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低损耗可调谐电器件及表征方法 CN200610098892.9 2002-04-02 CN101174507A 2008-05-07 斯坦利·斯拉夫科·通西赫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谐电元件(610-614)以及用于测量该铁电元件损耗的窄带谐振电路(610-620)。该铁电元件可以是集成在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测试方法消除其它来源的损耗,从而分离出由铁电材料引致的损耗,并且证实这种损耗是很低的。
42 包括放大器的接收机 CN200680004286.4 2006-01-30 CN101167249A 2008-04-23 埃德温·范德海登; 雨果·费恩斯特罗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放大天线信号放大器(31-34)的接收机(1),所述放大器(31-34)包括放大器输入(11a)和放大器输出(12a、12b),放大器输入(11a)是用于接收天线信号的单端输入,放大器输出(12a、12b)是差分输出,所述放大器(31-34)包括用于减少放大器(31-34)的共模输入阻抗的电路(41、42)。
43 包括放大器的接收机 CN200680004300.0 2006-01-30 CN101164233A 2008-04-16 埃德温·范德海登; 雨果·费恩斯特罗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对天线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31-34)的接收机(1),所述放大器(31-34)包括放大器输入(11a)和放大器输出(12a、12b),放大器输入(11a)是用于接收天线信号的单端输入,放大器输出(12a、12b)是差分输出,所述放大器(31-34)包括用于对放大器(31-34)的串联输入阻抗进行补偿的电路(54)。
44 具有增益可控制的输入级的接收器 CN200680003471.1 2006-01-24 CN101164231A 2008-04-16 埃夫西米奥斯·奇利乌克斯
一种具有输入级(LNA)的接收器,所述输入级(LNA)在从输入(SI)到输出(SO)的信号方向上包括:输入晶体管(Q1)和衰减器(D1、D2、R7-R12、C2-C5)。所述衰减器提供取决于控制信号(VDC)的衰减。所述输入级包括晶体管偏置电路(R2),所述晶体管偏置电路(R2)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来偏置所述输入晶体管。
45 在无线移动设备工作期间在线跟踪模拟增益步幅的方法 CN200680012460.X 2006-03-10 CN101160718A 2008-04-09 L·李; 林福韵; R·克里希纳穆斯
提供了用于在接收机中跟踪并补偿模拟增益失配或变化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设备工作期间跟踪模拟增益步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自动增益控制(AGC)输出与基准电平之间的误差信号作为至增益步幅跟踪组件的输入。这还包括根据AGC输出确定至少一个补偿值以更新跟踪实际增益步幅的标称增益步幅。
46 放大器装置及方法 CN200710147620.8 2007-08-31 CN101136612A 2008-03-05 T·拉希德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音频电路中的瞬态信号放大器断电装置,该音频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用于将该参考电压维持在期望平的电容器。该放大器断电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在断电期间控制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工作的放电控制电路。该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该电容器放电的开关器件,其中该开关器件用脉冲信号来控制。该脉冲信号是一个脉宽调制(PWM)信号,其中脉冲宽度与正被放电的参考电压的电压水平成比例。
47 单端到差分变换器电路 CN200580040398.0 2005-11-24 CN101091306A 2007-12-19 米哈伊·A·T·森杜莱亚努; 爱德华·F·斯蒂克沃罗特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输入端(24)接收单端输入信号并在一对输出端上(OUT+,OUT-)提供差分输出信号的低压工作的BALUN电路(20)。所述BALUN电路(20)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用于接收单端输入电压信号(RFin)的输入端(24)、晶体管(Q1);电阻(RL)(28)、电阻(RL)、以及输出端(OUT+)。第二支路包括晶体管(Q3)、电阻(RL)、以及输出端(OUT-)。依据输出端(OUT+,OUT-)上的输出电压信号,运算放大器(26)保持流过第一和第二支路的电阻RL的电流实质上相等。
