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定影部件制造设备 CN201510349122.6 2015-06-23 CN105291346A 2016-02-03 浅香明志; 田村修一; 杉本凡人; 高桥伸辅; 高田成明; 铃木健; 三浦润; 荒井由高
发明涉及定影部件制造设备。一种用于制造定影部件的制造设备包括:金属模具,所述金属模具能够将定影部件的基材保持在所述金属模具的内侧中;和注射部件,所述注射部件包括一组开口,所述一组开口配置成将包含针状填料的液体橡胶注射到保持基材的金属模具中。注射部件配置成使得所述一组开口的总周长与金属模具内表面和基材外表面的周长之和的比率是1.3以上且3.3以下。
22 激光雕刻用树脂印刷原版 CN201480007948.8 2014-01-20 CN104981355A 2015-10-14 河原弘幸; 油努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激光雕刻形成浮凸、该浮凸的图像重现性优异、并且强韧性和耐刷性提高的激光雕刻用树脂印刷原版。本发明为一种激光雕刻用树脂印刷原版,其具有支承体且在支承体上具有树脂层,树脂层含有(A)在侧链具有反应性基团的改性部分皂化聚乙酸乙烯酯、(B)具有性氮的聚酰胺、(C)具有5~7元环、且具有能聚合的乙烯性双键的化合物及(D)光聚合引发剂。
23 树脂成型元件和树脂成型模具 CN201180005692.3 2011-01-12 CN102712119B 2015-05-20 道山和之; 长沼润
一种树脂成型元件(3),包括薄壁部和布置成从薄壁部的背面突出的肋状突起(6)。肋状突起包括布置成彼此分隔开的多个板状突起。每个板状突起布置成使得连接其底面长边上的点到设置于薄壁部中的浇口(7)的连线与所述底面长边之间形成的夹(15)在介于10度至80度的范围内。
24 微细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10019716.7 2012-01-20 CN102681337B 2015-05-13 大岛明博; 田川精一; 鹫尾方一; 大山智子; 高桥朋宏; 大久保聪; 小林亚畅; 长泽尚胤; 田口光正
提供一种微细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即通过以往未有的新的方法固化图案形成层,得以转印模型的凸凹图案。通过将PTFE分散液使用于成为转印部2的图案形成层2a,对形成于模型5的凸凹图案上的图案形成层2a照射电离放射线,固化该图案形成层2a。这样,本发明的微细构造体1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与热加印法方式和光加印法方式完全不同的电离放射线R固化图案形成层2a的加印法方式,即通过以往未有的新的方法固化图案形成层2a,从而转印模型5的凸凹图案。
25 用于高密度压电打印头制造中打印头结构间隙粘结的液体环粘合剂的加工和应用 CN201410091546.2 2014-03-13 CN104097400A 2014-10-15 Y·左; P·G·N·劳; M·凯南格; H·赵; M·A·塞路拉; R·C·豪威尔; S·S·巴德士; J·R·安德鲁斯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喷墨打印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加工环粘合剂使得来自与特定油墨的物理接触的负面影响减少或消除。当暴露于某些油墨如紫外油墨和着色油墨时,使用常规技术加工的常规粘合剂已知将增加重量、溶胀和/或氧化。本教导的实施例可包括使用特定的方法加工包含甲酚酚清漆树脂和二氰二胺固化剂的特定粘合剂,使得所得环氧粘合剂适合于打印头应用。
26 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 CN201010250509.3 2010-08-06 CN101992601B 2014-06-25 小林宽之; 大久保胜弘; 中村和英; 宇治伸宜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过滤器位置偏移或变形并能够抑制排出不良的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该液体喷射头具有:头本体,其具有喷射经由液体供给路所供给的液体的喷嘴;第1供给部件,其具有第1液体供给路;第2供给部件,其设置有第2液体供给路;过滤器,其以横切上述液体供给路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1供给部件和上述第2供给部件之间;一体成型部,其通过树脂将上述第1供给部件和上述第2供给部件固定在一起,上述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具有:定位工序,在经由上述第1供给部件或上述第2供给部件的吸引孔对上述过滤器吸引吸附并对其进行定位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第1供给部件和上述第2供给部件来夹持上述过滤器;形成上述一体成型部的工序。
27 树脂成型元件和树脂成型模具 CN201180005692.3 2011-01-12 CN102712119A 2012-10-03 道山和之; 长沼润
