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发动机传动装置 CN03804049.2 2003-02-14 CN100451298C 2009-01-14 内海洋司; 伊藤正博
一种发动机传动装置,其中设置在曲轴(8)上的曲轴链轮(25b)和设置在凸轮轴(36,37)附近的中间链轮(38a)通过定时链(40)连接,使固定到中间链轮(38a)上的中间齿轮(38b)与固定到凸轮轴上的凸轮轴齿轮(41,42)啮合,使中间齿轮(38b)的直径小于中间链轮(38a)的直径,并设置在中间链轮(38a)的背后,进一步,在中间链轮(38a)上形成用于观察中间齿轮(38b)和凸轮轴齿轮(41,42)之间的啮合部位的检查孔(38c’)。
142 内燃机动装置 CN200680042120.1 2006-11-03 CN101305164A 2008-11-12 奥利弗·施内尔; 蒂姆·马蒂亚斯·赫泽费尔德
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动装置,具有气体交换阀(11)和阀操纵件(4),该阀门操纵件具有对于在由阀门操纵件(4)在打开和闭合方向上操纵的气体交换阀(11)的阀杆(10)上的端面(9)的接触面(8)。在此方面,接触面(8)和/或端面(9)具有抗磨层(12),该抗磨层由含有sp2-和sp3-杂化的至少一种不含金属的无定形碳氢化合物层组成。
143 用于内燃机控制机构的操纵杆和支承元件的连接装置 CN200580004168.9 2005-02-01 CN100432377C 2008-11-12 M·京特纳; M·耶克尔; S·埃恩斯特伯格; F·-H·沃伊托维茨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内燃机控制机构的操纵杆(1)及其所属的支承元件(6)之间进行可回转运动的和防脱开连接的连接装置,在这种连接装置中操纵杆(1)在支承区段(3)中具有一个球冠状的在其中设置了支承元件(6)的球形端部(7)的凹处(5),在支承元件(6)中的球形端部(7)下方构成一个壁凹(8),操纵杆(1)在球冠状凹处(5)上方的支承区段(3)中具有一个球状上侧面(4),并且保险元件(9)连接了操纵杆(1)和支承元件(6),其中保险元件(9)具有U形横截面几何形状并且带有通过连接区段(12)彼此连接的上、下两个曲臂(10,11),并且该保险元件在两个曲臂(10,11)中具有开孔(13,14),该开孔在与其轴向垂直的平面中在几何形状上是封闭的,并且用以固定支承元件(6)的壁凹(8)或者固定操纵杆(1)的支承区段(3)的球状上侧面(4),其中在上曲臂(10)中的开孔(13)基本上为圆形,而在下曲臂(11)中配设于支承元件(6)的开孔(14)基本上为缝隙状。
144 具有多升程凸轮装置的发动机管状凸轮轴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CN200710182118.0 2007-09-13 CN101153549A 2008-04-02 M·R·克莱恩; D·L·奥奈尔
发动机凸轮轴组件包括一个装配有多个独立凸轮装置的中空管轴,每个凸轮装置包括多个凸轮。每个凸轮包括一个由相对的平行侧面限定的外侧凸轮表面和一个穿过所述侧面的轴向孔。每个凸轮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排安置的相关联的凸轮,凸轮具有沿轴对齐的孔。从其中一个凸轮的一个侧面突起的轴肩与另一个相关联的凸轮装置的邻接侧面相接合,从而保证了相关联的凸轮侧面之间固定平行的关系。中空管轴穿过凸轮孔延伸并以共有的轴线支承凸轮装置。装配时,中空管轴扩张成与凸轮孔相接合以便凸轮装置在中空管轴上保持固定的轴向和度关系。
145 内燃机机构 CN200410056304.6 2004-08-06 CN100362216C 2008-01-16 野村绅; 三浦敬浩; 加纳真; 马渕丰; 浜田孝浩; 山田美纪
一种内燃机机构,其包括润滑油和由基材料制成并包括凸轮凸轮轴轴颈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借助所述润滑油在其相对部件上滑动移动。在所述凸轮轴和由铁基材料制成的相对部件的至少一个滑动部分之上形成有硬膜。所述硬碳膜的氢含量为10原子%或更低。
