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01 一种检测伏毒素B1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201611001367.0 2016-11-14 CN106706733A 2017-05-24 钱静; 任婵婵; 王成全; 徐丽; 王坤; 李华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伏毒素B1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丝网印刷电极SPCE的预处理;步骤2、活化的FB1核酸适配体溶液的制备;步骤3、金纳米粒子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的制备;步骤4、FB1核酸适配体修饰的AuNPs‑SPCE电极的制备;步骤5、电极表面多余活性位点的封闭。本发明采用金纳米粒子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一方面,大量的金纳米粒子负载在电极表面为免标记阻抗法检测起到信号放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Au‑S键固定更多的巯基化的适配体在电极表面。所提出的FB1的阻抗检测方法具有操作更简便灵活,仪器设备更简单,试剂用量少,检测成本低廉等特点。
402 一种低温下对气敏感的硫化纳米花薄膜 CN201710028622.9 2017-01-16 CN106706719A 2017-05-24 薛庆忠; 熊雅; 丁德恭; 鲁文博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低温检测NH3的硫化纳米花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气敏传感器技术领域。我们将五氯化锡与硫代乙酰胺混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硫化锡纳米花粉末,再通过悬涂法制备成薄膜器件,然后进行气敏测试。在所测温度范围内(室温‑250℃),该样品在150℃下对100ppm NH3的响应值高达11.8,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20/478秒。除此之外,该硫化锡传感器膜还可检测低浓度的NH3(0.5‑100ppm),且对NH3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此传感器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材料膜性能优异,可重复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403 一种纳米球链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041476.3 2017-01-20 CN106698499A 2017-05-24 蒋旭; 胡佳怡
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球链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纳米球链状结构氧化铜,由纳米级的球状颗粒顺次相连而成。本发明纳米球链状结构氧化铜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剂等,也无需加入成型模板等物质,后续洗涤便捷,产品纯度高,可控性强,重复性高,制备成本相对廉价;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未使用任何的有毒有害的有机试剂;所得纳米球链状结构氧化铜的结晶度高达97%,结构单一、大小均匀;所得纳米球链状结构氧化铜的链总长趋向一致,形貌比表面积大,既具备小颗粒的尺寸效应与优良的催化等性能,又兼得一维材料少团簇,易离心洗涤,常温稳定存放的特性,便于循环利用,区别于单纯的一维及二维表面平滑结构。
404 橘子皮合成溶性量子点的方法 CN201611103828.5 2016-12-05 CN106698393A 2017-05-24 黄珊; 肖琦; 杨二利
发明公开了一种橘子皮合成溶性量子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橘子皮前处理;2)按体积比2~5:1混合去离子水与丙三醇,得混合溶液备用;3)将前处理得到的橘子皮加入所述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并置于160℃,反应12h,得棕色溶液;4)过滤所述棕色溶液,得滤液;5)透析所述滤液;6)恒温条件下将透析液蒸发得到水溶性碳量子点。本发明制备出的水溶性碳量子点具有水溶性好、荧光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无污染、无毒的优点,在生物标记、生物传感和荧光探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05 一种新型有机改性多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1611021646.3 2016-11-17 CN106698378A 2017-05-24 贲永光; 于红; 刘雪梅; 邓诗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有机改性多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超声‑微乳液‑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然后在超声条件下,通过丙三醇对其进行有机改性,制备出的新型有机改性多孔纳米材料比表面积高、粒度均匀、分散性好、成本低廉、环境友好,该方法具有简易、快速、节能和可批量生产等优点,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新型有机改性多孔纳米材料吸附溶液中离子实验结果表明,有效去除率可达到99.64%,溶液中Cu2+残余浓度降低到0.777mg/L,低于GB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1mg/L),符合的二级排放标准,可高效脱除工业废水和农村用水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06 一种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制备多种形貌的金属纳米材料的方法 CN201710147132.0 2017-03-13 CN106694898A 2017-05-24 曹亚丽; 王坤; 贾殿赠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单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使用廉价的固体金属盐与固体抗坏血酸经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金属Cu纳米材料。反应过程中通过添加氟化钠、柠檬酸钠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来调节产物的形貌和尺寸。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廉价易得、反应过程简单、低能耗、产率高且绿色环保。本发明所制备的金属纳米材料在光、电、催化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407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安全头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231446.5 2014-05-28 CN105212435B 2017-05-24 谢学焕; 谢孟男; 汪婉雯
