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

申请号 CN201611022706.3 申请日 2016-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6739824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重庆佰泰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甘明;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摩托车 防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专用防 滑轮 胎,是由防滑轮胎、防滑轮胎、防滑轮胎、防滑金属钉组成,防滑轮胎、防滑轮胎、防滑轮胎之间有缝隙,防滑轮胎 胎面 上均匀分布有两排防滑金属钉,两排防滑金属钉之间呈交错排列,防滑轮胎内侧均匀分布有两排三十九个固定 拉环 ,每段防滑轮胎有十三个固定拉环,防滑轮胎内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另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防滑轮胎内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另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防滑轮胎内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另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防滑轮胎两侧固定拉环用固定拉绳来回折返固定在摩托车 内圈 上。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安装在摩托 车轮 胎上地防滑轮胎,使摩托车在 雪 地和 冰 面上行驶自如,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是由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防滑金属钉(3)组成,其特征在于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是由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三段组合而成,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之间有缝隙(2),防滑轮胎胎面上均匀分布有两排四十八个防滑金属钉(3),两排防滑金属钉(3)之间呈交错排列,防滑轮胎内侧均匀分布有两排三十九个固定拉环(5),每段防滑轮胎有十三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1)内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5),另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4)内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5),另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6)内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5),另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两侧固定拉环(5)用固定拉绳(7)来回折返固定在摩托车内圈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防滑装置,是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摩托车是人们的代步工具,在冬季天气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北方冬季冰雪期长达100天左右,更需要一种安全可靠防止摩托车滑倒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安装在摩托车轮胎上地防滑轮胎,使摩托车在雪地和冰面上行驶自如,安全可靠。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0005] 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是由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防滑金属钉3组成,其特征是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是由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三段组合而成,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之间有缝隙2,防滑轮胎胎面上均匀分布有两排四十八个防滑金属钉3,两排防滑金属钉3之间呈交错排列,防滑轮胎内侧均匀分布有两排三十九个固定拉环5,每段防滑轮胎有十三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1内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5,另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4内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5,另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6内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5,另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5,防滑轮胎两侧固定拉环5用固定拉绳7来回折返固定在摩托车内圈上。
[000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 1、该防滑轮胎能在冬季冰雪季节里可以安全行驶,特别是可以在斜坡1六度的冰雪路面上安全行驶。不用时可在六分钟时间里拆卸或安装。
[0008] 2、该防滑轮胎可以延长摩托车寿命,增加车胎稳定性、承载能,最大优点是行驶过程中防止左右滑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0009] 3、该防滑轮胎更适宜北方山区、农村牧区、林区,不仅适用冬季冰雪,夏季多雨的坡路也很适宜。附图说明
[0010] 附图是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滑轮胎,2.防滑轮胎之间缝隙,3.防滑金属钉,4.防滑轮胎,六.固定拉环,七.防滑轮胎,7.固定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是由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三段组合而成,防滑轮胎1、防滑轮胎4、防滑轮胎6之间有缝隙2,防滑轮胎胎面上均匀分布有两排四十八个防滑金属钉3,两排防滑金属钉3之间呈交错排列,防滑金属钉3可采用直径0.七至1.0厘米螺栓固定在防滑轮胎上,防滑轮胎内侧均匀分布有两排三十九个固定拉环5,每段防滑轮胎有十三个固定拉环5,每段防滑轮胎一侧有六个固定拉环5,另一侧有七个固定拉环5,三个防滑轮胎组合在一起时一侧固定拉环5呈六、七、六个排列,另一侧固定拉环5呈七、六、七个排列,防滑轮胎两侧固定拉环5用固定拉绳7来回折返固定在摩托车内圈上。
[0012]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摩托车专用防滑轮胎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