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发动机或泵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 / 一种以上的炉通用的炉、窑、烘烤炉或蒸馏炉的零部件或附件(燃烧设备入F23)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81 用于加热诸如制品的制品的工业炉 CN201580011859.5 2015-02-20 CN106164302A 2016-11-23 L·费朗德; P·杜波依斯; E·平特德索萨
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炉,该工业炉包括隔热外壳和分布在多个加热区中的多个燃烧器,炉还包括回收装置(6),回收装置(6)用于从来自通过燃烧器进行的首次燃烧的回收烟气(F2)回收热能。根据本发明,回收装置(6)包括与每个加热区(Z1、Z2、Z3)相关联的旋转蓄热器(7),每个旋转蓄热器(7)适合接收预定流量的回收烟气和预定流量的供给空气,并且适合预热该供给空气以给在相关联的加热区中的燃烧器(3)供应预定流量的预热过的燃烧空气(9)。
282 一种中频炉炉气净化材料 CN201610498444.1 2016-06-30 CN106152803A 2016-11-23 钟华; 梁明; 张兵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炉炉气净化材料,它是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竹炭60‑80份、纳米陶瓷颗粒5‑15份、玻化微珠1‑5份、苯扎氯铵1‑5份、萤石粉2‑6份、藻土1‑10份、缩甲基纤维素钠2‑8份、纳米化硅3‑7份、纳米三氧化二2‑8份、硝酸锰1‑5份、三氧化二1‑5份、生石灰3‑7份。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炉炉气净化材料,针对中频炉冶炼中产生的炉气进行除尘、净化,有显著的净化效果,有效减低环境污染,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283 预热器多点下料系统 CN201610705769.2 2016-08-23 CN106152795A 2016-11-23 崔恒波; 李安平; 辛星; 王小祥; 王晓杰; 李帅波
发明涉及一种预热器多点下料系统,包括下料管,下料管包括主管道和连接在主管道上的n个分管道,其中n≥2;m个分管道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重锤翻板、膨胀节、撒料箱,撒料箱与气体通道相连,其中1≤m≤n;剩余的n‑m个分管道,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闸板阀、重锤翻板阀、膨胀节、撒料箱,撒料箱与气体通道相连;此时在主管道和分管道的衔接处设有分料阀;下料管与旋筒锥部相连,撒料箱布置在高度方向同一平面上。本发明系统为多点下料,将下料管内的物料分别通过几个分管道进行下料,同时下到气体通道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上,从而提高了对预热器分解炉系统的工艺操作和换热效率,且减少了塌料、堵料现象的发生。
284 半开放式保温砖窑 CN201610526365.7 2016-07-06 CN106152791A 2016-11-23 胡志立
半开放式保温砖窑,包括顶部敞开的窑腔,窑腔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窑腔顶部开口周边还设置有滑轨,所述盖板可沿滑轨移动位置,从而使窑腔顶部封闭或打开,所述盖板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窑腔侧壁开设有送料及人员出入口。本发明采用垂直开挖和顶部活动盖板设计,砖窑土方工作量减轻,垂直开挖的砖窑可位于地表以下,在窑腔侧壁方向为保温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顶部活动盖板在需要通送风时可完全开启,便于窑腔内部快速降温及完成新鲜空气换气,不会造成人员烫伤或吸入有毒废气损伤。
285 一种烧结球团立式冷却推头 CN201610735211.9 2016-08-26 CN106152788A 2016-11-23 张旭; 张威; 马永强; 孙永宁; 段俊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球团立式冷却推头,包括设置在物料腔室外壁的室支座、推拉密封盖和液压缸尾部支座,推拉密封盖内侧设有推头,推头前半部伸入物料腔室内,推头后半部设置推拉杆头部支座;型架上端设有门型架支座,门型架支座与风室支座转动连接,门型架下端设有液压缸头部支座,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液压缸头部支座转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与液压缸尾部支座转动连接;在门型架中下部设有推拉杆尾部支座,推拉杆一端与推拉杆尾部支座转动连接,推拉杆另一端穿过推拉密封盖与推拉杆头部支座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液压缸带动推头往复运动,能高效率地将物料腔室内落下的物料推送至出料口,不易卡料、堵料,送料效率高。
286 固体热载体余热利用系统 CN201610761900.7 2016-08-30 CN106148609A 2016-11-23 陆世红; 潘鸿杰; 田忠权; 覃丹佩; 杨琴
