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汽车后侧围内饰件搭接结构成型模具 CN201710413794.8 2017-06-05 CN107415099A 2017-12-01 刘海龙; 郑刚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侧围内饰件搭接结构及相应的成型模具,所述内饰件的左后侧后围、右后侧围通过异形搭接部与门槛活动连接。成型该内饰件时,模具闭合弹内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模具开模时,弹簧将弹块往外顶,型芯上的挂钩勾住弹块上的拉钩,将弹块以一定的倾斜度往外拉,拉出一定距离后,挂钩跟拉钩分开,从而使模具及产品顺利脱模;取出产品后模具合模,挂钩回到一定距离又跟拉钩接触,将弹块往回顶,弹块在挂钩的作用下,沿支撑杆和导轨回到型腔中。本发明在保证产品外观和学实验规范的前提下,重新设计了较佳的汽车内饰件搭接方式,成型模具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客户的开发费用,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高和寿命。
2 具有优异耐磨性的聚树脂组合物 CN201580060244.1 2015-10-19 CN107075244A 2017-08-18 崔钟仁; 尹圣均; 金佳永; 金成桓; 李宗
发明涉及一种聚树脂组合物,其由包含下述通式(1)和(2)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酮共聚物制备并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因此可以用于齿轮微波用容器、凸轮、电焊头盔齿轮、塑料板、导纱器、寝具清洁器凸轮、办公用品、汽车窗鼓、遮阳板保持器、汽车框内罩、汽车安全带连接器、汽车自动齿轮滑、汽车门外壳、汽车用滑轨、汽车加热、通空调(HAVC)系统中的转换轴、汽车致动器齿轮、汽车装饰安装夹具、汽车用杯架、汽车车顶架、汽车外门把手、汽车进气口装饰物、医用输送托盘、医用移液器、箱门关闭器、移动电话抛光卡具、ATM齿轮等。‑[‑CH2CH2‑CO]x‑(1)‑[‑CH2‑CH(CH3)‑CO]y‑(2)(其中x和y表示聚合物中通式(1)和(2)各自的mol%,并且y/x为0.03~0.3)。
3 车辆的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 CN201310478831.5 2013-10-14 CN103921734B 2016-04-06 安原良太郎
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并且能够将内饰构件的边缘部可靠地固定至开口凸缘的车辆的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车辆的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在车开口的周缘处通过将室外侧板的外凸缘(11a)和室内侧板的内凸缘(12a)彼此接合而形成的开口凸缘(10a)、装配至开口凸缘的开口装饰件(3)和覆盖室内侧板的车辆室内侧的内饰构件(2)。在安装结构中,从内饰构件的边缘部的背面延伸的插入片(21)与开口凸缘一起由开口装饰件夹持。在插入片的顶端处形成有能够卡定至开口凸缘的边缘端的突起(22),并且在突起被卡定的状态下,通过将开口装饰件装配至开口凸缘,内饰构件的边缘部被固定至开口凸缘。
4 一种新型麻纤毡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CN201510345097.4 2015-06-19 CN105034471A 2015-11-11 傅庆九; 颜利敏; 孙秀崴; 于晓红; 刘秀凤; 葛立红
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麻纤毡,包括基材和与基材复合的纤维材料,所述的纤维材料包括黄麻纤维、丙纶短纤维和涤纶短纤维,其中各纤维间重量比为黄麻纤维:涤纶短纤维:丙纶短纤维为30~40:5~15:50~60。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新型麻纤毡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麻纤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冲击韧性强、可取代金属产品或其他化工材料、成型加工性能优良、价格低、节能环保等特性。
5 及其制造方法 CN200780045809.4 2007-11-12 CN101557953B 2011-11-02 中村光祥
发明提供一种车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有在进行门操作时供手勾住的拉拽凹口(P)的后车门(1)等车门包括:门板(2)、内衬(3)和拉拽凹口部件(4)。内衬(3)设在当将门安装到车身上时门板(2)的朝向车室内侧的表面上。拉拽凹口部件(4)是与内衬(3)分体形成并安装在内衬(3)上的部件。拉拽凹口部件(4)具有凹形状部(41),当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时,凹形状部(41)呈朝向门板(2)侧凹入的形状,并构成为在内衬(3)的朝向车室内侧的表面(3a)上形成凹穴形状部。
6 车辆用内部部件 CN201110084970.0 2011-04-06 CN102211551A 2011-10-12 酒井秀彰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内部部件,其中背面紧固构件如内饰件或噪声阻隔器利用固件紧固在树脂制内部基材的背面侧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可挠性和板状的紧固件驱使肋在所述树脂制内部基材的背面侧上以这样的姿态一体地形成为从所述背面侧突出,使得所述紧固件驱使肋相对于所述背面侧以预定的度倾斜;并且所述紧固件以这样的姿态被驱使进入所述紧固件驱使肋中而贯穿所述紧固件驱使肋,使得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件驱使肋交叉,由此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件驱使肋结合。
