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点焊的焊面设计 CN201310640720.X 2013-12-04 CN104043898B 2017-11-07 D.R.西勒; M.J.卡拉古利斯
发明涉及点焊的焊面设计,具体地,一种用于在点焊过程期间接合合金工件中使用的焊接电极具有焊面,该焊面包括基表面和从该基表面向外突出的多个圆形脊。圆形脊是变钝的,并且它们在焊面上的存在为第一焊接电极提供一些有用的能,包括建立与铝合金工件的更好机械和电接触的能力。
2 系金属的接合方法 CN201180042092.4 2011-08-30 CN103079744B 2016-11-09 南部俊和; 宫本健二; 井上雅之; 山本千花; 上原义贵; 广濑明夫
发明提供不使用焊剂即可将由系金属形成的材料之间低温度、低加压、低应变地在大气中接合,可以将对母材、周边的热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的低成本的接合方法和应用这样的接合方法而成的各种接合部件。在由铝系金属形成的两材料(1,1)之间,夹着至少包含Zn作为与Al发生共晶反应的元素的嵌入材料(2),在对两材料(1,1)相对加压的状态下加热至发生共晶反应的温度,在两材料(1,1)的接合界面生成由与母材中的Al的共晶反应得到的熔融物,将该熔融物与Al的化覆膜(1a)一起从接合界面排出,从而将两材料接合。
3 用于对合金进行钎焊的焊剂 CN201480075953.2 2014-12-17 CN106029296A 2016-10-12 P.加西亚-胡安; A.贝克
含镁合金可以通过使用包含氟铝酸的焊剂混合物或焊剂组合物来钎焊,该氟铝酸钾基本上是作为四氟铝酸一钾存在的。该焊剂混合物或焊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镁相容性试剂,例如氟铝酸铯或者钾或铯的氟锌酸盐。
4 利用扩散焊接法组装部件和部件 CN200980137725.2 2009-09-21 CN102164702B 2016-10-12 拉斐尔·库特瑞尔; 吉恩-皮埃尔·费特; 泽维尔·弗明·卡米尔·吉恩·雷斯库尔; 奥利维耶·吉列; 布鲁诺·瑞赛提
发明公开了一种借助扩散焊接法将部件与部件组装在一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使铌或的薄层(14)和的薄层(16)介于钛部件(10)与钢部件(12)之间,将部件和介入金属层的这种组件置于真空,以及在900℃至950℃的温度范围内以及1000巴至1500巴的压范围内对组件进行约两个小时的热均衡压缩。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制造用于涡轮机的涡轮轴。
5 部件的钎焊方法及其使用的钎焊装置 CN201180048947.4 2011-10-26 CN103153516B 2016-01-13 神田輝一; 渡邉憲一; 柳川裕
发明涉及合金的钎焊方法及其使用的钎焊装置,所述铝合金的钎焊方法的特征在于,钎焊片材包括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心材,以及包层在该心材的单面或两面上的由铝合金构成的钎料,在上述心材以及钎料的至少一方含有Mg,将所述钎焊片材在含有氩气气氛的炉内,不使用焊剂,进行加热钎焊。通过本发明的铝合金的钎焊方法及其使用的钎焊装置,提供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钎焊性、能适用工业的钎焊方法。
6 点焊的焊面设计 CN201310640720.X 2013-12-04 CN104043898A 2014-09-17 D.R.西勒; M.J.卡拉古利斯
发明涉及点焊的焊面设计,具体地,一种用于在点焊过程期间接合合金工件中使用的焊接电极具有焊面,该焊面包括基表面和从该基表面向外突出的多个圆形脊。圆形脊是变钝的,并且它们在焊面上的存在为第一焊接电极提供一些有用的能,包括建立与铝合金工件的更好机械和电接触的能力。
7 合金 CN201280066890.5 2012-11-09 CN104039996A 2014-09-10 C.贝真孔; C.巴西; F.谢林格尔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合金,其包含下列组成,所有的值都以重量%计:Si0.25-1.5,Cu0.3-1.5,Fe最高达0.5,Mn最高达0.1,包括Mg的所有其它元素都是附带的,且(如果存在的话),则以单独地小于或等于0.05且合计小于或等于0.15的量存在,余量为铝。在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提供包含芯层和至少一个包覆层的复合铝片材产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包覆层为包含下列组成的铝合金,所有的值都以重量%计:Si0.25-1.5,Cu0.3-1.5,Fe最高达0.5,Mn最高达0.1,包括Mg的所有其它元素都是附带的,且(如果存在的话),则以单独地小于或等于0.05且合计小于或等于0.15的量存在,余量为铝。在第三方面中,本发明提供制造部件和铝部件的结合结构体的方法,所述铝部件由本发明的合金和/或片材产品制造。
