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隔间,尤其是航空器舱室用的封闭行李隔间

申请号 CN200780011148.3 申请日 200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1410296A 公开(公告)日 2009-04-15
申请人 空中客车公司; 发明人 T-M·博克;
摘要 这种行李隔间(2)是封闭的行李隔间,其布置在运输工具上的用于容纳乘客的空间中。它具有至少一壁(8),所述壁限定所述行李隔间,并从行李隔间所处的乘客空间看得见所述壁。所述壁(8)具有至少一开口(20),所述开口由透明材料(22)封闭。
权利要求

1.封闭的行李隔间(2),其布置在运输工具中的用于容纳乘客的空 间中,这种行李隔间具有至少一壁(8),所述壁限定所述行李隔间,并从 该行李隔间所处的乘客空间看得见所述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壁(8)具有至少一开口(20),所述开口由透明材 料(22)封闭,所述透明材料与遮蔽装置关联,从而允许随意通过所述开 口进行察看,或者遮挡该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装置具有 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关联于使该液晶层经受电位差的装置,根据施加的 电位差,该液晶层是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壁(8) 具有多个开口(20),所述开口呈缝口的形式,在所述壁(8)的长度上隔 开,每个缝口(20)由透明材料(22)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 壁(8)的内表面具有照亮所述行李隔间内部的照明装置(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具有 电致发光片(3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隔间,其特征在于,配有 至少一开口(20)的壁(8)的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凹入区域;并且,所述开 口(20)布置在该凹入区域处。
7.航空器舱室,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 任一项所述的行李隔间(2)。
8.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 项所述的行李隔间(2)。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涉及行李隔间,尤其是用于航空器舱室的封闭行李隔间。

[02]本发明的领域是客运,例如航空器的客运。在旅行中,乘客的行 李、一般为大尺寸的行李置于货舱或类似的舱中,而较小和相对轻的行李 可随同乘客进入旅行空间,该空间根据运输方式常常称为舱室或隔间。在 该空间中,存放隔间设置用于这些较小的行李,也称为手提行李。

背景技术

[03]在航空器中,手提行李用隔间往往布置在航空器舱室的上部,位 于该航空器舱室天花板的下面和用于接纳乘客的座具的上方。
[04]在航空器中,存在前述的两大类行李隔间。一方面有行李格箱, 另一方面有行李架。行李格箱是相对于航空器舱室固定的隔间,并且一般 进行枢转的可开启和关闭所述行李隔间的进出口。行李架也具有隔间, 该隔间用于接纳行李,且具有进出口。这种隔间这里是活动隔间,其在一 第一拉出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间活动,在拉出位置,隔间的进出口打开, 可放入和取出行李,在收起位置,所述隔间收起在航空器舱室的天花板内, 隔间的进出口关闭。
[05]本发明涉及这两类行李隔间,且更普遍地涉及任何封闭的行李隔 间。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无需打开关闭的行李隔间,即可确定关闭 的行李隔间是否有行李,和/或无需打开多个行李隔间,即可在乘客放置行 李的空间中较快速地找到行李。这种考虑是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当行 李隔间布置在上方、并且由于其位置而开启困难时,尤其如此。

