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松动套管的方法及装置

申请号 CN201210241761.7 申请日 2012-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2873313B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申请人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登美晶; 大野泰嗣;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用于松动 套管 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在外表面安装有套管的铸型进行输送并向铸型进行浇注的工序;在浇注的工序之后、输送浇注后的所述铸型并使其冷却的工序;以及在冷却的工序之后、对套管施加振动的工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松动套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在外表面安装有套管的砂型进行输送并向砂型进行浇注的工序;
在所述浇注的工序之后、输送并冷却浇注后的所述砂型的工序;
在所述冷却的工序之后、对所述套管施加振动的工序;
在所述施加振动的工序之后、从被施加振动的位置开始移动所述砂型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移动的工序之后、从所述砂型拆除所述套管的工序,
在所述施加振动的工序中,
利用与支承所述套管的支承部连接的缸体来使所述支承部升降,从而在上下方向对所述套管施加振动,并且
在对所述缸体输出上升信号后,来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到控制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缸体反复输出下降信号和上升信号,其中,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是对所述支承部利用所述缸体而到达上升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信号。
2.一种用于松动套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振动器,其位于从在外表面安装有套管且依次进行了浇注及冷却后的砂型拆除所述套管的拆除装置的上游侧,并在利用所述拆除装置将所述套管从所述砂型拆除之前,对所述套管施加振动;
传感器,其对支承所述套管的支承部利用使所述支承部升降的缸体而到达上升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
所述振动器具有所述支承部和所述缸体,
所述控制部将使所述缸体上下往复移动的信号输入至所述缸体,
当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缸体输出上升信号后,来自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到所述控制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缸体反复输出下降信号和上升信号。

说明书全文

用于松动套管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利用使用无型箱的铸型进行铸造的无型箱造型法来制造铸件时、用于对附着于铸型的套管进行松动的方法及装置。
[0002] 本申请主张于2011年7月1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153825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0003] 以往,公知有如下方法,即,利用使用无型箱的铸型(例如,砂型)进行铸造的无型箱造型法,来制造铸件(参照专利文献1、2)。该方法包括:将多个浇注前的铸型载置于由传送带构成的浇注线上而进行输送、并利用浇注装置依次对该多个铸型进行浇注的工序;将浇注后的铸型依次移载到由传送带构成的冷却线的工序;以及用冷却线输送浇注后的铸型并使其冷却的工序。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6-14938号公报
[0005]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132266号公报
[0006] 铸型一般由上模和下模组合而构成。当使用浇注装置浇注铸型时,存在由浇注的熔融金属引起上模浮起的情况。为了防止该上模的浮起,以往的方法中,在铸型的外周覆盖圆锥形状的套管,并且在铸型的上表面设置重锤。
[0007] 为了在冷却结束后从浇注后的铸型取出铸件,需要设置从铸型拆除套管及重锤的工序。然而,在浇注后,且在套管安装于铸型不变地经过很长时间的情况下,产生套管附着于铸型而难以从铸型拆除套管的现象。在该情况下,从铸型拆除套管会花费时间。为此,有无法在规定的周期时间内从铸型拆除套管而不得不停止生产线的情况。专利文献1、2中未公开在套管附着于砂型的情况下的对策,因此以往的方法中,有影响铸件的制造效率的可能。

发明内容

