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599298.1 申请日 2016-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6041923A 公开(公告)日 2016-10-26
申请人 广西贺州市润大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端权; 冯景钦; 谭谢眉; 梁维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包括支座,还包括:驱动 电机 ,该 驱动电机 上设有输出动 力 的转动轴;驱动 齿轮 ,该驱动齿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座内并且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转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至少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座内并且与驱动齿轮 啮合 ,驱动齿轮带动各从动齿轮转动;每个从动齿轮均与一抓取杆连接,各个抓取杆的末端能够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光盘的抓取或释放。本发明中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紧密配合无间隙, 伺服电机 传动 定位 准确,在没有执行命令时不供电,静止待命,大大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上设有输出动的转动轴;
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座内并且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转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至少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座内并且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带动各从动齿轮转动;每个从动齿轮均与一抓取杆连接,各个抓取杆的末端能够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光盘的抓取或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以及抓取杆有三个,其中抓取杆末端为伞型状结构;当需要抓取光盘时,三个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状结构远离支座实现抓取光盘;当需要释放光盘时,三个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装结构靠近支座实现释放光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抓取杆抓取光盘时,三个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状结构距离支座轴心最远实现抓取光盘;在抓取杆释放光盘时,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部距离支座轴心最近实现释放光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杆通过旋转螺纹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说明书全文

一种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光盘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光盘库作为一种带有自动换盘机构(机械手)的光盘网络共享设备,其一般由放置光盘的光盘架、自动换盘机构(机械手)和驱动器三部分组成。近年来,由于单张光盘的存储容量大大增加,光盘库相较于常见的存储设备如磁盘阵例、磁带库等价格性能优势越来越显露出来。光盘库作为一种存储设备已开始渐渐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如行的票据影像存储、保险机构的资料存储,以及其他所有的大容量近线资料存储的场合。
[0003] 如图1~3所示,目前光盘库上的光盘的抓取一般采用磁性手指抓取装置;磁性手指抓取装置由磁性手指6’、电磁线圈2’、电磁心4’和安装支架1’组成。磁性手指6’的上端是一个磁体,下端是带钩的小抓。电磁线圈2’能够通过直流电源控制产生径向磁场。电磁铁心4’起到导磁和定位的作用。安装支架1’用于固定各个部件并按准确的位置固定在机械臂上。需要抓取光盘时,机械臂带动抓取装置到指定的位置。对电磁线圈2’加以正向直流电源,产生径向NS磁场,磁场产生的磁通过电磁铁心4’和磁性手指6’相互吸引,磁性手指6’的下端径向张开,抓起光盘。需要释放光盘时,对电磁线圈2’加以反向的直流电源,产生径向SN磁场,磁场产生的磁力通过电磁铁心2’和磁性手指相互排斥,把光盘释放。
[0004] 磁性手指抓取装置目前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光盘库作为冷数据的备份,后期的启动频率为每年2~3次不等;磁性手指抓取装置在光盘库投入使用时起,就一直通电,磁性手指的磁力也同时在衰减;电磁线圈2’和磁性手指6’的使用寿命都大大地降低;在长期通电的工作条件下,一年之后就会出现由于手指的磁力不足动作失败造成掉盘故障,这样严重影响光盘库的可靠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光盘抓取装置,能够解决原磁性手指磁力衰减导致磁力不足而造成掉盘的问题。
[0006]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包括支座,还包括:
[0007] 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上设有输出动力的转动轴;
[0008] 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座内并且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转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0009] 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至少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座内并且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带动各从动齿轮转动;每个从动齿轮均与一抓取杆连接,各个抓取杆的末端能够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光盘的抓取或释放。
[0010] 所述从动齿轮以及抓取杆有三个,其中抓取杆末端为伞型状结构;当需要抓取光盘时,三个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状结构远离支座实现抓取光盘;当需要释放光盘时,三个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装结构靠近支座实现释放光盘。
[0011] 在抓取杆抓取光盘时,三个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状结构距离支座轴心最远实现抓取光盘;在抓取杆释放光盘时,抓取杆转动使其末端的伞型部距离支座轴心最近实现释放光盘。
[0012] 所述抓取杆通过旋转螺纹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0013] 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4] 本发明具有的术效果:本发明中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紧密配合无间隙,伺服电机传动定位准确,在没有执行命令时不供电,静止待命,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磁力衰减导致磁力不足而造成掉盘的问题,还大大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可以维持十年以上。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传统磁性手指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传统磁性手指抓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传统磁性手指抓取装置中磁性手指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的光盘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的光盘抓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的光盘抓取装置中抓取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 参阅图4~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光盘库上的光盘抓取装置,包括支座1、驱动电机、驱动齿轮4、从动齿轮5以及抓取杆6;驱动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上设有输出动力的转动轴3,驱动齿轮4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座1内并且与所述转动轴3连接,转动轴3带动驱动齿轮4转动;如图4所示,从动齿轮5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5的个数最佳的是三个,它们均匀分布于支座1内并分布与所述驱动齿轮4相啮合,驱动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5转动;抓取杆6主体为细长型柱体,其末端与从动齿轮5连接,尖端为伞型状结构,通过从动齿轮5的转动能使抓取杆6相对于从动齿轮5进行旋转;所述抓取杆6的末端可以是旋转螺纹,通过所述从动齿轮5的转动来带动抓取杆6旋转。
[0023] 如图4所示,需要抓取光盘时,伺服电机2正时走一定量,伺服电机2通过转动轴3带动驱动齿轮4,带动三个从动齿轮5,再分别传动到三个抓取杆6,使三个抓取杆6末端的伞型结构位于离支座1轴心最远处,即伞型部处于最大半径的位置,该最大半径大于光盘中心孔的半径,由此通过三个伞型部的张开配合来实现抓取光盘。需要释放光盘时,伺服电机2逆时走一定量,使三个抓取杆6末端的伞型结构位于离支座1轴心最近处,即伞型部处于最小半径的位置,该最小半径小于光盘中心孔的半径,由此通过三个伞型部的收紧配合来实现放下光盘的过程。
[0024] 本实施例中,驱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紧密配合无间隙,伺服电机2传动定位准确,在没有执行命令时不供电,静止待命,大大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解决了磁力衰减导致磁力不足而造成掉盘的问题。
[002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