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

申请号 CN201610994363.0 申请日 2016-11-11 公开(公告)号 CN106494425A 公开(公告)日 2017-03-15
申请人 青岛威奥轨道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皓锋; 王勇; 高晓峰; 李德庆;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轨道车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当需要打开整体头罩时,拉动解 锁 钢 丝绳 ,使关闭位锁舌抬起并触碰关闭位 传感器 ,关闭位传感器将 信号 传输到 气动 控制箱,控制 气缸 出杆向前推出,带动 滑板 沿 导轨 向前直线滑动,导槽轮到达导槽的弧形槽 位置 时头罩在重 力 和气 弹簧 的作用力下向下翻转,中间位传感器 压板 随头罩 支架 旋转,碰触中间位传感器,气动控制箱控制气缸出杆缩回,从而带动头罩到达最终打开位并自动锁闭;利用 推杆 动力及重力因素实现整体前舱开闭功能,可靠性高,制造、维护成本低。
权利要求

1.一种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包括机构组成、解丝绳(218)、气动控制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组成包括承载骨架(201)、气缸(202)、同步杆(203)、导槽(204)、导轨(205)、头罩支架(206)、旋转销(207)、滑板(208)、同步轮(209)、气弹簧(210)、打开位锁舌(211)、关闭位锁舌(212)、关闭位传感器(213)、打开位传感器(214)、中间位传感器(215)、中间位传感器压板(216)、导槽轮(217);所述气动控制箱(4)与气缸(202)电连接;
所述导槽(204)包括直线槽、弧形槽和U型槽三部分,直线槽与弧形槽相连,U型槽位于弧形槽的内侧;所述导槽(204)和导轨(205)固定安装于承载骨架(201)上,导轨(205)位于导槽(204)的下方;所述滑板(208)的端部与导轨(205)匹配,滑板(208)相对于导轨前后直线运动;所述气缸(202)固定于承载骨架(201)上,气缸(202)的出杆与滑板(208)连接;
所述气弹簧(210)的尾端通过销轴固定于滑板(208)上,气弹簧(210)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头罩支架(206)连接;所述头罩支架(206)的中部通过旋转销(207)固定于滑板(208)上,头罩支架(206)可绕旋转销(207)旋转;头罩支架(206)的端部设有导槽轮(217),导槽轮(2170与导槽(204)相匹配;
所述同步杆(203)的两端呈可转动的固定于左右两侧的承载骨架(201)上方,同步杆(203)的下延伸部设有滑槽;所述同步轮(209)安装于滑板(208)上,同步轮(209)与同步杆下延伸部的滑槽相匹配;
所述关闭位锁舌(213)安装于导槽(204)的直线槽末端上方,锁闭弹簧位于关闭位锁舌(213)的上方,关闭位锁舌(213)与解锁钢丝绳(218)连接;关闭位锁舌(213)的上方设有关闭位传感器(213);所述打开位锁舌(211)安装于承载骨架(201)上,且与导槽(204)的U型槽相对,打开位传感器(214)与打开位锁舌(211)对应安装于承载骨架(201)上;所述中间位传感器压板(216)固定在头罩支架(206)上,并可随头罩支架(206)旋转,中间位传感器(215)固定在滑板(208)上,中间位传感器压板(216)的端部与中间位传感器(215)对应;打开位传感器(214)、中间位传感器(215)和关闭位传感器(213)分别与气动控制箱(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08)的侧面还设有止挡(219),当头罩支架(206)和头罩(1)在气弹簧(210)及重的共同作用下,头罩支架(206)与止挡(219)接触时,导槽轮(217)与U型槽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钢丝绳(218)的末端与手动旋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位锁舌(213)上方的关闭位传感器(213)安装与承载骨架(2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支架(206)的前端与整体头罩(1)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推杆及重力因素实现整体前舱开闭功能,可靠性高,制造、维护成本低的用于轨道客车前舱的翻转式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地、城际列车等传统车辆的车钩等设备直接外露或用螺栓固定头部端盖,其外观较差或拆装困难,费时费力,同时空气阻力较大,设备易受损。。