146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和推进系统 CN200580046849.1 2005-11-18 CN101103189A 2008-01-09 G·W·伯盖斯; R·迈尔; B·斯维甘; D·金西; S·舍瓦尔; J·A·格杰恩; J·J·拜利; K·里德龙; M·J·斯卡莱塔; N·L·奥伊乌姆
发明提供了用于例如摩托车(20)等车辆的内燃机(300),其包括曲轴箱(380),以V构型自曲轴箱(380)伸出的两排汽缸(320a,320b),多个推杆(364),和由曲轴箱(380)支撑的多个凸轮轴(360a,360b,360c)。所述两排汽缸(320a,320b)包括由所述曲轴箱(380)伸向第一汽缸盖(340a)的第一汽缸排,以及由所述曲轴箱(380)伸向第二汽缸盖(340b)的第二汽缸排。所述多个推杆(364)在曲轴箱(380)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盖(340a,340b)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多个凸轮轴仅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360a,360b,360c)。
147 正时控制装置、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发动机装置及车辆 CN200580043369.X 2005-12-07 CN101080552A 2007-11-28 山本稔; 森田敏正
发明涉及气正时控制装置,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发动机装置及车辆。在发动机的转速低的场合下,由弹簧所引起的使低速销插入低速销导入孔方向的比作用在配重上的离心力大。从而将低速锁销插入低速销导入孔内,进气门凸轮相对于排气门凸轮的相位被固定。在发动机的转速高的场合下,由作用在配重上的离心力引起的使高速锁销向插入高速销导入孔方向的力,比由弹簧引起的使高速锁销从高速销导入孔内拔出方向的力大。从而将高速锁销插入高速销导入孔内,进气门凸轮相对于排气门凸轮的相位被固定。
148 无声链用烧结链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0410054521.1 2004-07-22 CN100338374C 2007-09-19 藤木章; 前川幸广; 马渕丰; 村田贵志; 铃木贵志; 山田淳一; 筒井唯之; 石井启
无声链用烧结链轮的制造方法,将总组成按质量比由1~2%的粉、0.6~1.0%的石墨粉和小于或等于1%的成形润滑剂粉构成,而余量为雾化粉的混合粉压缩成形成链轮形状,至少齿部和齿部附近的密度达到大于或等于7.1Mg/m3,在非化性气氛中于1100-1150℃烧结成形体,至少对烧结体的齿部实施淬火回火,上述雾化铁粉混合0.75%硬脂酸锌粉,在压490.3MPa进行压缩成形时,压坯的密度是大于或等于7.05Mg/m3,并且其组成中,不可避免的杂质中的Mn是小于或等于0.10质量%,O小于或等于0.10质量%。
149 定时调整装置及其组装装置 CN200410095652.4 2004-11-26 CN100338339C 2007-09-19 衣川浩行; 弓达孝治
发明定时调整装置(1),包括:与发动机曲柄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3);在该第1旋转体(3)内仅可相对转动规定度且一体地固定于吸气或排气凸轮轴(5)的端面的第2旋转体(7);对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的相对转动进行限制的定机构(9)。锁定机构(9)的收放孔(29)是具有在装置径向的最外位置形成的小直径部(29a)的台阶构造。故可提供一种具有组装容易且可靠性高的锁定机构的阀定时调整装置及其组装装置。
150 滚动元件 CN200410047587.8 2004-05-27 CN1329493C 2007-08-01 加纳真; 马渕丰; 浜田孝浩
润滑油存在下彼此滑动接触凸轮和凸轮随动件的低摩擦滑动组合。凸轮随动件包括具有与凸轮滑动接触的外圆周表面的圆柱形的中空外滚轮。固定销以同轴方式配合在外滚轮内部并相对于外滚轮可以旋转运动。类金刚石材料被涂敷在外滚轮和固定销当中的至少一种的滑动表面上。该润滑油含有无灰分的脂肪酸酯摩擦改进剂和无灰分的脂族胺摩擦改进剂中的至少一种。
