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

申请号 CN201610466356.3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5947173A 公开(公告)日 2016-09-21
申请人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蔡闻峰; 王小宁; 童话; 马斌; 杨柳; 田少岗;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下口盖自动 开关 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 机身 下开口无盖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后限位开关、 导轨 、滚轮组件、 电机 组件、 齿轮 、 支架 、下口盖、 齿条 、前限位开关、整流 块 和螺钉。所述的滚轮组件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左右两端,使下口盖能够通过左右两端滚轮沿导轨前后运动;前限位开关和后限位开关通过底座和螺钉固定于机身下方,保证下口盖运动到前、后 指定 位置 时触发限位开关,飞控计算机根据限位开关的状态判断下口盖是否运动到指 定位 置,并通过电机组件4准确控制下口盖7的位置。本发明在飞控计算机的控制下,可以根据无人机工作状态,完成下口盖的自动开关,结构稳定可靠,下口盖开关时到达位置准确。
权利要求

1.一种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限位开关(1)、导轨(2)、滚轮组件(3)、电机组件(4)、齿轮(5)、支架(6)、下口盖(7)、齿条(8)、前限位开关(9)、整流(10)和螺钉(11);所述的滚轮组件(3)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7)左右两端,使下口盖(7)能够通过左右两端滚轮沿导轨(2)前后运动;导轨(2)通过螺接对称固定于机身(12)下方两侧,并保证导轨(2)与下口盖(7)上滚轮留有间隙;齿条(8)前后两端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7)内表面中心线位置,电机组件(4)和齿轮(5)通过支架(6)固定于框板(13)逆航向侧,保证齿轮(5)与下口盖(7)上的齿条(8)啮合;整流块(10)通过螺钉(11)固定于机身(12)前方下端,保证在下口盖(7)关闭时,整流块(10)后端面与下口盖(7)前端面贴合,对下口盖(7)在无人机迫降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起到整流作用;前限位开关(9)和后限位开关(1)通过底座和螺钉固定于机身下方,保证下口盖运动到前、后指定位置时触发限位开关,飞控计算机根据限位开关的状态判断下口盖(7)是否运动到指定位置,并通过电机组件(4)准确控制下口盖(7)的位置。

