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电阻丝与高温线S型焊接工艺 CN201510017975.X 2015-01-14 CN104625453A 2015-05-20 何海兵
发明公开一种电阻丝与高温线S型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好电阻丝和高温线;对电阻丝和高温线进行对焊,形成焊接点;将焊接在一起的电阻丝和高温线掰成S形;在电阻丝和高温线上的焊接点的两边套上金属套管,焊接点裸露;将金属套管夹紧。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省时省、功能实用、安全可靠、可以有效的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162 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47490.4 2013-11-22 CN104619394A 2015-05-13 中山雅夫; 木下靖朗; 下田健二; 西尾和晃
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100)包括载体(20)、一对表面电极(31)、线路(32)和多个固定层(33)。载体由催化剂载于其上的陶瓷形成。一对表面电极互相面对并在载体的外周表面上在载体的轴向上延伸。线路形成栉齿状并被配置以从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的外部向表面电极提供电。配置多个固定层以将线路固定在表面电极上。形成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使得所述载体通过表面电极电加热。线路的伸长为15%或更大。
163 具有电连接元件的玻璃板 CN201380044442.X 2013-07-24 CN104540636A 2015-04-22 M.拉泰察克; B.罗伊尔; K.施马尔布赫
发明涉及具有连接元件(3)的玻璃板(I),其至少包括-基材(l),在所述基材(l)的至少一个子区域上具有导电结构(2),-在所述导电结构(2)的至少一个子区域上的电连接元件(3),和-无铅焊料(4),其在至少一个子区域中将所述电连接元件(3)与所述导电结构(2)接合,其中所述无铅焊料(4)含有58重量%至62重量%的铟、35重量%至38重量%的、1重量%至3.5重量%的和0.5重量%至2重量%的
164 用于接线的烫 CN201410771205.X 2014-12-15 CN104485568A 2015-04-01 杨洪; 杨富智
发明公布了用于接线的烫器,包括筒体以及安装在筒体内部的电机,在筒体的中部开有底部开放的活动腔体,固定头置于活动腔体内,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与锥齿轮A配合的锥齿轮B;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筒体两端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多个滚轮,在多个滚轮中的任意一个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校正线,且两个滚轮组中的校正线同处一条直线上。人工推动筒体沿所选切割的沟槽运动,筒体两端的两个校正线为浸透过染料的线,且缠绕在多个滚轮中一个的外圆周面上,当筒体切割直线沟槽时,根据两个校正线所描画出来的轨迹对比是否重合,若是不重合则操作人员及时调整筒体的位置,保证剔出的沟槽符合布线线管的需求,提高剔槽效率。
165 一种全自动裁线剥皮 CN201410699055.6 2014-11-26 CN104466615A 2015-03-25 何东海
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裁线剥皮机,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上部设有裁线剥皮机构,所述裁线剥皮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浸锡机构,所述裁线剥皮机构的另一侧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二浸锡机构、取料机构和移线机构,所述裁线剥皮机构、所述第一浸锡机构、所述第二浸锡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和所述移线机构分别与所述机柜固定连接;该沾锡机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具有裁线、剥皮、沾松香、沾锡一体化完成的功能,沾锡效率高,沾锡精度高,沾锡质量好,经济效益高,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166 电缆的连接、固定方法 CN201380034702.5 2013-06-12 CN104396097A 2015-03-04 加藤登
高频传输线路(40)将绝缘体(54)作为基材,具有用于传输信号的线状导体(50、52a、52b)。与线状导体(50、52a、52b)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贯通孔(HL-S、HL-G1、HL-G2)。在贯通孔(HL-S、HL-G1、HL-G2)的下端位置与设置于连接器(36)的信号端子(22、24a、24b)的位置相匹配的状态下,将高频传输线路(40)配置于连接器(36)。设置于贯通孔(HL-S、HL-G1、HL-G2)的上端的导电性接合材料(PS1)通过加热而流动,并通过表面张或毛细管现象到达贯通孔(HL-S、HL-G1、HL-G2)的下端。其结果是,线状导体(50、52a、52b)与信号端子(22、24a、24b)电连接。
