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用于配置运载工具的直接升控制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201380020334.9 2013-01-28 CN104303124B 2017-12-08 H·L·博弗里尔
发明介绍了用于配置运载工具(422)的直接升控制系统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多个电传操纵的控制表面(1‑8),并调度电传操纵的控制表面的电传操纵的控制表面偏转命令。基于电传操纵的控制表面偏转命令对称地致动电传操纵的控制表面(1‑8),使得在没有使用短周期俯仰控制的情况下调节运载工具的流体动力升力。
2 飞行滑板 CN201510971447.8 2015-12-22 CN105457256B 2017-11-17 陈乐春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滑板,包括承载部、动部、主控模、高度感应模块;承载部包括左脚承载区域和右脚承载区域,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在人体脚掌的踩踏下相对旋转,使左脚承载区域和右脚承载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或处于不同平面上,使飞行滑板的前进、后退、刹车、左右平移、左右转向;主控模块包括陀螺仪,用于控制动力部的功率输出来保持飞行滑板的平衡,以及使飞行滑板垂直上下运动或者悬停;高度感应模块用于测量其自身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使飞行滑板的飞行高度保持在限高高度阈值内。本发明模拟滑板的操作方式,完全解放人们的双手,让人们体验空中滑行的乐趣,可以愉悦身心,锻炼意志,可用于娱乐、交通以及军事等领域。
3 用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 CN201610084071.3 2016-02-06 CN105857584A 2016-08-17 马蒂亚斯·黑根巴特; 沃尔夫冈·埃尔肯; 梅米什·蒂尔亚基; 迈克尔·绍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其具有:侧向稳定器;能枢转的方向;用于调节方向舵的位置的方向舵调节装置;旋涡发生器装置,其在侧向稳定器的每侧上具有至少一个涡流发生元件,所述涡流发生元件调节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涡流发生元件调节装置能接合在涡流发生元件上并且能够将方向舵的运动传递到所述涡流发生元件上,以便使涡流发生元件从其第一位置中运动到其第二位置中。涡流发生元件调节装置在方向舵的在0°角位置两侧上通过预定的最小角限界的角位置区域中是对于引起涡流发生元件从第一位置中的运动无效的,并且在超过最小角时才引起涡流发生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在角继续增大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中。
4 一种飞机主动侧杆系统的杆控制方法 CN201610104877.4 2016-02-25 CN105599894A 2016-05-25 孙永荣; 王欢; 熊智; 孙旭东; 李荣冰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主动侧杆系统的杆控制方法。针对飞机主动侧杆系统中杆力控制问题,采用力矩电机作为力加载机构,提出了以电机电枢电流为杆力观测器构成控制回路的方法,并基于专家PID算法实现对侧杆手柄力的精确控制,当电流传感器性能变差甚至失效时,微控制器可以自动切换到开环杆力控制;同时采用累加控制方式解决了驾驶杆回中不精确的问题。该方法可以保证主动侧杆具有较高的杆力控制精度稳定性,同时可以保证飞机主动侧杆响应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驾驶杆可以快速精确地回中。
5 倾向于优化辅助旋翼发出的噪音和旋翼飞行器性能两者的方法以及旋翼飞行器 CN201410858258.5 2014-12-08 CN104724285A 2015-06-24 M·克莱迪斯
发明涉及倾向于优化辅助旋翼发出的噪音和旋翼飞行器性能两者的方法以及旋翼飞行器。本发明涉及旋翼飞行器(1),该旋翼飞行器(1)沿着第一前后平面(P1)纵向延伸,第一前后平面(P1)分隔旋翼飞行器(1)的第一侧(6)和第二侧(7)。所述旋翼飞行器(1)设置有至少一个主旋翼(5),辅助旋翼(10),和至少一个翼片(25)。所述旋翼飞行器(1)包括处理器单元(30),该处理器单元(30)连接到用于枢转所述翼片(25)的推动器装置(35),处理器单元(30)被连接到用于测量旋翼飞行器(1)的速度参数(V)的当前值的第一测量系统(41),并被连接到用于测量所述功率装置(90)的功率参数(W)的当前值以供调整翼片的偏转的第二测量系统(42)。
