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电触头、可熔构件、以及将电触头附接到基板的方法 CN201480074040.9 2014-11-25 CN105934853A 2016-09-07 J·A·蒙高德; D·C·科诺维尔丹; W·C·欧阳
一种触头,包括:本体区段;安排在所述本体区段的下部部分处的尾部区段;栓销,所述栓销从所述尾部区段延伸而使得所述栓销从所述触头的前表面伸出;以及可熔构件,所述可熔构件附接至所述触头,使得所述栓销伸入所述可熔构件中。所述可熔构件的下部部分是与所述可熔构件的主要部分相偏移的。
2 表面贴装型接触件和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CN201110214779.3 2011-07-20 CN102437443B 2016-03-02 长崎泰介; 加藤裕一
发明提供一种组装作业效率优异,并且,配光特性和散热特性优异,且能够延长从散热板起的沿面距离的表面贴装型接触件和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表面贴装型接触件(20)。表面贴装型接触件(20)具备仅插入有电线(W)的芯线(W1)的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21)而构成。在筒状部(21)的轴方向中间部,设有矛状部(22),该矛状部侵入于插入筒状部(21)的电线的芯线而进行与电线(W)的接线并防止脱落。在筒状部(21)的轴方向两端部,设有软钎焊基板(40、62)上的1对表面贴装焊接部(24、25)。1对表面贴装焊接部(20)的各个从筒状部(21)的轴方向端部沿与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3 电连接装置 CN201210572959.3 2012-12-25 CN103187643B 2016-01-20 苏枫晴
一种电连接装置。所述电连接装置包含一电连接构件。电连接构件包含多个电连接件及连接多个电连接件的可拆除部件。电连接件包含在一平面上延伸的一基部、形成在基部上的两连接部,以及在两连接部间延伸的一弹性臂。可拆除部件包含多个指状部,各指状部在一预断点连接与其相邻的电连接件的一连接部,其中该预断点是可折断。支持件分别从梳状件的最外侧的两指状部的端部延伸,且延伸靠近该平面。支持件可设置在电连接件的弹性臂旁。梳状件的主体部是位于两支持件之间的区域上方。
4 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01110351297.2 2011-11-04 CN102570081B 2016-01-20 南亩秀树; 杉山刚博; 熊仓崇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绝缘体在焊接作业时的变形或熔融,并且能够提高安装密度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电路板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10)具备:在一对信号线导体(202)的周围隔着绝缘体(203)设有外部导体(204),且信号线导体从前端露出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201);形成有用于连接信号线导体的各个的一对信号焊盘(212)和用于连接外部导体的接地焊盘(12)的电路板(11);以及具有焊接在接地焊盘上的焊接管脚(15),并凿密连接在外部导体上的屏蔽连接端子(16),露出的信号线导体焊接在信号焊盘上,并且外部导体通过屏蔽连接端子的焊接管脚焊接在接地焊盘上。
5 附带端子的印制电路 CN201510121472.7 2015-03-19 CN104934738A 2015-09-23 崎田刚司; 伊藤克也
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结构的附带端子的印制电路板,能够减少乃至消除通孔敷或内层电路的损伤且不使用底座就能够使端子自立于印制电路板。一种附带端子的印制电路板(10),将端子(12)的焊部(18)不压入而是插入到印制电路板(14)的通孔(48)并利用锡焊固定,其中,端子(12)具有固定用腿部(20),另一方面,印制电路板(14)具有压入孔(50),通过将端子(12)的固定用腿部(20)压入印制电路板(14)的压入孔(50),端子(12)被定位保持于印制电路板(14),在通孔(48)的内周面实施镀敷(52),另一方面,在压入孔(50)的内周面不实施镀敷(52)。
6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CN201210079513.7 2012-03-23 CN103326185B 2015-07-08 张明明; 张志成
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设有若干导电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装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面,端子模组包括若干导电端子,该等导电端子设有可与导电孔电性连接且延伸出前述安装面的接脚端,接脚端设有针眼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有若干通孔的固持片,前述接脚端收容在固持片的通孔内,所述针眼部包括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及远离电路板的另一端,当电连接器未安装到电路板上时,固持片设置在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当电连接器安装到电路板上时,固持片可受穿过针眼部移动到针眼部的另一端。
7 电子设备 CN201110034593.X 2011-02-01 CN102238837B 2015-06-17 山中泰礼
