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网状金属垫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带状网材料

申请号 CN201180043401.X 申请日 2011-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3209781B 公开(公告)日 2016-01-20
申请人 哈坎诺卡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K-H.施塔尔;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用于由金属带材料制造网状金属垫的方法,为此,首先通过刻槽辊给带材料配备彼此平行运行的刻槽(2)用于形成金属芯线(1)。刻槽(2)在此取决于原料地被实施得如此深,使得尽可能不构造剪断切口。刻槽(2)以至少一种方式由未被刻槽的区域这样地被中断,使得它们稍后形成网络 节点 (4),其中这些未被刻槽的区域在各自刻槽(2)中的互相间距确定稍后的可能的网孔宽度。网络节点(4)在分别相邻的刻槽(2)中被错开大约一半的网络节点间距。然后,这样成形的带经受 挤压 过程,在挤压过程中连接到刻槽 基础 上的、还将金属芯线(1)相互连接的接片(3)这样地遭受围绕其纵轴的多重弯曲 变形 ,使得通过疲劳断裂形成断口。这些断口导致在接片(3)的区域中金属芯线(1)的完全分离,而在网络节点(4)处不形成断口。最后带材料遭受作用在其两个边缘侧的金属芯线(1)上的横向拉 力 ,由此实现芯线带(5)向网状结构的扩展的变形。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设备,以及这样制造的金属垫。
权利要求

1.用于由金属带材料制造网状金属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刻槽辊给带材料配备彼此平行运行的刻槽(2)用于形成金属芯线(1),其中刻槽(2)取决于原料地被实施得如此深,使得尽可能不构造剪断切口,并且其中刻槽(2)以至少一种方式由未被刻槽的区域被中断,使得它们稍后形成网络节点(4),其中所述未被刻槽的区域在各自的刻槽(2)中的互相间距确定稍后的网孔宽度,其中网络节点(4)在分别相邻的刻槽(2)中被错开大约一半的网络节点间距,然后使这样成形的带经受挤压过程,在所述挤压过程中连接到刻槽基础上的、还将金属芯线(1)相互连接的接片(3)遭受围绕其纵轴的多重弯曲变形,使得通过疲劳断裂形成断口,这些断口导致在接片(3)的区域中金属芯线(1)的完全分离,而在网络节点(4)处不形成断口,并且最后使这样形成的芯线带遭受作用在其两个边缘侧的金属芯线(1)上的横向拉,由此实现芯线带(5)向网状结构的扩展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芯线(1)的数量是偶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节点(4)的在刻槽(2)的纵向上测量的长度对应于带材料的厚度的两至四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刻槽(2)由大量刻槽区段(6)构成,其中位于刻槽区段(6)之间的、未被刻槽的区域在金属芯线(1)的分离之后构成固定突出部形式的锚鼻(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刻槽区段(6)之间的、未被刻槽的区域被划痕用于稍后在刻槽(2)的纵向上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材料在两个表面上配备有彼此对应的刻槽(2)或者刻槽区段以便形成网络节点(4)和锚鼻(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挤压过程时如此地选择弯曲运动的数量和弯曲度,使得接片(3)和锚接片彼此分离,但是网络节点(4)仍不被划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节点(4)配备有在刻槽(2)的纵向上伸展的槽形凹处(9)。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刻槽的芯线带(5)穿过分离辊单元,在该分离辊单元中确保除了在网络节点(4)的区域中之外金属芯线(1)的完全分离。
