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湿砂型所用模腔

申请号 CN99814250.6 申请日 1999-10-08 公开(公告)号 CN1329525A 公开(公告)日 2002-01-02
申请人 洛兰曼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米格尔·克莱·诺格拉斯; 伊格纳西奥·戈雅·阿尔塞卢斯;
摘要 本 发明 包括一个管状模腔,该模腔中的两面活动壁被位移,其中一面上述壁连接着模腔所用的压紧及排放 活塞 ,另一面壁则连接着一只转动的臂以便敞开该模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模腔的 侧壁 也是活动的,且是由两 块 板子(11)形成的,这两块板子连接着对应的板子 支架 (12),该支架配有导向件(13),用以被 液压缸 (15)驱动而在固定的支承件(14)上滑动,从而模腔的真实宽度,能与各种模型尺寸相适应以便使砂子消耗最少。此外,与液压及排放缸相连接并与转动臂相连接的传统的活动壁,由一些对应匹配的板子形成,这些板子安装在两个板子支架上而形成可交换的组件,该组件具有不同的宽度,并能与一块 固定板 子相适应,该固定板子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模腔的最大宽度,且该固定板子在一个 实施例 中与液压缸结合,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与转动臂结合。
权利要求

1.塑造湿砂型所用的模腔,是由适合于管状形状的模腔类型改进 而来的,其上壁带有与供砂料斗通联的相应的孔,管状体的一个末端 借助于一面活动壁而被封闭,该活动壁与液压缸相连接,同时,另一 个末端由一面与被铰接的滑动臂相连接的壁所封闭,以便使模腔敞开, 且使得在与另一面活动壁相连接的上述液压缸的一部分上已经形成的 砂型被排放,其特征在于:管状体的两面侧壁(11)是活动的,这两 面壁的每一面均以板子(11)为根据而构成,该板子构成该壁本身, 它通常紧固在板子支架(12)上,该支架连接着一些导向件(13),用 以在一个固定支承件(14)上滑过,上述板子支架(12)与板子(11) 合起来的组件,可借助于液压缸(15)而位移,以便作为欲获得的砂 型的体积所决定的各种要求的函数,按意愿改变模腔的有效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造湿砂型所用的模腔,其特征在于: 与液压缸相连接而用于压紧及排放砂型的那面活动壁又被物化成 模板(17),它与板子支架(16)相连接,它们形成一个可替换的组件, 该组件的宽度可变,它能例如借助于气动夹具(19)而与面板(20) 相连接,该面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模腔可预见的最小宽度,且该面板 与上述用于压紧及排放的液压缸的杆相连接,可以预见,那面相反的 活动壁,即与铰接臂相连接的那面壁,具有以模板和板子支架为根据 的相似结构,而该模板和支架均是可替换的。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湿砂型所用模腔,为了使参与制作砂型的砂子的消耗 减少,该模腔被改进了,当根据获得可变容量的模腔而通过确定相应 砂型的外尺寸来获得模型的尺寸时,就会使砂子的消耗减少。

铸造所用的型模铸机中,形成一个通常为矩形横截面的管状模 腔,它的一个末端被借助于一面活动壁而封闭,该壁被铰接,以便使 得砂型一旦塑成,模腔的另一个末端就被与真实活塞连接的那面壁封 闭,该活塞用于压紧并随后排放砂型,也就是说,在上述模腔中,有 4面固定壁,它们构成管状体,上边那面壁带有砂子经由其中而进入 的相关的口或孔,模腔还有两面活动壁,这些壁与欲获得的砂型的6 个基本面相对应。

更具体地说,且如图1中不同的工序所显示的那样,砂型空腔是 由于那两面活动壁被适时分开而形成的(第一工序);接着,活动壁被 朝着彼此移动,以便产生压紧动作及迅速排放(第二工序);随后,这 两面活动壁中的一面被纵向朝外地位移并朝上倾斜,以便留出供砂型 所用的自由通道(第三工序);然后,另一面活动壁,即与压紧及排放 活塞相连接的那面壁,由于它自己的活塞使砂型位移它就被位移,直 到它与刚才上述的那面壁接触(第四工序);接着,活塞又退回到起始 位置,且对模腔的填料发生了(第五工序);最后,被铰接的那面壁下 降并被纵向位移,直到在第一工序中那样的位置上,面对着第一面壁 (第六工序),以便再次开始工作循环。

从上述说明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模腔的实际特征限定着一些不 变的参数,因为,假定模腔的上壁与下壁以及各面侧壁被固定,其方 式使得当欲以较小的尺寸获得铸模时,这些参数从理论上来说就会允 许使用较小的砂型,也就是较少数量的砂子,但由于必须用砂子填充 铸机所限定的整个模腔,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砂型的这种不必要的超过尺寸,意味着有下列缺点:

由于工厂里的备用砂子是固定的(确定的吨位),砂型能够产生, 而厂里备用砂子的数量却不足以满足铸机的砂型生产率。也就是说, 铸机比起铸造车间所能提供的备用砂子的数量来,能够生产更多的砂 型。

