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防止容器压下降低于最小许可压力的方法 CN201110270921.6 2011-09-14 CN102401234A 2012-04-04 R.霍布迈尔; H.赫罗巴施; B.策尔纳
一种防止容器中的气体压力下降低于最小许可压力的方法和系统。压力调节器下游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读数由处理器监测,因为它们在正常调节压力条件下在稳定波动带内变化。当压力调节器在低容器压力条件下达到完全开启位置时,处理器检测到压力读数下降至低于最近波动带的值,且识别压力下降低于调节压力值。所述处理器可以使用该信息来切断来自于容器的气体流,从而防止容器下降低于其最小许可压力,而与传感器的压力读数的实际幅值无关,其由于公差可能在宽范围内变化。
82 气体填充系统 CN200980154522.4 2009-07-29 CN102282410A 2011-12-14 西海弘章
课题在于能够与气站侧的冷却能相应地将向储气箱的填充最合适化的气体填充系统。气体填充系统具备:车辆,其具有储气箱;气站,其具有冷却来自气体供给源的气体的冷却装置,将由该冷却装置冷却了的气体释放并向储气箱填充;和温度传感器,其在储气箱的上游侧检测由该冷却装置冷却了的气体的温度。在车辆上设有基于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温度确定向储气箱的气体的填充流量的第1控制装置。
83 低温容器、超导磁能储存系统、以及用于屏蔽低温流体的方法 CN200580023548.7 2005-05-19 CN1985120A 2007-06-20 葛莱格利·J·伊根
一种低温容器(10),其包含一用于容纳低温流体(16)的内容器(14),和一用于将低温流体与外界隔绝的外容器(12)。该内容器(14)包含一由在该低温流体(16)的温度时具有超导特性的材料所形成的超导层(22)。该超导层(22)形成环绕该低温容器(10)的磁场,其防止来自外界的电磁能,包含热能,而将该低温流体(16)保持在低温。该低温容器(10)具有可携带性以及容许其使用于手握式电子产品到诸如另类燃料车辆(AFVs)中的体积。一超导磁能储存系统(24)包含一低温容器(26),以及一悬置于低温流体(34)之中的超导磁能储存磁(38)。该超导磁能储存系统(24)亦可包含一再填充器(42)以及一低温冷却器(40),其建构成能将低温流体(34)再填充至该低温容器(26)。
84 灭火装置 CN01813936.1 2001-08-10 CN1230647C 2005-12-07 托马斯·安德烈亚斯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电容式测量装置(11)的二灭火装置,该测量装置针对二氧化碳临界温度以上和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标定,并且该测量装置被用来检测二氧化碳压瓶(10)的气体流失量。该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包括出口,电容式测量探针(12)集成在该出口阀内,其方式使得灭火气体的流出阻力几乎一点也不增加。
85 液化气的受控输送系统及方法 CN97122788.8 1997-11-24 CN1109128C 2003-05-21 本杰明·朱茨克; 里查德·乌迪斯查斯; 王华赤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从液态输送气体的新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a)一压缩液化气罐,其上连接有一输气管,前述气体通过该输气管被输出;(b)一前述气罐被置于其中的供气柜;和(c)提高环境和前述气罐间的传热速率,但不把前述气罐内的液体温度升高到环境温度以上的装置。前述设备和方法允许从供气柜中以高流速受控输送液化气。本发明尤其可应用于向半导体加工工具输送气体。
86 配给工作气体的装置及装有此装置以供给工作气体的设备 CN98126036.5 1998-12-24 CN1083965C 2002-05-01 安德列·沙旺; 马克·布尔茹瓦; 诺贝尔·方雅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给一工作气体的装置,包括与至少一工作气体源相连及与至少一用于将该工作气体向一用户工作站输送的出口管相连的一系列管路,还包括功能部件25、25A,及一操作控制单元35、35A,该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功能部件35、35A相交流的装置37、用于控制与所述功能部件25、25A相关的各项任务的装置39和用于操纵该控制装置39的装置45,它可以由该配给装置的操作者来操纵。操纵装置45包括一触摸传感屏47,该传感屏具有与相应的各项任务的控制相关的主控制区,该主控制区由与所述的各任务相关的图形所限定并永久地显示在触摸传感屏47上。
87 液化气的受控输送系统及方法 CN97122788.8 1997-11-24 CN1213707A 1999-04-14 本杰明·朱茨克; 里查德·乌迪斯查斯; 王华赤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从液态输送气体的新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a)一压缩液化气罐,其上连接有一输气管,前述气体通过该输气管被输出;(b)一前述气罐被置于其中的供气柜;和(c)提高环境和前述气罐间的传热速率,但不把前述气罐内的液体温度升高到环境温度以上的装置。前述设备和方法允许从供气柜中以高流速受控输送液化气。本发明尤其可应用于向半导体加工工具输送气体。
88 智能封装 CN201680015492.9 2016-02-12 CN107408271A 2017-11-28 J·D·斯威尼; E·E·琼斯; J·R·德普雷斯; R·S·雷; P·C·范·伯斯凯尔; E·A·斯特姆; C·斯坎内尔
