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

申请号 CN201610056850.2 申请日 2016-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480234A 公开(公告)日 2016-04-13
申请人 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虎; 刘子忠;
摘要 本 发明 提出了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 水 下 真空 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悬浮隧道设置于桥墩上,悬浮隧道与桥墩固定连接,桥墩固定于海底 岩石 中,悬浮隧道为 钢 筋 混凝土 结构,悬浮隧道整体所受重 力 和 浮力 的合力竖直向上,悬浮隧道内部设置有真空管道和应急通道,应急通道对称分布于真空管道的两侧面,应急通道和真空管道之间设置有 支撑 隔离墙,在支撑隔离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复压 阀 门 ,列车轨道布置于真空管道内,真空列车布置于列车轨道的上方;有益效果是工程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建设成本低,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即可以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悬浮隧道、真空管道、真空列车、应急通道、列车轨道、桥墩,其特征在于悬浮隧道设置于桥墩上,悬浮隧道与桥墩固定连接,桥墩固定于海底岩石中;悬浮隧道为混凝土结构,其表面涂有防腐防渗涂层,悬浮隧道整体所受的重浮力比在0.9~1之间,悬浮隧道整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桥墩不承受悬浮隧道的重力作用,只承受轻微的竖直向上拉力;悬浮隧道内部设置有真空管道和应急通道,应急通道对称分布于真空管道的两侧面,应急通道内为常压状态,真空管道为真空状态,压力在0~0.1bar之间;应急通道和真空管道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墙,在支撑隔离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复压;列车轨道布置于真空管道内,真空列车布置于列车轨道的上方;真空列车为全密封状态,内部为常压状态,真空列车中设置有二循环过滤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桥墩成一定间隔距离布置,间隔距离在100米~50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压阀门在紧急状况下可快速打开,将真空管道恢复到常压状态。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具有高速、能耗少、节能减排等众多技术优点,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应用推广空间,将会在海峡两岸的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水下真空管道交通运输系统即采用在水下悬浮隧道的真空管道中行驶高速真空列车。由于受空气阻、摩擦、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小,其理论时速可达到1000~20000公里/时,超过了飞机的数倍,耗能也低于飞机,这种优越的交通工具将有望成为21世纪人类最快捷的出行方式。
[0003] 对于常规列车,其轨道可以直接建造在地面上;但是作为水下真空管道交通运输系统,真空列车需要在真空管道内部高速行驶,需要密闭管道保证其真空度,另外还需要桥墩将其固定于水中。此外,水中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势必涉及日常维修和应急逃生等技术难题。
[0004] 目前现有的跨海大桥的简支梁结构的跨径都小于100米,而地面的高桥墩的简支梁结构跨径常用规格是24米和32米。相邻两桥墩间的跨径越小,建设成本越高。因此急需解决桥墩的简支梁大跨径技术难点,提高桥墩跨径,降低建设成本。
[0005]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水中管道交通运输系统中涉及的日常检修、应急逃生、桥墩大跨径等技术瓶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方案独特,结构新颖,既能满足水下真空管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需求,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水中实现真空高速交通运输,方案巧妙,安全可靠,整个系统中考虑了系统后期维护和应急逃生问题,确保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7] 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悬浮隧道、真空管道、真空列车、应急通道、列车轨道、桥墩,其特征在于悬浮隧道设置于桥墩上,悬浮隧道与桥墩固定连接,桥墩固定于海底岩石中;悬浮隧道为混凝土结构,其表面涂有防腐防渗涂层,悬浮隧道整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比在0.9~1之间,悬浮隧道整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桥墩不承受悬浮隧道的重力作用,只承受轻微的竖直向上拉力;悬浮隧道内部设置有真空管道和应急通道,应急通道对称分布于真空管道的两侧面,应急通道内为常压状态,真空管道为真空状态,压力在0~0.1bar之间;应急通道和真空管道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墙,在支撑隔离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复压;列车轨道布置于真空管道内,真空列车布置于列车轨道的上方;真空列车为全密封状态,内部为常压状态,真空列车中设置有二循环过滤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0008] 更进一步,相邻两桥墩成一定间隔距离布置,间隔距离在100米~500米。
[0009] 更进一步,复压阀门在紧急状况下可快速打开,将真空管道恢复到常压状态。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悬浮隧道两侧设置有应急通道,作为维修和逃生专用通道,大大提高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悬浮隧道内部设置真空管道,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真空度,大大提高系统的密封效果,降低系统真空度的维护成本;桥墩不承受悬浮隧道整体的巨大重力作用,仅处于轻微受拉状态,因此可以设置大跨径桥墩,相邻两桥墩的间隔距离可以大大增加,减少桥墩数量,大大降低建设和施工成本。该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应用前景广,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即可以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截面图;
[0012] 图2是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整体方案图;
[0013] 图3是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实施示意图。
[0014] 图1-图3中:
[0015] 1、悬浮隧道;        2、真空管道;        3、真空列车;
[0016] 4、应急通道;        5、列车轨道;        6、桥墩;
[0017] 7、海水;            8、海底岩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一种具有应急通道的水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悬浮隧道1、真空管道2、真空列车3、应急通道4、列车轨道5、桥墩6。
[0019] 悬浮隧道1设置于桥墩6上,悬浮隧道1与桥墩6固定连接,桥墩6固定于海底岩石8中;悬浮隧道1浸泡在海上7中,悬浮隧道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表面涂有防腐防渗涂层,悬浮隧道1整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比在0.9~1之间,悬浮隧道1整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桥墩6不承受悬浮隧道1的重力作用,只承受轻微的竖直向上拉力;由于桥墩6无需承受悬浮隧道1整体的巨大重力作用,因此可以设置比水面以上的简支桥梁更大的跨径,跨径处于100米~500米之间;悬浮隧道1的内部设置有真空管道2和应急通道4,应急通道4对称分布于真空管道2的两侧面,应急通道4内为常压状态,真空管道2为真空状态,压力在0~0.1bar之间;应急通道4和真空管道2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墙,在支撑隔离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复压阀门;列车轨道5布置于真空管道2内,真空列车3布置于列车轨道5的上方;真空列车3为全密封状态,内部为常压状态,真空列车3中设置有二氧化碳循环过滤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00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