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多孔多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80046354.X 2010-10-15 CN102574357A 2012-07-11 热雷米·佩拉斯-卡拉特; 让·马里·科昂
发明公开了多孔多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多组分聚合物纤维被进料到成形腔室内并被沉积到第一多孔基底上。所述多组分纤维随后彼此粘合以形成多孔粘附网,并且所述多孔粘附网粘合到所述第一多孔基底,从而形成多孔多层制品。所述多孔粘附网包含粘合到所述网的所述多组分纤维的颗粒。所述多孔粘附网中的所述颗粒可为如研磨剂、吸收剂等。
42 聚合物/微粒填充的保护性片材 CN201080035214.2 2010-04-14 CN102481767A 2012-05-30 P·C·盖; K·康勒; F·J·西拉格; J·蒂克勒托吉布森
发明描述了一种微粒填充的薄膜,该薄膜作为用于一种光伏构造的后衬片是有用的。
43 中间转印带 CN201080034788.8 2010-08-04 CN102472992A 2012-05-23 鞍冈隆志; 三井智史; 松村裕纪
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中间转印带以及提供该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该中间转印带中,通过形成耐磨耗性优异、即使薄膜化也难以产生针眼等缺陷的表面层,具有优异的粗面纸转印性和耐磨耗性,且没有成膜现象等的问题。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用中间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中,该图像形成装置用中间转印带是以(a)树脂制的基材层、(b)厚度为200~400μm的橡胶或弹性体制的橡胶弹性层、和(c)厚度为0.5~6μm的树脂制的表面层的顺序叠层的、至少包含上述3个层的图像形成装置用中间转印带,(i)从表面层侧测得的动态超微小硬度(ISO14577-1),在压入深度为2μm时,为2.5~4.5N/mm2,在压入深度为10μm时,为1.0N/mm2以下,和/或(ii)在上述橡胶弹性层中,添加有以体积分率计为0.4~4.0%的量的填料,从上述表面层和橡胶弹性层的界面向基材层侧直到深度为20μm的区域中所含的填料的质量浓度M1与从表面层和橡胶弹性层的界面向基材层侧的深度为120~140μm的区域中所含的填料的质量浓度M3之比(M1/M3)为1.3以上。
44 具有低橘皮现象的长纤维热固性复合物 CN201080004872.5 2010-01-12 CN102281998A 2011-12-14 U·E·尤尼斯; J·H·佩里; J·W·罗斯特奥塞
发明揭示一种具有A类表面的强化聚合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强化聚合物复合物包含聚合物阻挡层,该聚合物阻挡层包括阻挡层第一表面,阻挡层第二表面和多个硬段区。强化聚合物复合物还包含覆盖至少一部分阻挡层第一表面的强化聚合物层,其中阻挡层第二表面具有A类品质,多个硬段区基本抑制在强化聚合物复合物的模塑温度时聚合物阻挡层的变形。任选地,具有A类表面的模内涂层覆盖至少一部分阻挡层第二表面。
45 用于压出式泡罩包装的挤出包覆的罩箔 CN200880128851.7 2008-02-28 CN102015284A 2011-04-13 卢多维克·莱普拉托伊斯; 霍贾特·纳斯瑞
一种用于泡罩包装,尤其适合用于压出式药物和食品泡罩包装的挤出包覆的罩箔。罩箔包括箔层,箔层上挤出包覆了一个或多个粘结层和一个或多个密封剂层,以使得罩箔具有压出能,所述一个或多个粘结层和一个或多个密封剂层中的一种或二种包含混合其中的脆化剂。罩箔的所述压出能力的特征是约10psi至约30psi的Mullen脆裂强度及约30克力至约100克力的MD撕裂强度。
46 塑料片材及其制作方法 CN200910304587.4 2009-07-21 CN101961938A 2011-02-02 彭树海; 邓剑斌; 刘波; 袁清明; 余江; 孙烨
发明提供一种塑料片材及其制作方法。该塑料片材包括一基层,该基层包含有聚苯乙烯材料,该塑料片材还包括一形成于基层一表面的耐磨层,该耐磨层由聚丙烯及添加剂材料制成。该塑料片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预定量的聚苯乙烯并将该聚苯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提供一成型容器,将该熔融的聚苯乙烯射出至该成型容器中形成一基层;提供预定量的聚丙烯与添加剂的混合料并将该混合料加热至熔融状态;提供另一成型容器,将该熔融的混合料射出至该另一成型容器中形成一耐磨层;提供一辊压机,将该基层与耐磨层辊压成型为一体。
