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

申请号 CN201310724484.X 申请日 2013-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4741568A 公开(公告)日 2015-07-01
申请人 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堂权; 李先合; 袁晓波; 蒋益民; 李军旗;
摘要 一种 压铸 机 ,用于将熔融材料压铸成型,其包括压铸机构,压铸机还包括 真空 室,真空室包括加工间、用于封闭加工间的第一 阀 门 以及与加工间连通的第一真空 泵 ,加工间包括相对的顶壁及底壁,压铸机构为立式压铸,其包括邻近顶壁设于加工间外的第一驱动件以及收容于加工间内的公模、母模和顶出件,公模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并邻近顶壁,母模设置于底壁上并与公模相对,顶出件固定于顶壁上并位于顶壁及公模之间,第一 真空泵 用于 抽取 加工间内的空气,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公模朝向母模运动完成压铸作业后,再带动公模朝向顶出件运动而复位,使顶出件穿过公模从而将公模上的压铸件顶出。上述压铸机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保证真空压铸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机,用于将熔融材料压铸成型,其包括压铸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压铸机还包括真空室,该真空室包括加工间、用于封闭该加工间的第一以及与该加工间连通的第一真空,该加工间包括相对的顶壁及底壁,该压铸机构包括邻近该顶壁设于该加工间外的第一驱动件以及收容于该加工间内的公模、母模和顶出件,该公模与该第一驱动件连接并邻近该顶壁,该母模设置于该底壁上并与该公模相对,该顶出件固定于该顶壁上并位于该顶壁及该公模之间,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该公模朝向该母模运动完成压铸作业后,再带动该公模朝向该顶出件运动而复位,使该顶出件穿过该公模从而将该公模上的压铸件顶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压铸机构还包括动模座及定模座,该定模座连接于该第一驱动件上并部分收容于该加工间内,该公模固定于该动模座上,该定模座设置于该底壁上并收容于该加工间内,该母模固定于该定模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压铸机构还包括邻近该加工间设置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导向杆,该导向杆的一端穿设并收容于该加工间内,该动模座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且均活动套设于该导向杆上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以及连接于该第一模板及该第二模板之间的连接件,该第一驱动件设置于该支撑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公模朝向该母模的一侧凸伸形成有用于成型压铸件的模仁,该母模朝向该模仁的一侧凹设有模穴,该模仁与该模穴相配合以形成压铸型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上邻近该底壁处设置有第二驱动件,该压铸机构还包括压射件,该压射件包括连接于该第二驱动件上的连接部及形成于该连接部一端的压射部,该压射部从该加工间外凸伸入该母模的模穴内,并能够在该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对该压铸型腔内的熔融材料施加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间还包括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的两端分别与该顶壁及该底壁相连接,该真空室还包括邻近该第一侧壁设置的进料间,该进料间包括与该加工间连通的熔融加工部,该熔融加工部内设置有用于将固态原材料加热为熔融态的熔融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进料间还包括过渡腔、存料腔及第二真空泵,该过渡腔的两端分别与该存料腔及该熔融加工部连通,该过渡腔邻近该熔融加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阀,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