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发动机或泵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 /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 不包含在大组F01C1/00至F01C20/00中的部件、零件或附件 / .{专用于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的驱动元件、制动装置、联轴器、传动装置(制动装置、联轴器、传动装置本身入F16,B60)}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旋转活塞发动机 CN201080006143.3 2010-10-25 CN102282347B 2013-04-17 金哲根
公开了一种旋转活塞发动机,其包括缸体(1)、缸盖(15)、两组活塞(3A,4B)和离合器(10,42)其中两组活塞(3A,4B)分别设置在底座和活塞轮毂(63)的外径上,离合器包括安装在活塞轮毂内径中的单向超越离合器(10)和安装在活塞轮毂外侧面上的空心轴(32)内径中的可控单向超越离合器(42),任意一组活塞旋转时,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同时进行,一组活塞压缩行程结束时的位置在燃烧做功行程的另一组活塞的后部,从而缓和活塞旋转惯性。该旋转活塞发动机的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可实现良好的蜜封性。
22 允许相对平静地联接的液压传动设备 CN201180027790.7 2011-04-05 CN102933839A 2013-02-13 安德烈·普里让; 朱利恩·朗贝
液压传动设备(10、210、310、410、510),包括至少一个可脱离的径向活塞液压达(26A、26B),该液压马达通过两个马达管路(30、32、302A、322A)和连接到该壳体的内侧的一个壳体管路(40、240)而被连接。为了联接该马达,该设备包括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能够将马达管路的第一管路的压(322A)升高到高于壳体内的压力的联接压力,同时允许经由该壳体管路排出流体。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该壳体管路上的装置(82、282、382、482、582),用以限制流体经由该壳体管路的循环,以使该壳体内的压力在该联接操作期间升高。该装置使联接能够平稳地进行。
23 具有改进的制动效果的液压 CN200780047077.2 2007-12-19 CN101578427B 2013-01-16 迪特尔·彼得斯; 彼得·克雷布斯; 约阿希姆·温达尔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内部达腔室(18)的马达。可转动的转子(20)可通过向其施加压介质来驱动,其中,压力介质在马达腔室(18)的工作区域(40)中膨胀。用于制动转子(20)制动元件(22)沿轴向临近转子设置。制动元件(22)和转子(20)能够相对于彼此轴向移位并形成弹簧加载的摩擦副(48、50)。为了能够实现由更有力的弹簧(52)达到的更高的制动效果,设置有压力腔室(60),其截面延伸范围大于马达腔室(18)在其工作区域(40)处的截面延伸范围。压力腔室(60)由制动元件(22)至少单侧地轴向地限定。压力腔室(60)中的压力以及可选地制动元件(22)与转子(20)的相邻端面之间的压力产生克服弹簧力以分离摩擦副(48、50)的力。压力腔室(60)设置成使得当压力介质施加于马达(20)时,压力介质能够到达压力腔室(60)。
24 流体机械 CN201180015498.3 2011-03-22 CN102812207A 2012-12-05 中村慎二; 和田博文
流体机械(14、102、108)包括:具有旋转体(40、66)并随着旋转体(40、66)的旋转使工作流体流入流出的多个流体单元(16、20);以及与多个流体单元(16、20)的各旋转体(40、66)连结的驱动轴(72),在驱动轴(72)的旋转体(40、66)之间的轴部设有十字头联轴器(85)。
25 旋转活塞内燃机 CN200980140662.6 2009-08-25 CN102187060A 2011-09-14 海因茨-古斯塔夫·A·赖塞尔
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更具体地一种旋转式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有多个由活塞头界定的燃烧室以及限定圆环形的至少一段的气缸体壁。此外,说明了一种操作内燃机的方法。
