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

申请号 CN201610630051.1 申请日 2016-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6428232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西伸行; 工藤彰久;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 车身 的重量增加、且提高 底板 通道周边的底板刚性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下 纵梁 ;设于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的前底板;在上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鼓出的底板通道;和在上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横梁,上述横梁包含相对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上述纵壁在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上述底板通道的上述后端部接合并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堵。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构造,具有:
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下纵梁
设于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的前底板
在所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从所述前底板向上方鼓出的底板通道;和
在所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横梁,
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包含相对于所述前底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
所述纵壁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后端部接合并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由一张板材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具有从所述纵壁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前底板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使该纵壁向车身前后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横梁接合的后车架,
所述纵壁具有分别形成于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后表面、且供所述后车架接合的平坦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横梁的下端中,横贯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后端部的部分位于比其他部分高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从所述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后底板,
所述后底板以与所述底板通道的上壁连续的方式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后底板上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从所述后底板向上方鼓出的座椅安装构件,
所述座椅安装构件包含与所述纵壁接合且向上方延伸的前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安装构件包含后壁,
所述后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朝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而与所述后底板接合。

说明书全文

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车身的地板构造,已知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通道的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底板通道不仅形成像燃料管、排气管那样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结构的配置空间,也有助于提高底板刚性。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3-85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底板通道存在因其截面形状而导致相对于将其左右的侧壁沿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刚性的情况。因此,例如,存在无法充分抑制底板通道左右的底板的上下振动的情况、在侧面碰撞时的载荷分散方面不利的情况。作为其对策,也考虑到设置以通过底板通道下部的方式将左右的底板底部间连结的加强件等,但这成为零部件数量增加、车身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车身的重量增加,并提高底板通道周边的底板刚性。
[0008]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具有:
[0009] 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下纵梁
[0010] 设于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的前底板;
[0011] 在上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鼓出的底板通道;和
[0012] 在上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横梁,
[0013] 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0014] 上述横梁包含相对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
[0015] 上述纵壁在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上述底板通道的上述后端部接合并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堵。
[0016] 发明效果
[0017]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车身的重量增加,且能够提高底板通道周边的底板刚性。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
[0019] 图2的(A)是横梁的主视图,图2的(B)是图2(A)的III-III线剖视图,图2的(C)是表示抑制座椅移动的例子的图。
[0020] 图3是图1的I-I线剖视图。
[0021] 图4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A 车身构造,1 下纵梁,2 前底板,3 底板通道,4 横梁,41 纵壁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在各图中,箭头FR示出车身(车辆)的前后方向,FT示出前侧,RR示出后侧。箭头W示出车宽方向,以车辆的前进方向观察时LT示出左侧,RT示出右侧。箭头H示出上下方向,UR示出上侧,LR示出下侧。
[0025]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A的立体图。车身构造A是车辆的后部座椅周边的地板构造,具备一对下纵梁1、前底板2、底板通道3、横梁4、座椅安装构件5、和后底板6。
[0026] 一对下纵梁1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左右的各下纵梁1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底板2是构成后部座椅的腿下的车身底部的部件,设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与各下纵梁1接合。下纵梁1在前底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0027] 底板通道3是在一对下纵梁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中心通道。底板通道3从前底板2向上方以凸状鼓出,具有截面梯形的形状,该形状中,具备上壁3a和左右的侧壁3b,且下方开放。底板通道3可以与前底板2一起由单一部件形成,也可以将独立的部件接合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独立的部件接合而形成的情况。
