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 传输 / 不包含在H04B3/00至H04B11/00各组中的,以传输媒介为特征区分的传输系统 / .以陆地或其上大片水域为传输媒介的传输系统,例如地面电报(利用地面或水域回路的有线传输系统入H04B3/00;地球物理学,检测质量隐患入G01H,G01V1/16,G01V1/18,G01V3/00;声纳入G01S1/72;地面电流的应用入G01S1/72,H05F7/00;利用引线电缆确定方向和距离入G01S13/00)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海底通信系统 CN201280036313.1 2012-07-11 CN103688021A 2014-03-26 K.克里斯琴森
提供了一种海底通信系统。该海底通信系统的海底功率分配模适合于被连接到顶侧装置的顶侧电源并将从顶侧电源接收到的电功率分配给海底模块。到海底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通信连接适合于提供与顶侧装置的数据通信。提供了海底功率分配模块与海底模块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该海底功率分配模块能够经由第二通信连接将在第一通信连接上接收到的数据通信转送到海底模块。
22 便携式透地无线电设备 CN201080068921.1 2010-11-16 CN103283162A 2013-09-04 M·罗珀; M·斯维兰斯; P·克瓦斯尼奥克; V·普扎科维
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透地无线电(PTTER)装置。PTTER提供在表面无线电设备与便携式无线电之间的双向语音和/或数据通信。PTTER也提供具有主环和一个或者多个副环的发送天线,一个或者多个副环被配置为增加主环产生的磁场。PTTER也提供可以围绕外形缠绕以用于运输的可携式环形天线。PTTER也提供对于实施噪声消除而言最优的接收天线。PTTER也提供用于检测距离和方向以增加PTTER的有效范围的导航子系统。可以在背包外形规格中实施PTTER。
23 下传输电并提供光纤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201180027297.5 2011-05-16 CN102934377A 2013-02-13 A·勒克罗阿尔; A·科尔迪耶
一种用于传输通信和电的网络。所述网络包括终端站、分支单元以及连接到分支单元的海底节点,其中终端站与第一分支单元之间以及第一分支单元与第一海底节点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路径由光纤提供,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海底节点适于接收多个波长并且在其输出端提供至少一个波长。所述网络包括:连接到主干线缆的第一线缆头的第一电源和连接到所述主干线缆的第二线缆头的至少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至少第二电源在正常条件或故障条件下,在网络中单独地或组合地供应至少最小电流量。
24 用于透地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201080031810.3 2010-06-03 CN102598551A 2012-07-18 D·L·马歇尔
发明公开了用于在发送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透过大地无线发送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其中通信天线产生显著远场辐射以及除了磁耦合之外还可以基本上通过发射和吸收电磁辐射来交互作用的类型的。通常选择可以比常规用于透地(TTE)通信的频率高得多的频率。在许多希望TTE通信的情况下,由这些类型的天线产生和利用的电磁耦合和所关联的磁耦合提供比利用主要仅通过磁耦合来交互作用的天线可获得的更大的有效通信范围。
25 超宽带岩层通信系统 CN201010524834.4 2010-10-29 CN101977083A 2011-02-16 易克初; 刘祖军; 田红心; 田斌; 王勇超; 王杰令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岩层通信系统,主要解决矿井中发生严重事故时无可靠通信手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两个收发信机、一对收发共用的电极和收发切换开关,通过电极以岩层为传输媒质形成无线信道,构成时分双工的通信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包括一个发送设备和一个接收设备,该发送设备包括信道编码单元、M元扩频单元和E类功率放大器;该接收设备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级间隔直耦合电容器、AGC放大器、A/D变换器、解扩解调与信道译码单元。M元扩频码取码片值为-1或0或1的三进制伪随机码,E类功率放大器采用有输出变压器的推挽功率放大器。本发明具有信号占空比小,峰平功率比高,误码特性好,传输距离远的优点,可为矿井救灾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
26 下通信系统 CN200680026785.3 2006-06-09 CN101228719A 2008-07-23 马克·罗德斯; 布兰登·海蓝; 德里克·沃尔夫
一种下通信系统,用于将电磁和/或磁信号传输至远程接收机,该系统具有数据输入;数字数据压缩器,用于压缩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器,用于将所压缩的数据调制到载波信号上,以及电绝缘、磁耦合天线,用于传输所压缩的调制信号。
27 井中无线通信和控制的扼流电感器及在管路中的布置方法 CN01805568.0 2001-01-19 CN1229567C 2005-11-30 罗纳德·M.·巴斯; 伊尔亚·E.·伯切科; 罗伯特·R.·博奈特; 小费莱德利克·G.·卡尔; 约翰·M.·赫斯克; 威廉·M.·艾基; 乔治·L.·斯特杰米尔; 哈罗德·J.·文尼戈