26 环面几何形状电动机系统 CN200680003111.1 2006-01-09 CN101116237B 2011-09-07 R·卡德尔
一种环面电动机系统包括中空定子转子,转子由磁体组件沿着在中空定子中形成的转子路径驱动。转子作为转子路径中的活塞运行,以将流体吸入转子路径以及将流体从转子路径排出。转子上的均趋向于将转子置于转子路径的中心。将转子加速而离开磁体系统上的入口端,并在转子接近于出口端时将转子减速。
27 旋转活塞机械的控制装置 CN200980105703.8 2009-02-19 CN102084087A 2011-06-01 E·冈瑟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活塞机械的两式活塞的滑动引导机构,该旋转活塞机械沿一相对壳体固定的点具有作为壳体运行轨道的单弧摆线用以控制旋转活塞机械的运动学性能。本发明的突出之处在于,为了使对于在活塞的运动过程中用于侧向介质交换的侧向活塞面积的限制最小化,在活塞内设置滑动引导机构,使得在活塞中仅在侧面中形成一中央开口,该中央开口位于一相对壳体固定的销在相对活塞进行相对运动时实现的摆动半径处。
28 具有变换器的螺杆设备及其形成和使用方法 CN200880127727.9 2008-12-29 CN101965458A 2011-02-02 杰夫·当顿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型面螺旋形孔(106,206,306,606,706,806,906,1006)定子,且所述定子包括具有变换器(104A-104D;304;604A-604D;710;804;904A-904D;1010)的铸造材料层(102;202;302;602;702;802;902;1002),所述变换器设置在所述铸造材料层内,本发明还公开了形成这种定子的方法。在将变换器放置在铸造材料内期间,所述铸造材料是流体状态的。铸造材料层(202)可以包括设置在其内的壳体(218,222)和/或形成在其内的腔(226)。变换器可以是传感器(104A-104C)和/或致动器(104D)。变换器(804)可以沿定子(800)的长度轴向延伸。一个变换器或多个变换器(904A-904C)可以沿螺旋形路径延伸。另外或者可选地,套筒(1008)可以包括变换器(1110)。
29 旋转翼活塞发动机 CN200910209804.1 2009-10-26 CN101696653A 2010-04-21 金哲根
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活塞发动机。是一种旋转翼活塞发动机。现在实用的发动机结构复杂、噪声大、机械性磨损大、比重量高、不紧凑、扭矩小、压缩比低。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采用了缸体内翼状的A、B两组活塞互相交叉安放轮流旋转和停止,其活塞组各安装单向超越离合器和可控单向超越离合器用活塞组和主轴分离和接合。每任意一组活塞度旋转时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行程同时进行,压缩行程末A组活塞停止时正好到下次燃烧做功的B组活塞后部,因此缓和活塞旋转惯性,而且没有曲轴连杆、进气、排气门等机构使结构简单、紧凑,其活塞圆周旋转没有对缸体冲击力、机械性磨损小、密封性好、压缩比任意设定可以制造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
30 废热利用系统 CN200410030011.0 2004-03-17 CN1532082A 2004-09-29 岩波重树; 麻弘知; 宇野庆一; 铃木康; 久永滋; 稻叶淳; 坂矿一; 山中隆; 山中康司; 内田和秀; 堀田忠资
一种内燃机引擎的废热收集系统,其目的在于收集引擎的废热并最大程度地利用所收集的废热来实现提高燃料消耗比率的最大效果。废热利用系统具有用于收集内燃机引擎的废热的废热收集循环(300),并具有膨胀装置(150)用于从所收集的废热产生转动驱动,具有压缩机装置(140)以压缩致冷剂的制冷循环(200),以及动力传输装置(110、130),其通过驱动力产生装置(10、130)可转动地驱动,并可操作地连接到压缩机装置(140)以可转动地驱动压缩机装置(140)。在此系统中,膨胀装置(150)可操作地连接到压缩机装置(140)以可转动地驱动压缩机装置(140)。
31 旋转活塞机构的定位装置 CN201480067910.X 2014-11-05 CN106170607A 2016-11-30 R·奥文恩