[0028]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板通道3由主体部31和接合部32这两个部件构成,但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主体部31是构成底板通道3整体的部件,接合部32是将底板通道3接合于横梁4、座椅安装构件5的部件。接合部32构成了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
[0029] 横梁4是在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部件,其两端部与一对下纵梁1接合。后底板6是构成车辆后部(例如从后部座椅到行李箱)的车身底部的部件,从横梁4的上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座椅安装构件5是支承后部座椅的部件,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从横梁4的上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座椅安装构件5配置在后底板6之上。
[0030] 在图1的基础上同时参照图2的(A)、图3及图4,进一步说明车身构造A。图2的(A)是横梁4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I-I线剖视图,图4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4示出了底板通道3的中央处的截面构造。
[0031] 横梁4一体地具有纵壁41、凸缘部42、和一对侧壁43。纵壁41作为整体是板状的部件。纵壁41相对于前底板2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纵壁41的左端部与侧壁左侧的下纵梁1接合,右端部与右侧的下纵梁1接合。一对侧壁43从纵壁4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身前后方向前侧延伸,用于将纵壁41和下纵梁1接合。
[0032] 像这样由于横梁4(尤其是纵壁41)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所以能够将侧面碰撞时的载荷从一方的下纵梁1传递到另一方的下纵梁1,能够谋求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
[0033] 纵壁41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具有使纵壁41沿车身前后方向弯曲的弯曲部41a、41b。弯曲部41a位于上侧,弯曲部41b位于下侧。弯曲部41a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形成,弯曲部41b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中断地形成。
[0034] 弯曲部41a呈使纵壁41向后方弯曲进而向下方弯曲的两级弯曲形态。弯曲部41b呈使纵壁向前方弯曲进而向下方弯曲的两级弯曲形态。纵壁41通过弯曲部41a和弯曲部41b而具有向后方凹陷的凹部41c。
[0035]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纵壁41具有弯曲部41a、41b,由此,与使纵壁41平坦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其刚性,尤其是,由于弯曲部41a、41b的棱线(折曲线)指向车宽方向,所以能够提高纵壁41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纵壁41中的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谋求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尤其是,弯曲部41a的棱线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另外,尽管弯曲部41b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中断,但在此接合有底板通道3而刚性得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下纵梁1之间的载荷传递性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多个弯曲部41a、41b,但弯曲部也可以为一个。
[0036] 纵壁41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向前方以箱型凹陷的凹部41d。图2的(B)是图2的(A)的III-III线剖视图,示出了凹部41d的截面形状。凹部41d的后表面构成平坦面41d’。能够在该平坦面41d’上接合后车架7。后车架7例如支承后轮的悬架装置等。后车架7具有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侧车架,能够将各侧车架的前端与平坦面41d’接合。图2的(B)的后车架7例示了其侧车架的前端部分。
[0037] 因弯曲部41a及41b的形成而在纵壁41的后表面上存在凹凸,但通过形成平坦面41d’,能够将后车架7的接合作业容易化。凹部41d除其自身形成为箱状而刚性得以提高以外,形成为将弯曲部41b截断,因此,通过相邻的弯曲部41b而刚性得以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后车架7的支承刚性。
[0038] 接着,能够通过冲压加工等对一张板材(例如板)进行成形来构成纵壁41或横梁4整体。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与将纵壁41或横梁4整体由多张板材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能够削减纵壁41的专有空间,有助于增大周边结构的配置空间、扩大乘员的脚边空间。作为周边结构的配置空间,例如,能够列举后底板6的下方的空间,有助于扩大该空间。能够在后底板6的下方的空间设置例如燃料箱,通过扩大该空间,能够设置容积更大的燃料箱。
[0039] 纵壁41如从图1和图3理解那样通过接合部32而与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接合。另外纵壁41的中央部封堵后端部3c的开口3d。在图2的(A)中,虚线示出了接合后端部3c的部分,另外,图4示出了纵壁41封堵后端部3c的开口3d的状态。
[0040] 通过由纵壁41封堵后端部3c的开口3d,底板通道3的相对于将左右的侧壁3b沿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提高。另外,由于利用横梁4来封堵底板通道3的开口3d,所以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车身的重量增加,并提高底板通道3周边的底板刚性。此外,纵壁41封堵开口3d的面积越大在刚性提高的方面越有利,但只要跨着左右的侧壁3b延伸设置即可,不一定必须封堵整个开口3d。
[0041] 凸缘部42从纵壁41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地设置,位于横梁4的下端。凸缘部42包含中央部42a和周边部42b,周边部42b与前底板2接合。能够经由凸缘部42提高前底板2与横梁4之间的载荷传递性,从而能够抑制前底板2的上下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能。另外,凸缘部42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纵壁41与凸缘部42的部的车宽方向的刚性提高,由于该角部从一对下纵梁1之间通过,所以能够提高一对下纵梁1之间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实现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
[0042] 中央部42a是横贯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的部分,位于比周边部42b高的位置。由此,能够在中央部42a下形成空隙,易于利用该空隙使燃料管、排气管等从底板通道3内穿过。本实施方式通过用纵壁41c将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封堵来谋求刚性提高,但通过在中央部42a下形成空隙,能够使比较小径的配管类在底板通道3内沿前后方向配置。
[0043] 接着,后底板6如图4中箭头D所示,以与底板通道3的上壁3a连续的方式设置。更具体地说,后底板6的前端位于与上壁3a相同的高度,从该前端向后方延伸。通过使后底板6与上壁3a没有层差地大致平齐地配置,而能够提高从底板通道3向后底板6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能,另外,也会促进从后底板6向底板通道3的载荷分散。