6 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1410212041.7 2014-05-20 CN104176242A 2014-12-03 F·康斯坦; J·博达-鲍谢尔; P·斯卡奇
发明涉及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界面(2),控制界面包括:活动元件(31),被配置为沿着行程(60)位移,其至少两个部分(26,28)由中间位置(N)分隔开;回动元件(40),在活动元件(31)不被致动时把活动元件带到中间位置(N);及交互元件(34)。该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6),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记忆与在激活交互元件(34)的时刻的活动元件(31)的第一位置相对应的信息;及产生飞行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设定值是根据与以下内容相关联的控制而产生的:活动元件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的信息已被记忆;或活动元件的当前位置,此时当前位置和第一位置位于同一行程部分上且当前位置比第一位置更远离中间位置。
7 一种控制混合式直升机襟翼尾翼的方法 CN201310364297.5 2013-05-21 CN103625642A 2014-03-12 P·艾格林
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混合式直升机襟翼尾翼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高速旋翼式飞行器(1)的方法,所述旋翼式飞行器(1)包括,机身(2);至少一个主旋翼(3);至少一个变距推进式螺旋桨(4);至少两个位于所述机身(2)的两侧的半机翼(11、11’);至少一个提供一个移动表面(21、21’)的水平尾翼(20);和至少一个驱动所述主旋翼(3)和每一个推进式螺旋桨(4)进行旋转的动装置(5)。.所述方法用于:调整所述半机翼(11、11’)的升力和水平尾翼(20)的升力,以使所述主旋翼(3)的所述叶片(31)的总距等同于总距的设定值,并且以使在飞行的稳定阶段,所述主旋翼(3)的所述叶片(31)的轴向周期变距等同于轴向周期变距的设定值,以及所述主旋翼(3)的所述叶片(31)的横向周期变距等同于横向周期变距的设定值。
8 用于飞行器中的可活动尾翼配平的方法及设备 CN200880014064.X 2008-03-17 CN101674981B 2012-06-27 托尔斯滕·霍尔茨豪森
发明涉及一种致动用于调节升降(12)的调节驱动装置和用于调节可活动尾翼(23)的调节驱动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成升降舵命令用以致动升降舵调节驱动装置;以使可活动尾翼(23)跟踪升降舵输入信号(10)的方式计算用于致动可活动尾翼调节驱动装置的可活动尾翼命令(IHC1);根据升降舵(12)的调节状态和/或可活动尾翼(23)的调节状态或飞行状态,保持可活动尾翼调节驱动装置的调节状态或利用用于改变可活动尾翼(23)调节状态的可活动尾翼命令(IHCMD)来致动可活动尾翼调节驱动装置,在利用用于改变升降舵(23)调节状态的升降舵命令来致动升降舵调节驱动装置期间以及在计算出的可活动尾翼命令(IHC1)偏离于命令的可活动尾翼命令(IHCMD)的情况下,按照升降舵命令来补偿可活动尾翼调节驱动装置的调节状态的保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执行该方法的控制设备。
9 飞行器速度保持在特定速度范围内的装置 CN97111215.0 1997-04-04 CN1134721C 2004-01-14 C·马弗里; J·穆勒
一种将飞行器的速度保持于技术规定范围内的自动装置,它包括:一种把飞行器有效速度与基准速度相比较的装置,该基准速度是根据飞行器的技术规定所确定的,一种计算装置,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计算修正控制值,使有效速度与这些基准速度相一致,一种把计算值中的一个加到飞行器上的装置-如果这对将飞行器保持于允许速度是需要的。
10 确定飞行器的高升系统中部件状态的方法和高升力系统 CN201510702400.1 2015-10-26 CN105539814B 2017-11-14 尤金·内布; 扬-阿伦德·万布吕根; 迈克尔·布拉迪; 约尔格·维雷姆贝克; 奥利维耶·克里乌; 扬·哈泽罗特; 马克·海因耶斯
