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米粉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483979.1 申请日 2016-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6106746A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申请人 汕头市培芝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胜武;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婴幼儿辅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通过对谷类原料一系列加工过程中的 水 分、 温度 、糊化程度、配料等因素进行控制,使谷类原料的直链 淀粉 和支链淀粉适当糊化;添加乳类原料,并根据婴幼儿身体、年龄条件辅以酶解处理,针对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段、不同消化 力 的婴幼儿生产出来的适宜的产品,并能有效缩短辅食适应期。
权利要求

1.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1):将谷类原料送至浸泡罐,于50-70℃下进行浸泡操作,至谷类原料表面糊化;
将浸泡好的谷类原料料分离,并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40wt%;
步骤(2):将所述的晾干后的谷类原料送至存米罐于温水中保持浸泡状态,将存米罐中所有的谷类原料在15min内粉碎并制成谷物浆完毕;
步骤(3):将谷物浆送至搅拌罐并加入糖类和乳基料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后的材料进行蒸煮、干燥、粉碎处理,得到乳谷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所述的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0~30min,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将表面糊化的谷类原料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40w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谷类原料为全粒米/精白米/全麦/大麦/小麦/小米以任意比例配比而成;
在所述的步骤(1)中,将全粒大米和/或全麦和/或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被分别送至相同或不同的浸泡罐中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1)中,根据原料配比的不同,可选择以下方法的任意一种:
前处理步骤①:将全粒大米和/或全麦按任意比例配比,粉碎至10-30目后,送至浸泡罐于60-70℃下进行浸泡操作15~30min至表面糊化;将浸泡好的全粒大米和/或全麦料水分离,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晾干至水分含量为30~40wt%;
前处理步骤②:将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按任意比例配比,送至浸泡罐于50~60℃下进行浸泡操作10~20min至表面糊化;将浸泡好的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料水分离,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35wt%;
前处理步骤③:将粉碎至20-30目的全粒大米和/或全麦: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按1~3:6~9的质量比进行配比,送至浸泡罐于55~60℃下进行浸泡操作15~20min至表面糊化后;将浸泡好的全粒大米和/或全麦和/或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料水分离,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晾干至水分含量为35~4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所述的步骤(2)中,以30~45℃的水温浸没于存米罐中保持浸泡状态,将存米罐中所有的谷类原料在15min内粉碎,并以谷类原料质量的0.5-1倍的比例添加水制成谷物浆完毕。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3)中,将谷物浆送至搅拌罐时,在添加糖类和乳基料的同时,还添加蛋白酶和/或乳糖酶和/或淀粉酶进行酶促反应;
所述的糖类为果葡糖浆、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以任意比例配比而成,且糖类:
谷物原料的按1~3:5~9的质量比进行调配;
所述的乳基料为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清蛋白按任意比例配比而成,且乳基料:谷物原料按10~13:15~17的质量比进行调配。
7.如权利要求6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3)中,将蒸煮后的谷物浆送至辊筒干燥机,在135-150℃、5.5-6.5Pa、1-