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活塞机构的定位装置,通过该装置,移动的活塞(2)和在活塞的中轴线(K1)或其延长线上的功率传递部件(4)的旋转运动由在活塞的旋转支撑点处或其紧靠的附近的、根据活塞位置可闭合与可打开的定位接头来支撑,并且由形成在万向轴与活塞的中轴线之间的曲柄臂(T1)居中地控制至万向轴(1),使得提供一种用于活塞的运动的、用于围绕在活塞的中轴线或其延长线上的功率传递部件(4)的旋转支撑点的旋转运动的、以及用于围绕活塞的中轴线的旋转的静止稳定的支撑结构,并且偏心轴(14)是断开连接的。
32 彗星减速齿轮轴旋转活塞发动机 CN201380078876.1 2013-08-15 CN105473820A 2016-04-06 荣·塞·素信恭猜
一种彗星减速齿轮轴旋转活塞发动机,由在转子壳体(1)中旋转的三形转子(3)以及侧壳体(2)组成。彗星减速齿轮组包括两组内啮合齿轮,其中,大组(4,20,5)和小组(5,6)独立地装配在一起。彗星减速齿轮轴旋转活塞发动机具有两个输出轴系统。彗星减速齿轮轴旋转活塞发动机具有高的热效率并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磨损。
33 发电装置 CN201380012214.4 2013-02-28 CN104145090B 2016-04-06 滨地康之
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室外也能有效地冷却膨胀机、发电机以及控制装置的发电装置。在发电装置(1)中,由蒸汽驱动的膨胀机(2)、与膨胀机(2)的输出轴(43)连结而被驱动的发电机(3)、以及控制装置(50)载置于底座(21)上并容纳于容纳箱(22),容纳箱(22)具有分隔构件(30),分隔构件(30)自底座(21)竖直设置,在由分隔构件(30)分隔的一侧容纳有控制装置(50),在另一侧容纳有膨胀机(2)和发电机(3),其中,在底座(21)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容纳箱(22)内部的通通道(21c),在容纳箱(22)的箱顶部设有网板(31)、以及在网板(31)的上方以及周围空出规定间隔而设置的防护顶盖(32),并设成能将空气向外部排出,膨胀机(2)以及发电机(3)固定设置于底座(21)上竖直设置的框架(27)上,使膨胀机(2)与发电机(3)从底座(21)分离。
34 基于螺杆的控制系统 CN201380070850.2 2013-12-16 CN104919175A 2015-09-16 G·C·唐顿; M·普什卡廖夫
一种技术通过利用转子和相应定子系统帮助对装置的致动的控制。该技术采用在螺杆型系统中的转子和相应定子部件。转子和相应定子部件被安装成使得相对于另一部件可将旋转和/或轴向运动赋予转子或定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受控的旋转可被利用在经由移动经过螺杆型系统的流体的动来提供被致动装置的受控运动的过程中。
35 摆线转子发动机 CN201280017028.5 2012-03-29 CN103477030A 2013-12-25 尼古拉·什果里尼科; 亚历山大·C·什果里尼科
一种旋转式发动机,具有摆线转子和密封栅,该密封栅包括随着转子一起旋转的面密封件,并且包括不随转子一起旋转的其它密封件。当转子在壳体内旋转时,在转子、壳体和密封栅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工作腔室,该腔室经历从初始体积V1到比V1小的V2的体积变化,因此工作介质被压缩,随后增大到可比V1大的体积V3,从而,该腔室体积是转子旋转度的平滑连续的函数。
36 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 CN200980130095.6 2009-07-29 CN102112701A 2011-06-29 东谦治; 中须贺真一; 姬野武洋; 小川贤; 堀祐二; 田部博之
将滚轮(58)自由旋转地保持在偏心支撑滚轮轴(50)的端部,使该滚轮(58)与转子(40)的内周圆侧面抵接。由此,与使形成在转子的内周的内齿轮和形成在偏心轴外齿啮合的构成相比,可以将使转子(40)偏心旋转时的旋转阻抑制为较小,即使在压力差小而使滚轮(58)旋转的能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高效率地旋转驱动旋转轴(52)。
37 橄榄形转子发动机 CN200810015978.X 2008-05-07 CN101576005B 2011-04-20 华峰