用于确定飞行器的高升系统中的部件的状态的方法,该高升力系统包括中央动力控制单元和驱动站,该动力控制单元用于通过传动轴提供旋转动力,该驱动站与动力控制单元耦接并能够使高升力面移动;该方法包括:在飞行时在展开位置获取与部件耦接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传感器单元与高升力面之一机械地耦接,且第一位置传感器单元与驱动站中之一耦接;在地面上在展开位置获取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位置;确定在地面与飞行之间第一位置传感器单元的基于第一位置的测量值与基于第二位置的相关联的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确定偏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在偏差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产生指示部件的异常状态的信号
11 飞行器的安静着陆姿态调节装置 CN201310011254.9 2013-01-11 CN103207622B 2017-11-07 R·E·巴克霍尔兹; M·R·埃文斯; J·P·李; T·G·奥弗顿; A·M·托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飞行器着陆期间的俯仰的方法,包括:控制襟翼移动至着陆设置;提供飞行状态参数的当前数值;提供当前襟翼设置;将当前数值与至少一个阈值相比较;如果当前数值超过阈值,确定一个新襟翼设置,该设置可以使飞行器选定的尾部接触余量和选定的前起落架接触余量中的至少一个得以改善;以及调整襟翼至新襟翼设置。
12 操纵机构之间的联合装置、操纵机构和飞行器 CN201380036995.0 2013-07-05 CN104640769B 2017-05-17 C·安特雷格
发明涉及一种两个反馈式操纵机构之间的力联合装置,每个操纵机构包括操作手柄(21,31)和至少一个力传感器(24,34),所述至少一个力传感器适用于提供由驾驶员施加的操纵力值(Fp,Fcp),所述装置适用于根据每个操纵机构的操纵力值的总和形成力反馈值。修正装置根据从所述第二操纵机构的操纵力绝对值(Fcp)和每个操纵机构的操纵力值之间的差值中选取的至少一个参数来限制所述力反馈值(Fcor_p)。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力联合装置的操纵机构,本发明同样涉及装配有这种操纵机构的飞行器
13 一种控制混合式直升机襟翼尾翼的方法 CN201310364297.5 2013-05-21 CN103625642B 2017-04-19 P·艾格林
提出了一种控制混合式直升机襟翼尾翼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高速旋翼式飞行器(1)的方法,所述旋翼式飞行器(1)包括,机身(2);至少一个主旋翼(3);至少一个变距推进式螺旋桨(4);至少两个位于所述机身(2)的两侧的半机翼(11、11’);至少一个提供一个移动表面(21、21’)的水平尾翼(20);和至少一个驱动所述主旋翼(3)和每一个推进式螺旋桨(4)进行旋转的动装置(5)。所述方法用于:调整所述半机翼(11、11’)的升力和水平尾翼(20)的升力。
14 飞行器的高升系统及确定其中部件位置的方法和飞行器 CN201510267073.1 2015-05-22 CN105083534B 2017-04-12 尤金·内布; 约尔格·维雷姆贝克; 文森特·迈尔
提供飞行器的高升系统、确定其部件位置的方法和飞行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借助于具有第一齿轮比的第一齿轮与动力控制单元机械耦接的第一位置传感单元的第一旋转位置;获取与至少一个致动器驱动站中的被驱动元件机械耦接的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传感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旋转位置;基于第二位置传感单元的关联的多个度段和实际第二旋转位置确定第一位置传感单元在空挡位置与预期的最大旋转数之间实现的全旋转数;将第一位置传感单元的全旋转数与360°相乘,并且将所得到的全旋转角度加至第一旋转位置以获取第一位置传感单元的旋转角度。因此,明显提高反馈位置传感单元准确度和可重用性。
15 一种固定翼飞行器控制装置 CN201610864440.0 2016-09-29 CN106394871A 2017-02-15 邱铁; 刘一玮; 王鑫; 刘西泽; 李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翼飞行器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多次获取飞行器状态参数,并进行调整得到相对准确参数,据此进行动性建模,姿态数据的获取相对较为明确难度在于PID各参数的调整上,其参数调整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自身经验必须经过多次实验调整才能确定,使飞机飞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16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1610348845.9 2016-05-24 CN106054915A 2016-10-26 王维钊; 谢焱; 褚跃跃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当无人机处于第一飞行状态时,获取无人机当前所在位置的气象数据,其中,第一飞行状态用于表示无人机稳定飞行或者待起飞的状态;根据获取到的气象数据确定无人机当前的危险飞行级别,其中,危险飞行级别用于表示不同天气对无人机飞行造成的危险级别;如果危险飞行级别为第一预设级别,则控制无人机切换至第二飞行状态,其中,第一预设级别用于表示无人机不能安全飞行的级别,第二飞行状态用于表示无人机应急飞行或者暂停起飞的状态。