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850337.0 申请日 2016-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6335330A 公开(公告)日 2017-01-18
申请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习波波; 李松; 毛建辉;
摘要 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胎压监测装置、气压 增压 装置、控制 阀 、分配阀、控制装置以及多根连接管道;胎压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车辆的轮胎信息并将轮胎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在 轮胎气压 不足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开启、控制 控制阀 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 门 打开以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关闭,控制控制阀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放气。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对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本 发明 还涉及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胎压监测装置、气压增压装置(11)、控制(12、22)、分配阀(13)、控制装置(14)以及多根连接管道;所述控制阀(12、22)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1)与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连通、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32’)与所述分配阀(13)连通、通过第三连接管道(33)与大气连通;所述分配阀(13)具有入口(131)和多个出口(132),所述分配阀(13)的入口(131)与所述控制阀(12、22)连接,所述分配阀(13)的多个出口(132)通过连接分管(35)分别连接至车辆的轮胎(40),所述多个出口(132)内设有阀
所述控制阀(12、22)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工作位导通时,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2、32’)导通,所述第二工作位导通时,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2、32’)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3)导通;所述控制装置(14)分别与所述胎压监测装置、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所述控制阀(12、22)、所述分配阀(13)信号连接;所述胎压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车辆的轮胎信息并将所述轮胎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14);在轮胎气压不足时所述控制装置(14)控制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开启、控制所述控制阀(12、22)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所述分配阀(13)的阀门打开以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所述控制装置(14)控制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关闭,控制所述控制阀(12、
22)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所述分配阀(13)的阀门打开以进行放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阀(12)包括第一电磁阀(121)和第二电磁阀(122);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2)远离所述分配阀(13)一端具有第一分支(321)和第二分支(322),所述第一分支(32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磁阀(121),所述第二分支(322)连接到所述第二电磁阀(122);第一电磁阀(121)和第二电磁阀(122)为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121)具有第一电磁(DT1)和所述第一工作位,所述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时所述第一工作位导通;所述第二电磁阀(122)具有第二电磁铁(DT2)和所述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二电磁阀(122)的第二电磁铁(DT2)得电时所述第二工作位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阀(22)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控制阀(22)具有第一电磁铁(DT1)和第二电磁铁(DT2),所述控制阀(22)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时所述第一工作位导通,所述控制阀(22)的第二电磁铁(DT2)得电时所述第二工作位导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空气过滤装置(15),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通过第四连接管道(34)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5)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还包括单向阀(16),所述单向阀(16)设置在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与空气过滤装置(15)之间的第四连接管道(34)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5)是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7.