发明提供了固体热载体余热利用系统,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金属熔炼后产生的高温矿渣、炉渣直接废弃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包括固体热载体冷却装置、余热锅炉、除尘装置,固体热载体冷却装置用于将固体热载体冷却同时产生达到额定使用温度的高温烟气,固体热载体冷却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通过烟道与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联通,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通过烟道与除尘装置的烟气进口连接,除尘装置的烟气出口通过引机连接烟囱。
287 连续加热炉 CN201480011862.2 2014-03-07 CN105026864B 2016-11-23 佐藤公美; 三好一雄; 田中贵博
连续加热炉具备:一个或多个密闭式气体加热器(110),配设在炉主体内,具有:燃料气体燃烧的燃烧室、对通过燃烧室中的燃烧产生的排气气体进行引导的导出部、在与被烧制物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被燃烧室中的燃烧或在导出部中流通的排气气体的热加热并向被烧制物传递辐射热的第1辐射面、和使加热第1辐射面后的排气气体流出的排气孔;一个或多个排气传热部(214),在炉主体内相对于密闭式气体加热器在被烧制物的输送方向上并列设置,具有与密闭式气体加热器的排气孔连通、被排气气体加热并向被烧制物传递辐射热的第2辐射面(214a)、和在第2辐射面中的输送方向的正交方向的一端(214b)侧或另一端(214c)侧促进从排气气体向第2辐射面的传热的传热促进部(216)。
288 用于分析金属熔液的试样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10403021.4 2011-12-07 CN102564806B 2016-11-23 F·达姆斯; 宋立焕; J·克内费尔斯; G·布勒克曼斯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析金属熔液试样的方法,其中,通过采样器将试样由金属熔液中取出,该采样器具有采样室且形成为浸入管,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使由采样器采集的试样经由运输管运输到分析装置的作用范围内;并且,在该作用范围内通过分析装置对该试样进行分析。
289 铸造用耐火物以及使用该铸造用耐火物的铸造用喷嘴及滑动喷嘴用板 CN201580017527.8 2015-02-12 CN106132904A 2016-11-16 赤峰经一郎; 伊藤和男; 牧野太郎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使铸造用耐火物,尤其是铸造用喷嘴、SN板这样供长期使用或重复使用的耐火物的耐用性提高。本发明的铸造用耐火物的特征在于,在含有15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的Al4O4C、1.2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作为金属的Al成分,且剩余部分由Al2O3、游离C及其他耐火性成分构成的铸造用耐火物中,Al4O4C、Al2O3及作为金属的Al成分的合计为85质量%以上,Al4O4C的含量(Al4O4C)与作为金属的Al成分的含量(Al)以及游离C的含量(C)满足下述式1及式2的关系。1.0≤C/(Al4O4C×0.038+Al×0.33)…式11.0≥C/(Al4O4C×0.13+Al×0.67)…式2。
290 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 CN201610703556.6 2016-08-23 CN106123618A 2016-11-16 王泳; 陈双艳
发明涉及到蓄热式空气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该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包括空气鼓机、换向炉膛、燃气左支管、燃气右支管和烟气引风机。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该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内设有蓄热体一和蓄热体二。所述蓄热体一和蓄热体二能够交替将烟气中的热量吸收,并最终将这些热量传递给改进入炉膛前的空气和燃气,使得加热炉对热量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该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能充分利用烟气余热、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外,该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和维修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291 热轧产线通用机械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610453056.1 2016-06-21 CN106123617A 2016-11-16 陈池; 朱红兵; 唐永东; 董理
