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

申请号 CN201080004649.0 申请日 2010-02-05 公开(公告)号 CN102281970B 公开(公告)日 2013-04-24
申请人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横前知志; 井上和美; 大野泰嗣;
摘要 本 发明 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该设备能够将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从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上的第一容器(1)中翻转并转移至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4)上的第二容器(3)。该设备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2、4)之间且沿其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旋 转轴 (9、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 旋转轴 (9、10)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独立地顺 时针 和逆时针旋转,并且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0)的旋转中心彼此重合;用于旋转第一旋转轴(9)的第一驱动装置(11);用于旋转第二旋转轴(10)的第二驱动装置(12);第一旋转构件(13),其自第一旋转轴(9)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一旋转轴(9),该轴(9)能够在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旋转;第二旋转构件(14),其自第二旋转轴(10)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二旋转轴(10),该轴(10)能够在第二输送装置(4)和第一输送装置(2)之间旋转,并且能够通过将物体经由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3)夹在第一旋转构件(13)与第二旋转构件(14)之间而将物体从第一输送装置(2)旋转并转移至第二输送装置(4);用于将第一容器(1)夹紧至第一旋转构件(13)的第一夹紧装置(21);以及用于将第二容器(3)夹紧至第二旋转构件(14)的第二夹紧装置(28)。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物体从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上的多个第一容器中翻转并转移至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多个第二容器的设备,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容器平地布置成一行、且以对应于所述第一容器的长度的步距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间歇地输送,并且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每一个具有深的箱形形状且容纳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容器水平地布置成一行、且以对应于所述第二容器的长度的步距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间歇地输送,并且所述第二容器中的每一个具有浅的箱形形状且能够容纳所述物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布置成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以预定的距离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平行,
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并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独立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中心彼此重合,
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
用于使所述第二旋转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
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自所述第一旋转轴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自所述第二旋转轴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轴,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一位置之间旋转,并且能够通过将所述物体经由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夹在一起而将所述物体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旋转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上的、用于将所述第一容器夹紧至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第一夹紧装置,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用于将所述第二容器夹紧至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第二夹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翻转并转移物体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多个载物架导轨,所述载物架支撑在所述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翻转并转移物体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带有凸缘的滚筒式输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翻转并转移物体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度的检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翻转并转移物体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具有调节器,用于当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彼此靠近时调节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的距离。

说明书全文

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具体地,其进一步涉及用于将物体从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上的多个第一容器中翻转并移至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多个第二容器的设备,
[0002] 其中,多个第一容器平地布置成一行且以对应于第一容器的长度的步距沿第一输送装置间歇地输送,并且第一容器中的每一个具有深的箱形形状且容纳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0003] 其中,多个第二容器水平地布置成一行且以对应于所述第二容器的长度的步距沿第二输送装置间歇地输送,并且第二容器中的每一个具有浅的箱形形状且能够容纳该物体,并且
[0004] 其中,第二输送装置布置成与第一输送装置以预定的距离间隔开且平行于第一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5] 用于通过翻转前一工序所用容器而将工件从前一工序所用容器中转移至下一工序所用容器中的方法和设备是周知的。(参见专利文献1。具体地,参见图1、2、7、8和9)[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告号No.2009-214125