在石油井中一种磁扼流圈形式的电流阻抗器件,其中跨过扼流圈产生一个电压电位,以供电井中的器件和传感器并且与其通信。石油井包括一个套管井孔,有一个油管柱定位在套管内并且在套管内纵向延伸。一个可控制气举、传感器、或其它器件联接到管道上。阀传感器、或其它器件从表面供电和控制。把管道、套管、或衬管用作导体借助于接地地线从表面发送通信信号和功率。例如,把交流电流沿套管引导到其中电流遇到扼流圈的分支。套管一般借助于泥与地电气隔离,而分支在接地地线处终止。
28 一种面水下语音通讯装置 CN201710883145.4 2017-09-26 CN107493140A 2017-12-19 刘宁; 赵海潇; 高晓兰; 山泽银; 梁奇兵; 杨克磊; 陈冬琼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水下语音通讯装置,由水下语音通讯机和水面语音通讯台两部分组成。水下语音通讯机包括上壳体、换能器、换能器连接座,电源开关、电源灯、通信电路板、双功能插座、卡扣,下壳体、锂离子电池组、充气座、充气口堵头、充气阀连接头,上盖和下盖靠搭扣和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水面语音通讯台为箱体式结构,由操作面板和电子组件构成;所述操作面板集成功能组部件,具有人机操作界面。本发明水下语音通讯机具有电量报警和气密检查功能、充电与麦电路集于一体;水面语音通讯台具有完整的人机界面功能。
29 一种下对讲机通信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水下通信系统 CN201710143237.9 2017-03-11 CN106961639A 2017-07-18 陈飞虎; 王巍; 刘学瑞; 肖蛰水; 钱斌; 曾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对讲机通信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水下通信系统,其通过自适应实时估计系统通信参数及工作模式的切换,实现水下蛙人之间通信、水下潜器之间通信、多个节点之间的相互测距等水下作业。本发明对水声信道具备自适应能,而且可以灵活地进行参数配置、模式切换、距离选择、压缩码率切换;解码后的还原语音效果清晰,音色自然。而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则更具备小型化、模化,便于系统集成,易于移植等优点。
30 中光通信装置和系统 CN201710074778.0 2017-02-16 CN106941376A 2017-07-11 林新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中,特别是海中的光无线通信装置。由光无线通信,光强度测量,防水耐压容器三个子系统构成。采用具有红绿蓝(RGB)3芯片的全彩色型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通信光源,以及L‑PPM的光强度调制方法,实现了用通信系统的物理参数对自然海水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在时空浊度变化的海水信道中确保稳定高速的无线通信。又因为LED是非相干光源,所以不会对水中生物造成损伤。通信光源还可以兼作水中照明器,也可以利用一般的水中LED照明光源加调制后进行通信。
31 语音信号字符化编码控制的可变重频激光调制方法和系统 CN201611145301.9 2016-12-13 CN106788762A 2017-05-31 何宁; 顾剑飞; 蒋红艳; 谭智诚; 廖欣
发明公开一种语音信号字符化编码控制的可变重频激光调制方法和系统,语音信号识别与字符化处理模采集语音信息,并对语音信息进行语意特征识别、相似度匹配和字符化编码;可变重频编码模块对语音信息进行分处理,并将语音信息字符化代码分插到不同重频组成串行帧结构;码型转换与激光驱动模块将语音信息从不归零码转换为归零码,并驱动激光器;调Q脉冲激光器受控于可变重频串行输出脉冲信号,并以ASK激光调制方式发射激光。本发明能够降低语音信号识别及数字化处理的复杂过程,减少带宽资源占用,实现低速编码以获得较高的激光脉冲能量,具有保密性好、实时性高、通信链路简单的特点。
32 一种静探复合式地球化学微电极探针系统 CN201710036757.X 2017-01-18 CN106770559A 2017-05-31 郭磊; 孙治雷; 叶思源; 王利波; 曹红; 耿威; 刘莉萍
发明涉及一种静探复合式地球化学微电极探针系统,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静触探探头和至少1个微电极,所述静力触探探头设置在基座的中央,所述至少1个微电极围绕静力触探探头排布,静力触探探头锥尖的长度比微电极锥尖的长度长4‑8cm。将静力触探探头与微电极相结合,根据微电极的极限破坏强度设置静力触探阈值,从而保证微电极在遇到极限破坏强度前即停止向沉积物中贯入,保护微电极不受损伤。同时还能使微电极贯入较深的深度。该微电极探针系统可以应用于海床基多点原位长期观测系统中,可有效实现多点精确定位功能,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获取探测区域内多个探测点的数据,最终能够分析获得有源扩散场的空间分布信息。
33 一种基于蓝绿光源的高速下通信系统 CN201610886508.5 2016-10-11 CN106452585A 2017-02-22 田朋飞; 刘晓艳; 易肃羽; 黄钰馨; 刘冉; 郑立荣
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蓝绿光源的高速下通信系统。本发明使用高效率氮化镓基LED或者激光光源,发光波长为450 nm或者520nm左右;发射机包括信号的采集、模数转换、压缩和放大、直流驱动电源、蓝绿光源和相应散热封装装置、发射天线、以及防水装置;接收机包括信号接收天线、自动对准模、探测器、信号放大和解压缩、数模转换、信号恢复以及防水装置。本发明通过加入接收端自动对准模块,可以实现短距离和长距离高速水下通信,具有带宽高、数据传输速率高、保密性高、耗能低和时延短的优势。