10.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的设备,该设备具有用于对金属带材料进行刻槽的装置,此外,具有用于对未被刻槽的、沿着刻槽(2)分布地布置的用于在刻槽(2)内部的构成稍后的锚鼻(8)的区域的锚接片进行划痕的装置,此外具有将金属芯线(1)分别相互沿着其使它们相连接的接片(3)弯曲变形的挤压辊装置,另外具有用于在刻槽(2)和锚接片的区域中将金属芯线(1)完全分离的分离辊单元,并且具有用于将带材料或者芯线带(5)展平或者展开成网状金属垫的展宽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用于制造带状网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材料利用两个在其之间对带材料进行刻槽的、在此形成由网络节点(4)所限制的长度的金属芯线(1)以及形成锚接片的刻槽辊来刻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展宽装置被配备有被牵引的驱动元件(10),这些驱动元件围绕布置在芯线带(5)的两侧上的、在芯线带(5)的输送方向上V形敞开的导轨(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导轨(11)开始处设置压入单元(12),所述压入单元在带材料的两个边缘处分别相对于相应的网络节点(4)中心地将驱动元件(10)压入到边缘侧的和与其相邻的金属芯线(1)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定位装置,用于在芯线带(5)两侧将驱动元件(10)相对网络节点(4)中心地压入分别外部的刻槽(2)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导轨(11)之后设置用于网材料的由输送辊(13)构成的拉伸装置。
17.按照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方法和/或利用按照权利要求10至16之一的设备制造的带状网材料,其由金属芯线(1)组成,所述金属芯线分别在端侧被连接到网络节点(4)上,其中分别四个金属芯线(1)结束于每个网络节点(4),并且其中金属芯线(1)和网络节点由带材料形成,从所述带材料通过刻槽轧制并且接着相互分离来释放金属芯线并且通过侧向展开来成型为网络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状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网材料是网状金属垫。

说明书全文

用于制造网状金属垫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带状网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由金属带材料制造网状金属垫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设备以及按照该方法制造的网状金属垫。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制造这样的金属垫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不同的方法;这样金属网通常由线以非常不同的形式编织。这通常适于相对细的线,如所述线例如被用于滤网。但是由网孔线构成的栅栏也以类似的方式被制造。而如果线横截面太大,使得不再能够被编织,那么棒例如成直地相互被放置并且彼此焊接。通过这种方式,例如制造用于建筑行业的铠装垫。

发明内容

[0003] 然而单个线或棒的使用由于工作技术上费事的操作而是高成本的,从而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方法,借助该方法能够实现金属网,而无需为此使用已经预制的线或棒。
[0004] 该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首先通过刻槽辊给带材料配备彼此平行运行的刻槽用于形成金属芯线,其中刻槽取决于原料地被实施得如此深,使得尽可能不构造剪断切口,并且其中刻槽以至少一种方式由未被刻槽的区域(这些区域在各自刻槽中的互相间距确定稍后的可能的网孔宽度)这样地被中断,使得它们稍后形成网络节点,其中网络节点在分别相邻的刻槽中被错开大约一半的网络节点间距,然后这样成形的带经受挤压过程,在挤压过程中连接到刻槽基础上的、还将金属芯线相互连接的接片这样地遭受围绕其纵轴的多重弯曲变形,使得通过疲劳断裂形成断口,这些断口导致在接片区域中金属芯线的完全分离,而在网络节点处不形成断口,并且最后这样形成的芯线带遭受作用在其两个边缘侧的金属芯线上的横向拉,由此实现芯线带向网状结构的扩展的变形。
