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开关电容器电路补偿装置和方法 CN200480038830.8 2004-11-16 CN100586023C 2010-01-27 N·克莱默
补偿开关电容器电路包括开关电容器电路和补偿电路。该补偿电路产生在闭环控制下改变的参考电流以便维持由输入时钟频率确定的、用于充电参考电容器的目标转换速率。该开关电容器电路的输出放大器配置成其输出电流与参考电流成比例改变。因此,通过将参考电容器配置成跟踪开关电容器电路的有效电容,可以使开关电容器电路的稳定时间在时钟频率范围上,对有效电容的值和变化相对不敏感。补偿电路可以包括以所需占空比计时开关电容器电路的时钟重调节电路。
122 用于分送射频信号电路 CN200480012269.6 2004-05-05 CN100568714C 2009-12-09 E·布雷斯索; J·P·M·A·A·泰斯森
发明涉及将射频信号分送到印刷电路板(10)上的多个不同模(20,30,40)。经由天线插口(11)供应的射频信号通过多个线段(12,13,14,15)线进行引导,相应的退耦器插在两个线段(13,14)之间。此外,在两个线段(13,14)之间,可选地设置用来补偿信号损耗的放大器(33)和/或用于隔离不工作模块的开关(34)。
123 多频带稳定电路和使用它的多频带放大电路 CN200610162793.2 2006-11-23 CN100557955C 2009-11-04 福田敦史; 冈崎浩司; 楢桥祥一
发明的稳定电路(100)包括:对于放大对象的信号成为与放大元件串联连接的配置的一个以上的串联稳定(110、120);对于放大对象的信号成为与放大元件并联连接的配置的一个以上的并联稳定块(130、140);以及将所述并联稳定块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放大对象的信号可连接、断路的一个以上的开关单元(150)。
124 用于自振荡D类系统的电子装置 CN200780029868.2 2007-08-10 CN101501985A 2009-08-05 彼得·布伊藤迪克
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用于自振荡D类系统(100)的集成功率比较器电路(1)。所述集成功率比较器电路(1)具有调制级(10),其中所述调制级(10)包括用于将补偿信号(401)提供给所述调制级的补偿电路(40),确定该补偿信号的大小,以对制造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行补偿,以便实现所述自振荡D类系统(100)的平滑初始化。
125 放大器电路 CN200510004167.6 2005-01-12 CN100514847C 2009-07-15 林志毅
一种放大器电路(100),包含一晶体管(102),该晶体管(102)具有一控制终端(104)、一第一终端(106)和一第二终端(108)、一信号输入终端(RFin),其耦合至该晶体管(102)的该控制终端(104);该放大器电路(100)还包含一变压器(112),具有一初级侧(114)及一次级侧(116),该初级侧(114)耦合至该晶体管(102)的该第一(106)或第二终端。该放大器电路(100)还包含一信号输出终端(RFout),其耦合至该变压器(112)的该次级侧(116)。在此,可提供一种较传统放大器电路具有更佳特性且更容易制造的放大器电路。
126 放大器电路及维持该放大器电路的线性的方法 CN200380105666.3 2003-12-10 CN100505521C 2009-06-24 S·奥斯曼; R·F·基南; J·鲁塞克
一种放大器电路(100)包括驱动级(120),该驱动级(120)具有用于前置放大并输出前置放大信号的有源器件(140);以及输出级(160),该输出级(160)具有用于进一步放大前置放大信号并输出放大信号的有源器件(180)。检测器(190)测量放大信号的正向和反射部分的电平,以及控制电路(145)随着正向和反射信号的电平的变化而独立地和有选择地控制驱动和输出级(120,160)的有源器件(140,180)的接通和断开,以随着负载变化而基本上维持放大器电路(100)的线性。
127 D类放大器 CN200810171855.5 2008-11-14 CN101459410A 2009-06-17 塚本章人
公开了单端输出型D类放大器,不使用石英振荡器变压器那样的价格昂贵的部件地对应立体声头戴式机那样的负荷。D类放大器(200)包括:PWM电路(221和222),对输入信号进行PWM调制,输出反相的两个PWM输出;PWM输出缓冲器(251~254),使用电源电压VDD,分别放大PWM电路(221和222)的差动输出;以及电感器(261~264),合成由PWM输出缓冲器(251~254)放大后的PWM输出。
128 数字信号转换器 CN200780011997.9 2007-03-27 CN101416397A 2009-04-22 卢岑·L·A·H·多普; 阿诺德·A·P·比亚赖斯
数字信号转换器(CNV)把数字输入信号(PCM)转换成包括宽度变化脉冲的二进制信号的脉宽调制信号(PWM)。数字信号转换器能在信号模式和转换模式下工作。在转换模式下,数字信号转换器通过向直流修正信号(SC)施加反瞬态噪声整形函数(NSH2)来提供脉宽调制信号(PWM)。在信号模式下,数字信号转换器通过向数字输入信号施加信号噪声整形函数(NSH1)来提供脉宽调制信号。
