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及轨道车辆

申请号 CN201511026209.6 申请日 2015-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5667527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申请人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明人 孙帮成; 任刚; 李明高; 李志申; 马纪军;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及轨道车辆。该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包括:底架、侧墙、 车顶 和端墙,其中,车体的长度介于25.5米至30米之间,车体的宽度介于3.2米至3.36米之间,车体的高度介于4.05米至4.433米之间。通过上述设置,相对25T型客车的车体,本发明可增加定员约10%,满足交通高峰期的运输旅客压 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长度介于25.5米至30米之间,所述车体的宽度介于3.2米至3.36米之间,所述车体的高度介于4.05米至4.433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长度为28米,所述车体的宽度为3.2米,所述车体的高度为4.05米,所述车体的车辆定距为19.8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材质为不锈钢合金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两端各设置有空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四位分别设有结构和上下车脚蹬。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设有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两端分别设有车钩、挡和渡板。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头车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
其中,所述头车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轨道车辆的两端;
所述车体设置于两头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的最大编组为16。

说明书全文

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快节奏发展,人们对出行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乘坐飞机或高或动车等出行方式可保证出行的时效性,但该些出行方式的费用较高。
[0003] 图1为现有25T型客车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车体的参数如下:车高为4433毫米(mm)、车宽为3104mm(未示出)、车体长为25500mm,车辆定距为18000mm。另外,25T型客车的最高运营速度为160km/h。该车体结构满足车辆强度应符合TB/T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的要求。
[0004] 但上述车体结构的载客量较低,难以满足交通高峰期的运输旅客压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及轨道车辆,以满足交通高峰期的运输旅客压力。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该车体包括: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车体的长度介于25.5米至30米之间,车体的宽度介于3.2米至3.36米之间,车体的高度介于4.05米至4.433米之间。
[0007] 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上述车体的长度为28米,车体的宽度为3.2米,车体的高度为4.05米,车体的车辆定距为19.8米。
[0008] 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上述车体的材质为不锈钢合金中的一种。
[0009] 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上述车顶两端各设置有空调
[0010] 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上述车体的四位分别设有结构和上下车脚蹬。
[0011] 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上述侧墙上设有窗口。
[0012] 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上述车体两端分别设有车钩、挡和渡板。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头车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所述头车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轨道车辆的两端;所述车体设置于两头车之间。
[0014]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轨道车辆的最大编组为16。
[0015] 本发明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及轨道车辆,将车体的长度设置在25.5米至30米之间,车体的宽度设置在3.2米至3.36米之间,车体的高度设置在4.05米至4.433米之间,通过上述参数设置,相对25T型客车的车体,本发明可增加定员约10%,满足交通高峰期的运输旅客压力。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现有25T型客车的车体的平面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实施例一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轨道车辆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图2为本发明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实施例一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参考图2和图3,该车体包括:底架21、侧墙22、车顶23和端墙24。该四部分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承载结构。同时,按照EN12663标准,做到最大限度优化结构,保证车体整体结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产品使用要求。车体静强度计算工况共14个,例如,垂向载荷、拉伸、压缩、端部加载、三点支撑及各个组合工况等均符合要求。
[0024] 其中,车体的长度介于25.5米至30米之间。车体的宽度介于3.2米至3.36米之间。车体的高度介于4.05米至4.433米之间。车体的车辆定距与车体的长度相关,例如,车辆定距为车长与X的商值,X为2的二次方根。
[0025]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说的介于两数值之间,包括这两个数值以及两数值之间的任一数值。
[0026]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车体的长度设置在25.5米至30米之间,相对25T型客车的车体,可增加定员约10%,满足交通高峰期的运输旅客压力。这里,以28米长提长度为例,28米长度的车体可增加定员约10%。
[0027] 在图2和图3所示车体中,车体的长度为28米(28000mm),车体的宽度为3.2米(3200mm),车体的高度为4.05米(4050mm),车体的车辆定距为19.8米(19800mm)。站台面与轨面的间距示例为1250mm,但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
[0028] 在车体断面确定之后,通过强度计算仿真以及动力学计算仿真等来验证轨道车辆的运营速度是否满足160km/h至250km/h(包括160km/h和250km/h)中任意速度的运行要求。因此,在设置车体参数的具体数值时,需考虑车体能够满足的运营速度。其中,图2所示车体的运营速度可达200km/h。
[002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体的材质可以为碳钢、不锈钢和铝合金等中的一种。例如,28m长的不锈钢车体,或者,28m长的铝合金车体。
[0030] 另外,车顶23两端各设置有空调25。车体的四位角分别设有门结构26和上下车脚蹬(未示出)。侧墙22上设有窗口27,其中,窗口27可以为固定窗口或活动窗口。车体两端分别设有车钩(未示出)、风挡(未示出)和渡板(未示出)。
[0031]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头车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头车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轨道车辆的两端;车体设置于两头车之间。
[0032] 轨道车辆的最大编组为16,即:2头车14拖车,且头车能够单独运行,可实现灵活编组。具体地,头车可采用现有动车车组的头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拖车即为本发明提供的车体。
[0033] 接下来,以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4] 图4为本发明轨道车辆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例以2头车5拖车的7辆编组为例,编组图如4所示。此编组车体之间可通过现有25T型客车密接式车钩连挂。两个此编组连挂即可实现目前国内25T型客车最大编组18辆定员。
[0035] 由于本发明是在现有25T型客车的结构上改进,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本发明为长车体,可容纳的乘客较多,在车辆定员等同情况下,对比200km/h车长28000mm长车体一列(头车+5拖车+头车)与一列9辆编组的25T型客车,可节省成本261万(降低4.5%);且降低轨道车辆的维修成本、铁路的人员能耗成本等;同时,由于载客量变大,从而可降低票价;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运营速度也高于25T型客车;可灵活进行编组,使得该轨道车辆能够应对节假日、春运等短期客流高峰造成的运量不平衡,客流急剧变化的现状。
[003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