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固定机构

申请号 CN201611023191.9 申请日 2016-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6740557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平丽; 方亮; 陈园明; 孙艳妮; 李信枝; 郭雷; 李林森; 江腾飞; 王连连; 徐论意;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隔板骨架和第二隔板骨架;所述第一隔板骨架与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二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紧固装置;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一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二紧固装置。本发明能够保证管线固定机构适应管路与线路的走向,管路或线路在交叉处仍然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相互干涉。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板骨架和第二隔板骨架;
所述第一隔板骨架与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二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紧固装置;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一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二紧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骨架远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的一侧设有卡舌;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二紧固装置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卡舌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骨架与所述卡舌之间设有台柱,所述台柱靠近所述卡舌的一侧设有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宽沿槽底到槽口的方向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卡舌具有相匹配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二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一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二过孔;
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和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均为扎带,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骨架上的扎带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骨架上的扎带穿过所述第二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包括头部和带部,所述头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卡;所述头部与所述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带部设有多个连续的凹槽,所述卡块在所述带部穿过所述通孔时与所述带部上的所述凹槽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第一紧固装置一侧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一侧的内壁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管线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管线装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油、冷却、排气、离合、制动等各项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依托于各种管路或线路,从而导致汽车上的各种线路又多又乱。
[0003] 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管线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在商用车上,布置在底盘1’上的管路2’和线路3’大多都是通过线路扎带4’或管路扎带5’固定在车架1’上。按照汽车对过长的线路、管路类要求,每间隔400mm就需要固定,防止线路3’或管路2’晃动。
[0004] 随着汽车上的各种线路和管路的增多,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对管路或线路进行固定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5] 1)线路和管路分别存在不同的分组之中,走向混乱。
[0006] 2)由于车架纵梁的空间有限,当管线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管路、线路会产生相互干涉的现象。车辆越小,车架纵梁的开档就越小,管路和线路无法区分,导致管路和线路混在一起,存在安全隐患。
[0007] 3)管路、线路出现分叉、交叉时,通过现有的方式进行固定会更加混乱,管路和线路容易混交,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固定机构,解决现有背景技术中技术问题,将管路与线路分开,消除管路和线路混交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0009]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其中,包括第一隔板骨架和第二隔板骨架;
[0010] 所述第一隔板骨架与所述第二隔板骨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二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紧固装置;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一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二紧固装置。
[0011]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隔板骨架远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的一侧设有卡舌;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二紧固装置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卡舌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0012]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隔板骨架与所述卡舌之间设有台柱,所述台柱靠近所述卡舌的一侧设有弧形
[0013]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槽宽沿槽底到槽口的方向逐渐变小。
[0014]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凹槽与所述卡舌具有相匹配的形状。
[0015]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二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隔板骨架远离所述第一隔板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二过孔;
[0016] 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和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均为扎带,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骨架上的扎带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骨架上的扎带穿过所述第二过孔。
[0017]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扎带包括头部和带部,所述头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卡;所述头部与所述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带部设有多个连续的凹槽,所述卡块在所述带部穿过所述通孔时与所述带部上的所述凹槽卡接。
[0018]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过孔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第一紧固装置一侧的内壁上。
