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

申请号 CN201510952554.6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5620492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申请人 江苏同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黎东; 刘迎文; 曹芹;
摘要 本 发明 涉提供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包括栅板 支架 、栅板、缝隙填补机构、 支撑 平台、 液压缸 、感应 传感器 和电磁装置,所述的栅板位于栅板支架的一侧,所述栅板的下端与栅板支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缝隙填补机构连接在栅板的上端,所述的支撑平台位于栅板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的支撑平台 水 平连接在栅板支架的下端,所述的液压缸通过活动支架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所述的液压缸通过 活塞 杆与栅板的上端相连,所述的 活塞杆 与栅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支撑平台,所述的电磁装置安装在栅板内,所述的电磁装置与缝隙填补机构磁 力 连接。本设计在列车进入站台时通过缝隙填补机构自动填补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防止踏空和夹脚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其特征在于:包括
栅板支架(1),
栅板(2),所述的栅板(2)位于栅板支架(1)的一侧,所述栅板(2)的下端与栅板支架(1)的下端转动连接,
缝隙填补机构(6),所述的缝隙填补机构(6)连接在栅板(2)的上端,
支撑平台(3),所述的支撑平台(3)位于栅板支架(1)的另一侧,所述的支撑平台(3)平连接在栅板支架(1)的下端,
液压缸(5),所述的液压缸(5)通过活动支架(4)安装在支撑平台(3)上,所述的液压缸(5)通过活塞杆与栅板(2)的上端相连,所述的活塞杆与栅板(2)的上端活动连接,感应传感器(7),所述的感应传感器(7)安装在支撑平台(3),
电磁装置,所述的电磁装置安装在栅板(2)内,所述的电磁装置与缝隙填补机构(6)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填补机构(6)包括半封闭式的第一连接板(8)、半封闭式的第二连接板(9)、(12)、导向杆(10,)、支撑块(11)和弹簧(13),所述的第二连接板(9)的开口端伸入至第一连接板(8)内并与第一连接板(8)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9)都为空心板体,所述导向杆(1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板(8)的密封端上,所述导向杆(10)的另一端与支撑块(11)相连,所述的支撑块(11)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板(9)内,所述的铁块(1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开口端处,所述的铁块(12)套装在导向杆(10)上,所述的弹簧(13)设置在铁块(12)与支撑块(11)之间,所述的铁块(12)与电磁装置磁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9)的密封端外侧设置有橡胶软垫(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传感器(7)为光电传感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站台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

背景技术

[0002] 为适应CRH系列动车组运行,车站对原有站台进行改造,部分路局将原部分站台改造为距线路中心线1.85m,高1.25m的客运高站台,高站台能够适应宽3.5m动车组列车安全通行和停靠;但目前22、23、25型铁路客车仍是客运主车型,原有客运主力车型车体外宽大多为3.105m。因此在不考虑站台施工或车体倾斜等原因的影响,这些客车车体外侧与站台间距为0.297m,车厢连接处空隙更大,旅客上下车存在安全隐患,车体与站台间隙较大引发的踏空、夹脚事件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列车进入站台时通过缝隙填补机构自动填补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防止踏空和夹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安全隐患;提出的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
[0004] 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了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包括[0005] 栅板支架
[0006] 栅板,所述的栅板位于栅板支架的一侧,所述栅板的下端与栅板支架的下端转动连接,
[0007] 缝隙填补机构,所述的缝隙填补机构连接在栅板的上端,
[0008] 支撑平台,所述的支撑平台位于栅板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的支撑平台平连接在栅板支架的下端,
[0009] 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通过活动支架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所述的液压缸通过活塞杆与栅板的上端相连,所述的活塞杆与栅板的上端活动连接,
[0010] 感应传感器,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支撑平台,
[0011] 电磁装置,所述的电磁装置安装在栅板内,所述的电磁装置与缝隙填补机构磁力连接。
[0012] 进一步:所述的缝隙填补机构包括半封闭式的第一连接板、半封闭式的第二连接板、铁、导向杆,、支撑块和弹簧,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开口端伸入至第一连接板内并与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都为空心板体,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密封端上,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块相连,所述的支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板内,所述的铁块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开口端处,所述的铁块套装在导向杆上,所述的弹簧设置在铁块与支撑块之间,所述的铁块与电磁装置磁力连接。
[0013] 又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密封端外侧设置有橡胶软垫。
[0014] 再进一步:所述的感应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0015]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列车进入站台时通过缝隙填补机构自动填补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防止踏空和夹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图1为无列车进入站台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列车进入站台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缝隙填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高站台防滑落栅,包括栅板支架1、栅板2、缝隙填补机构6、支撑平台3、液压缸5、感应传感器7和电磁装置,所述的栅板2位于栅板支架1的一侧,所述栅板2的下端与栅板支架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缝隙填补机构6连接在栅板2的上端,所述的支撑平台3位于栅板支架1的另一侧,所述的支撑平台3水平连接在栅板支架1的下端,所述的液压缸5通过活动支架4安装在支撑平台3上,所述的液压缸5通过活塞杆与栅板2的上端相连,所述的活塞杆与栅板2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感应传感器7安装在支撑平台3,所述的电磁装置安装在栅板2内,所述的电磁装置与缝隙填补机构6磁力连接,所述的感应传感器7为光电传感器。当列车进入高站台后,启动液压缸5使其通过活塞杆推动栅板2,使栅板2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利用栅板2来填补一部分列车与高站台之间的缝隙;当栅板2旋转到水平状态时,此时光电传感器无法检测到栅板2,光电传感器会发送信号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停止给电磁装置进行通电,使电磁装置无法产生磁力,此时缝隙填补机构6会自动启动,从而利用缝隙填补机构来填补列车与高站台之间的剩余缝隙。本设计在列车进入站台时通过缝隙填补机构自动填补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防止踏空和夹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0021] 如图3所示的缝隙填补机构6包括半封闭式的第一连接板8、半封闭式的第二连接板9、铁块12、导向杆10,、支撑块11和弹簧13,所述的第二连接板9的开口端伸入至第一连接板8内并与第一连接板8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9都为空心板体,所述导向杆1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板8的密封端上,所述导向杆10的另一端与支撑块11相连,所述的支撑块11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板9内,所述的铁块1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开口端处,所述的铁块12套装在导向杆10上,所述的弹簧13设置在铁块12与支撑块11之间,所述的铁块12与电磁装置磁力连接。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栅板2时,电磁装置会对铁块12进行吸附,此时弹簧属于拉升状态,当光电传感器无法检测到栅板2时,停止给电磁装置进行通电,此时电磁装置无法产生磁力,铁块12在拉升弹簧13的作用下会沿着导向杆10向支撑块11,从而使第二连接板9也跟着铁块12一同运动。利用第二连接板9来填补列车与高站台之间的剩余缝隙。本设计在列车进入站台时通过缝隙填补机构自动填补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防止踏空和夹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安全隐患。
[0022] 如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板9的密封端外侧设置有橡胶软垫14。在利用缝隙填补机构来进行填补缝隙时,使橡胶软垫14与列车相接触,防止对列车造成损害,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