发明内容

[06]为此,本发明提出封闭的行李隔间,其布置在运输工具中的用于 容纳乘客的空间中,这种行李隔间具有至少一壁,所述壁限定所述行李隔 间,并从行李隔间所处的乘客空间看得见所述壁。
[07]根据本发明,所述壁具有至少一开口,所述开口由与遮蔽装置关 联的透明材料封闭,从而允许随意通过所述开口进行察看,或者遮挡该开 口。
[08]因此,可能的是,无需打开所述行李隔间,即可察看这种行李隔 间的内部。此外,行李隔间保持封闭,因为开口被封堵。因此,当运输工 具处在运动中时,任何物品都不会坠落到行李隔间之外。在航空器上,这 特别有利,因为在乘客登机之前,用不着打开所有行李隔间。可能的是, 无需打开行李隔间,即可检查行李隔间是否空着。
[09]根据本发明的行李隔间也可使乘客在旅行期间察看其行李。因 此,在旅行中或旅行结束时,也更易于取回行李。
[10]也可随意通过实施在行李隔间的壁中的开口进行察看,或遮挡该 开口。在后一种情况下,遮蔽装置优选是这样的:行李隔间在舱室中具有 一致的外观。可使用与行李隔间外部颜色相同的帘子或活动挡板,以便与 环境相融合。
[11]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遮蔽装置具有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关 联于使该液晶层经受电位差的装置,根据施加的电位差,该液晶层是不透 明的或半透明的。
[12]所述壁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呈缝口形状,在所述壁的长度上 隔开,每个缝口由透明材料封闭。因此,这些多个缝口可在行李隔间的整 个长度上察看行李隔间中的情况。
[13]为了通过配置的开口更好地察看行李隔间的内部,有利地,所述 壁的内表面具有行李隔间内部的照明装置。例如,所述照明装置具有电致 发光片。
[14]配有至少一开口的壁的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凹入区域;并且,所述 开口布置在该凹入区域处。借助于凹入形状,行李--对于大部分行李- -没有达到凹入区域的底部,并因此在该凹入区域的上方形成一“桥状部”。 由于所述开口布置在该部位,因而一空间被自由地保留在壁的内表面和行 李之间。这样可通过开口更好地察看行李隔间的内部。在布置有照明装置 的情况下,所述照明装置优选照亮该区域。
[15]本发明也涉及航空器舱室和/或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它们具有至 少一个上述行李隔间。
附图说明
[16]从下文的参照所附的示意图的说明中,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和优越 性将得到更好理解,其中:
[1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行李隔间处于关闭位置的横剖面示意图;
[18]图2示出图1所示隔间的一构件;以及
[19]图3是图1所示隔间的一部分的缩小比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从图1和3中可看到安装在航空器舱室中的行李架2。它涉及一 格架,所述格架围绕一枢轴4枢转地安装,并且例如位于该航空器舱室的 上部,在未示出的乘客座具的上方。一手提箱6被示出在图1所示的这种 隔间内。枢轴4是相对于航空器舱室呈纵向的轴。
[21]行李架2具有一下壁8、一底部10、一上壁12和侧壁14。该行 李架的总体形状基本上呈平行六面体形,具有一圆形下表面。与底部10 相对的面是完全敞开的一面。
[22]当行李架2处于关闭位置时,只有其下壁8从行李架所处的航空 器舱室看得见。处于开启位置时,该下壁8被部分地遮蔽,与底部10相对 的面本身也可看见,且可接近,以便将行李放入行李隔间,或从行李隔间 取出行李。
[23]行李架2的下壁8具有两个构件:一后板16和一前部18。
[24]后板16具有沿一纵向轴线呈略微弯曲的长形形状。它连接于行 李架2的底部10。从图2和3可注意到,该后板16配有一组缝口20,这 些缝口分布在后板的整个长度上。这些缝口20中的每个缝口在后板16中 制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由一窗面(vitre)22封闭,所述窗面22用透明材 料优选是合成材料制成,以避免出现玻璃破裂的任何问题。
[25]当行李架2关闭时,缝口20形成固定的窗口,所述窗口允许察 看行李架的内部。
[2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一液晶层覆盖与一缝口20关联的每个窗面 22。因此,也配设用于使该液晶层经受电位差的装置,根据施加的电位差, 该层是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优选地,为美观起见,该液晶层在其不透明 时,其颜色对应于后板16的外表面的颜色。因此,当缝口20的窗面22 不透明时,从航空器舱室内部起,后板16具有一致的外观。
[27]下壁8的前部18是一成型件,其跨接后板16。前部18的内表面 24基本上是平的。前部18的外表面26本身总体上呈圆柱形,并且继续取 后板16的曲度,从而允许两构件进行良好组装,以形成下壁8。前部的外 表面26具有一槽28,所述槽28可用作把柄,以打开和关闭行李架2。
[28]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前部18跨接后板16的开有缝口20的 区域。因此,凹口30布置在前部18的相应边缘,以使前部18不覆盖后板 16的缝口20。
[29]在窗面22未被液晶遮蔽的情况下,即使行李架2被关闭,缝口 20仍允许察看行李架2的内部。为了更好地察看处于关闭位置的行李架2 的内部,一有利的实施变型提出:照明装置配设在行李架的内部。
[3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照明装置具有一电致发光片32。它是厚度小 的片(毫米数量级),该片在电脉冲的作用下发光。该照明装置的优越性 一方面是占位体积小,另一方面是不会或很少引起发热。该电致发光片例 如是后板16的未被前部18覆盖的部分。显然,该电致发光片32不覆盖缝 口20。因此,该片位于行李架2的底部10一侧。这种电致发光片32或另 一种照明装置也可例如安放在下壁8的前部18的内表面24上,或安放于 底部10的内表面上。
[31]由上述记载可见,根据本发明的行李架2无需打开即可察看其内 部。因此,当乘客登上航空器时,不必打开所有行李隔间来检查其是否空 置。同样,当乘客下航空器时,或者在飞行时,如果乘客要找自己的手提 行李,他很容易就能看到其行李所在的行李隔间。因此,用不着打开行李 隔间来察看自己的行李是否在里面。
[32]上述可使窗面不透光的液晶的运作可由航空公司选择。例如可设 计成,当行李架处于开启位置时,窗面是不透光的。晚上,当航空器舱室 的内照明关闭时,也可设置成使行李架的缝口窗面不透光。实际上,大部 分乘客睡觉,因而不需要存取行李。
[33]一旦行李架关闭、实施在行李隔间中的开口的窗面不被遮蔽,行 李架内的照明装置就可照亮。当行李隔间打开时,实际上,可以假定来自 航空器舱室照明设备的足够的环境灯光照亮行李隔间的内部和置于其内的 行李,并且,当行李隔间关闭、液晶(或其它装置)使窗面不透光时,行 李隔间内部用不着照明。
[34]借助于行李架2内下壁8的特殊形状,即使当行李置于行李架内 时,上述电致发光片32也有效地照明行李架内部。实际上,从图1可注意 到,下壁8的朝向底部10的内表面呈凹形。因此,当具有基本上平坦的表 面的物品例如所示的手提箱6放入行李架内时,它不会覆盖电致发光片32。 因此,该电致发光片32可有效地照明手提箱6的下表面。因此,通过缝口 20,从航空器舱室完全看得见所述手提箱。
[35]因此,有利的是,首先在下壁(即从航空器舱室看得见的行李隔 间的壁)的内表面处设置一凹入区域。然后,实施在下壁中的开口优选位 于该凹入区域处。因此,行李--至少大多数行李--不直接置于开口上, 因而在行李和开口之间留有空间。这样,从行李隔间外部朝该行李隔间内 部的视野比较广。最后,有利的是,照亮在行李隔间内表面和行李之间的 该自由空间。在具有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照明装置也位于该凹入区域 附近。
[36]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也 涉及在下文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及的范围内 的所有实施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