挡阀,该第二真空泵与该过渡腔连通,该存料腔设置于该过渡腔设有第二止挡阀的一侧,该存料腔背离该过渡腔的一侧开设有入料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压铸机还包括邻近该进料间设置的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包括机械臂以及设置于该机械臂末端的收容件,该机械臂活动穿设于熔融加工部的一个侧壁,以将该收容件内又该熔融装置处送至该加工间内,该机械臂与该熔融加工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间还包括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与该顶壁及该底壁相连接,该真空室还包括邻近该第二侧壁设置的取料间,该取料间与该加工间连通,该第一阀门设置于该取料间靠近该第二侧壁的一侧,该取料间背离该第二侧壁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阀门,邻近该取料间设置有一个第三真空泵,该第三真空泵与该取料间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铸机,其特征在于:该压铸机还包括邻近该取料间设置的取料机构,该取料机构包括驱动杆部及形成于驱动杆部末端的取料部,该驱动杆部能够带动该取料部穿过该取料间的第二阀门,以取出该加工间内已成型的压铸件,该驱动杆部与该取料间的第二阀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说明书全文

压铸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铸机,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立式压铸机。

背景技术

[0002] 对厌类物质,如非晶合金等物质的压铸过程中,需要使压铸环境保持真空状态,以避免压铸时空气混入而影响压铸件质量。传统的压铸机为保证真空压铸环境,通常通过抽取压铸件模具型腔的气体来实现。由于该型腔抽真空式压铸机需要在模具上开设与模具型腔连通的真空通道,并设置真空截止,导致了模具结构复杂化。并且,为使已成型的压铸件从该压铸机的模具上脱落,常在模具上设置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驱动件及连接于该驱动件上的顶针,压铸成型后,模具开模。由于在压铸时压铸件原材料于高压下充满型腔,使压铸件在开模后仍停留在模具上,该驱动件驱动该顶针凸伸出该模具的表面,以顶出该压铸件,上述顶出方式进一步使得模具结构更复杂。另外,该压铸机在模具型腔内实现真空环境,常由于模具上的导向销、顶针等零部件与模具本体之间仍存在缝隙,空气会从该缝隙中进入模具型腔,破坏模具型腔内的真空环境,从而影响压铸件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保证真空压铸环境的压铸机。
[0004] 一种压铸机,用于将熔融材料压铸成型,其包括压铸机构,该压铸机还包括真空室,该真空室包括加工间、用于封闭该加工间的第一阀以及与该加工间连通的第一真空,该加工间包括相对的顶壁及底壁,该压铸机构为立式压铸,其包括邻近该顶壁设于该加工间外的第一驱动件以及收容于该加工间内的公模、母模和顶出件,该公模与该第一驱动件连接并邻近该顶壁,该母模设置于该底壁上并与该公模相对,该顶出件固定于该顶壁上并位于该顶壁及该公模之间,该第一真空泵用于抽取该加工间内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该公模朝向该母模运动完成压铸作业后,再带动该公模朝向该顶出件运动而复位,使该顶出件穿过该公模从而将该公模上的压铸件顶出。
[0005] 本发明的压铸机,其采用立式压铸机构进行压铸作业,避免了熔融材料在重作用下向下溢流而导致熔融材料不均匀填充型腔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压铸件质量。同时,采用真空室形成压铸的真空环境,将模具收容于该真空环境中进行压铸作业,避免了在模具上开设真空通道并设置真空截止阀。且顶出件独立设置于模具外,仅通过公模与顶出件的相对运动顶出压铸件,不必在模具上设置顶出驱动装置,简化了模具结构。另外,由于加工间的真空环境完全包覆模具,避免了型腔抽真空时,模具的模具本体与零部件存在缝隙而导致漏气破坏真空的情况,能够有效保证真空压铸环境。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压铸机,其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保证真空压铸环境。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压铸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图1所示压铸机的压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0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压铸机 100