[0003] 现有高速列车开闭机构为旋转式,头部端盖沿车体纵向对称面分为左右两,其打开关闭功能类似扇的开闭,使用气缸数量多,相应的结构、电气管路和控制系统也较复杂,形式单一,体积、重量较大,成本较高,需电源和压缩空气接口,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利用推杆动力及重力因素实现整体前舱开闭功能,可靠性高,制造、维护成本低的用于轨道客车前舱的翻转式开闭机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包括机构组成、解丝绳、气动控制箱;所述机构组成包括承载骨架、气缸、同步杆、导槽、导轨、头罩支架、旋转销、滑板、同步轮、气弹簧、打开位锁舌、关闭位锁舌、关闭位传感器、打开位传感器、中间位传感器、中间位传感器压板、导槽轮;所述气动控制箱与气缸连接;
[0007] 所述导槽包括直线槽、弧形槽和U型槽三部分,直线槽与弧形槽相连,U型槽位于弧形槽的内侧;所述导槽和导轨固定安装于承载骨架上,导轨位于导槽的下方;所述滑板的端部与导轨匹配,滑板相对于导轨前后直线运动;所述气缸固定于承载骨架上,气缸出杆与滑板连接;
[0008] 所述气弹簧的尾端通过销轴固定于滑板上,气弹簧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头罩支架连接,气弹簧的尾端和前端均可绕销轴转动,提供头罩旋转时的助力;所述头罩支架的中部通过旋转销固定于滑板上,头罩支架可绕旋转销旋转;头罩支架的端部设有导槽轮,导槽轮与导槽相匹配;
[0009] 所述同步杆的两端呈可转动的固定于左右两侧的承载骨架上方,同步杆的下延伸部设有滑槽;所述同步轮安装于滑板上,同步轮与同步杆下延伸部的滑槽相匹配;
[0010] 所述关闭位锁舌安装于导槽的直线槽末端上方,锁闭弹簧位于关闭位锁舌上方,关闭位锁舌与解锁钢丝绳连接;关闭位锁舌的上方设有关闭位传感器;关闭位锁舌通过解锁钢丝绳抬起实现解锁,抬起时压缩锁闭弹簧,通过锁闭弹簧落下复位,实现加锁;所述打开位锁舌安装于承载骨架上,且与导槽的U型槽相对,打开位传感器与打开位锁舌对应安装于承载骨架上;所述中间位传感器压板固定在头罩支架上,并可随头罩支架旋转,中间位传感器固定在滑板上,中间位传感器压板的端部与中间位传感器对应;打开位传感器、中间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分别与气动控制箱连接。
[0011] 优选的是,所述解锁钢丝绳的末端与手动旋钮连接,手动旋钮位于司机室内;
[0012] 优选的是,所述滑板的侧面还设有止挡,当头罩支架和头罩在气弹簧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头罩支架与止挡接触时,导槽轮与U型槽对准;
[0013] 优选的是,所述气动控制箱与气缸通过气路管连接;打开位传感器、中间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分别通过气路管与气动控制箱连接;
[0014] 优选的是,所述U型槽和弧形槽的开口处由外向内圆滑过渡;
[0015] 优选的是,所述弧形槽与直线槽的连接位置圆滑过渡;
[0016] 优选的是,所述关闭位锁舌上方的关闭位传感器安装与承载骨架上;
[0017] 优选的是,所述头罩支架的前端与整体头罩连接。
[0018] 本发明的原理为:当需要打开整体头罩时,拉动解锁钢丝绳,使关闭位锁舌抬起,此时关闭位锁舌触碰关闭位传感器,关闭位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气动控制箱,然后气动控制箱控制给气缸动作,气缸出杆向前推出,带动滑板沿导轨向前直线滑动,此时导槽轮在导槽的直线槽里滑动,头罩支架不能旋转,头罩支架和头罩随滑板向前直线运动,到达图3所示位置;
[0019] 到达图3所示位置时,导槽轮到达导槽的弧形槽位置,此时头罩在重力和气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下翻转,会到达图4所示位置;
[0020] 到达图4所示位置时,中间位传感器压板随头罩支架旋转,碰触中间位传感器,此时中间位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气动控制箱,控制气缸出杆缩回,从而带动头罩到达最终打开位,如图5所示。此时导槽轮进入导槽的U型槽内,并挤开打开位锁舌,到达打开位置并自动锁闭。
