流片,通过导流片所产生的涡流,改变机翼前缘下方上洗流区域内流场,减小当地迎,改善滚转稳定性,提高飞行安全。
272 一种具有滚转控制功能的高效传动扑翼机构 CN202111311787.X 2021-11-08 CN113911343B 2023-06-27 吴江浩; 孙崇人; 周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滚转控制功能的高效传动扑翼机构,结构紧凑,质量轻,可以实现仿生扑翼飞行器所需的拍动运动。该扑翼机构包含固定机构、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以及滚转控制机构,其中传动机构采用曲柄‑斜齿轮放大结构,可实现高效、精确的拍动;滚转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翼根杆进行平移,可实现翼膜变形变化范围更大。该飞行器通过优化传动放大结构,减少了传动部件的数量,利于安装维修,同时更加平稳的运动有利于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通过更大的翼膜变形及攻角变化范围增大了飞行器可产生的滚转矩,增加了飞行器的抗干扰能力、机动能力。
273 物体滚转姿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2310529530.4 2023-05-11 CN116242322A 2023-06-09 訾春元; 刘彬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滚转姿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物体在飞行过程中的采集图像;检测出所述采集图像中的天空区域和天际分界线;根据所述天际分界线计算天际线度,并确定所述天空区域包含的所述采集图像的角点;根据所述天际线角度和所述角点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滚转角。该方法利用采集图像实现待测物体滚转姿态的检测,可解决利用陀螺不能检测待测物体0°姿态和陀螺工作漂移的问题。
274 基于滚转目标的环绕式圆形标记点的匹配方法 CN201910433534.6 2019-05-23 CN110163916B 2022-06-28 董秀成; 周单; 任磊; 朱林梅; 陈威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滚转目标的环绕式圆形标记点的匹配方法,包括创建特征编码标记点,所述的特征编码标记点是指1个或多个相同圆形标记点的组合;创建环绕式编码圆形标记点,环绕式圆形标记点是指布置在投放物滚转模型表面分为头部和尾部的特征编码标记点组合,头部圆形标记点集合记为{Head},尾部标记点集合记为{Tail};提取圆形标记点,圆形标记点的匹配。本发明解决了外挂物洞模型在6个自由度方向运动时的标记点识别和匹配难题,无需对外挂物风洞模型开孔布线,不会破坏外挂物风洞模型的气动外形,不改变其结构强度和刚度,降低了外挂物风洞模型的设计难度和成本,提高了解码效率,具有快速性。
275 一种套筒式储气罐生产用滚转焊接设备 CN202210345885.3 2022-04-02 CN114619181A 2022-06-14 黄文春; 邓桂凤; 聂梅芳
发明涉及储气罐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套筒式储气罐生产用滚转焊接设备。其包括固定装置和设置于固定装置内部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机构,滑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定位机构,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推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架,滑动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按压轮,固定架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弹簧。本发明中储气罐侧壁和储气罐端部能够紧密固定在一起,相比于常见的焊接方法来说,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晃动导致焊接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同时储气罐转动进行焊接,焊接接口更加均匀,并且操作者能够根据焊接的实际情况对焊接进行调控,焊接效果更好。
276 一种适用于高旋弹丸的滚转速率测量方法 CN202210235375.0 2022-03-10 CN114459302A 2022-05-10 王庆; 米静; 杨高朝
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旋弹丸的滚转速率测量方法,通过Oyb与Oxb和Ozb构成右手坐标系,通过右手坐标系建立微机械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模型,进一步通过给定的陀螺仪的零偏以及输出量建立状态方程以及量测方程,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数据融合,实时解算出角速率输出;再通过定义选择向量,即可得到融合之后的角速率值,最后将角速率值带入发明中的公式即可得到弹丸的角速率,实现高旋弹丸滚转角速率的高精度测量。
277 一种地效飞行器指数开关滚转限制器设计方法 CN202111626271.4 2021-12-28 CN114326801A 2022-04-12 李庄; 孙娜; 吴孟君; 王斌斌; 席懿; 谢凤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效飞行器指数开关滚转限制器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地效飞行器底部距面的高度计算得到当前状态下的滚转姿态安全边界,当地效飞行器的滚转靠近安全边界时,滚转限制器开始工作,反馈的滚转角与预设的小于安全边界值的定值经过差值‑比例‑积分环节后得到的副翼操纵信号,与副翼操纵输入信号经过指数开关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信号作为新的副翼操纵信号输入增稳控制系统中,对地效飞行器的运动进行控制。通过该方法,地效飞行器能够通过副翼和方向的控制,使飞行器的滚转范围始终在安全边界内,避免机翼触水,保证飞行器的安全飞行。
278 一种具有滚转控制功能的高效传动扑翼机构 CN202111311787.X 2021-11-08 CN113911343A 2022-01-11 吴江浩; 孙崇人; 周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滚转控制功能的高效传动扑翼机构,结构紧凑,质量轻,可以实现仿生扑翼飞行器所需的拍动运动。该扑翼机构包含固定机构、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以及滚转控制机构,其中传动机构采用曲柄‑斜齿轮放大结构,可实现高效、精确的拍动;滚转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翼根杆进行平移,可实现翼膜变形变化范围更大。该飞行器通过优化传动放大结构,减少了传动部件的数量,利于安装维修,同时更加平稳的运动有利于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通过更大的翼膜变形及攻角变化范围增大了飞行器可产生的滚转矩,增加了飞行器的抗干扰能力、机动能力。
279 一种旋转飞行器滚转解算方法及系统 CN202110523676.9 2021-05-13 CN113418499A 2021-09-21 安亮亮; 周胜洪; 魏培平; 张玉国; 陈晓智; 郭建; 曲春凯; 王翀; 林治浩; 陶楠楠; 王雪松; 侯现钦; 曹睿; 周子坤; 刘智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飞行器滚转解算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绕飞行器质心动学方程组为驱动方程,以地磁方位角与俯仰角、偏航角、磁偏角、磁倾角和航向角的关系方程为观测方程,以地磁方位角的实际测量值为观测量,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俯仰角和偏航角;然后解算地磁矢量基准角;最后解算出高精度的滚转角;本发明的旋转飞行器滚转角解算方法及系统,提高了滚转角的解算精度。
280 一种折叠弹翼组合的滚转矩测量方法 CN202110104817.3 2021-01-26 CN112985674A 2021-06-18 张振华; 孟凡强; 周立媛; 孙一帆; 高则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弹翼组合的滚转矩测量方法。本发明运用力矩平衡原理测量,无需应变片和处理电路,操作和观察方便,计算过程简单,不引入偏心力矩耦合作用,在扭簧扭矩、弹翼与转轴间的摩擦力矩、扭簧与转轴间的摩擦力矩、轴承间摩擦力矩这四种力矩耦合作用下,且在扭簧扭矩始终大于其余三种摩擦力矩耦合作用下,扭簧扭矩、弹翼与转轴间的摩擦力矩、扭簧与转轴间的摩擦力矩、轴承间摩擦力矩这四种力矩无法达到四种力矩平衡状态下,在施加外部力矩达到第一次多种力矩平衡基础上,通过对折叠弹翼组合在展开瞬间预先施加作用力,实现了折叠弹翼组合的反向滚转,进而实现了滚转力矩和轴承间摩擦力矩多种力矩组合的同步测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