167 扁缆接头组装机的侧压片自动供料装配机构 CN201410416849.7 2014-08-22 CN104332799A 2015-02-04 陈飞彪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扁缆接头组装机的侧压片自动供料装配机构,所述侧压片直线供料器的侧压片供料轨两端分别连接着侧压片振动供料盘和侧压片分料机构,所述侧压片直线供料器安装于侧压片直线供料器底板,侧压片直线供料器底板上还安装有侧压片装配机构,侧压片装配机构位于侧压片直线供料器右侧,所述侧压片分料机构安装于侧压片装配机构的“L”形侧压片立板上;所述侧压片直线供料器的侧压片供料轨侧截面带倒“T”形走料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快速的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为最后的焊接做好准备,效率较高。
168 用于将电导线接触部件电连接的方法 CN201410211135.2 2014-05-19 CN104184016A 2014-12-03 卢茨·莱曼; 格奥尔格·沙伊德哈梅
用于将电导体(1)的芯线(2)与接触部件(6)电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芯线(2)包括多个单根线材(3)并且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a)将芯线(2)划分为至少两个各自包括多个单根线材(3)的部分(7、8);b)将所划分的芯线(2)的第一部分(7)的单根线材(3)与接触部件(6)的第一接触面(9)相焊接;c)将所划分的芯线(2)的第二部分(8)的单根线材(3)与所划分的芯线(2)的第一部分(7)的同接触部件(6)相焊接的单根线材(3)焊接起来或者与接触部件(6)的对置于第一接触面(9)的第二接触面(10)焊接起来。
169 具有包括多个单线的连接件的电池 CN201380012509.1 2013-02-14 CN104145352A 2014-11-12 T·鲍勒塞尔
发明涉及一种电池(10),特别是用于车辆,该电池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12)和至少一个连接件(16),该至少一个连接件把第一电池单体(12)的至少一个电极(14)与至少另一电池单体(12)的电极(14)连接在一起。连接件(16)包括多个单线(18),该多个单线在相应的连接区域(20)中聚紧。在此,连接件(16)在相应的连接区域(20)中与电池单体(12)的相应的电极(14)贴靠。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电池(10)的方法。
170 压接端子、连接构造体和连接器 CN201380007782.5 2013-07-09 CN104081583A 2014-10-01 川村幸大; 高村聪; 外池翔; 木原泰; 八木三郎; 繁松孝; 水户濑贤悟; 茅原崇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压接端子、连接构造体和连接器:在利用压接部对导体部分进行压接的压接状态下,能够高效地实现可防止分浸入压接部内部的压接状态。雌型压接端子(10)具有允许对包覆电线(200)的芯线(201)进行压接连接的压接部(30),压接部(30)利用板材构成截面中空形状,并且,对长度方向(X)的长度方向焊接部位(W1)进行了焊接,使截面中空形状中的前方成为大致平板状的密封形状,并且对宽度方向(Y)的宽度方向焊接部位(W2)进行了焊接。
171 单芯电线与绞合电线的连接方法 CN201280047033.0 2012-09-26 CN103828143A 2014-05-28 日野文恵
提供一种单芯电线与绞合电线的连接方法,能够防止接触阻抗增大的。该连接方法包括:将单芯线11和绞合线21从管状接合端子30的开口30c和30d分别插入的管插入过程;从端部30a到内侧中的规定位置,该管状接合端子30具有单芯线插入部31;并且从另一端部30b到内侧中的该单芯线插入部31,该管状接合端子30具有绞合线插入部32;以及使端面11a在压下与端面21b接触,并且使单芯电线10沿绞合线21的扭绞方向R旋转,从而金属结合端面11a和21b的金属结合过程。
172 用于插拔式电连接器装置的接触元件 CN201280035936.7 2012-06-29 CN103733446A 2014-04-16 安德列亚斯·拉姆; 马雷克·班克斯塔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拔式电连接器装置的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接触元件包括经成型的第一末端区段(102)和经成型的限定纵轴的微长形的接收区段(101),该接收区段用于机械式或电气式的连接以及用于接收和该接触元件互补的、和该插拔式电连接器装置成对的插拔式电连接器的配对接触元件,该第一末端区段和接收区段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微长形的接收区段从第一末端区段开始大体上呈圆柱形地延伸。通过导电材料的材料变形借助至少大体上平行于纵轴作用的没有缝隙和对接接头地成型该末端区段以及微长形的圆柱状的接收区段并且至少使通过导电材料的材料变形成型的接收区段沿着纵轴形成由变形的导电材料包裹的、圆柱状的内腔。