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利用所述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轮胎气压,利用所述控制装置(16)判断轮胎气压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在轮胎气压不足所述控制装置(16)发出充气指令,控制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开启,控制所述控制阀(12)的第一工作位导通、控制所述分配阀(13)的阀门打开对轮胎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所述控制装置(16)发出放气指令,控制所述气压增压装置(11)关闭,控制所述控制阀(12)的第二工作位导通、控制所述分配阀(13)的阀门打开对轮胎进行放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阀(12)包括第一电磁阀(121)和第二电磁阀(122);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2)远离所述分配阀(13)一端具有第一分支(321)和第二分支(322),所述第一分支(32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磁阀(121),所述第二分支(322)连接到所述第二电磁阀(122);所述第一电磁阀(121)和第二电磁阀(122)为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121)具有第一电磁铁(DT1)和所述第一工作位,所述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时所述第一工作位导通;所述第二电磁阀(122)具有第二电磁铁(DT2)和所述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二电磁阀(122)的第二电磁铁(DT2)得电时所述第二工作位导通;所述控制装置(16)发出充气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121)的第二电磁铁(DT2)失电;所述控制装置(16)发出放气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电磁铁(DT1)失电、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122)的第二电磁铁(DT2)得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阀(22)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控制阀(22)具有第一电磁铁(DT1)、所述第一工作位、所述第二工作位和第二电磁铁(DT2),所述控制阀(22)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时所述第一工作位导通;所述控制阀(22)的第二电磁铁(DT2)得电时所述第二工作位导通;所述控制装置(16)发出充气指令时控制所述控制阀(22)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控制所述控制阀(22)的第二电磁铁(DT2)失电;所述控制装置(16)发出放气指令时控制所述控制阀(22)的第一电磁铁(DT1)失电、控制控制阀(22)的第二电磁铁(DT2)得电。

说明书全文

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车轮胎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汽车油耗高低、轮胎磨损程度甚至关系到汽车行车安全。轮胎胎压在低于标准要求时,由于轮胎胎压过低,车轮的下沉量增大,轮胎径向变形量增大,胎面与地面摩擦增加,滚动阻力上升,胎体的内应力也随之上升,造成胎体温度急剧升高;胎面橡胶波浪形并急速地柔折,时间一长橡胶变软,至使轮胎快速老化,引起胎体局部脱层和胎面磨损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若汽车还继续保持高速行驶,就会使轮胎的上述反应加快,导致车胎发生爆胎事故。因此,保持轮胎压力在厂家规定的范围内,对于提高行车安全、降低油耗及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0003] 目前的一些高档车型中通常都设有胎压监测装置,胎压监测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硬件组成,即安装于轮胎内的感应器及发射器和安装于驾驶室内的接收器及显示器。感应器为电桥式电子感应装置,精确地实时感应,测量每个轮胎内的气压值;发射器将所感应到的气压数据以无线(射频RF)的方式发射给接收器,显示器将所接收到的信息显示出来;这样胎压监测装置便对轮胎胎压状况做到了实时全程的监测,当任何一个轮胎的气压出现异常状况时,胎压监测装置即刻向驾驶者以声、光形式报警提醒。
[0004] 目前的胎压监测装置虽然能够实时检测轮胎气压状况,并提醒驾驶者,但待监测到轮胎胎压报警信号时,无法对低压轮胎进行及时的补压,同样也无法对高压轮胎放气进行降压。补压时需要将轮胎充气装置随身携带,并且通过外接电池等系列动作完成自行充气,特别是在高速路上如发生胎压不足时,在高速路上停车自行充气危险性很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对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 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胎压监测装置、气压增压装置、控制、分配阀、控制装置以及多根连接管道;控制阀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气压增压装置连通、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分配阀连通、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大气连通;分配阀具有入口和多个出口,分配阀的入口与控制阀连接,分配阀的多个出口通过连接分管分别连接至车辆的轮胎,多个出口内设有阀;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第一工作位导通时,第一连接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导通,第二工作位导通时,第二连接管道与第三连接管道导通;控制装置分别与胎压监测装置、气压增压装置、控制阀、分配阀信号连接;胎压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车辆的轮胎信息并将轮胎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在轮胎气压不足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开启、控制控制阀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关闭,控制控制阀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放气。
[0008]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二连接管道远离分配阀一端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连接至第一电磁阀,第二分支连接到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为两位两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具有第一电磁和第一工作位,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电磁铁得电时第一工作位导通;第二电磁阀具有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工作位,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电磁铁得电时第二工作位导通。
[0009]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阀具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控制阀的第一电磁铁得电时第一工作位导通,控制阀的第二电磁铁得电时第二工作位导通。
[0010]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空气过滤装置,气压增压装置通过第四连接管道与空气过滤装置连通。
[0011]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气压增压装置与空气过滤装置之间的第四连接管道上。