7 立体装饰件及立体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CN02808237.0 2002-08-09 CN100491448C 2009-05-27 松野竹己; 森泰浩
提供了能方便地进行粘合、印刷、涂饰的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经表面改性的难粘合性基体材料以及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性装置。在提供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经表面改性的难粘合性基体材料以及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性装置时,烷化合物是含硅烷原子原子或原子的硅烷化合物,并准备好包含下列三部分的表面改性装置:用于贮藏含硅烷化合物(沸点分别为10~100℃)燃料气体的贮藏部,用于将该燃料气体输送到喷射部的输送部,用于喷吹燃料气体火焰的喷射部,对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实施全面或部分喷吹硅化焰等处理。
8 用于车体精加工元件的紧固系统安装装置 CN200680043240.3 2006-12-14 CN101312853A 2008-11-26 佛朗哥·吉罗多; 卡洛杰罗·塞罗内
一种安装装置(1),用于将从大量可获得的标准紧固系统中选择的紧固系统(2)连接到例如内面板、仪表盘等的汽车精加工元件(3)上;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与所述汽车精加工元件一体设置或者可固定于其上的安装塔(4);和设置为介于所述紧固系统和所述安装塔之间、具有第一联接装置(11)和第二联接装置(12)的中间的中空安装元件(10);所述第一联接装置设置为与可提供与所述安装塔锚定的紧固系统(2)的第一联接装置(13)配合;并且,所述第二联接装置(12)为实耐宝类型,且设置为与预定形状的附接座(14)配合,用于在其相对于所述要安装的汽车精加工元件(3)的一侧上,将中空安装元件(10)设置在所述安装塔上。
9 一种用于制造覆件的方法 CN201280041186.4 2012-08-29 CN103764447B 2017-09-15 J·霍赫
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内室的覆件(1),具有木质材料的基体(3),其特征在于,在基体(3)的表面上设有防滑元件(4),所述防滑元件具有比基体(3)的表面更高的静摩擦系数
10 车辆用内部部件 CN201110084970.0 2011-04-06 CN102211551B 2014-08-27 酒井秀彰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内部部件,其中背面紧固构件如内饰件或噪声阻隔器利用固件紧固在树脂制内部基材的背面侧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可挠性和板状的紧固件驱使肋在所述树脂制内部基材的背面侧上以这样的姿态一体地形成为从所述背面侧突出,使得所述紧固件驱使肋相对于所述背面侧以预定的度倾斜;并且所述紧固件以这样的姿态被驱使进入所述紧固件驱使肋中而贯穿所述紧固件驱使肋,使得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件驱使肋交叉,由此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件驱使肋接合。
11 车辆的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 CN201310478831.5 2013-10-14 CN103921734A 2014-07-16 安原良太郎
发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并且能够将内饰构件的边缘部可靠地固定至开口凸缘的车辆的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车辆的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在车开口的周缘处通过将室外侧板的外凸缘(11a)和室内侧板的内凸缘(12a)彼此接合而形成的开口凸缘(10a)、装配至开口凸缘的开口装饰件(3)和覆盖室内侧板的车辆室内侧的内饰构件(2)。在安装结构中,从内饰构件的边缘部的背面延伸的插入片(21)与开口凸缘一起由开口装饰件夹持。在插入片的顶端处形成有能够卡定至开口凸缘的边缘端的突起(22),并且在突起被卡定的状态下,通过将开口装饰件装配至开口凸缘,内饰构件的边缘部被固定至开口凸缘。
12 电池的冷却取入结构 CN200880122374.3 2008-12-12 CN101909916B 2013-01-30 久保田真也; 小坂裕; 中村芳则; 菊地博文
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的冷却取入结构,其以与乘客就座的座椅的座椅靠背(32)的侧部相连的方式配置车身侧部的行李箱侧壁内衬板(35),将从行李箱侧壁内衬板的前表面(35a)上设置的吸气口(36)取入到车室内的空气作为冷却风,对蓄电池进行冷却,其中,配置成使非使用状态的座椅安全带(38)的至少一部分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与吸气口(36)重叠,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带(38)的至少一部分在沿车宽方向观察时与吸气口(36)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b),因此能够以与座椅靠背(32)不重叠的方式尽可能地使座椅安全带(38)靠车宽方向外侧,同时,防止该座椅安全带(38)堵塞吸气口(36)而妨碍冷却风的取入的情况。
13 高结构强度板以及制作这种板的设备和方法 CN200880111222.3 2008-09-18 CN101861422A 2010-10-13 盖伊·勒罗伊
