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片状多孔化钴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815684.X 2016-09-09 CN106430226A 2017-02-22 冉松林; 魏雅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多孔化钴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粉体为结晶态CoB,Co2B,Co3B及Co4B中的一种或混合物,由平均厚度20nm的纳米片组成,所述纳米片交错连接形成开放式的多孔结构。该粉体具体制备步骤包括:将微米级金属钴粉、无定形硼粉和金属氯化物粉体混合;将上述混合粉体放入刚玉坩埚中,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900℃以上,保温0.5~2h后自然冷却;将所得产物用浸泡,过滤,清洗,干燥即得到片状多孔硼化钴粉体。本发明所得到的硼化钴粉体为结晶态,并具有片状多孔结构,既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材料,又是一种具有潜的无机功能材料。
22 化合物半导体及其用途 CN201280023009.3 2012-05-11 CN103534200B 2017-02-08 朴哲凞; 金兑训
发明公开了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或用作热电材料的新型化合物半导体及其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半导体可以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InxMyCo4-m-aAmSb12-n-z-bXnTez,其中,在化学式1中,M是选自Ca、Sr、Ba、Ti、V、Cr、Mn、Cu、Zn、Ag、Cd、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中的至少一种;A是选自Fe、Ni、Ru、Rh、Pd、Ir和Pt中的至少一种;X是选自Si、Ga、Ge和Sn中的至少一种;0
23 一种降低碟状胶体多分散性的制备方法 CN201610709340.0 2016-08-23 CN106348270A 2017-01-25 成正东; 陈芳; 陈颖; 林鹏程
发明属于胶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碟状胶体多分散性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碟状胶体多分散性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制备碟状颗粒;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所述碟状颗粒制得碟状胶体;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所述碟状胶体与溶剂混合,配得碟状胶体悬浮液;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碟状胶体悬浮液静置后分层,分为各向同性相和向列相,收集向列相,所得向列相即为多分散性降低的碟状胶体。经实验测定可得,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碟状胶体,多分散性显著降低,颗粒更加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碟状胶体多分散性高,造成碟状胶体体系不稳定、应用受限的技术缺陷
24 一种合成MCM‑22分子筛的方法 CN201610471214.6 2016-06-24 CN106115728A 2016-11-16 王宜慧; 张延风; 李猛; 白璐; 常娜; 南贵珍; 胡登; 曾高峰; 孙予罕; 魏伟; 黄巍; 孙志强; 章清
发明公开了合成分子筛MCM‑2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源、源、源混合获得母液;2)将母液烘干,并研磨成粉末;3)将粉末和水混合,加入模板剂环己亚胺,并老化;4)加入MCM‑22晶种,晶化合成MCM‑22分子筛。本发明采用加入晶种的方法,可以在低水含量和低模板剂含量下,以较短的时间静态合成出结晶度较好,较纯的MCM‑22。本发明中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原料中水和模板剂的含量,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原料成本和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且制得的MCM‑22分子筛晶体尺度均一,粒径小于1μm,产率接近100%,在催化、吸附和分离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
25 铌酸钠粉末、铌酸钠粉末的制造方法、板状颗粒、板状颗粒的制造方法和取向陶瓷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24864.6 2012-05-17 CN103732539B 2016-11-16 渡边隆之; 斋藤宏; 林润平; 熊田伸弘
发明提供含有铌酸钠的取向陶瓷及其原料的制造方法。具体地,提供铌酸钠粉末,包括具有0.1μm‑100μm的平均边长的立方形铌酸钠颗粒,该立方体的至少一面包括假立方表示法中的(100)面,其中该铌酸钠粉末具有矿单相结构。
26 一种Nu‑6(1)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CN201610471589.2 2016-06-24 CN106082258A 2016-11-09 王宜慧; 张延风; 李猛; 白璐; 常娜; 南贵珍; 胡登; 曾高峰; 孙予罕; 魏伟; 黄巍; 孙志强; 章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分子筛Nu‑6(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母液:模板剂和乙醇混合得到A溶液;源、源和混合得到B溶液;源、水和有调节pH值作用的酸混合得到C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B溶液,再向A和B混合溶液中滴加C溶液,老化,加入晶种获得母液;2)将步骤1)的母液烘干,并研磨成粉末;3)粉末与水混合,晶化合成Nu‑6(1)分子筛。本发明技术方案极大的降低了原料中水和模板剂的含量,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原料成本和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27 一种柱状磁性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309729.6 2016-05-11 CN105923617A 2016-09-07 左开慧; 曾宇平; 夏咏锋; 姚冬旭; 尹金伟; 梁汉琴