151 耐磨涂层和用于制造这种耐磨涂层的方法 CN200580028804.1 2005-07-19 CN101010442A 2007-08-01 蒂姆·马蒂亚斯·赫泽费尔德; 卡尔-路德维格·格雷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耐磨涂层的方法和一种特别是内燃机承受摩擦磨损的机器零件预先确定表面上的耐磨涂层,由至少一个涂覆在机器零件(1)预先确定表面(2)上的sp2和sp3复合的无氢或者几乎无氢的四面体无定形碳层(4)组成,用于机器零件预先确定的表面降低磨损和提高耐磨强度。
152 发动机的可变相位装置 CN200580025954.7 2005-08-02 CN1993538A 2007-07-04 渡边博昭; 本间弘一
发明的课题是:在汽车用的发动机的可变相位装置中,使之不产生因摩擦形成的热。其解决方案为:在发动机的可变相位装置中,配备有:具有传递发动机的曲轴的旋转的链轮(12)的外筒部(10),能够相对于该外筒部相对地旋转地连接到使发动机的进气或排气阀开闭的凸轮轴(2)上的内筒部(20),以及通过螺旋花键啮合到外筒部和内筒部上的中间构件(30),通过使该中间构件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使外筒部与内筒部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使进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定时变化,在所述可变相位装置中,配备有电磁控制机构(40a),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具有螺纹配合到中间构件上的同时、作为永久磁的旋转鼓(44),以及对该旋转鼓进行制动的电磁离合器(42)。
153 一种烧结合金座的生产方法 CN03164823.1 2003-09-30 CN1316050C 2007-05-16 川上淳; 星野和之; 花田久仁夫
一种座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利用一种平均粒径为20—50μm的合金粉末作为形成基体的原料粉末,并利用一种平均粒径为20—50μm的钴基合金粉末作为形成硬质分散相的原料粉末,(b)将足量的钻基合金粉末混入所述铁基合金粉末中,从而使钴基合金粉末占与所述铁基合金粉末混合后总量的25—35%重量,对由此得到的混合粉末的压制坯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固态烧结,钴基合金粉末中的所述Co,Cr和Si成分扩散并迁移到所述基体中,同时所述铁基合金粉末中的所述Fe成分扩散并迁移到所述硬质分散相中,从而显著改善所述硬质分散相与所述基体之间的附着,并因此形成孔隙度为10—20%的铁基烧结合金底材,并含有一种Fe-Co合金基体,在此Fe-Co合金基体中均匀地分布有一种Fe-Co合金相和Mo-Co合金相的两相混合系统的Mo-Fe-Co合金的硬质分散相,和(c)将上述铁基烧结合金底材渗有铜合金
154 制造合金提升的方法 CN200410056439.2 2001-03-08 CN1312314C 2007-04-25 广濑正仁; 浅沼宏昭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Ti合金提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炉中输入气,并在炉中保持氧气密度小于形成氧化所需的化学当量;在700到840℃的温度下加热阀1到4小时,使在阀的钛中引入氧原子以形成Ti-O填隙固态溶体以增加阀的耐磨性,在阀的所有表面区域的所述氧密度是1.10×10-7g/cm3到1.47×10-6g/cm3。
155 烧结合金座及其制造方法 CN200410002401.7 2004-01-09 CN1311145C 2007-04-18 佐藤贤一; 垣内新; 高桥辉夫; 石田正雄; 桶谷裕之
一种压嵌在内燃机气缸盖内,含有一种烧结合金座包括一个阀座部分和一个顶盖座部分。阀门座部分和顶座部位通过烧结工艺整体成形,且形成一个双层结构。阀门座部分包括一个体积孔隙率为10~25%,烧结密度为6.1~7.1g/cm3,且含有硬颗粒分散在基体中的第一铁基烧结合金。顶盖座部分包括一个体积孔隙率为10~20%,烧结密度为6.4~7.1g/cm3第二铁基烧结合金。