发明内容

[0007] 当通过上面段落中所介绍的方法或设备转移工件、以防止工件从下一工序所用容器的边缘伸出时,需要将适当地间隔开的容器用作下一工序所用容器。因此,用于安装设备的空间趋于增大。此外,即使将适当地间隔开的容器用作下一工序所用容器,仍存在如下问题:即,工件可能从下一工序所用容器的边缘伸出。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该问题。即,本发明旨在以工件不从下一工序所用容器的边缘伸出的方式转移工件,即使将用于工件的空间很小的容器用于下一工序时也是如此。
[0009] 为了克服该问题,本发明的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具有如下构造:
[0010] 用于将物体从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第一容器中翻转并转移至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的第二容器的设备,
[0011] 其中,多个第一容器水平地布置成一行、且以对应于第一容器的长度的步距沿第一输送装置间歇性地输送,并且第一容器中的每一个具有深的箱形形状且容纳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0012] 其中,多个第二容器水平地布置成一行、且以对应于第二容器的长度的步距沿第二输送装置间歇性地输送,并且第二容器中的每一个具有浅的箱形形状且能够容纳该物体,并且
[0013] 其中,第二输送装置布置成与第一输送装置以预定的距离间隔开且与第一输送装置平行,
[0014] 该设备包括:
[0015] 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并沿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能够在竖直平面中独立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并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中心彼此重合,[0016] 用于使第一旋转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0017] 用于使第二旋转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0018] 第一旋转构件,第一旋转构件自第一旋转轴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一旋转轴,其中第一旋转构件能够在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一位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0019] 第二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自第二旋转轴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二旋转轴,其中第二旋转构件能够在第二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二位置与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一位置之间旋转,并且能够通过将物体经由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夹在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之间而将物体从第一输送装置旋转并转移至第二输送装置,
[0020] 用于将第一容器夹紧至第一旋转构件的第一夹紧装置,其中,第一夹紧装置设置在第一旋转构件上,以及
[0021] 用于将第二容器夹紧至第二旋转构件的第二夹紧装置,其中,第二夹紧装置设置在第二旋转构件上。
[0022] 对于具有在上面的段落中介绍的那些技术特征的设备,首先,通过借助第一夹紧装置夹紧第一容器——该第一容器容纳有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且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上——而将第一容器固定于第一旋转构件。
[0023] 同时,通过借助第二夹紧装置夹紧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的第二容器而将第二容器固定于第二旋转构件。
[0024] 接下来,通过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将第二旋转构件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而将设置在第一容器上的物体夹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
[0025] 接下来,在物体夹在第一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同时,通过沿顺时针方向驱动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而将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
[0026] 将第二容器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通过沿逆时针方向驱动第一驱动装置而使第一容器返回至第一位置。
[0027] 接下来,分别将第一和第二夹紧装置从第一和第二容器释放。
[0028] 通过这些操作,能够将设置在第一容器中的物体转移至第二容器。
[0029] 本发明具有显著的优点。即,能够将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从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第一容器翻转并转移至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的第二容器。附图说明
[0030]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1] 图2示出了图1的右侧的局部剖视图。
[0032] 图3示出了沿线A-A截取的图2的剖视图。
[0033] 图4示出了沿线B-B截取的图2的剖视图。
[0034] 图5示出了沿线C-C截取的图2的剖视图。
[0035] 图6示出了沿线D-D截取的图2的剖视图。
[0036] 图7示出了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0037] 图8示出了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以介绍其操作。
[0038] 图9示出了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另一示意图,以介绍其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基于图1-9,下文将详细地介绍铸造设备的用于冷却模具的生产线的实施方式,其中该铸造设备使用了本发明的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
[0040] 如图1所示,用于冷却模具的生产线包括:
[0041] 第一输送装置2,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用于以对应于第一容器1的长度的间隔间歇地输送多个第一容器1、1,其中,多个第一容器1、1水平地布置成一行,并且,其中,第一容器1、1中的每一个具有深的箱形形状并且容纳有一对上和下无箱模具(上模和下模)作为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所述一对上和下无箱模具中已经倾倒有熔融金属。
[0042] 第二输送装置4,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用于以对应于第二容器3的长度的间隔间歇地输送多个第二容器3、3,其中,第二输送装置4与第一输送装置2间隔开预定距离且与第一输送装置2平行,并且其中第二容器3、3中的每一个具有浅的箱形形状且能够容纳上模和下模,以及
[0043] 用于将布置在第一容器1上的上模和下模转移至第二容器3的设备5,其中,该设备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
[0044] 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
[0045] 导轨7,该导轨7以具有预定长度的间隔20设置在基座6上、并且布置在与用于转移上模和下模的设备5相对的位置处,其中,在间隔20中没有布置导轨,以及[0046] 设置在导轨7上的多个载物架8、8,其中,该多个载物架8、8能够在导轨7上自由移动。(参见图2和4)
[0047] 此外,第二输送装置4包括带有凸缘的滚筒式输送器26,该带有凸缘的滚筒式输送器26以具有预定长度的间隔25设置在基座6上、并且布置在与用于转移上模和下模的设备5相对的位置处,其中,在间隔25中没有布置输送器26的滚筒。(参见图2和5)[0048] 如图1-3中所示,用于转移上模和下模的设备5包括:
