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胎

申请号 CN201710337380.1 申请日 2017-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7150554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2
申请人 刘泽奎;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 汽车 内胎,包括 胎体 、高压共轨腔、高压充气嘴和低压充气嘴,胎体由若干气室组成,胎体内侧设置有高压共轨腔,高压共轨腔沿圆周中央 位置 通过密封隔膜一分为二,分别为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充气嘴与高压共轨腔的高压区相通,低压充气嘴与高压共轨腔的低压区相通;高压共轨腔的低压区分别与每一个气室相通。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相对独立的气室,实现了 汽 车轮 胎 被扎后仍可继续使用,防止出现失控状态的目的;本发明通过设置高压充气嘴和低压充气嘴,不仅实现了相对独立气室的同时充气和独立封闭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内胎,包括胎体(1)、高压共轨腔(4)、高压充气嘴(2)和低压充气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体(1)由若干气室组成,胎体(1)内侧设置有高压共轨腔(4),所述的高压共轨腔4沿圆周中央位置通过密封隔膜(4)一分为二,分别为高压区和低压区,所述的高压充气嘴(2)与高压共轨腔(4)的高压区相通,所述的低压充气嘴(3)与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相通;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分别与每一个气室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体(1)内部通过气室隔膜(6)均分为若干个气室,所有气室之间通过四个环形橡胶拉筋(5)串联在一起;所述的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设置有与气室数量相同的气孔,并通过通气孔(9)与对应的气室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体(1)通过若干个独立气室组合在一起,每个独立气室中设置有四个环形橡胶拉筋(5);所述的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设置有与独立气室数量相同的分气嘴(8),并通过分气嘴(8)与对应的独立气室相通。
4.如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隔膜(6)和独立气室采用弹性材料,充气后体积膨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充气嘴(2)和低压充气嘴(3)的充气口处均设置有充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共轨腔(4)的腔壁内设置有环形丝网(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内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扎内胎。

背景技术

[0002] 车轮胎是关乎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零部件,但是经常发生汽车轮胎被扎,驾驶员未采取正确操作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因此汽车轮胎的防扎技术对于人车安全是一个重要课题,本发明从增设汽车内胎的度出发,提高汽车轮胎的防扎性能和人车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胎,通过设置具有多个气室的汽车内胎,实现提高轮胎安全性能的目的。
[0004]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胎,包括胎体、高压共轨腔、高压充气嘴和低压充气嘴,所述的胎体由若干气室组成,胎体内侧设置有高压共轨腔,所述的高压共轨腔沿圆周中央位置通过密封隔膜一分为二,分别为高压区和低压区,所述的高压充气嘴与高压共轨腔的高压区相通,所述的低压充气嘴与高压共轨腔的低压区相通;高压共轨腔的低压区分别与每一个气室相通。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的胎体内部通过气室隔膜均分为若干个气室,所有气室之间通过四个环形橡胶拉筋串联在一起;所述的高压共轨腔的低压区设置有与气室数量相同的气孔,并通过通气孔与对应的气室相通。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胎体通过若干个独立气室组合在一起,每个独立气室中设置有四个环形橡胶拉筋;所述的高压共轨腔的低压区设置有与独立气室数量相同的分气嘴,并通过分气嘴与对应的独立气室相通。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室隔膜和独立气室采用弹性材料,充气后体积膨胀。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压充气嘴和低压充气嘴的充气口处均设置有充气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压共轨腔的腔壁内设置有环形丝网。
[0010]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相对独立的气室,实现了汽车轮胎被扎后仍可继续使用,防止出现失控状态的目的;(2)本发明通过设置高压充气嘴和低压充气嘴,不仅实现了相对独立气室的同时充气和独立封闭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
[0011] 图1、图2、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截面图。
[0012] 图4、图5、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截面图。
[0013]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部分零部件装配图。
[0014] 图8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独立气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9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 附图标号:1-胎体;2-高压充气嘴;3-低压充气嘴;4-高压共轨腔;5-环形橡胶拉筋;6-气室隔膜;7-密封隔膜;8-分气嘴;9-通气孔;10-环形钢丝网;11-充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8] 实施例一:一种汽车内胎,包括胎体1、高压共轨腔4、高压充气嘴2和低压充气嘴3,胎体1由若干气室组成,胎体1内侧设置有高压共轨腔4,高压共轨腔4沿圆周中央位置通过密封隔膜7一分为二,分别为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充气嘴2与高压共轨腔4的高压区相通,低压充气嘴3与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相通;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分别与每一个气室相通。
[0019] 胎体1内部通过气室隔膜6均分为若干个气室,所有气室之间通过四个环形橡胶拉筋5串联在一起。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设置有与气室数量相同的气孔,并通过气孔与对应的气室相通。
[0020] 实施例二:胎体1通过若干个独立气室组合在一起,每个独立气室通过四个环形橡胶拉筋5。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设置有与独立气室数量相同的分气嘴8,并通过分气嘴8与对应的独立气室相通。
[0021]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安装时同普通内胎一样先将其安装进轮胎,然后通过低压充气嘴3对轮胎充气,当气压达到工作压后,向高压充气嘴2冲入高压气(压力至少要高于轮胎工作时可能遇到的最高尖峰压力),此时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内气体会继续被压入轮胎的气室中,密封隔膜7会在高压共轨腔4内高压区气体作用下将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与各气室相通的通气孔9(实施例二中为分气嘴8)封住;当轮胎被扎时,胎体1的某个气室被刺破后漏气而气压降低,此时其余各气室会因为内部气压高于被扎气室的气压而膨胀,以使得轮胎保持充满气状态,又因高压共轨腔4的低压区与各气室相通的通气孔9(实施例二中为分气嘴8)已被封住,未被扎破的气室中气体不会减少,从而保证轮胎继续正常工作;若胎体1的气室个数为N,则单个气室被扎后,整个轮胎的气压最低减少至原轮胎气压的(N-1)/N。
[0022] 各气室内环形橡胶拉筋5可保证在充气时使得各气室的充气量基本一致,从而避免有些气室过充有些气室少充的情况发生。当轮胎被扎后,剩余各完好气室膨胀时,其可被拉伸直至破断。
[0023]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组成胎体1的独立气室为可拆卸结构,当轮胎的某个独立气室被扎或是某些独立气室损坏后,只需更换破损独立气室即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