8 一种复合材料电阻点焊方法 CN201410199882.9 2014-05-13 CN103978301A 2014-08-13 李杏瑞; 牛济泰; 史新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电阻点焊方法。在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电阻点焊连接时,在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厚度为2~10μm的纯铝箔片,在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纯铝箔片进行点焊连接时,其预压时间为0.8~1.8秒,维持时间为1.0~2.2秒,电极为2500~3500顿,焊接时间为0.3~0.5秒,焊接电流为16.5~19.5千安。本发明通过在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纯铝箔片进行电阻点焊连接,从而有效改善目前铝基复合材料电阻点焊熔核直径小、接头强度低和粘连等缺陷。利用本发明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点焊,其熔核平均直径为7.2mm,接头的平均抗剪力为2043.9牛。
9 一种Mg2Si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连接方法 CN201410088687.9 2014-03-06 CN103862160A 2014-06-18 谷晓燕; 孙大千; 谷晓鹏; 王慧远
发明公开了一种Mg2Si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连接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连接时Mg2Si烧损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将Mg2Si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两待连接件表面用砂纸打磨;按照待连接件表面尺寸,制作纯Cu、纯Al或纯Ni作为中间层,在砂纸上打磨,去除表面化膜;2)对两待连接件和中间层清洗,除去表面的油污和杂质;3)将中间层置于两待连接件之间,在连接件两侧施加恒定连接压,使用真空炉进行加热;4)纯Cu作为中间层,在真空炉中加热到490-520℃连接温度,纯Al作为中间层,加热到460-480℃连接温度;纯Ni作为中间层,加热到520-540℃连接温度,之后均保温10-30min,然后随真空炉冷却到室温;本发明工艺简单,焊缝成分均匀一致,且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10 系金属的接合方法 CN201180042092.4 2011-08-30 CN103079744A 2013-05-01 南部俊和; 宫本健二; 井上雅之; 山本千花; 上原义贵; 广濑明夫
发明提供不使用焊剂即可将由系金属形成的材料之间低温度、低加压、低应变地在大气中接合,可以将对母材、周边的热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的低成本的接合方法和应用这样的接合方法而成的各种接合部件。在由铝系金属形成的两材料(1,1)之间,夹着至少包含Zn作为与Al发生共晶反应的元素的嵌入材料(2),在对两材料(1,1)相对加压的状态下加热至发生共晶反应的温度,在两材料(1,1)的接合界面生成由与母材中的Al的共晶反应得到的熔融物,将该熔融物与Al的化覆膜(1a)一起从接合界面排出,从而将两材料接合。
11 合金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CN201180025917.1 2011-05-10 CN103038014A 2013-04-10 山下尚希; 久富裕二