说明书全文

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侦察监控是无人机的主要任务,因此搭载光电侦察平台的无人机在无人机应用中扮演重要色。为减少飞行阻、提高续航能力,搭载光电侦察平台的无人机只有在执行任务时将光电侦察平台从机身下开口伸出,在未达到工作区域或完成任务返航时,将光电侦察平台收回机身内。同时为减少执行任务时光电侦察平台的迎面积,光电侦察平台外形为球形结构,机身下开口为圆形开口。在无人机飞行时,机身下开口的存在严重影响机身的气动外形,不但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而且大大增加飞行阻力。对于中小型无人机,多采用伞降着陆回收,在抛伞出现意外时,无人机会被降落伞拖曳着在地面上移动、磕碰,机身下开口的存在会导致机身内部的光电侦察平台以及其他机载设备缺少防护,容易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无人机机身下开口无盖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该开关机构包括后限位开关、导轨、滚轮组件、电机组件、齿轮支架、下口盖、齿条、前限位开关、整流和螺钉。所述的滚轮组件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左右两端,使下口盖能够通过左右两端滚轮沿导轨前后运动;前限位开关和后限位开关通过底座和螺钉固定于机身下方,保证下口盖运动到前、后指定位置时触发限位开关,飞控计算机根据限位开关的状态判断下口盖是否运动到指定位置,并通过电机组件4准确控制下口盖7的位置。本发明在飞控计算机的控制下,可以根据无人机工作状态,完成下口盖的自动开关,结构稳定可靠,下口盖开关时到达位置准确。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其特点是包括后限位开关1、导轨2、滚轮组件3、电机组件4、齿轮5、支架6、下口盖7、齿条8、前限位开关9、整流块10和螺钉11。所述的滚轮组件3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7左右两端,使下口盖7能够通过左右两端滚轮沿导轨2前后运动;导轨2通过螺接对称固定于机身12下方两侧,并保证导轨2与下口盖7上滚轮留有间隙;齿条8前后两端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7内表面中心线位置,电机组件4和齿轮5通过支架6固定于框板13逆航向侧,保证齿轮5与下口盖7上的齿条8啮合;整流块10通过螺钉11固定于机身12前方下端,保证在下口盖7关闭时,整流块10后端面与下口盖7前端面贴合,对下口盖7在无人机迫降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起到整流作用;前限位开关9和后限位开关1通过底座和螺钉固定于机身下方,保证下口盖运动到前、后指定位置时触发限位开关,飞控计算机根据限位开关的状态判断下口盖7是否运动到指定位置,并通过电机组件4准确控制下口盖7的位置。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开关机构包括后限位开关、导轨、滚轮组件、电机组件、齿轮、支架、下口盖、齿条、前限位开关、整流块和螺钉。所述的滚轮组件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左右两端,使下口盖能够通过左右两端滚轮沿导轨前后运动;前限位开关和后限位开关通过底座和螺钉固定于机身下方,保证下口盖运动到前、后指定位置时触发限位开关,飞控计算机根据限位开关的状态判断下口盖是否运动到指定位置,并通过电机组件4准确控制下口盖7的位置。本发明在飞控计算机的控制下,可以根据无人机工作状态,完成下口盖的自动开关,结构稳定可靠,下口盖开关时到达位置准确。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工作流程框图
[0008] 图2是本发明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
[0010] 图4是图2中下口盖的侧视图;
[0011] 图5是图2中整流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后限位开关,2-导轨,3-滚轮组件,4-电机组件,5-齿轮,6-支架,7-下口盖,8-齿条,9-前限位开关,10-整流块,11-螺钉,12-机身,13-框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实施例参照图1~5。
[0014] 本发明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包括后限位开关1、导轨2、滚轮组件3、电机组件4、齿轮5、支架6、下口盖7、齿条8、前限位开关9、整流块10和螺钉11。
[0015] 所述滚轮组件3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7左右两端,保证下口盖7可以通过左右两端滚轮沿导轨2前后运动;其中滚轮组件3包括纵向滚轮和横向滚轮,
[0016] 纵向滚轮、横向滚轮与导轨槽为间隙配合,以保证下口盖7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与导轨2为滚动摩擦,避免下口盖7在无人机气动力作用下卡死在导轨2上;导轨2通过螺接对称固定于机身12下方两侧,保证导轨2与下口盖7上滚轮的间隙;齿条8前后两端通过螺接固定于下口盖7内表面中心线位置,电机组件4和齿轮5通过支架6固定于框板13逆航向一侧,保证齿轮5与下口盖7上的齿条8啮合;整流块10通过螺钉11固定于机身12前方下端,保证在下口盖7关闭时,整流块10后端面与下口盖7前端面贴合,对下口盖7在无人机迫降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下口盖7前端和机身12下方的缝隙起到整流作用;前限位开关9和后限位开关1通过底座和螺钉固定于机身12下方,保证下口盖7运动到前、后指定位置可以及时触发限位开关,以便飞控计算机可以根据限位开关的状态判断下口盖7是否运动到指定位置,并通过电机组件4准确控制下口盖7的位置。
[0017] 整个系统包括飞控计算机和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飞控计算机和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内部的电机组件4相连。
[0018] 无人机在非工作状态下,下口盖7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无人机执行任务需要打开下口盖7时,飞控计算机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电机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电机组件4通过齿轮5带动齿条8和下口盖7运动,下口盖7通过两端的滚轮组件3沿导轨2向后运动,到达指定位置时,下口盖7后端触发后限位开关1,后限位开关1动作并将下口盖7到位信号传送到飞控计算机,飞控计算机停止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电机停止转动,下口盖7停止向后运动,完成下口盖7打开动作。无人机完成任务需要关闭下口盖7时,飞控计算机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电机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电机组件4通过齿轮5带动齿条8和下口盖7运动,下口盖7通过两端的滚轮组件3沿导轨2向前运动,到达指定位置时,下口盖7前端触发前限位开关9,前限位开关9动作并将下口盖7到位信号传送到飞控计算机,飞控计算机停止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电机停止转动,下口盖7停止向前运动,完成下口盖7关闭动作,达到了保持无人机气动外形,减少飞行阻力及防护的目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