[0012]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空气过滤装置是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0013] 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方法,采用上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利用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轮胎气压,利用控制装置判断轮胎气压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在轮胎气压不足控制装置发出充气指令,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开启、控制控制阀的第一工作位导通、控制分配阀的阀门打开对轮胎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控制装置发出放气指令,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关闭、控制控制阀的第二工作位导通、控制分配阀的阀门打开对轮胎进行放气。
[0014]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二连接管道远离分配阀一端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连接至第一电磁阀,第二分支连接到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具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一工作位,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电磁铁得电时第一工作位导通;第二电磁阀具有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工作位,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电磁铁得电时第二工作位导通;控制装置发出充气指令时控制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电磁铁得电、控制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电磁铁失电;控制装置发出放气指令时控制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电磁铁失电、控制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电磁铁得电。
[0015]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阀具有第一电磁铁、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和第二电磁铁,控制阀的第一电磁铁得电时第一工作位导通;控制阀的第二电磁铁得电时第二工作位导通;控制装置发出充气指令时控制控制阀的第一电磁铁得电、控制控制阀的第二电磁铁失电;控制装置发出放气指令时控制控制阀的第一电磁铁失电、控制控制阀的第二电磁铁得电。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利用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车辆的轮胎信息并将轮胎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在轮胎气压不足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开启、控制控制阀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关闭,控制控制阀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放气。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对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保持轮胎压力在厂家规定范围内,这对于消除轮胎隐患、降低汽车油耗及保护汽车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避免人工自行充气的复杂性及危险性。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结构简单,只需增加少量装置即可实现轮胎自动充气/放气。
[0017]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方法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2]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23]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胎压监测装置(图未示)、气压增压装置11、控制阀12、分配阀13、多根连接管道以及控制装置14。
[0024] 胎压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轮胎信息并将轮胎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4。具体的,胎压监测装置由安装于轮胎内的感应器及发射器(感应器和发射器也可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单元)和安装于驾驶室内的接收器及显示器(接收器和显示器通常也可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块单元)。感应器为电桥式电子感应装置,精确地实时感应,测量每个轮胎内的气压值。发射器将所感应到的气压数据以无线(射频RF)的方式发射给接收器。显示器将所接收到的信息显示出来。同时,控制装置14与接收器之间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接收器将接收到的轮胎气压以及轮胎位置等数据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装置14。
[0025] 气压增压装置11用于将给轮胎充气的气体提高到合适的气压,气压增压装置11例如为气压增压。气压增压装置11与控制阀12连接,气压增压装置11还与控制装置14信号连接,控制装置14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的开启和关闭。
[0026] 本实施例中,控制阀12包括第一电磁阀121和第二电磁阀122,但并不以此为限。
[0027] 第一电磁阀121设置在气压增压装置11与分配阀13之间。第一电磁阀121具有两个管路接口,其中一个管路接口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1与气压增压装置11连通、另一个管路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与分配阀13连通。控制装置14与第一电磁阀121信号连接,控制装置14控制第一电磁阀121导通和断开。具体地,第一电磁阀121为两位两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
121具有第一电磁铁DT1和第一工作位(图未标注),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时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工作位导通,第一连接管道31与第二连接管道32之间也导通;第一电磁铁DT1失电时第一电磁阀121断开,第一连接管道31与第二连接管道32之间也断开。
[0028] 第二电磁阀122也具有两个管路接口,其中一个管路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与分配阀13连接、另一个管路接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33与大气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道32远离分配阀13一端具有第一分支321和第二分支322,其中第一分支321连接至第一电磁阀121,第二分支322连接到第二电磁阀122。控制装置14与第二电磁阀122信号连接,控制装置14控制第二电磁阀122导通和断开。具体地,第二电磁阀122为两位两通电磁阀,第二电磁阀122具有第二电磁铁DT2和第二工作位(图未标注),第二电磁铁DT2得电时第二电磁阀122的第二工作位导通,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三连接管道33之间也导通;第二电磁铁DT2失电时第二电磁阀122断开,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三连接管道33之间也断开。