[0008] 在本技术领域中,希望获得用于松动套管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容易地从铸型拆除附着于铸型的套管,并能够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0009]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用于松动套管的方法包括:对在外表面安装有套管的铸型进行输送并向铸型进行浇注的工序;在浇注的工序之后、输送浇注后的铸型并使其冷却的工序;以及在冷却的工序之后、对套管施加振动的工序。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方法中,在冷却的工序之后,对套管施加振动。为此,利用振动来松动套管对铸型的附着。因此,在施加振动的工序之后进行的从铸型拆除套管的工序中,能够顺畅地从铸型拆除套管。其结果是,在规定的周期时间内结束从铸型拆除套管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0011] 在施加振动的工序中,也可以在上下方向对套管施加振动。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加容易地从铸型拆除套管。
[0012] 在施加振动的工序中,也可以利用与支承套管的支承部连接的缸体来使支承部升降,从而在上下方向对套管施加振动。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加容易地从铸型拆除套管。
[0013] 在施加振动的工序中,在对缸体输出上升信号后,在传感器发出的检测信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到控制部的情况下,控制部也可以对缸体反复输出下降信号和上升信号,其中,传感器对支承部由于缸体而到达上升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对附着于铸型的套管施加振动,而不对未附着于铸型的套管施加振动。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0014]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施加振动的工序之后、从被施加振动的位置开始移动铸型的工序;以及在移动的工序之后、从铸型拆除套管的工序。
[0015]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所涉及的用于松动套管的装置具备振动器,其位于从在外表面安装有套管且依次进行了浇注及冷却后的铸型拆除套管的拆除装置的上游侧,并在利用拆除装置将套管从铸型拆除之前,对套管施加振动。
[0016]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所涉及的装置具备对附着于进行了浇注及冷却后的铸型的套管施加振动的振动器。因此,能够利用振动来松动套管对铸型的附着。因此,在拆除装置中,能够顺畅地从铸型拆除套管。其结果是,在规定的周期时间内结束从铸型拆除套管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0017] 振动器可以具有支承套管的支承部和使支承部升降的缸体,也可以还具备控制部,其将使缸体上下往复移动的信号输入至缸体。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加容易地从铸型拆除套管。
[0018] 还可以构成为,还具备传感器,其对支承部通过缸体而到达上升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在控制部对缸体输出上升信号后,在传感器发出的检测信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到控制部的情况下,控制部对缸体反复输出下降信号和上升信号。在该情况下,对附着于铸型的套管施加振动,而不对未附着于铸型的套管施加振动。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方面,能够容易地将附着于铸型的套管从铸型拆除,从而能够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铸件制造系统的俯视图。
[0021] 图2是图1的A-A线向视图、是表示冷却线的图。
[0022] 图3是图1的B-B线向视图、是表示浇注线的图。
[0023] 图4是图1的C-C线向视图、是表示套管的松动装置的图。
[0024] 图5是图1的D-D线向视图、是表示套管的移载装置的图。
[0025] 图6(A)是表示支承部位于下降位置时的套管的松动装置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支承部位于下降位置时的套管的松动装置的侧视图。
[0026] 图7(A)是表示支承部位于上升位置时的套管的松动装置的主视图,图7(B)是表示支承部位于上升位置时的套管的松动装置的侧视图。
[0027] 图8(A)是表示支承部位于下降位置时的套管的松动装置的主视图,图8(B)是表示支承部位于下降位置时的套管的松动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相同部件使用相同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0029] 首先,对铸件制造系统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铸件制造系统100具备无型箱造型机7、浇注线2、冷却线3、移载装置4A、4B、9以及铸型搬出装置23。
[0030] 无型箱造型机7配置于浇注线2的上游侧(本实施方式中的移交装置4B侧)的端部。无型箱造型机7以砂作为材料,每隔一定的生产节拍时间制造不具有型箱的铸型(砂型)5。
如图4~图7所示,铸型5由上模5a和下模5b的组合而构成。铸型5的外周面呈现为随着朝向上方而外周长度变小的圆锥形状。
