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用于降低汽车胎噪的装置 CN201610970787.3 2016-09-30 CN107303783A 2017-10-31 李哲雨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胎噪的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轮缘的外周面上,轮胎装配在轮缘上,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并被形成为其上部开放;共振盖,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被配置成封闭壳体的上部;以及共振孔,形成在共振盖中,以使壳体的内部空间与轮胎的内部能够彼此连通,从而使共振盖通过空气经由共振孔进出来控制振动。
2 新型安全轮毂 CN201710474137.4 2017-06-21 CN107253424A 2017-10-17 毛训和
一种新型安全轮毂,其特点是轮缘的半径比轮胎正常胎压下的半径小2CM左右,轮缘的边上围绕有橡胶圈,轮缘选用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作而成能在轮胎爆胎后起到替代作用,保证汽车行驶中爆胎后可以继续保持汽车平衡不会倾斜失去控制。
3 具备爆破填充物填防护功能的轮毂 CN201611164307.0 2016-12-16 CN106808921A 2017-06-09 王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爆破填充物填防护功能的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外侧圈面上设有轮胎卡槽,所述轮胎卡槽两侧为轮胎卡边,所述轮胎卡槽底部槽面上设有多个小型气囊爆破机构和小型塑胶粒爆破机构,所述小型气囊爆破机构内部设有小型充气气囊,所述小型气囊爆破机构外侧端面上安装有压迫感应装置,所述压迫感应装置与小型充气气囊连接,所述小型塑胶粒爆破机构内部填充有塑胶颗粒物,所述小型塑胶粒爆破机构外部端面上也安装有压迫感应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轮毂本体的安全度,在轮胎爆胎时能爆破顶出安全气囊和塑胶颗粒填充在轮胎和轮毂之间,避免瘪气的轮胎被轮毂挤压破损。
4 车辆用车轮 CN201480027200.4 2014-04-14 CN105209267B 2017-05-17 石井克史; 石塚笃志
发明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具备副气室构件(10),所述副气室构件(10)具有:主体部(13),其嵌入第一纵壁面(16a)与第二纵壁面(16b)之间;第一缘部(14a),其从主体部(13)朝向第一纵壁面(16a)延伸;第二缘部(14b),其从主体部(13)朝向第二纵壁面(16b)延伸出;以及突出部(26),其从第一缘部(14a)向车轮径向(Z)突出而卡止于第一纵壁面(16a)。
5 车辆用车轮 CN201410150522.X 2014-04-15 CN104175799B 2017-04-12 神山洋一; 石井克史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具备即使在车轮直径或车轮宽度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确保副气室的容积的副气室构件。车辆用车轮具备向车轮的第一纵壁面(16a)与第二纵壁面(16b)之间嵌入的主体部(13)、从主体部(13)朝向第一纵壁面(16a)延伸出的第一缘部(14a)、从主体部(13)朝向第二纵壁面(16b)延伸出的第二缘部(14b),该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一方的缘部(14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另一方的缘部(14a)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短。
6 车辆用车轮 CN201480008339.4 2014-02-19 CN104981359B 2017-03-15 神山洋一
发明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在凹下部(11c)设置的纵壁面(16a、16b)上固定的副气室构件(10)的主体部(13)由底板(25b)和与该底板(25b)之间形成副气室(SC)的上板(25a)形成,从上板(25a)和底板(25b)这两方向副气室(SC)内部凹陷而将上板(25a)与底板(25b)局部地结合的结合部(33)向卡止于纵壁面(16a)的副气室构件(10)的缘部(14a)侧偏靠。
7 加强型汽车车轮 CN201610997273.7 2016-11-14 CN106394109A 2017-02-15 王襄; 金丽; 苏平; 徐祖建; 邓文军
发明公开了加强型汽车车轮,包括轮辋、倾斜部、轮辐、通孔、螺栓孔、安装孔、轮缘、加强板和加强筋,所述轮辐的底部与轮辋相连接,所述轮辐的中间设有与汽车转轴相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周围设有八处螺栓孔,所述轮辐上位于螺栓孔的外围设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上设有八处通风孔,所述轮缘的底部周围设有加强板。该加强型汽车型钢车轮对型钢车轮在不改变轮辐和轮辋结构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车轮的承载能,且具有生产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通过对型钢车轮易产生失效的轮缘和通风孔位置进行针对性的加强,大大提高了车轮的承重能力,通过在通风孔上设置加强筋,使力散布到加强筋上,有效消除通风孔周围的应力集中现象。