发明描述一种流体供应封装,所述流体供应封装包含流体存储与施配容器,及耦合到所述容器且经配置以达成在施配条件下从所述容器排放流体的流体施配组合件,其中所述流体供应封装在其上包含信息扩充装置,例如,快速读取QR码及RFID标签中的至少一者,以用于所述封装的信息扩充。本发明描述工艺系统,所述工艺系统包含工艺工具及上述类型的一或多个流体供应封装,其中所述工艺工具经配置以用于与所述流体供应封装进行通信交互。本发明描述各种通信布置,所述通信布置有效地用以增强其中采用上述类型的流体供应封装的工艺系统的效率及操作。
89 一种气体发生器配套储气罐用自动排装置 CN201610341587.1 2016-05-19 CN107401675A 2017-11-28 徐新元; 蔡建兵
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配套储气罐用自动排装置,包括储气罐及向储气罐充气的压缩机,在储气罐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用于进气的进气气路管与用于排水的排水气路管,在储气罐上部一侧连接有用于出气的干燥净化管,在排水气路管上设有排水电,该排水电磁阀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排水电磁阀定时启闭以排出储气罐内的水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控制器与排水电磁阀来控制储气罐内水分的排出,由于控制器具有定时器功能,可以定时的控制排水电磁阀的启闭,以排出储气罐内的水分,因此,本发明的排水装置排水效果好,易于控制。
90 一种稳定输出气体的气缸装置 CN201610334689.0 2016-05-19 CN107401670A 2017-11-28 徐新元; 蔡建兵
发明涉及一种稳定输出气体的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进气端连接空压机,出气端连接后续设备,所述的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本体、三通控制器,所述的气缸本体设有两个,气缸本体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三通阀的进口为该气缸装置的进气端并连接至空压机,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对应连通两个气缸本体的进气口,两个气缸本体的出气口相互连通形成出气端,两个气缸本体的出气口处分别设有输出气体调节单元,所述的三通阀和输出气体调节单元均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气缸装置结构简单、储气量大、输出气体稳定可调。
91 一种液氮射流状态稳定流量的调控方法 CN201710535356.9 2017-07-04 CN107388032A 2017-11-24 王永青; 刘海波; 王晋宇; 韩灵生; 袁凯; 袭萌萌; 郭立杰; 任斐; 郭东明
发明一种液氮射流状态稳定流量的调控方法属于低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液氮射流状态稳定流量的调控方法。该方法对液氮射流状态稳定流量的调节是利用绝热管路降低漏热,使两相流气体质量分数调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液氮在输送过程中的气化比例,获得允许范围内的稳定输出结果;通过实时监测液氮输送流量,利用PID调控方法实现液氮流量调节及稳定输出。该方法对低温介质加工中的低温流体进行有效的稳定调控,降低了液氮在管路输送中的干度,提高了液氮超低温切削时流体的利用率。液氮输送装置结构紧凑,采用真空管路,降低了管路中的热损失;减小了液氮气化速率,降低了两相流气体质量分数,稳定了液氮射流状态,实现了液氮流量的精确调控。
92 一种低温容器双向液用管路 CN201710376941.9 2017-05-25 CN107270116A 2017-10-20 刘勇; 朱希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容器双向液用管路,包括外筒体和设于外筒体内的内容器,所述外筒体下部设有两个鞍式支座,所述外筒体和内容器之间的径向环形空间内设有保温材料;内容器左侧端设有Z型液用管路I,内容器右侧端分别设有Z型液用管路II和液位计管路,外筒体左封头用密封盖板I密封连接,外筒体右封头用密封盖板II密封连接;Z型液用管路I和密封盖板I之间为穿过式连接,Z型液用管路II与密封盖板II之间为穿过式连接;密封盖板I外侧设有防爆口、真空口和测真空口,Z型液用管路I位于密封盖板I外侧管路上均设有,Z型液用管路II位于密封盖板II外侧管路上均设有阀门;有效保证客户两端用液的功用,优化产品的使用性能。
93 低损耗低温流体供应系统和方法 CN201480050296.6 2014-09-11 CN105518376B 2017-09-19 T.G.维特
一种低损耗低温流体供应系统,具有:至少一个主低温流体罐和备用低温流体罐,它们各自具有设定成第一压P1的放气口和设定成第二压力P2的压力建立回路;主罐气体供应管线,其构造成以第三压力P3将气体供应到接合部;主罐液体供应管线,其构造成以第四压力P4将气体供应到接合部;备用罐液体供应管线,其构造成以第五压力P5将气体供应到接合部;备用罐背压调整器,其构造成以第六压力P6将气体供应到主罐气体供应管线上游的点;以及出口供应管线,其构造成以最终使用压力Pu从接合部供应气体,其中P1>P3≥P2,P1≥P6>P2,P6≥P3>P4>P5>Pu。
94 加压产品流输送 CN201480052650.9 2014-02-28 CN105556229B 2017-08-25 J.F.比林汉; J.P.米赫; B.S.鲍威尔; D.帕斯尼克
一种用于输送来自空气分离设备的加压产品流的方法和输送系统,在所述方法和系统中,液体流被以低温温度泵送并且随后在流动网络的热交换器中被加热从而产生加压产品流。流动网络设计为控制加压产品流的流量并且设计为将加压产品流的压保持为恒定的设计压力。设计压力通过感应加压产品流的压力以及改变驱动泵的达的速度从而将压力保持在设计压力的方式而保持。