发明涉及一种柱状磁性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柱状磁性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掺杂有顺磁性金属离子,且通过在强磁场的氛围下热反应制得或在强磁场氛围下经化学沉淀法处理制得,所述顺磁性金属离子的掺杂摩尔百分比为0.5~10mol%,所述柱状磁性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的长度为50~150 nm,宽度为10~40 nm,且长径比为2~1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强磁场诱导掺杂的顺磁性金属产生磁性,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8 片状的介孔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05123.3 2012-01-11 CN103298739B 2016-08-24 堂下和宏; 古市敏隆; 下川幸正
发明提供一种厚度为0.1μm~3μm、单层且具有片状的形状、平均细孔直径为10nm以上的介孔颗粒。该颗粒可通过如下的制造方法得到:将含有金属化物胶体颗粒作为分散质的、以作为分散介质且pH为7以上的金属氧化物溶胶供给至含溶剂的液体中,该溶剂在20℃下的相对介电常数为30以下(质子性溶剂)或40以下(非质子性溶剂)且与水混溶,在该液体中生成金属氧化物胶体颗粒的片状凝聚体,通过干燥、加热等对该凝聚体进行处理以制成对水不溶的片状颗粒。
29 一种不同形貌自组装Cu2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63670.4 2016-03-22 CN105819490A 2016-08-03 段军飞; 陈召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形貌自组装Cu2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联苯硫醇、缚酸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氯化亚,于10~30℃反应2~6h;(2)Cu2S前驱体制备;(3)不同形貌自组装Cu2S纳米材料制备。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合成工艺,首先合成出呈高有序层状结构的Cu2S前驱体,然后利用前驱体在不同条件下层状结构解离程度的差异性,从而制备出不同形貌自组装Cu2S纳米材料。该制备方法相较现有Cu2S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能够更好地对产品形貌进行控制,所得产品分散性好,在太阳能锂离子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0 一种二维纳米片氮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09416.6 2016-02-26 CN105800571A 2016-07-27 魏晓; 孟杰; 李吉学; 张泽
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本低廉,过程易于控制的二维纳米片氮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粉末加热到500℃~600℃并保温2~8h,然后冷却,得到固体状黄色g?C3N4,之后制成粉末,得到黄色粉末;2)将黄色粉末加入乙醇胺,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悬浊液,将均匀悬浊液在50℃~200℃保温2~8h,之后冷却,得到反应产物,反应产物经后处理得到二维纳米片碳氮材料。本发明采用热解法和溶剂热法,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易于控制,产物合成产量高,工艺相对简单。
31 锌-镁抗腐蚀颜料、抗腐蚀油漆和制备所述抗腐蚀颜料的方法 CN201380047704.8 2013-08-20 CN104812848B 2016-07-06 M·鲁普雷希特; C·沃尔夫鲁姆; D·普法马特尔; S·胡布纳; L·康斯坦丁; G·德塞勒斯; T·福伊特; H·哈夫纳
发明涉及片型锌-镁颜料,其中片型锌-镁颜料包含40.8-67.8摩尔%锌,32.2-59.2摩尔%镁和0-7摩尔%的Mn、Li、Be、Y、Sn、Al、Ti、Fe、Cu及其混合物,百分数相对于元素Zn、Mg、Mn、Be、Y、Li、Sn、Al、Ti、Fe和Cu的总摩尔量,其中摩尔百分数合计达100摩尔%,且颜料的平均厚度h50为小于1μm。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这些颜料的用途和制备。
32 类黑色光泽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80059519.5 2014-10-28 CN105705589A 2016-06-22 许东珉; 郑在一; 姜光中; 崔丙祺; 林光水; 长吉玩; 张健翼
发明涉及类黑色光泽颜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将七硫酸亚铁作为原材料,利用水热合成法无烧结地制备高产率的氧化铁类黑色光泽颜料的制备方法,上述氧化铁类黑色光泽颜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稀释液的步骤;形成碎片基质悬浮液的步骤;在基质悬浮液中滴定水溶性无机盐溶液,混合上述七水合硫酸亚铁稀释液,向碎片基质的表面覆盖氧化物层的步骤。
33 与碳酸镁的混合固相制得的矿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380019157.2 2013-03-22 CN104302594B 2016-06-22 M·洛戈洛克斯; R·S·加特纳; M·佩勒莱特; T·肖邦
一种由和碳酸镁的混合固相制备的矿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由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混合固相制成的矿物组合物,其由结晶含钙部分和板状形式的结晶含镁部分形成,含钙部分的晶体和含镁部分的晶体以复合聚集体的形式聚集,所述聚集体本身是至少部分团聚的,所述含钙部分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碳酸盐:方解石、文石及其混合物,所述含镁部分包含板状形式的菱镁矿,按照标准EN459.2所测量,所述混合固相的堆积密度小于或等于250kg/m3并大于或等于80kg/m3。