[0031] 如图1以及图3所示,浇注线2由直线形的传送带构成。在浇注线2上载置有多个平板台车6。浇注线2从上游侧(本实施方式中的移交装置4B侧)向下游侧(本实施方式中的移交装置4A侧)的方向,以一定的生产节拍时间,间隔输送各平板台车6。由无型箱造型机7制造的铸型5一个一个地载置于各平板台车6。在浇注线2的侧面、且在移载装置9和移载装置4A之间,设有对铸型5进行浇注的浇注区域12。
[0032]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冷却线3由直线形的传送带构成。冷却线3与浇注线2平行地进行配置。在冷却线3上载置有多个平板台车6。冷却线3从上游侧(本实施方式中的移交装置4A侧)向下游侧(本实施方式中的移交装置4B侧)的方向,以一定的生产节拍时间,间隔输送各平板台车6。
[0033] 如图1~图3所示,移载装置4A、4B分别设置于浇注线2以及冷却线3的两端。移载装置4A、4B具有支承平板台车6的支承部(未图示)、使支承部升降的升降部(未图示)以及在浇注线2和冷却线3之间输送支承部的输送部(未图示)。
[0034] 移载装置4A将平板台车6从浇注线2移载到冷却线3。移载装置4B将平板台车6从冷却线3移载到浇注线2。由此,平板台车6循环于浇注线2及冷却线3之间。
[0035] 如图1~图3所示,移载装置9在浇注线2及冷却线3的长度方向上配置于比中央靠近移载装置4B侧。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移载装置9具有以跨越浇注线2及冷却线3的方式设置的框架9a、安装于框架9a的套管移载部9b、安装于框架9a的重锤移载部9c、以及用于松动套管11的松动装置18。
[0036] 套管移载部9b将套管11从冷却线3输送到浇注线2。此处,套管11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缩径的筒体。套管11的内周面呈现与铸型5的外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在套管11的小径侧的另一端设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5。
[0037] 如图5所示,套管移载部9b具有对套管11的凸缘部25进行支承的支承部9b1、使支承部9b1升降的升降部9b2、以及在浇注线2和冷却线3之间(在套管11的拆除位置16和套管11的安装位置17之间)输送支承部9b1的输送部9b3。套管移载部9b利用支承部9b1来支承套管11、并利用升降部9b2将套管11抬起,该套管11安装于在冷却线3上进行输送的铸型5的外周面。
[0038] 在该状态下,套管移载部9b利用输送部9b3来将套管11移动到浇注线2上(套管11的安装位置17),并利用升降部9b2使套管11下降。这样,套管移载部9b便安装于在浇注线2上进行输送的铸型5的外周面。套管11由于安装于铸型5的外周面,从而起到防止由被浇注的熔融金属引起上模5a浮起的作用。
[0039] 重锤移载部9c将重锤10从冷却线3输送到浇注线2。重锤移载部9c具有支承重锤10的支承部(未图示)、使支承部升降的升降部(未图示)、以及在浇注线2和冷却线3之间(在重锤10的拆除位置13和重锤10的载置位置14之间)输送支承部的输送部(未图示)。重锤移载部9c利用支承部来支承重锤10、并利用升降部将重锤10抬起,该重锤10载置于在冷却线3上进行输送的铸型5的上表面。
[0040] 在该状态下,重锤移载部9c利用输送部将重锤10移动到浇注线2上(重锤10的载置位置14),并利用升降部使重锤10下降。这样,重锤移载部9c在浇注线2上进行输送的铸型5的上表面载置重锤10。重锤10由于设置于铸型5的上表面,从而起到防止由被浇注的熔融金属引起上模5a浮起的作用。
[0041]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用于松动套管11附着于铸型5的情况的松动装置18,以位于冷却线3的上方且比移载装置9靠冷却线3的上游侧的方式安装于框架9a。如图4和图6所示,松动装置18具有有朝向内侧突出的爪部20的门式臂24、使臂24升降的缸体19、引导部27、上部传感器21、下部传感器22以及控制部30。
[0042] 臂24的爪部20与套管11的凸缘部25抵接,由此对套管11进行支承。缸体19具有主体19a和伸缩杆19b。主体19a安装于框架9a。伸缩杆19b与臂24连接。通过由控制部30输入控制信号,来使伸缩杆19b沿上下方向进行伸缩,从而缸体19使臂24升降。
[0043] 引导部27具有主体27a和导杆27b。主体27a呈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形,并安装于框架9a。导杆27b能够滑动地插通于主体27a内。在导杆27b的上端部,设有能够识别上部传感器21及下部传感器22的突起28。导杆27b的下端安装于臂24。随着由缸体19来升降臂24,导杆27b一边被主体27a引导一边沿上下方向移动。
[0044] 上部传感器21及下部传感器22安装于在框架9a的上表面突出设置的柱26。在臂24由于缸体19而从初始位置(参照图8)移动到上升位置时,上部传感器21以和导杆27b的上端部的突起28对置的方式位于柱26的侧面(参照图7)。在突起28位于上部传感器21的侧方时,上部传感器21将表示臂24到达上升位置的信号发送到控制部30。
[0045] 在臂24由于缸体19而移动到下降位置时,下部传感器22以和导杆27b的上端部的突起28对置的方式位于柱26的侧面(参照图6)。在突起28位于下部传感器22的侧方时,下部传感器22将表示臂24到达下降位置的信号发送到控制部30。
[0046] 控制部30基于上部传感器21及下部传感器22发出的信号来控制缸体19的升降,并经由臂24对套管11施加振动。具体而言,在控制部30对缸体19输出上升信号后、上部传感器21发出的检测信号在规定时间内未被输入到控制部30的情况下,控制部30将对缸体19反复输出下降信号和上升信号。