47 具有阻挡涂层的膜以及制造和应用该膜的方法 CN200880124316.4 2008-11-07 CN101909791A 2010-12-08 N·M·库雷希
一种用于应用至环形移动扶手的弹性及回弹膜,包括:第一层,该第一层具有一顶部表面和一底部表面,且具有一在该底部表面上的粘合剂和在该顶部表面上的第一阻挡涂层,该第一阻挡涂层基本抑制自该环形移动扶手起霜的材料的传播。可选地,第二层具有一顶部表面和一底部表面,覆盖该第一层。该第一和第二层以及阻挡涂层具有充分的弹性以适应在该环形移动扶手的表面上发生的应变。该第二层具有位于其底部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以及覆盖该第二层的顶部表面或者如果没有第二层则覆盖该第一层的顶部表面的基本透明层。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制造该膜的方法以及将该膜应用至扶手的方法。
48 具有发泡树脂层的层合膜或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200780049751.0 2007-04-10 CN101583485A 2009-11-18 铃木直纯; 野崎善夫
发明提供一种层合膜或片材,所述层合膜或片材由于具有改善的绝热性,因此作为收纳高温食品等容器等的制造用原料有用。并且由于其发泡层含有无数微细的细长形状的发泡单元组,且由于该单元组的分散密度在局部有高有低,从而导致在磨砂玻璃状半透明基底上呈现竖条纹状图案的外观,因此作为装饰用品用的原料也很有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以简易且生产性良好地、低成本地制造层合膜或片材的方法。该层合膜或片材是至少含有基材和热塑性树脂发泡层的层合膜或片材,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层是在将含有发泡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挤出使之与基材层合的同时使之发泡形成的。
49 微孔透气弹性膜 CN200480023975.0 2004-07-26 CN100418763C 2008-09-17 A·L·麦科尔马克; S·E·肖弗
热塑性弹性体膜包括热塑性弹性体和填充的半结晶的主要为线性的聚合物。该膜包括约25-70wt%填料、约5-30wt%半结晶线性聚合物和约15-60wt%弹性体。填料与半结晶线性聚合物紧密缔合。弹性膜显示小于约50%的在50%伸长率下的负荷损失值,和大于约100g/m2/24小时的透气性。
50 丙烯类树脂挤出发泡复合体 CN200680014696.7 2006-04-26 CN101189288A 2008-05-28 菅原稔; 大槻安彦; 山田材; 津乘良一
发明的丙烯类树脂挤出发泡复合体1为将含有丙烯类树脂的成型材料挤出发泡而成的丙烯类树脂挤出发泡体,成型挤出发泡体的丙烯类树脂含有在温度298K、频率10Hz下的损失正切(tanδ)为0.04~100的烯聚合物,所述成型材料相对于该成型材料整体含有超过0质量%且为60质量%以下的纤维状填充物,由独立气泡率为40%以上、发泡倍率为10倍以上的第1挤出发泡体2和独立气泡率小于40%、发泡倍率为10倍以上的第2挤出发泡体3构成。
51 微层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0480031740.6 2004-08-27 CN1874890A 2006-12-06 A·J·迪亚斯; P·布兰特; A·H·邹; 赵锐; I·杜维德瓦尼
发明涉及由弹性体组合物和高阻透性热塑性树脂的共混物制造的用于气密层(例如轮胎内衬)的微层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该微层复合材料的方法,例如通过使用微层共挤出
52 含有低延伸率织物的可呼吸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03817898.2 2003-07-18 CN1671550A 2005-09-21 G·K·琼斯
包括低延伸率织物层和位于其上的微孔涂层的可呼吸材料。微孔涂层中含有结晶聚合物组合物和填料。该材料适用于包括房屋包裹和其他建筑应用的各种领域中。制造可呼吸材料的方法是:用含有结晶聚合物组合物和填料的混合物对低延伸率织物层进行挤压涂布,在低延伸率织物层上形成涂层,并增量拉伸经过涂布的非织造层,形成微孔涂层。