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安全头及其制备方法,安全鞋头由多层涂覆有树脂糊的玻璃纤维布压合而成,所述树脂糊与玻璃纤维布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树脂糊30‑45%,玻璃纤维布55‑70%,总和为100%;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树脂糊的配方如下:热固性树脂30‑50%,改性纳米管0.1‑5%,改性丁腈橡胶10‑30%,聚丙烯酸酯5‑25%,预聚合之烷寡聚物1‑5%,高温起始剂0.5‑2%,中温起始剂1‑2%,低收缩剂5‑20%,增稠剂A1‑10%,增稠剂B1‑3%,内脱膜剂2‑5%。本发明纳米复合材料安全鞋头抗压和抗冲击强度强,重量轻,壁厚薄。
408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元件、以及制造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元件的方法 CN201380042590.8 2013-08-09 CN104541158B 2017-05-24 丸山芳弘; 柴山胜己; 伊藤将师; 广畑彻; 龟井宏记
SERS元件(2)具备:基板(21),其具有表面(21a);微细构造部(24),其形成在主面(21a)上,具有多个支柱(27);第1导电体层(31),其以连续覆盖表面(21a)和微细构造部(24)的方式形成在表面(21a)和微细构造部(24)上;以及第2导电体层(32),其以形成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多个间隙(G1,G2)的方式形成在第1导电体(31)上,第1导电体层(31)和第2导电体层(32)由相互相同的材料构成。
409 用于通过转移或通过喷射在固体载体表面上制备有机膜的方法 CN201280013305.5 2012-03-21 CN103429672B 2017-05-24 托马斯·贝特洛; 帕斯卡尔·维尔; 亚历山大·加西亚; 布鲁诺·茹塞尔梅; 塞西尔·博丹
发明涉及用于在固体载体的表面上制备有机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存在以下步骤:(a)通过转移或通过喷射,将包含至少一种可裂解芳基盐的溶液施加于所述表面;(b)使所述溶液经受UV或可见光照射,借此,由所述可裂解芳基盐形成自由基实体并接枝有机膜。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实施这种方法的要素的试剂盒。
410 接合材料及使用其的接合方法 CN201080065477.8 2010-04-23 CN102802846B 2017-05-24 远藤圭一; 久枝穣; 宫泽彰宏; 长原爱子; 上山俊彦
提供使用金属纳米粒子形成的接合体的形成方法。具体是提供含有即使是在惰性气氛下也能够形成金属相的焊剂成分的膏料。通过使用该膏料,能够提供在以氮气为代表的惰性气氛下且低温下,而且无需进行以往所需的加压,就能够发挥可经受实用的接合强度的接合材料。通过使用膏料的构成为含有平均一次粒径1~200nm、被数8以下的有机物质被覆的纳米粒子与至少具有两个羧基的焊剂成分及分散介质的构成的接合材料,即使是300℃以下的温度也能够进行物质间接合。
411 一种添加锂合金卤族化合物的硫化锂系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077402.5 2017-02-13 CN106684460A 2017-05-17 王振宇; 朱凌云; 张天锦; 王奐然; 赵霞妍
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锂合金卤族化合物的硫化锂系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气氛保护条件下,按2.5‑4.0:0.5‑1.0:0.02‑0.1:0.01‑0.05的摩尔比称取硫化锂、硫化磷、锂锡合金粉末和硫磺,混合均匀,得到锂硫磷锡混合物;2)在气氛保护及安全红光条件下,取锂硫磷锡混合物、碘化银、溴化银和氯化银,置于球磨罐中球磨,得到含碘化银、溴化银和氯化银的非晶态锂硫磷锡混合物;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气氛保护条件下密封,之后于真空条件下升温至60‑180℃进行热处理,即得。本发明通过添加锂锡合金和银卤族化合物以提升所得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传导率。
412 一种VC@洋葱状/无定形碳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710018819.4 2017-01-11 CN106684356A 2017-05-17 刘先国; 陈浩; 孙玉萍; 崔彩云
发明提供一种VC@洋葱状/无定形碳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纳米复合物材料微观结构为VC@洋葱状碳核壳结构纳米胶囊嵌入无定形碳纳米片中。本发明采用等离子电弧放电法,将粉和粉按一定原子百分比压制成体作为阳极靶材材料,采用石墨作为阴极材料,引用氩气和氢气作为工作气体,阴极石墨电极与阳极靶材钒‑煤粉末块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阳极与阴极之间起电弧放电,即得VC@洋葱状碳/无定形碳纳米复合物。该纳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展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413 一种聚吡咯包覆锰钴同轴纳米线及制备和应用 CN201611175727.9 2016-12-19 CN106684347A 2017-05-17 何丹农; 吴晓燕; 张春明; 段磊; 王严; 魏国栋; 金彩虹
发明涉及一种聚吡咯包覆锰钴同轴纳米线及制备和应用,钴盐、锰盐、氟化铵和尿素溶于去离子中,磁搅拌,将上述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该反应釜中浸渍一箔;烘箱中110‑140℃反应,煅烧,得生长在钛箔上的Mn2CoO4纳米线;将l氧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溶液A;将过硫酸铵溶于水得溶液B;将溶液A滴加到含有Mn2CoO4纳米线的钛箔片上,然后将溶液B滴加到含有Mn2CoO4纳米线的钛箔片上,该聚合反应置于黑暗处处理7‑10 h,然后再次重复上述聚合过程;洗涤烘干得最终产物。聚吡咯包覆在锰钴氧的表面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14 一种纳米结构电介质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634352.1 2016-08-05 CN106683881A 2017-05-17 朱绪飞; 范昊雯; 王晶; 张伟康; 廖茂颖; 宋晔