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在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于外壳的接线盒;以及沿所述接线盒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沿所述深度方向的仅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沿所述深度方向的另一端在所述接线盒下方的位置处被固定于该接线盒,且不被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接线盒由所述外壳支撑,并且所述接线盒支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所述另一端。
8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1510093963.5 2015-03-03 CN104701654A 2015-06-10 朱德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与一电路板,其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多个收容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抵持部多个端子,分别位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端子一端设有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具有一焊接面,所述焊接面与所述电路板表面垂直;多个焊料,所述焊料左右两侧分别抵持于所述焊接面与所述抵持部,所述焊料下侧通过回流焊的方式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焊料与所述焊接面的接触区域激光焊接
9 电连接器及其焊接组装方法 CN201410730630.4 2014-12-05 CN104538804A 2015-04-22 刘新江; 冉运财
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组装方法,其包括绝缘座体和端子,绝缘座体前侧开设有插接口,插接口侧旁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包括灯珠和两个灯脚;绝缘座体后侧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向电路板,侧向电路板的两侧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二焊接盘,第一焊接盘的侧旁间距式设置有过孔,过锡孔贯穿第二焊接盘;于第一焊接盘所在侧朝向第一焊接盘注锡,将指示灯的一灯脚焊接于第一焊接盘上;同时,在第一焊接盘所在侧朝向过锡孔注锡,锡料经过锡孔溢到侧向电路板另一侧的第二焊接盘上,将指示灯的另一灯脚焊接于第二焊接盘上;藉此,只需单边注锡即可完成对两侧灯脚的焊接作业,提高了焊接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
10 具有焊料构件的电触头以及将焊料构件安装到电触头的方法 CN201080047340.X 2010-10-01 CN102640355B 2014-11-05 戴维·胡佛; 约翰·蒙高德; 唐纳德·科诺维尔丹
电触头包括:头部;尾部,其包括孔和相对的一对主表面;主体,其在一端处连接到头部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尾部;销,其被配置为与孔相邻并与相对的一对主表面中的一个垂直或大体垂直地延伸,并包括至少一个倾斜侧部;以及焊料构件,其安装到尾部,使得当焊料构件被安装到尾部时,销在焊料构件的表面中产生突起,并装配在所述突起中,使得焊料构件的一部分延伸到孔中,并使得焊料构件与销的至少一个倾斜侧部配合。
11 汇流条 CN201380006193.5 2013-01-15 CN104094680A 2014-10-08 永井勇冴; 松前太郎
一种汇流条,其包括安装于电路基板的汇流条销,其中,该汇流条包括:基部,其沿电路基板配置,并支承汇流条销;以及一组支柱部,其形成于基部的两端部,该一组支柱部夹持电路基板而将汇流条销固定于电路基板。
12 电子元件及其与电路板的组装方法 CN201010521877.7 2010-10-22 CN102064402B 2014-07-09 周志中
发明电子元件用于通过电路板上的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其包括:一主体,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焊接部,多个所述焊接部排列成两排,用以分别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上下表面,且两排所述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电路板上下表面的所述锡膏最外侧的距离;以及一压制件,位于其中一排所述焊接部外侧,其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体,且最终与所述主体相固定,在其活动至最终固定状态过程中,所述压制件压制相应所述端子,使两排所述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上下表面的所述锡膏最外侧的距离。本发明还提供这种电子元件与电路板的组装方法。
13 电路基板电连接器 CN201010289989.4 2010-09-17 CN102025051B 2014-06-04 山城直也; 道田洋平; 大下文夫; 加藤智章; 林弘树
一种电路基板电连接器,其不仅能确保连接部的良好焊连接性、接触部的良好导电性还能可靠地防止因中间部的低润湿性区域而引起的焊锡上升的情形。在端子(20)的中间部形成有被保持部(22),该被保持部(22)被以与垂直于电路基板表面的壳体(10)的壁部面接触的形态予以保持,被保持部(22)具有:与壁部(11)面接触的面接触部(21-1);与面接触部相对的背面部(22-4);以及将面接触部(22-1)与背面部(22-4)连结的侧面部(22-2)、(22-3),端子(20)除了接触部(21)和连接部(23)之外,至少将在被保持部(22)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周面形成为低润湿性区域,接触部(21)、(22B)形成在比背面部的低润湿性区域的上边界更靠上方的区域,低润湿性区域的背面部(22-4)的上边界位于比侧面部(22-2)、(22-3)和面接触部(22-1)的上边界更下方处。