[0047] 如图1所示,铸型搬出装置23配置于冷却线3的下游侧(本实施方式中的移交装置4B侧)的端部。铸型搬出装置23在移载装置9中将拆除了套管11以及重锤10的状态的铸型5向后一道工序搬出。在该后一道工序中,能够从铸型5取出铸件。
[0048] 接下来,围绕铸型5对铸件制造系统100的动作进行说明。由无型箱造型机7制造的铸型5载置于浇注线2的平板台车6上。载置于平板台车6的铸型5沿浇注线2向下游侧移动。接着,当铸型5到达移载装置9时,利用套管移载部9b将套管11安装于铸型5的外周面,并且利用重锤移载部9c将重锤10载置于铸型5的上表面。
[0049] 在移载装置9中,安装有套管11及重锤10的铸型5在浇注线2上朝向下游侧移动。当铸型5到达浇注区域12时,向铸型5内进行浇注。利用高温的熔融金属在浇注时产生蒸气,该水蒸气会浸透到铸型(砂型)5内。
[0050] 接着,当铸型5到达移载装置4A时,利用移载装置4A将其与平板台车6一起从浇注线2移载到冷却线3。铸型5在冷却线3上朝向下游侧移动、并被冷却。在该冷却的过程中,浇注时浸透到铸型5内的水蒸气冷却,而在铸型5和套管11之间产生水分,从而套管11容易附着于铸型5。
[0051] 接着,当铸型5到达移载装置9时,控制部30向缸体19输出上升信号而使臂24上升。在套管11未附着于铸型5的情况下或者附着的程度很轻微的情况下,套管11能够容易地从铸型5拆除,从而抬起套管11的臂24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上升位置。此时,上部传感器21对突起28位于上部传感器21的侧方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将表示臂24到达上升位置的信号发送到控制部30。
[0052] 另一方面,在套管11附着于铸型5而很难从铸型5拆除套管11的情况下,臂24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上升位置。此时,上部传感器21发出的检测信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输入至控制部30,以此为契机,在使臂24下降到下降位置后,控制部30即对缸体19反复输出下降信号和上升信号。由此,对套管11施加振动。该振动的施加可以一直到上部传感器21检测出突起28为止而反复进行。缸体19的输出可以设定为,能够抬起套管11的重量却不能抬起套管11及铸型5的重量的程度。在该情况下,在对套管11施加振动时,铸型5难以从平板台车6浮起。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振动而铸型5反复碰撞平板台车6从而对铸型5造成损伤。
[0053] 接着,在重锤移载部9c中,将重锤10从铸型5的上表面拆除。被拆除的重锤10被重锤移载部9c移载到位于拆除重锤10的铸型5的附近的浇注线2上的铸型5。接着,在套管移载部9b中,将套管11从铸型5的外周面拆除。被拆除的套管11被套管移载部9b移载到位于拆除套管11的铸型5的附近的浇注线2上的铸型5。
[0054] 接着,铸型5在冷却线3上朝向下游侧移动。当铸型5到达铸型搬出装置23时,其从平板台车6移载到铸型搬出装置23,而向后一道工序搬出。在该后一道工序中,从铸型5取出铸件,从而铸件的制造结束。另一方面,当被取出铸型5的平板台车6到达移载装置4B时,被移载装置4B从冷却线3移载到浇注线2,从而重复上述工序。
[0055] 在以上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附着于进行了浇注及冷却后的铸型5的套管11施加振动来松动套管11对铸型的附着。因此,即使在套管11附着于铸型5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振动来可靠地松动套管11对铸型5的附着。因此,在套管移载部9b中,能够顺畅地将套管11从铸型5拆除。其结果是,在规定的周期时间内完成从铸型5拆除套管11的操作,从而能够防止生产线停止等故障的产生,而能够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部传感器21发出的检测信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到控制部30的情况下,控制部30控制缸体19而使臂24上下振动。为此,对附着在铸型5上的套管11施加振动,而不对未附着在铸型5上的套管11施加振动。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铸件的制造效率。
[0057]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套管11施加上下方向的振动,然而也可以在左右方向或倾斜方向上施加振动。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部传感器21发出的检测信号,对应施加振动的套管11进行了挑选,然而也可以不进行这样的挑选而对全部的套管11施加振动。
[0059] 作为用于对套管11施加振动的装置,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缸体19,也可以采用振动达等各种公知的振动施加装置。
[0060] 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松动装置18而言,如图8所示臂24到达下降位置的状态为初始位置,在该状态下,铸型5到达移载装置9。另外,松动装置18也可以作为使套管11及重锤10升降的装置而被利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