48 多频道接收机及自动设置其宽带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的方法 CN200380101003.4 2003-10-01 CN100345442C 2007-10-24 J·布哈特; M·赫尤维曼
一种多频道接收器(200),包括:用于接收潜在包括多个频道的宽带信号的输入(111),调谐器级(110),连接在输入(111)和调谐器(110)之间的宽带放大器(201),用以桥接放大器(201)的可控开关(202)和用来产生开关控制信号(BSC)的开关控制器(203)。为了对开关进行控制,开关控制器(203)用来测量至少一个信号质量参数,并根据测量的参数产生开关控制信号(BSC)。当将接收器切换到一个频道时,专在至少一个时间间隔期间采取判定将开关(202)切换到其打开状态(放大器有效)。
49 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包括其的通信装置 CN200610166741.2 2006-12-07 CN101043203A 2007-09-26 幸谷真人; 饭塚邦彦; 川村博史
提供一种能获得大范围的增益变化并在放大晶体管之间切换时抑制线性度的劣化的可变增益放大器。该可变增益放大器包括:多个级联放大器,每一级联放大器包括一个放大输入信号的放大晶体管和多个级联连接至该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的级联晶体管。多个级联放大器通过衰减器连接。该可变增益放大器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一级联放大器中所包括的多个级联晶体管的导通/截止操作;以及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多个放大晶体管的导通/截止操作,该多个放大晶体管中只有一个被包括在该多个级联放大器中的每一个中,从而使多个放大晶体管中仅选择的那一个导通。
50 用于导入包括多条使用约束信息的内容的设备和方法 CN200610156677.X 2006-12-30 CN101009710A 2007-08-01 尹映善; 金奉禅; 南秀铉
提供一种在数字版权管理(DRM)系统中保护数字内容的设备和方法。在该设备和方法中,基于第一内容文件中的多项信息来确定包括在第一内容文件中的各个内容部分的使用规则,产生遵守该使用规则的第二内容文件。因此,可允许用户仅使用包括在从外部接收的内容文件中的用户有权使用的内容部分。
51 全双工天线系统和方法 CN200580025315.0 2005-07-14 CN101002361A 2007-07-18 格雷戈里·普瓦拉斯内; 乔治·法夫雷加-桑什; 斯坦利·S·通西赫; 艾伦·德兰
已经提供了用于全双工天线阻抗匹配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第一天线在第一频段的、频率可选的第一信道有效地谐振;在第一信道频率生成第一天线阻抗;使第二天线在第一频段的、频率可选的第二信道有效地谐振;在第二信道频率生成第二天线阻抗;在第一信道频率供应第一共轭阻抗匹配;以及,在第二信道频率供应第二共轭阻抗匹配。举例来说,第一天线可用于发送,而第二天线用于接收通信。天线响应于以下操作有效谐振:为天线提供频率可选的共轭阻抗匹配;产生频率可选的天线阻抗;和/或选择天线谐振的频率。
52 D类放大器 CN200610169303.1 2006-12-13 CN1983803A 2007-06-20 望月浩二
一种D类放大器,能够将特定的采样频率和其二分之一的频率以及倍增的频率的失真减低到不需要LPF的程度,并能够仅以简单且小规模的控制电路实现。D类放大器(100)包括:具有包含第一输出端(111)和第二输出端(112)的状态都为高阻抗的第五输出状态的五个输出状态的H全桥式的输出单元(120)、以及由将不依赖于输入值的个别的随机数作为输出值的随机数产生器(103)和基于输入值和随机数产生器(103)的输出值生成最终的PWM控制信号的PWM控制信号发生电路(104)构成的输出控制单元(110)。输出控制单元(110)使用随机数产生器(103)和PWM控制信号发生电路(104),将在采样频率之间的基准点输出的脉冲信号分割成不包含所述基准点的多个具有随机宽度的脉冲信号并输出。
53 多频带低噪声放大器系统 CN200580015602.3 2005-04-15 CN1954489A 2007-04-25 洪吉明; 迪尔克·莱波尔德; 胡尧烁
一种低噪声放大器(LNA)(400),其在多个频带中操作,同时比已知的LNA实施方案占据更少的面积。所述LNA包括可由一可调电感器与一可调谐电容器组共同调谐的输出匹配。输出匹配由一可调电感器(402)与一可调谐电容器组(404)共同完成。
54 可变增益电路 CN200580003606.X 2005-01-27 CN1914795A 2007-02-14 田中崇敏; 日野拓生
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强输入电平下实现低失真,并维持平滑的增益变化的可变增益电路,设有可由第1增益控制信号来进行增益控制的高增益、低噪声的第1放大器(10)、以及由第2增益控制信号来进行增益控制的低增益、低失真的第2放大器(20),第1和第2放大器(10、20)的输出与第3放大器(30)相耦合。第1放大器(1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2放大器(20)的输入断相互耦合,且第1放大器(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2放大器(20)的输出端相互耦合。另外,根据模式切换信号将第1放大器(10)输出导通或关断。由第3放大器(30)来校正因第1放大器(10)的导通或关断所产生的增益变化。