本公开技术方案中无人机可自动实时获取气象数据并进行应急处理,因此可避免危险天气对无人机造成物理损坏。
17 侧向控制改进法和设备、侧控和电动飞行控制系统及飞机 CN201310071731.0 2013-03-07 CN103419941B 2016-09-07 B·若阿兰; M·德尔波特
发明涉及改进起飞时飞机的地面方向和侧向控制的方法和设备,其中,飞机能够至少通过方向在地面侧向地被操控,方向舵根据操控指令进行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以自动的方式:a)进行监控,以便能够检测在至少飞机处于地面并进行起飞滑跑时存在的激活情形;b)当检测到这种激活情形时,产生控制命令,控制命令用于对称地控制扰流器偏转,扰流器对称地布置在机翼上;和c)将控制命令应用于扰流器的致动部件,以获得扰流器的对称偏转,对称偏转与至少通过方向舵进行的侧向操控相结合,允许减小飞机升和因而允许改进飞机的地面方向和侧向控制;而设备包括相应的部件。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设备的飞机侧向操控和电动飞行控制系统及相应飞机。
18 漩涡发生器设备 CN201610083957.6 2016-02-06 CN105857583A 2016-08-17 马蒂亚斯·黑根巴特; 沃尔夫冈·埃尔肯; 埃里希·保罗; 布鲁诺·斯特费斯; 莱娜·杜肯
飞机的漩涡发生器设备,具有:面部段,设置用于气流溢流且在其中有开口;翻盖元件,能在第一和第二部位间枢转,在第一部位中其在面部段的平面中延伸,在第二部位中其超出该平面;预紧装置,用其将翻盖沿朝第二部位方向预紧;第一保持装置,用于将翻盖固持在第一部位中;第二保持装置,用于克服施加到翻盖上的沿朝第一部位方向作用的转矩将其固持在第二部位中;和用于将翻盖与第一保持装置脱离的释放装置。预紧装置、第一和第二保持装置构成为使翻盖由预紧装置从第一枢转到第二部位之后,第二保持装置自动地将翻盖固持在其中。一旦转矩超出预设大小,第二保持装置自动释放翻盖且克服预紧装置的将其枢转到第一部位中且自动地由该装置固持在该处。
19 一种针对扑翼飞行器的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1610169573.6 2016-03-23 CN105644784A 2016-06-08 贺威; 陈宇楠; 吕垌; 孙长银
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扑翼飞行器的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二自由度的柔性机翼为研究对象,计算系统动能势能和虚功;利用哈密顿原理建立系统动学模型;根据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边界控制率,所述边界控制率包括F(t)和M(t),所述F(t)为边界控制力输入,M(t)为边界扭矩输入;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边界控制率对柔性机翼进行控制。通过利用哈密顿原理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边界控制率,充分考虑了边界存在分布式扰动的情况,有效地抑制由外界扰动引起的柔性机翼变形
20 一种飞机主动侧杆系统的侧杆自动回中方法 CN201610104316.4 2016-02-25 CN105620729A 2016-06-01 王欢; 孙永荣; 熊智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主动侧杆系统的侧杆自动回中方法。针对飞机主动侧杆系统中杆控制问题,采用力矩电机作为力加载机构,提出了以电机电枢电流为杆力观测器构成控制回路的方法,并基于专家PID算法实现对侧杆手柄力的精确控制,当电流传感器性能变差甚至失效时,微控制器可以自动切换到开环杆力控制;同时采用累加控制方式解决了驾驶杆回中不精确的问题。该方法可以保证主动侧杆具有较高的杆力控制精度稳定性,同时可以保证飞机主动侧杆响应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驾驶杆可以快速精确地回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