95 一种LNG储罐的BOG回收系统 CN201610566462.9 2016-07-19 CN106917957A 2017-07-04 胡恒进; 魏斌; 耿安杰; 秦玉泉; 胡敏; 李永冲; 王莹; 曹东格; 赵征远; 丁宁
发明涉及一种LNG储罐的BOG回收系统,包括LNG储罐、BOG减温器、BOG压缩机、原料气压缩机、脱重系统、外管网、液化系统和原料气来源,LNG储罐依次与BOG减温器、BOG压缩机、原料气压缩机、脱重烃系统、液化系统、LNG储罐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原料气来源的出口与原料气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脱重烃系统的第四管路与外管网的入口通过第五管路连接,脱重烃系统的第四管路与原料气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第六管路连接,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连通,BOG压缩机的出口与第六管路通过第七管路连接。本发明利用工厂已有的管路,实现BOG气体的外输利用,能够降低企业建设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安全隐患。
96 一种便携式气瓶 CN201710256277.4 2017-04-19 CN106917954A 2017-07-04 高平; 汪波
发明涉及户外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气瓶。包括圆柱状的体和高压气瓶,阀体与高压气瓶固定连接;阀体内设置有压调节阀和流量调节阀,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低压气室;所述压力调节阀一端与高压气体相连,另一端与流量调节阀相连,流量调节阀一端与压力调节阀相连,另一端与低压气室相连;低压气室一端与流量调节阀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本发明具有储氧量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
97 压差式自动补压气源装置 CN201710073941.1 2017-02-10 CN106907569A 2017-06-30 周国炳
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差式自动补压气源装置,它包括气压罐、主气缸、平衡气缸、排气气缸、电磁曲柄滑杆机构、手动阀和控制器,所述主气缸安装在气压罐内,其底部与气压罐外部连通,主气缸的活塞通过固定架固装在缸体内,活塞上安装有单向阀,且活塞通通过管状的活塞杆与外部连通;所述平衡气缸通过支架安装在主气缸的两侧,且平衡气缸内部与主气缸内部连通,所述排气气缸安装在气压罐的内壁上,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在气压罐底部,其一端与排气气缸连接,另一端与主气缸连接。本发明通过罐体内不同气缸的面积不同产生压差,自动向内部补充空气,从提高供气时间,降低补充压缩空气的周期,减少能源的消耗,更加环保。
98 一种采用预压式气液置换的气瓶充气系统 CN201710060231.5 2017-01-24 CN106801787A 2017-06-06 江林言; 江志伟
发明公开了采用预压式气液置换的气瓶快速充气系统,包括储气瓶、加气机、储气罐和预压式气液置换缓冲罐,加气机先控制预压式气液置换缓冲罐将其中的液体注入到储气瓶,然后再用储气罐中的气体置换储气瓶中的液体,使其返回到预压式气液置换缓冲罐中;在储气瓶上分别设有气体进出管和液体进出管,气体进出管由气体管路通过气体进出、气体快速活动接头再由气体管路与加气机连接,加气机再由气体管路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瓶上的液体进出管由液体管路通过液体进出阀门、液体快速活动接头再由液体管路与加气机连接,加气机再由液体管路与预压式气液置换缓冲罐连接。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充装过程按流程顺序控制,操作简易,不需降温设备等特点。
99 一种复合材料高压储氢气瓶应过载监控系统 CN201611044277.X 2016-11-24 CN106764418A 2017-05-31 姚荣沂; 张向东; 关洪涛
一种复合材料高压储氢气瓶应过载监控系统,基于光纤光栅对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控,并对应力过载进行现场声音报警。
100 抑制剂配制装置及抑制剂的配制方法 CN201611079176.6 2016-11-29 CN106641698A 2017-05-10 刘洪忠; 杨韬; 姜兴亮; 陶龙; 苏军龙; 甘原华; 赵文亮
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剂配制装置及抑制剂的配制方法。该抑制剂配制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抑制剂压缩机和抑制剂储罐,抑制剂配制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抑制剂压缩机连通的空气输入管道和氮气输入管道。由于该抑制剂配制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抑制剂压缩机连通的空气输入管道和氮气输入管道,从而能够利用空气输入管道和氮气输入管道向抑制剂压缩机中连续注入空气和氮气,经过加压后形成抑制剂并贮存于抑制剂储罐,该装置不仅设计简单,投资较低,运行维护费用低;且实现了对抑制剂的连续配制,有效地降低了装置运行的成本,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有效的保障了装置的平稳运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