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294471.1 申请日 2017-08-04 公开(公告)号 CN107199326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申请人 安徽恒利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宏; 宋彬; 夏建强; 张国伟;
摘要 一种 钢 铜 复合缸体的 铸造 方法,包括: 三维建模 →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模拟优化→钢基 热处理 →机加工、工装加工、 焊接 →钢基 表面处理 →钢基生产前预热处理→浸 硼 砂→熔炼铜 合金 →将 铜合金 浇入钢基中→离心处理冷却 凝固 到室温→制得钢铜复合缸体。该方法解决了钢铜缸体复合铸造技术和 复合材料 成分难题;实现双金属缸体复合强度高,成品率高,成本低,缸体尺寸不受限制,成型过程易控, 质量 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三维模型建立,计算出浇铸铜金属质量为19.86kg,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及模拟,优化浇铸工艺,确定钢基的初始温度为1250℃,铜金属的初始浇铸的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9-12min,浇铸时间为15s,浇铸速度为1.5kg/s;
步骤二、采用圆柱型钢坯料作为钢基,对钢基进行热处理退火工艺:缓慢加热到900℃-
1050℃,加热15h-20h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对钢基进行车铣刨磨、钻孔、镗孔,形成中心孔及围绕中心孔圆周分布的进料孔,并在钢基顶部焊接冒口、底部焊接铜层封闭区;
步骤四、对钢基进行除油、除锈、除处理;
步骤五:室温下将钢基浸入质量浓度5%的H2SO4溶液,保持时间1min,清水冲洗后立即对钢基内表面进行Ni-Cu-P多元镍处理,镀镍温度为75℃,镀镍厚度为7μm-10μm;
步骤六:把镀镍后的钢基埋在中,放入坩埚内,密封埚盖,缓慢加热到200℃,加热1.5h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七:将钢基放入钼酸钠钝化液中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液pH=2,温度为30~40℃,直流电压通电30~50s;
步骤八:对钢基进行生产前预热处理并保温,预热温度为200℃-300℃;
步骤九、向坩埚中加入无水砂,加热无水硼砂使其熔化,保持温度在1100-1300℃,将钢基放入无水硼砂中,浸挂硼砂10-30秒后取出;
步骤十:熔炼铜金属,熔炼温度为1250℃,将熔炼好的铜金属通过钢基上的中心孔浇入到钢基内,浇铸时间为15s,浇铸速度为1.5kg/s,浇铸完成后迅速将钢基置于离心机内,开启离心机以400-600rpm的速度旋转,铜金属逐渐冷却至凝固,然后将钢基放入无水硼砂中降温至常温得钢铜复合缸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金属为铜合金,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u71%-73%,Pb19.5%-21%,Sn4%-6%,Ni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三维模型建立采用UG、PROE、SolidWwork或Ideas;铸造工艺设计及模拟采用CASTsoft或MAGM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冒口高度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层封闭区型腔高度为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的Ni-Cu-P多元镀镍采用以下配方:硫酸镍40g/L、次磷酸钠25g/L、硫酸铜0.85g/L、乙酸钠