[0049] 第一旋转轴9和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一旋转轴9和第二旋转轴1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2、4之间且沿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2、4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9、10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独立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并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9、10的旋转中心彼此重合。
[0050] 第一驱动达11,所述第一驱动马达11具有减速器以使第一旋转轴9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作为第一驱动装置,
[0051] 第二驱动马达12,所述第二驱动马达12具有减速器以使第二旋转轴10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作为第二驱动装置,
[0052] 第一旋转构件13,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3自第一旋转轴9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一旋转轴9,其中,第一旋转构件13能够在第一输送装置2上方的第一位置和第二输送装置4上方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0053] 第二旋转构件14,所述第二旋转构件14自第二旋转轴10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二旋转轴10,其中,第二旋转构件14能够在第二输送装置4上方的第二位置和第一输送装置2上方的第一位置之间旋转,并且,能够通过将上模和下模经由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3夹在第一旋转构件13和第二旋转构件14之间而将上模和下模从第一输送装置2旋转并转移至第二输送装置4。
[0054] 如图3所示,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9、10经由多个轴承15、15可旋转地固定于基座6。
[0055] 此外,如图3所示,均具有减速器的第一和第二驱动马达11、12都安装在基座6上。它们的输出轴经由联轴器16、17连接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9、10的对应端部。
[0056] 如图2所示,第一旋转构件13具有翻转的L形构造并且包括导轨18,载物架8能够在导轨18上移动。如图4所示,导轨18能够插入到导轨7的间隔20中并且能够从导轨7的间隔20中移除。此外,在如图2所示的状态下,导轨18的上表面的高度与导轨7的上表面高度重合。
[0057] 在如图2所示的状态下,第一旋转构件13由止挡件19、19支撑定位第一旋转构件13,该止挡件19、19设置在基座6上。此外,第一旋转构件13包括多个第一夹紧装置21、21以便将第一容器1和载物架8夹紧于第一旋转构件13。
[0058] 多个检测开关23、23通过环形板22设置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9、10,该开关23、23呈放射状地布置在环形板22上,从而使得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9、10对应于它们的中心。通过由多个检测开关23、23检测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13、14的度,能够控制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13、14的旋转速度。
[0059] 如图2和6所示,第二旋转构件14具有L形构造且包括多个带有凸缘的滚筒,第二容器3能够在所述带有凸缘的滚筒上移动。该多个带有凸缘的滚筒24、24能够插入到带有凸缘的滚筒式输送器26的间隔25中并且能够从带有凸缘的滚筒式输送器26中移除。此外,在如图2所示的状态下,带有凸缘的滚筒24、24的用于移动第二容器3的高度与带有凸缘的滚筒式输送器26的重合。
[0060] 在如图2所示的状态下,第二旋转构件14由止挡件27、27支撑以定位第二旋转构件14,该止挡件27、27设置在基座6上。此外,第二旋转构件14包括多个第二夹紧装置28、28以便将第二容器3夹紧于第二旋转构件14。
[0061] 如图7所示,用于调节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13、14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器29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13、14的邻近部分。调节器29由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13、14上的一对突出部30、31和拧在突出部31上的调节螺栓32组成。通过使调节螺栓32的头部接触突出部30,能够控制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13、14之间的距离。
[0062] 下文中,介绍了用于转移上模和下模的设备5的操作。
[0063] 如图8(a)所示,第一容器1和载物架8由第一夹紧装置21、21夹紧并且固定于第一旋转构件13,其中第一容器1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上且容纳上模和下模。同时,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4上的第二容器3由第二夹紧装置28、28夹紧并且固定于第二旋转构件14。
[0064] 接下来,如图8(b)所示,通过使具有减速器的第二驱动马达1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将第二旋转构件14旋转至第一输送装置2上方的第一位置,然后将设置在第一容器1上的上模和下模夹在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3之间。
[0065] 然后,如图8(c)所示,当上模和下模由第一和第二容器1、3夹住时,通过使均具有减速器的第一和第二驱动马达11、1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将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13、14顺时针旋转至第二输送装置4上方的第二位置。
[0066] 如图8(d)所示,在第二容器3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4上方的第二位置之后,通过使具有减速器的第一驱动马达1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将第一旋转构件13旋转至第一输送装置2上方的第一位置。因此,第一容器1返回至初始位置。
[0067] 通过上面段落中介绍的这些操作,能够将布置在第一容器1上的上模和下模转移至第二容器3上。
[0068] 除了如基于图8(a)-8(d)介绍的将上模和下模翻转180度并将其转移的步骤之外,能够应用由图9(a)-9(f)介绍的下列步骤。当用于间歇地输送第一输送器1的定时与间歇地输送第二输送器3的定时不同时,基于图9(a)-9(f)的步骤比基于图8(a)-8(d)的步骤更加高效。
[0069] 即:对于基于图8(a)-8(d)的步骤来说,当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2、4还未完成分别输送第一和第二容器1、3时,并且当第一和第二容器1、3未停止时,不能够旋转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2、4。
[0070] 然而,对于如基于图8(a)-8(d)介绍的用于翻转和转移上模和下模的步骤来说,当第一输送装置2输送第一容器1时,能够将第二输送装置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9(b)所示的位置从而能够等候下一操作。此外,当第二旋转构件1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9(e)所示的位置之后,如果释放第二夹紧装置28、28,则能够在第一旋转构件1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二输送装置4输送第二容器3。
[0071] 附图标记说明
[0072] 2 第一输送装置
[0073] 4 第二输送装置
[0074] 9 第一旋转轴
[0075] 10 第二旋转轴
[0076] 11 具有减速器的第一驱动马达
[0077] 12 具有减速器的第二驱动马达
[0078] 13 第一旋转构件
[0079] 14 第二旋转构件
[0080] 21 第一夹紧装置
[0081] 28 第二夹紧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