[0029] 分配阀13起到连接与分配的作用,分配阀13具有入口131和多个出口132,分配阀13的入口131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与分配阀13的第一电磁阀121连接,分配阀13的多个出口
131通过多根连接分管35分别连接至车辆的各轮胎40。本实施例图示为四轮汽车,因此分配阀13具有四个出口132,每个出口132通过一根连接分管35连接至一个轮胎40,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轮胎数量设置相应数量的出口和连接分管。分配阀13的每个出口132内均设有阀门(图未绘示),控制装置14与分配阀13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每个阀门的打开和关闭。
[0030] 控制装置14例如是电子控制单元(ECU),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集成电路等组成,电子控制单元内置有运算法则存放在存储器内,对从输入设备转化而来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指令,并将指令从输出设备输出用于控制执行装置执行相应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4分别与胎压监测装置、气压增压装置11、控制阀12和分配阀13信号连接,胎压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车辆的轮胎信息并将轮胎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4;在轮胎气压不足时控制装置14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开启、控制控制阀12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13的阀门打开以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控制装置14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关闭,控制控制阀12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13的阀门打开以进行放气。
[0031] 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还包括空气过滤装置15和单向阀16。
[0032] 空气过滤装置15用于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解决轮胎气源的清洁问题。空气过滤装置15例如是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从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引出一条支路用于提供清洁气体给轮胎充气。
[0033] 气压增压装置11通过第四连接管道34与空气过滤装置15连接,单向阀16设置在气压增压装置11与空气过滤装置15之间的第四连接管道34上。单向阀16用于防止气流倒吸,避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工作时影响发动机的工作
[0034]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的方法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车辆启动后,进入步骤S11:监测轮胎气压,判断轮胎气压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具体地,利用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车辆各轮胎的气压,当胎压监测装置监测到某个轮胎气压不在标准范围内时,进入步骤S12,如监测到各轮胎气压均在标准范围内,则系统判定结束。
[0035] 步骤12:胎压监测装置报警,进入步骤S13。具体地,胎压监测装置在监测到某个轮胎气压不足/过高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驾驶者,该报警信号的最终表现形式例如为发出警示光、发出声音提示、在显示器显示等方式。
[0036] 步骤S13:当胎压监测装置发出胎压报警信号时,控制装置14通过胎压监测装置获得报警轮胎的信息,并根据获得的信息判断轮胎气压不足/气压过高,并发出充气/放气指令。具体地,胎压监测装置监测到轮胎气压不足/气压过高时,将该气压不足/气压过高的轮胎位置信息、胎压信息等发送给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获得该报警轮胎的位置、胎压等信息后,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判断该报警轮胎气压不足/气压过高、并发出充气指令/放气指令。
[0037] 步骤S14:控制装置14控制控制阀12的第一电磁阀121、第二电磁阀122导通或断开、同时控制分配阀13打开与该报警轮胎对应的阀门对该报警轮胎进行充气/放气。具体地,当控制装置14发出充气指令时,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开启,控制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即控制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控制第二电磁阀122断开(即控制第二电磁阀122的第二电磁铁DT2失电),同时控制分配阀13打开与报警轮胎对应的阀门,此时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一连接管道31导通、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三连接管道33断开,从气压增压装置11出来的高压气体经第一连接管道31、第二连接管道32至分配阀13,再经由与报警轮胎对应的连接分管35进入报警轮胎以进行充气。
[0038] 当控制装置14发出放气指令时,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关闭,控制第一电磁阀121断开(即控制第一电磁阀121的第一电磁铁DT1失电)、控制第二电磁阀122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即控制第二电磁阀122的第二电磁铁DT2得电),同时控制分配阀13打开与报警轮胎对应的阀门,此时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一连接管道31断开、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三连接管道33导通,报警轮胎的气体从连接分管35进入分配阀13,再经由第二连接管道32、第三连接管道33排入大气中以进行放气。
[0039] 步骤S15:在该报警轮胎充气/放气的同时持续检测该报警轮胎的气压,判断该报警轮胎的气压是否达到标准范围,如果胎压达到标准范围,则进入步骤S16,否则持续对该报警轮胎充气/放气。具体地,利用胎压监测装置持续检测该报警轮胎的气压,并将检测的胎压信息传送给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判断该报警轮胎的胎压是否达到标准范围。
[0040] 步骤S16:胎压监测装置解除警报,进入步骤S17。
[0041] 步骤S17:控制控制阀12断开,同时控制分配阀13的阀门关闭,充气/放气结束。具体地,控制装置14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关闭,控制第一电磁阀121断开、控制第二电磁阀122断开,同时控制分配阀13的阀门关闭,此时第一连接管道31、第二连接管道32和第三连接管道33均相互断开,充气/放气过程结束。