53 膜、层合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03804394.7 2003-02-24 CN1638945A 2005-07-13 L·H·麦克阿米斯; K·L·利利
公开了一种制备微孔性层合片材的方法,该微孔性层合片材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层,第一膜层包括孔引发剂,与第二层粘合形成层合片材。然后,用至少一个横向啮合拉伸机(28)和至少一个纵向取向拉伸机(29)对层合片材进行拉伸。还提供了制备微孔膜层合体的方法,以及用于拉伸膜或层合体的设备。
54 磁记录介质用聚酯薄膜和磁记录带 CN00136457.X 2000-12-25 CN1197057C 2005-04-13 小野雅章; 冈本克哉; 筑木稔博; 森本努
提供从制品的卷芯部分至表层部分全长电磁变换特性优、记录信号失漏少、适于制数字录像磁带的基膜。至少由聚酯层A和聚酯层B叠层的膜,层A侧表面中心线面平均粗糙度(SRa值)为2~4nm、10点平均面粗糙度(SRz值)为10~40nm、层B中含平均粒径50nm以上不足250nm的微粒α和平均粒径250nm以上不足500nm的微粒β、层B中的微粒α的含量为0.1~1重量%微粒β的含量为0.01~0.1重量%;和层A侧表面设置强磁性金属薄膜的磁记录带。
55 空气和蒸气可通透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01819325.0 2001-06-26 CN1596277A 2005-03-16 吴派川; 托马斯·R.·赖尔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高速方法制备的可生物降解的薄膜,所述薄膜对于蒸气和空气是通透性的,并且对于液体起阻挡层的作用。所述薄膜根据ASTM E96E具有约1000-4500克/平方米/天的高的湿气通透率(MVTR),并且在90psi气压下空气透气率约为30-2000cc/min/cm2。
56 将陶瓷层施加到具有较低熔融温度的底层上的方法及其产品 CN99800211.9 1999-02-22 CN1173824C 2004-11-03 S·瓦德曼
在一种将陶瓷层施加到具有较低熔融温度的底层、特别是合成树脂底层的方法中,陶瓷材料颗粒被提供到这样的底层上和通过加热使陶瓷颗粒与底层之间形成机械结合。通过激光装置而在一段等于或短于底层熔融的时期内产生至少高到使陶瓷颗粒达到互相致密化或烧结的温度。
57 聚四氟乙烯层合体的制造方法 CN03122036.3 1999-07-22 CN1515407A 2004-07-28 石割和夫; 内田达郎; 山田雅彦
聚四氟乙烯层合体的制造方法,是在聚四氟乙烯片材与热熔融性树脂薄膜或片材之间夹入熔融能在65J/g以下的未烧结聚四氟乙烯的微粒层或未熔融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的微粒层,然后加热使其熔合;或者在将聚四氟乙烯片材与热熔融性树脂薄膜或片材直接加热熔合后,防止温度急剧降低,使熔融的聚四氟乙烯充分结晶。
58 硬质表面用受控释放抗菌擦 CN00818017.2 2000-12-22 CN1414902A 2003-04-30 F·R·拉德万斯基; R·L·安德尔森; J·W·克拉克
提供受控释抗菌剂的一种擦具,具有粘合了抗菌剂的基材层。除此之外,擦具具有一个或多个层压层,至少其中一个是吸收性的。可以采用各种抗菌剂比如含添加剂、次氯酸和产生二化氯的化合物。基材层可以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熔体喷射织物而层压层可以是湿法成网的复合吸收性织物。
59 包含填料膜和连续膜的可透气层压制品 CN97181089.3 1997-12-22 CN1100666C 2003-02-05 M·T·莫尔曼
一种可透气的多层膜层压制品(20),包括粘合到连续膜(16,26)上的微孔填料膜(22)。在该膜层压制品的一个表面或2个表面上可以粘贴诸如纤维网之类的支承层。
60 反光的涂有聚合物的柔性织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95192876.7 1995-05-02 CN1090086C 2002-09-04 S·K·内斯特加德; T·J·黄; J·C·科德尔; J·E·拉施; J·D·亚诺维克; M·吕赫莱曼
一种反光的涂有聚合物的柔性织物材料的方法和制品,该反光柔性织物材料是将反光层和相容层熔接于柔性织物材料涂有聚合物的外表面。相容层提供反光层和柔性织物材料间的中间层,其目的是在不同聚合物间产生合适的粘合强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