[0044] 座椅安装部件5是在后底板6上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部件,从后底板6向上方以凸状鼓出并与后底板6一起形成闭合截面。座椅安装部件5具有前壁51、上壁52和后壁53,这些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续。在前壁51上设有凸缘部51a,凸缘部51a与底板通道3(接合部32)接合。
[0045] 另外,如图3所示,前壁51的下部与横梁4的纵壁41的上部接合,前壁51从纵壁41的上部向上方延伸。通过使座椅安装构件5与纵壁41接合,能够提高座椅的安装刚性,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能。另外,能够将载荷从横梁4分散于前壁,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能。
[0046] 后壁53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朝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而与后底板6接合。在后底板6与上壁52之间形成层差,因此,例如,如图2的(C)示意所示那样,在设置有后部座椅S的情况下,后壁53构成抑制座椅S向前方移动的倾斜面。因此,例如,在正面碰撞时等能够抑制座椅安装构件5上的座椅S的前方移动。
[0047] <总结实施方式>
[0048] 1.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为如下车身构造,具有:
[0049] 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下纵梁(例如附图标记1);
[0050] 设于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的前底板(例如附图标记2);
[0051] 在上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鼓出的底板通道(例如附图标记3);和
[0052] 在上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例如附图标记3c)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横梁(例如附图标记4),上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0053] 上述横梁包含相对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例如附图标记41),[0054] 上述纵壁在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上述底板通道的上述后端部接合并且封堵该后端部的开口。
[0055] 根据该结构,由于上述纵壁封堵上述后端部的开口,所以上述底板通道的相对于将左右的侧壁沿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提高。另外,由于利用上述横梁封堵上述底板通道的开口,所以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车身的重量增加,并能够提高底板通道周边的底板刚性。另外,由于上述横梁在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所以能够将侧面碰撞时的载荷从一方的下纵梁传递到另一方的下纵梁,能够谋求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此外,上述纵壁可以封堵上述后端部的整个开口,但只要以将上述底板通道的左右的侧壁横贯的方式设置,则也可以封堵一部分。在封堵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封堵开口的上侧一半以上的范围,而在下侧存在未封堵的部分。
[0056] 2.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57] 上述纵壁由一张板材构成。
[0058] 根据该结构,与使上述纵壁由多张板材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轻量化。另外,能够削减上述纵壁的专有空间,有助于周边结构(例如燃料箱)的配置空间的增大、乘员的脚边空间的扩大。
[0059] 3.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60] 上述横梁具有从上述纵壁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凸缘部(例如附图标记42),上述凸缘部与上述前底板接合。
[0061] 根据该结构,能够经由上述凸缘部提高上述前底板与上述横梁之间的载荷传递性,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
[0062] 4.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63] 上述凸缘部在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
[0064] 根据该结构,上述纵壁与上述凸缘部的角部的车宽方向的刚性提高,由于该角部从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通过,所以能够提高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谋求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
[0065] 5.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66] 上述纵壁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使该纵壁向车身前后方向弯曲的弯曲部(例如附图标记41a、41b)。
[0067] 根据该结构,上述弯曲部的车宽方向的刚性提高,由于该弯曲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所以能够提高上述纵壁中的车宽方向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谋求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
[0068] 6.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69] 还具有与上述横梁接合的后车架(例如附图标记7),
[0070] 上述纵壁具有分别形成于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后表面、且供上述后车架接合的平坦面(例如附图标记41d’)。
[0071]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上述后车架相对于上述横梁的接合作业容易化。
[0072] 7.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73] 在上述横梁的下端中,横贯上述底板通道的上述后端部的部分(例如附图标记42a)位于比其他部分(例如附图标记42b)高的位置。
[0074] 根据该结构,易于使燃料管、排气管等在上述底板通道内穿过。
[0075] 8.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76] 还具有从上述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后底板(例如附图标记6),
[0077] 上述后底板以与上述底板通道的上壁(例如附图标记3a)连续的方式设置。
[0078]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从上述底板通道向上述后底板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能。
[0079] 9.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80] 在上述后底板上还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从上述后底板向上方鼓出的座椅安装构件(例如附图标记5),
[0081] 上述座椅安装构件包含与上述纵壁接合且向上方延伸的前壁(例如附图标记51)。
[0082]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上述座椅安装构件与上述纵壁接合,能够提高座椅的安装刚性,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能。另外,能够使载荷从上述横梁分散到上述前壁,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能。
[0083] 10.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0084] 上述座椅安装构件包含后壁(例如附图标记53),
[0085] 上述后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朝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而与上述后底板接合。
[0086]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正面碰撞时等抑制上述座椅安装构件上的座椅的前方移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