真空室 10
加工间 12
顶壁 121
底壁 123
第一侧壁 125
第二侧壁 127
第一真空泵 129
进料间 14
熔融加工部 141
熔融装置 1411
供料部 143
过渡腔 145
第一止挡阀 1451
第二止挡阀 1453
第二真空泵 1455
存料腔 147
入料口 1471
取料间 16
第一阀门 161
第二阀门 163
第三真空泵 165
压铸机构 30
支撑架 32
导向杆 321
第一驱动件 323
第二驱动件 325
模座 34
动模座 341
第一模板 3411
第二模板 3413
连接件 3415
定模座 343
通孔 3431
模具 36
公模 361
模仁 3611
母模 363
模穴 3631
顶出件 38
压射件 39
连接部 391
压射部 393
送料机构 50
机械臂 52
密封件 521,721
取料机构 70
驱动杆部 72
取料部 7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压铸机100,用于实现熔融材料200的真空压铸。在本实施方式中,熔融材料200为非晶合金材料。压铸机100为立式压铸机,其包括真空室10以及部分收容于真空室10内的压铸机构30、送料机构50和取料机构70。
[0010] 真空室10为密闭的腔室,其包括加工间12以及分别设置于加工间12两侧的进料间14和取料间16。加工间12用于部分收容压铸机构30,以允许压铸机构30能够在密闭的真空环境下作业。加工间12包括相对的顶壁121及底壁123,以及相对的第一侧壁125及第二侧壁127。第一侧壁125的两端分别与顶壁121及底壁123相连接,第二侧壁127的两端分别与顶壁121及底壁123相连接。可以理解,第一侧壁125及第二侧壁127可以不局限于相对设置,二者可以相互邻接。第二侧壁127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真空泵129,第一真空泵129与加工间12连通,用于抽取加工间12内的气体以制造真空环境。
[0011] 进料间14邻近加工间12的第一侧壁125设置,并与加工间12相通。进料间14用于将原材料制备成熔融材料200,并允许送料机构50将熔融材料200送入加工间12进行压铸加工,同时不破坏加工间12内的真空环境。进料间14包括与加工间12连通的熔融加工部141及与熔融加工部141连通的供料部143。熔融加工部141设置于第一侧壁125的外侧,其内设置有熔融装置1411。熔融装置1411用于加热固态原材料,使其熔融成为熔融材料120。供料部143设置于熔融加工部141的上方,其大致呈漏斗形,用于向熔融加工部141提供固态原材料。供料部143包括过渡腔145及存料腔147,过渡腔145的两端分别与存料腔147及熔融加工部141连通。过渡腔145邻近熔融加工部1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阀1451,通过控制第一止挡阀1451的开闭,能够控制过渡腔145与熔融加工部141相连通或相隔绝。过渡腔145背离熔融加工部1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挡阀1453,通过控制第二止挡阀1453的开闭,能够控制过渡腔145与存料腔147相连通或相隔绝。邻近过渡腔145设置有第二真空泵1455,第二真空泵1455与过渡腔145连通,用于抽取过渡腔145内的气体以制造真空环境。存料腔147设置于过渡腔145设有第二止挡阀1453的一侧,其背离过渡腔145的一侧开设有入料口1471。固态原材料由入料口1471进入存料腔147,第二止挡阀1453开启,固态原材料落入过渡腔145,并由于第一止挡阀1451的阻挡而停留在过渡腔145内。第二止挡阀1453关闭,第二真空泵1455抽取过渡腔145内的气体使其形成真空后,第一止挡阀1451开启,固态原材料由于重力作用下落至熔融装置1411处。
[0012] 取料间16邻近第二侧壁127设置,并与加工间12相通。取料间16用于提供一个真空过渡室,以允许取料机构70能从加工间12内取出已完成加工的压铸件而不破坏加工间12内的真空环境。取料间16于靠近第二侧壁12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161,通过控制第一阀门161的开闭,可以控制取料间16与加工间12的连通或隔断。取料间16于背离加第二侧壁12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163,通过控制第二阀门163的开闭,可以控制取料间16与外界相连通或相隔绝。邻近取料间16设置有第三真空泵165,第三真空泵165与取料间16连通,用于抽取取料间16内的气体以制造真空环境。