[0005] 通过本发明实现的优点首先基本上在于,在制造这种金属垫时不必以已经预制的并且此外成本高的线或者棒为出发点,而是这里使用带材料作为初始产品。另外的优点在于,形成稍后的金属垫的金属芯线不必与网状结构并合和必要时相互连接,而是它们已经在制造方法中形成整体的单元,从而在通过在刻槽区域中的挤压的分离过程之后,由此将金属芯线互相释放(freistellen),其通过简单的展宽过程形成网状的金属垫。为了构造金属芯线,补充地参考WO 2008/135002,此外参考DE10 2008 034 250 以及DE 10 2009 048751。如也在那里已经描述的,以其为出发点的带材料可以具有非常不同的强度,也即具有比传统结构尤其是明显更高以及也更低的强度。
[0006] 网状结构的网孔宽度在此情况下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按照需求地被调整,由此各个网孔的形状在菱形和矩形之间变化。如果金属垫的主载荷方向处于其纵向上,那么也可以在考虑混凝土混合物的情况下选择较小的网孔宽度。
[0007] 一个扩展方案这样地被看作是有利的并且因此在本发明范围中是优选的,据此金属芯线的数量是偶数的。这尤其确保在稍后的展宽过程时对称的力关系。
[0008] 此外,被证实为有利的是,网络节点的在刻槽的纵向上测量的长度大致对应于带材料厚度的两至四倍。
[0009] 如果每个刻槽由大量刻槽区段构成,则得出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的扩展方案,其中位于刻槽区段之间的、未被刻槽的区域在金属芯线分离之后构成固定突出部形式的锚鼻。这些固定突出部具有与在铠装垫的棒处的沟纹类似的作用,其用于在混凝土中固定。为此合适的是,位于刻槽区段之间的、未被刻槽的区域被划痕用于稍后在刻槽的纵向上分离。
[0010] 即使原则上可能仅仅在一个表面上对带材料进行刻槽,出于不同的原因更适宜的是,带材料在彼此相对应的两个表面上被配备刻槽或者刻槽区段以便形成网络节点和锚鼻,其中锚鼻也可以从带的上侧到下侧错开。
[0011] 为了在稍后展开带材料之前实现金属芯线的最优的分离,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建议,在挤压过程时如此地选择弯曲运动的数量和弯曲角度,使得接片和锚接片彼此分离,但是网络节点仍不被划开。
[0012] 关于在挤压之前锚接片的所需的划痕,适宜的是,网络节点配备有在刻槽纵向上伸展的槽形凹处。根据所使用的金属带材料的特性,可以适宜的是,被刻槽的带材料穿过分离辊单元,在该分离辊单元中确保除了在网络节点的区域中之外金属芯线的完全分离,这使得将带材料成型为网状的金属垫变得容易。
[0013] 在按照设备方面,实现用于实施所描述的方法的设备的任务通过如下方式被解决,该设备首先由用于利用优选两个在带材料之间进行刻槽的、在此形成由网络节点限制的长度的金属芯线的刻槽辊对金属带材料进行刻槽的装置组成,此外,根据需要由用于对未被刻槽的、沿着刻槽分布地布置并且构成锚接片的在刻槽内部的区域进行划痕的装置,此外根据需要由将金属芯线分别相互沿着其相连接的接片弯曲变形的挤压辊装置,另外根据需要由用于在刻槽的区域中将金属芯线完全并且安全地分离的分离辊单元并且最后由用于将带材料或者芯线带展平或者展开成网状金属垫的展宽装置组成,该金属垫可以被按长度截断(abgelängt)或者也可以被卷起。
[0014] 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展宽装置(Breitstreckanordnung)被配备有被牵引的驱动元件,这些驱动元件围绕布置在芯线带的两侧上的、在芯线带的输送方向上V形敞开的导轨
[0015] 为了在芯线带处干预驱动元件,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规定,在导轨开始处设置压入单元,其在芯线带的两个边缘处分别将驱动元件压入到边缘侧的和与其相邻的金属芯线之间。
[0016] 为了进一步实现芯线带的均匀的展平、尤其是对称的结构,设置定位装置用于相对在两侧处于外部的刻槽的网络节点大致在中心地压入驱动元件。
[0017] 关于在展开范围中变化的带进给速度,被证明为有利的是,在导轨后面设置用于网材料的由输送辊构成的拉伸装置。
[0018] 例如用作铠装垫或者铠装网的网材料可以被卷成具有相对高的重量的卷,使得其可以节省位置地被存放或者被输送然后可以在使用地点被拆卷、 被弄直并且被按长度截断。进一步地,展宽装置与绞盘以及剪床一起可输送地被构成,使得铠装垫仅仅就地地、也即在建筑工地按照愿望地可以随时可使用,也即可以被展宽并且被裁剪。在此,铠装垫的宽度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通过改变展平单元的导轨的开口角度来调整。同样,也存在制造大长度的铠装垫的可能性。
[0019] 最后,本发明还涉及按照所描述的方法以及利用同样描述的设备制造的、具有或者不具有锚鼻的网状金属垫,所述金属垫根据本发明由金属芯线组成,这些金属芯线分别在端侧上被连接到网络节点上,其中分别四个金属芯线结束于每个网络节点,并且其中金属芯线和网络节点由带材料形成,由所述带材料通过刻槽轧制并且接着相互分离来释放金属芯线并且通过侧向展开来成型为网络结构。附图说明