发明提供一种合金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铝合金挤压材料构成的扁平多孔状制冷剂通路管表面上涂布混合了Si粉末、助熔剂粉末和粘合剂的涂料,与铝合金裸散热片组合,钎焊接合而成的铝合金制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通路管是通过由含有0.5~1.7%的Mn、限制为不足0.10%的Si、限制为不足0.10%的Cu、余量的Al及不可避免杂质所组成的铝合金挤压材料而构成的,所述散热片是由Al-Mn-Zn类合金材料成形的波纹状散热片,所述涂料是由Si粉末、含有Zn的化合物类助熔剂粉末、不含Zn的化合物类助熔剂粉末和粘合剂混合而成,Si粉末的涂布量为1~4g/m2,利用钎焊接合而制造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管深部的电位最高,并且电位按照制冷剂通路管表面、散热片焊缝、散热片的顺序而依次变低。
12 接合合金、具有由该合金形成的接合合金层的覆层材料和铝接合复合材料 CN201080048465.4 2010-10-25 CN102596488A 2012-07-18 山本晋司; 石尾雅昭
发明提供不仅与、镍等非金属,而且与铝的压接性、扩散接合性和钎焊性都优异的铝接合合金,还提供具有由该铝接合合金形成的接合合金层的覆层材料、铝接合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接合合金是接合铝与选自钢铁、铜、镍、中的任意一种非铝金属的Ni-Mg合金。上述Ni-Mg合金本质上包含0.08~0.90质量%的Mg且剩余部分包含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另外,本发明的覆层材料具备由上述非铝金属形成的非铝金属层(2)和由上述铝接合合金形成的接合合金层(1),上述非铝金属层(2)与接合合金层(1)通过压接和扩散接合而接合。
13 钎焊板材 CN201080041600.2 2010-09-17 CN102574248A 2012-07-11 D·亚伯拉罕松; R·韦斯特高; T·斯滕奎斯特
多层合金钎焊板材,其由以下部分组成:芯材,该芯材在一侧或两侧上具有由Al-Si钎焊合金组成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嵌于芯部与位于所述中间层上部的薄包覆层之间,其中所述芯材和所述包覆层的熔化温度高于所述Al-Si钎焊合金;所述包覆层包含Bi 0.01至1.0重量%,Mg≤0.01重量%,Mn≤1.0重量%,Cu≤1.2重量%,Fe≤1.0重量%,Si≤4.0重量%,Ti≤0.1重量%,Zr、Cr、V和/或Sc总计≤0.2%;和各自含量小于0.05重量%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总杂质含量低于0.2重量%;余量为Al。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合金钎焊板材的热交换器
14 连接结构体及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200610143304.9 2006-11-03 CN101022098B 2010-05-12 南尾匡纪; 藤本博昭; 水谷笃人; 藤谷尚树; 福田敏行
能够以低成本进行Si和Al的可靠连接。连接结构体(1)是Si电极(Si构件)(40)和Al引线(Al构件)(20)的连接结构体。在Si电极(40)和Al引线(20)之间夹装有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4、4…)及第二部分(14、14…),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4、4…)及第二部分(14、14…)均与Si电极(40)相接,且与Al引线(20)相接。在第一部分(2)存在Si化物层(13)及Al氧化物层(23),Si氧化物层(13)与Si电极(40)相接,Al氧化物层(23)介于Si氧化物层(13)和Al引线(20)之间。在第二部分(4、4…)存在Al,在第二部分(14、14…)存在Si部(14a)及Al部(14b)。
15 /焊接构件 CN200480028001.1 2004-09-27 CN100434223C 2008-11-19 服部保德; 三尾野忠昭; 安藤敦司; 岩濑哲; 笹部诚二