173 声音处理器互连器、头戴受话器组件、及制造它们的方法 CN201180072580.X 2011-08-05 CN103717258A 2014-04-09 M·瓦西亚; S·A·克劳福德
一种将声音处理器和头戴受话器相连的互连器和包括这种互连器的头戴受话器组件。该互连器包括:插塞(236),其包括中心导体(246)、外导体(242)和压接体(248);同轴线缆(202),其包括中心导体和定位在压接体(248)上的外屏蔽体;套圈(240),所述套圈在所述外屏蔽体位于所述压接体和所述套圈之间的情况下压接到所述压接体上;以及压接销(238),其压接到所述线缆的中心导体上并固定到所述插塞的中心导体(246)上。
174 制造用于刺激医疗设备的电极阵列 CN200880122235.0 2008-11-17 CN101970041B 2013-12-04 F·达德; A·霍; S·马诺彻里; N·C·K·鲍希; P·舒勒; P·R·希巴里
公开了一种形成电极阵列的方法,此方法包括:形成包括延伸自脊并且由脊支撑的纵向间隔的多个电极接触的细长梳结构,电连接多条导电路径中的每一条至多个电极接触中相应的一个,靠近接触放置导电路径,在导电路径和接触上放置固化硅酮以基本上保持相邻接触之间的纵向间隔,以及从多个电极接触分离脊。
175 摩擦焊内部导体帽和互连方法 CN201180054841.5 2011-07-30 CN103380547A 2013-10-30 K·范斯韦林根; R·瓦卡罗
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器端和电缆端的一种内部导体帽,其设有在连接器端的内部导体相接部和在电缆端的内部导体孔座。该内部导体孔座的尺寸可以设置成与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的制备端部匹配。至少一个材料间隙可以在内部导体帽与制备端部匹配时提供于内部导体孔座的侧壁和制备端部的外径表面之间。旋转键可以提供为用于使得内部导体帽旋转。
176 用于可植入医疗设备的陶瓷套管 CN201210021547.0 2012-01-31 CN102614582A 2012-08-01 H.施佩希特; J.格林
提出了一种用在可植入医疗设备(110)的外壳(114)中的电气套管(112)。该电气套管(112)包括至少一个电气绝缘基体(124)和至少一个电气传导元件(126)。传导元件(126)被设置为穿过基体(124)地建立外壳(114)的内部空间(116)与外部空间(118)之间的至少一个导电连接。传导元件(126)是至少部分地关于基体(124)气密密封的。所述至少一个传导元件(126)包括至少一种金属陶瓷。该电气套管(11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框架元件(128),所述框架元件(128)被设置为将基体(124)固定在外壳(114)的至少一个外壳开口(120)中。
177 用于电连接器接触 CN200880013076.0 2008-02-22 CN101669259A 2010-03-10 R·T·德布利克; P·普尔特
发明涉及接触件,其包括用于配合到两个或多个接触件上的适配端部以及导电部段。该导电部段包括压接端部和杆部段,所述压接端部适于接收电导体并压接于其上,所述杆部段在压接端部与适配端部之间延伸并包括两个腿部。
178 电连接元件 CN200680019423.1 2006-05-29 CN101199084A 2008-06-11 彼得·贝格霍费尔; 约瑟夫·叙盖蒂克; 马蒂亚斯·佩代维拉
在一种包括电导体(2)和导电的涂层(3)的电连接元件(1)中,为了提供易加工且其涂层能被迅速加热的连接元件,建议涂层(3)的表面至少局部构造有结构化的和/或粗糙的表面(5)。
179 汇流条的焊接 CN200580005022.6 2005-02-16 CN1918757A 2007-02-21 安德拉斯·法扎卡斯
一种汇流条内设置的焊接槽,具有用于引入要焊接的终端引线(40)的孔,终端引线的引入从汇流条(10)的第一表平面实现,焊接从汇流条(10)的第二个、相对的表平面实现。所述孔通过圆锥孔(20)形成,该圆锥孔(20)垂直或近似垂直于汇流条(10)的表平面,其锥至少是30°。圆锥孔(20)的顶朝向汇流条(10)的第一表平面,圆锥孔(20)终止于圆形孔(21),该圆形孔(21)的直径稍大于终端引线(40)的直径。
180 用于压实和/或焊接导线的装置 CN200480031381.4 2004-08-23 CN1871096A 2006-11-29 C·施泰纳; E·施泰纳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实和/或焊接导线(10)的装置,尤其用于制造绞合线的直通节点或终端节点,其包括一个第一电极(12,112),第一电极中的一个部段是一个接纳导线的压实腔(20,120)的第一分界面(18,118),该压实腔另外还被一个形成第二分界面(22,122)的对置电极(14,114)的部段以及至少另一个由分界元件(16,116)的部段形成的第三分界面(24,124)限定。为了能够在装置结构简化的情况下可重现地压实和焊接,建议:压实腔(20,120)具有一个基本为三形敞开的横截面,它被第一电极(12,112)和对置电极(14,114)的相对来说可以相互调整的部段以及一个分界元件(16,116)围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