129 放大电路、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及放大方法 CN200480026981.1 2004-09-17 CN100481741C 2009-04-22 池田和彦; 泉贵志; 榎贵志
一种可抑制放大电路的电路规模的增大,并且可获得较高功率效率且失真较少的输出信号的放大电路。在这个电路中,定包络线信号生成单元(101),由输入信号生成多个定包络线信号。导频信号生成单元(102),将分别具有预定的振幅、预定的相位及预定的频率的多个导频信号,分别与生成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向对应地生成,上述多个导频信号的上述相位或上述频率相互不同。第1相加单元(103)及第2相加单元(104),将该多个导频信号与生成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分别相加。第1放大器(111)及第2放大器(112),将相加了该多个导频信号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放大。矢量调整单元(105)使用包含在放大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中,且相当于该多个导频信号的信号成分,修正生成了的多个定包络线信号中的任何一个信号的振幅或相位。
130 移动通信终端和优化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点的方法 CN03823206.5 2003-09-22 CN100466482C 2009-03-04 菲利普·吉尔伯特; 高文
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移动终端(10)中的功率放大器(40)的工作点最佳化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接收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确定发送格式组合标识符TFCI的值;确定移动终端(10)的压缩模式的状态;确定移动终端(10)的所请求功率输出电平;响应三个被确定的值而从存储器中读出一工作点值;和将该工作点值提供给功率放大器(40)。所述工作点值指出一偏流。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41),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确定发送格式组合标识符TFCI的值、压缩模式状态和所请求功率输出电平;状态机(42),用于响应所述三个值而从存储器中检索功率放大器(40)的工作点值;和功率放大器(40),用于放大发送信号。
131 用于减小有源电路互调失真的方法和阻抗匹配网络 CN99814035.X 1999-12-03 CN100426671C 2008-10-15 V·阿帕林; C·K·佩尔西科
一种在有源电路的输出处减小互调失真的技术,其中上述有源电路具有偶阶和奇阶非线性度。以由奇阶非线性度产生的IM3产物抵消由有源电路的偶阶非线性度产生的IM3产物。通过调节有源电路的源或负载阻抗或两者,操纵IM3产物的幅度和相位。通过在分谐波和第二谐波频率(即,IM2产物的频率)处调节有源电路的阻抗,可以操纵由偶阶非线性度产生的IM2产物的幅度和相位。通过在分谐波或第二谐波频率或两者处,适当地调谐或“匹配”有源电路的源或负载或两者的阻抗,可以调节IM2产物的幅度和相位,从而由于偶阶非线性度导致的IM3产物近似删除IM3产物。
132 测定电元件引致的耗损的方法 CN02810744.6 2002-04-02 CN100419440C 2008-09-17 斯坦利·斯拉夫科·通西赫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由电元件引致的损耗的方法,其包括:制作一个包括有铁电元件的电路;测量综合损耗,所述综合损耗包括由所述铁电元件引致的插入损耗以及由其它损耗来源引致的插入损耗分量;测定由其它损耗来源引致的插入损耗分量;以及从测量得到的综合损耗中去除由其它损耗来源引致的插入损耗分量,以确定由所述铁电元件引致的损耗。所述铁电元件可以是集成在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所述测定方法消除其它来源的损耗,从而分离出由铁电材料引致的损耗,并且证实这种损耗是很低的。利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成功地对铁电膜材料进行研究,以在损耗、可调谐性以及其它参数之间寻求理想的折衷。
133 大动态范围低功率差分输入级 CN200680002680.4 2006-01-16 CN101204009A 2008-06-18 奥斯瓦德·约瑟夫·穆尼; 马克·兰伯特斯·约翰内斯·维兰明斯; 阿纳尔德·亨德里克·尼兰