[0042]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大致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控制阀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控制阀的结构不同,控制阀与分配阀之间的连接管路也略有不同。具体地,第二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胎压监测装置(图未示)、气压增压装置11、控制阀22、分配阀13、控制装置14、空气过滤装置15、单向阀16以及多根连接管道。
[0043] 胎压监测装置、气压增压装置11、分配阀13、控制装置14、空气过滤装置15和单向阀16的结构请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44] 本实施例中,控制阀22为一个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阀22包括三个管路接口(图未标注),第一管路接口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1与气压增压装置11连通,第二管路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与分配阀13连通,第三管路接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33与大气连通。
[0045] 控制装置14与控制阀22信号连接,控制阀22具有第一电磁铁DT1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和第二电磁铁DT2,第一电磁铁DT1得电时控制阀22的第一工作位导通,第一连接管道31与第二连接管道32’之间也导通;第二电磁铁DT2得电时控制阀22的第二工作位导通,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三连接管道33之间也导通;第一电磁铁DT1和第二电磁铁DT2都失电时,第一连接管道31、第二连接管道32’和第三连接管道33之间均互相断开。
[0046] 请再参阅图2,第二实施例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充放气方法具体为,车辆启动后,进入步骤S11:监测轮胎气压,判断轮胎气压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具体地,利用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车辆各轮胎的气压,当胎压监测装置监测到某个轮胎气压不在标准范围内时,进入步骤S12,如监测到各轮胎气压均在标准范围内,则系统判定结束。
[0047] 步骤12:胎压监测装置报警,进入步骤S13。具体地,胎压监测装置在监测到某个轮胎气压不足/过高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驾驶者,该报警信号的最终表现形式例如为发出警示光、发出声音提示、在显示器显示等方式。
[0048] 步骤S13:当胎压监测装置发出胎压报警信号时,控制装置14通过胎压监测装置获得报警轮胎的信息,并根据获得的信息判断轮胎气压不足/气压过高,并发出充气/放气指令。具体地,胎压监测装置监测到轮胎气压不足/气压过高时,将该气压不足/气压过高的轮胎位置信息、胎压信息等发送给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获得该报警轮胎的位置、胎压等信息后,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判断该报警轮胎气压不足/气压过高、并发出充气指令/放气指令。
[0049] 步骤S14:控制装置14控制控制阀22导通或断开、同时控制分配阀13打开与该报警轮胎对应的阀门对该报警轮胎进行充气/放气。具体地,当控制装置14发出充气指令时,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开启,控制控制阀22的第一电磁铁DT1得电、第二电磁铁DT2失电,同时控制分配阀13打开与报警轮胎对应的阀门,此时控制阀22的第一工作位导通、第二工作位断开,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一连接管道31导通、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三连接管道33断开,从气压增压装置11出来的高压气体经第一连接管道31、第二连接管道32’至分配阀13,再经由与报警轮胎对应的连接分管35进入报警轮胎以进行充气。
[0050] 当控制装置14发出放气指令时,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关闭,控制控制控制阀22的第一电磁铁DT1失电、第二电磁铁DT2得电,同时控制分配阀13打开与报警轮胎对应的阀门,此时控制阀22的第一工作位断开、第二工作位导通,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一连接管道31断开、第二连接管道32’与第三连接管道33导通,报警轮胎的气体从连接分管35进入分配阀13,再经由第二连接管道32’、第三连接管道33排入大气中以进行放气。
[0051] 步骤S15:在该报警轮胎充气/放气的同时持续检测该报警轮胎的气压,判断该报警轮胎的气压是否达到标准范围,如果胎压达到标准范围,则进入步骤S16,否则持续对该报警轮胎充气/放气。具体地,利用胎压监测装置持续检测该报警轮胎的气压,并将检测的胎压信息传送给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判断该报警轮胎的胎压是否达到标准范围。
[0052] 步骤S16:胎压监测装置解除警报,进入步骤S17。
[0053] 步骤S17:控制阀22断开,分配阀13的阀门关闭,充气/放气结束。具体地,控制装置14控制气压增压装置11关闭,控制控制阀22的第一电磁铁DT1和第二电磁铁DT2均失电,同时控制分配阀13的阀门关闭,此时第一连接管道31、第二连接管道32’和第三连接管道33之间均相互断开,充气/放气过程结束。
[0054] 本发明仅例举了两种控制阀的设置方法,控制阀的设置方法不仅限于此,例如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多位多通路的控制阀,仅仅只是部份管路接口和控制端未使用而已,控制阀也可以是液控阀、气压阀等,在此不再逐一举例说明。
[0055] 本发明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利用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车辆的轮胎信息并将轮胎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在轮胎气压不足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开启、控制控制阀的第一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充气;在轮胎气压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压增压装置关闭,控制控制阀的第二工作位导通,同时控制与气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分配阀的阀门打开以进行放气。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对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保持轮胎压力在厂家规定范围内,这对于消除轮胎隐患、降低汽车油耗及保护汽车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避免人工自行充气的复杂性及危险性。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的结构简单,只需增加少量装置即可实现轮胎自动充气/放气。
[0056]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系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