[0013] 请同时参阅图2,压铸机构30邻近加工间12设置,并部分收容于加工间12中。压铸机构30用于将熔融材料200压铸成型。压铸机构30包括支撑架32、设置于支撑架32上的模座34、设置于模座34内的模具36、邻近模座34设置于加工间12内部的顶出件38以及部分收容于加工间12内的压射件39。
[0014] 支撑架32邻近加工间12设置于地面上或其他工作场所中,用于支撑模座34的部分结构。支撑架3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杆321,两个导向杆321的一端穿设并收容于加工间12内,且与加工间12的顶壁121气密连接。导向杆321用于导正模座34的运动方向。支撑架32于邻近加工间12的顶壁121处设置有第一驱动件323,并于邻近加工间12的底壁123处设置有第二驱动件325。第一驱动件323用于驱动模座34及模具36完成开模及合模的动作,第二驱动件325用于驱动压射件39完成压射作业。
[0015] 模座34包括动模座341及定模座343。动模座341活动设置于导向杆321上,并能沿导向杆321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动模座341为双动模板结构,以保证其在运动时的平衡。动模座341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模板3411与第二模板3413,以及连接于第一模板3411及第二模板3413之间的连接件3415。第一模板3411与第二模板3413均套设于两个导向杆321上,并分别位于顶壁121的相对两侧。第一模板3411收容加工间12内部,第二模板3413位于加工间12外部,并与第一驱动件323连接。连接件3415穿设于顶壁121设置于第一模板3411及第二模板3413之间,且与顶壁121气密连接。第一驱动件323能够驱动第一模板3411、连接件3415及第二模板3413沿着导向杆321上下运动。定模座343收容于加工间12内,并固定于底壁123上且与第一模板3411相对。定模座343大致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通孔3431,以为压射件39提供压射作业时的进出通道。
[0016] 模具36包括设置于第一模板3411上的公模361及设置于定模座343上的母模363,公模361与母模363相对设置。公模361朝向母模363的一侧凸伸形成有用于成型压铸件的模仁3611,母模363朝向模仁3611的一侧凹设有模穴3631,模穴3631用于配合模仁3611形成压铸型腔(图未示),以收容熔融材料200。模穴3631与通孔3431连通。
[0017] 顶出件38设置于顶壁121上并位于顶壁121与公模361之间。顶出件38大致呈杆状,其垂直公模361固定于顶壁121上,用于将已成型的压铸件从公模361上顶出。当压铸机构30完成压铸作业,第一驱动件323通过动模座341带动公模361远离母模363完成开模动作时,公模361朝向顶出件38运动,使得顶出件38穿过第一模板3411及公模361凸伸出公模361背离第一模板3411的一侧,从而将公模361上的压铸件顶出。
[0018] 压射件39包括连接部391及形成于连接部391一端的压射部393。连接部391连接于第二驱动件325上,压射部393形成于连接部391远离第二驱动件325的一端,且凸伸入通孔3431中并与通孔3431内壁气密连接。第二驱动件325能够驱动压射件39在通孔3431内运动,使压射部393凸伸入模穴3631内,以挤压型腔内的熔融材料200,使熔融材料
200在高压下迅速充满型腔,最终压铸成型。
[0019] 送料机构50邻近进料间14设置,其包括机械臂52以及设置于机械臂52末端并位于熔融装置1411上方的收容件54。机械臂52活动穿设于熔融加工部141的一个侧壁,以将收容件54从熔融装置1411处送至压铸机构30的模具36内。机械臂52与熔融加工部14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21,密封件521用于实现机械臂52与熔融加工部141的侧壁3之间的密封,以防止机械臂52在运动时,与熔融加工部141的侧壁间产生空隙使空气进入熔融加工部141而破坏真空室10内的真空环境。收容件54用于收容固态原材料,由熔融装置1411将原材料加热为熔融态后,机械臂52带动收容件54将熔融材料200送入压铸机构30内。
[0020] 取料机构70邻近取料间16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取料机构70为机械手。取料机构70包括驱动杆部72及形成于驱动杆部72末端的取料部74。驱动杆部72能够带动取料部74穿过第二阀门163探入加工间12内抓取已成型的压铸件,并将该压铸件取出。驱动杆部72与取料间16的第二阀门163之间设置有密封件721,密封件721用于实现驱动杆部72与第二阀门163之间的密封,以防止驱动杆部72在在运动时,与第二阀门163之间产生空隙使空气进入取料间16而破坏真空室10内的真空环境。