3r/min的条件下干燥10-30min,得到水分含量为5~10wt%的状乳谷粉。
8.如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块状乳谷粉被粉碎至100~200目。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中的粉碎后的乳谷粉和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进行调配;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可选择维生素A、维生素D、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叶酸、泛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添加;
所述的复合矿物质可选择碳酸氢钙葡萄糖酸钙、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焦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添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4)中,将步骤(3)粉碎后的乳谷粉分段加入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并以转速80~150r/min下阶段小样进料混合搅拌8-15min的方式进行调配。

说明书全文

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米粉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辅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婴幼儿辅食是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而研制的以谷物和/或乳原料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主要作为母乳的补充品、代替品,有助于婴幼儿逐步从母乳向常规食品过渡。
[0003] 由于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传统的婴幼儿谷粉,成分以淀粉为主,通过粉碎形成所需粒度的原料,蒸煮后膨化制成米粉,由于热膨化的工序,使得食用该品的婴幼儿容易上火,影响身体发育;由于缺乏营养素,传统米谷粉往往选择添加各种营养强化剂。但由于仅由人工添加营养强化剂的方式,难免会造成因原辅料复配单一而出现产品营养结构不够全面、平衡的弊端;另外,由于谷粉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谷粉加工过程中分控制、温度控制、糊化程度等因素,容易导致实际生产出的产品有出现淀粉过度老化,或熟化程度不足现象的出现,对于消化道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婴幼儿而言,前者不利于消化,而后者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辅食过渡期延长,均不利于婴幼儿自母乳向常规食品的过渡。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通过对谷类原料一系列加工过程中的水分、温度、糊化程度、配料等因素进行控制,使谷类原料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适当糊化;添加乳类原料,并根据婴幼儿身体、年龄条件辅以酶解处理,针对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段、不同消化的婴幼儿生产出来的适宜的产品,并能有效缩短辅食适应期。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施:一种湿法生产婴幼儿乳谷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1):将谷类原料送至浸泡罐,于50-70℃下进行浸泡操作,至谷类原料表面糊化;
将浸泡好的谷类原料料水分离,并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40wt%;
步骤(2):将所述的晾干后的谷类原料送至存米罐于温水中保持浸泡状态,将存米罐中所有的谷类原料在15min内粉碎并制成谷物浆完毕;
步骤(3):将谷物浆送至搅拌罐并加入糖类和乳基料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后的材料进行蒸煮、干燥、粉碎处理,得到乳谷粉。
[0006] 作为步骤(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0~30min,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将表面糊化的谷类原料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40wt%。
[0007] 所述的谷类原料为全粒米/精白米/全麦/大麦/小麦/小米以任意比例配比而成;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步骤(1)中,将全粒大米和/或全麦和/或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被分别送至相同或不同的浸泡罐中进行处理;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根据原料配比的不同,可选择以下方法的任意一种:
①:将全粒大米和/或全麦按任意比例配比,粉碎至10-30目后,送至浸泡罐于60-70℃下进行浸泡操作15~30min至表面糊化;将浸泡好的全粒大米和/或全麦料水分离,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晾干至水分含量为30~40wt%;
②:将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按任意比例配比,送至浸泡罐于50~60℃下进行浸泡操作10~20min至表面糊化;将浸泡好的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料水分离,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35wt%;
③:将粉碎至20-30目的全粒大米和/或全麦: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按
1~3:6~9的质量比进行配比,送至浸泡罐于55~60℃下进行浸泡操作15~20min至表面糊化后;将浸泡好的全粒大米和/或全麦和/或精白米和/或小麦和/或大麦和/或小米料水分离,并在料水分离后10~20min内晾干至水分含量为35~40wt%;
作为步骤(2)的改进,所述的步骤(2)中,以30~45℃的水温浸没于存米罐中保持浸泡状态,将存米罐中所有的谷类原料在15min内粉碎,并以谷类原料质量的0.5-1倍的比例添加水制成谷物浆完毕;
所述的步骤(3)中,将谷物浆送至搅拌罐时,在添加糖类和乳基料的同时,还添加蛋白酶和/或乳糖酶和/或淀粉酶进行酶促反应;
所述的糖类为果葡糖浆、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以任意比例配比而成,且糖类:
谷物原料的按1~3:5~9的质量比进行调配;
所述的乳基料为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清蛋白按任意比例配比而成,且乳基料:谷物原料按10~13:15~17的质量比进行调配。
[0008] 通过合理调配乳基料和谷物原料的比例,并通过酶解处理,能使乳基料和谷物原料中的含有的,不利于消化吸收的过敏性蛋白、乳糖、淀粉被部分分解,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不易因上述成分难以吸收而导致胀气、腹泻、过敏、起疹等一系列辅食过渡不适应现象,最终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现象的发生,更适合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婴幼儿的食用。
[0009] 所述的步骤(3)中,将蒸煮后的谷物浆送至辊筒干燥机,在135-150℃、5.5-6.5Pa、1-3r/min的条件下干燥10-30min,得到水分含量为5~10wt%的状乳谷粉,通过控制块状乳谷粉的水分含量,可在后续粉碎成品后,不易产生结块现象。
[0010] 所述的步骤(3)中,块状乳谷粉被粉碎至100~200目,更有利于本品的可冲调性。
[0011]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中的粉碎后的乳谷粉和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进行调配;所述的复合维生素可选择维生素A、维生素D、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叶酸、泛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添加;
所述的复合矿物质可选择碳酸氢钙葡萄糖酸钙、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焦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添加。
[0012]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需要确保充足供应,对于因营养吸收率低,而导致对于身体发育较为迟缓的婴幼儿而言,需适量补充关键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0013] 进一步的,为确保添加的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的混合效果,所述的步骤(4)中,将步骤(3)粉碎后的乳谷粉分段加入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并以转速80~150r/min下阶段小样进料混合搅拌8-15min的方式进行调配。
[0014]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1)通过控制谷物原料的糊化程度,以及糊化后晾晒的水分含量,并采用富含蛋白质的乳基料,糖类,使制作的婴幼儿乳谷粉老化程度低,冲调性能好,便于婴幼儿的消化吸收;
(2)通过添加蛋白酶、乳糖酶、淀粉酶,可使本品中不易消化的过敏性蛋白、乳糖、淀粉被分解为短肽,基酸,单糖,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同时,短肽、单糖可在淀粉糊化时妨碍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集合,不利于微晶束的形成,干燥制成成品过程中,糊化的淀粉不易老化,相对于未经酶解的产品,本品更易消化吸收;