一种/焊接构件,包括与铝或铝合金板(2)点焊在一起的热浸Al钢板(1)。该钢板(1)上镀覆的镀层(4)以质量计含有3-12%Si和0.5-5%Fe。接合界面处形成的Al-Fe二元合金层的面积比控制在90%或更低。在钢基底(5)与镀层(4)界面的界面处的Al-Fe-Si三元合金层(6)和接合界面处的Al-Fe二元合金层之间存在非合金区域(9)。钢基底(5)优选含有0.002-0.020%N以形成与该镀层(4)相接触的富N表层。富N层阻碍脆性Al-Fe二元合金层向接合界面整体发生扩展,并提高钢/铝焊接构件的接头强度。
16 连接结构体及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200610143304.9 2006-11-03 CN101022098A 2007-08-22 南尾匡纪; 藤本博昭; 水谷笃人; 藤谷尚树; 福田敏行
能够以低成本进行Si和Al的可靠连接。连接结构体(1)是Si电极(Si构件)(40)和Al引线(Al构件)(20)的连接结构体。在Si电极(40)和Al引线(20)之间夹装有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4、4…)及第二部分(14、14…),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4、4…)及第二部分(14、14…)均与Si电极(40)相接,且与Al引线(20)相接。在第一部分(2)存在Si化物层(13)及Al氧化物层(23),Si氧化物层(13)与Si电极(40)相接,Al氧化物层(23)介于Si氧化物层(13)和Al引线(20)之间。在第二部分(4、4…)存在Al,在第二部分(14、14…)存在Si部(14a)及Al部(14b)。
17 低熔点的钎焊产品 CN01818270.4 2001-10-30 CN1473089A 2004-02-04 A·J·维特布鲁德; J·H·O·J·维詹伯格
发明涉及一种钎焊产品,例如钎焊板产品,其包括由含量为2-18wt.%的铝合金制成的铝合金基底(1),以及位于至少一个外表面上的含镍覆层(2),其中,在所述含镍层一侧存在一个分别沉积的覆层(3),而且,其中,所述覆层(3)包含一种金属,其能够与所述铝基底(1)和所有外部覆层一起形成一种液相线温度为490-570℃的填充金属。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制备这种铝钎焊产品的方法和一种包含至少一种由所述铝钎焊产品制成的部件的钎焊组件。
18 合金涂覆的构件 CN00808366.5 2000-05-25 CN1353633A 2002-06-12 U·塞瑟克-克罗; J·福里赫斯; A·拜克尔
或铝合金构件上可通过涂覆金属六氟酸盐并加热沉积出铝硅合金涂层。通过同时生成的非腐蚀性的氟铝酸,有效防止了合金层再化。
19 具有内部焊料层的复合材料焊接结构 CN201480038580.1 2014-07-04 CN105377492B 2017-09-15 哈特莫特·扬森
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焊接的三层复合材料,该材料包括至少三个由至少两种不同的铝合金组成的层,其中至少三个层的内层为由铝焊料合金组成的铝焊料层,其他层成型为覆盖层并且由至少一种其他的铝合金组成,其中至少一种其他的铝合金具有比铝焊料合金的液相温度更高的固相温度。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简单、具有用于制造I形焊接接头的良好的焊接性能、明显降低焊接的部件“烧穿”的危险以及提供足够的机械性能的能够焊接的铝复合材料,该目的这样实现,即单个覆盖层(2,4)的厚度超过铝焊料层(3)厚度的至少1.5倍,优选至少5倍。
20 接合部件 CN201280057615.7 2012-11-19 CN103945972B 2016-08-17 新井贵
提供一种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能够抑制材构件内所含有的以及氮向TiAl基合金部侧扩散,并且能够抑制因钢材构件内所含有的碳以及氮的扩散而产生空隙、碳化以及氮化物,并能够防止钎焊强度的降低,接合部件经由Ni钎焊将钢材构件和TiAl基合金构件接合而成,该钢材构件含有包含C和Cr的合金元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构件至少在Ni钎焊的交界侧生成与所述合金元素结合的碳化物以及氮化物,并利用该碳化物以及氮化物防止C和N向与TiAl基合金构件邻接的Ni钎焊侧扩散,所述接合部件是由涡轮叶轮(2)与轴(3)构成的涡轮主体(1)部件,轴(3)的构造用钢材是含有0.30~0.45重量%的碳、0.85~1.25重量%的Cr的构造用钢材,或者含有0.15重量%以下的碳、11.5~13重量%的Cr的氏体类不锈钢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