[0021] 组装本实施方式的压铸机100时,首先,将定模座343设置于真空室10的底壁123上,将母模363固定于定模座343上,再将顶出件38设置于顶壁121上。然后,将支撑架32邻近真空室10设置,使导向杆321一端收容于加工间12中。再将动模座341活动套设在导向杆321上,使第一模板3411及第二模板3413分别位于顶壁121的两侧。再将第一驱动件323邻近动模座341设置并与动模座341连接。最后,将压射件39设置于通孔3431内,将第二驱动件325邻近压射件39设置于支撑架32上,并与压射件39连接。再将送料机构50邻近进料间14设置,将取料机构70邻近取料间16设置。
[0022]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压铸机100时,首先,启动压铸机100,第一止挡阀1451、第二止挡阀1453、第一阀门161及第二阀门163处于闭合状态,将固态原材料经由入料口1471放入存料腔147中。第一真空泵129抽取加工间12内的空气,以使加工间12及与加工间12直接连通的熔融加工部141内形成真空环境。然后,第二止挡阀1453开启,固态原材料落入过渡腔145,并由于第一止挡阀1451的阻挡而停留在过渡腔145内。第二止挡阀1453关闭,第二真空泵1455抽取过渡腔145内的气体使其形成真空后,第一止挡阀1451开启,固态原材料由于重力作用下落至熔融装置1411上的收容件54内,第一止挡阀1451关闭。熔融装置1411对收容件54内的固态原材料加热使其成为熔融材料200。其次,机械臂52带动收容有熔融材料200的收容件54进入加工间12,将熔融材料200倾倒入模穴3631内后,机械臂52带动收容件54复位至熔融加工部141内。压铸机构30的第一驱动件323驱动动模座341带动公模361朝向母模363运动,使模仁3611凸伸入模穴3631内,从而使熔融材料200初步填充型腔。然后,第二驱动件325驱动压射件39高速运动,压射部393凸伸入模穴3631内,并对型腔内的熔融材料200施以高压,使熔融材料200快速充满型腔,完成压铸作业。第一驱动件323带动公模361上升复位,压铸件随着公模361上升。公模361上升至靠近顶出件38后,继续升高,顶出件38穿过第一模板3411及公模361,将压铸件从公模361上顶出,使压铸件落至母模363上。再次,取料间16的第二阀门163开启,驱动杆部72带动取料部74进入取料间16后,第二阀门163关闭,使取料间16呈密闭状态。取料间16的第三真空泵165抽取取料间16内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取料间16的第一阀门161开启,驱动杆部72继续带动取料部74进入加工间12中,使取料部74抓取压铸件并将其带入取料间16内。最后,第一阀门161关闭,第二阀门163开启,取料机构70将完成加工的压铸件从取料间16内取出,压铸机100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0023] 本发明的压铸机100,其采用立式压铸机构30进行压铸作业,避免了熔融材料20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溢流而导致熔融材料200不均匀填充型腔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压铸件质量。同时,采用真空室10形成压铸的真空环境,将模具36收容于该真空环境中进行压铸作业,避免了在模具36上开设真空通道并设置真空截止阀。且顶出件38独立设置于模具36外,仅通过动模座341与顶出件38的相对运动顶出压铸件,不必在模具36上设置顶出驱动装置,简化了模具结构。另外,由于加工间12的真空环境完全包覆模具36,避免了型腔抽真空时,模具36的模具本体与零部件存在缝隙而导致漏气破坏真空的情况,能够有效保证真空压铸环境。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压铸机100,其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保证真空压铸环境。
[0024] 可以理解,进料间14及取料间16均可以省略,仅需保留第一阀门161使加工间12能够与外界连通或与外界向隔绝即可。而在使用压铸机100时,在加工间12外部加热固态原材料加热为熔融材料200,再控制送料机构50通过第一阀门161将熔融材料200送入加工间12内,关闭第一阀门161,通过第一真空泵129抽取加工间12内的气体,使其形成真空,再控制压铸机构30完成压铸作业后,开启第一阀门161取出压铸件。
[0025] 可以理解,压射件39及第二驱动件325均可以省略,而在使用压铸机100时,仅需采用第一驱动件323驱动公模361朝向母模363运动,使模仁3611凸伸入模穴3631中,以对模穴3631中的熔融材料200施加压力,使熔融材料200充满型腔完,从而成压铸作业。
[0026]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