[0019] 如上所述的管线固定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过孔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一侧的内壁上。
[002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管线固定机构。
[00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固定机构,通过将第一隔板骨架和第二隔板骨架转动连接,在第一隔板骨架远离第二隔板骨架的一侧安装第一紧固装置,在第二隔板骨架远离第一隔板骨架远离第一隔板骨架的一侧安装第二紧固装置。如此,能够将穿过第一紧固装置的管路或线路与穿过第二紧固装置的管路或线路分开。由于第一隔板骨架与第二隔板骨架之间可转动地连接,能够保证管线固定机构适应管路与线路的走向,保证管路或线路在交叉处仍然具有一定的距离,防止相互干涉。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管线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一隔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一隔板骨架的侧视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二隔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二隔板骨架的侧视图;
[0029]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固定机构第一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0031]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固定机构第二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
[0033] 1’-车架 2’-线路 3’-管路 4’-线路扎带 5’-管路扎带
[0034] 1-第一隔板骨架 2-第二隔板骨架 3-第一紧固装置 4-第二紧固装置 5-扎带[0035] 101-卡舌 102-第一过孔 103-第一凸块 104-台柱
[0036] 201-凸台 202-凹槽 203-第二过孔 204-第二凸块
[0037] 501-头部 502-带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9]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一隔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一隔板骨架的侧视图,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二隔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第二隔板骨架的侧视图。
[0040] 请参照图3-图7,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其中,包括第一隔板骨架1和第二隔板骨架2;
[0041] 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与所述第二隔板骨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远离所述第二隔板骨架2的一侧设有第一紧固装置3;所述第二隔板骨架2远离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的一侧设有第二紧固装置4。具体使用时,将第一隔板骨架1或第二隔板骨架2固定安装在车架上,通过第一紧固装置3与第二紧固装置4来紧固不同的线束或者管路;如此,能够防止相互之间产生干涉现象,消除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第一隔板骨架1与第二隔板骨架2可转动地连接,可以改变扎的方向,便于快速安装;同时,便于不同线束或管路交叉布置时,以不同的交叉角度进行固定。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固定机构第一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固定机构第二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请参照图9和图10,当线束与管路的走向一致时,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固定机构位于第一状态,当需要不同分组的线束和/或管路走向不同时,管线固定机构位于第二状态(图10中仅以垂直交叉为例)。
[0042]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远所述第一紧固装置3的一则设有卡舌101;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隔板骨架2远离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的一侧设有凸台201;所述凸台201上设有凹槽202;所述卡舌10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凹槽202内。所述卡舌101为球头状,进一步地,所述卡舌101也可以做成侧面为曲面的柱状,且沿远离第一紧固装置3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具体实施时,所述凹槽202的槽宽沿槽底到槽口的方向逐渐变小。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不同温度下的卡舌101安装到凹槽202内,也可以将卡舌101与第一隔板骨架1做成分体式,凸台201与第二隔板骨架2做成分体式,凸台201上设台阶孔,使卡舌101穿过该台阶孔与第一隔板骨架1连接,再将凸台201与第二隔板骨架1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与所述卡舌101之间设有台柱104,所述台柱104靠近所述卡舌101的一侧设有弧形倒角。更近一步地,所述凹槽202与所述卡舌101具有相匹配的形状。如此,能够保证第一隔板骨架1相对于第二隔板骨架2万向转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隔板骨架1与第二隔板骨架2可绕轴旋转,适用于固定各种走向的管线路,可并行、可交叉、甚至绕圈,且有效将管路、线束隔离,既按要求固定,又隔开必要的距离,互不干涉,保证安全。扎带5可根据实际线束或管路的粗线进行收紧,适用于所有车型的不同管线路,通用性高。
[004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远离所述第二隔板骨架2的一侧设有第一过孔102,所述第二隔板骨架2远离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的一侧设有第二过孔203;所述第一紧固装置3和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均为扎带5,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骨架1上的扎带5穿过所述第一过孔102;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骨架上的扎带5穿过所述第二过孔203。如此,可将扎带5紧紧固定在第一隔板骨架1和/或第二隔板骨架2上,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0044]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扎带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扎带5包括头部501和带部502,所述头部501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卡块;所述头部501与所述带部502的一端连接,所述带部502设有多个连续的凹槽202,所述卡块在所述带部502穿过所述通孔时与所述带部502上的所述凹槽202卡接。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紧固装置3或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为管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扎带5和管夹分别作为第一紧固装置3和第二紧固装置4。
[00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孔102内设有第一凸块103,所述第一凸块103位于所述第一过孔102靠近所述第一紧固装置3一侧的内壁上。更近一步地,所述第二过孔203内设有第二凸块204,所述第二凸块204位于所述第二过孔203靠近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一侧的内壁上。如此,能够通过第一凸块103对安装在第一隔板骨架1上的扎带5进行固定,防止其窜动;通过第二凸块204对安装在第二隔板骨架2上的扎带5进行固定,防止其窜动。
[004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包括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管线固定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仅能用于固定汽车线束、管路,也可用于轮船、飞机或者各种布线较为复杂的工业设备当中的线束和/或管路。
[0047] 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