8 一种用于无内胎车轮的新型轮毂 CN201610766335.3 2016-08-31 CN106183618A 2016-12-07 何晓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内胎车轮的新型轮毂,是在两轮缘之间设置高出轮缘的环形支撑筋,环形支撑筋上有轮胎安装工艺缺口,环形支撑筋两侧有轮胎安装工艺凹槽,通过轮胎安装工艺凹槽和轮胎安装工艺缺口可以将轮胎翻越环形支撑筋,完成轮胎拆装工作;环形支撑筋环形表面粗糙和/或设置多个缺口形成锯齿结构,这样即使车辆在轮胎爆胎或无气压行驶时,以轮毂的两个轮缘为主要支撑,环形支撑筋与路面一起挤压接触地面的轮胎,形成辅助支撑,能防止车辆紧急制动时轮胎与新型轮毂打滑,可以防止行驶中的车辆爆胎后刹车和转向失控;同时,在车轮轴向受时,能减少轮胎与新型轮毂在轴向的相对移动,防止轮胎脱离新型轮毂胎圈座而造成轮缘着地翻车。
9 车辆用车轮 CN201580013096.8 2015-03-11 CN106068190A 2016-11-02 神山洋一; 石井克史
发明的车辆用车轮(1)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纵壁面(16a),其由形成凹下部(11c)的轮辋(11)的一方的立起部(S1)规定;以及第二纵壁面(16b),其由另一方的立起部(S2)规定,其中,副气室构件(10)具有:主体部(13),其在内侧具有副气室(SC);以及缘部(14a、14b),其从主体部(13)的车轮宽度方向(Y)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副气室构件(10)的缘部(14a、14b)分别嵌入在第一纵壁面(16a)及所述第二纵壁面(16b)上分别形成的各槽部(17a、17b),由此将副气室构件(10)安装在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上。
10 车辆用车轮 CN201410208406.9 2014-05-16 CN104175792B 2016-08-31 神山洋一; 石井克史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具备即使在车轮直径、车轮宽度减少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确保副气室的容积的副气室构件。本发明的车辆用车轮(100、100B)在副气室构件(10、10B)的主体部(13)的车轮宽度方向(Y)的截面中具备:第一纵壁面(16a),其在竖立设置于凹陷部(11c)的外周面(11d)的纵壁(15)以沿着外周面(11d)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二纵壁面(16b),其在凹陷部(11c)的一方的立起部以沿着车轮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外周面(11d)的车轮宽度方向(Y)上与第一纵壁面(16a)对置,主体部(13)的上表面从第一纵壁面(16a)侧朝向第二纵壁面(16b)侧以上升斜度倾斜。形成副气室(SC)的主要部分的部分(P2、P)在将纵壁(15)的顶部与第二纵壁面(16b)侧的隆起部(11f)的顶部连结的连结线(11g)的车轮径向(Z)的内侧或外侧沿着所述线(11g)形成。
11 车辆用车轮 CN201480027200.4 2014-04-14 CN105209267A 2015-12-30 石井克史; 石塚笃志
发明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具备副气室构件(10),所述副气室构件(10)具有:主体部(13),其嵌入第一纵壁面(16a)与第二纵壁面(16b)之间;第一缘部(14a),其从主体部(13)朝向第一纵壁面(16a)延伸;第二缘部(14b),其从主体部(13)朝向第二纵壁面(16b)延伸出;以及突出部(26),其从第一缘部(14a)向车轮径向(Z)突出而卡止于第一纵壁面(16a)。
12 车辆用车轮 CN201410150522.X 2014-04-15 CN104175799A 2014-12-03 神山洋一; 石井克史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具备即使在车轮直径或车轮宽度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确保副气室的容积的副气室构件。车辆用车轮具备向车轮的第一纵壁面(16a)与第二纵壁面(16b)之间嵌入的主体部(13)、从主体部(13)朝向第一纵壁面(16a)延伸出的第一缘部(14a)、从主体部(13)朝向第二纵壁面(16b)延伸出的第二缘部(14b),该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一方的缘部(14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另一方的缘部(14a)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短。
13 自行车轮缘结构 CN201210204405.8 2012-06-20 CN103057350A 2013-04-24 腰山和喜; 藤田宽司; 八重樫崇