提出了一种具有无噪声负反馈部件的低功率大动态范围射频(RF)输入级(200)(例如电容器(201))。大动态范围意味着所述级(200)的低噪声贡献与特别是在高输入平时出现的低水平内部调制的组合。低功率意味着针对相同的噪声、增益和失真水平时,传统输入级的功率消耗比本发明的输入级高大约5倍。提出了这种新的级不但可以用于放大器,而且可以用于射频接收机中常用的双平衡混频器(300-400)的下部级,所述级的示例是应用。
134 带有接收路径过载保护的收发机及其方法 CN200680009400.2 2006-03-31 CN101147329A 2008-03-19 J·珀萨门蒂尔
一种收发机包括响应于由环路控制电路提供的控制信号在接收信号路径内生成阻抗失配的失谐电路。该环路控制电路通过接收信号路径内检测到的峰值信号电平的比较来生成该控制信号。由此,接收信号路径内的高功率输入信号电平由于阻抗失配而被反射回接收机的输入。
135 放大器装置及方法 CN200710147619.5 2007-08-31 CN101136611A 2008-03-05 T·拉希德
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例如音频电路的电路中的瞬态信号放大器起动装置,该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将参考电压维持在期望平的电容器。该放大器起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在加电期间控制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工作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用于控制流向电容器的电流
136 电子电路 CN200380100450.8 2003-10-06 CN100338877C 2007-09-19 青木雄一
具有能用第三端子控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电流的第一~第三端子的晶体管的电子电路电子电路包含:具有用第三端子接收输入信号(IN)的输入晶体管(QI)、第一端子连接在输入晶体管(QI)的第二端子上并且第三端子通过电容(C1)连接在接地电位上并且从第二端子把输出信号输出的输出晶体管(QO)的多级放大器(10);用第三端子接收控制信号的控制晶体管(QC)、与控制晶体管(QC)的第一以及第二端子串联二极管(D)的控制电路(20)。把多级放大器(10)的输出晶体管(QO)的第三端子通过控制电路(20)的控制晶体管(QC)的第三端子通过控制电路(20)的控制晶体管(QC)以及二极管(D)连接在接地电位上。电子电路具有缩短的信号切换时间。
137 差分对端接电路 CN200610032958.4 2006-01-13 CN101001081A 2007-07-18 邱金波
一种差分对端接电路,其包括第一端接电阻、第二端接电阻和电容,所述第一端接电阻、电容和第二端接电阻依次串联于差分对线路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差分对端接电路可解决差分对线路的信号反射和非单调性问题,还可避免影响输出电压
138 稳定电路、多频带放大电路 CN200610162793.2 2006-11-23 CN1972119A 2007-05-30 福田敦史; 冈崎浩司; 楢桥祥一
发明的稳定电路(100)包括:对于放大对象的信号成为与放大元件串联连接的配置的一个以上的串联稳定(110、120);对于放大对象的信号成为与放大元件并联连接的配置的一个以上的并联稳定块(130、140);以及将所述并联稳定块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放大对象的信号可连接、断路的一个以上的开关单元(150)。
139 转换功率放大器 CN01802809.8 2001-09-06 CN1319269C 2007-05-30 B·J·G·普策伊斯
转换功率放大器被用于例如音频应用中。应用D类技术被用来获得效率特性。为了进一步改善转换功率放大器,建议将多个低功率转换功率级组合成一个较大的放大器。转换功率放大器的精度和效率得以提高,而没有恶化噪声和EMI。
140 可编程无线收发器 CN200580012344.3 2005-02-10 CN1947330A 2007-04-11 拉塞尔·J·希尔; 杰弗里·C·达维
一种完全集成的、可编程的混合信号无线收发器,包括无线频率集成电路(RFIC),其数字输入和输出的频率和协议是不可知的,该无线收发器被编程且多无线频带和标准是配置的,以及能连接到一些网络和服务提供。该RFIC包括可调谐振荡电路,其包括具有电感的传输线,多个可切换电容器配置为切换进或出可调谐电路以响应第一信号,以及至少一个可变电容器能响应第二控制信号而改变,该振荡电路的中央振荡频率响应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而电子地调谐,以控制多个可切换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值和至少一个可变电容器的第二电容值。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