40g/L、柠檬酸钠45g/L、硫脲1g/L、乙酸铅1g/L、余量为蒸馏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的钝化液采用以下配方:钼酸钠12g/L、磷酸15g/L、余量为蒸馏水。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应用于金属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铸造领域中,钢铜金属复合为一体的铸造技术一直都不成熟和稳定。长期以来,都采用焊接或粉末烧结成型的方法生产,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多局限。焊接复合不牢固经常出现金属脱离,使用寿命短的情况;粉末烧结成型不能尺寸太大,成本很高。通过对先进国家了解,通过铸造方法生产的钢铜复合缸体最为可靠。国内钢铜复合缸体需求很大,但大多还依靠进口,且进口的复合缸体大多都是采用铸造方法生产的。钢铜复合缸体作为达中重要铸件,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军工企业对高品质钢铜复合缸体需求更迫切,由于目前还采用进口的方式,价格高和周期很长,小批单件采购很难实现,新开发所需要的钢铜复合缸体都是以目前进口规格进行依靠,无法很快实现新的设计要求。因此,研究采用铸造方法生产钢铜复合缸体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解决钢铜复合缸体复合过程中化、复合性能不达标、复合铸造工装设计及铜材料配比的问题,实现铸造方法生产合格钢铜复合缸体毛坯。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一、进行三维模型建立,计算出浇铸铜金属质量为19.86kg,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及模拟,优化浇铸工艺,确定钢基的初始温度为1250℃,铜金属的初始浇铸的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9-12min,浇铸时间为15s,浇铸速度为1.5kg/s;
[0007] 步骤二、采用圆柱型钢坯料作为钢基,对钢基进行热处理退火工艺:缓慢加热到900℃-1050℃,加热15h-20h后冷却至室温;
[0008] 步骤三、对钢基进行车铣刨磨、钻孔、镗孔,形成中心孔及围绕中心孔圆周分布的进料孔,并在钢基顶部焊接冒口、底部焊接铜层封闭区;
[0009] 步骤四、对钢基进行除油、除锈、除处理;
[0010] 步骤五:室温下将钢基浸入质量浓度5%的H2SO4溶液,保持时间1min,清水冲洗后立即对钢基内表面进行Ni-Cu-P多元镍处理,镀镍温度为75℃,镀镍厚度为7μm-10μm;
[0011] 步骤六:把镀镍后的钢基埋在氧化中,放入坩埚内,密封埚盖,缓慢加热到200℃,加热1.5h后冷却至室温;
[0012] 步骤七:将钢基放入钼酸钠钝化液中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液pH=2,温度为30~40℃,直流电压通电30~50s;
[0013] 步骤八:对钢基进行生产前预热处理并保温,预热温度为200℃-300℃;
[0014] 步骤九、向坩埚中加入无水砂,加热无水硼砂使其熔化,保持温度在1100-1300℃,将钢基放入无水硼砂中,浸挂硼砂10-30秒后取出;
[0015] 步骤十:熔炼铜金属,熔炼温度为1250℃,将熔炼好的铜金属通过钢基上的中心孔浇入到钢基内,浇铸时间为15s,浇铸速度为1.5kg/s,浇铸完成后迅速将钢基置于离心机内,开启离心机以400-600rpm的速度旋转,铜金属逐渐冷却至凝固,然后将钢基放入无水硼砂中降温至常温得钢铜复合缸体。
[0016] 优选的,所述的铜金属为铜合金,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u71%-73%,Pb19.5%-21%,Sn4%-6%,Ni1%-2%。
[0017]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一中三维模型建立采用UG、PROE、SolidWwork或Ideas;铸造工艺设计及模拟采用CASTsoft或MAGMA。
[0018] 优选的,所述的冒口高度为50mm。
[0019] 优选的,所述的铜层封闭区型腔高度为20mm。
[0020] 优选的,步骤五中所述的Ni-Cu-P多元镀镍采用以下配方:硫酸镍40g/L、次磷酸钠25g/L、硫酸铜0.85g/L、乙酸钠40g/L、柠檬酸钠45g/L、硫脲1g/L、乙酸铅1g/L、余量为蒸馏水。
[0021] 优选的,步骤七中所述的钝化液采用以下配方:钼酸钠12g/L、磷酸15g/L、余量为蒸馏水。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 1)多元Ni-Cu-P化学镀件耐蚀性和耐磨性好,加入Cu元素形成多元镀层,不仅固溶强化镍固溶体,还在加热时析出Cu0.81Ni0.19强化相等,提高了材料的硬度。钢基镀镍后,钢铜双金属通过扩散复合原子结合过渡层厚可达到10μm-14μm,大大改善了铜钢复合界面的复合能
[0024] 2)本发明制得的钢铜双金属,通过扩散复合可使界面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复合性能良好,界面强度达到100MP超过国家标准GB1328-91规定的验收标准。实验通过钢铜复合缸体在3000r/min,400MP载荷下进行连续50小时,压力无变化。综上所述双金属钢铜复合缸体扩散复合质量较好。