一种树脂成型元件(3),包括薄壁部和布置成从薄壁部的背面突出的肋状突起(6)。肋状突起包括布置成彼此分隔开的多个板状突起。每个板状突起布置成使得连接其底面长边上的点到设置于薄壁部中的浇口(7)的连线与所述底面长边之间形成的夹(15)在介于10度至80度的范围内。
28 喷墨打印头和喷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CN200910147303.5 2009-06-05 CN101607477B 2011-10-05 宫崎浩孝
发明涉及喷墨打印头和喷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缩短的时间内以高的精度将打印元件基板粘接到支撑面。为此,在支撑构件的支撑面上形成突起平面部,从而在打印元件基板与支撑构件之间的粘合层中提供比其他部位的热固性粘合剂薄的热固性粘合剂部分。在调整打印元件基板与支撑构件的相对位置后,使粘合层的较薄的部分固化。这使打印元件基板在较短的时间内粘接到支撑构件。结果,即使在支撑面上有起伏,打印元件基板也能够被高精度地粘接到支撑构件,提高了打印头的批量生产率。
29 喷墨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10165743.X 2006-12-15 CN1982065B 2010-12-22 近本忠信; 坂井田惇夫
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头,其中,该喷墨头具有形成有墨流路的树脂制成的流路构成部件和过滤器板,该过滤器板用于过滤墨,比流路构成部件的熔点高且固定在流路构成部件上;过滤器板具有环状区域和被环状区域所包围的内侧区域,在环状区域和内侧区域上,分别形成在过滤器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个孔;流路构成部件具有过滤器支承面,该过滤器支承面支承过滤器板的沿与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个面,且该过滤器支承面与环状区域接触并与内侧区域不接触;过滤器支承面上形成支架;支架贯穿在环状区域上形成的孔中的至少一个,且覆盖过滤器板的另一个面,从而,支架的覆盖过滤器板的部分在墨流路中露出。
30 带有接合膜的基材、接合方法以及接合体 CN200880023923.1 2008-07-02 CN101688086A 2010-03-31 松尾泰秀; 大塚贤治; 樋口和央; 若松康介
发明的带有接合膜的基材的特征在于包含基板(基材)和设置于该基板上的接合膜,可于对置基板(其它粘附体)接合。所述接合膜是含有下述Si骨架和键合于该Si骨架的脱离基的膜,所述Si骨架具有含烷(Si-O)键的无规的原子结构,并且所述Si骨架的结晶度为45%以下。另外,该接合膜通过照射紫外线,脱离基从所述Si骨架中脱离,从而在所述接合膜的表面呈现与对置基板的粘接性。
31 带有接合膜的基材、接合方法以及接合体 CN200880023910.4 2008-07-02 CN101688085A 2010-03-31 松尾泰秀; 大塚贤治; 樋口和央; 若松康介
发明的带有接合膜的基材的特征在于包含基板(基材)和设置于该基板上的接合膜,可与对置基板(其它粘附体)接合。所述接合膜是由等离子体聚合法形成的,其是含有下述Si骨架和键合于该Si骨架的脱离基的膜,所述Si骨架具有含烷(Si-O)键的无规的原子结构。另外,该接合膜通过照射紫外线,脱离基从所述Si骨架中脱离,从而在所述接合膜的表面呈现与对置基板的粘接性。
32 接合体以及接合方法 CN200880023893.4 2008-07-02 CN101688084A 2010-03-31 松尾泰秀; 大塚贤治; 樋口和央; 若松康介
发明的接合体具有第一粘附体和第二粘附体,所述第一粘附体包括第一基材和设置于该第一基材上且含有Si骨架和键合于该Si骨架的脱离基的第一接合膜,所述第二粘附体包括第二基材和设置于该第二基材上的第二接合膜,所述第二接合膜含有Si骨架和键合于该Si骨架的脱离基。该第一接合膜与第二接合膜中,Si骨架具有含烷键的无规的原子结构。并且,对第一接合膜与第二接合膜赋予能量时,呈现粘合性,由此,第一粘附体与第二粘附体之间被接合,得到接合体。
33 喷墨打印头和喷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CN200910147303.5 2009-06-05 CN101607477A 2009-12-23 宫崎浩孝
发明涉及喷墨打印头和喷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缩短的时间内以高的精度将打印元件基板粘接到支撑面。为此,在支撑构件的支撑面上形成突起平面部,从而在打印元件基板与支撑构件之间的粘合层中提供比其他部位的热固性粘合剂薄的热固性粘合剂部分。在调整打印元件基板与支撑构件的相对位置后,使粘合层的较薄的部分固化。这使打印元件基板在较短的时间内粘接到支撑构件。结果,即使在支撑面上有起伏,打印元件基板也能够被高精度地粘接到支撑构件,提高了打印头的批量生产率。
