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端的一件式空气引导件以及配备有一件式空气引导件的车辆 CN201480069687.2 2014-10-09 CN105829199B 2017-12-22 F·霍莱维勒; F·贝尔特瓦; R·采普克扎克
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引导件(10),该空气引导件旨在于在由多个可纵向压缩的元件(3)联接到横向构件(2)的技术前端(1)与车辆的配备有至少一个通开口(4a)的前壁(4)之间内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部中,空气引导件(10)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特征在于,空气引导件(10)被制造成由一种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单一零件并且包括:其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引导通道(11),该至少一个引导通道旨在将空气从前壁(4)中的一个通风开口载运至技术前端(1);用于接纳横向构件(2)的区域(16),该区域具有旨在接纳所述横向构件的凹陷;位于空气引导件的后表面上的、用于附接到车辆的技术前端(1)的区域(17);以及密封装置(18),该密封装置与空气引导件的前表面刚性连接并且与前壁(4)接合、被安排成在前壁的所述通风开口(4a)的周缘上提供所述至少一个引导通道(11)与前壁(4)之间的密封。
2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的保护结构 CN201510134012.8 2015-03-25 CN104943522B 2017-12-15 小野寺祐; 冈村纯也; 德永孝行; 真盐泰德
发明提供一种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的保护结构,确保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追尾安全性能,同时缓和电池模块的容量限制。在安装于车体(1)的向后伸展的后侧框架(8)上并搭载于车体(1)的后部的电池模块(21)的保护结构中,电池模块(21)以后侧框架(8)向电池模块(21)更后方突出的状态安装于后侧框架(8)上,在电池模块(21)更后方设置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31、41、61),该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31、41、61)在电池模块(21)更后方形成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32、44、64)。
3 机动车的车身 CN201310078616.6 2013-03-13 CN103303374B 2017-11-21 R·万卡
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车身,在车身的中间底槽中安置一电池。本发明的目的是,创建一种具有高刚度的机动车车身,在该车身上可以良好地安置蓄能器。该机动车车身在客舱的区域中具有底板结构(3),在底板结构的底侧上沿着车辆横向方向观察居中地可安置蓄能器(2)。底板结构沿着车辆横向方向观察在中间具有沿着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的并且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向下突伸的桥接板(20),底板结构至少在蓄能器的区域中具有沿着车辆高度方向观察向上的隆起部,该隆起部沿着车辆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车辆横向方向观察居中地设置,桥接板安置在隆起部中并且如龙骨那样超出底板结构的邻接区域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向下突伸并且沿着车辆纵向方向延伸。
4 电动车 CN201580000848.7 2015-03-10 CN105283336B 2017-11-14 相岛哲二; 村田成亮; 松本博义
在收纳室(3)内收纳有压缩机(43)、中间冷却器(42)和燃料电池堆(10)。通过上游侧配管(41u)将压缩机和中间冷却器相互连结,通过下游侧配管(41d)将中间冷却器和燃料电池堆相互连结。由上游侧第1管部分(41u1)和上游侧第2管部分(41u2)形成上游侧配管(41u),由下游侧第1管部分(41d1)和下游侧第2管部分(41d2)形成下游侧配管(41d)。在车辆严重碰撞时,通过压缩机和燃料电池堆相对于中间冷却器进行相对移动,上游侧第1管部分和上游侧第2管部分之间的连结脱离,下游侧第1管部分和下游侧第2管部分之间的连结脱离,由此上游侧配管和下游侧配管与收纳室的内部空间(3a)连通。
5 电动汽车 CN201380073265.8 2013-02-20 CN104995051B 2017-09-05 山中贤史
说明书提供一种有效地使用电动汽车的前舱的空间的技术。本说明书公开的电动汽车将逆变器在前舱内配置于比车架纵梁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在两根车架纵梁之间的空间内配置其他设备。逆变器将其车宽方向的内侧固定于车架纵梁。逆变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固定于车室外板。而且,逆变器配置于比车架纵梁靠上方的位置,内侧的固定强度比外侧的固定强度低。通过使固定强度不同,在从斜前方受到了冲击时,车架纵梁与逆变器之间的固定先脱离,逆变器相对于车架纵梁成为自由状态。
6 车身前部构造 CN201580007805.1 2015-01-28 CN105980242B 2017-08-29 宫本裕贵; 安井健; 樋口英生; 河村惠里
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左右的前侧车架(40L、40R)的车身前部构造,其中左右的前侧车架至少具有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左右的中间弯折部(62L、62R)和左右的后侧弯折部(63L、63R)。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由于作用于车身(11)的前端的碰撞载荷(fs)而以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折曲,以从车宽方向两侧夹入动单元(20)并将其约束。该左右的中间弯折部(62L、62R)从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隔开间隔地位于后方。该左右的后侧弯折部(63L、63R)从该左右的中间弯折部(62L、62R)隔开间隔地位于后方,且由于该碰撞载荷(fs)而向车宽方向外侧折曲,并且与由于该碰撞载荷(fs)而与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一起后退的该动力单元(20)碰触,由此吸收碰撞能量