[0020]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
[0021] 图1 以俯视图示出带有网络节点和锚接片的经刻槽轧制的芯线带,[0022] 图2 示出在进行了刻槽轧制之后带材料沿着图1的E-E的横截面,[0023] 图3 示出了通过按照图1的对象、但是在网络节点的区域中沿着图1的F-F的横截面,
[0024] 图4 相应于图3地示出了用于检验金属芯线在刻槽和网络节点的区域中的完全分离的轧制轮廓,
[0025] 图5 示出了展平成网状金属垫的芯线带,
[0026] 图6 以俯视图和侧视图示出了用于展平芯线带的展宽装置,
[0027] 图7 示出了带有锚鼻或者说锚节点的铠装垫的单个金属芯线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在图6中的附图中仅仅部分地示出的设备用于实施如下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由金属带材料制造按照图5的网状金属垫。在此,带材料首先通过刻槽辊被配备有确定稍后的网孔宽度的长度的彼此平行伸展的、在金属芯线1之间构成的刻槽2。然后,金属芯线1经由剩下的接片3仍彼此连接,如这从图2和3所能看出的。该刻槽辊此外具体地在较早的专利申请WO 2008/135002中被描述。
[0029] 但是这里以如下方式进行刻槽轧制,即在两个刻槽2的各自的端部之间保留构成稍后的网络节点4的区域。进一步地,分别在两个相邻的刻槽2中互相错开大约一半刻槽长度地布置网络节点4,使得于是(在稍后的展开之后)得出由图5可见的结构。
[0030] 然后,使带材料经受挤压过程,其中每个接片3这样遭受绕其纵轴的多重弯曲变形,使得在接片3的区域中通过疲劳断裂形成断口,这些断口导致在刻槽2的区域中金属芯线1的分离。该挤压过程也在已经提到的专利申请WO 2008/135002中被描述。
[0031] 最后,这样从带材料中形成的芯线带5遭受按照图1的在Y方向上的拉力,该拉力作用在其两个边缘侧的金属芯线1上,由此实现将芯线带5展宽成型成网状结构,如这从图6中可看出并且导致按照图5的金属垫。
[0032] 关于对称布置,刻槽辊可以被构造为使得金属芯线1的由此形成的数量是偶数。
[0033] 网络节点4的在刻槽2的纵向上测量的长度被选择为使得其大致对应于带材料的厚度的两到4倍,从而其由此具有所要求的强度。
[0034] 为了在金属芯线1处设置固定部,每个刻槽2可以由大量刻槽区段6构成,其中位于刻槽区段6之间的、未被刻槽的区域7构成以锚鼻8为形式的稍后的固定突出部的锚接片。这在图1中通过横向伸展的、仅仅在子区域中表示的线来表明,其中固定突出部处于交叉点的区域中并且具体地可从图7中看出。因为锚接片也必须相互分离以便形成锚鼻8,因此它们在挤压过程之前在锚接片中心借助在图3中仅仅示意性表明的划痕工具14在刻槽2的运行方向上被划痕。
[0035] 此外,带材料在两个表面上配备有彼此对应的刻槽2和网络节点4,如可以从图2和3中看出的。但是锚鼻8的构造可以、但不必对应。
[0036] 挤压过程这样在未被进一步在附图中示出的挤压装置中来执行,使得进行这样数量的弯曲运动并且在此弯曲角度被选择为,使得接片3和锚接片相互分离,而在此情况下不对网络节点4进行划开。为了避免网络节点4与锚接片一起被划痕,网络节点4配备有在刻槽2的纵向上伸展的槽形凹处9,如这在图3中所示的。
[0037] 最后,被刻槽的芯线带5还可以穿过分离辊单元,在分离辊单元中确保除了在网络节点4的区域中之外在被刻槽的区域中和在锚接片的区域中金属芯线1的分离。这在图4中被表明。
[0038] 在图6中进一步示出的展宽装置被配备有驱动元件10,其中所述展宽装置用于将芯线带5或者金属芯线1展平或者展开成网状的金属垫,所述驱动元件10在导轨11上被引导,其中导轨11被布置在芯线带5的两侧并且在拉伸方向上V形地敞开。
[0039] 在导轨11的开始处设置压入单元12,该压入单元将驱动元件10在芯线带5的两个边缘处分别压入到在边缘侧的以及与其相邻的金属芯线1之间以及在中心地压入到相应的网络节点4之间。喂入位置在图1中用x表示。接着,该驱动元件10沿着导轨11运行并且在此导致芯线带5的展开,其中力经由金属芯线1和网络节点4向芯线带5的中心传输并且由此也在那里导致展开。
[0040] 为了实现均匀的并且对称的网络结构,在导轨11的开始处设置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将驱动元件11相对网络节点4大致在中心地压入。
[0041] 因为芯线带有利地在拉伸下被输送穿过伸展装置,因此在导轨12之后设置由输送辊13构成的用于芯线带5的拉伸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