[0021] 当需要关闭头罩时,在车下手动掰动打开位锁舌,使打开位锁舌触碰打开位传感器,通过气动控制箱控制气缸出杆伸出,到达图4所示位置。此时需要人工抬动头罩翻转到达图3所示位置,使中间位传感器压板随头罩支架旋转,会碰到并碰触中间位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气动控制箱,控制气缸出杆缩回,到达图2所示位置,关闭位锁舌自动锁闭。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3] 本发明在有限且不规则的空间内,利用气动及重力因素实现整体前舱的开闭功能,形式新颖,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性高,同步性能好,制造、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头罩关闭状态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的头罩随滑板向前直线运动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的头罩在向下翻转结束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的头罩随滑板向后直线运动完成打开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的头罩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的机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机构组成的局部放大图一;
[0031] 图8为机构组成的局部放大图二;
[0032] 图9为机构组成的局部放大图三;
[0033] 图10为本发明的同步杆结构示意图;
[0034] 如图1-10所示:头罩1、气动控制箱4、承载骨架201、气缸202、同步杆203、导槽204、导轨205、头罩支架206、旋转销207、滑板208、同步轮209、气弹簧210、打开位锁舌211、关闭位锁舌212、关闭位传感器213、打开位传感器214、中间位传感器215、中间位传感器压板216、导槽轮217、解锁钢丝绳218、止挡219。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6] 实施例1
[0037] 本实施例的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包括机构组成、解锁钢丝绳218、气动控制箱4;机构组成包括承载骨架201、气缸202、同步杆203、导槽204、导轨205、头罩支架206、旋转销207、滑板208、同步轮209、气弹簧210、打开位锁舌211、关闭位锁舌212、关闭位传感器213、打开位传感器214、中间位传感器215、中间位传感器压板216、导槽轮217;气动控制箱4与气缸202通过气路管连接;
[0038] 导槽204包括直线槽、弧形槽和U型槽三部分,直线槽与弧形槽相连,U型槽位于弧形槽的内侧;导槽204和导轨205固定安装于承载骨架201上,导轨205位于导槽204的下方;滑板208的端部与导轨205匹配,滑板208相对于导轨前后直线运动;气缸202固定于承载骨架201上,气缸202的出杆与滑板208连接;
[0039] 气弹簧210的尾端通过销轴固定于滑板208上,气弹簧210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头罩支架206连接,气弹簧210的尾端和前端均可绕销轴转动,提供头罩1旋转时的助力;头罩支架206的中部通过旋转销207固定于滑板208上,头罩支架206可绕旋转销207旋转;头罩支架206的端部设有导槽轮217,导槽轮217与导槽204相匹配;
[0040] 同步杆203的两端呈可转动的固定于左右两侧的承载骨架201上方,同步杆203的下延伸部设有滑槽;同步轮209安装于滑板208上,同步轮209与同步杆下延伸部的滑槽相匹配;
[0041] 关闭位锁舌213安装于导槽204的直线槽末端上方,锁闭弹簧位于关闭位锁舌213的上方,关闭位锁舌213与解锁钢丝绳218连接;关闭位锁舌213的上方设有关闭位传感器213;关闭位锁舌213通过解锁钢丝绳218抬起实现解锁,抬起时压缩锁闭弹簧,通过锁闭弹簧落下复位,实现加锁;打开位锁舌211安装于承载骨架201上,且与导槽204的U型槽相对,打开位传感器214与打开位锁舌211对应安装于承载骨架201上;中间位传感器压板216固定在头罩支架206上,并可随头罩支架206旋转,中间位传感器215固定在滑板208上,中间位传感器压板216的端部与中间位传感器215对应;打开位传感器214、中间位传感器215和关闭位传感器213分别通过气路管与气动控制箱4连接;解锁钢丝绳218的末端与手动旋钮连接,手动旋钮位于司机室内;头罩支架206的前端与整体头罩1连接。
[0042] 实施例2
[0043] 本实施例的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除以下区别外其他同实施例1:
[0044] 滑板208的侧面还设有止挡219,当头罩支架206和头罩1在气弹簧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头罩支架206与止挡219接触时,导槽轮217与U型槽对准;U型槽和弧形槽的开口处由外向内圆滑过渡;弧形槽与直线槽的连接位置圆滑过渡;关闭位锁舌213上方的关闭位传感器213安装与承载骨架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