发明涉及内燃发动机,尤其是一种橄榄形转子发动机。其克服了现有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往复惯性大、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缺陷,以及现有的转子发动机输出扭矩小,不能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导致燃油量较大,同时制作工艺要求较高的缺陷。本发明包括曲轴、壳体和三形转子,在三角形转子中心孔内设置连接柄,连接柄与曲轴通过齿轮组连接,柄通过齿轮组的传动使连接柄的转子连接轴中心的运动轨迹呈梭形,从而实现了内燃机的基本工作过程。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工作时运转平稳,产生的振动小,输出扭矩明显提高,并且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且使用燃料广泛,机械磨损小。
38 活塞压缩机 CN200880114367.9 2008-10-29 CN101842554A 2010-09-22 赫伯特·许特林
发明涉及一种活塞压缩机(10),具有壳体(12),在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活塞(22),第一活塞在两个最终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用以使邻接在至少一个第一活塞(22)的第一端面(30)上的工作室(38)周期性地变大和变小,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活塞(22)具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52),其与在设置在壳体(12)中的凸轮机构(42)上构建的控制凸轮(48)啮合,其中,凸轮机构(42)在壳体(12)中居中地且其圆周完全环绕与壳体固定的转轴(14)延伸并且相对于转轴(14)径向地设置在活塞(22)外部,其中,第二活塞(24)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活塞(22)对面,第二活塞实施与第一活塞(22)反向的往复运动,其中,第二活塞(24)具有第二端面(32),其面向第一活塞(22)的第一端面(30),且工作室(38)位于端面(30、32)之间。凸轮机构(42)可围绕转轴(14)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2)中,而至少一个第一活塞(22)和第二活塞(24)不能围绕转轴(14)旋转,从而使至少一个第一活塞(22)和第二活塞(24)在凸轮机构(42)围绕转轴(14)旋转时在相对于转轴(14)固定的运动平面上实施往复运动。
39 废热利用系统 CN200410030011.0 2004-03-17 CN1532082B 2010-04-28 岩波重树; 麻弘知; 宇野庆一; 铃木康; 久永滋; 稻叶淳; 坂矿一; 山中隆; 山中康司; 内田和秀; 堀田忠资
一种内燃机引擎的废热收集系统,其目的在于收集引擎的废热并最大程度地利用所收集的废热来实现提高燃料消耗比率的最大效果。汽车废热利用系统,包括:废热收集循环,并具有用于自所收集的废热产生转动驱动的膨胀装置;具有用于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装置的制冷循环;由外部驱动源所驱动的动力传输装置;设置在动力传输装置和压缩机装置之间的开关装置;设置在膨胀装置和压缩机装置之间的单向离合器;电力转动机械,所述电力转动机械可以既作为电力电机又作为电力发电机进行操作;以及电池,所述电池用于将电源输送到所述电力转动机械和/或对所述电力转动机械产生的电功率进行充电。
40 内燃机 CN200780019846.8 2007-05-29 CN101454539A 2009-06-10 海因茨-古斯塔夫·A·赖塞尔
一种内燃机(2),该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壳体,该壳体具有界定第一燃烧室(4)的第一壁(20);具有第一活塞(12)的第一连杆(8)和具有第二活塞(14)的第二连杆(10)。所述活塞也界定所述第一燃烧室(4)。所述第一壁(20)至少限定一段环面,所述活塞沿着该段环面限定的曲线路径受到引导。所述连杆耦接到中间构件(58),所述中间构件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双向行进,并且所述中间构件耦接到曲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