(3)通过在本品中添加适量的营养补充剂,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有利于身体发育较为迟缓的婴幼儿的消化吸收,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6] 实施例1步骤(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谷物原料以精白米:大麦:小米按4:2:1的比例配制而成,并在50~60℃下浸泡至表面糊化,将浸泡好的谷类原料料水分离,并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
40wt%;
现有的谷物原料浸泡常在65~80℃下充分浸泡,谷物原料被充分糊化后,再进行后续的制浆工艺。由于制浆中,谷物原料被研磨时,谷物浆接触研磨具形成薄层浆液,薄层浆液与温度较低的研磨具接触容易迅速老化,且制浆时间控制过长容易使谷物浆的老化程度进一步上升,作为婴幼儿的辅食,老化程度过高的食品,不利于正处于母乳向常规食品转化期的婴幼儿的消化吸收;
本实施例的谷物原料在该温度下浸泡后,谷物原料中的淀粉与热水接触后,因为热水的渗透作用,使淀粉颗粒分子链发生扩张,谷类原料湿润胀大,由表及里发生糊化现象;且在此温度下,直链淀粉颗粒可部分溶解于热水中,热水形成粘滞的、含有较多直链淀粉与少量支链淀粉的淀粉热粘浆;而该温度下,支链淀粉颗粒由于分支链较多而在热水中难以被溶出,但仍在热水中吸水胀大;由于表面已经糊化的谷类原料自含有淀粉热粘浆中分离后进行晾干时,干燥过程中谷类原料表面带有的淀粉热粘浆先老化,形成淀粉壳层,晾干水分至25~40wt%时,最外层的老化淀粉壳层以及谷类原料表面老化的少量淀粉层,可保护谷物原料内部的部分已糊化的淀粉,降低因水分的快速流失、温度的降低引起淀粉老化的速度;
表面糊化的且保持有热度的谷物原料,由于外层老化淀粉层的阻隔,糊化层的水分逐渐向内部糊化不充分的淀粉层扩散,使内部淀粉层的淀粉颗粒逐渐被糊化;当在10~20min内将谷物原料晾干至水分含量为25~35wt%时,还还能进一步降低谷物原料表面老化淀粉层的老化程度,且较薄的老化淀粉外壳,会因水分向内转移,淀粉溶胀糊化,谷物原料胀大而细微裂痕增多,对于步骤(2)中浸泡过程可更便于水分内渗,使老化淀粉外壳内淀粉的更易浸润;
步骤(2):将所述的晾干后的谷类原料送至存米罐于温水中保持浸泡状态,将存米罐中所有的谷类原料在15min内粉碎并制成谷物浆完毕;温水中的谷物原料被逐步糊化,在
15min被制浆完毕;
步骤(3):将谷物浆送至搅拌罐并加入糖类和乳基料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后的材料进行蒸煮、干燥、粉碎处理,得到乳谷粉。
[0017] 现有技术中将谷物原料糊化后再制浆的方法,不可避免的使谷物浆中的老化淀粉含量偏高,在后续的蒸煮过程当中,老化淀粉无法重新糊化,制得的谷物粉在干燥过程当中,余下的糊化淀粉部分再度老化,老化淀粉含量进一步升高,使得产品的冲调性能、易消化消化程度下降;本方法步骤(2)中谷物浆老化、糊化、未糊化的淀粉均具备,后续加入乳基料、糖类搅拌蒸煮的过程中,未糊化的淀粉继续被糊化,乳基料、糖类中的蛋白质分子、短肽、脂质分子、单糖妨碍了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集合,不利于微晶束的形成,干燥制成成品过程中,糊化的淀粉不易老化,使本品更易消化吸收。
[0018] 实施例2步骤(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谷物原料以全粒大米:全麦按3:1的比例配制而成,均粉碎至10-30目,并将全粒大米在浸泡罐内于60~68℃下浸泡至表面糊化;将全麦在另一浸泡罐内于63~70℃下浸泡至表面糊化,将浸泡好的全粒大米、全麦料水分离后混合,并晾干至水分含量为30~40wt%;
全粒大米、全麦的外层的麸皮、谷胚、糊粉层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但需要进行处理,方可便于婴幼儿吸收,将本品中的全粒大麦、全麦进行粉碎,相对于实施例
1,进一步提升温度,并通过粉碎处理,可软化全粒米的外层,提升胚乳与热水的接触率,可更利于全粒大米、全麦富含淀粉的胚乳部分表面糊化,且处于该温度下,胚乳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能达到良好的溶胀效果;支链淀粉含量的上升,使谷类原料浸泡时形成的淀粉热粘浆粘度相对实施例1更高,形成的老化淀粉外壳相对较厚,故控制晾干的水分含量,以降低老化淀粉的形成程度;
步骤(2):将所述的晾干后的谷类原料送至存米罐,以30~45℃的水温浸没于存米罐中保持浸泡状态,将存米罐中所有的谷类原料在10-15min内粉碎,谷类原料质量的0.5-1倍的比例添加水制成谷物浆完毕;通过添加足量水分、快速制浆的方式,可使本产品制得的谷物浆中老化、糊化、未糊化的淀粉与实施例1比例相近,便于后续乳谷粉的生产;
步骤(3):将谷物浆送至搅拌罐并加入糖类和乳基料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后的材料进行蒸煮,将蒸煮后的谷物浆送至辊筒干燥机,在140-150℃、6-6.5Pa、2r/min的条件下干燥15-20min,得到水分含量为5~10wt%的块状乳谷粉,粉碎后,得到乳谷粉成品。
[0019] 其中,糖类可选择果葡糖浆、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以任意比例配比而成,且糖类:谷物原料的按1~3:5~9的质量比进行调配;乳基料可选择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清蛋白按任意比例配比而成,且乳基料:谷物原料按10~13:15~17的质量比进行调配的方式,营养配比较为均衡;将谷物浆送至搅拌罐时,在添加糖类和乳基料的同时,还添加蛋白酶和/或乳糖酶和/或淀粉酶进行酶促反应,通过酶解处理本品,可使乳基料、谷物浆、糖类中的过敏性蛋白、乳糖、淀粉被分解,对于消化道正处于发育早期,或消化吸收能力较弱的婴幼儿而言,通过酶解得到的产品更适合于食用。
[0020] 实施例3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