7 电池保护部件 CN201580056388.X 2015-11-06 CN107074085A 2017-08-18 山本立行
提供一种电保护部池件,其能够确保乘用性同时保护电池。本发明的电池保护部件具备筒状的电池收容框架,该电池收容框架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延伸,在外表面侧具有配置驾驶员所乘坐的座椅的面,在内表面侧收容电池。
8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CN201380070050.0 2013-01-09 CN104919619B 2017-07-18 池田光希; 外薗清志; 宫下敏也; 樱井智纮; 中村健太郎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10),具有:蓄电池框架(20),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经由多个第一结合部(40)而被结合固定在车身(12)上;电池(30),其经由多个第二结合部(50)而被结合固定在蓄电池框架(20)上;延展性部件(52、54),其被架设于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50)之间。
9 配备有用于保持能量储存装置的机构的安排以及相关联的车辆 CN201380047711.8 2013-07-31 CN104619535B 2017-07-04 S·特朗坦; G·穆拉托
一种配备有用于保持能量储存装置的机构的安排以及相关联的车辆。用于机动车辆的该安排包括一个底盘(1)、一个电能储存装置(2)和一个用于将该能量储存装置(2)固定到该车辆底盘(1)的固定装置(3)。该安排进一步包括一个保持机构(4),该保持机构被设计成在该固定装置(3)的至少一部分断裂的情况下从一个被动式构形转换到一个主动式构形,在该被动式构形中,该保持机构不支持该能量储存装置(2)并且在该主动式构形下该保持机构支持该能量储存装置(2)以便保持其靠近该底盘(1)。
10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CN201280076326.1 2012-10-16 CN104884288B 2017-05-31 日原靖之; 岩本宏明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10),具有:蓄电池框架上部(22),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被安装被配置在地板面板(12)的车身下方侧的电池(16);蓄电池框架下部(24),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与蓄电池框架上部(22)一起构成封闭截面结构;中间部件(30),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并介于蓄电池框架上部(22)与蓄电池框架下部(24)之间,且具备与蓄电池框架上部(22)的下表面(22A)抵接或接近的多个上端部(32B)、和与蓄电池框架下部(24)的上表面(24A)抵接或接近的多个下端部(32C)。由此,使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成形的蓄电池框架(20)的相对于从车身下方侧被输入的载荷的强度提高。
11 车身构造 CN201280061947.2 2012-11-14 CN103998273B 2017-05-17 吉田真康; 后东光繁; 田中健树
车身构造,具有底面板,底面板(24)具备:供在通道部(25)左右配置车身(11)的座席(47、48)的鼓出部(51、52);和在鼓出部(51、52)的后端(51a、52a)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通道横梁(58)。车身(11)具备: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其从前侧车架(22、22)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偏向通道部(25)侧;底板车架(31、32),其以架设的方式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后通道横梁(58)之间延伸,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距后底面板(46)规定距离;和能源容器(18),其配设在鼓出部(51、52)的下方且由底板车架(31、32)支撑。底板车架(31,32)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于车身(11)。
12 车辆 CN201280073230.X 2012-05-17 CN104302501B 2017-03-22 木谷信昭
防止鼓达与蓄电单元发生碰撞。本发明的车辆具有:蓄电单元,具有多个蓄电元件,并输出车辆的行驶所使用的能量;鼓风机,相对于蓄电单元配置在车辆主体的外装侧,并将用于调节蓄电元件的温度的空气向蓄电单元供给;以及管道,配置在蓄电单元与鼓风机之间,并与蓄电单元或鼓风机连接。管道具有碰撞避免部,该碰撞避免部将受到外而朝向蓄电单元移动的、鼓风机的鼓风机马达向蓄电单元的上下方向或侧面方向引导。
13 换流器盖 CN201380024883.3 2013-05-10 CN104284792B 2017-03-22 长森健夫; 大角大; 西村克美; 安藤俊彦; 谷泽昇治
提供一种有利于维持导线耐久性的换流器盖。换流器盖(30)被附接至换流器(16)。换流器盖(30)被配置为包括本体部(32)、延伸部(倾斜部)(34)、以及弯曲部(引导部)(36)。本体部(32)从上方覆盖换流器(16)以及连接至换流器(16)的后部的第一至第三导线(28A、28B、28C)的各部分。倾斜部(34)经由弯曲部35连接至本体部(32)的后部并且在向后行进时逐渐向下移位。倾斜部三导线(28A、28B、28C)的各部分与车身面板(12)的边缘部(24)之间。引导部(36)通过与车体面板(12)接触并设置在倾斜部(34)的后端上而向下引导倾斜部(34)。(34)位于连接至换流器(16)的后部的第一至第
14 带有具有安装口的气囊罩的气囊模 CN201580012857.8 2015-03-16 CN106103207A 2016-11-09 卢卡斯·普日贝什; J·切乔特; 洛朗·埃洛; L·布罗吉尼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气囊的气囊模,所述气囊包括气囊罩和至少一个在气囊罩中构成的安装口(1),用于使气体发生器(9)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气囊罩具有至少两个至少局部相叠的层(2),在所述层中设有不同定向的切口,所述切口共同构成安装口(1),并且气囊罩的包围安装口(1)的区域(4)的相叠的层(2)通过至少一个固定结构、特别是线缝(5)相互连接,从而气囊罩的包围安装口(1)的区域(4)通过固定结构(5)完全与气囊罩的其余部分分开,其特征在于,每个层(2)中的切口分别构成细长的材料缺口(3),所述材料缺口(3)在其于所有的层(2)上观察的总投影中形成具有外部周边线的合并的形状,并且固定结构(5)的曲线与所述合并的形状的周边线相符。