156 用于座的烧结合金材料 CN200510065526.9 2005-03-03 CN1311094C 2007-04-18 佐藤贤一; 垣内新; 高桥辉夫; 冲田智树; 竹花匡弘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座的烧结合金材料,其具有提高的耐磨性和降低的对配合材料的反侵蚀性。该铁基烧结合金材料含有分布在主基体相中的分布面积比为10%至20%的第一硬颗粒,以及分布面积比为15%至35%的第二硬颗粒,两者总的分布面积比为25%至55%。第一硬颗粒由钴基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其大小为10至150微米,其硬度为500HV0.1或者更高并低于800HV0.1。第二硬颗粒由钴基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其大小为10至150微米,其硬度为800HV0.1或者更高并低于1100HV0.1。所述主基体相中也可分布有固体润滑颗粒。
157 发动机中的操纵机构 CN02142200.1 2002-08-30 CN1278023C 2006-10-04 伊藤庆太; 龙康武; 新井哲也
一种操纵机构包括:凸轮随动件,它们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而它们的顶端与凸轮处于滑动接触之中;摇臂,它们成一体地连接到凸轮随动件上并且与所述凸轮随动件共轴线地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而它们的顶端连接到阀上;及阀弹簧,它们沿着关闭方向偏压这些阀。在该阀操纵机构中,辅助弹簧在压作用下各自安装在缸盖和凸轮随动件之间,从而以与下述方向相同的方向偏压凸轮随动件并使之转动,即该方向为,在关闭这些阀的过程中,这些阀弹簧通过这些阀偏压和转动这些摇臂的方向。因此,在阀关闭过程中,使由于阀弹簧的偏压力的作用而在凸轮随动件和摇臂的轴线上所产生的力偶被抵销。
158 座用烧结合金阀座及其制备方法 CN03120432.5 2003-03-14 CN1272458C 2006-08-30 小山善夫
座用烧结合金含有:1-2重量%,3.5-4.7重量%铬,4.5-6.5重量%钼,5.2-7.0重量%钨,1.5-3.2重量%,余者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分布有碳化物的烧结合金构架基体中分散着1-3重量%顽火石粒子、15-25重量%的维氏硬度为500-900的硬质合金粒子(A)以及5-15重量%的维氏硬度为1000或更高的硬质合金粒子(B)(A+B:35重量%或更低)。将15-20重量%的铜合金渗入所述构架的孔隙中。
159 金属机械部件的液相扩散接合方法以及金属机械部件 CN200480015388.7 2004-06-02 CN1798630A 2006-07-05 长谷川泰士; 本间竜一; 高木丰
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部件的液相扩散接合方法,其可以实现接合时间的缩短、接合组织的均匀以及抗拉强度、疲劳强度等接头部的品质和可靠性的提高,且接头部具有优良的品质与生产效率。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液相扩散接合用非晶合金箔介于金属材料的坡口面之间,作为一次接合,采用电阻焊使所述非晶合金箔与所述金属材料熔融压接在一起而形成接头部,其次作为二次接合,将所述接头部再加热到所述非晶合金箔的熔点或以上并加以保持,进行使所述接头部的凝固过程结束的液相扩散接合。
160 耐蚀耐磨合金 CN200480003217.2 2004-01-29 CN1745184A 2006-03-08 乔从跃; T·特鲁迪奥
一种耐蚀耐磨合金。该合金可以含有(以重量百分数计)0.005-0.5%,1.2-1.8%,0.7-1.5%,7-11%铬,1-3.5%铌,6-11%钼,余者包括铁和附带杂质。或者,所述Nb含量可以用Ti,Zr,Hf和/或Ta替代或者与上述各元素组合,使得1%<(Ti+Zr+Nb+Hf+Ta)≤3.5%。所述合金具有改善的高温硬度和高温压缩强度,适合应用于高温场合例如柴油机座嵌入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