[0025] 3)钢基镀镍后经过退火后,镀层内应力和氢基本消除,镀件不易发生脱皮和鼓泡。
[0026] 4)钢基镀镍后进行钝化,提高了材料的抗蚀性。
[0027] 5)采用离心机,离心铸造制取的铜钢复合缸体,合金组织致密,无气孔夹渣等缺陷,复合界面综合力学性能较高。
[0028] 6)采用合理的铜合金配比可以保证钢铜复合缸体的强度和耐磨性。
[0029] 7)由于复合过程是在高温1200℃以上进行的,这个温度下钢基和液态铜都十分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反应,从而在复合面形成氧化皮,从而影响复合质量。本发明采用无水硼砂作为介质,无水硼砂主要作用如下:熔融硼砂在钢基内壁形成润滑液膜,减少了引铜阻力,也没有氧化物附着在结晶器壁上,避免了铜金属凝壳的拉裂现象,减少了表面夹杂、冷隔等缺陷;硼砂具有净化熔体的作用,可以溶解熔液上方的氧化渣,克服有害合金元素的不良作用,扩大旧料使用的比例;熔融硼砂减缓了铜金属上部的冷却强度,使冷却主要集中在钢基的下部和二次冷却区,导致纵向结晶效果显著,液穴比气体保护或烟灰覆盖铸造液穴浅,可提高铸造速度,同时具有细化晶粒,改善黄铜的高温性能的作用。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钢铜复合缸体铸造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钢铜复合缸体钢基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1-钢基;2-冒口;3-中心孔;4-铜层封闭区;5-坩埚;6-无水硼砂;7-铜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4] 由图1-2,一种钢铜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步骤一、进行三维模型建立,计算出浇铸铜金属质量为19.86kg,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及模拟,优化浇铸工艺,确定钢基的初始温度为1250℃,铜金属的初始浇铸的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9-12min,浇铸时间为15s,浇铸速度为1.5kg/s;
[0036] 步骤二、采用圆柱型钢坯料作为钢基,对钢基进行热处理退火工艺:缓慢加热到900℃-1050℃,加热15h-20h后冷却至室温;
[0037] 步骤三、对钢基进行车铣刨磨、钻孔、镗孔,形成中心孔及围绕中心孔圆周分布的进料孔,并在钢基顶部焊接冒口、底部焊接铜层封闭区;
[0038] 步骤四、对钢基进行除油、除锈、除水处理;
[0039] 步骤五:室温下将钢基浸入质量浓度5%的H2SO4溶液,保持时间1min,清水冲洗后立即对钢基内表面进行Ni-Cu-P多元镀镍处理,镀镍温度为75℃,镀镍厚度为7μm-10μm;
[0040] 步骤六:把镀镍后的钢基埋在氧化铝中,放入坩埚内,密封埚盖,缓慢加热到200℃,加热1.5h后冷却至室温;
[0041] 步骤七:将钢基放入钼酸钠钝化液中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液pH=2,温度为30~40℃,直流电压通电30~50s;
[0042] 步骤八:对钢基进行生产前预热处理并保温,预热温度为200℃-300℃;
[0043] 步骤九、向坩埚中加入无水硼砂,加热无水硼砂使其熔化,保持温度在1100-1300℃,将钢基放入无水硼砂中,浸挂硼砂10-30秒后取出;
[0044] 步骤十:熔炼铜金属,熔炼温度为1250℃,将熔炼好的铜金属通过钢基上的中心孔浇入到钢基内,浇铸时间为15s,浇铸速度为1.5kg/s,浇铸完成后迅速将钢基置于离心机内,开启离心机以400-600rpm的速度旋转,铜金属逐渐冷却至凝固,然后将钢基放入无水硼砂中降温至常温得钢铜复合缸体。
[0045] 所述的铜金属为铜合金,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u71%-73%,Pb19.5%-21%,Sn4%-6%,Ni1%-2%。
[0046] 所述的步骤一中三维模型建立采用UG、PROE、SolidWwork或Ideas;铸造工艺设计及模拟采用CASTsoft或MAGMA。
[0047] 所述的冒口高度为50mm。
[0048] 所述的铜层封闭区型腔高度为20mm。
[0049] 步骤五中所述的Ni-Cu-P多元镀镍采用以下配方:硫酸镍40g/L、次磷酸钠25g/L、硫酸铜0.85g/L、乙酸钠40g/L、柠檬酸钠45g/L、硫脲1g/L、乙酸铅1g/L、余量为蒸馏水。
[0050] 步骤七中所述的钝化液采用以下配方:钼酸钠12g/L、磷酸15g/L、余量为蒸馏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