板包括置于两个表层(2)之间的网状物(3),两个表层(2)由纤维性结构(21)制成,两个表层(2)通过层化或强化材料附接,层化或强化材料例如为树脂(22)、粘合剂泡沫树脂等。网状物通常包括泡沫材料、毡、粉末状材料、半流体材料等。来自纤维性材料(21)的纤维(7)沿相对于表层(2)的一个或多个倾斜方向并通常通过针刺被填塞到网状物(3)中,尤其被填塞到构成网状物的泡沫板(4)中。结合材料还对所填塞的纤维(7)进行结合,以在网状物(3)的构成物与表层(2)之间进行相互锚固。本发明可用于对相当坚固的复合板进行经济地生产,这种复合板在网状物(3)的构成物、表层(2)以及纤维性结构(21)的填塞方向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选择。
14 吸音面板组件 CN200810007692.7 2008-03-07 CN101274609A 2008-10-01 迪安·阿登·博伊斯
发明涉及一种吸音面板组件。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低廉的吸音面板组件。一种吸音面板组件,包括一母面板和一嵌入面板,所述母面板具有一高密度体和一声音反射皮;所述嵌入面板安装至所述母面板,其包括一吸音体、一低密度边缘体和一透声嵌入皮;所述母面板包括一边沿部分,其环绕一与嵌入面板的外沿接合的开口;所述边沿部分和所述外沿接合形成联接头。所述的边沿部分限定一容纳所述嵌入面板外沿的环行槽。所述母面板体包含高密度膨胀性聚丙烯材料组成,所述嵌入面板的边缘体包含低密度膨胀性聚丙烯材料。
15 用于遮盖件的表面装饰及其制造方法 CN200480022047.2 2004-07-30 CN1856418A 2006-11-01 拉尔夫·弗朗茨格罗特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遮盖件、特别是用于车辆的内饰件的表面装饰,其部分地由一个浇铸表层(4)形成。该表面装饰包含一个装饰镶嵌物(5),该装饰镶嵌物的边缘(6)邻接由所述浇铸表层(6)形成的表面装饰区域。装饰镶嵌物(5)的边缘(6)由浇铸表层(4)环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相应表面装饰的方法且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表面装饰的浇铸工具。根据本发明,能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制造高度美观的遮盖件。
16 谐振板式扬声器 CN00803204.1 2000-01-27 CN1250043C 2006-04-05 亨利·阿齐马
一种制造具有至少一个整体的谐振弯曲波扬声器板的运载工具内部装饰板的方法,包括设计该装饰板,使之包含能指定作为谐振弯曲波扬声器工作的至少一个板区域;根据该设计制造原型装饰板;通过获得频率变化时作为至少一个参数的函数的板的机械阻抗的标准偏差,优化其作为谐振弯曲波扬声器的响应的原型板的至少一参数,选定导致该板的机械阻抗的标准偏差最小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值;及制造装饰板,其中的参数具有选定值。
17 立体装饰件及立体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CN02808237.0 2002-08-09 CN1551897A 2004-12-01 松野竹己; 森泰浩
提供了能方便地进行粘合、印刷、涂饰的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质方法,经表面改质的难粘合性基体材料以及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质装置。在提供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质方法,经表面改质的难粘合性基体材料以及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改质装置时,烷化合物是含硅烷原子原子或原子的硅烷化合物,并准备好包含下列三部分的表面改质装置:用于贮藏含硅烷化合物(沸点分别为10~100℃)燃料气体的贮藏部,用于将该燃料气体输送到喷射部的输送部,用于喷吹燃料气体火焰的喷射部,对难粘合性基体材料的表面,实施全面或部分喷吹硅化焰等处理。
18 内饰构件构造 CN201610082780.8 2016-02-05 CN105857208A 2016-08-17 名波达一
发明提供一种内饰构件构造,其能够在不降低内饰构件的安装性能和外观性的情况下,抑制供织带贯穿的开口部发生打开变形。在内饰构件构造中,内饰构件(20)对连结有织带(41)的织带固定件进行覆盖。在内饰构件(20)设置有开口部(26),该开口部用于将所述织带(41)从被所述内饰构件(20)所覆盖的具有所述织带固定件的空间拉到车厢内的空间,拉出到车厢内侧,开口部(26)呈狭缝形状,即开口部延伸至内饰构件的(20)边缘端部,且开口部(26)的一侧端(26a)形成为边缘端部是敞开的,在一侧端(26a)设置有抵接于车身侧的壁面部(32a)的抵接部。
19 一种整体后围护板 CN201610192888.2 2016-03-30 CN105751988A 2016-07-13 周天平; 王瑞; 夏建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后围护板,包括后围板本体,所述后围板本体包括PUR泡沫和ABS片材和PVC薄膜共挤成型板材,ABS片材和PVC薄膜共挤成型板材经过真空抽吸成型,剪裁后粘贴在PUR泡沫板上。本发明中整体后围护板采用新型工程塑料ABS板材,采用两层挤出成型,不仅具有高机械效能,还拥有极佳的耐热及化学稳定性,易于加工成型及冲击性能优良,表面光泽性好,易着色和涂装,通过加热后一次真空成型,尺寸稳定性好,精度易控制,产品美观大方,薄壁ABS板材阻燃性≤50mm/min。与传统的汽车护板相比,材料环保,生产工艺先进,效率提高,产品易清洗,不怕污染,在模具套数、检具和辅助工装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降低了产品成本。
20 覆件和用于制造覆件的方法 CN201280041186.4 2012-08-29 CN103764447A 2014-04-30 J·霍赫
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内室的覆件(1),具有木质材料的基体(3),其特征在于,在基体(3)的表面上设有防滑元件(4),所述防滑元件具有比基体(3)的表面更高的静摩擦系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