14 电的带误差补偿的电路板钎焊安装-插塞连接器 CN201310310330.6 2013-07-23 CN103579802A 2014-02-12 G.韦尔勒; H.里特
一种电路板钎焊安装-插塞连接器,带有绝缘体和至少一个在该绝缘体中容纳在容纳腔中的细长的电的插塞触头,该插塞触头在绝缘体的配属于电路板的底脚部分和间隔开地位于底脚部分对面的顶头部分之间延伸。至少一个插塞触头在靠近顶头部分的前端上具有可够到的可电接触的插塞区域、与该插塞区域连接的中央区域,且在该中央区域后面在靠近底脚部分的后端上具有裸露的钎焊区域。根据本发明,中央区域具有与插塞区域连接的柱形的抗弯曲的保持区和在该保持区与钎焊区域之间延伸的柱形的挠曲式设计的变形区,从而可在变形区变形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插塞触头的插塞区域相对于钎焊区域侧向移动。变形区优选为中空设计,且具有多个能实现侧向变形的穿孔。
15 连接器 CN201210385292.6 2012-10-12 CN103050802A 2013-04-17 寺岛桂太
发明提供了气密性提高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绝缘基板(11)、导体图案(15)、棒状体(16)以及焊料(17)。绝缘基板(11)设有从表面贯通至背面的贯通孔(11h)。导体图案(15)覆盖贯通孔(11h)的内壁。关于棒状体(16),第1端(16b)比背面更突出,并且第2端(16a)位于贯通孔(11h)内。焊料(17)堵塞贯通孔(11h)的内壁与棒状体(16)的间隙,并且覆盖棒状体(16)的第2端(16a)。
16 具有焊料构件的电触头以及将焊料构件安装到电触头的方法 CN201080047340.X 2010-10-01 CN102640355A 2012-08-15 戴维·胡佛; 约翰·蒙高德; 唐纳德·科诺维尔丹
电触头包括:头部;尾部,其包括孔和相对的一对主表面;主体,其在一端处连接到头部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尾部;销,其被配置为与孔相邻并与相对的一对主表面中的一个垂直或大体垂直地延伸,并包括至少一个倾斜侧部;以及焊料构件,其安装到尾部,使得当焊料构件被安装到尾部时,销在焊料构件的表面中产生突起,并装配在所述突起中,使得焊料构件的一部分延伸到孔中,并使得焊料构件与销的至少一个倾斜侧部配合。
17 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01110351297.2 2011-11-04 CN102570081A 2012-07-11 南亩秀树; 杉山刚博; 熊仓崇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绝缘体在焊接作业时的变形或熔融,并且能够提高安装密度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电路板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10)具备:在一对信号线导体(202)的周围隔着绝缘体(203)设有外部导体(204),且信号线导体从前端露出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201);形成有用于连接信号线导体的各个的一对信号焊盘(212)和用于连接外部导体的接地焊盘(12)的电路板(11);以及具有焊接在接地焊盘上的焊接管脚(15),并凿密连接在外部导体上的屏蔽连接端子(16),露出的信号线导体焊接在信号焊盘上,并且外部导体通过屏蔽连接端子的焊接管脚焊接在接地焊盘上。
18 电连接器 CN200780017259.5 2007-03-23 CN101443960B 2012-05-30 M·里昂
公开了一种改进了的在车窗中使用的电连接器。车窗优选地包括具有第一导电部件安装在其上的一层车窗材料,和通过焊料接合到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包括由桥接部分链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脚,所述桥接部分处于在每个所述连接器脚之上的高度h处,并且每个所述脚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高度(d)的突起。其中选择t或h中的至少一个以最大化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之间的附着。优选地,所述车窗是汽车车窗。
19 电气零件 CN201110199289.0 2011-07-07 CN102315519A 2012-01-11 长谷川严水; 木村毅
发明提供一种电气零件,该电气零件在向电路基板进行表面贴装时不产生连接不良的端子。在贴装于电路基板的表面的表面贴装型的连接器(1)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11),支撑连接器的构造;多个接触件(12),固定在外壳(11),在贴装姿势下面对电路基板;焊球(13),向下方突出并固定于各接触件(12),其中,焊球(13)具有平坦部(13a),该平坦部朝向电路基板,遍及多个接触件(12)而形成共同的平面(P)。
20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00710137755.6 2007-07-16 CN101118994B 2011-02-09 伊果波尼; 许修源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尤指一种可电性连接柔性电缆到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导电垫片的印刷电路板、下表面设置有许多球的柔性电缆、置于柔性电缆上表面的夹板、于纵长端末端向上弯曲设置的弹性板,以及卡扣弹性板到印刷电路板上的扣钩。依次组设柔性电缆、夹板,以及弹性板到印刷电路板上,通过扣钩将弹性板卡扣到印刷电路板上,实现柔性电缆与印刷电路板安全和稳定地连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