34 一种片状单晶α-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610009854.5 2016-01-06 CN105645445A 2016-06-08 张力; 唐春梅; 王明清; 李相东; 杜鹏飞; 肖逸菲; 黄孝龙; 张玲
发明涉及一种片状单晶α-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a、以铝的合物或过渡相氧化铝为原料,加入熔盐,混合,研磨;b、向a步骤研磨后的物料中加入氟化物,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c、将混合物料,以1~20℃/min升温速率在700~1200℃下煅烧0.5~4h,冷却至室温;d、将c步骤冷却后得到的物料用60~100℃热水溶解,洗涤,过滤;e、重复d步骤,直至其中熔盐全部被除去,干燥,得到片状单晶α-氧化铝。本发明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制备的α-Al2O3的形貌可控、尺寸均匀、分散性好,可作为导热填料用于高分子材料提高导热系数。
35 一种基于等离子半导体化钼的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1000566.5 2015-12-28 CN105621486A 2016-06-01 王灵芝; 张金龙; 谭贤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兴的具有等离子特性的化钼半导体材料作为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等离子强度和频率的氧化钼纳米片,然后通过温和的煅烧处理移除表面的缺陷态物种(Mo5+, 氧空位)。一系列表征证明,煅烧处理后,形成了核壳结构的MoO3-x@MoO3纳米片,将其应用于SERS检测中,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高灵敏活性,检测极限可达10-7 M,可以贵金属纳米结构媲美。本发明制备出的SERS基底重复好,灵敏度高。
36 一种三化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气敏探测器 CN201610121080.5 2016-03-03 CN105565382A 2016-05-11 李京波; 陈新; 吴福根; 陈颖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化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三氧化钼纳米片制备的气敏探测器。所述三氧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利用的是浴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四水合七钼酸铵溶于去离子水中,之后在水溶液中加入硝酸,然后在水浴锅中反应制备得到三氧化钼纳米片。并且以制备的三氧化钼纳米片为材料制作成水蒸汽气敏探测器件。该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过程简单,技术成熟,设备简单易得,并且器件性能稳定优异,非常有利于商业化推广。三氧化钼基水蒸汽气敏探测器具有很好的对于水蒸汽气氛的响应。
37 锌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CN201480040569.9 2014-07-16 CN105408258A 2016-03-16 阿夫申·塔拉特
发明涉及从包含锌离子、醋酸根离子、和性化合物的反应溶液制备层状碱式醋酸锌(LBZA)的方法,其中,(i)醋酸根是反应溶液中用于锌的仅有的抗衡离子;和/或(ii)碱性化合物是羟烷基胺;和/或(iii)碱性化合物是第一碱性化合物并且反应溶液进一步包含具有比第一碱性化合物更高的pKa的第二碱性化合物。本发明也涉及由LBZA晶体制备ZnO材料的方法,涉及由这类ZnO材料制造电子半导体基部件的方法,以及涉及LBZA晶体和材料本身。
38 一种类滑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201510769789.1 2015-11-11 CN105384148A 2016-03-09 张越; 白雪丽; 赵永祥; 刘茜; 张乘风
发明提供一种类滑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是在两性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以金属盐混合物为前驱物,以氢化钠为沉淀剂,制备得到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的类水滑石,随后将插层类水滑石放入酸溶液中直接获得了类水滑石纳米片。本发明除了利用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及醋酸两种有机物以外,均没有用到其他的有机物且所用到的溶剂均为水相,对环境危害小;反应环境均是常温常压且反应时间较短,操作简单,成本低。
39 鳞片状薄膜细粉末分散液 CN201080037562.3 2010-08-18 CN102498181B 2016-02-24 竹中利夫; 廣田真人
发明提供一种鳞片状薄膜细粉末分散液。即,对鳞片状薄膜细粉末实施使鳞片状薄膜细粉末不容易沉淀的处理,在使用了该鳞片状薄膜细粉末的金属颜料中,鳞片状薄膜细粉末分散在墨中,其结果可以防止喷嘴堵塞,并且可以使得到的印刷物具有丰富的金属光泽。鳞片状薄膜细粉末分散液是通过把金属单质、合金金属化合物粉碎后形成的鳞片状薄膜细粉末含在溶剂中得到的,鳞片状薄膜细粉末的平均长径为0.5μm以上5.0μm以下,最大长径为10μm以下,平均厚度为5nm以上100nm以下,长宽比为20以上。
40 在用于隐形防伪应用的不透明片的周围提供框架或边界 CN200610091187.6 2006-07-05 CN1900178B 2016-01-27 阿尔贝塔·阿哥梯亚
不透明片具有选定的形状和/或其他标记,为物体提供隐形防伪特征,所述不透明片如用于涂料和油墨的颜料或光亮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分包括基础颜料,和与基础颜料的视觉特性相匹配的不透明隐形片。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透明隐形片在载体中以足够浓度与基础颜料混合以避免改变组分的外观。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透明隐形片在透明或着色的清漆基底中混合,所述基底被施加在已有的防伪特征之上。成形的不透明隐形片不易被随机的观察检测到,但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在放大倍数50下轻松观察到。在制造所述片时,提供具有符号或标记的浮雕结构的薄片;一旦将涂层从所述薄片上移走,涂层材料易于沿着框架线断裂,从而产生的片在尺寸上充分地一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