提供一种自行车轮缘结构,其具有轮缘、帽及垫带。所述轮缘包括第一环形侧部、第二环形侧部及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部之间延伸的环形桥部。所述桥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帽包括底板和突出部。所述底板放置在所述环形桥部的外轮缘表面上面。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所述垫带附接到所述环形桥部的外轮缘表面并且放置在所述帽的底板上面。所述垫带被确定尺寸来覆盖所述帽的底板的周缘与所述环形桥部的外轮缘表面之间的接口
14 车辆用轮 CN200810093198.7 2008-04-24 CN101301842B 2010-11-17 神山洋一; 柏井干雄; 高木久光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量产性的车辆用轮。本发明的车辆用轮(10)在轮胎空气室内将附加气室部件(13)固定在井部(11c)的外周面(11d)上,其具备:从所述井部(13c)的外周面(11d)向径向外侧立起、并沿所述外周面(11d)的周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纵壁面(15),以及与所述第一纵壁面(15)相对向形成在井部(11c)上的第二纵壁面(16),所述附加气室部件(13)具有在其内部形成的附加气室(SC)和连通该附加气室(SC)和所述轮胎空气室(MC)的连通孔(13b),并且被嵌入在所述第一纵壁面(15)和所述第二纵壁面(16)之间,其两端缘(13c、13c)被分别卡止于所述第一纵壁面(15)和所述第二纵壁面(16)。
15 自行车轮 CN200410032508.6 2004-04-07 CN100594139C 2010-03-17 冈岛伸平
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轮缘,该自行车轮缘包括轮胎安装部分、辐条安装部分以及多个增强部件。该轮胎安装部分用于在上面安装轮胎。该辐条安装部分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安装开口。增强部件在该安装开口处牢固连接在辐条安装部分的外表面上,以便有效增大轮缘的辐条安装部分的、在安装开口处的厚度。各个增强部件都粘接在辐条安装部分上。通孔与安装开口对齐。
16 自行车轮 CN200810083244.5 2008-03-04 CN101348054A 2009-01-21 冈岛伸平; 村冈勉; 腰山和喜
提供一种自行车轮圈,该自行车轮圈基本包括:环形内壁,该环形内壁有多个辐条安装开口;外部环形壁,该外部环形壁在环形侧壁之间延伸;以及一对环形侧壁,该对环形侧壁与环形内壁连接,其中,各环形侧壁包括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该外部部分优选有环形制动表面。而且,本发明的自行车轮圈包括在该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之间的中间增强区域,该中间增强区域包括靠近环形制动表面的底切部分,外部部分具有厚度t1,内部部分具有厚度t2,中间增强区域具有厚度t3,其中,厚度t3小于厚度t1并大于厚度t2,和/或外部环形壁有增厚的中心部分和位于该中心部分侧部的侧部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和侧部部分形成凹形的第一连续弯曲表面。
17 漏气保用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CN200480020942.0 2004-05-18 CN100446967C 2008-12-31 佐野拓三; 高田升
当在内侧成形辊1和外侧成形辊2之间夹压筒状坯料B的周壁,同时一边使上述两成形辊1、2旋转,一边在上述筒状坯料B的周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凸部,从而形成环状壳时,使用上述内侧成形辊1的最大外径具有与上述筒状坯料B的内径基本相同的大小的成形辊。
18 轮胎/车轮组装体及降低噪音用内装体 CN200480004641.9 2004-02-19 CN100357116C 2007-12-26 内藤充; 丹野笃
在安装在车轮轮辋上的充气轮胎的空洞部内,配置有由嵌合在轮辋上的左右弹性环和安装在弹性环间的环状体所构成的降低噪音用内装体。降低噪音用内装体的环状体,以使由降低噪音用内装体和充气轮胎所围起来的环状的空洞部分的剖面面积在轮胎圆周方向上变化的方式来构成的。
19 自行车轮 CN200710085413.4 2007-03-05 CN101028784A 2007-09-05 冈岛伸平; 八重樫崇; 村冈勉
一种自行车轮辋设置有环形金属轮辋构件和至少一种增强树脂材料。环形金属轮辋构件包括:环形轮胎附连部分,适于使轮胎安装于其上;第一环形侧壁部分;第二环形侧壁部分;以及内部环形壁部分,将所述第一、第二环形侧壁部分连接起来,以及多个形成于该内部环形壁部分中的辐条附连开口。至少一种增强树脂材料附连于所述环形金属轮辋构件上,以便使得所述增强树脂材料从第一环形侧壁部分跨过内部环形壁部分向第二环形侧壁部分连续延伸,从而覆盖着第一、第二环形侧壁部分的外表面区域与绕着辐条附连开口的该内部环形壁部分的外部表面区域。
20 自行车轮 CN200610143341.X 2006-11-06 CN1958311A 2007-05-09 冈岛伸平
一种自行车轮辋,配置有:环形金属轮辋、多个独立增强构件以及至少一个粘合附连材料。该环形金属轮辋具有适于使轮胎安装于其上的环形轮胎附连部分和带有多个辐条开口的辐条附连部分。各个增强构件覆盖着围绕所述辐条开口的辐条附连部分的离散的外表面区域。至少一个粘合附连材料覆盖着各个辐条增强构件和邻近所述增强构件的辐条附连部分的外部区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