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结构电介质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阳极化技术制备有序氧化纳米管阵列膜,然后进行氮化将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膜转变为氮化钛纳米管阵列膜,再在氮化钛纳米管阵列表面利用阳极氧化保形性地制备氧化钛电介质膜,最后均匀沉积一层导电高分子膜作为对电极,形成氮化钛/氧化钛/导电高分子体系的全固态纳米电介质电容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阳极氧化技术,可以实现电介质电容器比容量的大幅提高。
415 具有对准传感器和射束测量传感器的带电粒子光刻系统 CN201380022770.X 2013-03-08 CN104272427B 2017-05-17 P.I.谢弗斯; J.A.梅杰; E.斯洛特; V.S.凯珀; N.弗奇尔
一种多细射束带电粒子细射束光刻系统,用于将图案转移至基板的表面。该系统包括投射系统(311),用于将多个带电粒子细射束(7)投射至该基板的表面上;卡盘(313),可相对于该投射系统移动;细射束测量传感器(505、511),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带电粒子细射束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该细射束测量传感器具有表面(501),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带电粒子细射束;以及位置标记测量系统,用于测量位置标记的位置(610、620、635),该位置标记测量系统包括对准传感器(361、362)。该卡盘包括基板支持部分,用于支持该基板;细射束测量传感器部分(460),用于容纳该细射束测量传感器的表面;以及位置标记部分(470),用于容纳该位置标记。
416 化锆颗粒胶态悬浮体用于光学物品的涂层组合物 CN201280061590.8 2012-12-27 CN103987800B 2017-05-17 Y·勒克莱尔; S·珀盖
发明涉及一种涂层组合物,该涂层组合物包括一种特定的化锆纳米颗粒的胶态悬浮体、至少一种环氧基烷和至少一种催化剂。它还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这种组合物的方法,并且涉及该组合物用于涂覆透明光学基底的用途。本发明还针对一种光学物品,如眼用镜片,该光学物品包括一个透明聚合物基底、特别地一个丙烯酸基底,和一个被直接施加到所述基底上的从上述组合物制备的涂层。
417 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的组合物 CN201080016089.0 2010-02-02 CN102387985B 2017-05-17 I.K.艾弗森; M.A.鲁达
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氟烷基甲烷基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分散体,其中该纳米粒子包含选自化硅、二氧化、氧化锆、层状硅酸镁、硅酸盐、天然粘土、合成粘土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员,且其中该氟烷基甲硅烷基是:(F(CF2)nCH2CH2)mSi(O‑)p,其中n是2、3或4,p是1、2或3,且m是(4‑p)。还公开了制造氟烷基甲硅烷基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的水分散体和用氟烷基甲硅烷基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的水分散体处理基底的方法。还公开了包含氟烷基甲硅烷基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品和基底。
418 半导体输送部件和半导体载置部件 CN201580044886.2 2015-08-18 CN106663651A 2017-05-10 前野洋平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表现出强的抓持并且污染物难以附着残留于半导体侧的半导体载置部件的半导体输送部件。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表现出强的抓持力并且污染物难以附着残留于半导体侧的半导体载置部件。本发明的半导体输送部件具有输送基材和半导体载置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载置部件包含纤维状柱状结构体,该纤维状柱状结构体为具备多个纤维状柱状物的纤维状柱状结构体,该纤维状柱状物沿相对于该输送基材大致垂直的方向取向,该纤维状柱状结构体的与该输送基材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相对于玻璃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2.0以上。
419 半导体输送部件和半导体载置部件 CN201580044887.7 2015-08-18 CN106663650A 2017-05-10 前野洋平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表现出强的抓持并且污染物难以附着残留于半导体侧的半导体载置部件的半导体输送部件。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表现出强的抓持力并且污染物难以附着残留于半导体侧的半导体载置部件。本发明的半导体输送部件具有输送基材和半导体载置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载置部件包含纤维状柱状结构体,该纤维状柱状结构体为具备多个纤维状柱状物的纤维状柱状结构体,该纤维状柱状物沿相对于该输送基材大致垂直的方向取向,该纤维状柱状结构体的与该输送基材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相对于玻璃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2.0以上。
420 导电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201580046490.1 2015-08-28 CN106661319A 2017-05-10 申赞均; 李旼洙; 郑恩慧; 洪尚铉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酸酯树脂和导电填料,其中导电填料包含碳纳米管改性的玻璃纤维和/或处理的碳纳米管改性的玻璃纤维。导电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阻燃性和机械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