34 连接阻燃片末端的方法和成像装置的中间转印部件 CN200410073828.6 2004-09-02 CN100363843C 2008-01-23 村山正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阻燃片末端的方法。其中,准备至少一个阻燃片部件,所述阻燃片部件中由具有灭火性的阻燃剂构成的阻燃层被夹在树脂层之间。将所述至少一个片部件的一个末端面和所述至少一个片部件的另一个末端面相对,同时在所述末端面之间形成间隙。将具有大于所述间隙宽度的第一宽度的第一焊接部件放置在所述片部件的一个面上。焊接所述第一焊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片部件的所述末端面,使得所述第一焊接部件熔化并挤进所述间隙中同时位于所述末端面附近的所述阻燃剂从所述间隙中被挤出,由此形成接头部分。将具有比所述第一宽度大的第二宽度的第二焊接部件放置在所述接头部分上。焊接所述第二焊接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片部件。
35 可运输的塑料回收系统 CN03817146.5 2003-07-22 CN101043951A 2007-09-26 P·C·艾伦; L·E·艾伦三世
一种用于分离废弃物质流中的材料的可运输系统。一种分离和研磨装置(125)形成的构造安装在可运输平台上。所述装置构成并布置为从富含塑料的混和物中生产三种或更多种产品流。所述产品流之一是粗糙的重质流,一种产品流是研磨的富含塑料的产品流,一种产品流是轻质材料流。所述系统可以运输到废弃物位置,操作而分离废弃物,然后重新布置在新位置。
36 喷墨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10165743.X 2006-12-15 CN1982065A 2007-06-20 近本忠信; 坂井田惇夫
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头,其中,该喷墨头具有树脂制成的流路构成部件和过滤器板,该过滤器板用于过滤墨,比上述流路构成部件的熔点高且固定在上述流路构成部件上;上述过滤器板具有环状区域和被上述环状区域所包围的内侧区域,在上述环状区域和上述内侧区域上,分别形成在上述过滤器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个孔;上述流路构成部件具有过滤器支承面,该过滤器支承面支承上述过滤器板的沿与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个面,且该过滤器支承面与上述环状区域接触并与上述内侧区域不接触;上述过滤器支承面上形成支架;上述支架贯穿在上述环状区域上形成的上述孔中的至少一个,且覆盖上述过滤器板的另一个面。
37 激光焊接非均厚度工件例如有非均厚度盖的喷墨打印头用的补偿板和柔性构件 CN200480002569.6 2004-04-13 CN1863637A 2006-11-15 杰弗里·J·巴查南; 詹姆斯·P·德拉蒙德; 关健明; 加内什·V·帕塔克; 珍妮·M·S·辛格
在一种用于沿着焊接界面激光焊接上面和下面工件的系统中,上面工件可透过激光,并具有一非均匀的厚度尺寸,补偿板和柔性构件被认为是配合或用别的方法接触上面工件,以使上面工件和补偿板或柔性构件的组合厚度至少在焊接界面上方的区域中基本上是均匀的。这样,基本上是一致的激光量到达焊接界面。上面工件可以包括外伸凸起部分、凹入空隙、形状轮廓、表面缺陷或其它造成非均匀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面和下面工件分别包括喷墨打印头盖和主体。
38 用于从墨粉盒提取墨粉的方法和装置 CN03816841.3 2003-06-13 CN1668902A 2005-09-14 斯蒂芬·莫里斯; 格雷厄姆·巴德曼; 吉姆·巴德曼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回收墨粉盒的方法和装置。粉碎机(1)将墨粉盒粉碎成,从而将其中的所有墨粉释放到另一基本上密封的墨粉盒内;之后,墨粉块连同所有的游离墨粉末一起被供应通过一包括一机械分离器(3)和一滚筒筛分离器(4)的分离工作台;每一分离器使用一细分筛,从而使得较小的颗粒通过细分筛落下,并将较大的块挡住;两个分离器搅动该墨粉盒块并使较小的颗粒运动起来;利用真空提取系统(7)抽出墨粉盒块周围的空气,并包括一空气电离步骤,用于将电离的空气供应至装置内以减少聚集的任何静态电荷;通过一粉尘收集器将墨粉从抽出的空气中除去。
39 塑料的多步分离 CN03813514.0 2003-04-14 CN1659007A 2005-08-24 L·E·艾伦三世; B·L·里斯; P·C·艾伦; R·C·劳; M·B·比德尔
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再生塑料的多步再生工艺。该工艺特征在于选自预加工操作,粉碎操作,重浓度分选操作,按颜色分选,按厚度、摩擦或在空气中的差示终端速度或阻力分选,表面积与质量比控制操作,通过窄表面积与质量比分布增强的分离工艺,共混操作,以及挤出和配混操作中的操作顺序。富含塑料的混合物进行该加工,以及一种或多种再生塑料作为该序列加工的输出物收集。
40 再循环方法 CN200410064034.3 2004-06-07 CN1573612A 2005-02-02 森井良浩
一种再循环方法,该方法使得闭环材料循环(CMR)能够被顺利执行,同时减少在CMR循环外处理的回收材料数量。根据在产品生产部生产复印机的计划、以及在用于从使用过的零部件生产回收ABS的回收材料生产部门中的回收ABS的生产量来确定在产品生产部门中的复印机中的回收ABS的使用量。可以通过调节在用于通过将回收ABS和纯净ABS混合而生产再生ABS的再生材料生产部门中的回收ABS和纯净ABS的混合比例来确定该使用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