55 高频功率放大器以及使用了它的发送器和移动体通信终端 CN200610074510.9 2006-04-21 CN1862952A 2006-11-15 田上知纪; 松本秀俊
发明提供一种不论负载阻抗的变动如何都保持良好的线性,并且小型的高频功率放大器。检测出最末放大级晶体管的输出端子的交流电压振幅,并在该电压振幅超过了预先确定的阈值时,输出抑制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振幅的信号。
56 放大电路及放大方法 CN200480026981.1 2004-09-17 CN1853351A 2006-10-25 池田和彦; 泉贵志; 榎贵志
一种可抑制放大电路的电路规模的增大,并且可获得较高功率效率且失真较少的输出信号的放大电路。在这个电路中,定包络线信号生成单元(101),由输入信号生成多个定包络线信号。导频信号生成单元(102),将分别具有预定的振幅、预定的相位及预定的频率的多个导频信号,分别与生成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向对应地生成,上述多个导频信号的上述相位或上述频率相互不同。第1相加单元(103)及第2相加单元(104),将该多个导频信号与生成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分别相加。第1放大器(111)及第2放大器(112),将相加了该多个导频信号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放大。矢量调整单元(105)使用包含在放大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中,且相当于该多个导频信号的信号成分,修正生成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中的任何一个信号的振幅或相位。
57 低噪声放大器 CN200480016313.0 2004-06-11 CN1806385A 2006-07-19 大见忠弘; 西牟田武史; 宫城弘; 须川成利; 寺本章伸
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其具有用于将噪声抑制在低电平并放大输入信号的MIS晶体管。MIS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其具有作为主表面的第一晶体表面;半导体结构,其是作为半导体衬底的一部分形成;以及相同导电型扩散区。半导体结构具有:一对侧壁面,其是由不同于第一晶体表面的第二晶体表面限定;顶面,其是由不同于第二晶体表面的第三晶体表面限定;栅极绝缘膜,其以均匀的厚度覆盖主表面、侧壁面和顶面;以及栅电极,其使用插入的栅极绝缘膜连续覆盖主表面、侧壁面和顶面。使用插入的栅极绝缘膜在一端和另一端上形成扩散区,并且沿主表面、侧壁面和顶面连续扩展该扩散区。这种结构急剧降低了低噪声放大器输出信号的1/f噪声和信号失真,从而不需要用于补偿降低的电路,并减小了尺寸。
58 直流放大器及其半导体集成电路 CN200480016270.6 2004-06-11 CN1806332A 2006-07-19 大见忠弘; 西牟田武史; 宫城弘; 须川成利; 寺本章伸
高度为HB宽度为WB的长方体突出部分(21)形成在衬底上,并且栅化膜形成在突出部分(21)的部分上表面和侧壁面上。源极和漏极形成在栅电极(26)的两个对侧上,从而形成MOS晶体管。此MOS晶体管用来配置直流放大器。直流放大器具有包括MOS晶体管(61,62)的差动放大器电路。这样,直流放大器能够呈现更大的增益。
59 电天线及其调谐方法 CN02811623.2 2002-04-04 CN1795584A 2006-06-28 斯坦利S·通西赫; 艾伦·特兰
发明提供了一系列电介质调谐天线以及对无线通信天线进行频率调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辐射体(106);在辐射体附近形成含有铁电材料的电介质(104);施加电压给铁电材料;根据所施加的电压,产生介电常数;以及根据该介电常数,在谐振频率处进行电磁场传播。该方法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改变所述施加的电压;以及根据所述施加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所述谐振频率。改变谐振频率包括形成具有可响应施加电压而改变的工作频率的天线。另选地,形成具有可变工作频率的天线包括形成具有预先设定的与谐振频率无关的固定特性阻抗的天线。
60 使用多路选通晶体管具有改良线性和频带的放大器电路 CN200510123436.0 2005-11-18 CN1794568A 2006-06-28 金兑昱; 金本冀; 李贵鲁
发明公开一种使用MGTR具有改良线性和频带的放大器电路。该放大器电路包括一个放大单元,它包括主晶体管和辅助晶体管;一个衰减单元,它包括分别连接到主晶体管的源极和辅助晶体管的源极的电感器;一个电容器,它的一端连接到主晶体管和辅助晶体管的源极,它的另一端连接到主晶体管和辅助晶体管的栅极;和一个输出单元,它连接到主晶体管和辅助晶体管的漏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