34 锚定数据通信系统 CN201180058428.6 2011-11-03 CN103249640B 2016-10-12 彼得·布鲁斯
一种用于对由在埋置在系泊床(4)的表面(5)之下的船用锚(3)上安装的仪器(2)提供的测量数据进行通信的锚定数据通信系统(1),其包括:第一应答器(10),安装在附接至所述锚(3)的缆构件(7,3D)上并通过导体装置(11)连接至所述仪器(2);以及第二应答器(12,12A),安装在所述缆构件(7,3D)上或者从漂浮结构(8,21A)悬吊下来并且连接至所述悬浮结构(8,21A)上的收发器(9,9A),其中,所述应答器(10,12,12A)中的至少一个的发射波束(10B,12C)的轴(10A,12B)通过所述缆构件(7,3D)而被限制为沿着朝向,以最大化从所述第一应答器(10)到达所述第二应答器(12,12A)的信号的强度。
35 一种潜器通讯系统 CN201610306472.9 2016-05-11 CN105846883A 2016-08-10 刘慧
发明的潜器通信系统通过多个按深度依次分布的中继通信装置,为潜水器提供远程或者非常深度的通讯支持,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讯便不能在非常深的情况下掌握水下设备的运作状态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36 一种基于下可见光通信网络单元与光纤互联的水陆光通信网络构架及通信方法 CN201610173253.8 2016-03-24 CN105790838A 2016-07-20 黄治同; 李伟; 纪越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下可见光通信网络单元(underwate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network unit,UVNU)与光纤互联的水陆光通信网络构架及通信方法,通信网络构架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分离/耦合器,UVNU以及水下用户;OLT与核心网络相连,置于陆地上;分离/耦合器,UVNU,水下用户均置于水下;通信方法为:首先初始化网络,某水下用户收集到数据后,上行传输给相连UVNU,后传输给OLT;如果OLT识别为陆地终端,将数据发送到核心网;否则,OLT将目的地址所连UVNU标识码加到数据中,广播给UVNU;UVNU判断标识码是否与自身相同,如果不同,丢弃;否则,UVNU将含有目的水下用户识别码的数据帧广播给水下用户;最后,水下用户判断识别码是否与自身相同,相同解调数据;否则丢弃。
37 电场通讯装置 CN201610239979.7 2016-04-18 CN105763268A 2016-07-13 李宣成; 欧阳兵; 逄谦; 王萍; 恽超; 丁波
发明涉及通讯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场通讯装置,其包括谐振发射装置和谐振接收装置,谐振发射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棒材、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密封外壳、第一电容、第一天线、第二天线;谐振接收装置包括第二绝缘棒材、第三电磁线圈、第二密封外壳、第二电容、第三天线、第四天线。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基于单导线谐振输电的原理,利用水环境等效替换单电极输电中的单导线,从而在水中利用高频电场感应通讯,具有安全、省、简便、高效的特点。
38 一种不依赖介质的水声信标信号提取装置 CN201610028399.3 2016-01-17 CN105656564A 2016-06-08 曲元鑫; 王嘉鑫; 牛天星; 李婷; 李明艳; 宋丹; 姜晓杰
发明涉及一种不依赖介质的水声信标信号提取装置,采用透声聚酯材料替代水介质成为声传输介质,利用信号触发器触发水声信标的水开关,使其工作;将水声信标紧贴在透声聚氨酯材料上,信号提取器硫化在透声聚氨酯材料中,接收并提取水声信标信号。其特点是该装置能够不依赖水介质激活水声信标工作,并提取水声信标的信号,水声信标和该装置均可在无水状态下工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9 用于透地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201080031810.3 2010-06-03 CN102598551B 2016-06-08 D·L·马歇尔
公开了用于在发送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透过大地无线发送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其中通信天线产生显著远场辐射以及除了磁耦合之外还可以基本上通过发射和吸收电磁辐射来交互作用的类型的。通常选择可以比常规用于透地(TTE)通信的频率高得多的频率。在许多希望TTE通信的情况下,由这些类型的天线产生和利用的电磁耦合和所关联的磁耦合提供比利用主要仅通过磁耦合来交互作用的天线可获得的更大的有效通信范围。
40 基于BDS和UWSNs的数据交换系统与岸上基站的数据交换方法 CN201610068271.X 2016-02-01 CN105610554A 2016-05-25 孙山林; 周卓伟; 李云; 陈庞森
发明公开了基于BDS和UWSNs的数据交换系统与岸上基站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基于BDS和UWSNs的数据交换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交换过程;2)岸上基站数据交换过程。这种方法根据起始数据包获取数据开始发送的信息,并判断通信信道质量;根据中间数据包的编码是否连续,判断是否存在丢包和连续丢包;根据终止数据包获取数据停止发送的消息;根据响应包获取信道质量信息,丢包信息,并根据丢包信息进行补发。这种方法能克服水下无线传感网络远距离通信能的不足、实现有效、可靠的海上数据通信。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