15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CN201480065621.6 2014-11-06 CN105992702A 2016-10-05 神村信哉; 外薗清志; 寺田真; 平松辰夫; 平田慎吾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10),具备:蓄电池框架下部(26),其为树脂制,且被配置于设置在地板面板(12)的下方侧的能量吸收部件(7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与蓄电池框架上部(22)一同构成对蓄电池(16)进行支承的蓄电池框架(20);下部延展性部件(46),其具有与蓄电池框架下部(2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接合的下主体部(47)、和被固定在地板面板(12)的下表面侧的下凸缘部(48);倾斜壁(28),其被形成于蓄电池框架下部(2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并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方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下方倾斜。
16 机动车用容器 CN201610152460.5 2016-03-17 CN105987170A 2016-10-05 H-U·斯塔尔
在此公开的技术包含一种机动车用容器(100),该压力容器具有固定装置(140、140’)。所述固定装置构成为用于将所述压力容器(100)与机动车车身(20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少两个连接销(141、142;141’、142’)和至少两个支承件(143、144;143’、144’)。各一个连接销与一个支承件在一个连接点(V)处连接。连接销和/或支承件分别与压力容器(100)在一个压力容器连接区域(B)中连接并且远离压力容器(100)的外表面(O)延伸。所述压力容器连接区域(B)分别具有膨胀(E)。连接销和支承件在连接点(V)处至少在部分区域上成形和设置为,使得所述膨胀(E)通过支承件和/或连接销的具有仅一个平移自由度的运动在运动学上被引导。
17 车体结构 CN201410208800.2 2014-05-16 CN104175851B 2016-09-21 冈田雄介; 竹内秀纪
发明提供一种车体结构,该车体结构避免由于电装置在侧面冲击碰撞中的入侵所导致的对电池组的损坏。车体结构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车体结构的内侧上的电池组,并包括位于车体结构的外侧上的电装置。第一座椅横向构件(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沿着底板(3)设置。第一座椅横向构件(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对应于电池组(2)与作为电装置的电热加热器(9)之间的位置中设置有薄弱部分(54)。
18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CN201480070412.0 2014-12-09 CN105848943A 2016-08-10 池田光希; 外薗清志; 神村信哉; 中村健太郎
一种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10),具备:能量吸收部件(70),其被设置在地板面板(12)的车身下方侧,并且具有第一侧壁部(73A),所述第一侧壁部(73A)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车身上方外侧倾斜,电池框架(20),其为树脂制,并被配置在第一侧壁部(73A)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且对电池(16)进行支承,并且,所述电池框架具有第二侧壁部(28),所述第二侧壁部(28)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朝向车身上方外侧倾斜并且与所述第一侧壁部(73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置。
19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端的一件式空气引导件以及配备有一件式空气引导件的车辆 CN201480069687.2 2014-10-09 CN105829199A 2016-08-03 F·霍莱维勒; F·贝尔特瓦; R·采普克扎克
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引导件(10),该空气引导件旨在于在由多个可纵向压缩的元件(3)联接到横向构件(2)的技术前端(1)与车辆的配备有至少一个通开口(4a)的前壁(4)之间内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部中,空气引导件(10)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特征在于,空气引导件(10)被制造成由一种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单一零件并且包括:其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引导通道(11),该至少一个引导通道旨在将空气从前壁(4)中的一个通风开口载运至技术前端(1);用于接纳横向构件(2)的区域(16),该区域具有旨在接纳所述横向构件的凹陷;位于空气引导件的后表面上的、用于附接到车辆的技术前端(1)的区域(17);以及密封装置(18),该密封装置与空气引导件的前表面刚性连接并且与前壁(4)接合、被安排成在前壁的所述通风开口(4a)的周缘上提供所述至少一个引导通道(11)与前壁(4)之间的密封。
20 电池框架以及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CN201480068431.X 2014-12-17 CN105829151A 2016-08-03 外薗清志; 池田光希; 神村信哉
一种电池框架(20),具备:蓄电池框架主体(21),其为树脂制,且被配置于地板面板(12)的车身下方侧,并对电池(70)进行支承;延展性部件(40),其为金属制,且被一体地设置于蓄电池框架主体(21)上,并被结合固定于地板面板(12)的下表面侧,并且其上结合固定有电池(7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