当铸造过程完成并毁掉铸模后,就必须处理砂子,以便清除混杂 物,这就牵涉到移动并搬运上述砂子,并确保对其进行处理,而所要 处理的砂子,是耗费资金与时间的。

本发明提出的一些对湿砂型模腔的改进措施,以完全令人满意的 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上述改进措施包括使模腔的容量可变,使它 适合欲获得的每种砂型的要求,尤其是减小该模腔的理论上的及最大 的尺寸。

为了这个目的及以更特殊的方式,模腔的先前被固定的各面壁, 如今被制成活动的,特别是根据一些对应的板子而形成,每这样的 板子均安装在一个板子支架上,并伴以液压缸用以使板子从该支架上 移动,还伴以一些通常安装在支承件上的导向件,这些导向件确保各 块板子以封闭的及敞开的移动而完善地位移。

显然,这样做还需要改变那两面传统的活动壁,从而使每面这样 的壁被限定为模板,它具有与要获得的砂型相适合的宽度,该宽度可 在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间变动,该最大尺寸与制模腔中预知的最大 尺寸对应,而该最小尺寸则由板子支架的宽度所限定,模板最好是被 螺栓固定在该支架上,对于相关的模板而言,上述板子支架也是被紧 固的,最好是借助于气动夹具而被紧固在板子上,该板子在一种情况 下被固定在气动压紧缸上,在另一种情况下则被固定在被铰接且可位 移的臂上,该臂允许制模腔敞开。

为了完成叙述性的说明,且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 与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相一致,作为上述叙述性说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图示及非限定性的方式,随附了一套图纸,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与包含6个工序的示意图相一致,显示常规类型的湿砂型模 腔的整个循环过程,该过程正如本发明的背景导言中所述那样;

图2显示实施本发明的改进措施的那种制模腔的横截剖面;

图3以平面图显示上一图中所示同样制模腔的一个细部,它适当 地定位得便于获得最大尺寸的砂型;

图4显示与上一图相似的情景,但与便于获得最小尺寸砂型的模 腔的位置相对应;

图5最终显示的是徒手画的各个砂型对齐的透视图,每个砂型均 用于获得相等的铸模,这些砂型中,有一半是用常规的铸机获得的, 另一半则是用配备了实施本发明改进措施的模腔的铸机而获得的。

现在以图1中各个不同工序所示的基本的常规模腔来说明本发 明,在该图中,上述制模腔被给予标号(1),且在该模腔中具有上壁 (2)、下壁(5)、两面在图中未显示的侧壁以及两面活动壁,在上壁 中形成一个口(3)用以将砂子从相应的装料斗(4)中排放出来,那 两面活动壁中有一面活动壁(6)与对应的压紧及排放活塞相连接,另 一面活动壁(8)则与一只铰接臂(9)相连接,同时,该臂可纵向位 移得使上述活动壁(8)能与活动壁(6)分开并最终可朝上旋转,如 在第三工序中所见的那样,以便允许砂型(10)排放,本发明的改进 措施包括使图1中未显示的上述侧壁也可活动,以便与每种类型的砂 型(10)的要求相一致地改变模腔(1)的容量。

更具体地说,每面这种侧壁均具有以板子(11)为根据的结构, 该板子构成了侧壁本身,它安装在板子支架(12)上,该支架连接着 一些导向件(13),当这些导向件被液压缸(15)操作时,它们允许支 架横向位移到一个固定的支承件(14)上,以此方式,上述板子(11) 就能处于图2中实线所示的最大分离位置上,或处于同一图纸中点划 线所示的与最大近似值受限分离的有间隔的任何居中位置上。这两个 受限位置,在图3与图4的平面图中也有显示。

此外,在这些板子或侧壁(11)之间,滑动着一个板子支架(16), 该支架被如通常的做法那样用螺栓紧固,板子(17)带有对应的木模 (18-18’),且这个组件最好是借助于一些液压夹具(19)而被紧固在 一块板子(20)上,此板子则连接着液压缸的杆(7),其连接方式依 赖于在每种情况下所采用的木模(18-18’)的类型而定,且在同一块 板子(20)上,还有一些不同的支架(16),这些支架安装得带有与它 们对应的模板(17-17’、18-18’),如图3与图4的例子所示那样。

显然,对于与铰接臂相连接的另一面活动壁而言,也重复相似的 结构。

以此方式,所达到的一个效果如图5所示那样,就便于获得确定 的铸模,该铸模的尺寸允许采用尺寸相当小的砂型,也就是说,使参 与制模的砂子,其数量比起常规模腔所必须的,以及比起图5中左手 上方以标号(10’)所显示的砂型所用的,要少得多。 从所述构造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本发明的改进措施,不仅使所消耗 的砂子大为减少以便获得砂型,而且提供了采用较小尺寸的铸机所用 不同木模的工具的可能性、通过对木模表面分布的独特选择而设计新 型工具的灵活性,以及在有限的砂子储备量的情况下优化加工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