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产线通用机械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现场监控单元、智能节能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现场监控单元,用于收集热轧产线的实时数据信息并接收控制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所述智能节能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轧线数据,并分析得到控制信息,对轧线通用机械系统进行控制,做到按需供给、气;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将现场监控单元所采集的热轧产线的实时数据传送给智能节能控制单元,并把智能节能控制单元所发出的控制指令传送给现场监控单元。本发明提供的热轧产线通用机械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做到了将轧线实时信息与水、风、气能介供给系统的运行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同时实现水、风、气能介供给系统的整体节能降耗。
292 一种玻璃窑炉烟深度净化工艺 CN201610503236.6 2016-06-30 CN106123613A 2016-11-16 贺长江; 刘胜强; 叶明强; 何剑雄; 尹涛; 何淼
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烟深度净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炉烟净化系统净化玻璃窑炉烟;所述玻璃窑炉产生的炉烟,进入高温余热锅炉回收热能发电;高温余热锅炉出来的炉烟先进入旋除尘器去除大粒径飞灰,再进入金属烧结滤料除尘器深度除尘;除尘炉烟进入SCR反应器脱氮;脱氮炉烟进入低温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发电;低温余热锅炉出来炉烟经过GGH换热降温后,进入湿法脱硫塔脱硫;脱硫炉烟经过GGH加热升温后,经烟囱排空。该工艺能高效、稳定、低成本实现玻璃窑炉烟气深度净化。
293 一种用于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烟气显热回收装置 CN201610467621.X 2016-06-24 CN106123611A 2016-11-16 曹智远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烟气显热回收装置,包括设于烟气管道中间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管出口端依次通过蒸汽发生器、给水预热器与其进口端连接;所述给水预热器的进水端与除连接、其出水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端与蒸汽管网连接。采用相变换热器来对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烟气热量进行换热,回收烟气的显热并产生低压蒸汽供蒸汽管网使用,降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成本,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增加了经济效益。
294 天然气梭式节能窑 CN201610503659.8 2016-06-27 CN106123590A 2016-11-16 郭兴忠; 杨辉; 周方武; 梅丽玲; 梅红玲
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梭式节能窑,包括窑顶,窑顶采用悬挂式微弧顶结构,窑采用单臂连轴旋转式运转机构,整窑框架采用组装式整体结构,外封烤漆彩板,燃烧系统采用外混式喷嘴设计,烟气采用窑尾排烟方式。本发明通过天然气梭式窑窑体结构轻质化节能设计、天然气高效燃烧技术、余热利用技术,实现了节能型天然气梭式窑及能源综合利用,不仅有望改善陶瓷产品质量,而且降低能源成本,实现能源综合利用,还减少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295 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 CN201610650027.4 2016-08-10 CN106123572A 2016-11-16 赵海浩; 郝丙星; 缪胜东; 李娟; 孙大伟; 张成权
发明涉及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涉及烧结矿的流动特性、烧结矿与的换热特性、热风的出窑形式、窑体的结构形式、直径及高度参数、窑顶布料设备、底部的布风装置等。采用多管式排料工艺,配合风量调节,解决“窑壁效应”、“中心漏斗效应”,有效解决调节棒型式调整范围十分有限的固有缺陷。本排料工艺和布风形式的高效配合,可以达到提风温、减风量、减风阻、杜绝红料事故的综合效果。
296 一种钼熔炼炉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 CN201610657962.3 2016-08-11 CN106119675A 2016-11-16 周小宏; 符新科; 赵军; 乌红绪
发明公开了一种钼熔炼炉排渣装置,包括开设在钼铁熔炼炉下部侧壁的放渣口,所述放渣口与排渣溜槽相连通,所述排渣溜槽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排渣溜槽内设置有用于将其分隔为多个区间的插板,所述插板活动式插设在排渣溜槽中,所述排渣口内和排渣溜槽下部均填装有石英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排渣装置进行排渣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进行结构改进,并采用石英砂为封堵阻隔材料,能够形成有效隔离层,减小热能损失,防止高温熔体对排渣溜槽的烧损损害,也确保了冶炼过程及放渣过程的安全,能够充分降低传统工艺耐火材料的消耗,使得放渣操作极为方便,劳动强度低,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297 用于隧道式取向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1610678598.9 2016-08-17 CN106119515A 2016-11-16 刘鹏程; 刘宝志; 李刚; 喻光明; 王强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隧道式取向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解决了带钢在退火冷却时,散发出的热量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使余热得到更加充分的交换;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地基、炉体、集气罩、换热器和抽气管道,所述炉底固定设置在地基上,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用于收集炉体内的热气,所述集气罩通过管路连接在换热器上,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炉体上,所述抽气管道设置在换热器的出气管上,将交换后的冷气排走;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取向硅钢连退炉领域。
298 一种延长熔炉炉衬使用寿命的方法 CN201610489083.4 2016-06-29 CN106116602A 2016-11-16 薛鸿雁; 李超; 李彩霞; 许兴堂; 李强; 王小波; 黄江文; 刘涛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熔炉炉衬使用寿命的方法,将熔铝炉炉衬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炉衬上部,炉衬中部、炉衬下部和炉嘴下部,所述四个部分采用不同配方的干式料制成。炉衬上部用干式料的抗热震性能好,防铝液渗透性能好;炉衬中部用干式料的抗热震性能好,防铝液渗透好,防铝渣侵蚀和机械冲刷性能好;炉衬下部用干式料的防铝液侵蚀性能好;炉嘴下部用干式料的抗热震性能好,防铝液、铝渣侵蚀性能好,防铝渣机械冲刷性能好,防挂铝性能好。本发明有助于延长炉衬寿命,减少炉衬维护工作量,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99 形玻璃窑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CN201610667087.7 2016-08-15 CN106116111A 2016-11-16 徐古帮; 韩建华; 韩余超
发明涉及玻璃窑炉的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形玻璃窑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PLC控制器、PID调节模、变频调速机组、气控制组、温度传感器组、传感器、变送通讯模块及加料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组包括设于熔化池的温度传感器一、设于工作池的温度传感器二、设于分配料道的温度传感器三、设于煤气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四、设于蓄热室顶部一侧的温度传感器五、设于蓄热室顶部对应的另一侧的温度传感器六、设于燃烧火焰顶部的温度传感器七、设于燃烧火焰底部的温度传感器八、设于空底一侧的温度传感器九以及设于空底对应的另一侧的温度传感器十。本发明能够实现窑炉温度的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时效性好。
300 用于退火气体之间的炉内热交换的封闭的运送流体系统 CN201280069541.9 2012-12-11 CN104114968B 2016-11-16 罗伯特·艾伯纳; 黑里贝特·洛克纳
一种用于热处理退火件(102)的炉(100),其中,炉(100)包括可封闭的第一炉室(104),其被构建成用于接收和热处理退火件(102),所述热处理借助于退火件(102)与在第一炉室(104)中的可加热或可冷却的第一退火气体(112)的热交换作用;布置在第一炉室(104)中的第一热交换器(108),其被构建成用于第一退火气体(112)与运送流体(116)之间的热交换,其中,第一热交换器(108)被布置在第一炉室(104)的壳体部分(120)内,该壳体部分(120)封闭第一炉室(104)内的第一退火气体(112);可封闭的第二炉室(106),其被构建成用于接收和热处理退火件(102),所述热处理借助于退火件(102)与第二炉室(106)中的可加热或可冷却的第二退火气体(114)的热交换作用;布置在第二炉室(106)中的第二热交换器(110),其被构建成用于第二退火气体(114)与运送流体(116)之间的热交换,其中,第二热交换器(110)被布置在第二炉室(106)的壳体部分(122)内,该壳体部分(122)封闭第二炉室(106)内的第二退火气体(114);以及封闭的运送流体路径(118),其与第一热交换器(108)以及与第二热交换器(110)以下述方式有效连接,即,热能可借助于运送流体(116)在第一退火气体(112)与第二退火气体(114)之间传递。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